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
(优辅资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9-3= 0+9= 3+4= 6+2= 8-4= 9-5=2+4= 5+4= 8-8= 7-1= 2+7= 6-4=5+3= 4+4= 8-6= 6-3 6+3= 7-0=考查目的:考查学生6~9的加减法的计算,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答案:6 9 7 8 4 46 9 0 6 9 28 8 2 3 9 3解析:唤醒学生6~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计算。
注意看清运算符号和有关0的计算。
2.看图列算式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正确解答。
答案:(1)7-4=3(只)(2)8+1=9(个)(3)4+4=8(条)解析: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解答时,需要看懂问题、寻找条件,并根据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
其中第(2)题中两个梨是干扰信息,而第(3)题中的第二个条件隐藏在“我钓的和你同样多”这句话里。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认真观察、排除多余条件以及找到隐蔽条件。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
3.小动物们去植树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提取相关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之间的关系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的能力。
答案:(1)4+3=7(棵)(2)5+4=9(棵)(3)小象和小猴一共种了多少棵? 3+5=8(棵)(还有其他情况,如:比差;或三只小动物一共种了多少棵?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提出不同问题,同时也为后续学习连加做准备。
)解析: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或者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4.有几只?从图中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答案:(1)9-2=7(只)(2)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5+4=9(个) (3)一共有多少只小兔?4+4=8(只)或者6+2=8(只)解析: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且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
一年级上数学同步测试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含答案解析)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数学同步测试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含答案解析)_人教新课标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
1.直接写出得数
9-3= 0+9= 3+4= 6+2= 8-4= 9-5=
2+4= 5+4= 8-8= 7-1= 2+7= 6-4=
5+3= 4+4= 8-6= 6-3 6+3= 7-0=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6~9的加减法的计算,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答案:6 9 7 8 4 4
6 9 0 6 9 2
8 8 2 3 9 3
解析:唤醒学生6~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计算。
注意看清运算符号和有关0的计算。
2.看图列算式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正确解答。
答案:(1)7-4=3(只)(2)8+1=9(个)(3)4+4=8(条)
出问题,进一步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4.
有几只?
从图中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答案:(1)9-2=7(只)(2)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5+4=9(个) (3)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4+4=8(只)或者 6+2=8(只)
解析: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且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
其中小兔子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人教新课标本单元处置的效果结合6、7和8、9的加减法,设计了处置复杂的实践效果,让先生经过体验,初步了解和处置效果的普通步骤。
看法6、7这局部的处置效果,思索到先生识字不多,主要以图画方式出现效果,用复杂的文字和符号表示信息和效果,出现了用大括号表示把两局部合起来,〝?只〞表示要处置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第57页又布置了一组处置效果,其内容与6、7的加减法中布置的〝用数学〞的内容略有不同。
首先,用同一情境图出现了三个数学效果,表达了数学与生活的普遍联络;其次,在出现数学效果的主题图中,由于用冗长的文字替代了大括号和问号,关于先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
题中的某些数量不是经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通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培育先生经过阅读文字了解效果情境、经过火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处置效果。
是后续学习纯文字表达的处置效果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审题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是这一内容后的一节练习课,意在经过理想情境引导先生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目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效果并且可以提出数学效果。
培育先生经过阅读文字了解效果情境、获取数学信息的才干;同时,使先生进一步感遭到处置效果必需要找准有用的信息。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可以在理想情境中,经过观察发现效果、提取相关数学信息,依据信息之间的关系提出数学效果,并能应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是学会从效果的角度寻觅与效果有关的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找效果的审题方法,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效果构成一个数学效果。
1.使先生可以看懂数学效果并找到效果与条件之间的联络,明白〝处置效果需求的信息〞,使其正确解答〔重点〕一、充沛应用58页练习十二第1题,采用图加复杂的文字出现信息和效果的方式,引导先生经过看文字、观察图来了解题意。
蔬菜图和小鸡图两道题,先生看懂效果、寻觅条件,并依据效果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
其中的小鸡图中两只母鸡是搅扰信息,要留意引导先生从效果入手,仔细观察、独立思索,扫除多余条件。
8和9解决问题练习

9只
-
4
5
8
4
4
7
3
4
8
9
2
7
8
4
4
树上原来有9片
,掉下来2片。还剩几片
?
9 - 2 = 7 (片)
树叶上原来有6只 ,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 ?
6 -
2
=
4
(只)
6+2=8(只)
7-3=4(只)
(3)还剩几只 ?
9-4=5(只)
4+3=7(只)
(4)一共有几只
(5)还剩几只
?
?
3-2=1(只)
(1)小芳套上了几个圈? (2)他俩一共投了多少个圈?
6
-
4
= 2 (个)
6
+
3
= 9 (个)
八戒吃瓜
八戒吃瓜பைடு நூலகம்
8
-
5 = 3
.
车上还剩几人? 原来车上共有9人。 下车3人
?个
=
(个)
?只
=
(只)
?个
=
(个)
?个
9个
=
(个)
6
+
8
9 -
5
9
- 3
6
7
+
2
9
2 + 7
9
? 棵
4
+
5
三、知识运用
看!一共有9个苹果。
树上一共有6 左边树下有 9只猴子, 个苹果,
其中黄苹果有 右边树下有 2只猴子, 3个,
红苹果有几个? 一共有几只猴子?
9 6
+ -
3 2
6 (个) (只) =8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8 和 9 解决问题练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现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 ,并能利用 10 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相关条和从条的角度找问题的审题方法,同时进行数学问题结构的渗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目标分析本教学目标是学生首先能看懂数学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分析题目,从而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使其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学会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和从条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分析方法、渗透数学问题结构,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信封、写有条的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一)在读懂题意后,找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找到几个条?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学生列式 6+ 3=9(个)教师要追问如下问题:解答正确吗? 6 表示什么? 3 表示什么? 9 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2.出示图:(1)看图读懂题意,独立解答。
(2)交流讨论:学生列出算式:8-4=4 , 10-4=6 之后,教师要追问。
师:你觉得哪个算式正确?为什么?图上确实有10 只鸡,你为什么要用8 去减?做种让学生发现:两只大鸡和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是多余条。
(3)小结反思: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问题去选择那些和问题有关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不同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通过条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案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现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相关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找问题的审题方法,同时进行数学问题结构的渗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使其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学会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分析方法、渗透数学问题结构,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课件、信封、写有条件的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一)在读懂题意后,找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1.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找到几个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学生列式.教师要追问如下问题:解答正确吗?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减)法?□○□=□□○□=□□○□=□□○□=□(3)小结反思: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问题去选择那些和问题有关的信息。
(二)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1.出示主题图:观察情境图,?只□○□=□(1)先关注图中所给的文字信息。
(提供两个已知信息只需提出问题)提问: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语言完整、流利、有序地找到图中所给的两个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3、看图列式计算。
?个9个□○□=□5、看图列式计算。
?个8个□○□=□问:看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问了什么问题?你能解答吗?(三)小结,在这节课学习中你遇到什么问题?当条件和问题不对接时我们怎么办?当要解决的问题缺少条件是怎么办?当同学写出算式之后,怎么解读这个算式?师:在学习中大家要将遇到的问题、困难当成经验,在不断地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变得聪明了。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及练习题答案1.直接写出得数9-3= 0+9= 3+4= 6+2= 8-4= 9-5=2+4= 5+4= 8-8= 7-1= 2+7= 6-4=5+3= 4+4= 8-6= 6-3 6+3= 7-0=考查目的:考查学生6~9的加减法的计算,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答案:6 9 7 8 4 46 9 0 6 9 28 8 2 3 9 3解析:唤醒学生6~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计算。
注意看清运算符号和有关0的计算。
2.看图列算式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正确解答。
答案:(1)7-4=3(只)(2)8+1=9(个)(3)4+4=8(条)解析: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解答时,需要看懂问题、寻找条件,并根据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
其中第(2)题中两个梨是干扰信息,而第(3)题中的第二个条件隐藏在“我钓的和你同样多”这句话里。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认真观察、排除多余条件以及找到隐蔽条件。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
3.小动物们去植树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提取相关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之间的关系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的能力。
答案:(1)4+3=7(棵)(2)5+4=9(棵)(3)小象和小猴一共种了多少棵? 3+5=8(棵)(还有其他情况,如:比差;或三只小动物一共种了多少棵?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提出不同问题,同时也为后续学习连加做准备。
)解析: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或者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4.有几只?从图中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优秀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
2、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相关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找问题的审题方法,同时进行数学问题结构的渗透。
3、通过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使其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学会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分析方法、渗透数学问题结构,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信封、写有条件的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一)在读懂题意后,找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1.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找到几个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学生列式6+3=9(个)教师要追问如下问题:解答正确吗?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2.出示图:(1)看图读懂题意,独立解答。
(2)交流讨论:学生列出算式:8-4=4,10-4=6之后,教师要追问。
师:你觉得哪个算式正确?为什么?图上确实有10只鸡,你为什么要用8去减?做种让学生发现:两只大鸡和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是多余条件。
(3)小结反思: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问题去选择那些和问题有关的信息。
(二)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1.出示主题图:(1)观察情境图,先关注图中所给的文字信息。
(提供两个已知信息只需提出问题)提问:有关沙堆,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语言完整、流利、有序地找到图中所给的两个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
当学生解答出 8-3=5(个),教师要追问。
师:这样解答正确吗?说一说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元/瓶 5元/瓶 3元/瓶
根据条件,请你修改问题。
四、建立联系,解决问题
2号: 8元钱能买几瓶饮料?
2元/瓶
5元/瓶
3元/瓶
你能从算式中解读 出老师买饮料的情 况吗?
2+5
2+3
5+3
发现:这么多购买方案,无论哪种方案,我们要 读懂它,其实还是看问题与条件的关系。
四、建立联系,解决问题
2号: 8元钱能买几瓶饮料?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 么?
图上确实有10只 鸡,你为什么要 用8去减?
一、读懂题意,找准信息。
思考:两只大鸡 和要解决的问题 有关系吗?
发现: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问题去选择 那些和问题有关的信息。
二、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1. 你知道了什么,能提 出什么数学问题? 2. 怎样解答?
8 – 3 = 5 (个)
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一共多少元?
1.要解决这个问题 还需要知道什么 条件?
3元/双 5元/双 4元/双
2.怎样解答?
3+4=7(元) 5+4=9(元)
发现:提出的问题不同,选择的条件源自不同。四、建立联系,解决问题
2号: 8元钱能买几瓶饮酸料奶?
1.怎样解答?
2.为什么不能解答?
2元/瓶
5元/瓶
还有不同的买法吗? 请你用算式表示。
3元/瓶
2+2+3=7(元)
可以这样买吗?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一、读懂题意,找准信息。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找到几个条件?要解决 的问题是什么?
6+3=9(个)
2.怎样解答?请你 列式计算。
3.解答正确吗?
一、读懂题意,找准信息。
8-4=4 10-4=6
1.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 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关注小朋友和铲子数。
2. 怎样解答?
发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所以要想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必须找到两个相关的信 息。
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号: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一 共多少元?
1.怎样解答? 2.为什么不能解答?
3元/双 5元/双
发现:根据给出的条件不能解答,因为解决问题 缺少条件,不知道一双袜子多少元。
发现:根据两个相关信息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二、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1.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 能提出什么问题?
9 – 2 = 7 (个)
2.观察小黄桶图中提供 了什么信息,请你在图 中找到另一个信息再提 问题。
3. 怎样解答?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二、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