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护理论文
剖宫产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剖宫产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产区护理组60例,观察组为vip产区舒适护理组6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的变化及泌乳量。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观察组的产后抑郁率、失眠率、术后疼痛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为普通病区,由于产区病人量较大,每个病房床位为3-5人不等,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为vip 产区,每个病房床位为1人,采用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2.1 环境的舒适护理建立vip产区,产区内保持舒适、安静、整洁、干净、温馨、空气通畅的环境,保持适当的温度和适度,避免过堂风,防止受凉和中暑,配有音响影视设备和电子呼叫系统,有专门的产后康复训练中心,设立经过特殊培训的专职护理人员队伍。
从产妇入院后,认真听取产妇的意见,尊重产妇的睡眠习惯,改善床单位用品的软硬度,尽量满足产妇的需要,为产妇选取影视音乐曲目,护士进行护理工作时轻拿轻放,及时巡视,减少陪护,为产妇创造舒适、温馨的睡眠环境。
1.2.2 心理舒适护理与健康教育倾听产妇的感受,获得产妇的信任,鼓励她们积极有效地锻炼身体,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保持愉快的心情。
针对产妇不同的文化层次和职业背景,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护理。
避免讨论敏感话题,如婴儿性别,经济状况等,以免引起产妇的情绪变化[2]。
耐心介绍临产后出现的征象,告知产后情绪对自身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指导产妇调整情绪变化,尽可能帮助她们消除负性情绪。
采用查房、整理房间、优化室内环境、室内产后康复计划挂图,对女性产后生理知识进行宣传,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产妇抱哺婴儿的技术,使产妇由羞怯拒检到主动配合,由不想哺乳到积极主动母乳喂养[2]。
1.2.3 生理舒适护理剖宫产术后指导早期翻身随意卧位满足产妇的习惯,可增加产妇的舒适度。
剖腹产妇护理[论文]
![剖腹产妇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a34e05f12d2af90242e66c.png)
浅谈剖腹产妇的护理摘要:剖腹产手术是妇科就诊的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手段。
剖腹产术既是一种治疗手段,满足了患者的无痛分娩要求,同时也是一种能够产生床上的方式。
为了确保产妇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平安和产妇尽快的可以下床走动和进行母乳喂养,则需要对剖腹产手术后的产妇进行精心的护理。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肤浅的分析。
关键词:剖腹产;护理一、伤口措施1、手术后刀口的痂不要过早地揭,过早硬行揭痂会把尚停留在修复阶段表皮细胞带走,甚至撕脱真皮组织,并刺激伤口出现刺痒。
2、涂抹一些外用药如肤轻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用于止痒。
3、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紫外线刺激形成色素沉着。
4、改善饮食,多吃水果,鸡蛋、瘦肉、肉皮等富含维生素c、e 以及人必需氨基酸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表皮代谢功能.切忌吃辣椒,葱蒜等激性食物。
5、保持疤痕处的清洁卫生,及时擦去汗液,不要用手搔抓,用衣服摩擦疤痕或用水烫洗的方法止痒,以免加剧局部刺激,促使结缔组织炎性反应,引起进一步刺痒。
二、产后护理1、产后当天的护理。
剖宫产当天产妇回到病房后一定注意好好休息,因为这毕竟是一次大的手术经历。
这时会有导尿管的刺激、吸氧管的不适、心电监护的袖带缠绕,后背还有镇痛泵。
孩子出生后给了妈妈极大的吸引力,妈妈会不断地关注孩子,提醒妈妈们在这时除了需要喂奶时喂孩子外,其他时间一定要闭目休息,以尽快恢复体力。
产后还要多翻身,促进尽早排气,也要尽早进食,以补充手术造成的体能损失。
2、产后第2天护理。
产后第2天拔除导尿管后,要尽快活动,可以先坐起,再在床边活动,再下地活动。
千万不要一动不动地卧床,这样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发生下肢深部静脉炎。
当镇痛泵取走后,伤口会有疼痛的感觉,孩子吮吸乳房时会有子宫收缩疼痛,这些疼痛对于没有经历产程的剖宫产产妇来说就觉得很疼了,一定要咬咬牙挺过来。
孩子吃奶时的宫缩疼就像是平时来月经时的轻微痛经一样,是可以忍受的,只有这样的收缩才促使子宫由一个如皮球大的球形器官缩小成孕前的大小。
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效果观察与分析[摘要] 目的观察与分析剖宫产产妇术后相应护理效果及产妇机体恢复情况。
方法根据80例剖宫产产妇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护理效果和产妇机体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然后将所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结果此次护理方法总有效率达96.25%且泌乳时间、乳汁分泌量上也得以改善。
结论良好及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更好的促进产妇机体恢复。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护理观察[中图分类号] r719.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09-01剖宫手术虽然能够有效解决产妇难产问题,而并发症发生率较自然分娩者高且会对产妇生育和内分泌功能产生严重影响[1],因此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促进产妇康复,我们此次加强了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于2010年2月-2011年6月选取80例剖宫产产妇且所有产妇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2]中有关剖宫产指征,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①血液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存在严重疾患者;②存在严重妇科疾病者;③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
80例研究对象基础资料显示年龄23岁-40岁、平均(29.00±1.20)岁,孕龄35周-43周、平均(39.00±1.00)周,73例首次剖宫产手术者占91.25%,7例二次剖宫产者占8.75%,28例单胎(占35.00%)、双胎52例(占65.00%),存在流产史者19例、占23.75%。
同时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参考《中华妇产科学》[2]及临床试验设计标准,指定专人对产妇姓名、年龄、产妇、胎儿情况、术后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等进行观察与记录,同时对所得相关数据统计均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数据用(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秩和检验。
护理干预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促进康复效果论文

内蒙古中医药4.3多提供机会让实习生能够勤学苦练:要尽可能为护生提供机会,以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为前提,做到放手不放眼。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病人面前批评护生,如给病人打针时,学生做的动作不好或穿刺失败、不到位,不要在病人面前直接批评或指出他的缺点,一是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二是伤了护生自尊心,也更容易造成护生紧张而更加容易出错。
一般要等到房外或治疗室再指出、再总结不到位、不足的地方[5]。
4.4加强各种能力培养。
包括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解决问题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实习计划到最后一周时,可以给同学自己单独管理3~5张床,培养护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6]。
4.5做好反馈工作:护生出科时要写一份出科心得体会,可以征求同学对本科带教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加以改进提高。
总之,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在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下,采用一对一带教为主,结合分层次带教模式,实习生跟随各带教老师轮班的带教方法能够让护生系统、全面地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护生学习的系统化,受到了护生、患者和带教老师、医院的肯定。
参考文献[1]熊秀娥,肖晓玲,张东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216-217.[2]翟丽华,王恩华.包干式护理模式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1):175.[3]沈蕾,杨赛.90后护生临床带教问题及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144:145.[4]江春香,林晓霞.病房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2A):42-43.[5]徐丽,于明峰,阮海涛,等.深化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的护理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21-22.[6]成磊.妇产科护生临床带教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J].工企医刊,2011,24(1):71-72.[7]马赛诗,王茵茵.妇科护生带教的难点及对策[J].健康必读杂志,2010,(9):12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产科(226001)2012年7月18日收稿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促进康复的效果观察。
剖宫手术后疼痛护理心理疏导论文

剖宫手术后的疼痛护理与心理疏导要:目的:总结我院妇产科2010~2011年实施的150例剖宫产术的护理经验,探讨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对我院剖宫产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回顾与分析,了解她们的护理需求,并根据需求制订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措施,总结其护理要点。
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剖宫产手术均能顺利完成,满意率达98%以上。
结论:表明适时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前、术中行之有效的配合及护理,对减轻术后疼痛起到一定的心理缓释与帮助,术后的正确护理,合理饮食,预防手术区感染及指导产妇演习术后的技巧等,对手术顺利进行,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剖宫手术;疼痛护理;心理疏导【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10-02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科室自2010~2011共行剖宫产术150例,其中单胎100例,双胎5例,瘢痕子宫15例,臀位4例,巨大儿2例,胎儿窘迫7例,头盆不称11例,胎盘异常6例。
年龄23~36岁,平均住院天数7天,2例术后出现不同症状的并发症,其他手术全部成功。
针对术后疼痛感的患者进行护理措施的干预以减轻疼痛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一组为干预组,一组为对照组。
1.2 方法:手术方法,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产妇于妊娠晚期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以完成分娩。
对照组采用传统止痛药进行疼痛缓解,干预组在药物对其止痛的同时,对术前、中、后的护理特别是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进行干预。
1.2.1 术前护理: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辅导和术前准备工作、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等。
1.2.2 术中配合及护理:对于接诊患者要做好器械准备,留待巡回护士和助产士,术中确保患者舒适、安全、情绪稳定,术中要做好护理观察与相应的措施预案;特别是避免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护理和出事前的护理。
1.2.3 术后护理:术后的护理要做好床边的交接班工作,要观察产妇的卧位及活动规律,密切留意观察生命体征、避免产后出血,做好手术刀口的护理、导管护理、饮食护理,特别是针对产后的疼痛护要耐心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和对其进行沟通,转移其注意力等。
剖宫产术后护理措施论文

摘要:剖宫产作为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在处理难产、胎儿异常等情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剖宫产术后护理对产妇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剖宫产术后护理措施,包括饮食、休息、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护理;饮食;休息;伤口护理一、引言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胎儿异常等情况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剖宫产术后护理不当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
因此,加强剖宫产术后护理,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剖宫产术后护理措施1. 饮食护理(1)术后禁食6小时,待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如粥、面条等。
(2)术后第二天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蛋花汤、稀饭等。
(3)术后第三天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类、蔬菜、水果等。
2. 休息护理(1)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裂开。
(2)术后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但应适当限制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3. 伤口护理(1)术后第一天进行伤口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出血。
(2)每间隔2-3天进行伤口换药,观察伤口变化。
(3)保持伤口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
(4)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4. 心理护理(1)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2)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减轻产妇焦虑、紧张情绪。
(3)帮助产妇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5. 其他护理措施(1)保持外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2)定期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3)观察恶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4)注意排尿,预防尿潴留。
三、讨论剖宫产术后护理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饮食、休息、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产妇恢复。
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产妇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母婴健康。
研究论文:探究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策略

70350 临床医学论文探究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策略所谓剖宫产手术是指将子宫切开,从中取出胎儿的过程,进行该项手术主要是因为产妇无法通过阴道分娩,或者是如果通过阴道来分娩可能会使产妇和胎儿有生命危险。
下面对40例剖宫产手术后有疼痛感的产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有3例是非常疼痛,达到了重度,有8例是疼痛,达到中度,剩下的29例是有点疼痛,根据产妇的情况找出产生疼痛的原因,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有效的护理措施来缓解产妇的疼痛,保证术后护理的质量。
1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1.1 伤口上面提到腹部的伤口是导致产妇疼痛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在进行剖宫产之前会做身体局部麻醉,在手术结束后的两个小时内产妇不会有强烈的疼痛感,这时因为麻醉还没有完全消除,但是在两个小时后,麻醉作用完全消除了,产妇就会感到十分的疼痛,甚至有的产妇在手术结束的十个小时后仍然感到疼痛。
另外,部分产妇因为在剖腹产手术的同时还要进行去除子宫肌瘤的手术,可能会导致疼痛感会更加强烈。
1.2 子宫收缩子宫持续的、长时间的收缩加重产妇的疼痛感。
在做完剖宫产手术之后,一般都要给产妇注射催产素,这是为了加速子宫的收缩,从而减少产妇手术后的出血量。
这就使得在子宫收缩的过程中,产妇会因为对催产素产生敏感而引发的疼痛。
1.3 产妇自身的身体状况在40例剖宫产手术中,大部分的产妇只是有轻微的疼痛,只有少数的产妇会剧烈地疼痛,这就是跟产妇自身的身体状况有关,可以说产妇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了其耐痛能力。
有的产妇身体状况比较好,那么其伤口的恢复以及对疼痛的忍耐度都会比较高,如果是身体状况比较差的产妇,不仅疼痛感倍增,而且产后恢复的速度也会比较慢。
1.4 产妇的情绪部分产妇在手术后对手术的影响产生过分的担忧,也对刚出生的孩子情况非常担心,这就使得手术后的产妇没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常常心情低落、紧张和不安,这样无疑会加重产妇的疼痛感,甚至会有产后抑郁出现。
1.5 周边环境一方面如果病房嘈杂,会使产妇的休息不够,不利于产后的恢复,本来手术后就会有点疼痛,加上环境的杂乱,会在心理上给产妇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另一方面产妇的家属也是重要原因。
剖宫产 论文

剖宫产产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岳阳市妇幼保健院816例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后护理。
结果 816例产妇舒适度提高,住院6天康复出院。
结论剖宫产后立即实施相应的护理,可防止产后并发症发生确保了母婴平安,有效的防止了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护理随着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指征的放宽,我国平均每年新生儿数量达到1700万左右,其中大约有60%为剖宫产儿,一些医院剖宫产比率甚至更高,大大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剖宫产率控制在15%以下的要求。
剖宫产就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的一种手术[1]。
它是解除孕妇及胎儿危急状态的有效方法。
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上升,同时剖宫产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见,如子宫出血、发热、切口感染、尿潴留、肠粘连等,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有羊水栓塞、肺栓塞等,可导致猝死。
远期后遗症有慢性输卵管炎导致的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手术成功可使母婴转危为安,术后护理得当能使产妇尽快痊愈,因此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极其重要。
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产妇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2]。
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实行剖宫产手术人数816例,年龄在18~45岁,平均年龄25岁,产妇平均住院4~5天,均痊愈出院。
1.2方法1.2.1术后护理:①术后6小时开始鼓励并协助患者床上活动,由于剖宫产手术对肠道的刺激,以及受麻醉药的影响,产妇在产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会感到腹胀。
产妇应尽早离床活动,这样可促进肠蠕动,使肠道内气体尽早排出,解除腹胀 [3]。
也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
②在手术前后,医生会在产妇身上放置导尿管。
导尿管一般在术后24小时后拔除尿管,拔管前对产妇进行膀胱功能训练3次,拔管后观察产妇排尿情况,并协助床上排尿,以及鼓励离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促进肠蠕动和子宫恢复,还可避免术后肠粘连及血栓性静脉炎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剖宫产术后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61-01
剖宫产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加强剖宫产术后的护理,对促进产妇康复,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
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现将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年龄19~30岁。
剖宫产原因:头盆不称2 6例,臀位6例,妊高症43例,巨大儿20例,羊水过少14例,过期限妊娠11例。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
2.1.1体位:剖宫产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
术后6小时内应去枕平卧,6小时后可改为半卧位或侧卧位,24小时拔出尿管后应鼓励产妇下床活动,有利于促进子宫收缩、肠蠕动和恶露的排出。
2.1.2饮食:术后禁食6小时。
6小时后予流质饮食,以后根据情况给予半流质饮食和普通饮食。
在胃肠道功能尚未恢复前,禁食易产气(如牛奶、豆浆等)食物,以免肠胀气引起腹胀。
为增加乳汁的分泌,可适当增加汤类食物。
荤素搭配,避免刺激性食物。
2.1.3环境: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通风不少于半小时。
保持病房安静,给产妇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2.1.4个人卫生:每天用温热水漱口、刷牙。
术后产妇出汗较多,
应经常更换衣服及床单元,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会阴垫。
保持床单元清洁、整齐、干燥,预防感冒。
2.1.5休息:产妇应保证充分的休息,指导产妇要与新生儿同步休息。
2.2特殊护理
2.2.1病情观察
2.2.1.1观察生命体征:术后2小时内密切观察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等情况。
术后产妇的体温可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属正常生理现象,手术后1~2天可逐渐恢复正常,不需特殊处理,如果术后体温超过38℃,应加强观察。
2.2.1.2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术后遵医嘱常规予缩宫素肌肉注射。
注意观察宫底位置、软硬度来了解子宫收缩情况。
手术当日宫底在脐平或脐下一横指,以后每日下降1-2cm(一横指)。
在我国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原因是产后出血,因此术后要注意观察恶露的色、量、味。
若恶露的量多于月经量或无恶露排出均属不正常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的处理。
2.2.2手术切口的护理:术后常规在腹部切口放置沙袋压迫6小时。
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如有潮湿,及时更换。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若咳嗽等引起腹压增大时,应轻轻压住腹部,以防伤口裂开。
2.2.3疼痛护理
2.2.
3.1子宫收缩痛:疼痛为阵发性,产妇自述下腹部隆起一硬块,尤其在肌注缩宫素后,疼痛较为明显。
应耐心向产妇解释子宫
间歇性的收缩是生理现象,一般持续2-3天,子宫的收缩在于帮助子宫止血,并且将子宫内部残余的血块排出,以促进子宫的恢复。
2.2.
3.2切口痛:疼痛一般发生于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疼痛多为持续性。
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同时配合心理护理。
2.2.
3.3乳房胀痛:产妇由于切口疼痛,体位受限,新生儿吸吮少,使乳房分泌的乳汁得不到及时排出或乳腺管阻塞不通,导致乳房胀痛[1]。
可通过以下的方法缓解:哺乳前先热敷乳房5分钟,然后按摩乳房,从乳房边缘向乳头中心螺旋式按摩,哺乳后及时挤出剩余的乳汁。
2.2.4乳房护理:术后30min即可让新生儿吸吮,可促进乳汁的分泌。
乳房应保持清洁,用温水毛巾清洁,禁用肥皂或酒精之类擦洗。
每次哺乳结束后,应将剩余乳汁排空,以防乳汁淤积,且两乳交替喂养。
为防乳头皲裂,可在喂奶后,挤出少量乳汁均匀涂在乳头上。
2.2.5会阴护理:每天两次予会阴护理。
勤换会阴垫、内衣裤。
便后要由前向后擦拭外阴,以防感染,每次大便后最好加洗1次,尽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及干燥。
2.2.6导尿管的护理:应妥善固定导尿管和尿袋,以免牵拉引起产妇不适或导尿管滑脱。
注意观察尿量和尿的颜色,观察尿管是否通畅。
尿袋的位置必须低于膀胱的位置,以防逆行感染。
2.2.7心理护理:剖宫产术后产妇因生活不能自理,切口的疼痛,对切口愈合的担心,对新生儿状况的担心、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急剧
下降等因素,会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负担,最终出现产后忧郁症。
护士应主动与产妇沟通,减少和避免精神刺激,满足病人的需要,鼓励产妇表达内心的感受,针对其心理特征,指导产妇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促进和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增加产妇的自信心,从而使产妇处于较佳的身心康复状态。
2.3并发症
2.3.1尿储留:由于镇痛药物、留置导尿后持续引流等因素会影响排尿功能[2]。
因此,拔出尿管后3-4小时应及时排尿,当出现排尿困难时,可通过听流水声、热敷法、热力熏蒸外阴法等,促进膀胱肌的收缩,促进排尿。
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仍然不佳时,可给予导尿。
2.3.2血栓性静脉炎:产后产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卧床休息较多,使下肢静脉血液循环较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因此鼓励产妇在剖宫产术后麻醉药效过后翻身和早期下床活动,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2.3.3子宫內膜炎:子宫內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是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
故剖宫产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同时注意卧床休息时宜取半卧位,以使炎性渗出物局限在盆腔最下部,有利于恶露的排出,保持外阴清洁,勤清洗。
3结果
120例产妇术后平均住院5-8天,经过精心护理,120例产妇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未出现产后抑郁的现象,43例妊娠期高血压的
产妇术后未发生子痫,发生伤口脂肪液化1例,经积极治疗后康复出院。
4体会
在医学技术飞速发达的现代社会,剖宫产手术还是具有较高的风险。
即使没有发生手术意外,但由于剖宫产创伤面较大,产妇身体机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一定时间,其风险性是不能忽视的[3]。
5总结
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熟练掌握的知识来提高护理质量,减轻产妇痛苦,降低手术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使产妇在各项护理中真正获得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英.产后乳房胀痛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院报,2011,32(6):1003-1004
[2]金茶花.产后尿储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20):148
[3]邹兴碧.剖宫产术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1):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