(暑假一日一练)2020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1课孔子与老子学案岳麓版必修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孔子与老子

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和构

建知识体系;二要注意把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用

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各派思想发展的前途与命运;三要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重点难点

了解孔子和老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

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2.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当时不受统治阶级重视

的原因。

一、孔子的学说

1.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

(1)核心思想:“仁”和“礼”,要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①内容:“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遵循“忠恕”之道。

“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即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通过“正名”实现“礼”。

②评价:“仁”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礼”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的一面。

(2)政治思想:提倡“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

步改良政治。

(3)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4)教育思想:教育原则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独立思考。

3.影响

(1)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2)汉代大一统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知识拓展] 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重视的原因

(1)客观方面:春秋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争霸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2)主观方面: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1.北京奥运会前,季羡林教授曾对张艺谋说:我建议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提示孔子提出“仁”,创立了儒学,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2.据下幅有关孔子所招学生的卡片,回答问题:

贵族子弟孟懿子司马牛

贫穷卑微颜回子路

家境富裕子贡冉有

天资聪颖颜回子游子夏

相对愚钝曾参子路

卡片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理念?有何重要作用?

提示理念:有教无类。

作用: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扩大教育范围。

二、老聃与《道德经》

1.地位:老聃即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主要反映在《道德经》中。

2.主张

(1)哲学思想

①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②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2)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3.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混易错] “无为而治”≠无所作为

“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为,反对严刑峻法和苛政。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为,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3.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的知识。老子对孔子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这体现了老子的什么观点?

提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君子”在当时的乱世,应采取“避世”而不是积极入世”的态度。即顺其自然)

主题一孔子的思想主张

史料子曰: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颜渊问仁。子曰:②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教你读史]

史料中①指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②“克己复礼”是指克制自己非分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回归到礼仪规范上来。[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些思想提出的合理性。

答案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克己复礼”,维护等级秩序。

合理性:①春秋战国时期混战不断,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因此,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减

轻人民苦难。

②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中国社会经历划时代的变革,孔子希望恢复周礼,维护等级秩序。

孔子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1)孔子主张统治者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实际上是要求统治者道德自律;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对我们今天重建道德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礼”要求人们遵守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这有悖于公平正义的人文精神,但人们遵守礼仪和道德规则,客观上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对当今我国“以德治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体现了教育公平,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6)孔子思想中的“民无信而不立”的诚信观念、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思想精华,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主题二比较孔子和老子的思想

史料一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

史料二我②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教你读史]

史料一:阐述了孔子的“德治”思想。①是“为政以德”的统治效果,意即(统治者如果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史料二:阐述了老子以“无为而治”为特征的道家思想。②意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

[问题思考]

据史料一、二,分析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答案同: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异: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异同

(1)主要区别

①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德治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