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则与技巧近年来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的提出与建立,使得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备受关注。
护患间的沟通就是一种治疗,尤其就是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护士所用文字、谈话方式等都可成为整体护理的工具,以帮助患者康复,护患间有效沟通就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前提。
本文总结了临床中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则与技巧,供精神科护理同仁参考。
1 精神科护理有效沟通的原则1、1 一切为了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护患之间的关系就是平等的,护士不要潜意识里把自己放在支配地位。
尊重患者、把护患关系摆对就是沟通的重要原则之一。
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的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及实现自我的需求。
马斯洛的这一阶梯理论,不仅适用于健康人同样适合于患不同疾病的患者。
无论她处于何种状况也就是需要尊重的,拥有被尊重的权利。
如果护士把患者视为一个有尊严的人,就会自觉尊重患者的权利,设法满足她的合理需求,与患者取得有效的沟通,帮助她更好的进行治疗,促进康复。
反之,如果护士只注重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就会把患者仅仅当作护理操作的对象,完成任务了事。
1、2 宽容与接纳由于精神病患者思维活动的异常,以及精神症状的支配,她们不再就是正常情况下的自己,其言行举止往往荒谬怪异,让人无法理解;或焦虑、忧郁、沉默不语,或狂躁、兴奋、蛮不讲理,甚至打骂护士,这时通常的一些交流技巧可能就是不实用的,但作为精神科护士,决不能拒绝患者,而要用爱心、宽容接纳患者,从患者的无理中瞧到合理的一面,理解同情患者,尽职与真诚的努力帮助患者走出“迷茫”。
1、3 协助患者维持希望,稳定情绪护士要对患者负责,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对她们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通过沟通技巧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病态体验,同情、理解与接受她们的感受,营造一种能够让患者倾诉心中焦虑不安或恐惧的氛围,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稳定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是一项关键的任务,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理解对于提供高质量的精神健康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的标准格式文本:1. 患者信息:在开始与患者进行沟通之前,护理人员应先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病历记录、医护人员交接班等方式获得。
2. 沟通目的:明确与患者进行沟通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了解患者的症状、提供治疗计划、解释医疗程序等。
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在沟通过程中都具有明确的目标。
3. 沟通方式:根据患者的状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有些患者可能无法口头表达,可以使用书面沟通、手势或者其他非语言交流方式。
确保沟通方式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使其感到舒适和安心。
4. 语言和用词: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护理人员应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并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确保用词准确、易于理解,并且与患者的文化背景相符。
避免使用贬低或者冒犯性的语言,以确保尊重患者的尊严和隐私。
5. 倾听和尊重: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护理人员应倾听患者的意见、感受和需求。
尊重患者的权利和自主性,并在决策过程中赋予他们合理的选择。
通过积极倾听和尊重,建立起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6. 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沟通外,护理人员还应注意患者的非语言信号和表达。
这包括患者的面部表情、姿式、眼神等。
通过观察患者的非语言沟通,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需求,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7. 解释和教育: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护理人员应解释医疗程序、治疗计划和药物副作用等内容。
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知晓相关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参预决策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提供适当的教育和指导,匡助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8. 保护隐私和机密性: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机密性。
确保在私密的环境中进行沟通,避免他人无故听到患者的个人信息。
同时,护理人员也应遵守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范,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精神科治疗性沟通的技巧

精神科治疗性沟通的技巧精神障碍病人需要别人对他的问题真诚地感兴趣,视他为平常人般地关心他、并与他沟通。
护理人员学习一种能将对话成为整个治疗环境的一部分的贯通方式是很重要的。
要建立这样的气氛并不容易,它需要时间、耐心、知识及技巧,常见的沟通技巧可分为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
下面就沟通技巧作介绍。
(一)语言沟通技巧与病人会谈的态度和技巧:1.满腔热忱,富有亲切感和同情心病人患病后无论生理、心理都需要他人帮助。
这种需求比平常更多,更强烈。
他所需求的不只是常人所需要的一般微笑和打个招呼的和善态度,他更需要同情、理解和关注,所以我们更要满腔热忱地去帮助他。
很多病人患病后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忧,产生焦虑不安,变得特别敏感。
他们常常从医务人员的表情、动作来猜测自己病情的轻重及有无治愈的希望。
所以,我们在抢救病人时要做到沉着、冷静、不要慌张,要关心病人、体贴病人,使病人见了护士在旁边就有一种安全感和希望,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关心。
2.接纳病人的感受,尊重病人人格要接纳病人情感,努力去理解他的行为,不要采取批评指责的态度。
让病人有充分倾诉的机会,认可其谈话的价值,即使其讲话粗鲁,甚至不礼貌,也要忍耐。
3.从病人的立场出发,建立会谈关系护士的态度要温和,要使用彼此听得懂的语言。
首先要放松,告诉病人请他来的理由,让病人安定下来,与护士建立会谈关系。
4.细心观察在会谈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听要说外,还要对病人的一举一动察言观色,注意他的言外之意,同时也要观察他的情绪等变化。
尤其是精神障碍病人,从谈话可发现他的症状变化、思维等情况。
5.提问的技巧提问是“交谈的基本手段”。
交谈者能否提出合适的问题是有效交谈中最重要的技巧。
一般来说有两类提问方式:开放式和封闭式。
(1)开放式提问给回答一方以思考判断和发挥的余地,鼓励他说出自己的观点、意见、思想和感情。
提问者可从对方的回答中获得较多的信息。
如“您有哪些不舒服?您是因为什么原因来看病的?”(2)封闭式提问将病人的反应限制于特别的信息范畴之内的问题为封闭式问题。
与精神病人沟通8大技巧

与精神病人沟通8大技巧与精神病人沟通8大技巧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会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与精神病人沟通时,我们需要采用特定的技巧来确保有效的交流和理解。
以下是与精神病人沟通的8个技巧。
一、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是与任何人沟通的基础。
对于精神病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不安或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
因此,我们需要表现出诚实、尊重和关心,以便他们能够放松并与我们建立联系。
二、保持耐心与精神病人沟通需要耐心。
有时候他们可能会反复讲同样的事情或者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并给予足够的时间来听取他们所说的话。
三、避免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往往会使精神病人感到更加紧张和不安。
如果必须提及某些问题,请使用温和的语气,并避免使用过于强硬的措辞。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批评和指责,而是鼓励他们寻求帮助和支持。
四、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精神病人沟通时,我们需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
避免使用复杂或难以理解的术语。
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词汇和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确保对方能够理解。
五、倾听并提供支持倾听是与精神病人沟通时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我们需要认真倾听他们所说的话,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如果对方感到沮丧或者焦虑,我们可以给予鼓励并提供积极向上的建议。
六、注意非语言交流在与精神病人沟通时,非语言交流也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面部表情、姿态和手势等细节,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所说的话。
七、尊重对方无论何时与任何人进行交流,都应该尊重对方。
这一点在与精神病人沟通时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并避免对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或侮辱。
八、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我们无法有效地与精神病人沟通,或者对方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应该寻求专业帮助。
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更好的理解和支持,并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结论与精神病人沟通需要特定的技巧和方法。
我们需要建立信任关系、保持耐心、避免批评和指责、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倾听并提供支持、注意非语言交流、尊重对方以及寻求专业帮助。
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技巧

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技巧与精神病患者沟通是一项需要特殊技巧和关注的任务。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他们的思维和情绪状态可能与正常人不同,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
1. 建立信任和尊重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首要原则是建立信任和尊重。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思维,不批评或质疑他们的观点。
通过表达关心和理解,我们能够逐渐建立起他们对我们的信任,从而更好地与他们进行沟通。
2.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精神病患者可能会对复杂的语言或概念感到困惑,因此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他们交流。
使用简单的词汇和短语,避免使用隐喻或比喻,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我们的意思。
3. 重复和确认由于精神疾病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我们需要经常重复和确认我们的话语。
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可以要求他们重复我们的话语,以确认他们是否理解了我们的意思。
4. 保持冷静和耐心与精神病患者沟通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激动、语言混乱或不连贯,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并试图理解他们的意思。
不要急于打断他们的话语,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
5. 避免争论和挑战与精神病患者沟通时,我们应该避免争论和挑战他们的观点。
如果他们提出了一些不合理或错误的观点,我们可以试图以柔和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而不是直接否定他们的观点。
与他们进行争论只会加剧他们的困惑和不安。
6. 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交流精神病患者可能会对言语沟通感到困难,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与他们进行交流。
适当的姿势、手势和面部表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并且能够传达出我们的关怀和支持。
7. 鼓励他们表达情绪和想法与精神病患者沟通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表达情绪和想法。
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沮丧或害怕,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
与精神病人沟通技巧

与精神病人沟通技巧精神病人由于精神活动异常,人们在与其沟通交流过程中经常存在诸多困难。
如果不能运用恰当的沟通交流技巧,就很难于精神病人深入交流,那么与精神病人沟通有哪些技巧?下面店铺整理了与精神病人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与精神病人沟通技巧: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沟通:倾听、反应、沉默倾听:是把“整个人”都参与进去,并且试着去理解交流中所传达的“所有信息”。
强烈归属感会让人感到自尊和自身价值。
由于精神病人的陈述也许让你不能理解,甚至词不达意,胡说一气。
此时你需要静下心来,听其诉说,这样他才会信任你,同时也帮助你获取更多信息。
反应:时对他人感觉的一种获得或给予反馈的方法,答复或示范对方所说的内容,用“点头、嗯、是吗?”等语言表示。
当病人有疑问或想得到回复汲取意见时要适应性的作出回应,必须在了解病情情况下适当作答,勿提及隐私伤心之处,刺激病人。
沉默:“沉默是金”,适当适时的沉默时一种重要的交流技巧,以温柔的态度表示沉默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同时也给人以思考、调试的机会。
急于打破沉默有时会丧失重要信息和治疗机会的获得。
非言语行为沟通:主要指表情、眼神、服饰、姿势、接触、空间距离、辅助语言(语言的音、调、速、节奏等)。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思,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一个信息总效果=7%的言语+38%的音调+55%的非言语行为。
此实验说明,非言语行为在沟通交流中是必不可少的,对加强医患关系、增加病人安全感、信任感及提高治疗护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表情:面目表情的变化是人表达感受的一种方法,通过面目肌肉表达喜、怒、哀、乐、生气、不舒服等感受,可以直观的反应患者当时的身体及心理情况。
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病人常会从医生护士坚定而亲切的眼神中获得力量和信心。
医生护士要善于“察言观色”,捕捉病人眼神的变化。
当病人病情不稳定或处于急性期时,医护人员应尽量避免“瞪”、“瞥”、“斜视”、“瞟”等眼神,防止病人产生消极情绪或激惹病人。
与精神病患者的沟通技巧

对付精神病人最实用的方法

对付精神病人最实用的方法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和家人都会造成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在面对精神病人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对付他们,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对付精神病人最实用的方法。
首先,要尊重精神病人。
尊重是最基本的原则,我们要尊重精神病人的人格和尊严,不要对他们进行歧视或排斥。
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支持。
其次,要保持耐心和理解。
精神病人往往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行为怪异等症状,我们需要保持耐心,不要因为他们的行为而产生愤怒或不耐烦。
要理解他们的处境,尽量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困扰和焦虑。
另外,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面对精神病人,我们往往无法独自解决问题,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可以联系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建议,帮助精神病人进行专业的治疗和康复。
此外,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精神病人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爱,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为精神病人提供陪伴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最后,要关注精神病人的生活环境。
精神病人的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关注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给予他们合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总之,对付精神病人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理解,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我们要尊重他们,保持耐心和理解,寻求专业的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关注他们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拾信心和勇气。
这些方法是对付精神病人最实用的,也是最有效的。
希望每个精神病人都能尽快康复,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近年来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的提出和建立,使得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备受关注。
护患间的沟通是一种治疗,尤其是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护士所用文字、谈话方式等都可成为整体护理的工具,以帮助患者康复,护患间有效沟通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前提。
本文总结了临床中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供精神科护理同仁参考。
1 精神科护理有效沟通的原则
1.1 一切为了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护患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护士不要潜意识里把自己放在支配地位。
尊重患者、把护患关系摆对是沟通的重要原则之一。
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的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及实现自我的需求。
马斯洛的这一阶梯理论,不仅适用于健康人同样适合于患不同疾病的患者。
无论他处于何种状况也是需要尊重的,拥有被尊重的权利。
如果护士把患者视为一个有尊严的人,就会自觉尊重患者的权利,设法满足他的合理需求,与患者取得有效的沟通,帮助他更好的进行治疗,促进康复。
反之,如果护士只注重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就会把患者仅仅当作护理操作的对象,完成任务了事。
1.2 宽容和接纳由于精神病患者思维活动的异常,以及精神症状的支配,他们不再是正常情况下的自己,其言行举止往往荒谬怪异,让人无法理解;或焦虑、忧郁、沉默不语,或狂躁、兴奋、蛮不
讲理,甚至打骂护士,这时通常的一些交流技巧可能是不实用的,但作为精神科护士,决不能拒绝患者,而要用爱心、宽容接纳患者,从患者的无理中看到合理的一面,理解同情患者,尽职和真诚的努力帮助患者走出“迷茫”。
1.3 协助患者维持希望,稳定情绪护士要对患者负责,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对他们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通过沟通技巧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病态体验,同情、理解和接受他们的感受,营造一种能够让患者倾诉心中焦虑不安或恐惧的氛围,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稳定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而不应只是简单的敷衍了事地说教,以免阻断护患间沟通。
1.4 坦诚相待,一视同仁护士对每位患者都要坦诚、平等对待。
与患者的沟通要针对治疗目标,不能添加个人喜好。
交往要有度,尤其对异性患者既要有利于沟通,又要防止患者产生非分之想,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不允许发生私人友谊、给予特殊关照。
2 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技巧
2.1 重视语言沟通沟通前,熟悉病情;沟通时尊重患者,灵活运用交谈技巧。
在与患者沟通接触前,要全面了解患者各方面情况,熟知病史、治疗和护理等有关情况。
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个人特征、生活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或工作情况等。
在接触患者时尊重患者,形成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沟通的效果。
精神病患者因病常敏感多疑,因此对患者羞于启齿的言行遭遇不提及、不议论,不可任意谈论病情表现或不良预后。
与患者交谈时,侧重于帮助患者明
确自己的问题和忧虑,帮助患者顺利克服个人的身心障碍。
当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无法交谈时,护士更应灵活运用交谈技巧与患者沟通。
如木僵患者表现为不语不动,面无表情,但多数患者对外界仍有一定感知能力,因此护士应掌握木僵患者的特点,可在深夜或环境安静时轻轻地握着患者的手并对其小声耳语,有时患者偶尔会回答,从而可以了解病情和患者的需求。
2.2 善于启发、引导患者护士要善于表达自己对患者的关心理解。
注意发现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启发引导患者说话。
沟通方式灵活,因人而异确定沟通的途径。
如:(1)有的患者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时,会偏离主题或思维停顿,沉默不语,遇到这种情况要具体分析:患者是不愿说出自己的问题,还是不会描述要谈的问题,还是其他原因。
护士应给予适当的启发,使患者完整说出内心想法。
(2)在接触幻觉、妄想的患者时,不要因其荒谬的思维而随便打断患者谈话,更不要与之争辩或强行指出其病态,否则将会阻碍患者的表述。
(3)对忧郁、情绪消极的患者,护士应以热情鼓励的话引导患者回忆以前的成绩。
(4)对精神衰退或思维迟缓的患者,护士应耐心重复主题,启发诱导患者按主题思路进行沟通。
2.3 耐心、充分地倾听应以专注的表情,很投入地倾听患者讲述。
最理想的倾听态度是有同感的倾听。
边听边进行分析思考,筛选出患者话语的中心内容及“弦外之音”,掌握患者的真实思想,以获取诊断所需的资料。
由于精神病患者思维活动异常,常常使交流速度变慢,此时护士不得在患者面前表示出丝毫不满或不耐烦,而应做
有效的聆听者,然后给予适当的劝慰,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爱,将有利于患者消除警戒,增加信任和依赖。
2.4 重视非言语沟通的作用护士的仪表姿态,如表情、姿势、眼神、手势等,在沟通中有重要作用。
如兴奋冲动患者伤及他人时,护士以镇静的态度,一手握住患者打人的手臂,另一手轻拍其肩,配合温和坚定的话语,使患者顺从并逐渐安静。
有时在交谈中,适时的沉默可以给护患双方以思考的时间,如对抑郁状态的患者,当他沉默不语时护理人员可默默陪伴患者一段时间,可让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接纳和陪伴,然后根据患者感觉,适时发问。
患者悲伤哭泣时抚摸可使他感到你的同情和关心,但对异性患者应慎用触摸。
3 小结
精神科护理的独特性是特别重视和患者的沟通,因为精神病患者一般说来呈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和内心体验,以及精神症状的干扰,更需要护士掌握沟通的原则,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需要的目的,从而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以实现帮助患者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功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