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课的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课的教学设计数学建模问题直接给出实际情景,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实际的情景作出数学描述,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组织这类的数学建模活动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好.

教学对象:

宜昌市二中高一(3)全体42名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函数基本概念、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初步具备建立函数的模型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分析实际数据,类比指数函数模型,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从中体会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提高协作意识,增强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水平,感受数学魅力。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内容是在函数知识背景下的数学建模活动。这个建模结合了信息技术,体现了数学猜想,数学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是函数模型的建立和具体应用。难点是对数据的分析,对函数模型的修正。

教学流程:

(1)教师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给出问题:

这些数据有规律吗?(正确理解情景)用什么方式来描述这个规律?(数学语言描述,尝试数学抽象)?这个规律有对应的数学模型吗?(建立严密模型)这个模型准确吗?(验证数学模型)可以解决提出来的问题吗?(数学模型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2)学习小组组内交流。

(2)学习小组派出代表进行交流。

(3)教师点评。

(4)布置课后任务。

如下表:

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列表:

表三

教学评价:

本次课以交流会、数学研究报告评比的形式进行评价。交流会主要是进行课上的建模心得交流。由教师根据学生方案的合理程度,来当堂打分。课后学生还要上交数学建模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主要标准是:数学模型背景描述准确、数学模型构建严密、数学模型解决方案的设计合理。

教学工具:ppt,excle工具软件

教学实录:

例:某地区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体重平均值如表(身高cm,体重kg)

表四

若体重超过相同身高男性平均值的1.2倍为偏胖,低于0.8倍为偏瘦,那么这个地区一名身高为175cm,体重为78kg的在校男生体重是否正常?

这是由新课标A版必修1上面的一道题目改编的。这是直接给出实际情景,要求学生进行建模来解决问题。

学生对于这种数据的分析,直观上是没有任何的线索的。必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

我在进行这个教学活动的时候,采用课题小组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了两组,要求这个两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看谁的结果更好。

在进行课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不能漫无边际的让学生去思考。

我要学生按照这样几个问题来进行: 1. 这些数据有规律吗? 2. 用什么方式来描述这个规律? 3.这个规律有对应的数学模型吗? 4. 这个模型准确吗?

5.可以解决提出来的问题吗?

接下来,学生开始分小组进行探究。并且派一个同学来阐述小组的研究成果。

“我们为了研究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利用计算机作出了散点图。

图 十四

观察(图 十四),这些点的连线是一条向上弯的曲线。(正确理解情景)根据这样的分布,我们考虑使用x b a y •=这个函数模型来近似描述这个地区成年男性体重y 和身高x 的函数关系。(数学语言描述,尝试数学抽象)

在方程在数据中取两组数据(70,7.90) (160,47.25)代入

x b a y •=中得到

709.7b a ⋅= 16025.47b a ⋅=

由计算器,计算出近似的结果 02.1,2==b a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关于身高和体重的模型(建立严密模型)

x y 02.12⨯=

我们把已知的身高数据带入这个数学模型,发现得到数据和表中提供的数据大体相同,说明这个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实际情况。(验证数学模型)

利用这个模型,我们来计算175cm 的男子的体重,

175

02.12⨯=y

98.63≈y

由于78÷63.98≈1.22>1.2所以这个男生偏胖。”(数学模型应用) 这个小组对于数据的分析合理,模型的构建严密,没有遗漏验证环节,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案,我给出了91分的评价。

接着第二个课题小组,也派出来代表回答问题。

我们也对数据进行了计算机分析,画出了散点图,得出了和第一个小组相同的猜想:x b a y •=这个函数模型来近似描述这个地区成年男性体重y 和身高

x 的函数关系。

但是我们在得出这个模型时没有进行设方程计算,而是继续采用信息技术的方法,用计算机的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拟合。

得到了这样一个图形公式

图 十五

由计算机得出结论来看(图 十五),用指数函数的拟合程度

9.0998.02>=R ,说明这个指数模型和实测数据的吻合程度达到了99.8%

根据(图 十五)公式可以看出

0197

.0,004.2e b a ==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计算身高为175cm 的学生的体重

≈⨯=⨯1750197.0004.2e y 62.96902

这样,由于78÷62.96902≈1.238704>1.2 所以这个男生偏胖。 教师:“非常的精彩!”

在听了这个同学阐述的方案后,笔者觉得很惊讶,这完全有一个大学数学建模高手的风范了!无论是从对数据的分析,模型的确立,还是对模型的检验,都把信息技术用的恰到好处!

对于这样一个方案,笔者毫不吝啬的给出了97分的高分!

同时,笔者也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去做的更好,“你做的非常好,但是为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