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消毒灭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第三章消毒与灭菌(共60张PPT)

介质的性质
细菌在非水介质中,比水作介质时对热 的抵抗力大
水分、2~4℃石炭酸、油类、干焦空气
不同介质对微生物抗热力的影响
2、低温抑菌法
低温可降低微生物代谢的速度。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有很强的抵抗力 一般的:4-10℃ 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行感冒杆菌敏感,
伤寒杆菌、白喉杆菌耐低温 冷冻干燥:采用迅速冷冻和抽真空除水。
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叫消毒。消毒只要求达到消灭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 生物及其芽孢、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防腐(Antisepsis)或抑菌:指阻止或抑制物品上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不一定死亡。
无菌(asepsis):指没有活的微生物的状态。
夜培养,残余的芽孢发芽为繁殖体;
第三天:100℃-30分钟,杀死所有微生物。
巴氏消毒法
常用于牛乳及一些饮料
最大限度地消灭病原体,尽可 能少地损害食品的营养物质
•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LTH): •63~65℃-30分钟; •高温短时间巴氏消毒法(HTST):
•71~72℃-15秒, •超高温巴氏消毒法(UHT): •132℃-1~2秒
•巴氏消毒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法
以火焰直接灼烧杀死物 体中的全部微生物的方 法。
灼烧 焚烧
酒精灯
热空气灭菌法
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 不变质的物品,需在 160℃维持1-2小时,才
能达到杀死所有微生物 及其芽孢、孢子的目的。
干烤箱
湿热灭菌法
煮沸灭菌
100℃,煮沸10~20分钟,可杀死所有细 菌繁殖体,芽孢常需煮沸1-2h才能杀死。
噬菌体(phage):是指寄生于微生物 (细菌、霉形体、螺旋体、放线菌以及 蓝细菌等)中的病毒。
消毒、灭菌 PPT课件

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制品等各类物品。 灭菌条件为:160℃持续2h ,或165℃持续1h 或
180℃持续30min 注意事项:不适于纤维织物、塑料制品等的消毒灭菌
烤箱
对物品的要求: 高温下不变质, 不损坏、不蒸发 的物品,如油剂、 金属制品、玻璃 器具等。
1、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法
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
1、热力消毒灭菌法-----干热法
1)燃烧法 定义: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特点:简单、迅速、彻底 适用:1)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废弃物、病
理标本、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和纸张等 2)某些金属器械或搪瓷类物品急用时也可
用燃烧法(锐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锋刃 变钝)。
第二节 消毒、灭菌
教学目标
1、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2、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 3、熟悉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一、概念:
(一)清洁(cleaning):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 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目的: 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二)消毒(disinfection):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
灭菌灯内装有臭氧发生管,在电场作用下,可 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高纯臭氧。主要用于空气、 物品表面等的消毒。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2)使用方法
1、空气消毒:消毒前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紫外线
易被灰尘微粒吸收而影响效果),关闭门窗,人员停止走动, 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 时间为30~60分钟;
2、物品消毒:消毒时应将物品摊开或挂起以减少遮挡
(紫外线穿透力差),有效距离为25㎝~60cm,照射时间为 20~30分钟。
180℃持续30min 注意事项:不适于纤维织物、塑料制品等的消毒灭菌
烤箱
对物品的要求: 高温下不变质, 不损坏、不蒸发 的物品,如油剂、 金属制品、玻璃 器具等。
1、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法
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
1、热力消毒灭菌法-----干热法
1)燃烧法 定义: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特点:简单、迅速、彻底 适用:1)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废弃物、病
理标本、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和纸张等 2)某些金属器械或搪瓷类物品急用时也可
用燃烧法(锐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锋刃 变钝)。
第二节 消毒、灭菌
教学目标
1、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2、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 3、熟悉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一、概念:
(一)清洁(cleaning):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 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目的: 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二)消毒(disinfection):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
灭菌灯内装有臭氧发生管,在电场作用下,可 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高纯臭氧。主要用于空气、 物品表面等的消毒。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2)使用方法
1、空气消毒:消毒前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紫外线
易被灰尘微粒吸收而影响效果),关闭门窗,人员停止走动, 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 时间为30~60分钟;
2、物品消毒:消毒时应将物品摊开或挂起以减少遮挡
(紫外线穿透力差),有效距离为25㎝~60cm,照射时间为 20~30分钟。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全套课件

某食用菌种植基地由于防治措施不当,导致病虫害大面积爆发,不仅影响了食用 菌的产量和品质,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案例二
某食用菌种植户在防治过程中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食 用菌的食品安全,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经验教训总结
01
02
03
04
经验一
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 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需
防治意义与重要性
防治意义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对于保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 生和危害,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重要性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病虫害的防治已成为食用菌生 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以提 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持。
常见虫害识别
蠓虫
蛞蝓
以藻类、真菌等为食,对食用菌生长 有较大影响。
以藻类、真菌等为食,对食用菌生长 有较大影响。
螨虫
以藻类、真菌等为食,对食用菌生长 有较大影响。
诊断方法与技巧
观察症状
注意观察食用菌的生长 情况,包括菌丝体、子
实体等部位的变化。
显微镜检查
使用显微镜检查菌体表 面或培养基中的病原微
政策法规对行业影响分析
1 2 3
政策支持
政府将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技术 创新和产业升级,为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提供有力 保障。
法规监管
加强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管 ,严格控制农药残留量,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 健康。
市场引导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推动食用 菌产业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提高产 业整体竞争力和附加值。
案例二
某食用菌种植户在防治过程中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食 用菌的食品安全,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经验教训总结
01
02
03
04
经验一
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 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需
防治意义与重要性
防治意义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对于保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 生和危害,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重要性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病虫害的防治已成为食用菌生 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以提 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持。
常见虫害识别
蠓虫
蛞蝓
以藻类、真菌等为食,对食用菌生长 有较大影响。
以藻类、真菌等为食,对食用菌生长 有较大影响。
螨虫
以藻类、真菌等为食,对食用菌生长 有较大影响。
诊断方法与技巧
观察症状
注意观察食用菌的生长 情况,包括菌丝体、子
实体等部位的变化。
显微镜检查
使用显微镜检查菌体表 面或培养基中的病原微
政策法规对行业影响分析
1 2 3
政策支持
政府将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技术 创新和产业升级,为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提供有力 保障。
法规监管
加强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管 ,严格控制农药残留量,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 健康。
市场引导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推动食用 菌产业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提高产 业整体竞争力和附加值。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返回本节
幼虫头尖尾钝, • 蝇类 成虫比菇蚊健壮,似苍蝇
特性与菇蚊相近 黑腹果蝇
返回本节
杂腹菇果蝇
返回本节
• 螨类(菌虱) 种类多,常见有粉螨与蒲螨
爬行慢,体小 特 分散时看不见 点 聚集时常呈白粉或六六六粉状
趋温暖潮湿环境及肉香味
返回本节
• 跳虫(烟灰虫) 无翅低等小昆虫
能爬善跳,似跳蚤 特点 聚集时似烟灰
思考题、讨论题
1.在发菌阶段出现了局部的根霉污染,是什么原因 导致的?怎样处理? 2.出菇期间的培养料中出现了螨虫,是什么原因导 致的?怎样处理?
返回本节
种类 植物制剂 如鱼藤精、烟草浸出液等 防治多种食用菌害虫
抗生素类
如链霉素、金霉素等 主要防治细菌性病害
返回本节
• 化学防治
根据防治对象选择药剂种类和使用浓度
⑴常用杀虫剂 杀菇蝇类成虫、幼虫和跳虫
有特效
敌
敌 畏
喷或熏
平菇对敌敌畏很敏感 改用敌百虫或辛硫磷
蘑菇对敌百虫敏感 最好改用敌敌畏
返回本节
辛硫磷和 杀螨剂混配
返回本节
主要内容
一、竞争性杂菌及病害 1.竞争性杂菌(特点、主要种类) 2.病害主要种类及危害症状
二、害虫主要种类及危害症状
三、防治 1.防治原则 2.防治措施(农业法、物理法、生物法、 化学法)
返回本节
作业题
1.竞争性杂菌对食用菌的危害有哪些? 2.褐腐与褐斑病有什么区别? 3.杂菌初期的菌丝与食用菌的菌丝有什么区别? 4.诱发病虫害的条件有哪些? 5.防治病虫害的农业措施有哪些?
•软腐病
先出现白色珠网状菌丝 很快变成水红色
从菌柄开始侵染至菌盖 先呈水浸状→变褐变软→腐烂 由枝孢霉引起
第八章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曲霉
污染原因:菌种瓶 (袋)填料后没有马 上清洗或清洗不干净; 棉塞制作松散、受潮; 菌种扩接时,瓶口未 认真检查及消毒,致 使杂菌孢子侵入培养 基内,造成污染。
(2)青霉属
发生在培养料表面,菌丝初 期白色,可形成圆形菌落。 随着分生孢子的大量产生, 由白色转变成绿色或蓝色, 有1-2mm宽的白色边缘。扩 展较慢。可分泌毒素使食用 菌菌丝体死亡。镜检分生孢 子梗呈扫帚状分枝。
2、金孢霉
一般在播种后15-20天开始发生。金黄色 粉状物密布于培养料上,其代谢产物抑制 食用菌菌丝生长,减产严重。
防治:正确进行二次发酵,防止顶层培养 料过湿。无特效药品,只能预防。
3、白色石膏霉
在覆土层表面初期为白色病斑,菌斑边缘绒毛 状,近中心渐成粉状,后期转成深黄色。类似 涂过石灰。菌丝自溶后使培养料发黑、变粘, 产生恶臭。严重时可导致绝产。
(3)木霉属
菌落生长迅速,几天内可布满全部料面。 初期菌丝白色、纤细、致密,菌落无固定 形状。从菌落中心到边缘逐渐产生分生孢 子,使菌落由浅绿色变成深绿色霉层。镜 检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 或互生分枝,一般有2-3次分枝,着生分 生孢子的小梗瓶状或锥状,常见的有绿色 木霉或康氏木霉。
(4)毛霉属:在培养料 上长出白色棉絮状菌 落,后变为褐灰色或 黄灰色。扩展迅速, 气生菌丝顶部长孢子 囊,初为黄白色后转 为黑色。
(5)根霉属:菌丝呈 灰白色的絮状菌落。 生长迅速。菌丝在基 质内形成假根,假根 上长出孢囊梗,顶端 膨大形成孢子囊。
(6)酵母菌:培养料发粘变质,有酒酸气 味,食用菌菌丝不能生长。在母种斜面上, 则出现乳白色、红色、黄色、橙色粘稠状 菌落。常见的有酵母菌、红酵母等。
污染原因:灭菌不彻底(排放过紧、假 压现象、时间短)
消毒与灭菌ppt课件

-
23
2019
-
24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先将空气抽出,再通入蒸汽至常压或略高。 反复3次~4次,最后一次抽真空后,通入蒸汽 至182.41kPa(132℃),持续3~4min进行灭菌。
2019
-
25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优点:
①灭菌效果稳定:反复抽气,98%冷空气被抽出, 加快了蒸汽对物品的穿透,减少了对容器透气性 的要求;
2019
-
21
压力蒸汽灭菌器
根据冷空气排除方法分为: ➢下排气式蒸汽灭菌器 ➢预真空蒸汽灭菌器
2019
-
22
下排气式蒸汽灭菌器有手提式、立式和卧 式三种。操作时应注意:
➢ 彻底排出冷空气; ➢ 包装不能过紧; ➢ 装载量不得超过总体积的80%; ➢根据物品的导热性和包装大小确定灭菌时间。
2019
灭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指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 概率。
一般为10-6,即在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 许有一件物品有活微生物存在。
2019
-
11
与灭菌相关的其他概念
无菌:是指不存在任何微生物的状况。往 往是灭菌处理的结果。 商业无菌(commercial sterilization):指罐 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的 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 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优点: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监测效 果,保证质量,提高技术和加强管理。
2019
-
9
二、灭菌的概念及要求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 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灭菌的概念是绝对的,灭菌处理后的物品 必须是完全无菌的。
食用菌的消毒灭菌

石炭酸有特殊气味和腐蚀性,为无色或白色晶体,在空气中易氧化为红色。常用3%~5%苯酚溶液,对房间空气喷雾或对器具浸泡消毒。若加入0.9%食盐可提高其杀菌力。无腐蚀金属作用,但5%以上能刺激皮肤,使手指发麻。
来苏尔的刺激性小,效力比苯酚强四倍。1%~2%来苏尔常用于手的消毒;3%用于浸泡器皿或空气喷雾。来苏尔的刺激性小,效力比苯酚强四倍。
注意:升降温勿急;勿超180℃;用时随用随开包。
干热灭菌简便易行,能保持物品干燥,但使用范围有限,只适用于空玻璃、金属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
(二)湿热灭菌主要利用热蒸汽灭菌(适于不怕热的物品,尤其适于培养基)
热蒸汽灭菌范围广,灭菌温度低,效果好,时间短。热蒸汽穿透力大。因为蛋白质凝固点随其含水量增加而降低。
一、气雾熏蒸法
用喷雾、加热、焚烧、氧化等方法,使液体或固体的药品成气体,在密闭条件下发挥气体的杀菌作用。用于栽培场所、接种及菌种培养等环境的空气消毒。
(一)甲醛
常用的是37%~40%的甲醛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液体,久置易发生浑浊或沉淀。其气体和水溶液均可杀死各种微生物,包括抗逆性强的芽孢和孢子。常用喷雾或熏蒸法消毒空气或浸泡物品。浸泡物品常用5%~10%,保持30min;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食用菌培养基热力灭菌;难点:食用菌培养基拌药灭菌方法;
复习:
1、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2、食用菌的生理类型?
第三章消毒灭菌
在物品及空气中分布着大量微生物。进行食用菌生产必须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掌握和运用消毒、灭菌技术,严防杂菌污染,保证菌种优良纯正,使食用菌顺利生长发育,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常用的紫外线灯管有15W、20W、30W、40W四种。可采用悬吊式,移动式灯架照射。灭菌常选用30w,室 /m3,如60m2房间需要安装30w紫外线灯3支,并且要求分布均匀。
来苏尔的刺激性小,效力比苯酚强四倍。1%~2%来苏尔常用于手的消毒;3%用于浸泡器皿或空气喷雾。来苏尔的刺激性小,效力比苯酚强四倍。
注意:升降温勿急;勿超180℃;用时随用随开包。
干热灭菌简便易行,能保持物品干燥,但使用范围有限,只适用于空玻璃、金属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
(二)湿热灭菌主要利用热蒸汽灭菌(适于不怕热的物品,尤其适于培养基)
热蒸汽灭菌范围广,灭菌温度低,效果好,时间短。热蒸汽穿透力大。因为蛋白质凝固点随其含水量增加而降低。
一、气雾熏蒸法
用喷雾、加热、焚烧、氧化等方法,使液体或固体的药品成气体,在密闭条件下发挥气体的杀菌作用。用于栽培场所、接种及菌种培养等环境的空气消毒。
(一)甲醛
常用的是37%~40%的甲醛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液体,久置易发生浑浊或沉淀。其气体和水溶液均可杀死各种微生物,包括抗逆性强的芽孢和孢子。常用喷雾或熏蒸法消毒空气或浸泡物品。浸泡物品常用5%~10%,保持30min;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食用菌培养基热力灭菌;难点:食用菌培养基拌药灭菌方法;
复习:
1、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2、食用菌的生理类型?
第三章消毒灭菌
在物品及空气中分布着大量微生物。进行食用菌生产必须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掌握和运用消毒、灭菌技术,严防杂菌污染,保证菌种优良纯正,使食用菌顺利生长发育,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常用的紫外线灯管有15W、20W、30W、40W四种。可采用悬吊式,移动式灯架照射。灭菌常选用30w,室 /m3,如60m2房间需要安装30w紫外线灯3支,并且要求分布均匀。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PPT

病虫害的类型
根据致病原因,食用菌病虫害可分为真菌性病虫害、细菌性 病虫害、病毒性病虫害和线虫性病虫害。
病虫害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1 2
产量下降
病虫害会导致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受阻,出菇 量减少,从而降低产量。
品质降低
病虫害会导致食用菌的形状、色泽、口感等品 质下降,影响市场价值。
3
传播速度快
病虫害可以通过空气、水、土壤等多种途径传 播,一旦发生,难以控制。
发展新型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寄生性天敌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 质量安全水平。
物理防治
利用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物理方法如色诱、光诱等来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 点。
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农业措施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
虫害症状
菌蚊
螨虫
菌蚊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幼虫在培养 料中孵化并啃食菌丝,成虫则吸食菌菇的汁 液。
螨虫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大量繁殖在 菌菇表面,吸取菌菇的汁液。
蛞蝓
线虫
蛞蝓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爬行在菌菇 表面,啃食菌菇的肉质部分。
线虫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寄生在菌菇 内部,吸取菌菇的汁液。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保障食用安全
01
病虫害的防治是保障食用菌安全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食
品污染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提高产量和质量
02
通过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增加
种植效益。
维护生态平衡
03
病虫害的防治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02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及其症状
根据致病原因,食用菌病虫害可分为真菌性病虫害、细菌性 病虫害、病毒性病虫害和线虫性病虫害。
病虫害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1 2
产量下降
病虫害会导致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受阻,出菇 量减少,从而降低产量。
品质降低
病虫害会导致食用菌的形状、色泽、口感等品 质下降,影响市场价值。
3
传播速度快
病虫害可以通过空气、水、土壤等多种途径传 播,一旦发生,难以控制。
发展新型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寄生性天敌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 质量安全水平。
物理防治
利用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物理方法如色诱、光诱等来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 点。
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农业措施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
虫害症状
菌蚊
螨虫
菌蚊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幼虫在培养 料中孵化并啃食菌丝,成虫则吸食菌菇的汁 液。
螨虫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大量繁殖在 菌菇表面,吸取菌菇的汁液。
蛞蝓
线虫
蛞蝓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爬行在菌菇 表面,啃食菌菇的肉质部分。
线虫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寄生在菌菇 内部,吸取菌菇的汁液。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保障食用安全
01
病虫害的防治是保障食用菌安全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食
品污染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提高产量和质量
02
通过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增加
种植效益。
维护生态平衡
03
病虫害的防治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02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及其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沸点随热蒸汽压力的增加而升高 原理 密闭锅 蒸气多 压力高 沸点高
方法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步骤: 装锅→加热排气→升压 →保压灭菌→降压出锅
使 用
关键:排净冷空气
灭菌时间和压力因物而异 注意 升降压力要稳
灭菌时间从保压时算起 压力降至“0”才能开盖
返回本节
排气
纯蒸气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1kg/cm2=0.098Mpa(兆帕)
2%消毒手
3.新洁 0.25%消毒皮肤、浸泡器具 尔灭 0.5%喷雾
返回本节
(三)熟石灰
作用
提高pH、消毒 破坏秸草表面的蜡质 提供钙素养料
使用
1%~2%拌料 5%~10%喷、浸、刷、喷 干撒湿环境或霉染处
返回本节
药品及浓度 的选择依据
微生物特点 物品的性质 消毒目的 环境影响
标 准
性质稳定 易溶于水 杀菌力强 抗菌谱广 作用较快 使用浓度低 价格低廉 没有毒腐性或很小
一、气雾消毒灭菌法
(一)要求 密闭条件下保持一定时间
(二)种类
甲醛 气雾盒
返回本节
1.甲醛 机理:结合蛋白质氨基, O4
有刺激性 和腐蚀性
返回本节
2.气雾消毒盒
特点
粉末状 刺激性小 扩散力及渗透性强
用法
2~6g/m3→点燃( 熏30min以上)
方法
培养料堆积发酵
料温60℃~70℃ 杀死有害微生物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二、紫外线灭菌
概念
利用电子射过水银气体 产生的紫外线而杀菌的方法
杀菌 直接:使蛋白质、酶等变性失活 机理 间接:空气中产生臭氧或过氧化氢
有效距离:1.5~2.0m 使用 理想波长:265nm
30w紫外灯照30min→避光30min
=98Kpa(千帕)
返回本节
2.常压蒸汽灭菌
概念
利用常压产生的100℃ 蒸汽温度进行灭菌的方法
特点 设备简,成本低,灭温低,时间长
用法 一次性灭菌(100 ℃,10余h)
尽快达到100 ℃ 达到100 ℃时开始计时 灭菌中勿降温,勿干锅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灭菌池
返回本节
3.巴氏消毒
利用低于100℃的温度 概念 杀灭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注意 勿超180℃
随用随开包
返回本节
(二)湿热灭菌
热源 热蒸气或热水
特点 范围广、温度低、效果好、时间短
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 常压蒸汽灭菌
巴氏消毒
返回本节
热蒸气穿透力大 因为 蛋白质凝固点随其含水量
的增加而降低
蛋白质凝固点与其含水量的关系
蛋白质含水量(%)
50 25 18 6 0
凝固温度(℃)
56 74~80 80~90 145 160~170
版社,1988
4.沈平等.微生物学实验.第6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5.李顺鹏.微生物学实验指导.P16-24.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3
6.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7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返回本节
主要内容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 干热(酒精灯、干燥箱)
灭菌 湿热
高压(排净冷空气) 常压(攻头、控中、保尾)
2.紫外线(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常用
酒精、甲醛、高锰酸钾 来苏、新洁尔灭等
返回本节
作业题
1.高压灭菌与常压灭菌有哪些不同? 2.高压灭菌应注意些什么? 3.紫外线灭菌应注意些什么? 4.为何不使用高浓度的酒精?
返回本节
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穿透力的比较
加热 方式
传导 介质
温度(℃)加热 透过布层温度(℃)结果 时间
(h)
20 40层 100层 层
干热 空气 130~140
湿热 饱和 105.3 蒸汽
4 86
72 70以下 灭菌
不完
全
3 101 10l 10l 灭菌
完全
返回本节
1.高压蒸气灭菌
概念
利用高压产生的高蒸汽温度 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返回本章
一、热力灭菌
(一)原理
高温
使菌体蛋白质、核酸、酶等凝固 或变性失活。
(二)方法
干热灭菌 湿热灭菌
返回本节
(一)干热灭菌
热源 火焰及热空气 特点 简便、快速、范围有限
酒精灯烧 小的金属、玻璃器皿 方法 烘箱烤 大的玻璃、金属器皿
返回本节
使用 器皿包装→160℃~170℃2h
干燥箱
70℃以下开箱取物
返回本节
二、液体消毒法
概念 固体或液体药品 水 药液(多现配现用)
氧化剂
乙醇
种类 表面活性剂 酚类
熟石灰
新洁尔灭
返回本节
(一)氧化剂
氧化菌体蛋白质的活性基团, 机理 使其变性。
种类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 漂白粉 过氧乙酸
返回本节
1.高锰酸钾 紫色针状结晶 0.1%~0.2%浸泡手、器具等。
返回本节
思考题
1.为何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时间短? 2.来苏尔和石炭酸都是酚类,为何来苏尔的杀菌效力 高?
返回本节
主要参考资料
1.白毓谦.微生物实验技术.第3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
社,1986
2.黄毅.食用菌栽培.第二版.上册.第8章.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1998
3. 陈士瑜.食用菌生产大全.p83~99.北京:中国农业出
1.5%熏蒸 7ml/m3
使用
0.5% 浸泡
0.2% 洗手
返回本节
(二)表面活性剂
脱水剂 1.乙醇 脂溶剂
蛋白质变性剂
70%~75%效果最好 浓 皮肤、器皿擦拭或浸泡 度 高浓度效果差
无水的无杀菌作用
返回本节
2.酚类
石炭酸:3%~5%浸泡或喷雾 刺激性小
来苏尔 效力比苯酚强4倍 3%~5%喷雾、擦洗
2.过氧化氢 无色液体,属环保型消毒剂 3%皮肤、伤口消毒 6%浸泡器皿30min
返回本节
3.漂白粉
使 用
2%~5%浓度 洗刷、喷雾、浸泡 湿处可干撒
作用约30min
注 原品密封 意 随配随用
对衣物有退色和腐蚀性
返回本节
4.过氧乙酸 无色至微黄色液体, 有刺激性、腐蚀性、挥发性。
0.5% 喷雾
返回本节
便 携 式
返回本节
特点
透力很弱 定期更换灯管 只起辅助作用 伤眼睛和皮肤
返回本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概念与划分 一、气雾消毒灭菌法 二、液体消毒灭菌法
返回本章
利用化学药剂杀灭或抑制 概念 微生物的方法
划分
抑菌剂 浓度 消毒剂
灭菌剂
状态
液态:喷雾、浸泡、洗刷等 气态:加热、焚烧、氧化等
返回本节
情景1-4
消毒灭菌
基本概念 物理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
基本概念
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 灭菌 分为 杀菌:菌体尚存
溶菌:菌体消失 消毒:只杀死病源菌,未伤及芽孢 防腐:暂时抑制微生物生长 除菌:用冲洗、过滤等法,除去微生物
是保证生产成功的重要手段
返回本章
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 二、紫外线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