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修正系数rs求值表GB50021公式14.2.4-2——①

合集下载

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

(1)方法一:在指标设置的时候,加设“完成难度”这一项指标,并赋予一定的权重。

比如,公司对销售人员考核指标的设置比较严格,难以完成,而对后勤人员的考核比较宽松。

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完成难度”一项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而后勤人员得分较低,从而使总体得分更为客观。

(2)方法二:这种方法是将“完成难度”以“难度系数”的形式单独设立,与考核的结果相乘,来进行修正。

比如,某个员工的考核得分为80分,其指标完成的难度系数为1.2,则其最终得分为80*1.2=96分。

也可以考虑将每一项目标指标都设置“难度系数”。

(1)方法一:设立公司的整体绩效基准分(可以是全体员工绩效考核的平均数),对各部门的考核均值和员工的考核得分进行部门差异调整,具体设公司整体绩效基准分为A,如员工绩效考核实际得分为B,该员工所在部门绩效考核平均分为C.则部门差异分及为D=C-A,根据部门差异调整员工绩效考核得分为B1=B-D,员工绩效考核系数可以相应的定为B2= B1/A.这种调整方法是假定部门绩效均维持在一致的水平上,使部门间绩效相尽的员工考核得分接近,而部门内部则仍保持原由的业绩差异结构。

示例:某员工甲,绩效考核得分为90分,部门考核平均分为80分,公司基准分为75分,则该员工调整后得分为B1=B-D=B-(C-A)=90-(80-75)=85分。

其绩效考核系数可确定为B2= B1/A=85/75=1.13.与甲同部门的员工乙,绩效考核得分为80分,则调整后考核得分为:B1=80-(80-75)=75分,其绩效考核系数为B2= B1/A=75/75=1.与甲不同部门的但业绩相近的员工丙,由于部门经理对考核标准把握比较严格,绩效考核得分为80分,其所在部门的平均分为70分,则调整后考核得分为:B1=80-(70-75)=85分,其绩效考核系数为B2= B1/A=85/75=1.13.(2)方法二:在实行部门考核的公司,为了体现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的一致性,还可以按以下办法进行调整:第一,可将部门绩效赋予一定的权重作为员工考核的指标。

2021年岩土专业知识练习题和答案解析(Part16)

2021年岩土专业知识练习题和答案解析(Part16)

2021年岩土专业知识练习题和答案解析(Part16)共2种题型,共50题一、单选题(共30题)1.在使用套管的钻孔中,采取I级土试样时,取样位置应()。

A:位于套管底B:低于套管底一倍孔径的距离C:低于套管底三倍孔径以上的距离D:低于套管底五倍孔径以上的距离【答案】:C【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第9. 4. 5条规定,在钻孔中采取I、II级土试样时,在软土、砂土中宜采用泥浆护壁。

如使用套管,应保持管内水位等于或稍高于地下水位,取样位置应低于套管底三倍孔径的距离。

2.对于换土垫层的质量检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素土、灰土和砂垫层可用贯入仪检验垫层质量,对于素土也可用钢筋检验,并均应通过现场试验以控制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合格标准B:垫层的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每夯压完一层,应检验该层的平均压实系数,当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土C:当采用贯入仪或钢筋检验垫层的质量时,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5m D: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100 ~ 150m2应不小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5 ~ 25m2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4. 4.1?4.4. 3条,A项,对粉质黏土、灰土、粉煤灰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对砂石、矿渣垫层可用重型动力触探检验,并均应通过现场试验以设计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标准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

B项,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

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C项,采用贯入仪或动力触探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每分层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4m。

D项,检验点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m2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 ~ 20m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点。

标准表修正值计算

标准表修正值计算

标准修正值计算
目前,常用“内插法”即“直线插入法”计算标准器具的修正值,下面介绍“内插法”计算其修正值的原理:
标准读数值
标准修正值
A
y B
y
图1 “内插法”计算修正值的原理图
),(A A y x A )和),(B B y x B 两点的坐标已知,采用“内插法”时,在A 、B 两点确定的直线上的任意一点),(y x P 的坐标值将满足下式:
)(A A
B A
B A x x x x y y y y -⨯--+
= 在计量检定/校准工作中,将校准/检定时标准器具的读数值作为坐标x ,其修正值作为y 。

举例:
工作器具(气温传感器)校准结果表
注:铂电阻标准温度计校准结果通常给出的是其误差值,而其修正值应与误差值符号相反
由于10组标准数据的平均值为23.36℃,则应在表2中(20.07,0.00)和(30.34,-0.02)两点构成的直线上,则此时标准温度表的修正值y 为:
01
.0006.029.327.1002.0)
07.2036.23(07.2034.3000
.002.000.0-≈-=⨯-=-⨯---+
=y。

05修正系数计算方法及表格

05修正系数计算方法及表格

05修正系数计算方法及表格注:各地区标准不同综合用地修正系数体系一、综合用地深度修正综合用地路线价深度修正系数表二、综合用地宽深比修正综合用地路线价宽深比修正系数表三、综合用地容积率修正注:当容积率W 2.0时,容积率修正系数为1,当容积率〉10・0,容积率修正系数为1.978四、综合用地使用年期修正五、综合用地街角地修正分两种情况:1.旁街附设有路线价时,街角地修正计算公式为:地价二正街地价+旁街地价X 修正系数综合用地路线价街角地修正系数表2.若街角地只有正街路线价而无旁街路线价,则旁街的影响按下列公式计算:地价二正街地价+正街地价x 修正系数 综合用地路线价街角地无旁街路线价修正系数表六、两面临街地修正对两面临街的宗地,釆用“重叠价值法”即划分高价街与低价街影响范围的分界点(亦称合致点),以合致线(合致点的连接线)将宗地分为两部分,各部分按其所面临的路线价分别计算地价,然后加总。

其计算公式如下:V 二(Uh x dVh x fh ) +(U1 x dVl x fl )其中:V ------- 待估宗地地价 佈 ------ 高价街路线价dVh ——高价街临街深度修正系数 fh ------- 高价街步行街宽深度修正系数 U1 ------ 低价街路线价dVl ------- 低价街临街深度修正系数 fl ——低价街临街宽深比修正系数高、低价街临街深度修正系数根据高、低价街的影响深度确定。

高价街路线价高价街影响深度二 ------------------------------------------- X 全部深度高价街路线价+低价街路线价低价街路线价低价街影响深度二•舟价街路线价+低价街路线价X 全部深度。

土木工程类专业案例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2

土木工程类专业案例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2

专业案例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2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给出主要案例分析或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1. 已知某土层的天然孔隙比e0=0.82,在有侧限的条件下进行压缩固结试验,测得不同压力下孔隙比的数据列入表中,则该土层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分别为______。

不同压力下的孔隙比压力p/kPa 50 100 200 300 400 孔隙比e 0.81 0.805 0.79 0.773 0.76A.0.10MPa-1;10.05MPaB.0.15MPa-1;12.03MPaC.0.17MPa-1;14.53MPaD.0.17MPa-1;115.28MPa答案:B解答:压缩系数压缩模量为2. 某砂土试样进行室内三轴剪切试验,围压为150kPa,破坏时的垂直压力为350kPa,同时测得孔隙水压力为50kPa,该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为______。

A.23.6°B.30°C.43.6°D.48°答案:B解答: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16.5.13条中的莫尔圆理论,该砂土内聚力为零,有效内摩擦角φ''=sin-1tanα,则:3. 饱和土样(S r=1)的比重G s=2.70,高度为20mm,压缩后的含水率w=28%,高度为19.5mm。

则压缩前的孔隙比e0为______。

A.0.256B.0.500C.0.802D.0.907答案:C解答:饱和度公式为:。

设A为土样压缩后的截面面积,因为土体饱和,所以,压缩后的孔隙比:e1=wG s=28%×2.70=0.756。

又根据孔隙比的定义,有:,整理得:而压缩前孔隙比为:联立计算,得:e0=0.802。

4. 不透水基岩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其厚度分别为4m、2m和1m,其水平向的渗透系数分别为1m/d,2m/d和4m/d。

其等效水平渗流系数为______m/d。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R、导热系数λ、修正系数、厚度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R、导热系数λ、修正系数、厚度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R、导热系数λ、修正系数、厚度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的温差为1度(K,℃),在1⼩时内,通过1平⽅⽶⾯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度(W/m·K,此处的K可⽤℃代替)。

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标准规范统⼀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温差为1度(K,℃),1⼩时内通过1平⽅⽶⾯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平⽅⽶·度(W/㎡·K,此处K可⽤℃代替)。

(节能)热⼯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换热阻(m.k/w)(⼀般取0.11) Re —外表⾯换热阻(m.k/w)(⼀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积4、单⼀材料热⼯计算运算式 ①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②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③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R值和U值是⽤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道化学火灾评价法(含物质系数表格)

道化学火灾评价法(含物质系数表格)
②在>150~300℃时显示温升的物质。
NR=2:在加温加压条件下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物质:
①用DSC做试验,在温度≤150℃时显示温升的物质;
②与水剧烈反应或与水形成潜在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
NR=3: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但需要强引发源或引发前必须在密闭状态下加热的物质:
①加温加热时对热机械冲击敏感的物质;
4)物质系数的温度修正
如果物质闪点小于60℃或反应活性温度低于60℃,则该物质系数不需要修正;若工艺单元温度超过60℃,则对MF应作修正,见表7。
4.3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包括—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对每项系数都要恰当地进行评价。
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中各项系数时,应选择物质在工艺单元中所处的最危险的状态,可以考虑的操作状态有:开车、连续操作和停车。
NR=0:在燃烧条件下仍保持稳定的物质,通常包括以下物质:
①不与水反应的物质;
②在温度>300~500℃时用差热扫描量热计(DSC)测量显示温升的物质;
③用DSC试验时,在温度≤500℃时不显示温升的物质。
NR=1:稳定,但在加温加压条件下成为不稳定的物质,一般包括如下物质:
①接触空气、受光照射或受潮时发生变化或分解危险指数及补偿系数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及补偿系数见表1、表2、表3及表4。
表1火灾、爆炸指数(F&EI)表
4 DOW方法计算说明
4.1选择工艺单元
确定评价单元:进行危险指数评价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价单元,单元是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与其他部分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用防火墙。
定义:
一个重要的例外是混合物,如果某种混杂在一起的混合物被视作最高危险物质的代表,则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时,可燃性粉尘和易燃蒸气的系数都要考虑。

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及说明表的编制

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及说明表的编制

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及说明表的编制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是采用替代原理,建立基准地价、宗地地价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编制出基准地价在不同因素条件下修正为宗地地价的系数体系,以便能在宗地条件调查的基础上,按对应的修正系数,快速、高效、及时地评估出宗地地价。

一、基准地价修正幅度值的计算以土地级别为单位,以各级别中最高、最低定级因素总分值所对应的单元地价作为上、下限值,分别与相应级别的基准地价相减,得到上调或下调的最高值。

计算公式如下:上调幅度计算公式:F1=[(I nh—I ib)/I ib]×100% (10-1)下调幅度计算公式:F2=[(I nb—I nl)/I ib]×100% (10-2)式中:F1 --基准地价上调最大幅度;F2 --基准地价下调最大幅度;I ib --级别基准地价;I nh --级别单元总分上限值所对应的地价;I nl --级别单元总分下限值所对应的地价。

根据前述确定的单元总分值、基准地价评估结果及其关系模型,按公式9-1、9-2可以计算出各类各级基准地价修正幅度值。

结果见表10-4、10-5、10-6。

表10-4 商业用地基准地价最大上调、下调幅度计算表表10-6 工业用地基准地价最大上调、下调幅度计算表二、因素修正系数值的计算及修正系数表及说明表的编制(一)因素修正系数值计算根据确定的影响各类用地价格的因素及其权重值,采用下式计算各因素的修正值:F1i=F1×W i(10-3)F2i=F2×W i(10-4)式中:F1i—某一因素的上调幅度;F2i—某一因素的下调幅度;F1—基准地价上调幅度;F2—基准地价下调幅度;W i—某一因素对宗地地价的影响权重。

(二)因素修正系数及指标说明表的编制根据基准地价修正幅度的计算结果,在按公式10-3、10-4计算因素修正幅度值的基础上,按优、较优、一般、较劣、劣等5个层次设定修正幅度值,分地类按级别编制修正系数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