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论文

合集下载

精神病作文1500

精神病作文1500

精神病作文1500英文回答:Growing up, I always thought that mental illness was something that only happened to other people. I never imagined that I would be the one struggling with it. Butlife has a funny way of throwing curveballs at you when you least expect it.I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realized that something was wrong. I was in college, trying to balance my classes, work, and social life. I started feeling overwhelmed and anxious all the time. I couldn't sleep, I couldn't concentrate, and I couldn't shake the feeling that something terrible was about to happen.I tried to brush it off, telling myself that I was just stressed out and that it would pass. But weeks turned into months, and my symptoms only got worse. I was constantly on edge, snapping at people for no reason, and isolatingmyself from my friends and family.Finally, I mustered up the courage to seek help. I went to see a therapist, who diagnosed me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t was a relief to finally have a name for what I was going through, but it was also terrifying to think that I might have to live with these conditions for therest of my life.Over the years, I've tried various treatments –therapy, medication, meditation, exercise – to manage my mental health. Some days are better than others, but I've come to accept that this is just a part of who I am. I've learned to be kinder to myself, to ask for help when I need it, and to take things one day at a time.Living with a mental illness is a constant battle, but it has also taught me resilience, empathy, and the importance of self-care. I may not have chosen this pathfor myself, but I'm determined to make the best of it.中文回答: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总是认为精神疾病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

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医学论文

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医学论文

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医学论文精神疾病患者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患者,他们的症状和表征与常规的疾病截然不同,需要尤其细心而且专业的护理。

在医疗界中,在精神疾病患者护理领域也有很多的研究和诸多的论文,针对这类患者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表述,探讨了临床中护理精神病患者的重要性,以及护理干预在早期干预、康复阶段的重要作用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着眼于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医学论文的相关内容,从患者特性、护理要点和护理技巧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性精神疾病患者表现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的疾病很难以常规的医学方法去检测和治疗。

他们的表现也极为怪异,容易产生幻觉、妄想、自闭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产生自残、自杀等行为。

因此,在面对精神疾病患者时,护理人员需要额外谨慎和专业的知识背景,以保证患者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和治疗。

二、护理要点精神疾病的护理要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的观察和记录精神疾病患者的表现特别之处在于,他们的疾病是存在巨大波动性的。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表现、以及病史和治疗情况的记录,进行每日的记录和评估。

这样可以让医生和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并作出更好的护理决策。

2. 精神状态的控制精神疾病患者最为严峻的一条就是精神状态的控制,因为精神疾病患者是可以在一刹那的时间内发生极度紊乱的情况。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专门的精神状态控制计划,让病人能够得到稳定的情感支持和监护。

同时,对于严重想自杀、自残的病人,应给予相应的帮助,包括安排人陪、必要的制约措施等。

3. 安抚情绪面对精神疾病的患者时,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技巧,消除病人的恐惧和不安。

对于轻度的病人,可以采用沟通、引导、放松和活动等方法来实现情绪稳定。

对于重度病人,则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和精神干预等方法,进行强制性管理。

三、护理技巧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1. 贴心细致的服务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而患者心思敏感,十分在意周遭环境和别人的态度。

精神科护理论文模板(10篇)

精神科护理论文模板(10篇)

精神科护理论文模板(10篇)2023~2023年我院共接收了290例精神患者,共有男性患者150例,女性患者140例,最小患者34岁,最大患者75岁,患者病程3个月~14年不等,平均(5.6±0.8)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的诊断标准及分类,包括精神分裂症85例,躁狂症76例,抑郁症67例,神经症48例,其他14例。

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内容如下。

1.2.1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对患者给予尊重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对患者的精神造成刺激,引起其病情的恶化;此外,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失去自制能力和暴躁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用耐心来进行护理,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稳定下来,让其能够对自己的疾病给予重视和关注,建立起治疗的信心。

1.2.2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改善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因为对环境的不熟悉,害怕有认识的人将自己认出,因此心理比较焦虑。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待患者熟悉环境,为患者进行病房的整理,也可以将大病房进行改造,做成独立间,使用窗帘来进行遮挡,给患者心理安全感。

并且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调整,促进疾病的恢复。

1.2.3针对性的服务护理的生活,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来进行护理,避免其情绪起伏,通过爱心传递来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2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和服从管理的依从率为95.17%(138/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5%(92/14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控制病情(7.5±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2±2.8)d,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7.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论文精神病学发展史

论文精神病学发展史

精神病学发展史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第一章什么是精神病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1.1精神病学的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1.1.1精神病学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1.2精神病学的主要分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精神病学的专业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第二章精神病学的发展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2.1“精神病学”的起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2.2精神病学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2.3精神病学发展中重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第三章中医精神病学的发展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 3.1远古至先秦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时间:公元前2800∼前220年社会形态:奴隶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 3.2秦汉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公元前220∼公元265年社会形态:封建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 3.3晋、唐五代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时间:公元265∼960年社会形态:封建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 3.4宋元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时间:公元960∼1368年社会形态:封建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 3.5明清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时间:公元1368∼1911年社会形态:封建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 3.5近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时间:公元1840∼195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第四章展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 4.1精神疾病负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 4.2展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摘要自古以来,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一直共同影响着人类的心身健康,然而精神相对于物质,心理相对于生理则更加无形与多变,精神病人各种迥异于社会规范的外在言行表现,难以捉摸的内心活动,直到今天仍然让人难以把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此也难以清晰全面地发现其根源本质。

精神病类毕业论文

精神病类毕业论文

精神病类毕业论文Title: Exploring the Role of Mental Illness in Modern SocietyIntroduction:Mental illness is a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issue that has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s our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health continues to evolve, it is crucial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mental illness on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as a whole.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various aspects of mental illness, including its prevalence, causes, effects, and the societal response towards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1. Prevalence of Mental Illness: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illness is on the rise worldwide. Statistics show that approximately one in four people will experience a mental health disorder at some point in their lives. This high prevalence necessitat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illness and its impact on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Exploring the reasons behind these rising numbers is crucial for addressing the issue effectively.2. Causes of Mental Illness:There is no single cause of mental illness, as it is influenced by a combination of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factors. Genetics, traumatic experiences, chemical imbalances in the brain, and social isolation can a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Understanding these causes can help shap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3. Effects of Mental Illness on Individuals:Mental illness can significantly impact an individual's overall well-being and functioning. It can lead to feelings of hopelessness, depression, anxiety, and a reduced quality of life. It may also affect one's ability to maintain relationships, seek employment, and participate fully in society. Unaddressed mental illness can have severe consequences on an individual's physical health, as well as soci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4. Societal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Despite increased awareness, mental illness still carries a substantial social stigma. Many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face discrimination and may be marginalized within society. This stigma can contribute to decreased help-seeking behavior and can perpetuate social isolation for those struggling with mental illness. Society must work towards reducing stigma and creatingan environment that supports and embraces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5.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nd Support Systems:Access to adequat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nd support systems is critical in addressing mental illness effectively. This includes affordable and accessible treatment options such as therapy, medi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Governments, healthcare providers, and communitie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ensure that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illness have access to appropriate care and support.Conclusion:This paper has explored various aspects of mental illness, highlighting its prevalence, causes, effects on individuals, societal stigma, and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nd support systems. By gain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illness, society can work towards reducing stigma, promoting awareness, and providing effective support for those affected by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It is essential to foster a compassionate and inclusive society that embraces and supports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illness.。

关于精神病学术论文集范文

关于精神病学术论文集范文

关于精神病学术论文集范文精神病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有着明显的障碍,从而表现出与正常人不一样的行为。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精神病学术论文的内容,供大家参考!精神病学术论文篇一:《精神病与精神分析》摘要:本文从精神病的症状表现中,以及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列举了一个对精神病的临床心理治疗的个案,探讨了对精神病的心理治疗的可能性。

同时分析了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如何来读破、拆散他的精神病性的逻辑的欲望世界。

精神分析学家和精神病专家经常发现在妄想狂中存在在父性和父子关系的主题。

拉康认为某些能唤起主体的父性的情况是导致精神病发作的催化剂,此时主体遇到的是一个空洞、一个空白。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一、精神病症状和表现精神病是指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有明显障碍,致使患者歪曲地反映现实,不能适应正常的生活,具有危害自身和社会的行为者,医学上又称重性精神障碍。

患者一般不能正确认识疾病,缺乏现实批判能力。

在国外一般医学字典上认为精神病应包括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综合症和“功能性”精神病,而功能性精神病又包括精神分裂、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精神病性抑郁等。

精神活动是大脑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当大脑功能异常时,临床上表现为异常的精神活动,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

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很大,至今还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检查精神活动异常的生物学指标。

通常判断精神活动是否正常,需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同时还要分析是否由客观原因造成等各种愿意进行评估。

因此临床上患者的精神症状常常是一症状群、综合征的形式出现。

综合征是指一组症状或特征,可在疾病的某一阶段表现出来,是精神病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综合征有幻觉妄想综合征、情感综合征、紧张综合征、遗忘综合征、易人综合征、虚无妄想综合征和Ganser综合征等。

症状是患者求助的主观体验,如心慌等;体征是客观存在的外在表现。

综合征是疾病所特有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组合。

精神病论文

精神病论文

浅谈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精神卫生疾病,是危害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损失。

中西医对该病存在理论共识,即将心理因素放在该病发生、治疗和转归的重要地位,在临床表现上描述基本一致。

中西医结合治疗会使双方都获得长足的发展。

本文从中西医病因病机、诊断标准、治疗等方面综述了抑郁症中西医诊疗的进展.关键词:抑郁症中西医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

其主要表现为悲观,绝望,烦躁,饮食习惯改变,失眠,兴趣减少或注意力分散,有自杀念头,对履行社会职责有抵触感,极度疲劳感,反应迟钝或敏感等.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加快,人的生活工作压力提高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抑郁症的发病有所提升,探讨抑郁症的治疗和防治显得十分必要。

而在中国,仅有少部分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

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本文主要论述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

郁证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郁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郁证包括情志、外邪、饮食等因素所致的郁症。

狭义郁证多指因七情所伤而致的气机郁滞之证。

抑郁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

但主要是肝、脾、心三脏受累以及气血失调而成。

中医认为郁证的发生,因郁怒、思虑、悲哀、忧愁七情之所伤,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

初病因气滞而挟湿痰、食积、热郁者,则多属实证;久病由气及血,由实转虚,如久郁伤神,心脾俱亏,阴虚火旺等均属虚证。

郁证病因病机的西医认识西医认为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种精神障碍。

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随着医学模式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抑郁症也和其他疾病一样,应从这三个角度去分析病因。

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论文摘要:加强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对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良好行为的建立,提高劳动技能及社会功能的恢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是药物所不能及的。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以恰当方法和亲切的语言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对精神科患者而言,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精神病患者的反常行为常被人们误解,受人歧视,加上病症折磨,住院后生活环境的改变,容易使他们产生焦虑、恐惧和孤独感,影响病人的康复。

所以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患者进行心灵沟通,从而影响或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患者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易感素质和环境中不良影响、生活中应激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心理应激在引起疾病的复发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康复措施,亦十分必要(1)。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效果及出院后的预防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而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家庭因素占首位(2)。

多年来的研究提示,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心理护理,对提高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预防复发都有重要作用[3-5]。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采用我院自2012年5~8月住院病人,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从男女病房中各抽取40名患者按两组男女相同的比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3个月,年龄21~56岁。

1.2 方法:对照组只实施单纯的药物治疗,而心理护理组则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病情康复的过程。

心理护理以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阳性强化法、工娱疗法等为理论依据,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制定的。

措施如下:(1)文体娱乐活动训练:指导患者参加集体文娱活动,逐渐有计划地安排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唱卡拉OK、球类比赛、棋牌活动、智力竞赛及电影乐曲欣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病学论文
论文题目: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
的分析与改善
论文作者:林文华
写作日期:2011-5-21
【摘要】攻击是采用各种形式对生物体产生伤害的一种行为。

攻击行为包括:语言攻击、躯体攻击、还有自身攻击。

而我们都知道对于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时常会发生较为暴力或者情绪过激的攻击行为,这种极端形的暴力行为,可造成对患者的严重伤害或者危及到住院精神病人及其医务工作者的生命安全,打乱了医院的正常秩序,还会给其他病人的情绪带来影响,那么医生首先就要了解精神病受何种精神疾病、诱发因素或语言情境的影响而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病康复医院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分析住院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然后掌握其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心理状态,紧接着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减少对患者自身、他人造成的伤害,更好的维护良好的住院环境。

【关键词】精神病人攻击行为保护改善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关于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特点特征及其病人治疗中改善一精神病攻击患者简介
1精神类疾病的类型住院精神病人由于受其精神症状的影响或其它诱发因素的影响,常常发生攻击行为,而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发生率最高,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达49.38%-80%,其中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最为常见(约占75%);其次就是情感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是病人由于自我感情受到挫败性的伤害而引起的精神疾病)以及癫痫性精神障碍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

许多住院精神病人往往爱幻想,通过对现实事物的扭曲理解,产生科幻的思想思维方式,此累病人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具有较强的攻击行为,医院对此类患者都会采取较大的防护措施。

查阅资料(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最为常见的精神分裂症类型。

起病年龄较其它各型为晚。

病初表现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并有泛化趋势,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

有时可伴有幻觉。

情感和行为常受幻觉和妄想支配,表现多疑、多惧,甚至出现自伤及伤人行为。

此型病程发展较其它类型缓慢,精神衰退现象较不明显,但经治疗效果较好。


2攻击行为特征(在临汾市荣军康复医院的实习过程)精神病医院对精神科病房的防护设施以及对危险物品的管理都是较为严格的,患者也就没有了实施攻击行为的工具,所以这方面大大限制了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了,攻击行为主要分为空手攻击(包括拳打脚踢,咬人、拉人),其次就是言语攻击,包过骂人、大吼大叫等;还有就是自身攻击,如对自己身体进行恶意破坏,抓伤自己或者冲撞门房。

自身攻击的毁坏性往往比较严重,这也是医院看管人员所必须严加注意的。

精神病人院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发生时间多在入院后刚刚入院时,对于医院环境不太熟悉,加上自身的抵触以及对环境的陌生这样也就导致病人情绪不稳定。

还有就是在医生休息换班的时候,病人趁看护人不注意,就会对其他人员进行人身攻击,所以这边提到精神病医院的看管人员必须有男士、在身高体重方面必须是有优势。

而且攻击的主要对象也是医院看管人员、病友或家属。

(补充:病人在院期间精神状况基本是正常的,但是有一些刺激和别人的行为
就会使病人产生攻击行为,如:其他病人的言语攻击或者身体接触,有事他人一个眼神就会让病人病情发作,所以当病人有攻击行为发生的征兆时看护者就必须有所留意,病人在出现攻击行为前常常表现为不信任他人,情绪不稳,挑剔,骂人,身体出现亢奋、妄想、大呼小叫等)
二防范措施
.1 医院的安全保护措施
针对病人居住的环境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医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每位患者都有负责的看护人看守
(2)病人日常活动居住的区域都应该有防护窗,对于楼梯都有扶手
(3)病人活动区域不能有尖锐钝器,不准病人手握有攻击性的物品
(4)每个楼层都有医护应急措施,防止病人有突发的危险情况
2加强病房的安全管理
良好的组织管理工作不但是一项积极的预防措施,同时也是预防攻击行为的重要机制。

由于住院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危害性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在各项有组织有纪律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和完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看护人员应该严格执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补充:病人的疗养过程中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条件的医院最好能在病人生活环境方面有所注重,因为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带来一个好的心情,同时好的心情也是病人病情良好恢复的有利条件之一)
三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恢复状况
要全面地了解掌握入院病人的病情,做好记录工作,医生对于病人在治疗上存在的护理问题要全面掌握,根据病人自身的具体情况对看护方法进行适应度调试,做好防范攻击行为的准备。

看管病人时如果遇到病人有攻击倾向表现时应该立刻马上告知医生,以便及时有效进行的看管措施和方法。

注:医护者应做好每天每个病人的病例报告,这个对于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能了解病人在治疗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状况。

四攻击行为的恢复改善措施
对于现代社会物质和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病人的知识文化水平相应提高,病人犯病的因素自然也改变了,所以这就需要医院要从从社会、文化、生理和心理的病人需求角度出发,考虑病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问题,解决病人的根本需要,从而才能真正的控制病人的情绪,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

可以经常为病人提供与家属见面的机会,买一些病人喜欢吃的食品,为病人提供一些休闲活动如:读书,书法,唱歌、跳舞、劳动等等,并且机体活动能够培养病人的协作能力,打开自身隐性的保护,对外界事物能够接纳,集体活动如下棋、打扑克、搞卫生、
下棋等,这样既丰富住院生活,又能分散注意力,鼓励病人使其慢慢改变不好的行为,培养自己逐渐表达出大家能去接受的行为方式。

当发生攻击行为的病人,要尽快控制场面,疏散病人,立刻转移攻击的病人,控制其情绪。

总结,医护人员全面了解分析病人的攻击行为的特点,把握好病人的情绪表现,做好全方位的医护看管工作是治疗病人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只有医院采取好积极有效的改善防范措施后,才能最大程度上防止或减少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才能更好的治疗病人的病情。

所谓医者父母心,病人就是医护人员的孩子,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每位母亲父亲的责任和义务,我相信,病人恢复有了我们医护者精心的看护和治疗,他们最终会走向健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