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丧葬制度

合集下载

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53号]

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53号]

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53号)《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已经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九日省人民政府第二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傅锡寿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殡葬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殡葬管理的方针是: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提倡节俭、文明办丧事。

第三条民政部门是殡葬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公安、卫生、建设、工商、土地等部门应协助民政部门做好殡葬管理工作。

第四条在本省范围内,除因条件限制的金寨、岳西、旌德、绩溪、休宁(不含县城)、歙县(不含县城)、黟县、祁门、石台、青阳、东至十一个县和黄山区为土葬改革区外,其他各市、县均为实行火葬的地区。

实行火葬的地区内少数交通不便难以开展火葬的边远乡、村,可暂不实行火葬。

具体乡、村由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报省民政厅批准。

第五条凡在实行火葬的地区死亡的人员,遗体均应就地火化。

骨灰或自存,或寄存骨灰堂(室),或安葬骨灰公墓。

提倡不留骨灰或深埋植树纪念。

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

对自愿实行丧葬改革的,他人不得干涉。

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国人的安葬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除本条第二、三款规定外,实行火葬的地区内禁止土葬、骨灰入棺木葬或遗体外运。

遗体确需外运的,须经市、县殡葬管理部门批准。

第六条殡仪馆处理遗体,凭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死亡证明,在医院死亡的,凭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在外地死亡的,凭死亡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死亡证明;无名尸体,凭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死亡证明和接尸通知。

2023版红白事操办管理制度

2023版红白事操办管理制度

红白事操办管理制度
1. 婚礼管理制度:
婚礼筹备:婚礼筹备一般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包括婚纱摄影、宴席预订、请柬发放等事宜。

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
和流程进行。

婚宴费用:根据地区和规模的不同,婚宴费用一般由男方家
庭承担。

具体费用由双方家庭商议决定,并在筹备阶段进行资金支
付等安排。

婚礼仪式:婚礼仪式包括迎亲、婚车队伍、拜堂等环节。


按照传统习俗和礼仪进行,一般要请请帖、安排主持人等。

礼金和彩礼:婚礼中一般会收到亲友们的礼金,作为祝福和
支持。

彩礼是男方家庭给女方家庭的物质支持,具体是金银钻石等
礼品。

2. 丧葬管理制度:
丧家通知:丧家通常需要在亲人去世后及时发出通知,告知亲友丧事的相关信息,如开丧事时间、地点等。

丧事筹备:包括设立丧事堂、派发吊唁请柬、联系亲友等。

也需要准备丧事所需的物品,如纸钱、祭品等。

安排葬礼:葬礼的安排通常由丧家负责,包括选址、购买墓地、安排车辆等。

还需准备好花圈、献花等悼念物品。

守丧期间:守丧期间亲友可前来吊唁,丧家需要接待来访者并做好相关安排,如备酒、备菜等。

丧家一般会设有吊唁厅,方便亲友前来吊唁。

红白事操办管理制度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因地区和家庭的传统、习俗、风俗等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管理。

福建葬礼风俗

福建葬礼风俗

福建葬礼风俗
福建的葬礼风俗多样,常常包括了许多传统仪式和习俗。

在葬礼前,家人会先安排好一系列的仪式和祭品,如祭祀先祖、烧钱纸、点香等。

同时,家人也会在这个时候通知亲朋好友前来吊唁。

葬礼当天,家人和亲朋好友会穿上素服,到达现场后要先进行一系列的祭拜仪式,包括上香、磕头、祭拜等等。

这些仪式通常会在死者的灵柩前进行,以表达对死者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就是送葬仪式。

家人和亲朋好友会将死者的灵柩送至墓地或火葬场。

在送葬过程中,常常有人放烟火、炮竹,以示缅怀和送别的意义。

在福建,还有一种特别的葬礼仪式,就是所谓的“天堂会”。

这种葬礼仪式是属于道教的传统习俗,通常由道士主持,以祭祀死者的灵魂和祈求其安息为主要内容。

总的来说,福建的葬礼风俗充满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特色,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哀思和缅怀之情也在其中得以表达。

- 1 -。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殡葬管理的实施办法-皖政[1986]59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殡葬管理的实施办法-皖政[1986]59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殡葬管理的实施办法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殡葬管理的实施办法(皖政[1986]59号安徽省人民政府1986年8月11日发布)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加强殡葬管理,搞好殡葬改革,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扩大宣传,积极而有步骤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提倡节俭、文明办丧事。

第三条按照国家划定推行火葬地区的标准和我省各地建有火葬场的现实状况,确定合肥、马鞍山、铜陵、蚌埠、淮南、淮北市及所属各县,芜湖、安庆以及屯溪、六安以及阜阳、宿县、滁县,巢湖、宣城地区各市、县;芜湖、繁昌、六安,霍邱、寿县、舒城、霍山、怀宁、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枞阳和贵池县为我省实行火葬的地区。

上述地、市,县境内,少数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村,可划为暂不实行火葬区。

具体范围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第四条在规定实行火葬地区死亡的人(少数民族除外),应一律火葬。

对违反规定进行土葬的,责令期限就地深埋,并征收土地损失费。

征收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国家干部、职工死亡后,不实行火葬的,不发丧葬费、抚恤费,由此而造成遗属生活困难的亦不予补助。

第五条在实行火葬的地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土葬提供条件或服务,违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下列处罚:1、买卖、出租、转让墓地或墓穴的,应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2、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机动车辆为土葬服务的,应追究单位领导人和驾驶员的责任。

3、经营、出售棺木和其他土葬用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处以罚款。

莆田市殡葬管理规定

莆田市殡葬管理规定

莆田市殡葬管理规定
根据莆田市殡葬管理规定,以下是莆田市关于殡葬的规定:
1. 办理殡葬事务需要向当地殡仪馆或者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殡葬事务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不得擅自处理、转运或私设殡葬场所;
3. 殡葬场所必须具备相关安全设施,并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4. 殡葬过程中必须尊重逝者的意愿和亲属的意见,不得乱收费、敲诈勒索;
5. 殡葬过程中应当遵守公序良俗,不得进行过度炫耀、铺张浪费等行为;
6. 殡葬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与卫生,不得乱倒废弃物品,确保卫生安全;
7. 违反殡葬管理规定的行为将被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严重违法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这些规定可能会因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如需了解具体的莆田市殡葬管理规定,请咨询当地的殡仪馆或者相关部门。

第 1 页共 1 页。

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民政厅•【公布日期】2012.12.14•【字号】闽价费[2012]524号•【施行日期】2013.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墓殡葬管理正文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闽价费[2012]524号)各设区市物价局、财政局、民政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财政金融局:现将《福建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民政厅2012年12月14日福建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省殡葬服务收费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殡葬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福建省殡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殡葬服务收费包括殡葬基本服务收费、殡葬延伸服务收费和公墓及相关服务收费。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从事殡葬服务的单位,包括提供殡葬服务的事业和企业单位(含社会化殡葬服务单位),提供殡葬服务收费的行为,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殡葬服务收费管理实行“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办法。

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省民政部门负责制定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政策,确定基本殡葬服务收费项目,协调、指导全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工作。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殡葬服务具体收费标准的制定。

第五条从事殡葬服务的单位开展殡葬服务收费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并在相关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和合法经营资质;(二)依据有关规定到价格主管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或《经营服务性收费证》,亮证收费。

第六条殡葬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严格按照业务规程提供合格的服务和商品。

福建省殡葬管理办法(2017修订)

福建省殡葬管理办法(2017修订)

福建省殡葬管理办法(2017修订)【发文字号】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95号【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公布日期】2017.12.01【实施日期】2017.12.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福建省殡葬管理办法(2002年8月1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83号发布,根据2017年12月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规章的决定》进行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殡葬活动及其管理。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殡葬工作的领导,制定实行火葬的具体规划,将兴建、改造殡葬服务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

殡葬工作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建设殡葬设施、提高火化率、制止乱埋乱葬、移风易俗等应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殡葬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殡葬管理工作。

市、县(区)殡葬管理机构受同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委托,负责殡葬管理日常工作。

土地、公安、工商、交通、卫生、林业、建设、环保、民族宗教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有关殡葬管理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居(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和宣传殡葬改革,引导公民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二章殡葬活动管理第五条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划为火葬区。

暂不具备实行火葬条件的地区,可划为土葬改革区。

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的划定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编制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火葬区内的人员死亡后应当全部实行火葬。

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土葬改革区死亡的人员,自愿实行火葬的,应当予以支持和鼓励,他人不得干涉。

第七条火葬区内的遗体应当就地就近火化。

因特殊原因确需将遗体运往非死亡地的,应当由非死亡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出具证明,经死亡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用殡葬专用车运送。

杭州市殡葬管理条例_规章制度_

杭州市殡葬管理条例_规章制度_

杭州市殡葬管理条例我国一直流传着“入土为安”的观念,因此过分土葬,导致我国的土地资源贫乏,这个时候殡葬管理条例就出现了,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杭州市殡葬管理条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包括所辖各县、市)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殡葬管理工作应大力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对殡葬管理工作的领导,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推动殡葬改革工作。

第五条各级民政部门是殡葬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县(市)殡葬管理机构在同级民政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殡葬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一)宣传、贯彻国家殡葬改革的法规和政策;(二)制定殡葬改革的规划和措施;(三)领导和管理殡仪馆(含火葬场,下同)、公墓等殡葬服务单位;(四)会同有关部门制止和处理违反殡葬管理规定的行为。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卫生、规划、土地管理、公安、市容环卫、城建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助民政部门做好殡葬管理工作。

第六条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组织,应对本单位或本辖区内的人员进行殡葬改革的宣传教育,确保单位或本辖区的人员遵守殡葬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各级政府应把殡葬设施(含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用地和资金,以适应殡葬改革的需要。

第二章火葬管理第八条市和各县(市)均应建立殡仪馆,积极推行火葬。

凡有殡仪馆或邻近有殡仪馆的区域应划定为实行火葬的区域(以下简称火葬区)。

杭州市市区全部划为火葬区。

各县(市)火葬区的具体范围由各县(市)政府根据人口密度、交通状况、推行火葬的条件等原则划定,报市民政局备案。

划定为火葬区而尚未建立殡仪馆的区域,应积极筹建殡仪馆,在殡仪馆建立之前,火化任务暂由邻近的殡仪馆承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安丧葬习俗内容摘要:丧葬是一种传统庄重的仪式,暗含着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敬重。

本文介绍笔者的家乡——南安的丧葬习俗,从发丧、收殓、入殓、出殡、下葬等步骤略微的介绍丧葬制度。

关键字:南安丧葬习俗小时候就听大人提起“生宜在苏杭二州,死宜在福建泉州”。

苏杭二州往往把孩子的出生看成是生命的延续,因此要举行容重的庆典活动。

而泉州人却是对老年人的去世非常重视。

不管是官宦世家还是普通百姓都极尽铺张之能事,让死者走得体面。

不管是古时还是当代,人们都崇尚灵魂不死的观念,遵循儒家倡导的孝道,又盛行鬼神迷信,因此泉州的丧事都是礼节繁缛,隆重纷繁。

南安作为泉州较发达的县市,丧事自然是草率不得。

南安人忌讳说自己亲人的死亡是"死",而是称为"老了"或"过身"。

人死而不言死,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南安人对“死”这个传统观念的独特看法,死去的只是死者的肉体,活着的则是死者的灵魂。

死者的灵魂居住在另一个世界――地府,过着和活人没有两样的生活,逢年过节还要“回到”原来的家里到处走走看看。

在南安,长辈寿数将尽,家属们要日夜守护在病榻前,子孙即使在他乡也须回来送终。

病危者若为女性,还须及时通知娘家人。

老人濒危时,要立即"净厅",即用红布把供有祖龛(内置祖先灵位)和神龛(内直神明像)遮盖起来,俗称“遮神”。

逝者的房门要用红布遮起来。

儿孙们要赶到病榻前,聆听遗嘱,死者临终前要有儿孙到齐才算“有福气”。

老人断气后,儿孙要不断呼唤老人,期望通过呼叫将死者的灵魂招回阳间,俗称“精神”或“叫精神”。

呼叫一段时间老人无反应,才可确信已经去世。

在死者咽气后,家属(俗称“孝男”)要在尸体未变冷之前及时为死者合闭双眼,把四肢和头部与身体摆直。

要用新布沾水给死者擦洗身体,然后替死者梳头、整理面容。

接着给逝者穿寿衣,寿衣以“重”(件数)计,上身七重,下体三重,都是逝者生前最好的衣服,最外面穿着绣着“福寿”的枣红色的特制寿衣,一般是生前定制好的。

男的穿长衫马褂,女的则披凤衣裙,脚上都穿着黑布鞋。

最后死者被从头到脚盖上一条中间缝着红绸布的白被单,俗称"水被",头下的枕头被换上了白枕头。

死者脚边点上了白蜡烛或油盏,称为“长明灯”为他照亮了通往阴间的黑暗的路,驱赶恶鬼,所以它不能被熄灭。

逝者头边又供上一碗饭,插上一双筷子,放着几个包着红纸的芋仔,这碗饭就叫“枕头饭"。

孝男们要去外头拔稻草,散乱的放在逝者的房间里,供孝男们跪着哭号,称为“温狗窝”。

丧家跪在死者脚边,边嚎哭,边不断地烧"银仔纸"(阴间用的纸钱),供死者在去阴间的路上用。

孝男们都要披麻戴孝,穿着白色孝服,男的腰间绑着稻草,挂着一双草鞋,女的要穿白色长裙,男的头上绑着白布,而女的要戴着用白布做成的斗笠状,用没有线头的白线缝成的“头白”,没参加过丧事的孩子“头白”上缝一块红布,以减少丧气。

孝男们的鞋子上,要用白胶带粘成“一”字形,代表家里有丧事。

大门被斜贴上白色的长纸条,若死者的配偶尚健在,则只贴一条白纸成“/”状,双亲既亡则贴“×”状。

父丧贴左边,母丧贴右边,双亲皆已亡的左右都贴,这叫"挂孝"。

大门外还摆上一顶半人高的纸轿,供死者乘着去阴间,叫做"过山轿"。

轿前轿后都立有纸做的轿夫。

放置纸轿时,要串上几串"银仔纸",给轿夫挂上,作为工钱。

纸轿夫背后写有张三李四之类的姓名,类似对死者呼唤。

"过山轿"是丧家最显著的标志,又显示死者的性别。

男性的过山轿为绿色红顶,女性的"过山轿"为白色红顶。

大门上有挂着纸糊的白灯笼,白底黑字,称为“孝灯”,一边写着姓,一边写着“某某代大夫(大母)”,以有几代男性计,有孙男称“四代”,有曾孙男称“五代”。

丧家除了挂白灯笼,置"过山轿"外,还要派人把死讯迅速报告与死者有关的亲属。

死者是已婚女性的,一定要报告女方家庭,俗称"外家"。

“外家人”未到,或到后未作许可,逝者不可殓葬。

南安人俗语说:"死老爸扛去埋,死老母请外家来。

"报告死讯的使者一般走得飞快,行色匆匆,称为"报死"。

报死者抵达目的地后,不能进人家家门,只能在外呼叫,待人家出门来才报告死讯,随即离开。

死者已出嫁的女儿接讯后,要立即奔丧,在接近家门的街头巷口,要边走边放声大哭,叫着"哭路头"。

大门门楣上挂头布白,门上的对联都要撕掉,丧家在门前摆放供桌,上摆逝者的黑白遗像,用黑纱布绑成一朵花挂在像上,桌上致"桌头炯"一对,点燃白色的蜡烛和线香,有两个纸糊的小人偶,看守逝者,有两个白色的小灯笼为逝者照明。

桌上还摆放着瓜果,如果死者有抽烟,还需摆上烟。

来者必先拜忌,然后入内抚慰丧家。

灵堂内哀乐奏响,与孝男们的哭声混合一起,使人好不心酸啊!一家有人逝去,同宗族的人都要来帮忙。

布置灵堂,招待吊丧者,给邻居门上栓红绳子辟邪,煮甜鸡蛋给逝者的亲属吃,晚上还要守护着灵堂,甚至到天亮。

丧家还要请一个得道高僧来给逝者超度,请一个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的“好命人“来主持丧事,带死者”去死“。

死者入殓前,执事人等开具死者生死时日,请和尚为其推算何时入殓,名叫“开斗书”。

和尚为其写讣告,讣告一般采用竖式书写,告诉亲朋好友,何时逝去,何时下葬。

死者逝去后,家属每日三餐都要在灵前叫茶敬饭举哀,叫做“捧饭”。

捧饭的日数以死者穿几重寿衣而定,如果七重则七日,到期“散饭”。

丧家要给女儿家,米龟、芋仔,红枣灯一对,装热炭烘炉一个,都要用红纸包着,合称“烘炉火饭”。

亲友们要丧家送为慰问金,俗称“金文钱”,来吊丧的亲友要跪拜,灵前设有跪拜用的草垫。

吊客一到,孝帐内的家属放声痛哭,丧家点燃两只香递给吊客,让其祭拜逝者。

死者人棺大殓之前。

要举行"辞生"的祭祀。

"辞生"要备12碗菜肴供祭死者,荤素各6碗。

若死者是信佛者,则12碗全是素菜。

祭时由"好命人"逐一拿起每一碗菜,口中说着好话,边用筷子夹起菜肴,做出喂食的样子,将12碗菜―一敬献给死者。

"辞生"是死者灵魂辞别人世的最后的盛宴。

祭后请和尚诵经,叫做念"铺前经"。

死者遗体入棺之前要举行"放手尾钱"的仪式。

"好命人"将12枚硬币经由死者的手,溜放入米斗,再将硬币撒在地上,由死者的遗属去拾。

同时,"好命人"高喊;"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表示死者将财富留给了后代子孙。

获得"手尾钱"的子孙得将铜钱用带子穿过,系在手腕上,孝男用麻带,其他用红带叫做"结手尾钱",既是带孝,又感激死者将富贵的吉兆传给了自己。

死者遗体入棺前, 孝男们要由“好命人”带领,拿碗或桶到溪边、水井去舀水,碗里放着两个硬币。

舀水前要烧香跪拜,把硬币扔进水里,并念到“向你买水了”,据说是向龙王或土地公“买水”,这些水是极其神圣的,可助死者顺利的通过轮回。

孝男把“买”回来的水,由“好命人”用白布沾水给死者揩脸,并象征性地为死者擦拭身,一边要口说话,大概意思是死者已净身,将与祖宗见面等等。

在大殓之前由孝男们往死者口中放进假珍珠,称为“衔宝”,塞珍珠的时候还要说话:“衔宝代代好”。

接着是“压财”,将装有豆谷等种子的米斗放在死者的肚脐(闽南话音财)上。

孝男们要在棺材底铺上厚厚的纸钱,俗称“金文”。

尸体必由孝男扶头,媳妇女儿扶脚,其他人扶双手,放入棺中,将新的衣服、被褥、纸锭等塞入棺中。

给男死者带上帽子,手持拐杖,脚着黑布鞋;女死者手上戴满假的戒指手镯。

然后裹上“水被”。

盖棺前“好命人”口念吉词,拎着小香炉在死者遗体上绕圈以驱逐邪魔,为死者净身;又将香炉在棺材内绕数圈以祛除里面的邪秽。

和尚要在旁诵经做功德,为死者在阴间开路。

丧属在棺前烧香跪拜,“好命人”在吉时将棺盖盖上。

接着,孝男们手持“长明灯”,拿着屋里的稻草和死者生前所用之药瓶、草席、碗筷等日常生活用品,送到郊外去焚化,俗称“送草”,一路上孝男们要痛哭流涕,让其他人知道家里有亲人丧生。

遗体入棺大殓之后,门外放置的"过山轿"燃化掉,让死者灵魂乘轿前往阴间报到。

晚上,丧家们都要为死者“守灵”,两个穿着古装孝服、画着浓妆的“哭者”,拿着麦克风为逝者哭丧,哀婉幽怨,令人不胜唏嘘。

南安人把出葬称为“出山”。

“出山”之日,送葬的亲友到齐,胸前佩戴着白花送上花圈,花圈上写着驾鹤西归”、“登极乐界”、“万古流芳”等等,都有敬逝者的落款。

临近"出山"的时刻,孝男们跪抚棺木痛哭,叫"哭棺材头"。

这种号哭要哭到给棺材绑上杠之前才结束。

时刻一到,棺材抬出门,这叫"转棺"。

"转棺"之后,举行俗称"启灵”祭典",即送棺出葬之祭。

在灵前排起供桌,排列着丧家五牲(鸡鸭猪牛鱼)全席,次为女婿的牺牲祭品,其他亲戚的祭品摆在最外面的供桌上,点烛烧香。

丧主(孝男头)先三跪九叩地跪拜,接着丧家本家人跪拜。

当这些外亲跪拜时,由好命人号令祭拜,并代他们读祭文。

祭文读完后,和尚拿着装着盐米的盆,边念着经文,边把盐米洒向大地。

启灵祭拜之后,举行钉棺盖的"封钉"仪式。

"封钉"时,死者子孙一齐跪在棺尾端,每钉一钉时都由"好命人"念"四句",祝福"点斧":"一添丁、二进财、三子子孙孙好运来“,最后一颗钉只是象征性的钉一下,意味着“出丁”。

跪在两旁的丧属停止啼哭,按各自的称谓呼叫死者:“××,闪(躲避)钉啊!”。

同时丧乐队的乐器有节奏的敲击,丧家子孙排成长串,在好命人的前导下,绕棺三周,这叫"旋棺"。

施罢,孝男们又痛哭号叫着,扑向棺木。

紧接着是"绞棺"。

工人将棺木用绳绑在俗称"独龙杠"的长长的木杠上,木杠两端又连着小杠,每端一般由4人抬,共8人。

由宗族青年抬棺。

绑好独龙杠后,罩上棺罩。

棺罩旁边是彩扎的宫殿和古装人物,棺罩的顶上,安上了五彩斑斓的彩塑龙头,木杠尾端上龙尾弯翘,象征着死者不死的灵魂,将由象征吉祥的龙陪伴着乘龙西去,直抵极乐世界。

这些都是闽南民间姣好的传统手工艺。

起行了,出殡队伍以一对丧灯开路。

丧灯以白纸扎成,一面写着丧家的姓氏,一面写着“×代大父(或大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