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作品欣赏
著名书法家

丁疆亥步欧阳中石[丁疆]1、健壮。
,同“强”。
汉•王充《论衡•无形》:“白发复黑,齿落复生,身气丁,超乘不衰,乃可贵也。
”2、指健壮的人。
汉•王符《潜夫论•实边》:“譬犹家人遇寇贼者,必使老小羸软居其中央,丁武猛卫其外。
”《三国志•魏志•梁习传》:“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以为义从。
”[亥步]相传禹臣竖亥善走,后因称健行为“亥步”。
《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
”隋•江总《辞行李赋》:轩巡覆,”声芳亥步。
”清•纳兰性德《古》诗之三十:“闭关谢西域,汉文何优柔。
圣泽余亥步,遐荒如甸侯。
秦永龙书法作品选秦永龙,1943年6月生于广西荔浦。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字学(含书法)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主任,书法专业学术带头人。
1964年至1969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1970年至199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担任《大学语文》、《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字学》、《书法》等课程的授课工作。
其中,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在中山大学学习古文字学。
2000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任教,并担任美术与书法系主任刘汝亮作品选刘汝亮,号岸涯,又号积微主。
1936年生于广东陆丰。
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汕尾书画院书画家,陆丰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狂涂痴醉亦神怡潮汕一地,书画成风,人才之盛,代不乏人。
昔闻汕尾甲子刘氏汝亮先生,性情豁达,癖好书画,奈尘事纷纭,缘悭一面,然心仪其人。
友人转告,汝亮年届六八,少则失学,历尽崎岖而穷居海隅,至今仍笔耕不辍。
偶有雅兴,泼墨挥毫,放浪形骸,曾不知老之将至。
窃思人至困境,大多意气消沉,无所适从,而汝亮专心艺事,自娱自勉,可谓难能可贵。
曾观汝亮楷书数屏,用笔劲取侧锋,险劲含辣。
体势方朴,大有北魏规模。
其用墨枯渴含润,骤看粗头乱服,不事雕饰,而率真之态,斑斓可爱。
凡书不斤斤于形状,无意工拙,气韵生动,方入妙境,汝亮于冥冥中深悟其理矣。
欧阳中石老师十四句真言,带你书法不走弯路!

欧阳中石老师十四句真言,带你书法不走弯路!01字如其人立品为先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固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欧阳中石作品02临摹入门循序渐进麓台云: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
初学不外临摹。
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
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思迁。
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
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图貌似。
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帖为缘,无论何帖,皆足以范我笔力。
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不容思议。
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
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
03形神相依意境为重形者,神之质地;神者,形之用也。
是则形称其质,神音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
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
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欧阳中石作品04笔墨技法熟而后巧执笔之法,实指虚拳。
运笔之法,意在笔先。
执笔欲紧,运笔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笔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知执。
孙过庭有执、使、转、用之法:执谓长短深浅;使谓纵横牵制,转谓钩环盘纡;用谓点画向背。
字划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如羚羊挂角。
学者功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
欧阳中石诗词大全

欧阳中石诗词大全
欧阳中石是中国当代杰出的书法家、诗人和学者,他的诗词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以下是对欧阳中石诗词大全的介绍:欧阳中石的诗词大全集结了他多年的创作精华,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词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他的诗词中透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如《春日》:“春日暖阳照,花开满园香。
清风拂面过,微雨润心房。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描述了春天的美好和温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同时,欧阳中石的诗词也富含人生哲理,如《人生感悟》:“人生如梦转瞬过,世事如棋变幻多。
莫道前程多险阻,但凭心力可踏破。
”这首诗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勉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信心和勇气。
欧阳中石的诗词作品以其深邃的意境、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的诗词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也传达了他的人生理念和人文精神。
阅读欧阳中石的诗词大全,不仅可以欣赏到美妙的文学艺术,更能够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感悟。
总之,欧阳中石的诗词大全是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值
得我们深入品读和学习。
通过阅读这些诗词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欧阳中石的人格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意义。
欧阳中石“偷艺”欧阳中石书法欣赏

欧阳中石“偷艺”欧阳中石书法欣赏欧阳中石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1928年出生在山东泰安。
他自幼聪慧好学,六岁时就从师学书法,到十四时已能撰写碑文了。
但他没有因众人的夸赞而沾沾自喜,他深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决定外出拜师学艺,让自己的书法功力更上一层楼。
经家人和亲朋的多方打探寻觅,终于访得隐蛰在济南市西门路北口古庙中的武岩和尚是一名书法高手。
于是,欧阳中石便兴冲冲地携带自己的习作,登门造访武岩和尚。
已经80岁高龄的武岩和尚,步履健朗,精神矍铄,一双明眸隐藏着无穷的智慧。
欧阳中石心中窃喜:自己真的遇到了高人。
不料,武岩法师看过欧阳中石的书法作品后摇摇头道“你还不会写字啊!”听惯了赞誉的欧阳中石,第一次听到这句评语,心里很不是滋味,可转念一想,我要是会写字了,还来拜你为师做啥?武岩法师见欧阳中石默认了他的批评,认为“孺子可教”,于是说:“你要拜我为师可以,但有一个条件你须遵守:来我这儿学字,笔墨由我出,纸得由你自己出,并且要用好纸,得用宣纸。
”“是!”欧阳中石知道,武岩法师轻易是不收徒弟的,这回答应了,真是谢天谢地!他又想,市面上一张宣纸一毛二分钱,虽说家境拮据,但咬咬牙,再节约一点用,还能勉强用得起。
武岩法师仿佛看透了欧阳中石的心思,补充道:“街面上卖的一毛二分一张的宣纸不行,要用好的。
我这儿有好宣纸,五块钱一张,你每次带钱就行了。
”“五块钱一张宣纸!”欧阳中石吃惊不小,当时一袋白面才两块钱,五块钱差不多一个职员一个月的薪水了。
自己家并不富裕,如何负担得起如此昂贵的“学费”?欧阳中石怏怏不乐地回到了家,把武岩法师的话跟母亲学了一遍。
母亲早年读过师范,是一位开明的知识女性,听了儿子的叙述,她劝慰道:“武岩法师是书法高手,又不轻易收徒弟,他既然开口同意让你拜他为师,机会实在难得,切不可错失此良机。
”星期天,欧阳中石攥着母亲给的五块钱,迈着沉重的步伐进了古庙。
武岩法师收了欧阳中石的钱,就从案桌上抽出了一张宣纸,严肃地说:“你可看仔细了,我可不写两遍!”说罢,卷袖蘸墨掭笔,在宣纸上缓缓地写了个“城”字,又抽出一张宣纸,往欧阳中石面前一放:“到那边去写吧!”望着面前五块钱一张的“天价纸”,欧阳中石握着笔的手直哆嗦――这――笔落下,五块钱可就没有了。
中国当代十大名家书画真迹

评赏:喜鹊登梅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梅花是春天的使者,喜鹊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此国画寓意步 步高升,双喜临门,百年好合,吉祥好运的到来。
梁兆金 《大野猎手.鹰》
评赏:笔墨大胆泼辣却又严谨紧凑,笔法变化丰富,突破了前人风格局限,不以细腻传形,而是以独特风格 结合纸、笔、墨之间的互渗效果形成动感的轮廓成形。正所谓“谷深水潜墨化鹰,绢素斑飞笔惊人”。整幅画, 笔墨雄阔、气势磅礴纯以水墨大写意,使得鹰成为一种豪强人格的化身。此国画寓意:志向远大、高飞腾达、官 运通达、财运亨通,事业蒸蒸日上。
中国当代十大名家书画真迹
书画艺术家组织发布的榜单
01 创作背景
03 作品赏析
目录
02 作品明细 04 作者介绍
为响应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受邀参于“中华国宝书画文化复兴工程”的前十名书画艺术 家——刘咸宜、张为熙、梁兆金、刘玉妹、霍玉山、潘世钊、高瑀、刘奇新、吴凤、李家原,在“当代百位书画 名家优秀作品评选活动”荣获桂冠后,由中国当代书画院将十位艺术家的得意之作(真迹)汇集成册,发行“中 国当代十大名家书画真迹”首次奉献给广大书画艺术爱好者,以此承载中华文化复兴的美好愿望。
中国著名国画艺术家、中国老年书画研究院会员。张为熙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师承国画名家崔子范(国画大 师吴昌硕嫡传弟子)。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大画展参赛并获奖,在全国各大展赛中入选并获金、银、铜奖,其中作 品《水清鱼壮》获全国老年书画比赛金奖,作品《挚友相会》获得“感动中国・魅力夕阳”首届中国老年书画名 家作品大赛金奖。多幅作品被入编世界权威书画典籍,入选个人书画大展赛典籍。
吴凤是近几年书法界的“红人”,其独创的“梅花组合篆书”让其声誉海内外,独领风骚。其书法作品广受 书法专家及书法界同仁的称赞和认可,更被广大书法爱好者争相追捧。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书法作品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书法作品摘要:1.引言:书法作品的意义和价值2.书法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特点3.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含义4.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书法作品的价值5.结论:书法作品的启示和影响正文: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汉字的魅力。
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一幅名为“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书法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幅书法作品。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幅书法作品的创作背景。
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
他以行书为载体,将这句谚语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行书是一种兼具楷书和草书特点的书体,既有楷书的规矩,又有草书的灵动。
这种书体使得“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这句话更具动感,给人一种跃然纸上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来解析一下“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空谈理论不如亲身实践。
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
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国家强调的“知行合一”的科研精神具有很好的诠释作用。
那么,这幅书法作品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呢?首先,从艺术价值角度来看,这幅作品以其优美的行书字体和独特的布局构图,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同时,这幅作品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它以谚语的形式传达了实践的重要性,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推广知行合一的科研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最后,我们谈一下这幅书法作品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这幅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要学会欣赏书法,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我们还要牢记“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教诲,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总之,这幅名为“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书画家作者简介

徐寒,字温如,原名建川,别署石竹山人、寒石等。
1961 年生,学者、书画家。
2003 年参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的创建工作,聘为教授。
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兼学者书画研究室主任。
现为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山西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客坐教授等。
2002 年3 月,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北京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展》以及在日本东京的《日中书法教授作品展》、在韩国首尔《北京大学中韩书艺教授作品展》等等。
在北京、山东淄博、广东佛山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览并有展览作品集行世。
其诗书画作品被《中国传世名画》、《中国书法鉴赏》、《历代梅兰竹菊精品》、《中国书法全鉴》、《中国传世楹联》等多种典籍收入;担任央视系列片《千年书法》《汉字故事》特邀学术嘉宾。
国内众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有其楹联、刻石、匾额和题字。
其传略载入多种辞书和数十种报刊杂志。
在广东河源市有《石竹山人书画馆》,收藏和陈列其书画作品和学术资料。
季爱民,1965年生,解放军总参某部现役军官,中国军事博物馆特聘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山水画研究室主任。
画风深受李可染、刘大为、林凡、程大利等先生影响,追求拙朴厚重的艺术风格。
多次参加全国、全军美展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军委八一大楼等收藏,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军委八一大楼等收藏,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荣宝斋、徐州博物馆等地展出。
出版有《季爱民画集》、《季爱民山水精品集》、《荣宝斋·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季爱民雕刻集》等。
总参某部现役军官、中国军事博物馆特聘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山水画研究室主任。
曾就读于江苏省文艺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师从李可染、刘大为、林凡、程大利等,追求拙朴厚重的艺术风格。
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大量作品参加全国、全军美术展览屡屡获奖,作品被作为国礼送给外国领导人,并广为李可染艺术馆、荣宝斋、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军委八一大楼等多家单位收藏。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作品赏析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作品赏析简介:权希军、欧阳中石、李铎、刘艺、沈鹏、邹德忠、张海、林岫、张飙、张光兴权希军:希军先生在艺术上涉猎面较广,主攻书法,长行草,风格劲健潇洒、神韵流宕、朴茂典雅。
写出版有《权希军行草滕王阁序》、刻字艺术系列教材。
2000年中央电视台“翰釜飘香”栏目,做了专题介绍,200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特别贡献奖。
欧阳中石: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
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一代新书风。
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
李铎: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
他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
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刘艺:撰写了80多篇书法论文和译著。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书法创作中倾向性问题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书坛出现以模仿今人作品为捷径的倾向,刘艺大力提倡向传统学习。
其后书坛又出现一味仿古的倾向,刘艺又极力倡导写出个性的创作理念,他提倡写字不宜过早定型,要留有发展余地,否则成了框框,就不易突破。
沈鹏:出版《沈鹏书法选》《沈鹏书法作品集》(日本)《沈鹏书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沈鹏书杜甫诗二十三首》《沈鹏书归去来辞》《行草书绝妙宋词》《草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岳阳楼记》等。
邹德忠:篆、隶、行、草兼善。
隶书以汉隶为基础,参入篆书、简椟、魏碑笔意,撇捺的分披、波横的灵动,间出飞白和渗化,丰富了隶书的笔墨韵致,结体融入篆书、简椟的结构,反古出新,新人耳目。
行草书宗二王,曲崛俊迈、恣情肆意,跌宕有致。
作品参加历届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藏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刻于多处碑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中石欧阳中石,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生于1928年,山东省肥城人,早年拜在京剧大师奚啸伯的门下。
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面对欧阳中石,就仿佛面对一本厚厚的书,让你敬重,让你深思,让你味之不尽。
欧阳中石中文名:欧阳中石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 山东省肥城 出生日期: 1928年职业: 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品: 《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职业生涯欧阳中石是一位学问家、教育家。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年轻的欧阳中石考取了辅仁大学哲学系,一年后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修中国逻辑史,拜在逻辑学大师金岳霖的门下。
1954年,欧阳中石毕业于北京大学,开始在中学从事基层教育工作。
他教过中学的各门课程,深得学生敬重。
在长期从事中学教学的实践中,他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运用他敏锐的目光和明辨的思维,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语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学试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
1981年,欧阳中石被调到北京师范学院(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走上了书法教育之路。
那是中国书法教育逐渐复兴的时候,欧阳中石与当时许多的有识同道共同承担了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历史任务——开辟高等书法教育。
他首先为在书法艺术复兴时期不懈追求的众多有志青年着想,开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首批向全国招收近百名学生,以后又发展了本科、硕士教学领域。
欧阳中石的举动获得了书学界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他曾说过一句话:“中国的书法教育事业不是个人的事业,我愿意和朋友们一起来推动它向前发展。
”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国书法教育中。
这些年来,他为中国书法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感动着每一位愿为中国书法事业作出奉献的人。
1993年,国家为了使书法教育更加走向正规、深入,更加蓬勃发展,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了美术学(书法教育)博士点。
1998年,国家人事部又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书法博士后教学点,使首都师范大学成为我国高校第一所从博士后、博士、硕士到本科、大专完整的中国书法教育体系。
欧阳中石与众多同道一起又投入积极深入的思考之中,更加努力地为中国书法教育做着贡献,不仅弥补了很久以来中国书法教育的不足,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书法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书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艺术风格欧阳中石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
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
其书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欧阳中石博学多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较全面、精深的造诣。
著述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
艺术成就2006年获得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2007年荣获中国文联第六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造型艺术成就奖”,是11位获奖者中唯一的书法工作者。
教学成果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
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早年就读于济南,1948年中学毕业后在小学任教。
1950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1951年再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主修中国逻辑史,1954年毕业毕业后,先后任教于通县师范学校、通县二中、北京171中学,教授过语文、数学、历史、体育、化学等课程。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凭借对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语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学试点,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被收入《北京市语文教学五十年》。
书法教育人才培养欧阳中石1981年调入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学科教育、逻辑学,并走上书法教育的道路。
他1985年主持创办书法专业,首先开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首批向全国招收近百名学生,后又发展了书法本科、硕士教育。
1993年国务院学位办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美术学(书法艺术教育)博士授权点,1998年国家人事部批准首都师范大学招收书法方向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欧阳中石分别于1990年、1993年起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并由此建成了高等院校中第一个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书法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书法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书法学科的发展完善和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倡导下,2005年11月,首都师范大学建立了“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及我国大学第一家“书法文化博物馆”。
欧阳中石还主编、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著,如《书学导论》、《学书概览》、《书学杂识》、《中国的书法》、《书法教程》、《书法与中国文化》等等。
欧阳中石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文化部艺术系列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
现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第八至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3年8月21日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书法作品书法艺术的深入学习后任北京师范学院逻辑学教授,兼任书法艺术专业主讲。
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师从吴玉如。
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用工更勤。
常作行书,从法二王,而又取势于王。
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黄、祝点法。
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
现为中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文化部艺术系列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
他治学博涉多优,在逻辑、国学、音韵、绘画、戏曲、文学、书法等学科都有精深的造诣。
书法理论研究他从教多年,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桃李满天下。
1985年,他在首都师范大学主持创办书法艺术教育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形成了由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书法艺术高等教育体系,使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成为我国书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他编著的各种专著和教材达40余部。
主要有《中国书法史鉴》、《中国的书法》、《书法教程》(主编)、《章草便检》、《书法与中国文化》(主编)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列书法教材(主编,并自撰其中重要部分)等。
其中,《书法教程》获1995年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2年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特别贡献奖。
对于书法,举凡周金汉石、晋帖北碑、唐贤宋哲乃至明清诸家,他都有涉猎,博采众长,而又归宗二王,形成了飘逸清新的独特风格,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
出版面世的作品有《中石夜读词钞》、《中石钞读清照词》、《小楷道德经书卷》等。
逻辑专业的成就他早年主修逻辑专业,曾从金岳霖等前辈学者问学,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参加了国家“六·五”项目五卷本《中国逻辑史》的编写,担任隋唐至明部分。
其他著作尚有《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先秦卷》(合著)、《逻辑》(主编)、《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合著)等。
对京剧的研究他还是一位京剧艺术家、研究者。
他是“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曾长期协助奚啸伯先生工作,对“奚派”艺术的完善有着重要的贡献。
同时,他还把京剧作为一门学问,举凡京剧的历史渊源、音韵、各派艺术特色及表演实践等都有专门的研究,创获颇丰。
其见解刊载于各种报刊、文集。
个人影响概述欧阳中石主编、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著,如《书学导论》、《学书概览》、《书学杂识》、《中国的书法》、《书法教程》、《书法与中国文化》等等。
作为一位海内外知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有着一个严谨治学的大学者、大书家风范。
他对学古人和自己创新都持有谨慎的态度。
他教育他的学生要积极学习古人,要深入到传统的精华中去,学习书法要有积极探索的精神,要学会深入研究,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扎实地学习、研究古人,才能逐步提高自己。
他告诫他们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求其然而然”,要能够进入历史的深处探掘其内在的精神,还应能观史而察今。
他认为,之所以要学习传统中的精华——“正统”,是因为“正统”是传统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他还指出,书法并不是“独立”的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一门学问,故而学习书法就不能脱离中国文化而去独立地学习,要把书法放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去学习、去研究。
欧阳中石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被海内外各博物馆、收藏家、书法爱好者竞相收藏,还有他不仅仅是一位著名书法家的因素——他在逻辑学、语文教学研究、戏剧研究等方面也有较高的成就。
他务实钻研,严谨治学,是当今的时代和他那为中国书法文化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成就他成为了当代书法教育事业的专家,同时也成就了他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以及取法高古、上追秦汉魏晋、熔铸历代名家精华、师古不囿于古而自成一家的独特书风。
欧阳中石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他每次应邀参加书法培训班或各种书学活动,都欣然给大家传授书学知识和书写技法,不厌其烦地教导大家要道技并修。
他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痛快不失俊逸,古朴而又华美。
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由于他的作品为众多书法爱好者所喜爱,他已应邀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
欧阳中石即将被评为“人民艺术家”有感有消息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欧阳老教授即将被评为“人民艺术家”,心下遂有几分感慨,禁不住手痒,不惧讳已之非而发诽人之言。
“人民艺术家——这既标示着艺术地位,又反映了社会影响和社会贡献。
在人民心中,有着“人民艺术家”的光辉形象,他们是人民的骄傲,人民也以他们为自豪。
因此,这一称号具有一种神圣感、崇高感。
”一、“人民艺术家”都颁给了谁?1951年12月21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联席会议老舍以“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老舍是举世公认的当代著名的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其作品流淌的浓浓爱意和启蒙思想曾经深深的打动了国人的心。
老舍的伟大不仅是文学,而在于人格,他从来不搞文艺批评,要批评他只拿自己的作品当把子,全世界能这样的人只有他。
老舍的作品描述的是人民,爱戴的是人民,拯救的是人民,人民尊重老舍,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1953年,在画家齐白石90岁时,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