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置方法比较

合集下载

污泥处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及可行性分析

污泥处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及可行性分析

污泥处置利用一、污泥处理的难点及危害污泥是指处理污水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的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重金属以及致病菌和病原菌等,如果不加处理的任意排放和投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如下:(1)侵占土地;(2)污染土壤。

污泥堆置的有害成分聚集,风吹雨淋。

产生高温或者其他化学反应,会杀灭土壤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使其丧失腐蚀分解能力;(3)污泥直接摔放淤积河床、污染水体;(4)污染大气,污泥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尘埃.会加重大气污染;(5)病原菌,主要有肠道细菌、寄生虫及病毒三大类,大部分被浓缩结合在污泥颗粒物上,其数量比污水中的高数十倍,威胁人类健康。

二、污泥处理遵循的原则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三、污泥处理的方式及优缺点污泥处置方式有:卫生填埋、焚烧、污泥直接制砖、堆肥后农用、污泥热解等。

几种处置方式的优缺点如下表污泥处置方法情况分析表四、 污泥处置方式的可行性分析1. 卫生填埋卫生填埋难点在于填埋场和填埋污泥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对于填埋污泥应满足以下要求:a 、污泥含水率 混合填埋要求污泥含水率小于65%。

一般污泥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75%以上,因此需对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

b 、土力学指标(抗剪强度) 混合填埋时,一般要求污泥的抗剪强度最低不小于20kN/m 2 。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投加电解质脱水后,含固率一般在20%~30%之间,其抗剪强度一般在 10kN/m 2左右;根据有些研究,投加聚合物电解质经带式压滤机或者离心脱水机脱水后,含固率为35%的污泥其抗剪强度一般不会超过20kN/m 2,含固率25%的污泥平均强度不超过6kN/m 2,含固率20%的污泥平均强度在5kN/m 2左右,因此,脱水后的污泥一般不能满足填埋要求的强度,还必须通过增加添加剂或者降低含水率或者其它方式提高其抗剪强度。

脱水后污泥如果不用添加剂,就不能大面积用机械操作连续填埋。

污泥填埋场的选址及工程设计应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97)。

污泥处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及可行性分析

污泥处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及可行性分析

污泥处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及可行性分析摘要: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其处置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污泥处置的各种方法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优缺点,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旨在为污泥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泥处置;优缺点对比;可行性分析1. 引言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含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湿度和生物稳定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合理有效地处理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任务。

2. 污泥处置方法2.1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将污泥投放到密闭的厌氧消化池中,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发酵和分解的一种方法。

优点是能有效降解有机物并转化为沼气,具有能源回收的功能;缺点是需要占用较大面积,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渣需要进一步处理。

2.2 氧化消化氧化消化是将污泥投放到通氧环境中进行生物氧化和降解的过程。

优点是处理过程稳定可控,并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但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且产生的废水需要进一步处理。

2.3 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利用高温将污泥进行分解和气化的过程,产生的气体可用于能源回收。

优点是能有效降解有机物,减少体积,并实现能源回收;缺点是需要高温设备和大量能源供给,成本较高。

2.4 焚烧技术焚烧技术是将污泥在高温下进行燃烧和灭菌的过程,能有效降低污泥的体积和减少有机物的负荷。

优点是能够彻底处理有机物并达到无害化要求,但产生的烟气需要进行二次处理,且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2.5 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是将污泥与其他有机废物混合进行分解和发酵的过程,在适宜的条件下转化为有机肥料。

优点是能够实现有机物的转化和资源的回收利用,但处理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3. 优缺点对比对以上污泥处置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厌氧消化和氧化消化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能够稳定降解有机物,并能实现能源回收;- 热解技术和焚烧技术能够对污泥进行有效处理和体积减少,但成本较高;- 堆肥技术实现有机物的资源化利用,但处理周期较长。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污泥是由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中含有有机物、固体颗粒、重金属等污染物。

污泥处理的目标是有效去除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寻找合适的处置方式。

以下是常见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1. 厌氧消化:将污泥与特定的微生物一起置于密封的容器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沼气和有机肥。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同时产生可再利用的能源。

2. 热解处理:通过加热污泥,将有机物分解为油、气和固体残渣。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金属含量,并利用产生的油和气作为能源。

3. 堆肥处理:将污泥与有机废物混合,经过适当的处理和通风,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同时产生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

4. 焚烧处理:将污泥在高温条件下燃烧,将有机物热解为气体和灰渣。

焚烧可以有效减少污泥体积,同时具有杀菌作用,但需要注意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灰渣的处理。

5. 填埋处理:将污泥置于特定的填埋场中,隔离于环境之外。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污泥的体积,但需要注意填埋场的选择和管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污泥处理技术正在研究和发展中,如生物炭化、微波辅助处理等。

这些方法在处理效果、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具有潜力,但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应用。

清淤污泥处置方案

清淤污泥处置方案

清淤污泥处置方案
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
了大量的污水和污泥,这些污水和污泥对城市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清淤污泥处置也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清淤污泥处置的现状
目前,清淤污泥的处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接运输到处理厂:将污泥运往处理厂,通过化学方法处理。

2.埋在填埋场:将污泥堆积在填埋场内掩埋。

3.焚烧处理:将污泥进行高温焚烧,通过化学反应蒸发和氧化出污染物。

4.喷洒农用地:将污泥喷洒于农田中,进行有机肥的制作。

这些方法各自有其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清淤污泥处置方案
在当前情况下,本文推荐以下清淤污泥处置方案:
1.对于富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泥,推荐采用直接运输到处理厂的方
法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有害物质并得到有用材料。

2.对于无害物质含量较高的污泥,推荐采用喷洒农用地的方法进行处理。

将污泥喷洒于农田中,在真正的成为有用材料之前,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为后续的农作物生长提供养分。

3.对于不能直接处理的污泥,比如膨胀性污泥,可以通过在过程中加入
矿物质等降低膨胀性后,采用掩埋的方法进行处理。

4.对于一些富含微生物,或兽药等特殊物质的污泥,推荐采取堆肥的方
式进行处理。

通过在过程中加入发酵剂,将其转化为有用的有机肥料。

以上方案具有相对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并且能够有效地实现污泥的清理和
处置。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选择合适的清淤污泥处置方法,还需要注意污泥的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及技术比较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及技术比较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及技术比较一、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及技术比较污泥的处理处置有填埋、农用和焚烧等多种方法,但所有的处理处置方法应符合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和力争资源化的原则。

1.污泥无害化处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污泥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体、无机颗粒和胶体等组成的非均质体。

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彻底的固液分离。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是典型的有机污泥,其特性是有机物含量高(60%~80%),颗粒细(0.02~0.2mm),密度小(1002~1006Kg/m³),呈胶体结构,是一种亲水性污泥,容易管道输送,但脱水性能差。

随着污泥水分的减少,污泥从纯液状流动到粘滞状、塑性性状、半干固体状直到纯固体状这一过程进行变化。

通常浓缩可将含水率降到85%(含水状态);含水率在70%~75%时,污泥呈柔软状态,不易流动;通常一般脱水只可降到60%~65%,此时,几乎成为固体;含水率低到35%~40%时,成聚散状态(以上是半干化状态);进一步低到10%~15%则成粉末状。

污泥处理的总目标是确保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致对人类及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

污泥的处理先后经过了海洋投弃、土地填埋、堆肥化、干燥和焚烧等多种处理方法,逐步走向成熟,目前污泥的焚烧在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中占有比较大的优势。

欧洲国家目前污泥的主要处置方式为农用、填埋和焚烧。

表3-1是目前欧洲各国的污泥情况。

随着欧盟各国签订的停止向海洋投弃污泥的协议生效,各成员国已逐步停止向海洋投弃,海岸国家受此协议的限制,已纷纷转用焚烧法。

卫生填埋操作相对简单,投资费用较小,处理费用较低,适应性强。

但是其侵占土地严重,如果防渗技术不够,将导致潜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污泥卫生填埋始于20世纪60年代,污泥填埋是欧洲特别是希腊、德国、法国在前几年应用最广的处置工艺。

由于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和城市用地的减少等,对处理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德国从2000年起,要求填埋污泥的有机质含量下坡与5%),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坚决反对新建填埋场。

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主流方法

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主流方法

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主流方法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它含有大量有机物质、无机盐、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具有不稳定性、高含水率和难以处理的特点。

为了有效处理污泥并实现资源化利用,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主流方法。

1.原污泥进一步处理:原污泥经过浓缩、稳定化处理,减少含水率和体积,提高处理效率和节约运输成本。

常用的方法有压滤、离心、压滤等。

此外,通过添加固化剂、消毒剂和添加剂等进行稳定化处理,有效消除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和臭味,减少环境污染。

2.热解技术:采用高温热解技术可以将污泥分解为油、气和固体残渣等可再利用的物质。

常见的热解技术有干燥热解、流化床热解和微波热解等。

热解过程中,可以收集燃料气体和油脂,用于能源生产和工业原料,同时产生的固体残渣可作为肥料或建筑材料。

3.生物处理技术:运用生物菌群,如厌氧菌、好氧菌和微生物等,对污泥进行分解和转化,将有机物质转变为可稳定利用的产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有厌氧消化和好氧堆肥等。

厌氧消化将污泥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分解,产生甲烷气体用于能源生产,同时也可得到稳定的有机肥。

好氧堆肥则是在有氧环境下,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促进污泥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生产稳定的有机肥。

4.燃烧技术:将污泥进一步干燥后,以高温(800-1000℃)进行燃烧,产生热能和灰渣。

燃烧过程中,可收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二恶英等。

燃烧生成的热能可用于能源回收,灰渣则用作建筑材料或填埋场覆盖物。

5.肥料化利用:将污泥进行物理处理和消毒后,再添加适量的配方肥料进行混合,制成特殊肥料。

通过调控污泥中的氮、磷、钾等养分,使其成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同时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

综上所述,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的主流方法包括物理处理、热解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燃烧技术和肥料化利用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污泥处理的难题,并将污泥转化为可再利用的产物,实现资源化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

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的比较

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的比较
的处理方法。
智能化发展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 ,实现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智能化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资源化利用பைடு நூலகம்
将污泥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肥料 、生物质能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 先进的污泥处理与处置经验和技术, 推动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
B
C
D
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对于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治理 ,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处理方法,以达到最 佳的处理效果和水质改善目标。
处置方式
处理后的污泥经过自然沉降和分离后,一 部分被回收利用,一部分被安全处置。
CHAPTER 05
结论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重要性和挑战
重要性
污泥处理与处置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以 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水体治理
来自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治理过 程中产生的污泥。
03
02
工业废水处理
来自各种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 的污泥。
污泥特性
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重金属 和有毒有害物质可能超标。
04
污泥处理的必要性
01
02
03
环境保护
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资源化利用
通过处理将污泥转化为有 价值的资源,如肥料、建 材等。
焚烧
通过高温燃烧将污泥转化为热 量和灰烬。
填埋
将污泥进行卫生填埋,适用于 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
建材利用
将污泥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如 水泥、砖等。
污泥处置的优缺点比较
01
土地利用优点

清淤污泥处置方案

清淤污泥处置方案

清淤污泥处置方案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各种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活动不断增加,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许多污染。

其中,污水、污泥也是城市排放
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污泥是指水处理过程中沉淀或过滤后产生的固体
沉淀物,通常包括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

清淤污泥处置是城市
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将介绍一些清淤污泥处置方案。

一、堆肥处置法
堆肥法是将污泥送往发酵场进行自然发酵、腐熟阶段。

将污泥混
合添加一些物料,如树叶、稻草、麦茬等,在发酵过程中不断翻动,
直到达到腐熟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即可形成肥料。

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环保无污染、能大量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二、填埋处置法
填埋法是将污泥用车辆运输至指定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过程中
会采用密闭、压实等工艺,尽量减少污染物溢出。

但该方法存在一些
弊端,如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地下水受到污染并可能对人体健康
带来危害等。

三、焚烧处置法
焚烧法是将污泥送往焚烧厂进行高温焚烧,将有害气体完全燃烧,转化成无害物质。

该方法可以处理大批量的污泥,但其存在能源消耗、高投资成本、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四、反渗透处置法
反渗透法是将污泥送往反渗透器进行治理,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
污染物,并将水回收利用。

该方法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耗费大量能源
和投资。

综上所述,针对清淤污泥的处置,不同的方法各有优劣。

我国也
正在加大对清淤污泥处理和处置的投入和改革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的常见处置方式包括填埋、制肥、干化等方法,各种方法有利有弊。

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采用污泥焚烧技术,妥善处理污泥,本文将对此加以介绍。

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是与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同等重要又紧密关联的两个系统。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净化污水的同时产生大量生物活性污泥,许多化工、制药工业中也会产生污泥废料,其特点是含水量高、不稳定、易腐败、有恶臭。

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会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成熟的技术,对污泥进行专业的处理。

污泥的常见处置方式
目前,污泥的常见处置方法有以下4种:
填埋
卫生填埋操作简单、费用低,而且经过消化后的污泥有机物含量减少、性能相对稳定、总体积减小,脱水后再进行填埋也就成了一种比较经济的污泥处理方式。

鉴于目前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污泥填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继续存在。

但是,脱水污泥含水率往往大大高于普通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所要求的30%含水率,需经再处理后才能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或者根据污泥的含水率及理化特性等因素,设置专用的污泥填埋场。

同时,专用污泥填埋场会存在占地面积较大、选址不易、渗沥液难处理,并可能影响地下水质以及其他安全隐患等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制肥利用
污泥制肥料曾是污泥利用的主要途径,其实质是利用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菌对污泥中的多种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转化为植物容易吸收的类腐殖质,因此生物能得到利用,能源得以节约。

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和对土壤污染的警惕,污泥肥料农用的标准日趋苛刻,并因其使用不便和肥效差等原因也无法和化肥抗衡,污泥用作农业肥料已难以为继。

此外,源于对重金属、洗涤添加剂污染等方面的顾虑,使得此种处置方式日益萎缩。

干化
污泥干化技术是指利用热来破坏污泥的胶凝结构,并对污泥进行消毒灭菌。

干化温度高达95℃以上,除有效杀灭病原菌外,还能使污泥容积显著降低,并将臭味消除。

然而,干化处理工艺能耗高、设备复杂、投资及运行费用高、减量化也不彻底,而且,还要对蒸发物采取冷凝、除臭等措施,综合成本较高。

干化后的污泥或送去焚烧或用作肥料,仍然存在出路问题,一般使用较少。

焚烧
污泥焚烧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利用高温氧化燃烧反应,在过量空气的条件下,使污泥的全部有机质、病原体等物质在850~1100℃下氧化、热解并被彻底破坏。

污泥焚烧的优点是占地小、处理快速、处理量大、减量明显,减容量可大于90%;焚烧后的灰渣,根据其重金属含量,可选择直接或使用重金属螯合剂处理后进入填埋场,也可用作建筑材料或铺路等。

采用焚烧法处理污泥,可最大程度地实现“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是污泥处理最彻底的方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此法。

污泥焚烧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加强,污泥处理将会成为另一新兴产业,但目前国内污泥焚烧技术发展还不成熟,有待完善;同时,需要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在政策、技术和资金等系列产业要素方面的紧密配合。

污泥的含水率是制约污泥处置系统运行成本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通过预处理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污泥焚烧会产生酸性烟气、灰渣和飞灰等环境污染物,需要后续处理,必须严格控制并达标排放,也是关键技术所在。

根据重金属含量的不同,可以考虑对灰分做如下处理:直接填埋或加水泥制绿化砖;加重金属螯合剂后填埋。

流化床焚烧工艺简述
污泥焚烧系统主要由以下操作单元组成:污泥输送系统、污泥预处理系统、流化床焚烧炉、余热蒸汽锅炉、烟气处理系统、灰分收集及输送系统等。

污泥输送系统:实现对污泥的传输操作
对于来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因其含水率很高,污水污泥呈液态状,故一般采用流量可无级调节的螺杆泵,将污泥送往离心机进行脱水。

而对于隔栅栅渣以及污泥脱水后的泥饼,其状态一般为糊状,由输送机进行操作,一般有无轴螺旋输送机和皮带输送机两大类。

污泥预处理系统: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污泥的含水率是制约污泥处理运行成本的关键因素,就焚烧处置方法来说,污泥含水率越高、热值就越低、系统能耗就越大、运行成本也就越高。

常用的污泥脱水方式有带式压滤脱水、板框压滤脱水以及离心式脱水。

污泥经机械脱水后,可将其水含量降低至80%~85%,此时可直接送入流化床焚烧炉进行处理。

流化床焚烧炉:对污泥高温焚烧氧化处理的关键设备
用于污泥焚烧的一级焚烧炉形式主要有鼓泡式流化床焚烧炉、循环流化床焚烧路和回转窑式焚烧炉。

在开始阶段,前端燃烧器将流化床焚烧炉和炉内的石英砂(即床料)加热至适宜操作温度约850~870℃,随后由特殊设计的喂料设备将污泥稳定且均匀地送入流化床内进行处理。

流化床焚烧炉下部带有一个由多个喷嘴做成的风箱,助燃空气穿过喷嘴向上吹进焚烧炉,在合适的风量下将床料石英砂和污泥均匀的流化,一方面给污泥的均匀受热分解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污泥进入流化床便随即被大量运动着的高温惰性床料冲散,使床砂不会发生粘结问题。

流化床焚烧炉的中部存在一个带有二次风引入系统的二次燃烧区,二次风的引入形成了分级燃烧,加上足够的燃烧区空间,保证烟气和飞灰的微粒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达到充分燃烧。

而二次风的引入采用环面布置,合适的配比有利于强化焚烧炉的燃烧效果,提高锅炉出力和降低NOx的生成及排放。

同时,流化床焚烧炉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工况,在线实时增减床料和卸除床底炉渣,避免停车,使系统操作的连续性得以实现。

如果污泥被定义为危废,则需要设置二燃室,使烟气在1100℃的条件下停留超过2s,以满足环发2004-15号《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的要求。

余热蒸汽锅炉:对焚烧产生热能进行回收利用
利用余热锅炉,对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并产生饱和蒸汽。

所设计的非标锅炉可适应污泥焚烧产物的特性。

余热锅炉采用立式烟道,高温烟气顺序流经不同的烟道,各烟道之间采用膜式水冷壁。

水冷壁管内的水吸收余热后变成湿蒸汽,经过汽水分离后形成饱和干蒸汽,并进入蒸汽管网供使用。

烟气处理系统:对焚烧后烟气进行有效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整套烟气后续处理系统由降温、脱硫、灰尘捕集等操作单元组成,结合对应控制方案,对焚烧产生的各种受控物质如氮氧化物、硫化物、酸性物质、重金属以及烟尘,甚至二噁英等进行处理,排放可满足当地法规要求。

龙沙工程的优势
在污泥焚烧技术上,龙沙工程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基础调研、工艺设计、项目管理、施工建造等。

龙沙工程致力于以西方的先进技术应用为基础,最大程度地实现国产化建造,以合理的成本和优异的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凭借现有的工艺创新技术和超过110年的化工生产经验,龙沙工程已经成功完成了许多重要项目,并且已经在环境技术方面和一些先进的欧洲企业合作并达成了特许协议。

龙沙工程具有极强的工艺设计能力和技术整合能力,与业内一流公司建立有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外特别是欧洲,有大量的同类型项目可供参观、考察。

国内合作伙伴太湖锅炉拥有强大的设备国产化的设计和制造实力及工程承建能力,为降低系统投资提供有力保障。

小结
流化床焚烧污泥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由于具有强烈的湍流、较长的气体停留时间、均匀的温度分布,能在相对较低温度和较少过剩空气下高效率焚烧,获得较高的有害物质的破坏和去除率,有害物质脱除剂的利用效率高,并且通过分级燃烧,可大幅度控制NOx的生成;通过床内加入碱性物质如石灰石等,可大幅度降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SOx和HCl)的含量。

通过尽可能多地回收燃烧烟气中的显热,可减少辅助燃料的加入量,从而把污泥处理的成本降至最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