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学案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学案

教 与 学 过 程
美建交史实。 6.列举建国初期、 70 年代以及新时期的 外交成就 7.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等史实为例 , 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 挥的作用。 教师根据重难点有针对性提问班级中 25—35 名的同学,并作适当评价。 三、合作探究 清末:洋务运动中建立了北 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其中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 争中全军覆没 民国:虽有海军,但是没有 起到保卫祖国海疆的作用。 学生根据提示小组内讨论交 流,并记录好疑难,准备班 级内交流。

课题 主备人 授课时间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重点 与 难点 教具准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课型 复习课
教师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课例研磨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张雪丽
审核人 共 1 课时
邱继明
一、导入复习 明确目标: 二、自主复习 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和战略 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 2.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容。 4.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5.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
教 后 反 思
学生回顾本单元主要内容
第 1 课时
序号
说出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和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 立和发展的史实。系统条理地说出建国以来的外交 成 就。 能够分析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认识到科技强军的重要性;认识到综合国力的不断提 高是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
学生根据问题复习课本,然 后小组内交流不能解决的问 题。
达 标 检 测
教 与 学 过 程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同学们再看新闻联播时经常能听到的词语。它是由 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倡导的,现已成为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许多国家都声 称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请回答: (1)我国什么时候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 美国在与中国的交往中, 最早是在哪一份文件中声称它将遵循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 (3)当今美国是否真正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试举一例来加以说明。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历史 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历史  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 钢铁长城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教学难点:理解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这就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万里长城,当初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生:是为了抵御外族的掠夺和屠杀,保卫国家安全。

师:对,如今我们不再依靠长城来保卫国家的安全,古老的泥土城墙被现代化装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所取代,但长城仍是国防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样成为钢铁长城的。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陆、海、空军的建设(一)陆军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2.教师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何时建立的?提示:1927年8月1日。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军的新发展。

4.教师过渡:陆军是人民军队中最早建立的军种,那么其后建立的军种是哪一个?(学生回答)(二)海军1.视频链接:播放2009年4月我国海上阅兵式的视频(节选)2.教师讲述:200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成功地举行了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海军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海军阅兵式为什么要选在4月23日进行?提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3.教师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建立了哪几支海军?提示: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4.史料展示:1970年12月,中国自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服役后,加快了研制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步伐。

1983年8月,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正式服役。

1988年9月27日,中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海上核反击力量。

5.教师提问:读材料和教材,说说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军有了什么新的发展。

提示:陆续装备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教案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课题中国梦—锻造核心素养——《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探究型复习课型复习课课时1个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成就,掌握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归纳历史线索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历史核心素养。

重难点重点:能够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和外交方面的主要成就。

难点:能够明确区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成就及取得的根本原因。

导学案内容二次备课一、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一)视频导学,自主探究:观看视频《中国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中国陆军建立于何时?是以哪个历史事件为标志?2.我国的第一支海军是哪支海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建立了哪些舰队?3.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现代化海军由哪些兵种组成?4.人民空军是在什么军队的基础上建立的?建立时面临什么战争?说出一位空军战斗英雄的名字。

5.视频中的“火箭军”是指我国的什么部队?何时组建的?该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火箭军的先进器装备有哪些?6.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国防建设的感受。

(二)独立分析,能力提升1.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A.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B.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C.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D.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2.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导弹部队)改成“火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

“第二炮兵”成立于( )A.人民解放战争时期B.新中国成立初年C.20世纪六十年代D.中美正式建交后3.右图是小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 .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B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C .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D .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4.有一支英雄的部队,它还没有宣布成立就参加了开国大典的阅兵,刚成立就在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的战争中打出了自己的威风。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历程和重要事件。

2. 使学生掌握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国防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历程、重要事件、国防科技发展。

2. 外交成就: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重要外交活动、外交关系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历程、重要事件、外交成就。

2. 教学难点:国防科技发展、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3. 运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历程吗?”2. 教学新课:讲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历程,介绍重要事件和国防科技发展,如“两弹一星”、“辽宁舰”等。

3. 案例分析: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通过展示重要外交活动,如尼克松访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4. 对比分析:对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政策,帮助学生理解外交成就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邀请相关专家或退役军人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解,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荣誉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基本概念、历史事件和政策原则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认识深度。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2. 掌握相关关键词汇和术语。

3. 能够分析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意义、影响以及未来展望。

教学内容:
1. 中国国防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2. 中国外交成就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3.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意义、影响以及未来展望。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让学生展示一些与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相关的图片,介绍其背景和现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讲解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包括各种政策和措施、重要事件和人物等,让学生全面了解。

Step 3: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具体的国防建设或外交成就案例,分析其意义、影响以及未来展望,并向其他组进行汇报和交流。

Step 4:个人写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结果,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国防建设或外交成就的小论文,展示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Step 5:展示和总结
让学生进行展示和总结,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期望。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讨论、演示和写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的理解和思考,评估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及对中国未来的贡献和建设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中考历史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教案
4、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八下80页)
5、1979年中美建交
二、中考真题
1.某中学八年级同学进行“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主题探究,下列各项中与此主题有关的是①出席雅尔塔会议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出席万隆会议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主要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及其对会议成功召开的贡献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历史上称为万隆会议。讨论共同关系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目
历史
年级
初三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教学目标
识记: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组建的史来出席万隆会议及其对会议成功召开的贡献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教材分析
理解:无
运用:无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标解读
2013年3分,考察周恩来的外交成就。
2015年2分,考察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2016年2分,考察万隆会议
3、2017命题趋势
根据近年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本单元为非重点单元,主要关注外交上的成就。
教学反思
2、中国于哪一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襄阳市第二十七中学胡玉焕一、教学目标:了解海军和空军建立。

第14课:钢铁长城了解导弹部队的发展。

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了解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

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建国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三、考点分析:本单元与2017年历史热点专题七“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有密切联系。

热点:1、2016年9月5日下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落幕。

2、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

3、英国决定退出欧盟。

4、“习特会”联系点:1、大国之间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2、承担大国责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使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等等。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自主复习;合作探究;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六、课时:1课时七、课型:新授课八、复习过程:1、导入:展示图片和材料:“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外交的成败。

”老师提问:上述材料和图片反映我国在那些方面取得的成就?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本课复习的课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2、复习要求:分组活动,自主梳理。

时间:3分钟。

3、复习内容:学生自主梳理后,教师展示复习知识点和训练题。

第14课:钢铁长城展示知识点:展示训练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

1、2017年是人民解放军建军周年。

2、填写下面表格:时期名称代表事件意义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展示知识点: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建国初美、苏对中国的态度: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八年级历史教案)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八年级历史教案)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学案复习目标:1、说出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和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的史实。

系统条理地说出建国以来的外交成就。

2、能够分析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3、认识到科技强军的重要性;认识到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

复习重、难点重点:系统、条理地说出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难点: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复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梳理1、钢铁长城2、新中国的外交(1)建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和平外交。

(2)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中日建交: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正式建交(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八年级历史教案✍二、典型例题剖析1、目前,世界上196个主权国家中已有169个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英国《卫报》说,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升腾”。

请同学们对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做一番探究:图一《辛丑条约》的签订图二周恩来访问印度图三乔的笑图四XX年上海apec会议(1)图一条约是在哪次侵华战争结束后签订的?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2)图二中印双方一致同意以什么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请写出此原则的主要内容。

(3)图三反映的是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哪一重大成就?同时期,我国还取得什么重大外交成就?(4)图四XX年apec会议在中国召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三、巩固训练1、近年来,我国海军多次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

这充分表明()a.中国海军活动范围扩大b. 中国政府重视外交活动c.中国海军武装力量强大d.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2、XX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式上,多种新型战略导弹经过天安门广场。

外国军事评论家答: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这支部队创建于()a.____年b.____年c.____年d.____年3、XX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青岛举行大型阅兵活动,这是为了庆祝()a.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立六十周年b.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建立六十周年c.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八周年d.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立六十周年4、(XX•湖北恩施)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与苏联、印度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第五学习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我国在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中的重大事件、发展状况及辉煌成就。

在国防建设中,人民军队实施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战略,在短短50多年间,实现了由单军种向多军种多兵种的转变,实现了单兵种军队向合成化军队的转变。

同时,实现了全方位立体防御攻击体系的建构。

在外交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

爱祖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第15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掌握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讨论探索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起来,成为炎黄子孙振奋精神、继续图强的强大动力国防观念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教学思路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1、针对学生对军事的了解不是太多的情况,教师应补充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2、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情感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导弹与炮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都要经过发射操作。

区别:导弹与炮弹相比,科技含量高许多,威力也大了许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一、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1 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教师强调: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

于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

2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陆续装备到海军部队,还多次远洋航行,圆满完成了科学考察和出访外国的任务。

3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不断补充新型舰艇,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中国人民海军》出访路线图,感受人民军队的军威。

4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旧中国制度落后,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

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补充材料]我国空军最早装备的国产飞机,是南昌飞机制造厂1951年8月仿制的苏联雅克-18型活塞式教练机,后命名为初教-5。

这种飞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的转折点。

毛泽东主席为此发贺电指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956年7月19日,我国生产的第一架歼击机由沈阳飞机厂仿制成功,后命名为歼-5,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是少数几个掌握喷气式飞机制造技术的国家之一。

1964年1月,我国又成功地仿制出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飞机,命名为歼19676年月,我国又仿制成功米格-21型飞机,后命名为歼-7。

强击机是在歼击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空军成立初期使用的是苏制伊尔-1型活塞式强击机。

1958年3月,空军刘亚楼司令员在航空工业局召开的企业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空军迫切需要一种比较先进的强击机。

同年6月,沈阳飞机厂提出初步方案。

8月,航空工业局决定由南昌飞机厂研制。

这种新型喷气式强击机,后命名为强-5型。

我国在国土防空中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在重点发展歼击机的前提下,也发展了轻型和中型轰炸机。

1958年10月,周恩来总理决定提前试制图-16型喷气式轰炸机。

1959年9月,我国用前苏联提供的组装件装配的图-16轰炸机装备到空军航空兵部队,后改称为轰-6型。

1964年,哈尔滨飞机厂对伊尔-28型飞机改进设计,定型设计,定型生产后命名为轰-5型轰炸机,并装备到空军航空兵部队。

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和导弹部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5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A.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能够装备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提升了提升了现代化装备水平。

二、科技强军战略的实施1 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57年)2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核反击)教师组织学生了解有关我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情况,指出: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向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补充材料]我国建设战略核反志力量的努力,早在五十年代末就开始了,1957年12月来自全军各部及科研单位的六百多名干部,战士组建地导弹训练大队。

1960年3月在1959年6月组建的某一战略导弹战斗营在西北某市的一所炮兵学校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导弹第一营”,也是亚洲各国中最早的一支战略导弹队。

1967年7月1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一支掌握现代化尖端武器的特种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序列中正式成立,它的名字由周恩来总理亲定:第二炮兵,后来它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课外拓展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军事图片集》各班进行交流。

教学后记: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图解图概括表达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插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对比鉴别新中国和平独立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之别讨论探索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爱党情感升华新中国在国际上确立起独立自主形象,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进行了复杂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注意修养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风范,所以能够为国家赢得荣誉、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他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新课标第一网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学思路本课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条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最后这两条线索合二为一,两者都为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了崭新的国际形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相关知识:中国是怎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遭受外来侵略,腐朽的满清政府无力还击,被动外交,签定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地丧权辱国。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面临的“弱国无外交”局面仍然十分尴尬。

新中国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确立独立自主的形象?请大家看书。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材料分析](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①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②在这个外交政策下,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1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A.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B.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苏联)c.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教师指出: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所以对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政策。

而美国却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处于敌对状态之下,所以要孤立和封锁新中国。

为了打破这种封锁,新中国的缔造者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终于打开了局面。

补充资料“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有里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缅甸、印度)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3、这些原则的意义怎么样?(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