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设计课程设计

齿轮泵设计课程设计
齿轮泵设计课程设计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CAD/CAM实训齿轮泵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炳达职称副教授实验师

起止日期:2015年1月5日起——至2015年1月9日止

沈阳工程学院

CAD/CAM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系(部):机械学院班级: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评价内容具体要求权重评分

加权

调研论证能独立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能制定课程设计方案

和日程安排。

0.1 5 4 3 2

工作能力态度工作态度认真,遵守纪律,出勤情况是否良好,能

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

0.2 5 4 3 2

工作量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

适宜。

0.2 5 4 3 2

说明书的质量

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字

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

完备,书写工整规范。

0.5 5 4 3 2

指导教师评审成绩

(加权分合计乘以12)

分加权分合计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审意见

评价内容具体要求权重评分

加权

查阅

文献

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有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0.2 5 4 3 2 工作

工作量饱满,难度适中。0.5 5 4 3 2

说明书的质量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字

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

完备,书写工整规范。

0.3 5 4 3 2 评阅教师评审成绩

(加权分合计乘以8)

分加权分合计

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课程设计总评成绩分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4 )

二、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5 )

三、卸荷槽的计算…………………………………………( 12 )

四、泵体的校核……………………………………………( 13 )

五、滑动轴承的计算………………………………………( 14 )

六、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7 )

七、连接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18 )

八、连接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20 )

九、齿轮泵进出口大小确定………………………………( 21 )

十、齿轮泵的密封…………………………………………( 22 ) 十一、法兰的选择…………………………………………( 23 ) 十二、键的选择……………………………………………( 24 ) 十三、键的选择……………………………………………( 25 ) 设计小结……………………………………………………( 27 ) 参考文献……………………………………………………( 29 )

CAD/CAM实训任务书

一、实训目的

通过CAD/CAM实训使学生能够利用CAD/CAM技术完成零件实体造型、装配、机构仿真及分析、工程图生成、零件数控仿真加工等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和巩固。

二、实训任务

根据设计图纸完成以下内容:

1.零件的建模工作;

2.零部件的装配与运动仿真;

3.进行机构的干涉检查与分析,并能够把分析结果有效输出;

4.生成工程图;

5.加工工艺设计;

6.对加工过程进行检查和仿真;

7.对走刀路径进行后置处理;

三、实训成果

1、零件的实体模型;

2、运动装配及机构运动仿真文件;

3、装配后的二维工程图文件

4、仿真加工文件和G代码;

5、实训报告

四、实训进度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目

序号

1 零件实体造型1天

2 装配0.5天

3 机构运动及分析1天

4 工程图生成1天

5 数控仿真加工1天

6 答辩及报告整理0.5天

合计5天

二、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一、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任务要求,此型齿轮油泵的主要技术参数确定为: 理论排量:125ml/r 额定压力:6.3MPa 额定转速:552r/min 容积效率:≥90% 二、设计计算的内容 1.齿轮参数的确定及几何要素的计算 由于本设计所给的工作介质的粘度为220s mm /2

,由表一进行插补可得此设计最

大节圆线速度为2.6s m /。

节圆线速度V : 601000V ???=

n D π

式中D ——节圆直径(mm ) n ——转速 表2.1 齿轮泵节圆极限速度和油的粘度关系 流量与排量关系式为: n 00P Q =

0Q ——流量

0P ——理论排量(ml/r )

2.齿数Z 的确定,应根据液压泵的设计要求从流量、压力脉动、机械效率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从泵的流量方面来看,在齿轮分度圆不变的情况下,齿数越少,模数越大,泵的流量就越大。从泵的性能看,齿数减少后,对改善困油及提高机械效率有利,但使泵的流量及压力脉动增加。 目前齿轮泵的齿数Z 一般为6-19。对于低压齿轮泵,由于应用在机床方面较多,要求流量脉动小,因此低压齿轮泵齿数Z 一般为13-19。齿数14-17的低压齿轮泵,由于根切较小,一般不进行修正。

3.确定齿宽。齿轮泵的流量与齿宽成正比。增加齿宽可以相应地增加流量。而齿轮与泵体及盖板间的摩擦损失及容积损失的总和与齿宽并不成比例地增加,因此,齿宽较大时,液压泵的总效率较高.一般来说,齿宽与齿顶圆尺寸之比的选取范围为0.2~0.8,即: )(8.0~2.0B =a

D 液体粘度

()

s mm /2ν 12 45 76 152 300 520 760

线速度()s m u /max

5 4 3.7 3 2.2 1.

6 1.25

2

0m 66.6q 1000Z B =

Da ——齿顶圆尺寸(mm )

4.确定齿轮模数。对于低压齿轮泵来说,确定模数主要不是从强度方面着眼,而是从泵的流量、压力脉动、噪声以及结构尺寸大小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模数、不同齿数的齿轮油泵进行方案分析、比较结果,确定此型齿轮油泵的齿轮参数如下:

(1)模数3=m (2)齿数14=Z

(3)齿宽42=b

因为齿轮的齿数为18,不会发生根切现象,所以在这里不考虑修正,以下关于齿轮参数的计算均按标准齿轮参数经行。

(4)理论中心距mm mz D A f 721430=?=== (5)实际中心距

mm mz D A f 72===

(6)齿顶圆直径()()mm Z m D e

4821432=+?=+=

(7)基圆直径

j

D

mm mz D n j 8.2820cos 143cos =???==α

(8)基圆节距42

.420cos 5.1cos =???==παπn j m t

(9)齿侧间隙

n

c

()()24.0~03.0308.0~01.008.0~01.0=?==m c n

(10)啮合角?=20α

(11)齿顶高5.435.15.1=?=='

m h

(12)齿根高75.3325.125.1=?=="

m h

(13)全齿高75.6325.225.2=?==m h (14)齿根圆直径

i

D

5.1375.62482=?-=-=h D D e i

(15)径向间隙

25.4175.624722

20=--=--

=i

e D D A m c

(16)齿顶压力角e α

?

≈??

?

???+=??? ??+==25.3220cos 21818arccos cos 2arccos arccos n e i e Z Z R R αα (17)分度圆弧齿厚f

s 10.720cos 24

.025cos 22≈??-=-=παπn n f c m s (18)齿厚s 71.42

≈=m

s π

(19)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ε

()()46.120an 77.31an 18tan tan ≈?-??=-=ππt t Z e ααε (20)公法线跨齿数 5

.25.0180K =+=αZ

(21)公法线长度(此处按侧隙 0=n c 计算) ()[]

432.2414015.05.05.01809521.23015.05.09521.2≈???????+???

??-+?=+-=αZ z n m L

(22)油泵输入功率 (kw)1060 3-????=m

n q p N η )

(kw 05.89.060552

10125103.666=?????=- 式中:N - 驱动功率 (kw) p -工作压力 (MPa) q - 理论排量 (mL/r) n - 转速 (r/min) m η- 机械效率,计算时可取0.9。

三、校核 此设计中齿轮材料选为40cr ,调质后表面淬火 1.使用系数A K 表示齿轮的工作环境(主要是振动情况)对其造成的影响,使用系

数A K 的确定:

表2.3 使用系数 原动机工作特

性 工作机工作特性 均匀平稳 轻微振动 中等振动 强烈振动

均匀平稳

1.00 1.25 1.50 1.75 轻微振动 1.10 1.35 1.60 1.85 中等振动

1.25 1.50 1.75

2.0 强烈振动

1.50 1.75

2.0 2.25 液压装置一般属于轻微振动的机械系统所以按上表中可查得A K 可取为1.35。 2.齿轮精度的确定 齿轮精度此处取7 表2.4 各种机器所用齿轮传动的精度等级范围

3.动载系数V K 表示由于齿轮制造及装配误差造成的不定常传动引起的动载荷或冲击造成的影响。动载系数的实用值应按实践要求确定,考虑到以上确定的精度和轮齿速度,偏于安全考虑,此设计中V K 取为1.1。

4.齿向载荷分布系数β

H K 是由于齿轮作不对称配置而添加的系数,此设计齿轮对称配置,故β

H K 取1.185。 5.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当在啮合区有两对或以上齿同时工作时,载荷应分配在这两对或多对齿上。但载荷的分配并不平均,因此引进齿间载荷分配系数αH K 以解决齿间载荷分配不均的问题。对直齿轮及修形齿轮,取αH K =1 机器名称 精度等级 机器名称 精度等级

汽轮机 3 ~ 6 拖拉机 6 ~ 10

金属切削机床 3 ~ 8 通用减速器

6 ~ 9 航空发动机 4 ~ 8 锻压机床

6 ~ 9

轻型汽车 5 ~ 8 起重机 7 ~ 10

载重汽车 7 ~ 9 农业机械

8 ~ 11

6.弹性系数

????

??-+-=22

2121111

E E Z E υυπ 单位——2

1a MP ,数值列表见表3

表2.5 弹性模量

此设计中齿轮材料选为40cr ,调质后表面淬火,由上表可取。

)(8.18921

a E MP Z =

6.弯曲疲劳强度寿命系数FN K

7.选取载荷系数 1.3K =

8.齿宽系数d ?的选择

1d d b

=

?

1.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对一般的齿轮传动,因绝对尺寸,齿面粗糙度,圆周速度及润滑等对实际所用齿轮的

疲劳极限影响不大,通常不予以考虑,故只需考虑应力循环次数对疲劳极限的影响即可。

齿轮的许用应力 按下式计算

[]S

lim

σσN K = S ——疲劳强度安全系数。对解除疲劳强度计算,由于点蚀破坏发生后只引起噪声,

振动增大,并不立即导致不能继续工作的后果,故可取

1S S H ==。但对于弯曲疲劳强度来说,如果一旦发生断齿,就会引起严重事故,因此在进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时取

1.5~1.25S S F ==。 N K ——寿命系数。弯曲疲劳寿命系数FN K 查图1。循环次数N 的计算方法是:设

n 为齿轮的转速(单位是r/min );j 为齿轮每转一圈,同一齿面啮合次数;h L 为齿轮的工作寿命(单位为h ),则齿轮的工作应力循环次数N 按下式计算:

齿轮材料

弹性模量

配对齿轮材料 灰铸铁 球墨铸铁 铸钢 锻钢 夹布塑料 118000 173000 202000 206000 7850 锻钢 162.0 181.4 188.9 189.8

铸钢 161.4 180.5 188

球墨铸铁 156.6 173.9

灰铸铁 143.7

h njL 60N =

(1)设齿轮泵功率为

w

P ,流量为Q ,工作压力为P ,则

)

(245.760/101036w kw Q P P =???=-

(2)计算齿轮传递的转矩

m m

75.125343n

P 109.55T W

6?=??=N

(3)

47.09042d b 1d ===

?

(4)

)(8.1892

1

a E MP Z =

(5)按齿面硬度查得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

500Hlim =σ

(6)计算循环应力次数

9h 1038.21530082155260njL 60N ?=??????==)(

(7)由机设图10-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0.9K HN =

(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0.1,安全系数S=1

[]MPa

504MPa 0050.9S

K lim

HN H =?==σσ

(9)计算接触疲劳强度

76

.1==αβH H V A K K K K K

N 416667.2785d T

2F 1

t ==

齿数比1u

=

][ MPa 764.20u

1

u bd KF 2.5Z H 1t E

H σσ<=+?=

2.齿根弯曲强度校核

(1)由图10-20c 查得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650MPa

FE =σ

(2)由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0.85K FN =

(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1.4S =则:

[]

394.64MPa

1.4650

0.85S K FE FN F =?==σσ (4)载荷系数 485

.1==αβH H V A K K K K K (5)查取齿形系数85.2Y Fa = 应力校正系数54.1Y Sa = (6)计算齿根危险截面弯曲强度 MPa

45.8654254

.185.2416667.2785485.1bm Y Y KF Fa Sa t F =????==σ <[]

F σ 所以,所选齿轮参数符合要求。 三、卸荷槽的计算 此处按“有侧隙时的对称双矩形卸荷槽”计算。 (1)两卸荷槽的间距a 75.1120cos 9014

5cos 22

22≈???==ππn A z m a α

(2)卸荷槽最佳长度c 的确定 35.6cos z m 1mcos 2

2

2

2min =-=ααεπA c (3)卸荷槽深度h

4.238.08.0=?==m h

四、泵体的校核 泵体材料选择球墨铸铁(QT600-02)。由机械手册查得其屈服应力s σ为

300~420MPa 。因为铸铁是脆性材料,因此其许用拉伸应力[]σ的值应该取为屈服极限

应力即[]σ的值应为300~420MPa

泵体的强度计算可按厚薄壁圆筒粗略计算拉伸应力σ 计算公式为

()MPa P R R R R s e y Y

?-+=2

22

2e 3.14.0σ

式中y R ——泵体的外半径(mm )

e R ——齿顶圆半径(mm )

s p ——泵体的试验压力(MPa )

一般取试验压力为齿轮泵最大压力的两倍。 即 s p =2p=2x6.3=12.6MPa

因为 []s σσ≤

代数得mm 29.61R y =

考虑加工设计等其他因素,所以泵体的外半径取为2mm 6。

五、滑动轴承的计算

选择轴承的类型

选整体式液体静压轴承:因为此种类类型的轴承用于低速轻载,且难以形成稳定油膜。 轴承材料选择及性能

计算轴承宽度

一般轴承的宽径比B/d 范围在0.3-1.5,宽径比小,有利于提高运转稳定性,提

高端卸量以降低温度。但轴承宽度越小,轴承承载能力也随之降低。综合考虑宽经比

材料类别 牌号 (名称) [p] /MPa [v] /m/s [pv]

/MPa.

m/s

最高工作温度 轴颈硬度、BHS 铝青铜 ZCuAll0Fe3

(10-3铝青铜)

15 4 12 280 300

取0.5

所以轴承宽度m d B

B

014.0028.05.0)d

(=?==

计轴颈圆周速度

s m x /81.01000

60nd

V ==

π

(1)按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计算,两滑动轴承所受径向力之和为

N

7497100143.685.085.0=???==e pBD F △式中:△p 的单位为MPa ,B 和e D 的单位为mm 。

每个轴承所受径向力为

N 5.37482

7497221===

=F F F (2)轴承PV 值

s n F PV ?=??=?=

m /MPa 58.242

191005525.3748B 19100

(3)齿轮轴颈线速度

s m V /89.21000

60552

1001000

60dn

≈???=

?=

ππ

(4)轴承单位平均压力(比压)

MPa 6775.2014

.01.05.3748d =?=?=

B F p (5) 选择轴瓦材料

查机械设计中表12-2,在保证[][][]pv pv v v p ≤≤≤,,p 的条件下,选定轴承材

料为ZCuAll0Fe3

(6)换算出润滑油的动力粘度

已知选用的润滑油的运动粘度v=220cSt 取润滑油密度3/kg 900m =ρ

润滑油的动力粘度s a 198.010********v -6-6?=??=?=P ρη

(7)计算相对间隙 由式

0001.010*********n 9

3194

93194≈=≈)

()(ψ ,取为0.00125

(8)计算直径间隙

mm d 035.02800125.0=?==?ψ

(9)计算承载量系数

由式48.0042

.081.0198.0200125.05.374822

2≈????==

B F

C p ηνψ (10)计算轴承偏心率 根据的值查《机械设计》中表12-6,经过查算求出偏心率310.0=χ

(11)计算最小油膜厚度 由式m 6.32)1(2

h min μχψ=-=d

(12)确定轴颈、轴承孔表面粗糙度十点高度 按照加工加工精度要求取轴颈表面粗糙度为0.8,轴承孔表面粗糙度为1.6,查机《械械设计》书中表7-6得轴颈m 2.3Rz 1μ=,轴承孔m 3.62μ=Rz 。

(13)计算许用油膜厚度 取安全系数S=2,由式[]m Rz Rz S μ8.46.18.02)(h 21=+?

=+=)( 因[]h >min h ,故满足工作可靠性要求。

(14)计算轴承与轴颈的摩擦系数 因轴承的宽径比B/d=0.5,取随宽径比变化的系数67.3d 5.1==

)(B

ξ,计算摩擦系数 00275.067.300125.05.010

3.600125.060552

2198.05.0f 6=??+?????=+=ππζψψπηωp (15)查出润滑油流量系数 由宽径比B/d=0.5及偏心率310.0=χ查《机械设计》书中图12-16,得润滑油流

量系数11.0q

=Bd

ψν (16)计算润滑油温升 按润滑油密度3

/kg 900m =ρ,取比热容)/(1800C kg J c ?=,表面传热系数

)/(802C m W s ?=α,由式

C

vBd q c p f t s οπψνπαψρψ226.2289.200125.08011.09001800103.6)00125.000275.0()(6=??+

????=+???? ??=?(17)计算润滑油入口温度

由式C 887.83C 2

226.22502t i οο

=-=?-

=t t m 因一般取,4035t C m

-=故上述入口温度适合。

(18)选择配合

根据直径间隙mm 035.0=?,按GB/T1800.3-1998选配合h6

F7

,查得轴承孔尺寸公差为041

.0020.028++φmm ,轴颈尺寸公差0

013.028-φmm 。

(19)求最大、最小间隙

mm

020.0mm 054.0min max =?=?

因35mm 0.0=?,在之间与min max ??,估算配合合用 六、联轴器

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联轴器类型选择:

为了隔离振动与冲击,选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2.载荷计算:

设齿轮泵所需功率为w P

)(245.760/101036kw Q P P w =???=-

Q ——流量 P ——工作压力 公称转矩:

m N 34.125n

P 109.55T 5I ?=?=

由机械设计表14-1查得取3.1=K A

,故由式

(14-1)计算转矩为: 图6.1 联轴器

m ca ?N =T ?K =T I A 95.162

由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P143表6-97得刚性凸缘联轴器(GB/T5843—2003)轴孔直径为28的联轴器工程转矩为224N.m ,许用最大转速为9000r/min ,,故选用轴孔直径为28mm 的联轴器满足要求。

七、轴的强度计算

轴的强度计算一般可以分为三种:

1.按扭转强度或刚度计算;

2.按弯矩合成刚度计算;

3.精确强度校核计算。根据任务

型号 轴孔长度L/mm L1/mm D1/mm D/mm d/mm d1/mm J 型

44

62

55

105

28

48

要求我们选择第一种,此法用于计算传递扭矩,不受或受较小弯矩的轴。

材料选用40Cr ,MPa 55~35][=T τ,97~112A 0=

03030A 2359.0552

7.245

A n P A d ==≥

d-轴端直径,mm T-轴所传递的扭矩,N.m n

P T 61055.9?=

P-轴所传递的功率,Kw n-轴的工作转速,r/min T τ-许用扭转剪应力,Mpa

又0A 2359.0为26.41~22.88,考虑有两个键槽,将直径增大%15,则:

312.2615.188.22d max =?=,

][MPa 404.34312.262.05527.2451055.9d 2.0n P 1055.9W T 3

6

36T T T ττ≤=??=?≈= 考虑加工安全等其他因素,则取28。

轴在载荷作用下会发生弯曲和扭转变形,故要进行刚度校核。轴的刚度分为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两种,前者用扭转角衡量,后者以挠度和偏转角来衡量。 轴的扭转刚度 轴的扭转刚度校核是计算轴的在工作时的扭转变形量,是用每米轴长的扭转角度量的。轴的扭转变形要影响机器的性能和工作精度。 轴的扭转角m T /150.0d

73504ο

φ≈=

查《机械设计手册》表5-1-20可知满足要求。 2、轴的弯曲刚度 轴在受载的情况下会产生弯曲变形,过大的弯曲变形也会影啊轴上零件的正常工作, 因此,本泵的轴也必须进行弯曲刚度校核, 15.0~05.0)03.0~01.0(y p ==n m

rad 002.0~001.0p =θ

轴的径向受到力与齿轮沿齿轮圆周液压产生的径向力和由齿轮啮合产生的径向力和相等。在实际设计计算时用e pBD F △85.0=近似计算作用在从动齿轮上的

径向力,即轴在径向受到的力为

N

7497100143.685.085.0=???==e

pBD F △。 查《机械设计手册》可得

p

22

4

42y 0769.0])287(5.01[028.01067028.0y ≤-=--????-=F p

442rad 000854.021

1028.0106028.0θθ≤-=+???-=)

(F

故可得轴满足要求。

八、连接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1.螺栓选用 材料:低碳钢

由于螺栓组是塑性的,故可根据第四强度理论求出预紧状态下的计算应力

στσσ

3.132

2≈+=ca

对于M64~M10普通螺栓连接在拧紧时虽是同时受拉伸和扭转的联合作用,单在计算时,只按拉伸强度计算,并将所受的拉力增大30%来考虑扭转的影响。

N

16859.9896010502103.610R 2103.6PS F 6

26626=????=????==-ππ

F ——螺栓组拉力 P ——压力 S ——作用面积

2R S π=

R ——齿顶圆半径 取螺栓组中螺钉数为4

由于壁厚0b =12,沉头螺钉下沉5mm ,腔体厚42mm 则取螺纹规格d=M10,公称长度L=54,K=4,b=16性能等级为8.8级,表面氧化的内六角圆柱螺钉。

下面对它进行拉伸强度校核 拉伸强度条件为][d 85.04

F

2

σπ

σ

≤=

)(

F ——工作拉力,N;

d ——螺栓危险截面的直径,mm

][σ——螺栓材料的许用拉应力,MPa ;

MPa 315d 4

4F

2==πσ

MPa 5.4093.132

2=≈+=στσσ

ca 由机械设计教材P87 表5-8可知:性能等级为8.8级的螺钉的抗拉强度极限MPa 800][=σ

满足条件,螺钉可用。 九、齿轮泵进出口大小确定 齿轮泵的进出口流速计算公式: ()s m S

qn S Q V /106010602-?=?=

式中:Q ——泵的流量(L/min ); q ——泵的排量(ml/r ); n ——泵的转速(r/min ); S ——进油口油的面积(2

cm )

因为齿轮泵的进油口流速一般推荐为2——4m/s,出油口流速一般推荐为3——6m/s. 这里选进油口流速为3m/s,出油口流速为5m/s 利用上一个公式算得进油口面积,cm 383.02

=进S

出油口面积2

cm 23.0=出S

由2

R S π=得进油口半径m m 71.2,m m 49.3==出进R R

十、齿轮泵的密封 轴承盖上均装垫片,透盖上装J 型无骨架橡胶油封。因轴径d=12mm ,由GB/T 9877.1-1988,GB/T 9877.2-1988 查得J 型无骨架橡胶油封的相关尺寸参数如下:

十一、法兰的选择

因为法兰外径D=124, 所以由中国JB 标准JB/T79.1-94,可选用数量为4的M12单头螺栓 十二、键的选择 键的截面尺寸b 和h 按轴的直径d 由标准来选定,键的长度L 一般可按轮毂的长度而定,即键长等于或略短于轮毂的长度;一般轮毂的长度可取2)d ~(1.5L /

,这里

d 为轴的直径。由机械设计P106 表6-1可选得b,8,h=7,L=40。

设计小结 三周的机械课程设计结束了,说是三周,实则两周,第一周因测绘,因而无暇搞设计,两周的时间紧迫,因为感觉手里的资料太少了,没有,于是不得不晚上和周末抽时间来继续搞设计,时间抓的紧也很充实。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三的学生,我觉得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在已度过的两年半大学生活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机械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做的是课程设计,而不是艺术家的设计。艺术家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我们是工程师,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记得我曾经设计了一个很“艺术化”的减速器箱盖吊钩,然后找老师询问,结果马上被老师否定了,因为这样的设计,理论上可用,实际上加工困难,增加产品成本。所以我们工程师搞设计不要认为自己是艺术家,除非是外形包装设计。 作为一名专业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制图软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本次课程设

计没有要求用 auto CAD制图,但我却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用到了它。用cad制图方便简洁,易修改,速度快,我的设计,大部分尺寸都是在cad上设计出来的,然后按这尺寸画在图纸上。这样,有了尺寸就能很好的控制图纸的布局。

另外,课堂上也有部分知识不太清楚,于是我又不得不边学边用,时刻巩固所学知识,这也是我作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二大收获。整个设计我基本上还满意,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希望答辩时,老师多提些问题,由此我可用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便课后加以弥补。

经过几周的课程设计,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感觉学到了很多的关于机械设计的知识,这些都是在平时的理论课中不能学到的。还将过去所学的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系统化,使自己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除了知识外,也体会到作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并且要有极好的耐心来对待每一个设计的细节。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好多问题,这些都是平时上理论课中不会碰到,或是碰到了也因为不用而不去深究的问题,但是在设计中,这些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不问老师或是和同学讨论,把它搞清楚,在设计中就会出错,甚至整个方案都必须全部重新开始。比如轴上各段直径的确定,以及各个尺寸的确定,以前虽然做过作业,但是毕竟没有放到非常实际的应用环境中去,毕竟考虑的还不是很多,而且对所学的那些原理性的东西掌握的还不是很透彻。但是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更加深入的思考之后,对很多的知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刚刚开始时真的使感觉是一片空白,不知从何处下手,在画图的过程中,感觉似乎是每一条线都要有一定的依据,尺寸的确定并不是随心所欲,不断地会冒出一些细节问题,都必须通过计算查表确定。设计实际上还是比较累的,每天在电脑前画图或是计算的确需要很大的毅力。从这里我才真的体会到了做工程的还是非常的不容易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或许提前体会到了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活吧。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感觉到自己还学到了很多的其他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经过训练能够非常熟练的使用Word和CAD。并

所以这次课程设计,我觉得自己真的收获非常的大。打完这行字,真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看到自己完成的成果,真的觉得虽然很累,但觉得很欣慰,这次课程设计应该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龚溎义、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陈铁鸣.新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CADCAM课程设计论文

第一章CAD/CAM技术的介绍 CAD/CAM技术以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和系统软件为基础,它包括二维绘图设计、三维几何造型设计。是一种设计人员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设计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人的创造能力和计算的高速运算能力、巨大存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简称CAD/CAM,该技术是以计算机数控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计算机在工程应用中最有影响的技术之一,推动了几乎一切领域的设计革命,在机械行业的应用中尤以模具制造业的应用成果最为突出。CAD/CAM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也为工厂实现由产品设计、生产到管理的一体化,无图纸化奠定了基础。 CAD/CAM建模(造型)是CAD/CAM的核心技术和基础,对CAD/CAM的整体技术水平及相关功能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流行的商品化CAD/CAM系统主要基于2D 平面或3D线框造型,3D曲面造型和参数化实体造型三种。 1、2D平面或3D线框造型以AutoCAD等为代表,主要解决计算机绘图初级工作。 2、3D曲面造型。以DUCT/SHAPE为代表,是3D建模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在解决复杂形体单一零件的三维建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适合于复杂模具、汽车、飞机等复杂曲面产品设计与制造。 3、参数化实体造型。以SOLIDWORKS、SOLIDEDGE为代表的实体造型如实反映了所设计零件的空间结构,参数化设计确保了零件、部件、总装及2D、3D工程图纸修改的相关性,完全符合机械设计过程。 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采用阴极射线管(CRT)研制成功图形显示终端,实现了图形的屏幕显示,从此结束了计算机只能处理字符数据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图形学。 第二章CAD CAM软件介绍 美国CAD CAM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开发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宗旨是使每位设计工程师都能在自己的微机上使用功能强大的世界最新CAD/CAE/CAM/PDM系统。 90年代初,国际微机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微机性能大幅提高,而价格

UG课程设计

一级减速器和鼠标凸凹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机械CAD/CAM》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训练,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加深在机械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机械零部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方法与步骤,为今后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这次UG实习要明确以下目的: 1.具体应用,巩固加深和扩大机械设计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 论知识和生产知识,了解机械传动装置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实际设计能力,为以后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通过拟定传动方案,结构方案到结合生产和使用条件,独立地 完成机器部件的设计,并全面考虑设计内容及过程,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设计规范等;加深对机械设计的总体认识;培养全面考虑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次UG实习的题目一是减速器,任务如下: 1.按生产图纸要求,设计并绘制一张装配图和和若干张零件工作 图,并做成数据光盘 2.按规定格式编制绘图步骤说明书一份,并打印出来。 题目二是做一个凸凹模,我做的是鼠标的凸凹模。 以下部分为零件图和装配图做图说明部分:

零件图部分: 一、销A4*18 查《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附表14公称直径为4 端面部分高为0.5 长度根据根据零件情况取18 小端半径为4 大端为4.16 先画出中间部分进行拉伸,在画出两端弧线部分,画成封闭的,在进行回转。 二、螺栓查《机械制图与计算 机绘图》附表5 b=22 k=5.3 s=13 d=8.58 长度根据零件要求取60 先画六边形进行拉伸,再选择六边形中间面为基准,画一个封闭三角形,进行回转切除周围部分,再以六边形另一面为基准画圆拉伸,在圆的另一端打螺纹。 三、垫圈

齿轮油泵设计说明书

绪论 一、课程设计内容 根据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和零件图,看懂齿轮油泵的全部零件图,并将标准件按其规定标记查出有关尺寸。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所有正式零件图,装配图(A3图纸幅面1张),用UG绘制所有正式零件的三维图形。 二、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齿轮油泵示意图 工作原理部分:齿轮油泵是依靠一对齿轮的传动把油升压的一种装配,泵体12内有一对齿轮,轴齿轮15是主动轮,轴齿轮16是被动轮,如下图所示。动力从主动轮输入,从而带动被动轮一起旋转。转动时齿轮啮合区的左方形成局部真空,压力降低将油吸入泵中,齿轮继续转动,吸入的油沿着泵体内壁被输送到啮合处的右方,压力升高,从而把高压油输往需要润滑的部位。 防渗漏:为使油泵不漏油,泵体和泵盖结合处有密封垫片13(垫片形状与泵体、泵盖结合面相同),主动轴齿轮伸出的一端处填料压盖防漏装置,由填料10、填料压盖9、螺栓组(件18、件8)组成。

连接与定位:泵体与泵盖之间用螺钉18连接,为保证相对位置的准确,用定位销11定位。 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拆装顺序:泵体---主动轴和被动轴---垫片、泵体—定位销—螺钉---填料---压盖 三、齿轮油泵零件之间的公差配合 1. 齿轮端面与泵体、泵盖之间为32K6; 2. 齿顶圆与泵体内孔为Φ48H7/d7; 3. 主动轴齿轮、被动轴齿轮的两支承轴与泵体、泵盖下轴孔为Φ16H7/h6; 4. 填料压盖与泵体孔径为Φ32H11/d11。 四、齿轮油泵的其它技术要求 1. 装配后应当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2. 装配后未加工的外表面涂绿色。

第一章 二维零件图

第一章绘制三维零件图 第一节、泵盖 齿轮油泵泵盖如图所示。 具体建模步骤如下: 图1-1 泵盖 一、整体建模 1、打开UG,新建模型。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长方体”命令。系统弹出“长方体”对话框。如图1-2a所示。 2、在“类型”下拉表框中选择“两点和高度”选项,单击按钮弹出点对话框设置两点位置,相对于wcs坐标系第一点位置为(42,21,0)、第二点为(-42、-21、0),在“尺寸”选项中输入高度为10mm。点击确定建立一个长84mm、宽42mm、高10mm的长方体,完成如图1-2b所示 图1-2a 长方体对话框图1-3b 3、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圆柱”命令。系统弹出“圆柱”对话框。

筒形件一次拉深模具课程设计

目录 序言 (2) 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 (4) Ⅰ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 (4) Ⅱ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5) Ⅲ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计算...................... 6-7 第二部分冲压模具设计 (8) Ⅰ确定模具类型机结构形式 (8) Ⅱ计算工序压力,选择压力机 (8) Ⅲ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9) Ⅳ模具零件的选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2 Ⅴ冲压设备的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Ⅶ模具装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序言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屑加工,数控电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抵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趋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的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二、设计方法与步骤零件建模 1、零件①建模 Pro/E 步聚: 2零件②建模 Pro/E 步聚: 3零件③建模 Pro/E 步聚: (1) 、旋转加工 (2)、倒角 (3)、螺旋扫描加工螺纹 (4)、拉销孔 4、零件④建模 Pro/E 步聚: (1)、拉伸40X29方板 (2)、旋转加工各孔 (3)、螺旋扫描加工两M6螺纹孔 5、零件⑤建模 Pro/E 步聚: (1)、拉伸, 厚度为10mm (2)、旋转得到各孔 6、零件⑥建模 Pro/E 步聚: (1)、旋转 (2)、旋转去材料加工各孔 7、零件⑦建模 Pro/E步聚:

&零件⑧建模Pro/E步聚:9、零件⑨建模Pro/E步聚:装配图 爆炸图 干涉分析图NC加工 1、刀具卡片 2、零件加工 I、零件①加工

工步1 (1)刀具设置 (2)参数设置 (3)屏幕演示 (4)NC检测 ⑸G代码 工步2 (1)刀具设置 (2)参数设置 (3)屏幕演示 (4)NC检测 ⑸G代码 %

N2 S1000 M3 N3 GO X20. Y-20. N4 G43 Z20. H2 M7 N5 G81 X20. Y-20. Z-19.953 R4. F500. N6 G80 N7 G81 X20. Y-20. Z-16.953 R4. F500. N8 Y-44. N9 G80 N10 G81 X20. Y-44. Z-19.953 R4. F500. N11 G80 N12 G0 Z20. N13 M5 N14 M30 % 工步3 % N1 T2 M6 N2 S1000 M3 (1) 刀具设置 (2) 参数设置 (3) 屏幕演示 (4) NC 检测 ⑸G 代码

UG课程设计说明书

华东交通大学 UG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目 指导老师

一.P roe三维造型与分模 1、在proe中用零件模块进行三位造型设计,有利于后面分型与模具的制造。此次选择的 是充电器的外壳进行模具设计。 2、在proe软件中采用简单的拉伸倒圆角,最后用壳工具进行抽壳处理,便可完成充电器 的三维造型。 3、完成三维造型后,对其进行设计分型面。要求一模多腔,故采用装配参考模 型的方式,将零件调入。 4、创建工件。 5、进入分型面模式,采用种子面法,进行复制并且破空填充。拉伸出一个分型 面并且与前面复制填充好的分型面进行合并。

6、在特征型腔-型腔组件中创建流道,拉伸-去材料,完成浇口的创建。 7、体积块分割,分割成型芯core、型腔cavity。 8、拉伸-去材料,完成浇道的创建。此时proe的造型和分模工作就结束了。将型腔cavity 打开,保存副本,文件后缀名为stp格式。方便导入UG中做机械加工。 二.模具型腔的CAD零件图 1、Proe打开型腔cavity后,ctrl+n新建绘图模块,采用A3图纸,导出工程图。三维投 影后另存为dwg格式,便于CAD打开图纸。 2、CAD中进行修改零件图的标注、尺寸,绘制中心线、写明技术要求。

3、查阅《金属切削手册》,标注零件的粗糙度和形位公差。 三.U G模具型腔的数控加工 1、用UG打开cavity _stp格式的型腔零件。开始-建模模式,拉伸工具创建毛坯。 2、开始-进入加工模式,配置加工环境。 3、第一工序,平面铣粗加工分型表面,根据粗糙度V6.3要求,余量0.5mm,后工序中的半 精加工切除。 4、部件边界的选择,选取要加工的上表面。毛坯边界,指定毛坯的切削面。底 面为部件的加工表面。 5、粗加工方法选择MILL_ROUGH,切削模式,往复。 6、切削参数,由表面粗糙度确定两道加工工艺,粗加工余量0.5mm,半精加工 切除。

齿轮泵使用说明书

齿轮泵使用说明书 使用前必须遵守事项 ■本注意事项仅适用于本公司齿轮泵产品。 ■本说明书重点说明了产品使用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产品的性能,预防事故,并且使泵长时间正常运转需要定期检查各项部位,本产品安装测试前要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为了安全不能随意改动本产品,修理,改动后发生事故,我公司不负责任。 ■要熟读本说明书上实际安装,运转,保修,检查等最终使用步骤。 ■长时间不使用时需要断电,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管。 ■对本产品有疑问时可以通过代理商或是办事处联系解决。 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产品(安装,运转,保修,检查)前要熟读本说明书上正确使用方法。 ●本说明书把安全注意事项以危险和注意区分说明。 ●齿轮泵禁止使用带有挥发性的油和危险性高的液体,如用以上液体漏出后容易引发火灾,环境污染等危险。 ●禁止使用漏油的泵,如泵出现漏油的现象,请尽快终止使用并替换或修理,如油漏到地面请尽快擦净,以免滑倒受伤。 ●齿轮泵使用温度范围在(-5℃~80℃),如超过以上温度密封件将失去其功能出现漏油等现象,请不要在超出以上温度范围下使用。 ●泵出油口部位的接头等配件要选择能够承受比泵最大压力大1.5倍的产品。 ●请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安装泵,设计管道。 齿轮泵的旋转方向是一致的,如安装不正确,驱动时容易磨损密封件,使油溢出。 ●泵的出油口部分一定要安装完成后驱动。 容易造成泵的损坏或是发生火灾等危险。 ●泵在驱动状态时请勿将出油管拆卸,容易使油溢出造成危险。 ●请勿拆卸泵上任何螺丝或配件。 ●出油管上请安装压力调节阀。 ●为了防止出现漏油现象,请确保使用压力低于泵的最高压力。 ●泵的表面温度较高时请勿用手背触摸,容易烫伤。 ●请勿踩踏泵。 ●泵需移动时要注意不要摔落。

CADCAM课程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制专业 姓名:范俊辉 班级:10机制2班 学号:20100310010319 指导老师:肖乾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零件的CAD/CAM设计 二、设计目的 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 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 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 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主要设计任务: 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制造模 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着色渲染、生成不同视 图,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如刀 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 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A4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 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 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 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五、设计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天) 2.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5.0,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4天)

齿轮泵设计说明书

% 武汉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题目: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设计 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二0一三年五月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绪论. (1) 研发背景及意义 (1)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3) 外啮合齿轮泵基本设计思路及关键技术 (3) 2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 (5) 齿轮的设计计算 (5) 轴的设计与校核 (7) 齿轮泵的径向力 (7) 减小径向力和提高齿轮轴轴颈及轴承负载能力的措施 (8) 轴的设计与校核 (8) 卸荷槽尺寸设计计算 (11) 困油现象的产生及危害 (11) 消除困油危害的方法 (13) 卸荷槽尺寸计算 (15) 进、出油口尺寸设计 (17) 选轴承 (17) 键的选择与校核 (17) 连接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18) 泵体壁厚的选择与校核 (18) 总结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2)

摘要 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它靠一对齿轮的进入和脱离啮合完成吸油和压油,且均存在泄漏现象、困油现象以及噪声和振动。减小外啮合齿轮泵的径向力是研究外啮合齿轮泵的一大课题,为减小径向力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多采用的是变位齿轮,并且对轴和轴承的要求较高。为解决泄漏问题,低压外啮合齿轮泵可采用提高加工精度等方法解决,而对于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则需要采取加浮动轴套或弹性侧板的方法解决。困油现象引起齿轮泵强烈的振动和噪声还大大所短外啮合齿轮泵的使用寿命,解决困油问题的方法是开卸荷槽。 关键词:外啮合齿轮泵,变位齿轮,浮动轴套,困油现象,卸荷槽 (此毕业设计获得2013届优秀毕业设计荣誉,共有5张零件图,1张装配图,并且有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答辩稿,答辩ppt,保证让你的毕业设计顺利过关!先找份好的工作,不再为毕业设计而发愁!!!有需要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同学请联系)

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散热管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材料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散热管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班级 总体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 一、设计要求 1.根据给定塑件三维造型,画出符合制图标准的二维塑件图; 2.对塑件进行模流分析(至少流动分析),生成分析报告; 3.根据分析结果利用Pro/E进行模具设计,并进行开模模拟; 4.对分模后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编制数控铣、线切割加工程序,设计电火花加工电极;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二、技术要点 1、模具设计; 2、模流分析; 3、CAM编程。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日期 工作内容 1 2 3 4 5 第一周分析设计题目画规范塑件图模流分析模流分析确定分型方案第二周分模分模完善设计CAM编程CAM编程第三周编写设计报告编写设计报告总结材料答辩答辩 课程设计成果 1.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维标准塑件图(包括塑件三维造型图);模流分析过程设置及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包括填充时间、充填结束时压力、注射位置压力XY图、冻结层因子(压力释放时)、气泡、熔结痕与流动前沿温度叠加、翘曲等及其对应诠释;模具分模主要步骤及分模结果三维图;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加工编程步骤及说明、加工程序单,需要电火花加工的设计出电极,需要线切割加工的编出线切割加工程序。要求按照给定统一格式书写并打印,并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其中摘图全部放入正文中,不加附页。课程设计报告分别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 2. 课程设计所有文件的电子文档,要求总文件夹以姓名的汉语拼音及学号命名,各项内容分别设置子文件夹,设计完成后统一上交。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final版

设计题目: NGW-31型行星轮减速器

blueice513@https://www.360docs.net/doc/603900643.html, CAD/CAM 课程设计报告书 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1 目 录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第二章 实体建模过程 (3) 第三章 装配实体 (17) 第四章 UG 仿真 (22) 第五章 零件工程图 (25) 第六章 装配工程图 (25) 第七章 心得体会............................................................................................. 28 参考文献............................................................................................................31 附页(工程图纸、渲染视图) (32)

CAD/CAM 课程设计报告书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2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自选) NGW31-行星减速器 2. 设计内容及要求 根据NGW31-行星减速器的二维图纸上的歌零件图和装配图使用NX UG 7.0进行3D 建模,画出各零件的实体模型,并完成减速器的装配,减速器的各尺寸标注见图纸。然后要求生成零件工程图和装配工程图各一张,零件工程图不得为标准件,且零件不得过于简单。详细要求如下: 1) 一人一组的作品必须含有至少要有8个零件,两人一组的至少要有15个零件,自选题目应交由老师同意方可; 2) 完成装配图(包含工程图和三维实体图)和典型零件工程图(多人一组的零件工程图不得相同); 3)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份(电子打印稿); 4) 一人或两人一组; 5) 完成作品后需交UG 的每个PRT 文档。 第二章 实体建模过程 1. 行星轮(chilun.prt )的创建 这个零件结构较为简单,先用参数化设计创建出齿轮特征,其余特征用体素圆柱、倒圆角、倒斜角即可得出。 新建chilun.prt ,按Ctrl+E 输入各项表达式:

UG课程设计

CAD/CAM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型腔模加工 专业:机电一体化 学号: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2013 年9月28 日至2013 年10月11 日

目录 摘要 (1) 1.零件的实体建模过程 (2) 1.1零件分析 (2) 1.2建模过程 (2) 2.毛坯的建模过程 (11) 3. 零件工艺分析与编制的工艺过程 (11) 3.1工件分析 (11) 3.2工艺规划 (13) 3.3创建刀具 (13) 3.4.进入加工环境。 (13) 4.创建刀具 (14) 5.创建几何坐标系 (19) 6.创建操作 (21) 6.1创建平面铣粗加工 (21) 6.2创建平面铣精加工 (27) 6.3创建型腔铣粗加工 (29) 6.4创建型腔铣精加工 (32) 6.5创建孔加工点定位 (33) 6.6创建工件孔加工 (39) 6.7 工件整体加工 (42) 7.车间工艺文档 (45) 参考文献 (47) 心得体会和感想 (48)

摘要 Unigraphics NX软件是构建于最新的体系结构——NX体系结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新体系结构,是UGS公司同其主要客户一起设计开发出来的,以支持完整的产品工程。用于产品设计、分析、制造,帮助用户实现产品创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NX被当今许多世界领先的制造商用来从事概念设计、工业设计、详细的机械设计以及工程仿真和数字化的制造等各个领域,是当前世界主流CAD/CAM软件之一。

1.零件的实体建模过程 1.1零件分析 如图所示零件为一个凸台型腔模,根据给出的零件图分析可知,该零件底部为一个长方体结构,在长方体上部有一个凸台,凸台上有三个定位孔,凸台上部还有一个小凸台,小凸台上部有一个矩形凹槽,四角用光滑圆角连接。 1.2建模过程 1.2.1选择XC-YC平面为基准面,按零件图尺寸绘制底面草图。

KCB齿轮泵说明书

一、产品概述 KCB型齿轮泵适于输送重油、机械油、燃油以及不含固体颗粒、纤维的石油、化工产品等液态物质。该型号的泵配有安全阀,能防止因过载而对泵和电机所造成的损坏。 适用温度:-10-150℃粘度:5-1500cst 性能范围:流量:18.3-5400L/min 压力:0.33-1.45Mpa 型号说明: 例 K CB 55 流量(L/min) 齿轮泵 带安全阀 二、性能参数(见表一) 三、泵的结构原理 1.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啮合的齿轮在泵体内旋转时,轮齿不断进入和退出啮合。在吸入室,轮齿逐渐退出啮合状态,这样吸入室的容积逐步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液面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吸入室,随齿轮齿间进入排出室。在排出室,轮齿又逐渐进入啮合状态,齿轮的齿间逐渐被一齿轮的轮齿占据,排出室的容积减少,排出室内液体压力升高,于是液体从泵的排出口被排出泵外,齿轮连续旋转,上述过程不断进行,形成连续的输油过程。 其原理图见图一。(在电机后端看,箭头所示为泵的出口) 图一

KCB系列齿轮油泵性能参数

2.泵的结构: 泵主要有泵体、齿轮、轴、轴承、安全阀、前盖、后盖、密封部件、联轴器部件组成。 设有安全阀的泵、当排油管路的液压值超过泵的规定时,安全阀开启,保证泵及原动机不致因压力过高而受到损坏。 轴端密封有三种形式:填料密封、机械密封、橡胶圈密封,用户可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密封结构。 泵有良好的自吸性,泵内运动部件利用输送的液体实现润滑,致工作时可以不加引液和润滑剂。 四、安装 1、泵安装前应检查泵和电机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损坏,如电机是否受潮,泵的进出口防尘盖是否损坏而使污物进入泵腔内等。 2、泵在搬运过程中,应选择合适起吊位置,减少泵的变形。 3、泵的底座应固定在牢固的基础上,以免产生振动影响泵的正常工作。 4、泵的进出口管路应清理干净不得存有硬颗粒的报告杂物。 5、管路口径一般不小于泵的进出口径,进油管路应尽量短,并减少弯路。必要时在进油口安装金属过滤器,过滤器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管道过流面积的三倍。 6、安装时,不得用泵来承担管路的重量。 7、用手转动联轴器,泵应转动灵活,不得有过紧或轻重不均现象,如有应立即排除。 五、开机 1、开机前应检查泵轴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卡阻现象,进出口管道上的阀门是否开启,泵的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2、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泵开机前应向泵腔中注入一定量的润滑液,以减少泵在吸油过程中的干摩擦,并可提高泵的自吸性能。 3、开机后如有不正常的噪音或过热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 4、检查泵轴端有无泄漏现象,如:对填料密封应适当调紧压紧盖,其它密封则应拆机检查; 5、若输送热油,在开机时应均匀预热,预热是利用被输送的介质不断通过泵体进行的。 预热标准:吸入口的油温不得高于泵体温度40℃,预热的升温速度控制在<40℃/h,在预热时应将固定泵体的螺栓松开,预热完毕,将其拧紧。 在预热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泵的运行情况,以但发生不良情况,应立即停泵检查。 6、泵停机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关闭进出口管道上的阀门,避免造成泵倒转。 7、泵经过长期使用,压力流量有明显下降时,应拆泵检查,更换其己磨损的零件。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2 第二章设计内容分析------------------------------- 2 第三章零件实体建模 -------------------------------- 3 3.1 轴模型的创建------------------------------------- 3 3.2 齿轮模型的创建----------------------------------- 4 3.3 箱体建模----------------------------------------- 8 第四章组装典型零部件的装配过程-------------------- 12 4.1轴与键的装配------------------------------------- 13 4.2齿轮的装配--------------------------------------- 14 4.3轴与垫圈的装配----------------------------------- 14 4.4轴与挡油环的装配--------------------------------- 15 4.5轴与轴承的装配----------------------------------- 16 4.6轴的另一端挡油环与轴承的装配----------------------17 4.7总装配图及其中的注意方面------------------------- 18 第五章数控加工------------------------------------- 20 第六章机构运动仿真----------------------------------21 总结及参考文献-------------------------------------- 22

CADCAM课程设计总结

《CAD/CAM技术训练》总结 CAD/CAM技术训练课程设计是材料成型CAD/CAE、材料成型CAM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应用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对两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原理、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全面训练。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重要手段。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具有模具设计、成型分析及数控加工的思想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使用CAD/CAE/CAM的基本技能,如造型、分模、成型分析、格式转换、模型预处理、自动编程等,使学生能够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一般复杂程度的模具并能对主要零件进行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操作。 在本次课程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认真负责指导、学生努力工作,最终圆满的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本课程设计总结如下: 教学内容的准备。指导教师根据本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和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甄选并反复进行讨论,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产品,做到难易适中,工作量饱满并能全面训练和考核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指导的过程。准确的对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并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指导计划,针对整体问题进行整体答疑,统一辅导,安排机动时间针对学生个别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答。 最终成绩评定。本课程设计的成绩由平时成绩(30%),答辩成绩(30%),与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绘制情况(40%)综合评定获得。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重新梳理了所学的相关课程理论知识,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设计中,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在复杂的思考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设计,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在本次设计中还是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设计中有的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个别学生表现出专业知识的不扎实,此外部分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不规范,图纸绘制欠规范等。 材料加工工程系

UG课程设计---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计算机辅助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院(部):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学生姓名: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一、目的: 学习机械产品CAD设计基本方法,巩固课程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计算机进行三维造型及装配设计、工程图绘制方面的能力,了解软件间的数据传递交换等运用,掌握CAD软件应用。 二、基本任务: 结合各人已完成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设计成果,综合应用UG等CAD软件完成齿轮减速器三维实体造型及工程图设计。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减速器零部件三维造型设计。 建模必须依据本人所设计的减速器图纸表达出零件的主要外形特征与内特征,对于细部结构,也应尽量完整的表达。 2)应用工程图模块转化生成符合国家标准二维工程图。 装配图上应标注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装配尺寸以及技术特性数据和技术要求,并应有完整的标题栏和明细表。 零件工程图上应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的内容,标注规范(如形位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对齿轮还要有啮合参数表等)。 3)减速器虚拟装配。 将各零件按装配关系进行正确定位,并生成爆炸图。 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应涵盖整个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确定,典型零件造型的方法,工程图生成过程,虚拟装配介绍,心得体会(或建议)等,说明书的字数不少于3千字。 四、进度安排: 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拟定方案,零部件造型设计; 第二天:零部件造型设计; 第三天:工程图生成; 第四天:虚拟装配、撰写说明书; 第五天:检查、答辩

目录 第一章前言 (4) 第二章减速器零部件三维造型设计 (5) 1.箱盖造型设计 (5) 2.机座造型设计 (15) 3.其它主要零件的造型设计 (24) 2.3.1 轴承端盖的造型设计 (24) 2.3.2 窥视盖及窥视孔的造型设计 (25) 2.3.3 轴承的造型设计 (26) 2.3.4小齿轮轴的造型设计 (27) 2.3.5从动轴的造型设计 (28) 2.3.6其它附件的造型设计 (30) 第三章虚拟装配 (32) 3.1键的装配 (32) 3.2齿轮装配 (33) 3.3挡油环及轴承装配 (33) 3.4.总装配图 (34) 第四章生成工程图 (35) 4.1输出轴的工程图 (35) 4.2减速器的工程图 (36) 第五章生成爆炸图 (40) 第六章心得体会 (41) 参考文献 (42) 附录 (43)

齿轮油泵的产品说明书(中英文)

CONTRACTOR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 LTD PT. MAXIMA INFRASTRUKTUR

Gear Oil Pump Production Instruction 齿轮油泵产品说明书 四川高精净化设备有限公司SICHUAN FINE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RP.LTD

1.RIEF INTRODUCTION With history of more than 20 years in producing large separation equipment, our compary manufactures Model ZJA High Vacuum Oil Purifier, ZLY Vacuum Oil Filter, JYG Fine Filter,BMS, BAS Manual/Automatic Board Frame Press Oil Filter Which are designed for filtering turbine oil, transformer oil, aviation hydraulic oil, machine oils and Diesel fuel. Besides, We produce WCB,KCB,2CY Geared Oil Delivery Pumps suitable for delivering various medium oils. Model WCB, KCB,2CY Gear Oil Pumps are suitable for fertilizer factory, oil refinery, oil-pressing factory, power plant, transformer station, lubrication oil storehouse, capacitor plant, painting factory and grain departments for delivering oils, such as turbine oil ,transformer oil, aviation oil, mechanical oil, diesel oil and edible oil. WCB,KCB Geared Oil Pump features of good appearance, compact construction, stable performance, low pulsation impact value and low noise less than the specified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s well as easy maintenance and service. We provide our customers with wear parts for a long term. Series of gear oil pumps produced by our company find their wide use in national defense, scientific research, Petroleum, light/chemical industry, metallurgy, textile, transportation, Pharmaceutical-making and food departments for delivering non-corrosion heavy oil, mid-viscosity oil, light oil, edible oil and other similes with viscosity below Engler 10°E at temperature below 60℃.However, they are not suitable for delivering dirty oils, lubricating/corrosive medium. Explosion-proof motors and special motors can be provided according to user's requirements. Model WCB Geared oil pump is of one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reasonable price. It can be used in grain sales department for delivering edible oil with illumination power.

CAD CAM课程设计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 实训报告书 课程名称:机械CAD/CAM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姓名:张鹏 班级:12机制3班 院系:机电分院 指导教师:杨世德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机电分院 二零一五年六月

目录 1前言 (2)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 3零件图纸 (5) 4 第一章1号图纸实体建模 (6) 5 第二章3号图纸实体建模 (10) 6 第三章数控加工 (17) 7 第四章数控仿真加工 (19) 8 第五章设计总结 (29) 9 第六章参考文献 (31) 10 附零件部分加工代码 (31)

前言 机械CAD/CAM 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广。在学习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通过实训等环节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获得机械CAD/CAM 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CAD/CAM 系统硬件配置的一般原则;锻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CAD/CAM 系统规划与实施的初步能力。本次的课程设计是开放性的设计。首先创建或设计具有曲面的三维零件,然后,利用现代的CAD/CAM 技术进行零件三维实体建模,分析此零件的加工工艺,并用CAD/CAM 技术模拟仿真零件的加工过程。最后将加工程序传送到实验室的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实际的加工。同时要用现代的CAD/CAM 技术设计所加工零件的二维零件图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以前学过的建模和数控编程的知识与实际的操作联系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学习前沿的机械CAD/CAM 技术,感受现代CAD/CAM 技术的先进性,提高对CAD/CAM 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现场动手操作能力,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转化成实际的质的飞跃,。通过本次设计,系统地了解和掌握CAD/CAM 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并能灵活使用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CAD/CAM 软件对较复杂零件进行编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UG课程设计 (2)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手机上盖注塑模具加工模拟 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9级机电5班 姓名许昊佳 学号3109000557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在Unigraphics NX 6.0平台上运用加工模块建立手机上盖注塑模具零件的数控编程及加工模拟仿真模型;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结合设计者在《CAD/CAE综合训练》项目中所建立的三维参数化、变量化实体(装配)模型,从中选取1~2个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加工模拟仿真。 2、零件数控编程与加工模拟应包含不少于两种不同类别的UG加工方式:即结合各自的设计零件特点,在平面铣、型腔铣、固定轴轮廓铣、孔加工、车削加工中选择不同类别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3、建立加工操作:针对所选用的加工方法与操作,详细描述其建立过程。包括: 1)初始化工作环境 2)创建程序 3)创建刀具(刀具类型、参数等) 4)创建几何体(工件、毛坯、坐标等) 5)创建加工方法(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 6)创建操作(具体完善的加工操作,以保证生成一条刀轨) 此外,对于加工操作中所需使用的切削参数、切削方式、步进距离、安全平面等相关内容进行描述。 4、后处理及仿真:对所建立的加工操作进行刀轨模拟仿真、输出刀位文件、进行后置处理、生成NC加工代码。 5、根据加工仿真结果提出修改意见或方案,完成设计内容。

6.设计说明书要求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数控编程与加工模拟仿真的主要过程与操作步骤,最后进行设计总结分析和回答思考题。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设计手机上盖注塑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方法与操作; 2.输出手机上盖注塑模具零件的加工模拟仿真模型与后处理NC加工代码;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电子版)(含光盘1张).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01; [2]. 张春丽. UG NX4.0数控编程基础与进阶.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02; [3]. 卫兵工作室编著. UG NX中文版数控编程入门与实例进阶(含盘).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2; [4]. UGS公司编. UG NX 4.0 CAST. 美国. 2006。 发出任务书日期:2011年11 月30 日指导教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