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201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31•【字号】川办发[2011]94号•【施行日期】201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1]9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城镇化发展成就和问题第二节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优化城镇发展格局第一节强化“一核”第二节壮大“四群”第三节打造“五带”第四节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五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第六节努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第四章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第一节提升城镇经济承载能力第二节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保障能力第三节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第四节提高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第五节加大城镇住房保障力度第五章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第一节加强城镇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第二节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第三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城镇风貌塑造第四节推动城镇综合管理机制创新第六章建立健全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第一节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集聚第二节完善城镇户籍和社会保障政策第三节提高和完善土地保障能力第四节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第五节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第七章实施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健全协调机制第三节加强评估监督附件:名词解释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城镇化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扩大内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2012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川办函[2012]82号【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3.28【实施日期】2012.03.28【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的通知(川办函[2012]82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已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附件: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根据《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结合《四川省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规划(2009-2012年)》、《四川省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规划(2009-2012年)》和《四川省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建设规划》,特制订本年度实施计划。
一、年度目标2012年,全省工业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一)总量效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1 万亿元,增长18% ;企业利润超 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3.5万亿元。
(二)结构优化。
“7+3”产业增加值增长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22% 。
(三)技术改造。
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力争突破4000亿元,增长16% 。
(四)技术创新。
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5% ,企业发明专利占比稳步提高,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50家以上。
(五)节能减排。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7%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上升到61% 。
二、重点任务2012年,全省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20•【字号】川办发[2011]87号•【施行日期】2011.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1]8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服务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其发展水平是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加快服务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结合全省服务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全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纲领性文件,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十一五”时期,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837亿元增加到 2010年的 6030.4亿元,总规模扩大了1.1倍,年均增长12.2% 。
5年累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2812.1亿元,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
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2010年全省服务业实现税收1232.8亿元,占全社会税收收入的 55.9% ;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1503.5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1.5% ,比2005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
专栏1:2005年-2010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图略)投资占比稳步提高。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形势,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预计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10年达到1.69万亿元。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充分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民族地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注:①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是当年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②人均指标、城镇化率是由常住人口计算。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发文字号】川办函[2012]38号【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3.01【实施日期】2012.03.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的通知(川办函[2012]38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已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动员大会精神,加快创新型四川和西部科技高地建设,根据《四川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制订本年度实施计划。
一、年度目标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6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力争达到47%。
科技支撑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战略产品,到2012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7500亿元以上,较2011年增长25%。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科学和技术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围绕产业振兴和行业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基地、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农业科技园等载体的创新能力。
研发人员发明专利申请量每年每百人达到11.2件。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型人才10人,科技创新杰出青年60人,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基地10个,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20个。
科普示范成效更加显著。
继续建设好全省75个省级科普基地,重点推进四川科技馆等5个重点基地建设。
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高到3.2%。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11•【字号】川办发[2011]74号•【施行日期】2011.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1]7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一、面临形势和发展基础(一)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全球正在孕育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和粮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世界主要国家加快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正在不断展开。
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201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发文字号】川办函[2012]61号【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3.16【实施日期】2012.03.16【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的通知(川办函[2012]6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已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六日附件: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两化”互动发展,确保《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序实施,圆满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两化”互动这一着力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带动,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突出抓好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和基础设施,切实加强城镇生态与文化特色建设,稳步提升城镇质量,确保全省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以上。
二、工作重点(一)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科学的省域城镇体系。
1.强化“一核”。
成都都市圈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要充分利用国家规划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以规划建设天府新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成都的城市功能、提升国际化现代化水平,通过优化发展主城区和加快建设天府新区,使成都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带动全省、辐射西部,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世界生态田园城市。
(成都市人民政府,省直相关部门负责)2.壮大“四群”,打造“五带”。
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川东北四大城市群,以及成德绵广、成雅西攀、成资内(自)、成遂南广达和成眉乐宜泸五条城镇发展带,是承载我省人口与经济的城镇化重点发展地区,要充分发挥各自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城镇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推进跨区域项目共建共享,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合理布局,形成经济联系紧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镇密集区和产业集群区,带动全省各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移民与其他人员安置【发文字号】川办发[2012]54号【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9.20【实施日期】2012.09.20【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2]54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19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省全面贯彻实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稳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现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逐步扩大。
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
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步提高。
居家养老逐步开展,机构养老稳步发展。
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文体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提高,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3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30%,其中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51.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1.5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
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特区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川办函[2012]102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2.04.02
【实施日期】2012.04.02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的通
知
(川办函[2012]10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已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日
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
为加快推进我省开发区发展,根据《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制订本年度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园区建设有序推进。
在北川县、汉源县、中江县、罗江县、德阳市旌阳区、旺苍县等地震重灾区加快培育省级开发区,力争年底省级以上开发区总数达到53个左右。
加快推进达州经济开发区、广汉经济开发区等省级开发区扩区调位工作,力争完成3-5个省级开发区的扩区调位工作。
积极支持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遂宁经济开发区等省级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力争新增2个国家级开发区。
积极推动认定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商务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全省开发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元以上,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500亿元以上,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的开发区达到2个、过500亿元的达到3个以上。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统计局)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1.积极推动产业集聚。
推动产业、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开发区集中集聚,引进和培育一批关联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提高园区产业集聚水平,推动形成产业集群。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中力量壮大“7+3”特色优势产业,
重点抓好电子信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石化下游产业、重大装备制造、成都汽车制造、白酒、新能源、新材料、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等重大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用好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资金,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重点推进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完善园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为重点,建设配套物流仓储、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技术检测等服务平台,支持特色物流园区、总部基地、创意产业园、服务外包基地等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