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习题答案第二章汇总

电路分析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习题答案第二章汇总
电路分析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习题答案第二章汇总

2.1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得 ① 01=i ② 032=+i i ③ 0643=++i i i ④ 6521i i i i =++ ⑤ 054=+i i

对封闭面列KCL 方程,得

②③④节点构成的闭合面:0541=++i i i ③④⑤节点构成的闭合面:0321=++i i i ②③④⑤节点构成的闭合面:01=i 2.2 解:

0000000543164218975645632432631521=+++=+-+=-+-=-+-=-++-=++-=++=++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2.3 解:

对a 节点列KCL 方程,得

A

I I I I 12322144

1=-=-=+=

对回路1列KVL 方程,得

A

I I I I I 45018212125062121255154==+++=+++

对b 、c 、d 、节点列KCL 方程,得

A

I I I I I I A I I I I I I A I I I I I I 2)3(11433416232

635121

255466

54=---=-==+-=-=-==+-=-=-=+=

对回路2列KVL 方程,可求得U

V

U I I I U 242611236)3(41236464

63=?-?++-?=++=+

2.4 解: KCL :

00521654431=-+-=++-=+-I I I I I I I I I KVL :

2

3143205652643541=-+=++=--I I I I I I I I I 2.5 解:利用支路电流法,对电路列出KCL 、KVL 方程,有 KCL :

5

644326210i i i i i i i i i =++==++

KVL :

3

33554411333222244666i R u i R i R i R u i R i R i R i R u i R s s s +=+=+++=+ 代入已知条件,解得:A i 956.05-= 2.6 解:

利用支路电流法,对电路列出KCL 、KVL 方程,有 KCL : c b e I I I += KVL :

c

c e e c e e b be b b b I R U I R U I R I R I R U ++=++=

其中 b c I I β=

代入已知条件,解方程得:

A

I A I A I e c b 3351016.11013.11027.2---?=?=?= 2.7 解:假设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如下图所示。

观察电路图,列出网孔方程如下所示

822282640248321321321=++--=++=-+m m m m m m m m m I I I I I I I I I 求解方程得到三个网孔电流

A

I A I A I m m m 4106321=-== 根据KCL 即可求得各支路电流

A

I I I A I I I A I I A I I I A I I A I I m m m m m m m m m 6442106325214333162211=--==--===-=+-=-====

2.8 解:假设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观察电路图,列出网孔方程没

43

13212105455113232121-=+-=-+-=-m m m m m m m I I I I I I I 求解网孔方程得到三个网孔电流为

A

I A I A I m m m 325321-=== 从而,各支路电流为

A

I I I A I I I A

I I A I I A I I m m m m m m m 5)3(2325325325214332211=--=-==-=-=-======

2.9 解:假设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观察电路图,列出网孔方程如下所示

12

224122441023812220321321321=+---=-+-=--m m m m m m m m m I I I I I I I I I 求解网孔方程得到三个网孔电流为

A

I A I A I m m m 213321=-== 再利用KCL 求得各支路电流

A

I I I A I I I A I I I A

I I A I I A I I m m m m m m m m m 3214)1(3123213326215314332211-=--=-==--=-==-=-===-====

2.10 解:假设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观察电路图,列出网

孔方程,如下所示

20

204820424104081020321321321=+---=-+--=--m m m m m m m m m i i i i i i i i i 求解网孔方程得到三个网孔电流为

A

i i i A i A i A i m m m m m 6.19.05.264.3323321-=-=-=-=-=

2.11 解:假设回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观察电路图,列出回路方程如下所示

8)835(4886)863(1648326)642(2331221=-++=--+++-=-++i i i i i i i

解方程得 A i i 4.23==

2.12 解:假设回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观察电流图,列出回路方程如下所示

I

i U i i i i i i i i i 1.0510)105(42054)541(0104)10420(3213312321-==--+-=--++=--++

解方程得 V U 5.

276= 2.13 解:

标出节点电压参考方向,观察电路图,列出节点方程

10

21

)6

121132

11042

1

)2151(1221=-+++-=-+u u u u 2.14 解:

标出节点电压参考方向,观察电路图,列出节点方程

22

1

)10121(1

1021)215111(1221=-+=-++u u u u

解方程得

V

u V u 909.1009.921==

A

u

i A

u i A

u u i A u i 0909.110818.15909.02909.0110241

32

121

1====-=-==-=

2.15 解:

标出节点电压参考方向,观察电路图,列出节点方程

20

15101

41)41101(04

1

51)2014151(50

2

1233121u I I u u u u u u u ==--+=--++= 求方程得 V u U 322==

2.16 解:当电压源作用时,对应的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对回路1列KVL 方程,得

A

i i i 212663'

''=+=+

对假想回路2列KVL 方程,得(1Ω电阻上此刻无电流流过)

V

u V u i 6123'

''==+

当电流源作用时,对应的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A i 13

63

3''=+?

= 由KCL ,可知 A i 5231=+= 对图示回路列KVL 方程,得

V i i u 115661''''=+=+=

根据叠加定理

A

i i i V u u u 31217116'

''

'''=+=+==+=+=

2.17 解: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V U 5)2

1

5453(6'=?+?

?=

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V U 3)2

1

369(

6''=?+?= 根据叠加定理 V U U U 8'''=+=

2.18 解:根据齐性定理,电路中激励源同时增大2倍,电路中的响应也响应增大2倍,故

V

U 1628=?=

2.19 解: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对图示回路列KVL 方程,得

'

'1

'1'2)31(6I

U U I =++=

故 A I 1'= V U 313'-=?-= 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KCL ,可知

'

'''1

''''144I

I I I -=+=

对图示回路列KVL 方程,得

''1''1''32I U I =+

代入''''14I I -=,得

''''1''3122I U I -=+

且式中 ''''1I U = 故 A I 2''=

此时 V I I U 6)4(33''''1''=-?== 根据叠加定理

V

U U U A I I I 363321'

''

'''=+-=+==+=+=

2.20 解: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电路可知 3

'

'1

U I =

根据KCL ,可得

3

'

'

'1

'

'2

U I I I I -=-=

而 1226126'''

2'+-=+=U I I U

故 42''+=I U 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电路可知

3

6''''1'

'''2

U I U I =

=

根据KCL 可得

6

23'

''''

'2

''1''+=+=+I U I I I

根据叠加定理

10210)(26242'''''''''+=++=+++=+=I I I I I U U U

2.21 解: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tV t U ab sin )2

1

5.2sin 5(

1'=??= 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分电路如下图所示

V e e U t t ab

--=+??=2.0)34

343

(1''

根据叠加定理

V e t U U U t ab ab ab )2.0(sin '

''-+=+=

2.22 解:(a )该电路课通过电源等效变换,作如下化简

(b )

2.23 解:与40Ω电阻相连的是如下图所示一端口电路

利用电源等效变换,以上一端口电路可等效为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此戴维南等效电路与40Ω电阻相连,电阻上的电压U 为:

V U 840

6040

20-=+?

-= 2.24 解:N 单口网络可等效为戴维南等效电路,(a )(b )电路可变换成下图所示电路

(a )图中 mA K U

I 5.251=Ω

=

对(a )图中回路1列KVL 方程,得

mA

I U I 320105.2223==+?

根据KCL 可得mA I I I 5.05.23123=-=-= 对(a )图中回路2列KVL 方程,得

U RI u s =+3

即 5.12105.03=?+-R u s (1) 对(b )图中回路1列KVL 方程,得

mA

I I 820105.2443==?

对(b )图中回路2列KVL 方程,得

5RI u s =

而根据KCL 可知mA I I I 281045=-=-=

故 R u s 3102-?= (2) 综合(1)(2)两式,可求得

Ω

==K R V u s 510

2.25 解:

A

I rI 82411==

且 A I 46

24

2== 由KCL ,可得

A

I I I I 5121=+=+

2.26 解:

由KCL ,可得

I

I I I I I I 232121+=+=+

对图示回路列KVL ,得

I I I I I I I I I 3

2112181812126181261822222

1-

=-=++=+=

而 I I I U 812)3

21(12122-=-== 此单口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2.27 解:根据电源等效变换,将戴维南等效电路变换为诺顿等效电路。

(a)

(b)

2.28 解:(1)将两端口短路,求出I SC

I SC=0.5A

(2)利用外加电源法,求出R eq

根据KCL 和KVL ,可得

()()15

510?-+?--==I i I vI i v I

v t t t t

联立以上两方程,可得v

i v R t t eq +==

640 2.29 解:与R L 相连的一端口电路,可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最终简化成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合

当R L =80Ω时所吸收的功率为W 8.080)80

16024

(

2=?+ 当R L =160Ω时所吸收的功率为W 9.0160)160

16024

(

2=?+ 当R L =240Ω时所吸收的功率为W 864.0240)240

16024

(

2=?+ 2.30 解:先将与R L 相接的一端口电路简化成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合

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可知,外接R L =50Ω时,取得最大功率

W P MAX

72.050

4122=?= 2.31 解:断开负载电阻,由叠加定理计算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再计算单口输出电阻,得到下图所示等效电路,由此计算出负载电阻得到的最大功率

当20V 及40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V V

V U ab 10820404'=Ω

-?

Ω= 当5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V U ab 5''=

当2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V U ab 0'''=

故 V U U ab oc 150510=++== 单口网络输出电阻Ω=+++=5)22//()22(3O R 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当Ω==5O L R R 时W P MAX

25.115

4152

=?=

2.32 解:列出KCL 方程

A

I I I I 20

2)4(46==+-+

故 V I U oc 126==

断开电流源,用外加电源求端口VCR 的方法得到输出电阻,如下图(a )所示

3

465.045.042U

U U U I U I I I S =+=+=+-+

= 求得 S I U 3= 故 Ω=3o R 等效电路如下图(b )所示

当Ω=6L R 时,获得最大功率

W P MAX 66)6

612(

2

=?+= 2.33 解:标出节点电压参考方向,观察电路图,列出节点电压方程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对于理想电压源而言,不允许路,但允许路。 2.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 为。 3.当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 为。 4.一般情况下,电感的不能跃变,电容的不能跃变。 5.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无等效可言。当端 子开路时,两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6.对于具有n个结点b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个独立的KCL方程, 可列出个独立的KVL方程。 7.KCL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8.理想电流源在某一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端 电压无关,端电压由来决定。 9.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关系相 同。

10.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 。 11.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理想电流源和 电阻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 12. 在一阶RC 电路中,若C 不变,R 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 13.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是 =0。 14. 在使用叠加定理适应注意:叠加定理仅适用于 电路;在各分电路 中,要把不作用的电源置零。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代替。 不能单独作用;原电路中的 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 15. 诺顿定理指出:一个含有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 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导的并联组合进行等效变换,电流源的电流等于一端口的 电流,电导等于该一端口全部 置零后的输入电导。 16. 对于二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当R=2C L /时,电路为欠阻尼电路,放电 过程为 放电。 17. 二阶RLC 串联电路,当R 2 C L 时,电路为振荡放电;当R = 时,电路发生等幅振荡。 18. 电感的电压相量 于电流相量π/2,电容的电压相量 于 电流相量π/2。

电路分析基础_复习题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1、测量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时,应先选好电压表的量程,再将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中。(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2、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是恒定的,不随负载变化。(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3、导体中的电流由电子流形成,故规定电子流的方向就是电流正方向。(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4、从定义上看,电位和电压相似,电位改变,电压也跟着改变。(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5、导体的长度和截面都增大一倍,其电阻值也增大一倍。(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6、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 )指向( ),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由( )指向(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高电压,低电压,低电压,高电压 7、测量直流电流的直流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当中,表的 端接电流的流入端,表的 端接电流的流出端。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正,负 8、工厂中一般动力电源电压为 ,照明电源电压为 。 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如果考虑相位差,设?∠=? 10220A U ,则? B U = , ? C U =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380伏,220伏,36伏,?-∠=? 110220B U ?∠=? 130220C U 9、用交流电表测得交流电的数值是其 值。受控源是大小方向受电路中其他地方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源。受控源有四种模型,分别是: ; ; ;和 。

(精品)精品1电路分析基础试题答案

练习一、1.分别计算图示电路中各电源的端电压和它们的功率。 (5分) 解:(a ) …………2分 (b ) 电流源: ……….1.5分 电压源: …………1.5分 2.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化简各二端网络。 (6分) 解: (a) 3 .计算图示电路在开关S 打开和闭合时a 点的电位?=a U (5分) 解:开关S 打开:mA I 25.11 121 6=++-= ……..1分 V U a 25.225.111=?+= …………………1.5分 开关S 闭合:V U 8.22 141212 131=+++ = ….1分 V U U a 9.11 11 111=+-? += ….1.5分 4.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1I 和电压ab U 。 (5分) 解:A I 25 10 9.01== A A I 222.29 20 1== ……….2.5分 (a ) (b ) W U P V U 5051052=?==?=发W U P V U 1052=?==发 W P A I V U 6323252=?==-==吸,方向向下 a b a b b b b a U b

A A I I U ab 889.09 8 4)9.0(11== ?-= ……..2.5分 5.电路如图所示,求X I 。(5分) 解: 电压源单独作用:4)42(-='+X I A I X 3 2 - ='? ……..1.5分 电流源单独作用:A I X 3 2 2422=?+= '' ……..1.5分 故原图中的03 2 32=+- =''+'=X X X I I I ………..2分 6、计算图四(4)所示二端网络吸收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并计算其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其中,())(2sin 25V t t u =, R 1=1Ω, R 2=2Ω。 解:端口电压为?∠=05U & . 对于2=ω, X C = - 2j , X L =1j . 端口阻抗为 ()()()()() Ω-=-++-+= j j j j j Z 34221221 (2分) 端口电流: ?-∠=-=4.18953.3345 j I & A (2分) 有功功率:()W P 75.18]4.180cos[953.35=?--??= (2分) 无功功率:VA Q 24.64.18sin 953.35=??= (2分) 视在功率:VA Q P S 764.1922=+=(1分) 功率因数:95.0cos == S P ?(1分) Ω4X I '- V 4 +Ω 2Ω 4A 2X I ''Ω 2Ω 4A 2X I - V 4 +Ω 2

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试卷编号 命题人:审批人:试卷分类( A 卷或 B 卷) A 大学试卷 学期:2006 至2007 学年度第 1 学期 课程:电路分析基础I 专业:信息学院05 级 班级:姓名:学号: (本小题 5分)求图示电路中 a、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本小题 6分)图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 0时开关打开,求则i 0 。 t0 4A 5 1F 0.5H 3 得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十 总分得分 、得分 R ab =R2 得分

i(0+)=20/13=1.54A

(本小题 5 分)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为d 2 u dt 2 du 8 12u 10 dt 和___-6 ___ 。该电路处于阻尼 得分 (本大题6分)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u ab=10v, R0=3Ω 得分 (本小题 5分)图示电路中 , 电流I =0,求 U S。 Us=6v 得分 b

U=4.8V 得分 (本小题 5分) 电路如图示 , 求a 、b 点对地的电压 U a 、U b 及电流 I 。 3V U a =U b =2v, I=0A. 得分 ( 本 大 题10分 )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 I 1 、 I 2 、 I 3 。 I 1=4A, I 2=6A, I 3=I 1-I 2=-2A 得分 (本小题 10 分 )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 U 。 2 2V 1 I 1

(本大题12分)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电压。 34 6+ 4A 4A 单独作用时, u'=8/3V; 3V 单独作用时, u'='-2V; 共同作用时, u=u'+u'='2/3V 得分 (本大题 12 分)试求图示电路中R L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并计算此时该电路效率 Uoc=4v,R0=2.4Ω; R L= R0=2.4Ω时,获得最大功率 Pmax,Pmax= 5/3W; P s=40/3W,η= Pmax/ P s=12.5%。 100%为多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 @ 复刻回忆 1-1 在图题1-1 所示电路中。元件 A 吸收功率30W ,元件 B 吸收功率15W ,元件 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I 2、I 3。 5V A I 15V B I 2 5V C I 3 图题1-1 解I 1 6 A,I 2 3 A ,I 3 6 A 1-5 在图题1-5 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I 4 1 2 1 A,U AB 3 10 2 4 4 39 V 1-6 在图题1-6 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30V 5 U 2A 50V 1 I 2 5V 3 I 1 2 4V 图题1-6 图题1-7解50 30 5 2 U ,即有U30V 1-8 在图题1-8 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电阻功率:P 3 P22 2 3 42 / 2 12 W, 3 8 W 2A 电流源功率:P2A 2(10 4 6) 0 ,2 P1 A 4 1 4 W 10V 4V 1A

电压源功率:P 10V 10 2 20 W, P 4V 4(1 2 2) 4 W 2-7 电路如图题2-7 所示。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U S 2 6 I 12 4 A 2 9 3 12 V I 0 2A I 2 I 3 I 3 P3/ U S12 / 12 1 A U S R eq 6 9 R3 I 0 2 R 4 / 3 1 12 12 13 / 3 A P312W 1 U S R eq I 12 36 13/ 3 13 图题2-7 2-9 电路如图题2-9 所示。求电路中的电流解从图中可知, 2 与3 并联,I 1 。 1 2 由分流公式,得 I 2 I 33 5 I1 5 1 1 A 1 3I 1 I 3 I 2 1V I 1 5I 1 3 所以,有 I 1 I 2I 3 3I 1 1 图题2-9 解得I 1 0.5 A 2-8 电路如图题2-8 所示。已知I1 3I 2 ,求电路中的电阻R 。 解KCL :I 1 I 2 60 I1 3I 260mA I 1 2.2k 解得I 1 R 为45 mA, I 215 mA. I 2R R 2.2 45 15 6.6 k图题2-8 解(a) 由于有短路线, (b) 等效电阻为 R AB 6 , R AB 1// 1 (1 1// 1) // 1 0.5 1.5 2.5 1.1 2-12 电路如图题2-12 所示。求电路AB 间的等效电阻R AB 。 3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标准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1.所谓电路,是由电的器件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电流的通路。 1-2.实现电能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电工电路;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电路称为电子电路。 1-3. 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时间的函数。 2-1.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电流。 2-2.习惯上把正电荷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3.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能量的得失量定义为这两点间的电压。 2-4.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5.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6.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2-7.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2-8.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2-9.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2-10.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2-1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2-12.用u—i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2-13.用u—q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容元件。 2-14.用i— 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感元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2-15.端电压恒为 S i(t),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2-16.输出电流恒为 S 2-17.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2-18.几个同极性的电压源并联,其等效电压等于其中之一。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题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题 1、测量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时,应先选好电压表的量程,再将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中。()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2、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是恒定的,不随负载变化。()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3、导体中的电流由电子流形成,故规定电子流的方向就是电流正方向。(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4、从定义上看,电位和电压相似,电位改变,电压也跟着改变。()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5、导体的长度和截面都增大一倍,其电阻值也增大一倍。()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6、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指向(),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由()指向()。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4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高电压,低电压,低电压,高电压 7、测量直流电流的直流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当中,表的端接电流的流入端,表的 端接电流的流出端。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正,负 8、工厂中一般动力电源电压为,照明电源电压为。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380伏,220伏,36伏 9、用交流电表测得交流电的数值是其值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有效

最新《电路分析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最新《电路分析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判断题 1、集总参数元件的电磁过程都分别集中在各元件内部进行。(∨) 2、实际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的电路模型都可以用电感元 件来抽象表征。(×) 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定义式形式相同,所以它们的单位 一样。(∨) 4、电流由元件的低电位端流向高电位端的参考方向称为关 联方向。(×) 5、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 (×) 6、电路分析中一个电流得负值,说明它小于零。 (×) 7、电路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连接的电路统称为支路。(∨) 8、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 (∨) 9、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写方程式时,可以不参照参考方向。(×) 10、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参考方向假设反了。(∨) 1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 12、两个电路等效,即它们无论其内部还是外部都相同。(×)

13、直流电桥可用来较准确地测量电阻。 ( ∨ ) 14、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说明电源的利用率达到了最大。 ( × ) 15、受控源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和独立源完全相同。 ( × ) 16、电路等效变换时,如果一条支路的电流为零,可按短路处理。 ( × ) 二、单项选择题(建议每小题2分) 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B ) A 、一定为正值 B 、一定为负值 C 、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2、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U ab =10V ,a 点电位为V a =4V ,则b 点电位V b 为( B ) A 、6V B 、-6V C 、14V 3、当电阻R 上的、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 A 、Ri u = B 、Ri u -= C 、 i R u = 4、一电阻R 上、参考方向不一致,令=-10V ,消耗功率为0.5W ,则电阻R 为( A ) A 、200Ω B 、-200Ω C 、±200Ω 5、两个电阻串联,R 1:R 2=1:2,总电压为60V ,则U 1的大小为( B ) u i u i u

电路分析基础_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命题人: 审批人: 试卷分类(A 卷或B 卷) A 大学 试 卷 学期: 2006 至 2007 学年度 第 1 学期 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I 专业: 信息学院05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小题5分) 求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 1 R R ab =R 2 (本小题6分) 图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 =0时开关打开, 求则()i 0+。 Ω

i(0+)=20/13=1.54A ( 本 大 题6分 ) 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1A a b u ab =10v, R 0=3Ω (本小题5分) 图示电路中, 电流I =0,求U S 。 Us=6v

(本小题5分) 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d d d d 22 81210u t u t u ++=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为____-2________和___-6______。该电路处于___过_____阻 尼工作状态。 (本小题5分) 电路如图示, 求a 、b 点对地的电压U a 、U b 及电流I 。 U a =U b =2v, I=0A. ( 本 大 题10分 )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I 1、I 2、I 3。 I 1=4A, I 2=6A, I 3=I 1-I 2=-2A (本小题10分)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U 。

U U=4.8V ( 本 大 题12分 ) 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电压。 3V 4A 单独作用时,u ’=8/3V; 3V 单独作用时,u ’’=-2V; 共同作用时,u=u ’+u ’’=2/3V 。 十、 ( 本 大 题12分 ) 试求图示电路中L R 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并计算此时该电路效率

《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章 一、 1、电路如图所示, 其中电流I 1为 答( A ) A 0.6 A B. 0.4 A C. 3.6 A D. 2.4 A 3Ω 6Ω 2、电路如图示, U ab 应为 答 ( C ) A. 0 V B. -16 V C. 0 V D. 4 V 3、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答( B )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

U I S 二、 1、 图示电路中, 欲使支路电压之比 U U 1 2 2=,试确定电流源I S 之值。 I S U 解: I S 由KCL 定律得: 2 23282 22U U U ++= U 248 11 = V 由KCL 定律得:04 2 2=+ +U I U S 11 60 - =S I A 或-5.46 A 2、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支路电流I ,可得:2 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I '=2/3A; 4 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 "=-2A, 则两电源共同作用时I =-4/3A 。

3、图示电路ab 端的戴维南等效电阻R o = 4 Ω ;开路电压U oc = 22 V 。 b a 2 解:U=2*1=2 I=U+3U=8A Uab=U+2*I+4=22V Ro=4Ω 第二章 一、 1、图示电路中,7 V 电压源吸收功率为 答 ( C ) A. 14 W B. -7 W C. -14 W D. 7 W 2、图示电路在t =0时开关闭合,t ≥0时u t C ()为 答 (D )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 @复刻回忆 1-1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元件A 吸收功率30W ,元件B 吸收功率15W ,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I 2、I 3。 解61=I A ,32-=I A ,63=I A 1-5在图题1-5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1214=--=I A ,39442103=?+?+=AB U V 1-6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U +?-=253050 V 1-8在图题1-8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电阻功率:123223=?=ΩP W , 82/422= =Ω P W 电流源功率: 电压源功率: 1(44=V P W 2-7电路如图题2-7所示。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1262=?=S U V 2-9电路如图题2-9 3 I 解得2-8电路如图题2-8所示。已知213I I =解KCL :6021=+I I 解得451=I mA,152=I mA. R 为 6.615452.2=?=R k ? 解(a)由于有短路线,R (b)等效电阻为 2-12电路如图题2-12所示。求电路AB 间的等效电阻AB R 。 A 3R U 3W 123=P Ω

解(a)Ω=+=++=75210//10)8//82//(6//6AB R (b)Ω=+=++=612//62)104//4//(64//4AB R 3-4用电源变换的方法求如图题3-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c) 解ab U 3-144-2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2?????=-++=-+-+=-+0)(31580 0)(4 )(32100)(4823312322211I I I I I I I I I I I 解得: 26.91=I A ,79.22=I A , 98.33-=I A 所以79.22==I I x A 4-3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3所示电路中的功率损耗。 解显然,有一个超网孔,应用KVL 即11015521=+I I 电流源与网孔电流的关系 解得:101=I A ,42=I A 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为 200102020-=?-=V P W ,36049090-=?-=V P 1806)10520(6-=??-=A P W ,5102+?=电阻P W 显然,功率平衡。电路中的损耗功率为740W 。 4-10用节点电压法求如图题4-10所示电路中的电压0U 。 解只需列两个节点方程 解得 501=U V ,802=U V 所以 1040500=-=U V 4-13电路如图题4-13解由弥尔曼定理求解 开关S 打开时: 20/140/120/30040/300-=+-=U 1Ω4I 6I 12I 2I 0V

第1章教案电路分析基础分析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本章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元件模型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深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掌握理想元件和电压源、电流源的输出特性; 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5、深刻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6、深刻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概念; 7、熟练掌握弥尔曼定理、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 8、理解受控电源模型, 了解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基础。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理想的电路元件虽只有几个,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具体电路,都是由这些元件构成,从而依据基本定律就足以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计算。因而,要求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熟练应用、打下电路分析的基础。依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介绍电路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线性直流电路,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线性电路。为此,必须熟练掌握。 1.1电路的基本概念 教学时数 1学时 本节重点 1、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电路变量(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电压、电位的概念与电位的计算。 本节难点参考方向的概念和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与物理学中质点、刚体的物理模型对比,建立起理想元件模 型的概念,结合举例,说明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在分析电路中的重要性。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法与电子课件结合。 教学内容 一、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实际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电路模型: 3、常用的理想元件: 二、电路分析中的若干规定 1、电路参数与变量的文字符号与单位 2、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 变量参考方向又称正方向,为求解变量的实际方向无法预先确定的复杂电 路,人为任意设定的电路变量的方向,如图(b)所示。 参考方向标示的方法: ①箭头标示;②极性标示;③双下标标示。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

《电路》试题六及参考答案 问题1、叠加定理、置换定理结合应用的典型例。 在图示电路中,若要求输出电压)(t u o 不受电压源2s u 的影响,问受控源的控制系数α应为何值? 解:据叠加定理作出)(2t u s 单独作用时的分解电路图 (注意要将受控源保留),解出)(t u o '并令)(t u o '=0即解得满足不受)(2t u s 影响的α的值。这样的思路求解虽然概念正确,方法也无问题,但因α,L R 是字符表示均未 给出具体数值,中间过程不便合并只能代数式表示,又加之电路中含有受控源, 致使这种思路的求解过程非常繁琐。 根据基本概念再做进一步分析可找到比较简单的方法。因求出的α值应使 0)(='t u o ,那么根据欧姆定律知L R 上的电流为0,应用置换定理将之断开,如解1图所示。(这是能简化运算的关键步骤!) 电流 22 1.06 26//3s s u u i =++=' 电压 21 2.02s u i u -='-=' 由KVL 得 2 22221)2.04.0(1.062.06s s s s s o u u u u i u u u ααα-=?-+-='-+'=' 令上式系数等于零解得 2=α 点评:倘若该题不是首先想到应用叠加定理作分解图,再用置换定理并考虑欧姆定律将L R 作断开置换处理,而是选用网孔法或节点法或等效电源定理求解出 o u 表达式,这时再令表达式中与2s u 有关的分量部分等于零解得α的值,其解算 过程更是麻烦。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对问题做透彻分析,寻求解决该问题最简便的方法,这是“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 1 s u Ω 3Ω 6Ω21u 1 u αo u 2 s u Ω 6s i L R 图1Ω3Ω 6Ω 22 s u Ω 61 u '1u 'α解1图 i ' o u '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009 ~ 2010学年第一学期《电路分析基础A 》期末试卷(B ) 适用年级专业:2008级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 试卷说明:闭卷,考试时间120分 一、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20分)【得分: 】 1.当电压u 和电流i 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C 的电压与电流间关系 为 ,理想电感元件L 的电压与电流间关系为 。 2. 若电路中a 、b 、c 三点电位分别为3V 、1V 、2V ,则U ab= 2 V , Uc b= 1 V 。 3.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其两端电压为5V ,则通过它的电流 A 。当通过它的电流为1.5A 时,它两端的电压是 15 V 。当电阻两端没有加电压时,它的电流是 0 A ,电阻是 10 Ω。 4.对于一个具有b 条支路和n 个结点的电路,使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时,可以列出 n-1 个独立的KCL 方程,b-(n-1) 个独立的KVL 方程。 5. 两个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是对等效电路以外的部分,即端口的 伏安关系 关系保证相同。 6. 已知5030U =∠?&,频率为ω,则瞬时值u =30)t ω+?。 7. RLC 串联谐振电路工作的基本特点是 电压 和 电流 同相,此时得 到的电路谐振频率f 0 8.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 幅值 、 频率 和 初相 。 9.已知Z 1=3+j3Ω,Z 2=3-j3Ω,若Z 1 、Z 2串联其等效阻抗为 6Ω 若Z 1 、Z 2并联其等效阻抗为 3Ω 。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 】 1.电路如图所示,5V 电压源吸收的功率为-15W 。(× ) du i C dt =di u L dt =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答

第1章习题解答 1. 用基尔霍夫定理求下列电路中R L 上的输出电压。 E 1 E 2 v s (b) 解:(a ) 设各支路电流及其参考方向如下图所示: E 1 2 由基尔霍夫定律得:0 7424 635 321=+++=++=I I I I I I I I I I 0 00024465563322443315511=--=-+=-+=-+E R I R I R I R I R I R I R I R I E R I R I L L 解上面7个方程求得I 6,则R L 上的电压为I 6 R L 。 (b ) 设支路电流及其参考方向如下图所示: v s

由基尔霍夫定律得: s v SC R R i =+)1 //(2 211 求得: 2 211// SC R R v i s += L m L R R v g v SC R i v //1// 322 212== 2. 画出下图电路的戴文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 E 解:利用叠加定理求得AB 两端的开路电压 1 23113 [//()] AB R V E I R R R R R =+++ 而AB 两端的等效电阻为: )//(32 14R R R R R ++= 戴文宁等效电路为: V 令R V I AB S /=,则诺顿等效电路为: I

3. 用叠加定理求解下图电路的输出电压。 E 解:由叠加定理得电压源E 单独作用时的等效电路如下: E 4 34 43214321)//()//(R R R R R R R R R R E V O +?+++= 电流源I 单独作用时的等效电路如下: 4 34 43212)]//(//[R R R R R R R I V O +? += 由叠加定理得: 21O O O V V V += 4. 下图两种电路通常称为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试证明: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等效 互换的条件是: ,,CA AB AB BC BC CA A B C AB BC CA AB BC CA AB BC CA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B C C A A B AB A B BC B C CA C A C A B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B B A 证明:如果图中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可以等效互换,则从两电路AB 、BC 、AC 看进去的 等效电阻应该相同,即:

电路分析基础_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试卷编号 命题人:审批人:试卷分类(A卷或B卷)A 大学试卷 学期:2006至2007学年度第1学期 课程:电路分析基础 I专业:信息学院05级 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十 十总分 一二 得分 一、得分 (本小题 5 分 )求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R2 R1a b R ab=R2 二、得分 (本小题 6 分 )图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 0 时开关打开,求则i 0。 5i t 0 4A51F05.H3 i(0+)=20/13=1.54A

三、得分 (本大题6分)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a +1 15V2 -1 1A2 2 b u ab=10v, R0=3Ω 四、得分 (本小题 5 分)图示电路中,电流I=0,求U S。 I 3 2A3 U S Us=6v 五、得分 (本小题 5 分)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d 2 u8 d u12 u 10 d t 2 d t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 )为 ____-2________ 和___-6______ 。该电路处于 ___过 _____阻尼工作状态。

六、得分 (本小题 5 分 )电路如图示 ,求 a、 b 点对地的电压U a、U b及电流 I 。 1 1a1 I b 3V212V U a=U b=2v, I=0A. 七、得分 (本大题10分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I1、 I2、 I3。 4I1I 25 I 3 12V234V I1=4A, I 2=6A,I3=I1-I2=-2A 八、得分 (本小题 10 分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 U。 4 4U 14 U 1U 224 V U=4.8V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 》第 2 页 共 27 页 《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 一、 1 、 电路如图所示, 其中电流 I 1 为 答( A ) A 0.6 A B. 0.4 A C. 3.6 A D. 2.4 A 2Ω 3Ω 1A 12V 65 ΩI 1 2、电路如图示, U ab 应为 答 ( C ) A. 0 V B. -16 V C. 0 V D. 4 V

??12Ω 8Ω 4Ω4Ω 20V16V a b 3、电路如图所示, 若R、U S 、I S 均大于零,, 则 电路的功率情况为答( B )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 U S R I S 二、 1、 图示电路中, 欲使支路电压之比U U 1 2 2 =,试确定 电流源I S 之值。 《》第 3 页共 27 页

《 》第 4 页 共 27 页 2Ω 2Ω 3Ω4Ω I S U 2 16V U 1 解: +-- ++ -2Ω 2Ω 22U 4ΩU 2 I S 3ΩU 28A 由KCL 定律得: 2 23282 22U U U ++= U 2 4811 = V 由KCL 定律得:04 2 2 =+ +U I U S 11 60 - =S I A 或-5.46 A 2、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支路电流I ,可 得:2 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I ' =2/3A; 4 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 "= -2A, 则两电源共同 作用时I =-4/3A 。

电路分析基础全套练习题习题及答案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习题答案 1-1 电路如图1-64所示,已知R 1=3Ω,R 2=6Ω,U =6V 。求: (1)总电流强度I ; (2)电阻R 1上的电流I 1和R 2上的电流I 2。 解:总电阻:Ω26 +36 ×3+2121==R R R R R= 总电流:A 32 6 ==R U I= A 236+36+2121=?I=R R R = I A 136 +33 +2112=?I=R R R =I 1-2 电路如图1-65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Ω,R 2=8kΩ,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分别求电阻R 2两端的电压及R 2、R 3中通过的电流: (1)R 3=8kΩ; (2)R 3=∞(开路); (3)R 3=0(短路)。 解:(1)当R 3=8kΩ时,总电阻: k Ω68 88 8232321=+?+=++ =R R R R R R mA 3 50k Ω6V 100S ==R U I= mA 3253508+88+3232=?I=R R R = I mA 3 253508+88+3223=?I=R R R =I V 3 200 3258222=? =R =I U (2)当R 3=∞(开路)时:I 3 = 0A mA 108 +2100 +21S 2==R R U =I 图1-64 习题1-1图 图1-65 习题1-2图

V 80108222=?=R =I U (3)当R 3=0(短路)时:I 2 = 0A ,U 2 = 0V ; mA 50k Ω 2V 1001S 3==R U = I 1-3 图1-66所示的各元件均为负载(消耗电能),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已知各元件端电压的绝对值为5V ,通过的电流绝对值为4A 。 (1)若电压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判断电流的正负; (2)若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判断电压的正负。 (a) (b) (c) (d) 图1-66 习题1-3图 解:(1)若电压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时: 图(a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流为正I =4A ; 图(b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流为负I =-4A ; 图(c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流为正I =4A ; 图(d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流为负I =-4A 。 (2)若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时: 图(a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压为正U =5V ; 图(b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压为负U =-5V ; 图(c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压为正U =5V ; 图(d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压为负U =-5V 。 1-4 一只“100Ω、100W ”的电阻与120V 电源相串联,至少要串入多大的电阻R 才能使该电阻正常工作?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又为多少? 解:根据公式R P=I 2 可得 100+0011201002?)(R = 所以R = 20Ω

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命题人:审批人:试卷分类(A卷或B卷) A 大学试卷 学期: 2006 至 2007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电路分析基础I 专业:信息学院05级班级:姓名:学号: (本小题5分) 求图示电路中a、b 1 R 2 (本小题6分) Ωi(0+)=20/13=1.54A

( 本 大 题6分 ) 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1A a b u ab =10v, R 0=3Ω (本小题5分)图示电路中, 电流I =0,求U S 。 Us=6v (本小题5分)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d d d d 22 81210u t u t u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为____-2________和___-6______。该电路处于___过_____阻尼工作状态。

六、 (本小题5分)电路如图示, 求a 、b 点对地的电压U a 、U b 及电流I 。 U a =U b =2v, I=0A. ( 本 大 题10分 )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 I 1=4A, I 2=6A, I 3=I 1-I 2=-2A (本小题10分)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U 。 U U=4.8V

( 本 大 题12分 ) 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电压。 3V 4A 单独作用时,u ’=8/3V; 3V 单独作用时,u ’’=-2V; 共同作用时,u=u ’+u ’’=2/3V 。 十、 ( 本 大 题12分 ) 为多少。 Uoc=4v,R 0=2.4Ω; R L = R 0=2.4Ω时,获得最大功率Pmax ,Pmax =5/3W;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复习题与答案

《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 一、 1、电路如图所示, 其中电流I 1为 答( A ) A 0.6 A B. 0.4 A C. 3.6 A D. 2.4 A 3Ω 6Ω 2、电路如图示, U ab 应为 答 ( C ) A. 0 V B. -16 V C. 0 V D. 4 V 3、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答( B )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

U I S 二、 1、 图示电路中, 欲使支路电压之比 U U 1 2 2=,试确定电流源I S 之值。 I S U 解: I S 由KCL 定律得: 2 23282 22U U U ++= U 248 11 = V 由KCL 定律得:04 2 2=+ +U I U S 11 60 - =S I A 或-5.46 A 2、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支路电流I ,可得:2 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I '=2/3A; 4 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 "=-2A, 则两电源共同作用时I =-4/3A 。

3、图示电路ab 端的戴维南等效电阻R o = 4 Ω;开路电压U oc = 22 V 。 b a 2 解:U=2*1=2 I=U+3U=8A Uab=U+2*I+4=22V Ro=4Ω 第二章 一、 1、图示电路中,7 V 电压源吸收功率为 答 ( C ) A. 14 W B. -7 W C. -14 W D. 7 W 2、图示电路在t =0时开关闭合,t ≥0时u t C ()为 答 (D ) A. ---1001100(e )V t B. (e )V -+-505050t

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第一章答案解析

1-9.各元件的情况如图所示。 (1)若元件A 吸收功率10W ,求:U a =?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V A W I P U I U P a a 10110=== →= (2)若元件B 吸收功率10W ,求:I b =?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A V W U P I UI P b b 11010-=-=- =→-= (3)若元件C 吸收功率-10W ,求:I c =?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A V W U P I UI P c c 11010-=-== →= (4)求元件D 吸收功率:P=?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W mA mV UI P 61020210-?-=?-=-= (5)若元件E 输出的功率为10W ,求:I e =?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A V W U P I UI P e e 11010-=-== →= (6)若元件F 输出功率为-10W ,求:U f =?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V A W I P U I U P f f 10110-=-=- =→-= (7)若元件G 输出功率为10mW ,求:I g =?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mA V mW U P I UI P g g 11010-=-== →= (8)试求元件H 输出的功率。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mW mA V UI P 422-=?-=-= 故输出功率为4mW 。

1-11.已知电路中需要一个阻值为390欧姆的电阻,该电阻在电路中需承受100V 的端电压,现可供选择的电阻有两种,一种是散热1/4瓦,阻值390欧姆;另一种是散热1/2瓦,阻值390欧姆,试问那一个满足要求? 解:该电阻在电路中吸收电能的功率为: W R U P 64.25390 10022=== 显然,两种电阻都不能满足要求。 1-14.求下列图中电源的功率,并指出是吸收还是输出功率。 解:(a )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b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实际是输出功率6瓦特; (c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实际是输出功率6瓦特; (d )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1-19.电路如图示,求图中电流I ,电压源电压U S ,以及电阻R 。 解: 1.设流过电压源的12A 电流参考方向由a 点到d 点,参见左图所示。 (1) 求电流I: A A A I 156=-= (2) 求电压U S : A A A I ba 14115=-= 对a 点列写KCL 方程: V 3) (a V 3) (b V 3) (c V 3) (d 题图1-14 题图1-1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