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ppt-食品安全法基本内容
合集下载
2024食品安全法ppt培训课件全新

鼓励消费者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倡导科学饮食和合 理营养
加强消费者维权意识,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确保从业人员具备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健康条件,定期进 行健康检查,防止疾病传播。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原料控制
产品检验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原料进货查 验记录制度,确保采购的原料符合食 品安全标准,来源可靠,质量合格。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产品出厂检 验记录制度,对出厂的每批产品进行 检验,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持续改进
及时公开食品安全信息,加强与公众、媒体 和相关部门的沟通,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 认知度和信任度。
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与评估体系,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PART 05
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与 法律责任
REPORTING
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类型和特点
非法添加
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或超范围、超 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
REPORTING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制定,确保全面覆盖和针对性。
制定监测方案
根据监测目标,制定具体的采样、检 测和分析方案,确保科学、可行。
实施监测计划
按照方案要求,组织专业人员开展采 样、检测和数据收集工作,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制售假冒伪劣食品
使用劣质原料生产食品,以次充好,冒充合 格食品销售。
生产经营过期食品
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重新加工销售,或更改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无证无照生产经营
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 活动。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

监管手段和措施有待加强,部 分地区监管力度不足。
企业自律意识不强,部分企业 存在违规行为。
食品安全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 强监管力度和措施。
推广先进的食品安全技 术和标准,提高食品行 业的整体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 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 识和知识水平,加强社 会监督。
提高食品安全的措施和建议
措施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职责;加强食 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食品生产、流通 、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建议
鼓励企业加强自律,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 会共治机制,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和展望
建议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和措施,建立有效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和展望
• 鼓励企业加强自律,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推广先进的食品安全技术和标准。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和展望
全程监管原则
食品安全法实行全程监管,对 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 、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社会共治原则
食品安全法鼓励社会各方参与 食品安全的治理,加强信息披 露和公众参与,形成全社会共 同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局面。
02
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食品生产和经营许可制度
食品生产和经营者需取得许可证
赔偿责任
食品生产和经营者应对因 违反食品安全法而造成的 消费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1 2
监督检查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品生产经 营者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
巡查抽查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品生产经 营者进行巡查抽查,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
3
告知和提醒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及时告知食品生产经营者相 关法规和标准,并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 的问题进行提醒。
对于涉及多类食品情节的企业和个人,可以依法从严处罚。例如,对 于在多个场所销售不合格食品的企业和个人,应依法从严处罚。
06 案例分析
幻灯片
案例分析:三聚氰胺事件
幻灯片
案例分析:地沟油事件
幻灯片
案例分析:其他食品安全事件
案例分析讨论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食品安全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发 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食品安 全法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案例的处理结果 ,探讨食品安全法如何更好地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
报告制度和调查处理程序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应当立即启 动应急处理程序,组织调查处理工作,并按照规定报告上级 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03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的定义和作用
保障公众健康
食品安全标准要求食品中不得 含有有害物质,同时要求食品 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有害物质 。通过严格的安全标准,保障 公众免受有害物质的危害,确 保食品的安全性。
违反食品安全法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关闭企业
01
对于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依法关闭企
业,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行政处罚
02
对于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人员,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依法给予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

《食品安全法》培 训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4
• 《食品安全法》概述 •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职责 • 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与义务 • 食品检验与评估制度 • 食品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机制 • 法律责任追究与惩罚措施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食品安全法》概述
立法背景与意义
01 02
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遵守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经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并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 进行分析和控制,确保食品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全程 可追溯,便于问题产品的及时召回和处理。
推进社会共治
4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 全监管工作,形成政府、 企业、社会共同治理的局 面。
加强,接受社会监督,提高
监管透明度。
强化宣传教育
3 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宣
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 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
Part
03
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与义务
生产经营者资质要求
科学严谨、标准引领原则
强调食品安全监管应科学严谨, 以标准为依据,推动食品产业高 质量发展。
Part
02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职责
监管部门及职责划分
农业部门
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 管,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 。
工商部门
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维 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 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汇报人: 2023-12-24
• 《食品安全法》概述 •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职责 • 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与义务 • 食品检验与评估制度 • 食品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机制 • 法律责任追究与惩罚措施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食品安全法》概述
立法背景与意义
01 02
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遵守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经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并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 进行分析和控制,确保食品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全程 可追溯,便于问题产品的及时召回和处理。
推进社会共治
4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 全监管工作,形成政府、 企业、社会共同治理的局 面。
加强,接受社会监督,提高
监管透明度。
强化宣传教育
3 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宣
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 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
Part
03
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与义务
生产经营者资质要求
科学严谨、标准引领原则
强调食品安全监管应科学严谨, 以标准为依据,推动食品产业高 质量发展。
Part
02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职责
监管部门及职责划分
农业部门
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 管,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 。
工商部门
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维 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 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法》PPT课件

经卫生部组织医学专家反复论证,认为婴幼儿的泌尿系统 再生能力强,奶粉事件患儿治愈后将来发生相关疾病的几率 很低,但尽管如此,责任企业仍本着对患儿身体健康高度负 责的态度设立了这笔基金。
赔偿基金申请使用的条件: 患儿在急性治疗结束后一旦发生相关疾病,经儿童医院、 妇幼保健院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诊断,可以凭上述医疗机构 出具的证明报销医疗费。 二、用于发放患儿一次性赔偿金以及支付患儿急性治疗期的医 疗费、随诊费,共9.1亿元。 截至2010年底,已有271869名患儿家长领取了一次性 赔偿金,由于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查找不到,目前,还有极 少部分患儿家长没有领取一次性赔偿金。 按照规定,2013年2月底之前,患儿家长随时可以在当 地领取,逾期仍不领取的,剩余赔偿金将用于医疗赔偿基金。
第14章 食品安全法
1.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 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 第五章 食品检验 第六章 食品进出口 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 “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 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 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 展开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 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对“肾结石事件”高度重视, 批示:“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 ●2008年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 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2008年9月11日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 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 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生 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 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赔偿基金申请使用的条件: 患儿在急性治疗结束后一旦发生相关疾病,经儿童医院、 妇幼保健院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诊断,可以凭上述医疗机构 出具的证明报销医疗费。 二、用于发放患儿一次性赔偿金以及支付患儿急性治疗期的医 疗费、随诊费,共9.1亿元。 截至2010年底,已有271869名患儿家长领取了一次性 赔偿金,由于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查找不到,目前,还有极 少部分患儿家长没有领取一次性赔偿金。 按照规定,2013年2月底之前,患儿家长随时可以在当 地领取,逾期仍不领取的,剩余赔偿金将用于医疗赔偿基金。
第14章 食品安全法
1.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 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 第五章 食品检验 第六章 食品进出口 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 “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 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 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 展开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 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对“肾结石事件”高度重视, 批示:“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 ●2008年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 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2008年9月11日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 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 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生 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 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课件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是指通过记录和追踪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信息,以及 召回食品等手段,保障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现和处置。
食品安全的投诉和举报渠道
食品安全的投诉和举报渠道是消费者表达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也 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持。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PPT课件
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法律法规的存在和实施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它们起到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的作用。
《食品安全法》的背景和意义
《食品安全法》是根据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而颁布的法律。它的出台 意味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食品安全法》主要包含食品生产经营许可、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 者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食品供应链。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它包括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消 费者等多方合作,形成一个协同作战的网络。Βιβλιοθήκη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而风险管理则是针对已知风 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两者的结合能够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食品安全法培训》PPT课件

抽样检验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 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并 定期公布抽样检验结果。
风险评估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 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 加剂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 行监测和评估。
食品安全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 为,相关部门将依法给予行政处
罚。
刑事责任
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处理。
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
食品安全是首要原则, 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必
须遵守。
预防为主
预防是解决食品安全问 题的最好方法,应加强 食品安全监管和风险监
测。
严格责任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 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 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共同 的责任,需要政府、企 业、消费者等多方共同
民事责任
因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消费者人身损 害或财产损失的,相关责任人应承 担民事赔偿责任。
03
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与监督
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和培训
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向公众普及食品 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培训食品从业人员
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 律法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操作技能。
鼓励社会共治
我国将鼓励社会各方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加强食品安全信 息共享和交流,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养。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
加强科研创新
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科研创新,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食品产 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 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专题培训讲义ppt课件

(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 …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 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P237:多选题第5题、第完6整题版p删pt课除件 。
28
《食品安全法》新的法律责任
一、《食品安全法》追究法律责任的对象 二、《食品安全法》法律责任的类别 三、《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的法律责任比较
完整版ppt课件
29
《食品安全法》追究法律责任的对象
食品生产经营者
与食品相关的单位
食品运输者
完整版ppt课件
13
第八章 监督管理
规定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制定年度监管计划; 规定监管部门可以采取哪些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对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作出有关规定; 对监管部门如何处理咨询、投诉、举报作出规 定; 规定监管部门应依法履行职责; 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报告、通报制度作出规定。
完整版ppt课件
21
《食品安全就在您的手中①》部分章节中的 法规要求需要更新的内容(四)
P142:有关《食品卫生法》的内容全部删除,并更新为: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 符合下列要求: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 …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 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 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 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 …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 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P237:多选题第5题、第完6整题版p删pt课除件 。
28
《食品安全法》新的法律责任
一、《食品安全法》追究法律责任的对象 二、《食品安全法》法律责任的类别 三、《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的法律责任比较
完整版ppt课件
29
《食品安全法》追究法律责任的对象
食品生产经营者
与食品相关的单位
食品运输者
完整版ppt课件
13
第八章 监督管理
规定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制定年度监管计划; 规定监管部门可以采取哪些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对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作出有关规定; 对监管部门如何处理咨询、投诉、举报作出规 定; 规定监管部门应依法履行职责; 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报告、通报制度作出规定。
完整版ppt课件
21
《食品安全就在您的手中①》部分章节中的 法规要求需要更新的内容(四)
P142:有关《食品卫生法》的内容全部删除,并更新为: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 符合下列要求: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 …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 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 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 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行政——以事实说话,以证 据为凭,以法律为绳。
主要特点
着力构建综合协调与分工负责有效结 合的机制
分段的目的不是为了撇清责任, 而是为了集中力量,分兵把守。一个 部门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有利于加大 执法力度。
协调是为了形成合力,实现强 强联合,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无缝对接,不仅靠制度,更要靠 部门主动工作。相互提醒,上下配合, 左右补台,前后借力,有求必应。
关系二:卫生行政部门与其他监管部门 找准新的定位,适应新的要求。 发挥 组织、牵头、督促作用,但不代替
部门作用。 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难度相当大。
没经验,没手段。善用软实力。权威来自于 表扬其他部门工作。
四个关系
关系三:卫生行政部门与食品生产经营者
除了食品安全事故查处,不直接监管, 但具体工作与食品生产经营者密切相关。
主要特点
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不发生?不太可能。 目标并不是不发生,而是要力求
不发生、少发生大的,尤其是恶性的、 群体性的食品安全事故。
关键一,早发现:那里有问题, 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可能的后果。
关键二,早决策:采取什么措施, 达到什么效果。
主要特点
体现了综合治理的理念 光加强政府监管不行。必须多管
通报机制 及时、真实、准确。
主动机制 针对性、果断性、及时性。
段与段之间不一致时,要主动去沟通; 沟通不成时,可以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帮助解 决。
现行机制中,缺乏一个重要机制,即协 商不成机制。卫生行政部门有无“拍板”权, 或者怎么办。
七个许可
生产许可 流通许可 餐饮服务许可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6月1日后,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 许可证继续有效,但不再进行监管,由相关 监管部门负责监管;自监管部门发放相应的 许可证后,卫生许可证自动失效。
横向:主动了解信息;纵向:主动汇 报信息。 关系四:卫生行政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责与具体 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分综合协调职责 和综合协调以外的职责。两者不可偏废。
目前综合协调职责的具体内容不太具体。 尊重、信任、依靠监管部门,发挥自己 的主动性。 遇事商量,但也不能议营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
食品安全法讲义
北京华策律师事务所主任
新法寄托了社会的期望
2004年7月启动。 2007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195次常 务会议讨论通过《食品安全法(草 案)》 。 2007年11月13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 大常委会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后四次审议。 2009年2月28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赞成158票, 反对3票,弃权4票)。 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政府负总责;卫生行政部门是上传 下达、承上启下;分段监管部门负责 具体落实。
上下一心,左右逢源(做事顺当, 没有阻碍)是关键。
一个监管体制
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农产品种植养殖,二是食品生
产,三是食品流通,四是餐饮服务。 全方位监管,覆盖全国。
防止:抢着干变为没人干;“依法” 解释不属于自己职责。
强调一个整体的概念,是责任共体。 合理分工,强强联合。
卫生部统一公布:国家总体情况、评估 信息和警示信息、重大事故及处理信息、其 他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公布地方评估信息和警示信息、重大事 故及处理信息。 统一三: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 规范
卫生部规定。
四个关系
关系一:卫生行政部门与政府 政府领导食品安全工作的抓手。 完成政府交办的事项。 想政府所想,急政府所急。
启动有三:监测发现隐患、举报 发现问题、监管部门建议。
目的:核实、求证危害及其程度。 个人意见:卫生的评估不是唯一 的评估,应是最后的评估。否则,可 能延误时机。 心里有“数”,沉着应对。
三个统一
统一一:食品安全标准
卫生部负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 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标准委提 供标准编号。 统一二:食品安全信息
齐下。 企业自律是根本:一是合法生产
经营,二是不断提高水平。 政府严格监管是保证:一是扶优
打劣,二是创造发展环境。 消费者维权是动力,一是有权力,
二是有保障。
主要特点
突出了科学监管的思路 树立权威。将标准、信息、检验
三个事关食品安全的核心基础统一起 来。改变政出多门。
讲究科学。以监测为主渠道获取 信息,以评估为主要方法判断形势。 改变人云亦云。
一、综合协调 由地方政府依据《食品安全法》和国 务院规定确定职责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组织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 案 必要时调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七个许可
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 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 品新品种生产许可 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 或者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 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许可
正在制定具体办法。基本思路:由 企业申请,以标准形式许可,普遍适 用。 保健食品许可
单独制定条例。
八个方面的地方卫生职责
产品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
管理 与《食品卫生法》相同。 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管理适用《农产品质
量安全法》,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 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适用《食品安全 法》。
六个机制
分工机制 各司其织、各负其职。
沟通机制 经常、协商。
配合机制 提醒、协助、补台。
会同机制 按事项、程序、要求。
二个新制度
制度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目的:发现问题、排查隐患。 要求:及时、全面、系统、持
续。 怎么制订:部门提出,卫生汇
总。 怎么实施:分头落实,信息共
享。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二个新制度
制度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用途有三: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进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采取食品安 全监管措施。
主要特点
强化细化了食品安全责任制 有权有责。权利是剑,责任也是
剑。 强化责任是为了恪尽职守。不能
停留于自扫门前雪,也不能甘于不求 有功,但求无过。
持积极态度,履行好职责,不辱 使命。
怀旺盛精力,只能做好,不能不 做,更不能做坏。
一个监管体制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县级以上政府,第二 个层次是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第 三个层次是县级以上分段监管部门。
主要特点
着力构建综合协调与分工负责有效结 合的机制
分段的目的不是为了撇清责任, 而是为了集中力量,分兵把守。一个 部门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有利于加大 执法力度。
协调是为了形成合力,实现强 强联合,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无缝对接,不仅靠制度,更要靠 部门主动工作。相互提醒,上下配合, 左右补台,前后借力,有求必应。
关系二:卫生行政部门与其他监管部门 找准新的定位,适应新的要求。 发挥 组织、牵头、督促作用,但不代替
部门作用。 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难度相当大。
没经验,没手段。善用软实力。权威来自于 表扬其他部门工作。
四个关系
关系三:卫生行政部门与食品生产经营者
除了食品安全事故查处,不直接监管, 但具体工作与食品生产经营者密切相关。
主要特点
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不发生?不太可能。 目标并不是不发生,而是要力求
不发生、少发生大的,尤其是恶性的、 群体性的食品安全事故。
关键一,早发现:那里有问题, 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可能的后果。
关键二,早决策:采取什么措施, 达到什么效果。
主要特点
体现了综合治理的理念 光加强政府监管不行。必须多管
通报机制 及时、真实、准确。
主动机制 针对性、果断性、及时性。
段与段之间不一致时,要主动去沟通; 沟通不成时,可以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帮助解 决。
现行机制中,缺乏一个重要机制,即协 商不成机制。卫生行政部门有无“拍板”权, 或者怎么办。
七个许可
生产许可 流通许可 餐饮服务许可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6月1日后,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 许可证继续有效,但不再进行监管,由相关 监管部门负责监管;自监管部门发放相应的 许可证后,卫生许可证自动失效。
横向:主动了解信息;纵向:主动汇 报信息。 关系四:卫生行政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责与具体 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分综合协调职责 和综合协调以外的职责。两者不可偏废。
目前综合协调职责的具体内容不太具体。 尊重、信任、依靠监管部门,发挥自己 的主动性。 遇事商量,但也不能议营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
食品安全法讲义
北京华策律师事务所主任
新法寄托了社会的期望
2004年7月启动。 2007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195次常 务会议讨论通过《食品安全法(草 案)》 。 2007年11月13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 大常委会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后四次审议。 2009年2月28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赞成158票, 反对3票,弃权4票)。 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政府负总责;卫生行政部门是上传 下达、承上启下;分段监管部门负责 具体落实。
上下一心,左右逢源(做事顺当, 没有阻碍)是关键。
一个监管体制
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农产品种植养殖,二是食品生
产,三是食品流通,四是餐饮服务。 全方位监管,覆盖全国。
防止:抢着干变为没人干;“依法” 解释不属于自己职责。
强调一个整体的概念,是责任共体。 合理分工,强强联合。
卫生部统一公布:国家总体情况、评估 信息和警示信息、重大事故及处理信息、其 他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公布地方评估信息和警示信息、重大事 故及处理信息。 统一三: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 规范
卫生部规定。
四个关系
关系一:卫生行政部门与政府 政府领导食品安全工作的抓手。 完成政府交办的事项。 想政府所想,急政府所急。
启动有三:监测发现隐患、举报 发现问题、监管部门建议。
目的:核实、求证危害及其程度。 个人意见:卫生的评估不是唯一 的评估,应是最后的评估。否则,可 能延误时机。 心里有“数”,沉着应对。
三个统一
统一一:食品安全标准
卫生部负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 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标准委提 供标准编号。 统一二:食品安全信息
齐下。 企业自律是根本:一是合法生产
经营,二是不断提高水平。 政府严格监管是保证:一是扶优
打劣,二是创造发展环境。 消费者维权是动力,一是有权力,
二是有保障。
主要特点
突出了科学监管的思路 树立权威。将标准、信息、检验
三个事关食品安全的核心基础统一起 来。改变政出多门。
讲究科学。以监测为主渠道获取 信息,以评估为主要方法判断形势。 改变人云亦云。
一、综合协调 由地方政府依据《食品安全法》和国 务院规定确定职责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组织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 案 必要时调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七个许可
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 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 品新品种生产许可 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 或者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 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许可
正在制定具体办法。基本思路:由 企业申请,以标准形式许可,普遍适 用。 保健食品许可
单独制定条例。
八个方面的地方卫生职责
产品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
管理 与《食品卫生法》相同。 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管理适用《农产品质
量安全法》,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 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适用《食品安全 法》。
六个机制
分工机制 各司其织、各负其职。
沟通机制 经常、协商。
配合机制 提醒、协助、补台。
会同机制 按事项、程序、要求。
二个新制度
制度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目的:发现问题、排查隐患。 要求:及时、全面、系统、持
续。 怎么制订:部门提出,卫生汇
总。 怎么实施:分头落实,信息共
享。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二个新制度
制度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用途有三: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进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采取食品安 全监管措施。
主要特点
强化细化了食品安全责任制 有权有责。权利是剑,责任也是
剑。 强化责任是为了恪尽职守。不能
停留于自扫门前雪,也不能甘于不求 有功,但求无过。
持积极态度,履行好职责,不辱 使命。
怀旺盛精力,只能做好,不能不 做,更不能做坏。
一个监管体制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县级以上政府,第二 个层次是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第 三个层次是县级以上分段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