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下道德与法治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

第1课时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辩证看待问题,积极适应全球化潮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培养爱国热情,运用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

能力目标:

培养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国内国际形势的思维方式;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有利于发展的内部条件,通过材料分析和思考,清楚中国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明确国家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理解这些挑战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与国家和社会”中“2.8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书与“世界共发展”在全书中的逻辑定位是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即承接了“我们的共同世界”,也为“未来的我们”做好了铺垫。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发展阶段,需要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中国新的发展,并且以自身的发展推动世界的前进。即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携手促进发展→为世界带来美好。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难点: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勇于挑战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情分析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

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国内国际形势的思维方式;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培养爱国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迫切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利比亚撤侨相关视频

利比亚撤侨是194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这也是一场集中了海陆空和军队四大力量的大营救。这更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海外中国公民救援行动。12天,35860人,再次令世界瞩目。中国政府共动用91架次中国民航包机、35架次外航包机、12架次军机,租用外国轮船11艘,中远、中海货轮5艘,军舰1艘,历时12天,成功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35860人。

利比亚撤侨彰显了中国力量,但也反映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的持续动荡等因素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风险。如今中国的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去共同探究。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新的发展契机

思维碰撞: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了如何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在当今,我国的发展之路是机遇大,还是挑战大?大家课前做了准备,现在全班进行辩论。

正方:我国的发展之路机遇大于挑战。

反方:我国的发展之路挑战大于机遇。

小结:大家课前查找资料、筛选、整理,形成了各方观点,对我国当前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有了初步认识。下面,咱们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具体事例,再系统学习相关知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材料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从1978年到2017

年,GDP年均增长9.5%,2018年GDP增长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5元提高到59660元。40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41045亿美元。进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9.7%上升到33.6%,其中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4.6%上升到18.5%。中国向世界证明,在历史长河中短短的40年里,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国家可以蜕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40年来,政治稳定、民族团结,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动了国内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思考】40年的改革创新,展现了怎样的一个中国?

【小结】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材料二:长时间以来,我国制造业处在国际分工链的末端,在廉价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低成本的支撑下,各制造企业还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红利不断消失,土地、能源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利润不断被压榨,很多制造企业没有抵得住这个冲击,纷纷破产清算。近年来,我国愈发看清只有改变与创新,大力发展智能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才能够重整制造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思考】(1)“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需要哪些因素的支撑?

【小结】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的管理、创新等。

材料三:阅读教材P41“探究与分享”

材料四:“中国发明专利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5.1万件,排名跃居全球第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受理商标注册申请574.8万件,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累计有效商标注册1492万件。国际注册申请4810件,排名全球第三。

【思考】(2)请结合上述两个材料,分析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小结】今天的中国,成就辉煌;今天的中国,举世瞩目;今天的中国,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人才、科技、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自己向更高更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

材料五:2018年7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新时代中啊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本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阿双方还将签

署《中阿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行动宣言》。

材料六:2018年7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9年1月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题是“互联网+时代:人人享有健康”。大会将探讨互联网技术如何加速普及人人享有更好的、更快速的、更安全的大健康服务等议题,促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

材料七:阅读教材P42“探究与分享”

【思考】(1)请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说明当今时代的潮流是什么?

【小结】我国与其他国家双向贸易和投资成为促进各自经济发展和创新的主要动力,都肩负着继续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责任,都致力于塑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本着互利的精神,促进开放、透明的市场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思考】(2)面对当前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应该如何做?

【小结】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提高自身实力,共同建设和谐世界,发展再上新台阶。

教学环节二:新风险新挑战

【辨析】小华认为,当今世界形势大好,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不变,对我们国家来讲更是利好,不存在风险和困难。

【分析】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未变,和平稳定的大环境未变,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为我们提供了机遇,但是,当今世界仍存在很多问题,困难、风险、挑战依旧存在。

【小结】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在过去,我们经历并战胜了诸多重大挑战,获得发展;在未来,我们仍然会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材料八: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下,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复杂程度将继续加深,可能出现经济增长下行与系统性风险上升压力并存的局面。国际方面,2018年全球经济仍然难有起色。原因包括:第一,新科技革命仍未启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导致全球总需

求增速放缓;第二,QE(量化宽松)和经济刺激政策大规模使用,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和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进一步加速总需求的不足;第三,货币政策已接近极致,财政政策也没什么空间,结构性改革推进难度比较大。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小结】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材料九:观察漫画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漫画中的现象?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小结】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商品成本增加,而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变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提高带来的结果,这也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案例分析】

案例一:2018年6月15日,美国白宫置双方已经形成的共识于不顾,将对中国500亿美元的含有工业重要技术的商品实施25%的关税。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兴公司损失惨重。中兴为什么会成为中美贸易战中的第一个靶子,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兴的发展历程:1985年诞生于深圳时是一个来料加工厂,从事电子琴、电子表等加工贸易;

1986年主要投入到电话程控交换机上,从技术含量较低的农村电话市场入手;

1997年实现了A 股上市,从程控交换机领域转向GSM、CDMA、光通讯等前沿领域;

2005年后几乎每年要新招聘1 万人,而市场从中国扩展到全球100 多个国家;

2008 年之后,在3G 市场技术上已经日益接近了全球一流企业的地位;

2017年中兴已经是全球第四大通讯公司,全球专利第二多的公司。

【思考】中兴的快速发展可能得益于哪些机遇?

【小结】改革开放40年经济崛起大势中,中兴顺势成长,以及廉价的劳动力、巨大的市场等。

案例二:2016年3月8日,美国以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为由对中兴通信颁布了禁令,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出售电子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 并将中兴列入“特别审查名单”。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一禁令为期长达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

【思考】禁令会给中兴造成怎样的影响?

【小结】经济损失、市场份额、核心技术开发等。

案例三:作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中兴在手机、基站、交换机、路由器等核心产品方面对美国芯片都有很强依赖性。美国垄断了70%的芯片市场,尤其高端芯片市场,垄断着90%以上。

【思考】中国的“无芯之痛”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小结】“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掌握核“芯”技术刻不容缓。

案例四:2018年6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宣布,中兴公司支付10亿美元罚款,另外准备4亿美元交由第三方保管,然后美国商务部才会将中兴公司从禁令名单中撤除。

【思考】解禁后的中兴之路在哪里?请你给中兴今后的发展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小结】中美贸易战后打疼了中兴,打醒了中国芯片行业。中兴通讯案例对许多正处于全球化中的中国企业来说都具有警示意义。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这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材料十:阅读教材P45“探究与分享”

【思考】请结合中兴案例及上面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贸易争端。

【小结】从国家层面来说,有贸易摩擦是必然的。目前,中国虽然是贸易大国,但我国的贸易环境及贸易秩序仍在建设中。任何秩序的建立或者改变,必然会有摩擦。这里面有国家竞争战略问题,也有中国行业及企业的自身原因。融入全球经济,就意味着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贸易战是国际形势复杂、存在风险的一个侧面表现。当今世界,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我们坚信,中国的发展道路会越走越宽,中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世界的未来将更加和谐安宁。

【课堂总结】

主要学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机遇,二是挑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包括良好的积累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国际合作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挑战有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和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同时了解了我国应对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