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12分钟(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胃肠减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用于减轻和预防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积聚引起的不适。

本文将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 病人准备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前,医务人员需确保病人在操作前已经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同意。

同时,需要检查病人的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和需要减压的原因。

2. 器材准备准备好必要的器材:胃管、吸引瓶、注射器、生理盐水、消毒剂、手套等。

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3. 操作步骤(1)洗手并戴上手套,保持操作的卫生。

(2)为病人选择适合的体位,通常是半坐位或左侧卧位,有助于胃肠减压操作的进行。

(3)取出预先准备好的胃管,并将其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以润滑并减少病人不适感。

(4)擦拭病人口腔,确保口腔的清洁,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

(5)将胃管插入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不适感和反应,适当停止或调整插入速度。

(6)胃管进入胃后,将吸引瓶连接到胃管的一端,并确保连接牢固。

(7)调整吸引瓶的负压,通常设定在-40 cmH2O左右,以便有效吸引胃部积聚的气体和液体。

(8)观察吸引瓶内的气体和液体,确认减压效果。

(9)操作完成后,逐步拔除胃管,并观察病人的反应。

评分标准: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病人的耐受情况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1. 操作准确性:(1)插管是否顺利完成;(2)胃管位置是否正确,即是否成功插入胃内;(3)胃管固定是否牢固,不易脱落;(4)减压效果是否明显,即吸引瓶内是否有气体和液体聚集。

2. 病人耐受情况:(1)病人的不适感是否得到有效缓解;(2)病人是否有呕吐、咳嗽、窒息等不良反应;(3)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是否稳定。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操作方法,以提高操作的效果和病人的耐受性。

在胃肠减压技术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操作质量的评估。

胃肠减压(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胃肠减压(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5
缺一步扣1分,未及时反折胃管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擦净病人口鼻、面部,擦净胶布痕迹(口述),整理床单元。
2
未擦净口鼻、面部及胶布痕迹各扣1分,未整理床单元扣1分。
4.询问病人感觉,交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2
不询问、不交待各扣2分,整理用物不符合要求扣1分。
5.洗手、签字、记录
3
未签字扣2分,未记录扣1分。未洗手扣1分。
评价
15分
1.操作熟练、动作轻柔。
5
操作不熟练扣5分,不轻柔扣2分。
2.插管一次成功,胃肠减压器连接有效。
5
一次不成功或无效扣5分。
3.护患沟通好,爱护体贴病人。
5
沟通不到位扣1~2分,爱伤观念不强扣2分。
4.限时8分钟。
每提前或拖后30秒加、减1分。
12
缺一步扣3分。顺序颠倒扣2分。未嘱病人做吞咽动作扣2分。进管不畅时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扣2分。插管动作不轻柔扣2分。插管一次不成功扣5分。操作不到位一处扣1分。未口述每项扣2分。
5.验证胃管在胃中,将胃管用胶布固定于面颊部。
4
未验证扣3分,胶布固定不牢固扣2分,胶布固定不符合要求扣1分。
6.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松开止血钳,用别针妥善固定于病人肩部、枕旁或床基单,贴好胃管标识并注明置管日期。
胃肠减压(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项目
操 作 内 容
分值
评 分 标 准
操作前
准备
25分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核对医嘱。核对病人床头牌及腕带。自我介绍,解释目的。
5
仪表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核对医嘱扣2分,未核对病人扣2分,核对不全扣1~2分。未解释扣2分,解释不全扣1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

.
1、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沿选定的一侧鼻孔缓缓插入 2、插入至咽喉部时(14—16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随即快速将胃管插入 直至预定长度(50—75cm) 3、证明胃管是否在胃内 (1)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能抽出胃液 (2)将听诊器放至胃部,用注射器快速注入10cm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体逸处 4、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面颊部 十、减压: 1、接负压吸引瓶 2、妥善放置负压吸引瓶 3、整理床单位 4、嘱病人活动时注意防止胃管拔出、扭曲,禁饮禁食和停用口服药物
.

六、查对用物:均符合使用要求 七、核对、准备病人: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确认病人、了解病人合作情况。 2、协助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3、将治疗巾中铺于额下,弯盘置于方便取用处 4、观察鼻腔、选择通畅无疾患的一侧用棉签清洁 5、备胶布置于可取处 八、准备胃管: 1、取出胃管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插管长度并做标记(50—75cm) 2、将少许石蜡油倒入纱布上以润滑胃管前端(10—20cm) 九、插管并固定:人 十二、整理用物 十三、洗手、记录 十四、减压过程观察 1、密切观察各条管道是否通畅,每隔4—8小时冲洗胃管一次。 2、随时检查管道有无弯曲,打折、脱落,减压装置是否严密。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减压液的量,颜色、性质、气味、手术 病人是否排气。 4、每次灌药后,灌少量温开水冲管道。 5.一次性负压吸引瓶3—5天更换。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指导老师: 操作者:
.

一、修剪指甲、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二、评估病人 1、核对、确认病人、作自我介绍 2、解释胃肠减压的目的,指导配合方法 3、评估病人病情,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有无鼻中隔偏曲、有 无鼻息肉 三、环境评估: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符合治疗要求 四、护士准备:按六步洗手、戴口罩 五、用物准备: 1、一次性胃肠减压装置1套 2、一次性无菌胃管、石蜡油、无菌纱布、弯盘、棉签、治疗巾、50 毫升注射器、治疗碗(内盛温开水)、胶布、听诊器、压舌板、治疗 卡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目的报告老师,操作开始,此次操作为,胃肠减压,目的是:为病人留置胃管,持续抽出胃内容物,达到减压。

转抄接到医嘱,转抄医嘱(1床,张三,胃肠减压,禁食),双人核对。

三.评估①准备并检查用物(手电筒)②进入病房,核对床头牌、病人,自我介绍,解释操作过程,取得病人配合。

③检查病人口鼻腔情况:鼻腔黏膜有无肿胀、炎症,有无鼻息肉及鼻中隔弯曲;鼻腔的通气情况;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

④检查病人的口腔内有无假牙,有的话取下假牙并用清水浸泡。

⑤询问病人需要,无需要后离开病房。

*1床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张三,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您可以叫我...,您今天的治疗与护理都是由我为您进行的!由于您疾病的原因,现在根据医嘱要为您进行胃肠减压,您以前有进行过胃肠减压吗?----*没有是吧?那我为您解释一下,胃肠减压要先插一根胃管,就是将一根细软的管子由鼻腔通过咽喉部,插到胃内,再将外部尾端连接吸引装置,这样可以引出您胃内容物,达到减压的目的,有利于您疾病的恢复,过程可能会有点不适,但我会尽量轻柔,您可以配合我吗?*可以是吧,那让我检查一下您的口鼻腔情况(检查略,边检查边汇报),口鼻腔情况完好,张三,我将选择您的右侧鼻腔插胃管,现在需要我协助您上厕所吗?---- *那您还有什么需要吗?---*好的,那您先休息,床头铃给您放在这,有事您可以按铃呼叫我,我去准备一下东西等会就来为你进行胃肠减压。

报告报告老师,病室环境温湿度适宜;病人意识清楚,可以配合;病人口鼻腔完好;翻阅病例,病人无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或梗阻,鼻腔、食管近期未动过手术、心肺功能良好(胃肠减压的禁忌症),可以进行操作。

准备(一)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用物:治疗盘内放置换药包(两个治疗碗、一把镊子、纱布数块-大小小大)、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器,弯盘、一次性胃管、一次性50ml注射器,一次性压舌板、一次性橡胶外科手套、治疗巾、棉签、石蜡油、温开水、手电筒、听诊器、胶布、别针、胃管标示、防导管扭曲标示、禁食标志、绳子(病人床尾有巡视卡)评估治疗室环境治疗室环境宽敞明亮,半小时之内停止打扫,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操作台面清洁干燥平坦,可以进行操作依次检查用物(打开无菌包后,一个治疗碗内备温开水,另一个备纱布)无菌包包布丢于污衣袋内,清水小毛巾擦拭治疗台桌面再次洗手操作流程⑴协用物至病房,敲门进入病房,治疗车与床尾成45度角,治疗盘端到床头柜上,拿出弯盘置于床头柜上,备温开水的治疗碗放于治疗盘内。

省级医院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

省级医院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

省级医院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
1.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

二、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期间禁止饮水和禁食,保持口腔清洁。

三、注意事项
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

2.观察记录胃肠减压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3.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胃肠减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优秀文档

胃肠减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优秀文档

胃肠减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沂水县人民医院胃肠减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2分钟)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成绩胎心监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EFM图形的术语和定义对EFM图形的完整的描述应包括5个方面,即基线、基线变异、加速、减速及宫缩。

其定义见表1.另外,由于正弦波形有着非常特殊的临床意义,往往预示胎儿已存在严重缺氧,常见于胎儿重度贫血、胎母输血的病例,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评分标准:胎心电子监护图形解读分六大项,具体见上表1.基线描述:正常基线率标准;胎儿心动过速;胎儿心动过缓描述正确各3分,总分9分,描述错误者扣相应分数.2.基线变异:变异缺失、微小变异、正常变异、显著变异、短变异、长变异描述正确各3分,总分18分,描述错误者扣相应分数。

3.加速:加速的幅度、次数、持续时间、与孕周关系及延长加速各3分,总分15分,描述错误者扣相应分数。

4.减速: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变异减速、延长减速、反复性减速、间歇性减速描述正确各4分,总分24分,描述错误者扣相应分数.5.宫缩:正常宫缩、过强宫缩描述正确各2分,总分4分,描述错误者扣相应分数.6.正弦波型:定义及意义描述正确各得2分,总分4分,描述错误者扣相应分数。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目的:1。

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

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

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4。

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注意事项:1.应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重的食道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

2。

插管时应注意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适宜,插入过长胃管在胃内盘曲,过短不能接触胃内液体,均会影响减压效果。

据临床观察,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 cm,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内的深度为55~60 cm。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范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范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范(一)工作目标遵医嘱为患者置胃管,患者能够了解有关知识并配合。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胃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患者鼻腔、有无分泌物阻塞、是否通畅,以及患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患者是否有以往插管的经验。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

4.准确测量胃管插入的长度。

⑴由耳垂到鼻尖再到剑突的距离。

⑵前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成人45-55厘米,儿童14-18厘米)。

5.插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技巧,安全顺利地插入胃管。

6.昏迷患者应先将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厘米),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

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腔中。

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7.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8.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妥善固定于床旁。

9.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

10.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胃管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

11.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12.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13.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14.及时发现并积极预防和处理与引流管相关的问题。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动作轻巧,患者配合。

3.确保胃管于胃内,固定稳妥,保持有效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及护理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及护理
减轻吻合口张力,防止吻合口漏。 4.术后持续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轻腹胀并减
轻缝线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同时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 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
5.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麻醉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 2.降低胃肠膨胀,增加术野显露,便于手术操作 3.减轻胃粘膜水肿,有利于术后恢复
区用听诊器听气过水声。 3.置管末端于水中,看有无气泡逸出,在胃内
不应有气泡。 (为了避免由于置入胃管后证实胃管是否在 胃内一难点,可采取空腹侧卧位尤其是右 侧卧位,使胃液很快抽出,避免了因胃液 不能抽出,将胃管反复盲目插进、拔出或 重插,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7
胃肠减压的注意事项
1.应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 重的食道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 以防发生损伤。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及护理
胃肠减压原理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 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 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 炎症的局限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 的一种方法。
2
胃肠减压的目的
1.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预防术中呕吐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3.进行胃肠道手术前的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防止腹胀,
2.插管时应注意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适宜,插 入过长胃管在胃内盘曲,过短不能接触胃 内液体,均会影响减压效果。
3.当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 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8液抽出,听诊胃中有
胃肠减压的注意事项
5.要随时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持续有效的负压, 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不通 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 回抽,避免胃扩张增加吻合张力而并发吻 合瘘。胃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 再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评估】
(一)病人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胃肠减压的目的。

(二)病人的鼻腔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息肉、活动性义齿等。

(三)患者有无人工气道。

(四)患者有无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

(五)患者有无凝血障碍。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 治疗盘内盛:一次性杯子(内盛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治疗巾、一次性胃管、50ml注射器、消毒弯盘一套、纱布2块、别针、消毒润滑剂、棉签、胶布、
压舌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薄膜手套、手电筒、手消液、软尺、污物缸、血管钳、胃肠解压导管标识。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体位: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昏迷的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后仰。

【方法】
接到医嘱,转抄医嘱→携用物至床旁→对床号、姓名、手腕带→解释(目的、方法)→评估(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检查鼻腔吹气,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黏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息肉、有无人工气道、有无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有无凝血障碍)→评估环境→手消→回治疗室→洗手、戴口罩→准备并检查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并解释→测量胃管长度→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手消→清洁鼻腔→颌下垫治疗巾→弯盘置颌下→打开一次性胃管、注射器、润滑剂放入弯盘→戴手套→检查胃管并夹闭末端→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持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10—15cm (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如为昏迷患者则操作者用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插胃至所测量的长度→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脱手套→固定胃管→贴胃管标识→收弯盘、治疗巾→连接胃肠减压器→固定胃肠减压器→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手消→交待注意事项(不要让胃管滑脱、扭曲、活动中注意保护、打喷嚏时用手保护)→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洗手、脱口罩→记录(日期、时间、引流液量、色性质)
【评价】
(一)与患者沟通交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二)动作轻柔、准确、操作规范。

(三)胃管放置到位。

(四)胃肠减压有效
【注意事项】
1.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史、食管阻塞及极度衰弱患者应慎用。

2.患者安放胃肠减压后,应停止口服药物和饮食。

如必须口服药物时,需将药物
研碎,溶于水后注入导管,注药后夹闭导管1-2小时。

3.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
影响减压效果。

4.使用胃肠减压患者应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应密切观察病情、引
流物的量和性质,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做好记录。

5.胃肠减压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和清洁鼻腔。

【理论提问】
1 、胃肠减压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聚集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力。

②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减轻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性;
③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

2、为昏迷患者做胃肠减压时应注意什么?
答:为昏迷患者插入胃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至咽喉部时(约15cm左右),
左手托起其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
至所需长度。

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腔中。

3、插胃管过程中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时如何处理?
答: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4、测量胃管置入长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 (l)鼻尖到耳垂及剑突的距离。

(2)前额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成人45 -55cm ,儿童14-18cm)。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评分标准
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分

扣分
原因


准备质量评估:1、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胃肠减压的目的
2、病人的鼻腔情况、是否有人工气道、
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有无
5
5
标准20分
凝血障碍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备齐物品,放置合理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体位: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
3
3
2
2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60分1、核对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
2、测量胃管插入长度
3、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
4、清洁鼻腔
4、打开、检查、润滑胃管方法正确
5、插入胃管方法正确,插入长度准确
6、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7、妥善固定胃管
8、正确连接胃肠减压器,妥善固定
9、观察胃肠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10、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手

11、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
12、处理用物,洗手
13、记录
5
5
3
3
4
8
5
3
5
5
3
5
3
3
终末质量标准20分1、与患者沟通交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2、动作轻柔、准确、操作规范
3、胃管放置到位
4、胃肠减压有效
5
5
5
5
总分10
10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