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纳税实务知识点总结

纳税实务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从各种合法经济活动取得的所得征税的一种税收。
1.税收对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对象是我国境内的个人。
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个人以及无民族国籍的个人。
2.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是指应当向税务管理部门依法申报应纳税款并履行其他税收义务的纳税人。
3. 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分为七个级距,其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适用不同的所得收入级距。
4.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个人所得税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5.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起征点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取得的综合所得累计超过个税起征点的个人,才需要缴纳相应的个税。
6.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不同的收入来源有不同的计税方法,如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
第二部分: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是以货物和劳务等各种形式的经济交易为征税对象,按照货物和劳务在生产、加工、分配和流通环节中所增加的价值或者所接受的约定价值来计征税款的一种一般性税种。
1. 纳税人范围:增值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 一般纳税人:指境内单位和个人,就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及进口货物应纳税,且卷入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特定行业的单位个人,以及其他规定。
- 小规模纳税人:指境内单位和个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者进口货物的纳税总额不超过规定数额的,应当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管理的其他规定纳税人。
2. 纳税政策:定额征收是增值税的计税方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税率应纳税额为一定的比例计算的。
3. 开具发票: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者从事进口货物等均应按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4. 纳税申报:纳税人要依法履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义务,按规定提交各项报表和报告。
经济法第4章-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
判定标准
纳税义务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居民纳税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 1年的个人 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和 境外的全部所得纳税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非居民纳税 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 的所得纳税 人
1年的个人
6、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的判断: (1)住所标准: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采用习惯性住所的标准, 将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界定为: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 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2)居住时间标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 日,即以居住满1年为时间标准。 提示:在居住期间内临时离境的,即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离 境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不扣减日数, 连续计算。
(九)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票、建筑物、土地 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1、股票转让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 (1)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暂 缓征收个人所得税; (2)待个人将股份转让时,就其转让收入额,减除个人取得该股份 时实际支付的费用和合理转让费用后的余额,按“财产转让所得” 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3、个人出售自有住房。 (1)个人出售自有住房取得的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的 有关规定确定。 (2)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 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
(五)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作品包括文学 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 1、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也应征收个人所得税。 2、对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的职员在本单位的刊物上发表作品、出版图书取得所得征税 问题,有关税收制度规定如下: (1)任职、受雇于报纸、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 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提示: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应按 “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 入,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总结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总结1.税收范围: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
2.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包括自然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其中自然人是最主要的纳税义务人。
3.纳税年限:个人所得税以纳税年度为周期,纳税年度一般与日历年度一致。
4.税基计算:个人所得税的税基是指个人所得额。
个人所得额=收入额-减除费用-特定扣除项目。
其中,收入额包括各类所得的全年累计金额,减除费用是指在个人所得额中可以减去的费用,特定扣除项目是指在个人所得额中可以扣除的特定项目,比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
5.税率和税额计算: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根据个人所得额不同,逐级递增地计算税率,税率分为7档,分别是3%、10%、20%、25%、30%、35%、45%。
根据税率和个人所得额计算出税额,税额=个人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6.税收优惠政策: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鼓励个人购房、创业等,个人所得税还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比如,对于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有一定额度的扣除;对于小微企业的创业收入可以减免一定的所得税等。
7.税务申报和纳税期限:个人所得税纳税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申报并缴纳税款。
一般情况下,个人所得税属于年度所得税,需在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进行年度汇算清缴。
8.扣缴义务人和代扣代缴:对于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支付工资薪金和给予劳务报酬的,有扣缴义务,需根据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并及时上缴国家财政。
扣缴义务人在扣缴个人所得税后,应向纳税人开具相应的发票或凭证。
个税的知识点总结

个税的知识点总结
个人所得税是指针对个人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所得,按照一定税率征收的税收。
以下是个人所得税的知识点总结:
1. 纳税人范围:个人所得税适用于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实际居住超过183天的个人;非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或者实际居住不满183天的个人。
2.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计算,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分为7个等级,税率逐级递增。
3. 免税额:每年确定一个免税额,低于该金额的个人所得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4. 所得分类:个人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
5. 扣除项目:个人可以享受一些扣除项目,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可以减少相应的金额。
6. 纳税义务:个人需要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并按规定时间缴纳税款。
雇主也有义务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
7. 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对一些特定行业或地区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等。
8. 税务登记:个人在取得收入后,需要到当地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登记,获取纳税人识别号。
9. 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对于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根据中国税法和双边税收协定的规定进行计算和缴纳。
总体来说,个人所得税是一种按照收入水平递增征收的税收,涉及到纳税人范围、计算方法、免税额、扣除项目、纳税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个人应当了解相关的税法规定,及时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办税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办税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个人所得税1.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从各种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所得,按规定纳税的一种税种。
我国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是分类征收,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体户、农民、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特许经营取得的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七项。
2.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 payable = 应纳税所得额 x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3.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要经劳动、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股息、红利等范围的所得和财产出租等范围的所得支付人或者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在取得上述所得时应当在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汇缴纳税、申报征收管理。
4.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与筹划: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包括居民个人在内的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等8项所得减免方式。
二、企业纳税1.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依法自其取得的所得额扣除允许的成本后,应当缴纳的国家税收。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企业所得税payable = 应纳税所得额x 适用税率。
2. 企业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流转性税,主要对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部分征税。
增值税计算公式为:增值税 payable = 销售额 - 购进成本。
3. 企业税务管理: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税务局的规定,完成纳税申报、报税及纳税义务申报等程序,企业还应当按照规定保管税务资料,并在税务机关的要求下提供相关资料。
4. 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对一些特定行业或地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
三、税务报表申报1. 税务申报表:税务申报表是企业、个人在纳税期间向税务机关提交的申报资料,包括增值税税务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税务申报表、个人所得税税务申报表等。
个人所得税第一讲(1)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知识点:纳税人和征税对象(★★)(一)纳税人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外籍个人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等,又包括“自然人性质的特殊主体”,如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二)纳税人分类及纳税义务——属人+属地【注意1】上述居住满1年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满365天【注意2】在居住期间“临时离境”的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不扣减日数,连续计算。
【举例】加拿大留学生大山于2015年12月28日来中国留学,2016年7月暑假期间回国探亲20天,11月因事回国15天,2017年12月28日毕业后回国。
(1)2015年度侃大山是否是居民纳税人?(2)2016年度侃大山是否是居民纳税人?(3)2017年度侃大山是否是居民纳税人?(三)所得“来源”地【注意】所得来源地与所得支付地,两者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我国个人所得税依据“所得来源地”判断经济活动的实质,征收个人所得税。
【举例】美国人汤姆被美国母公司派往中国子公司进行为期八个月的业务指导,业务指导期间其工资由美国母公司发放。
其中所得来源地为中国,所得支付地为美国。
我国按照所得来源地来判断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3.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4.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5.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记忆提示】盯准“来源”二字。
【例题·判断题】(2017年)合伙企业的自然人合伙人,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正确答案』√【例题·单选题】(2017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取得所得的下列外籍个人中,不属于居民纳税人的是()。
中国税制必背知识点大一

中国税制必背知识点大一中国税制必背知识点税制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为中国大一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税制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中国税制的一些必背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应用。
一、税收分类根据征收主体不同,中国税制可以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
中央税主要由中央政府征收,包括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
地方税则由地方政府负责征收,如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二、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居民个人按照其取得的各项收入,缴纳的一种税收。
根据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主要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应当对其在境内和境外取得的各项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则按照国际税法的规定缴纳税款。
三、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依法缴纳的税费,征税对象为企业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境内和境外的所得额中,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则按照国际税法的规定缴纳税款。
四、增值税增值税是指按照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计征的税。
在中国,增值税是国家重要的间接税种,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
根据增值税法规定,增值税具体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纳税人类型,税率也有不同的档次。
五、消费税消费税是按照特定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销售额或数量计征的税。
消费税适用于特定的消费品,如高档烟酒、汽车、珠宝首饰等。
根据消费税法规定,消费税可由生产、流通、零售环节的纳税人缴纳。
六、资源税资源税是指对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进行征收的税费。
资源税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税种,可以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来调节环境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节约型经济的发展。
七、关税关税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税费。
中国对进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税率的关税,以调整国内经济状况,保护国内产业和调节进出口贸易的平衡。
八、其他税种除了上述主要税种外,中国还有一些其他税种,如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第07章 个人所得税法

7.下列所得中,不采用代扣代缴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
A.劳务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C.偶然所得
D.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单项实训
一、单项选择题
8.下列所得中一次收入畸高,可实行加成征收的是( )。
A.稿酬所得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偶然所得
9.税法规定,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当其在
6.下列所得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 )。
A.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取得的收入 B.取得技术咨询费
C.讲课费
D.转让专利技术收入
7.我国行使的税收管辖权有( )。
A.居民税收管辖权
B.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C.公民税收管辖权
D.支付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单项实训
二、多项选择题
8.下列享受附加减除费用的个人有( )。
一、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税项目应纳税额 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
1.平时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其应纳 税额按照每月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税率 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法定减除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一)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
1.住所标准 2.居住时间标准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二)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 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 的所得。
(2) 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 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 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讲解: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知识点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等。
提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3.我国既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又行使居民管辖权,把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划分为居民和非居民两个部分
4.我国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居民纳税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
具体划分见下表:
纳税人
类别
承担的纳税义务判定标准
(1)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
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
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任何地方,都
要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
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只要具备一个就成为
居民纳税人:①住所标准:“在中国境内有住
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
境内习惯性居住;②居住时间标准:“在中国境
内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
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
365日。
(2)非
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
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的判定条件是以下两条必须同时具
备:(1)在我国无住所;(2)在我国不居住或居
住不满1年
提示: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对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
"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二、扣缴义务人
凡支付应纳税所得的单位或个人,都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提示:扣缴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各项应纳税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除外)时,必须履行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