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工艺在电镀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膜工艺在电镀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膜工艺在电镀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摘要: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膜工艺在工业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尤其应用于电镀废水处理工程时,膜分离技术因其功耗低、易操作、体积小和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可明显提高资源回收率,增加经济效益。
本文综合论述了膜分离技术特点,并分别介绍了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常见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加深了对膜工艺的认识,对实践操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膜工艺;电镀;废水处理电镀是目前世界上主要工业污染之一,电镀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铜、镍及镉等重金属,容易导致癌症或器官发生畸变,对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
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国家逐步提高了电镀废水的处理标准,以往采用的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电解法及离子交换法等传统工艺已经达不到现行的处理标准。
电镀技术在人类生活中应用如此广泛,如何处理电镀废水是人们亟需解决必要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膜工艺的不断发展,其在工业上的应用也逐渐成熟,利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可有效过滤出电镀废水中大量有毒物质,使废液达到回用水标准。
1.膜工艺概述膜是一种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新型材料。
它可以在不发生相变并且无辅助添加剂的情况下,对材料进行分子层面上的分离。
膜分离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利用溶液两侧条件的不同,提供给溶质分子驱动力穿梭于渗透膜之间。
该过程无杂质引入,可实现分离的绿色环保。
另外,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还可以实现料液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和浓缩。
由于其分离效率高、效果好及设备操作简单等特点,使其在工业废水的处理中显出较强的优势。
根据推动力的不同,膜分离工艺可分为如下几种:(1)当浓度差和电化学反应作为驱动力时,该过程为液体膜分离;(2)当电位差为驱动力时,该过程为电渗析;(3)当压力差为驱动力时,该过程可分为纳滤、超滤、微滤和反渗透。
不同膜分离过程在废水资源处理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可根据其不同特点优化废水处理工艺,实现资源回收与效益最大化。
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也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污染,如何对这些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基于膜分离作用,将不同大小、不同性质的物质分离开来。
由于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与回用。
一、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膜技术的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是比较成熟的。
目前,许多工业废水处理厂采用膜技术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膜技术最常用的应用方式是反渗透膜技术(RO),它采用高压作用力推动废水通过RO膜,将其中的污染物质控制在膜外,从而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和回用。
二、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优点1. 高效相比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膜技术采用膜分离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废水流经膜时,污染物质会被拦截在膜外,从而保证了出水质量。
因此,膜技术可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处理。
2. 节能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膜技术不需要加大量的药品,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相比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膜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能源节约特点。
3. 环保膜技术可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处理和回用,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三、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局限性1. 膜污染膜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膜污染问题,特别是在处理难处理的废水时,更容易产生。
2. 维护成本较高膜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膜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对维护成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未来发展趋势未来,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人员将不断寻找适合不同工业废水处理的膜材料和膜型,并优化膜技术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缓解膜污染和维护成本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其环保、高效和节能的优势。
综上所述,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如高效、节能、环保等。
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和研究来减少和解决。
处理电镀废水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研究

处理电镀废水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研究工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工业发展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电镀行业是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在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氰化物等,其中一些属于致癌、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当废水排入水中,还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使得水体毒化,对生活在其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虽然电镀废水对环境以及人类的危害严重,但是电镀废水中有一些价值较高的金属,可以回收利用。
当前对电镀废水进行处理的技术主要有集中,比如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电解法等,随着该行业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其他的方法也逐渐应用在电镀废水的处理过程中,比如铁氧体法、膜分离技术、吸附法、生物法等新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应用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废水的回收效率,减少直接排放废水带来的污染。
其中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率的回收技术,实用性较高,是当前发展前景最好的一种新技术。
1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膜分离技术指的是通过膜对各种物质进行过滤和分类的技术,膜能够对不同的物质进行选择性透过,可以完成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浓缩。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物理技术,无相变、低能耗,其效率较高,而且能够实现节能目的,其处理过程易于控制,不会对外界产生污染,根据待分离的物质的大小,可以将膜分离技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微滤对于电镀液的预过滤比较适用,超滤则主要应用在电泳漆的回收过程中,纳滤和反渗透在化学处理的后处理以及工艺纯水的制备过程中使用比较广泛。
借助膜技术对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漂洗水进行分离和浓缩,可以对其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回收,同时还能实现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使得漂洗水中的金属和水之间可以形成闭路循环。
当前,膜分离技术在电镀水的处理过程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各国都在积极加强对这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 膜分离技术在电镀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有学者在电镀镍漂洗水的处理过程中采用膜分离技术,通过对漂洗水进行浓缩以及回用发现,这种技术在电镀液中应用是可行的,膜分离技术可以对其中的镍离子进行有效地截留,其中截留率大于99%。
《2024年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范文

《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在处理复杂、高浓度的工业废水时,往往存在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
近年来,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二、膜技术概述膜技术是一种基于物理、化学或机械手段,利用半透膜实现物质分离的技术。
膜技术的核心是利用膜的选透性,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对废水中的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和去除。
常见的膜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三、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 微滤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微滤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大分子物质,如重金属、悬浮颗粒等。
其孔径一般在微米级别,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杂质,为后续处理提供便利。
2. 超滤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超滤的孔径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病毒、细菌等。
在染料、制药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中,超滤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3. 纳滤和反渗透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纳滤和反渗透的孔径较小,主要用于去除离子态物质、溶解性有机物等。
在电镀、化工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中,纳滤和反渗透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1. 膜材料的研究:为了提高膜的性能,研究者们开发了各种新型膜材料,如无机膜材料、复合膜材料等。
这些新材料具有更高的抗污染性能、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分离效果。
2. 膜工艺的优化: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特性的废水,研究者们不断优化膜工艺,如复合膜的组合方式、运行参数等。
这些优化措施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3. 膜技术的应用研究:随着对膜技术研究的深入,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例如,将膜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结合,形成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污水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结论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膜技术在电镀漂洗废水处理与回用中的应用

21 0 2年 8月
城 市环 境 与城 市 生态
URBAN ENVI RONM ENT & URB N EC A 0LOGY
V0 . 5 No 4 I2 .
A“.0 2 g2 1
3 7
膜 技 术 在 电 镀 漂 洗 废 水 处 理 与 回 用 中 的 应 用
( . ini A pa a C ne rE v ome t E g er g Taj 0 1 1 hn ; 1 Taj p r sl etr o n i n n & n i ei , in n3 0 9 ,C ia n i f r n n i 2 Taj aHun L c yN w Ma r l C .Ld Taj 0 10 hn ) . ini Sn a u k e t i s o t., i i 3 0 6 ,C ia n ea nn
c n i u usy Th r ae lcr p a i se t rwi her v re o mo i sr u e n ee to l t g p o e sa 5% o tn o l . e te t d ee to l t ngwa twae t t e e s s sswa e s d i l cr p ai r c s t6 h n
A bsr t An r c ia e a p e t ac : p a t l x m l wa ito u e a o t h a pl ai n f c s n r d c d b u t e p i to o me r n t c n lg i e e to l t c mb a e e h o o y n lcr p a i ng
A pp ia i n o e br ne Te h l g n El c r pl tng W a t wa e e t e nd R e e lc to f M m a c no o y i e t 0 a i se t r Tr a m nta us
膜分离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概述部分1、电镀工业的发展概况电镀是一种借助电流的作用,将有关金属均匀涂覆到基底材料表面的过程。
作为一种表面精湛工艺,电镀已成为机械、电子、仪器、仪表、轻工、航天等诸多领域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它伴随着被镀产品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对被镀产品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其特有的装饰性、防护性及多功能赋予了被镀产品多种新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是被镀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市场的重要支撑。
电镀工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加工行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粗略统计,全国现有电镀生产企业约15000多家,与电镀生产企业配套的企业数百家,形成了5000多条不同规模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3×109㎡以上的电镀面积。
近十年来,民营电镀企业发展迅速,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年电镀能力超过10㎡的企业不足500家,大多数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较为陈旧,生产线一般为半机械化和半自动化控制,少数仍然是手工操作。
从行业分布上讲,电镀企业中约有33.8%分布在机器制造工业,20.2%在轻工业,5-10%在电子工业,其余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及仪器、仪表工业。
从电镀品种上讲,我国电镀加工中涉及最广的是电镀锌、铜、镍和铬,其中镀锌占45-50%,镀铜镍铬占30%,氧化铝和阳极化膜占15%,电子产品镀铅、锡和金银等贵重金属约占5%。
2、电镀工业存在的问题我国电镀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工业布局欠合理,电镀工业的分布和发展缺少总体和完善的规划。
由于工厂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造成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②对电镀工业和电镀技术研究投入不够,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
生产工人缺乏必要的专业性训练和在岗培训,电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更新能力普遍较低,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
③大部分电镀企业的物耗、能耗都大大超过国外平均水平,对电镀废弃物的处置随意性较大。
论述膜技术在电子工业废水处理中的运用

论述膜技术在电子工业废水处理中的运用王辉发布时间:2021-12-09T05:30:17.420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8月上作者:王辉[导读] 膜技术具有能耗小、效率高、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突出的优势,同时还能回收利用废水、回收有用物质。
王辉 362330196507****36摘要:膜技术具有能耗小、效率高、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突出的优势,同时还能回收利用废水、回收有用物质。
在处理电子工业废水的过程中,通过膜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废水进行有效净化,回收有用物质,具有节能减排、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优势。
论文对膜技术在电子工业废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有效提高工业废水处理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膜技术;电子工业废水;应用分析1.膜技术的特点以及优势1.1膜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特点膜过滤是一种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膜过滤技术是深度水处理的一种高级手段,根据膜选择性的不同,可分为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等。
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通常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的方式一般是控制废水的排放量,或者是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当中使用新技术来提升原材料的使用率,缓解排放的压力,但是工业生产原料当中含有许多对土地和环境影响非常大的物质,单纯对排放量进行控制是不足的,膜技术也逐渐在工业废水处理当中发挥作用。
膜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有着明显的优势,具体的特点是购买设备的投资成本较低,设备的占地面积小,这就节约了企业的购买经费,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并且膜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设备不易损坏,进行后期的维修和养护过程也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使用简单方便,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场景中拥有很强的应用优势与发展前景,科研人员在完善膜技术过程中,也要重点关注不同类别废水的特性,优化膜结构,提高其抗酸碱能力以及对高浓度有机质、无机盐以及各类重金属的过滤与浓缩能力,提升其抗老化能力与抗清洗能力。
相关企业与单位也要不断加大对膜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总结应用经验与教训,改进膜技术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膜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应用进展引言伴随我国工业体系日渐完善,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已得到从业人员的认可。
现阶段,人们将膜技术与固液分离及液体脱盐领域相结合,而这种废水处理方式效率很高、资源损耗小,与传统废水处理方式相比,其发展空间与工业价值更为突出。
以实际应用角度分析,膜技术在当下工业废水处理工作中,主要处理电镀废水、纺织印染废水、造纸废水、含油废水等方面。
1浅谈膜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场景中应用,凸显膜体自净的目标我国纺织印染工业体系极为庞大,大量工业产能的形成,也让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成为当前工业体系改造与升级的关键节点。
印染过程是纺织印染工业用水最多的环节,其所排放的废水更是极为惊人,这些废水内部含有大量的盐类成分,并且色度很高,因此,其实际的处理难度也很高。
以我国河南某印染企业为例,其每日废水形成量达到1.2万t,如果不能建立高效科学的处理机制,这些废水将会对河南地区的生态系统与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破坏。
因此,行业工作者在完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体系时,应以实际生产场景为基础目标,适当考量后续的生产扩容,分期设计对应的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并广泛应用膜分离技术。
纺织印染废水难以实现生化性,且其内部盐度高、盐类成分复杂,如果使用传统的化学法+生化法,则难以满足最终的处理要求。
早在2017年,我国为实现纺织印染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明确规定其水资源利用效率应保持在40%以上,在这一标准下,传统手段将无法有效开展。
对此,科研人员依托膜分离技术,在考量纺织印染工业废水特点的前提下,逐步形成物化+生化+CCMF+HAPRO的组合式分离处理工艺,其废水回收利用效率提升至50%,且处理过程中,CCMF超滤系统以及HAPRO高抗污染反渗透膜分离系统,在保证废水内部污染物分离的要求下,可有效避免膜污染,并实现膜体自净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工艺在电镀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28T10:07:49.0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刘浩楠
[导读] 摘要: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可以深化电镀废水的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珠海天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519000
摘要: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可以深化电镀废水的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基于多个工程的实际案例,本文详细分析了膜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最终结果。
结论是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相结合,处理废水,达到排水标准;为了达到循环水质的标准,需要对废水进行超滤净化和纳滤。
两级脱盐膜和反渗透处理工艺,其中反渗透和纳滤水产生的COD分别为约5和10mg / L;用反渗透膜处理镍冲洗废水后,浓缩镍是原来的25倍以上,反渗透处理的水质达到了回收标准,从而实现了金属镍的回收。
通过分析电镀废水处理工艺的几个实例,它在膜技术废水处理的发展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关键词:膜技术;电镀废水;镍回收;水利用
引言
电镀行业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加工行业之一。
然而,在电镀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并产生大量的废水。
在电镀部件的预处理,冲洗和设备冷却以及清洗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
废水通常含有重金属离子,如铜,锌,镍和铬。
一旦电镀废水排出,它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水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损坏。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处理电镀废水,这也是确保金属加工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
电镀工业中大多数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都采用了混凝–沉淀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近年来,电镀规模逐渐扩大,电镀废水排放标准越来越高。
以前的废水处理工艺尚未达到要求。
此时,膜技术逐渐成熟,膜产品逐渐成为市场导向。
其中,有超滤,纳滤,反渗透,以压力作为分离驱动力的微孔过滤,以及使用电位差作为分离驱动力的电渗析。
一系列膜分离技术,如膜生物反应器,结合膜分离和生物降解,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膜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电镀工业废水膜处理实例,探讨了膜法的应用过程和废水处理效果。
1 MBR在电镀废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有机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
MBR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方面被视为 “最佳和实用的技术(BestAvailableTechnology)”。
MBR系统可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的完全分离,对有机物、氨氮去除效率高,出水可直接再利用。
某中型电镀企业,主要有表面处理、电镀、喷涂等生产工艺,废水产污量为2600m3/d。
现有废水处理将前处理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混排废水和综合废水分质处理,采用常规物化工艺+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
但由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末端生化处理工艺无法满足电镀废水排放标准,因此积极进行电镀废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
经过改造后,重新优化了车间废水分质预处理设施和分类收集管道。
针对出水COD超标问题,重点将原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段改造为缺氧池+MBR工艺,所有废水经预处理后统一进入新改造生化工艺段,对废水实施膜分离深度处理。
膜分离过程原理示意图见图1。
图1 膜分离过程原理示意图
MBR工艺使用一体式内置膜,正常运行污泥浓度为5000mg/L,污泥泥龄 7d,膜过滤通量为 0.65m3(m2•d),在线清洗频次为 1 次/周。
同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MBR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生量少,污泥粒径较少,氧扩散速率得以提高。
故此,MBR工艺增强了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替换了原有水解酸化工艺部分功能。
增加的缺氧工艺段,也保证了总氮的去除。
工艺稳定运行后,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出水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标准,MBR系统处理效果见表1。
表1 进水出标准(单位mg•L-1)
经过改造后的废水处理设施具有工艺模块化,自动程度化高,操作简便的特点。
MBR系统正常运行后,有机物、氨氮去除效果显著,对部分重金属还具有吸附效果,能够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因此,膜生物反应器能够作为电镀废水处理的技术选择。
2 UF/RO/NF膜集成技术在电镀废水回收利用中的应用
2.1 成套膜集成工艺
几种分离性能不同的膜过程组合成一个系统,或者将它们与传统净水技术组合成一个新型水处理工艺的过程,就叫做膜集成工艺。
工艺的优点是可以将不同的水处理方法处在最合适的工作状态下,发挥出最大的效率,远超过单个几单元的效果。
新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是:电镀废水经过多介质过滤器,目的是除掉部分胶体和颗粒状的悬浮物,先后进入功能不同的 3种成套膜分离装置。
2.2 UF/RO/NF的单元膜分离工艺流程
根据回用水的指标,各个单元的膜过程都有相应的参数。
3套膜分离设备的操作参数都实行集中监测和分散化的控制,以确保水质、系
统能耗和设备高效安全运行。
作为操作单元,UF、RO、NF都是独立完整的操作系统,一旦废水处理运行中出现故障,对其进行维修和性能维护时,仅对其中一个膜单元的操作产生影响,不会影响其他两个膜单元处理过程的安全连续化运行。
2.3 集成系统膜装置运行性能
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经过调试运行之后,得到大量运行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考察的是进出水的电导率值、COD去除率和离子的脱盐率。
无论是UF还是RO、NF的膜分离装置,运行期间,电导率值和进水的COD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水质变化会发生较大的变动。
如果水质不稳定,就会妨碍膜的运行,水质不稳定。
3 RO膜浓缩回收电镀废水中的镍
3.1 镀镍漂洗水的成分
镀镍漂洗水的主要成分镍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在预镀镍的工序中,主要成分是硫酸镍、氯化镍和硼酸,温度在70℃;半亮镍工序中,主要成分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和次级光亮剂,温度在60℃;在光亮镍工序中,主要成分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硼酸以及光亮剂,温度在50-60℃。
3.2 镀镍漂洗水的镍回收工艺
采用RO膜技术处理镀镍漂洗水,可以从浓缩液中回收镍。
对于3个工序废水中镍回收采用的工艺是活性炭吸附和两段RO膜处理。
两段作用分别是预浓缩和二次浓缩。
为了消除浓缩液中有机杂质的影响,需要用活性炭吸附去除镀镍漂洗水中的杂质,经净化处理后的含镍废水再进行两级浓缩。
结语
电镀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一旦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和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本文提出采用新型的膜分离技术组合工艺,针对不同类型废水和制定废水处理要求,建造成设备可靠、工艺先进和运行高效的膜法深处理废水工艺,实现了对电镀废水的净化排放以及高价值物质回收的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1]夏仙兵,蔡邦肖,缪佳,林建平,倪政.膜工艺在电镀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16,10(01):495-502.
[2]颜景顺.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4.
[3]马楫,林振锋,陈茂林,施国新.纳滤反渗透组合膜工艺在电镀废水处理回用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保护,2008(18):72-73.
[4]沈悦啸,王利政,等.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技术的最新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0(11):1~5.
[5]楼永通,宋伟华,等.1200m3/d电镀废水膜法回收工程[J].膜科学与技术,2004,24(5):43~46.
[6]胡国强.膜法处理电镀清洗废水的零排放工艺设计与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23):92~97.
[7]黄玉萍,杨怀磊.电镀废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镀与环保,2016(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