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地面工程科技创新五十年

合集下载

五十年创业辉煌为共和国石油工业铸就不朽丰碑 风雨中历练大庆精神引领中国石油工业破浪前行——位居新

五十年创业辉煌为共和国石油工业铸就不朽丰碑 风雨中历练大庆精神引领中国石油工业破浪前行——位居新
五 十年 创 业辉 煌 为 共和 国石 油 工业铸 就 不朽 丰碑 风 雨 中历练 大庆 精 神 引领 中匡
位居新中国石油工业长子地位的大庆
2 0年 1 0 1 O月 9日 ,是 中国 石油 、大庆 油 田和 大 芙油 田 采 油 一 厂 百 万 名 员 工 引 以 骄 傲 和 自 豪 的 日 子。 建厂 5 0周 年 ,这 是 大 庆 油 田采 油 一 厂 发展 历 程 上的一 座 里 程 碑 。
大庆油 田会 战时期 .采油一 厂形 成 的 ” 三
老 四 严 、 四 个 一 样 ”优 良传 统 .首 创 岗 位 责 任
大庆精神 、铁人 精神 ,以及

“ 三老 四严 ” “ 、 四个
制” .已成 为大庆 精 神 的重要 发源 地 。 新 时期 传承
优 秀 文 化 .形 成 了 “ 老 四 严 .永 创 一 流 ”核 心 理 三 念 ” 四个 不 一 样 ” 管 理 理 念 、 能 力 关 怀 “ 人 才 培

1 O月 9日.大庆油 田采油一厂 的发展 历史因这
天 而 格 外 生 动 .创 新 发 展 的 足 音 因 这 一 刻 而 分 外

油 田 采 油一 厂于 1 0年 1 月 9日成 立 ,这 是 大庆 6 9 0 油 田成 立 的第一 个采 油 厂 。 5 年 后 的今 天 .大庆 油 田采 油 一 厂 已 发 展 成 为 0 全 国 石 油 系 统 大 规 模 、 高 产 量 、科 技 成 果 丰 厚 经
造 .立 足 自 主 创 新 勇 攀 科 技 高 峰 的 结 果 :是 适 应
级 、市 ( ) 局 、油 田公 司 级 以 上科 研 成 果 253项 其 中 获省 ( )级 奖 励 6项 。 完 成 技术 革新 成 果 81 部 96 项 其 中 2 获 油 田公 司 奖励 。取 得 青 工 ” 小 ” 03项 五 成 果 1 9项 。 6 2

深度长文伟大的“大三线”建设(上)

深度长文伟大的“大三线”建设(上)

深度长文伟大的“大三线”建设(上)前言“大三线”建设是我国最具有标志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工程建设,是我国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之间进行的以巨大规模与艰苦卓绝的工程拼搏为特征的一项伟大事业。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大三线”建设的背景、意义以及建设的过程和成就。

本文是“大三线”建设的第一篇文章,共分为上下两篇。

概述“大三线”是指我国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双重需要下,于1958年至1975年间建立的“大庆石油、广西钨矿、南泥湾水利、中原地下工程和青藏高原综合利用”五个工程的总称。

这项工程建设总投资达600亿元人民币(按1970年计算),约占当时国民经济的1.5%。

“大三线”建设的初衷是应对当时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时,苏联解除对中国的援助,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加之,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国家安全建设的需要同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愈加严峻。

因此,由原国家计委主任刘铁男带领的科学界人士,提出了在中国内部实现经济的独立自主和国防的自主自立的“大三线”建设计划。

“大三线”工程建设在中国工程史上属于“奇迹”。

这项工程极具技术难度,需要克服自然环境上的巨大难关,对于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北方“大三线”汇流点——大庆油田“大庆油田”的建设,成为“大三线”首先得到实现的工程,是“大三线”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55年,经过不断寻找和试验,中国工程师在吉林省大庆市发现了大规模的油田资源。

1959年,随着国家重视“大庆油田”的建设与开采,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向苏联寻求援助,收到了方案和设备,并且附带了50位专家来到大庆油田。

从此,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石油勘探、开采技术等技术援助。

在这种背景下,“大庆油田”经历了他特殊的“建设之路”。

由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十分恶劣,“大庆油田”的建设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障碍,例如缺乏技术人员和设备,而且自然环境的恶劣更是给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傅成玉同志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

傅成玉同志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

傅成玉同志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在建党90周年前夕,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总结表彰大会。

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向受到表彰的十大科技成就、十佳功勋队和十大标兵人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胜利油田全体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和职工家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胜利油田开发、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辉煌一页。

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胜利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多亿吨、约占我国陆上探明石油储量的五分之一,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0亿吨、约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五分之一,为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国石油界和中国石化的骄傲,也是山东省和油田所在地市的骄傲,更是胜利油田全体干部职工的光荣和自豪!胜利油田50年的开发、建设和发展成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是在国家部委,是在山东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实现的,更是在山东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实现的,也是一代又一代胜利人艰苦创业、创新奉献的结果。

在此,我要向所有给予关心支持和付出艰辛努力、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央政府和部门,山东省委省政府、山东省各级地市政府以及山东省人民、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50年来,胜利油田始终坚持产业报国,为发展壮大我国石油工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胜利油田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责任和使命,坚定“以国为重、产业报国”的信念,艰苦创业,勇挑重担,实现了油田增储上产、持续稳产,为我国石油工业成功实施“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总体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优异成绩。

大庆油田还能撑几年

大庆油田还能撑几年

大庆油田还能开采多少年
没有时间限制的。

大庆油田坚持科技自主创新、持续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十大现场试验,努力做到超前15年储备、超前10年研究、超前5年试验。

“十五”期间,先后取得科研成果1540项,其中国家级重大成果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97项,获得专利1009项。

发现了我国东部陆上最大的天然气田,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1173亿立方米,对于平衡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宏观布局,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油田开发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累计生产原油3.38亿吨,其中聚驱年产油量连续5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生产基地,外围低效油田年产油量也达到550万吨。

扩展资料:
大庆油田的相关情况:
1、大庆油田历经近60年开发建设,仍能保持高水平开发的生机与活力,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2、把科技创新放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优先地位来推动,开发建设以来,大庆油田努力做到“战略优先、投入优先、
配套优先”。

3、在战略优先上,按照“研发一代、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的思路,明确攻关技术,努力实现核心技术保持领先,配套技术紧跟前沿,储备技术加快攻关。

学习资料:大庆油田开发“五个不等于”潜力认识观

学习资料:大庆油田开发“五个不等于”潜力认识观

从“精细注水”看大庆油田解题低成本开发编者按:大庆油田的“五个不等于”潜力认识观:油田高含水不等于每口井都高含水,油井高含水不等于每个层都高含水,油层高含水不等于每个部位、每个方向都高含水,地质工作精细不等于认清了地下所有潜力,开发调整精细不等于每个区块、每口井和每个层都已调整到位。

从会战时期的“注水三年,水淹一半”到如今的特高含水期、“水淹至脖”,大庆油田的开发一直在与水较量。

目前,大庆油田综合含水率达91%以上。

含水量达90%以上的油田,被石油专家形容为人被淹过了脖子,岌岌可危。

按照水驱油田的一般开发规律,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超过50%就将进入产量递减期。

目前,大庆油田喇萨杏等主力油田的可采储量采出度高达80%以上,且剩余油分布复杂,水驱开发面临诸多挑战。

像抓原油产量一样抓注水,像重视原油产量一样重视注水,使精细注水成为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庆油田解题低成本开发,离不开精细水驱。

水驱如何精细“逆袭”水中找油、水中捞油,以“控递减、控含水”为核心,大庆油田提出“四个精细”,即精细油藏描述、精细注采关系调整、精细注水系统挖潜和精细日常生产管理,进一步增加水驱动用程度,深挖剩余油潜力,稳定并提高单井日产量,从而使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得到有效控制。

“四个精细”中的精细油藏描述,有助于擦亮看清地下的眼睛。

精细油藏描述掌控地下的精细程度好比医学检查从“B超”发展到“核磁”。

利用精细化、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能精准地找到剩余油在哪里、有多少。

以精细地质建模和油藏模拟为主要手段的多学科油藏研究,使大庆油田对剩余油描述精度超过80%,技术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以分层注水为例,传统的模拟只能模拟笼统注水,分层注水要设置大量虚拟井,模拟不准确。

目前,大庆油田实现了多层砂岩油田分层注水模拟功能,大大提高了模拟精度。

利器在手。

2013年,大庆油田水驱油藏模拟已在长垣150个区块应用,占长垣面积的86.2%,同时,在外围油田45个区块实施,覆盖外围油田面积的34.8%。

大庆油田开发史和辉煌成就

大庆油田开发史和辉煌成就

大庆油田开发史和辉煌成就一、选择题(130道)1、1977年,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的召开,()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大庆的热潮。

(C)A、第一次B、第三次C、第二次2、喇嘛甸油田开发会战于()年3月26日开始,到()年底胜利结束。

(B)A、1974,1976B、1973,1974C、1973,19753、(),中共中央同意在松辽地区开展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各地予以支援。

(B)A、1960年1月20日B、1960年2月20日C、1960年3月20日4、松辽石油会战领导小组第一任组长是()。

(B)A、宋振明B、康世恩C、余秋里5、1960年3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东北协作区省、市长参加的会议,要求各省、市、国务院各部门大力支援松辽地区石油大会战。

(C)A、刘少奇B、周恩来C、薄一波6、大庆油田第一座水源是()。

(C)A、南水源B、东水源C、西水源7、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上,()发布了第一战役战斗令。

(C)A、张文彬B、余秋里C、康世恩8、1960年(),《战报》创刊。

(B)A、4月10日B、4月13日C、5月12日9、大庆油田第一座炼油厂是()炼油厂.(A)A、葡萄花B、大庆C、高台子10、1960年5月16日大庆油田第一口开发油井——()投产。

(B)A、中8—11井B、中7-11井C、中8—13井11、1960年7月6日,()创造1只钻头钻进1069米的新纪录,这是战区的第一只钻进千米的钻头.(B)A、1202钻井队B、32144钻井队C、1205钻井队12、1960年9月13日,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油井—-()井投产。

(A)A、萨中6—13B、中7-11井C、萨中7—1313、1960年(),大庆油田召开首届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B)A、9月17日—20日B、9月16日—18日C、10月17日-20日14、1960年10月9日,大庆油田采油指挥部成立,()任指挥兼党委书记。

(B)A、余秋里B、宋振明C、康世恩15、1960年10月18日,大庆油田第一口注水井-—()开始试验注水。

以数字技术织就“油气田一张网”,筑牢智慧油田根基

以数字技术织就“油气田一张网”,筑牢智慧油田根基

在西北黄土高原,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工业交融的华美乐章正在奏响。

五十余年来,长庆油田数十万台采油机在广袤的荒漠和高原不懈耕耘,铿锵韵律响彻大西北,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1970年,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大会战”中诞生。

长庆油田工作区北接荒原大漠,南临黄土高原,油气藏具有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特征,勘探开发技术要求高。

几代长庆人栉风沐雨、砥砺创新,不断挑战“三低”油气田勘探开发极限。

时至今日,长庆油田已是国内最大油气生产基地,也是国内油气持续上产的战略接替区。

在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是长庆油田增储上产、降本增效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云大物移智”等信息技术不断与石油工业融合,正推动石油产业进入智能转型的新时代,赋能石油企业生产模式革新、组织机构变革。

在国家“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战略下,中国石油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长庆油田紧抓发展机遇,启动智慧油气田建设,围绕生产、视频、办公、社区等业务场景,基于华为在业内率先提出的“油气田一张网”建设理念及全栈技术架构,构建端到端安全、稳定、高效、多样的网络基础设施,以统一架构、统一管理、一网多用、一体安全,开创油田网络建设的历史先河,也为日后长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铺设了一条数字化的“智能高速公路”。

网络先行:“一张网”使能油气生产泛在的协同与智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以数字技术织就“油气田一张网”,筑牢智慧油田根基高效优质的网络是智慧油气田的基础,未来国内油气场站也不再是信息孤岛。

“油气田一张网”不仅为油田发展带来新动力,更为油田的数智化生态建设创造了条件。

文 | 王秀强融合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

2019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对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网络安全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油气行业一直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50 多年前数字技术就被应用于地震勘探等领域。

大庆油田“两分法”前进的思考与启示

大庆油田“两分法”前进的思考与启示

大庆油田“两分法”前进的思考与启示作者:张洪梅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05期摘要:“两分法”是大庆人面对成绩和挫折、顺境和逆境的考验,胜不骄,败不馁,锐意进取的制胜法宝。

关键词:大庆油田两分法思考启示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五十多年来,不但培养和锻造了堪当重任的铁人式职工队伍,而且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是大庆油田的基本功,在大庆石油会战以及新时期的大庆油田起到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下面我谈一下我对大庆油田“两分法”前进的思考及认识。

1.“两分法”前进的理论基础及其内容我们所说的两分法也就是毛泽东对辩证法或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说法。

认为对事物要采取辩证的分析态度,既要看到积极的方面,又要看到消极的方面,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汶川地震,2008年低温雨雪及洪涝灾害,给中国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让百万人无家可归。

然而,大灾让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志愿者震中抗灾,全国人民爱心救助,灾民们食有所吃,居有所住,病有所医,生活有所望。

再看中华,粮食总产又创历史新高,奥运盛况无与伦比,虽有世界金融危机,我仍岿然不动,这一切都是领导者和全国人民很好地运用“两分法”的结果。

两分法是大庆人进取精神的基本体现,它于1964年提出。

主要内容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又要运用两分法。

成绩越大,形势越好,越要一分为二;对待干劲运用两分法,干劲引导不好就会只图速度,不顾质量,没有好得效果,挫伤职工的积极性;领导要及时提出新的、鲜明的、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高标准,引导职工始终向前看;以两分法为武器,坚持抓好工作总结,走上步看下步,走一步总结一步,步步有提高,方向始终明确。

2.“两分法”前进是大庆石油会战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由于从1959年9月松基三井喷油到1960年底只用了1年多的时间就基本探明了油田的面积,大体上算出了储量,到1963年,大庆油田已经形成年产500万吨生产能力,累计生产1000多万吨原油,财政上缴累计10亿多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 气 田地 面 工 程 第 2 9卷 第 9期 ( 0 0 9 2 1. )

d i1 . 9 9 j i n 1 0 — 8 6 2 1 . 9 0 1 o : 0 3 6 /. s . 0 66 9 . 0 0 0 . 0 s
大 庆 油 田地 面 工 程 科 技 创 新 五 十 年
油 田 开 发 的 调 整 ,在 调 整 中 寻 找 服 务 领 域 ,在 调 整 中确 定 研 发 立 项 ,在 调 整 中进 行 集 成 创 新 , 共 开 发 科 研 课 题 约 3 1项 ,其 中 国 家 级 一 级 课 题 4项 、 二 级 课 题 3 3 O项 , 省 部 级 课 题 4 0项 , 油 田 企
气 源 是 从 分 气 包 分 出 的 伴 生 天 萨尔 图流程 和井 口水 套加 热 炉的发 明
为大庆 油 田的早 期开发 ,为 国家尽 快地 生产 出原 油 做 出 了巨大 贡献 。 大 庆油 田 自然条件 较 差 ,地 处 高寒 地 区 ,地 下 水 位 高 ,沼泽 地较 多 ;原 油具 有 “ 高黏度 、高含蜡
耿 作 孝 郑琦 大庆油田 设计院
摘 要 : 大 庆 油 田发 现 于 1 5 9 9年 ,1 6 9 0年 开 始 进 行 全 面 开 发 , 至 今 已 经 走 过 5 O年 的 发 展 历 程 。 在 这 一 历 史进 程 中 , 油 田地 面 工 程 的 科 技 创 新 始 终 坚 持 关 键 技 术 自主 创 新 、 引进 技 术 消 化 吸
嘛 甸油 田的 开发建 设 中 ,在 油 气集输 工 艺 、原 油脱 水技 术 、油 田加 热 设备 、含 油 污水处 理 、原 油
破 乳 剂和 非金 属储罐 等 地 面工程技 术上 坚持 自主创 新 ,保 证 了油田产 量逐年 递 增 时期 地 面工程 建 设 的 配套发 展 ,提 高 了科 技研 发 的贡 献 率 。1 7 9 6年 我 国进 入 新 的历 史 发展 时期 ,大 庆 油 田也 迈
保 温集 输流 程” ,解决 了原油集 输 处理 的技 术难题 。 该 流程 与 当时被 认 为先进 的苏联 巴洛宁一 维 齐洛 夫 集输 流 程相 比,节约 钢材 3 ,节约 投资 1. 。 3 35 该 流程投 资 省 ,建 设 施 工 工 程 量 小 ,建设 速 度 快 ,
在 萨 尔 图 、杏 树 岗 油 田 纯 油 区 广 泛 应 用 。 1 6 9 4年
业 课 题 2 7项 , 这 些 课 题 的 开 发 为 油 田 的 二 次 创 业 做 好 了技 术 支 撑 和 储 备 。 5
关键 词 :大庆 油 田 ;地 面 工程建 设 ;科技 创新 ;阶段
大庆 油 田发现 于 15 9 9年 , l 6 9 0年 开 始 进 行 全 面开发 ,至今 已经 走 过 5 O年 的 发 展 历 程 。 在 这 一
总传 热系 数 值 ;实 测 了 3 0 30 0个 数 据 ,确 定 了采 油井 的合理 回压 ;核 定 了水力 摩 阻系数 ,使 油气 混
历史进 程 中 ,油 田地 面工 程 的科技 创新 始终 坚持 关 键技术 自主创新 、引进技 术 消化 吸收 再创新 、配套
输 管道 计算 更符 合实 际工 况 。经过 反复 实验 ,设计 发 明 了具有 鲜 明时代 特征 的 “ 单干 管 多井 串联加 热
技术集 成 创新 ,这 三种 创 新 有 机 结 合 、贯 穿 始 终 ,
在不 同 的发 展 阶段各 有侧 重 ,确保 油 田地 面工程 技 术 不 断 进 步 ,满 足 了 大 庆 油 田 不 同 开 发 阶 段 的
需求。
1 工 程 技 术 自主创 新
15 9 9年 9月 2 6日, 以松 基 3井喜 喷 工 业 油流 为标 志 ,勘探 发现 了大庆 油 田。 以铁人王 进 喜为代 表 的老一 辈石 油人 ,在 极其 艰苦 的 条件下 , 自力更 生 、艰苦 奋斗 ,仅用 三 年时 间就 拿下 大油 田 ,一举 甩掉 了我 国贫 油落后 的 帽子 。在 油 田会 战 阶段 ,外 国对 中 国实施 技 术封 锁 ,油 田地 面工程 技术 必须 依
入 “ 产 50 0万 ” 的 高产 稳 产 阶 段 。 从 1 7 年 0 6年 到 2 0 9 0 2年 , 实 现 连 续 2 7年 高 产 稳 产 ; 2 0 0 2年
到 20 0 9年 , 大 庆 油 田 进 行 开发 调 整 , 原 油 产 量 稳 定 在 4 0 0万 吨 以 上 。 油 田 地 面 工 程 为 了 适 应 0
收再 创新 、配套技 术 集成创 新 ,这 三种创 新 有机 结 合 、贯 穿始 终 ,在 不 同的发 展 阶 段 各 有侧 重 ,
确保 油 田地 面工程技 术不 断进 步 ,满足 了大庆油 田不 同开发 阶段 的 需求 。从 16 9 0年 到 l 7 9 5年 的 1 6年 时 间 里 , 大 庆 油 田地 面 工 程 科 技 创 新 项 目总 计 约 8 4项 ,在 萨 尔 图 油 田 、 杏 树 岗 油 田 和 喇 7
能 耗高 。为了解 决油 井产 液加 热 和井 口值班 房 的采
暖问题 ,大 庆油 田研 制 了我 国第一 台井 口水 套加 热 炉 。水 套加 热 炉 以热 水 为热媒 加热 原油 ,避免 了原 油在 炉 管 内结 焦 ,值 班 房 采用 热 水 自然 循 环 采 暖 ,
1 0月 ,该 流 程 被 正 式 命 名 为 “ 尔 图 流 程 ” 萨 ,于 16 9 5年获 国家科 委 一等 发 明奖 。
油 田开发 初期 生产 试验 区的油井 井场 工艺 采用 计 量 、清 蜡 、土法 加热 保温 方式 进行 生产 。油 井井 口加 热为 井场 长烟道 、“ 风吹” 及加 热炉 三把 火 , 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