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创新思维的灵魂——发散思维解析
创新思维之发散思维概述

创新思维之发散思维概述创新思维是指超越传统思维模式,以独特的视角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强调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扩大思维的范围和深度,激发创造性思维,找到不同寻常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发散思维进行概述,从定义、特征、重要性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发散思维是与收敛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模式,收敛思维是指通过逻辑推理和归纳整理来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发散思维强调的是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跳出约束和限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散思维要求思维者跳出固定的思维框架,超越常规思维,大胆地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与此相对,发散思维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
发散思维关注的是多种可能性,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框架。
这种开放性可以帮助思维者走出舒适区,尝试其他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以获得更多的创新点。
其次,发散思维是灵活多变的。
在发散思维中,思维者会不断地转换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产生不同的创意。
这种灵活性可以帮助思维者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避免陷入固定的思维路径。
再次,发散思维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在发散思维中,思维者会尽可能地破除既有的思维框架,自由联想,提出各种新颖独特的想法。
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可以促进新的思考方式和创意的产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发散思维是具有包容性的。
发散思维不排斥任何可能的解决方案,它允许思维者提出各种看似不太可能或不常规的想法,并尝试将它们与问题相联系。
通过包容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发散思维可以创造出一种更加多样化和适应性强的思维模式。
发散思维在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发散思维可以帮助发现问题的多个角度。
在面对问题时,只有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潜在的解决方案。
发散思维可以推动思维者跳出传统思维的限制,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找到更为全面、深入的解决思路。
创新思维方式概论(PPT 97页)

案例1: 有三只长得很丑的母鸡,在一起比 赛谁个最美。国王告诉它们,比谁 最美没有用的,应该比谁最能生蛋 。于是,三只鸡比了起来——第一 只生了一个无论形状、大小、色彩 都堪称标准的蛋;
第二个生了一个比鸵鸟蛋还大的鸡 蛋;第三只居然生了一个方形的蛋, 而且每一面都有不同的颜色。
国王怎样评比和认定三只鸡的蛋 呢?
的多端、灵活、新颖的发散训练。 穿孔;拉开一端,能在水泥板或泥
发散思维有三个指标: (1)流畅性,指发散思维的量。
单位时间内发散的量越多,流畅 性越好;
(2)变通性,指思维在发散方向 上所表现出的变化和灵活;
(3)独创性,指思维发散的新颖、 新奇、独特的程度。
例3: “红砖”都有哪些用途
盖房子,筑墙,砌台阶,修路,当 锤子,当武器,压纸,作画写字, 磨红粉当颜料,练功,垫东西,吸 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的数 量越多,说明思维的流畅性越好;
案例2: 如果一个孩子把苹果或梨子横向切 开,你又如何面对?
案例3: 老师给小孩布置画五幅画的作业, 一个孩子是这样完成的,第一张画 一个小孩手里拉着一根线,第二张 上画了一条线、第三张画了一条线 、第四张还是一条线,第五张才画 了一只风筝。你有这样评价这个小 孩的作业?
思考: 1.给你一个圆,你能画出什么? 2.笔的功能 3.解决缺水问题 4.口香糖的种类(功能、口味、形状) 5.这幅画的意境:
例:将鸡蛋立在桌子上。
【案例】10减1等于……
你知道10减1等于几吗?你有哪些 答案? 10减1等于9。对,可也不完全对。 如果是树上10只鸟,被枪打掉1只, 这里的10减1 就不一定是9,而可能 1只鸟也没有。 如果是鱼缸里的10条金鱼,死了1条 ,问还剩几条金鱼,那么10减1还是 等于10。
创新思维的5种特征

创新思维的5种特征创新思维是一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思维的连贯性和发散性.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创新思维的5种特征,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创新思维的5种特征一、联想性联想是将表面看来互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创新的界域。
联想性思维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创新,如我们常说的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可以利用别人的发明或创造进行创新。
联想是创新者在创新思考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比较容易见到成效。
能否主动地、有效地运用联想,与一个人的联想能力有关,然而在创新思考中若能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式则是有效利用联想的重要前提。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是人们能够采用联想的客观基础,因此联想的最主要方法是积极寻找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二、求异性创新思维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尤其在初期阶段,求异性特别明显。
它要求关注客观事物的不同性与特殊性,关注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性。
英国科学家何非认为:“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设法走到某事物的极端而观察它有无特别现象的工作。
”创新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和已有的权威结论怀有盲从和迷信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人很难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而求异性思维则不拘泥于常规,不轻信权威,以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三、发散性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开放性思维,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
它主张打开大门,张开思维之网,冲破一切禁锢,尽力接受更多的信息。
可以海阔天空地想,甚至可以想入非非。
人的行动自由可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人的思维活动却有无限广阔的天地,是任何别的外界因素难以限制的。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发散性思维能够产生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及建议,能提出一些独出心裁、出乎意料的见解,使一些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四、逆向性逆向性思维就是有意识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
如果把传统观念、常规经验、权威言论当作金科玉律,常常会阻碍我们创新思维活动的展开。
创新思维之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之发散思维什么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灵活、自由的思考方式,它能够促使我们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意。
与之相对的是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指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寻找确定的答案。
发散思维则是通过关联、扩展、联想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产生各种可能性和创意,从而打开思维的边界,激发创新。
发散思维常常以开放、自由的态度探索问题,允许提出各种分歧的意见和想法,并通过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它不受限于常规的思维模式和局限性,能够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的潜能。
发散思维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而发散思维被认为是激发创新的核心能力之一。
发散思维能够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可能性,从而提出更加创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发散思维还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如何培养发散思维1. 多角度思考发散思维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当面临一个问题时,我们应该努力摆脱认知的限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可以从不同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感知维度、角色维度等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意。
2. 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是一种通过将问题和已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来产生创新想法的方法。
通过联想思维,我们可以将一种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应用到另一种领域,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组织联想法、随机联想法、双向联想法等不同的联想方法来培养发散思维。
3. 多元思考多元思考是指从多个方向、多个层面思考问题。
通过多元思考,我们可以将问题与不同的领域、学科、文化等进行结合,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意。
多元思考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学习不同的学科知识、参与多样化的活动等方式来培养。
4. 概念转换概念转换是一种将问题或概念转化为其他形式、领域或层面的方法。
通过概念转换,我们可以将问题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个视角,从而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意。
可以通过变形概念、替代概念、比喻概念等方式进行概念转换。
2.2 创新思维的灵魂——发散思维

一、什么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概念: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 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 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 维模式。
(1)不看书,在P23页横线上写出铅笔除 书写、画画以外的用途; (2)看书上例举的铅笔的用途。
小结:这就是典型的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方 法,这种方法可以做到一题多解、一事多写、 一物多用。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 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 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创造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所以学会这种思维方法对任何一个人都非常 重要。
如何让生鸡蛋立在桌子上(不借助外物)?
参考答案: 1、集中注意力、手法准; 2、小心剥掉一端的壳,别弄破里面那层膜,把那 端朝下可以立住; 3、轻轻地敲破鸡蛋的尖角,注意不把膜敲破,可 以立起来; 4、用力摇,把蛋黄摇破下沉,再立住; 生鸡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在水平的玻璃上立起来,但 是五月初五(也有人说春分左右),也就是农历的 端午节这天是最容易的,跟地心引力有关系;
五、思维导图
• 借助发散思维导图,以“石头”为例,说 明对物品进行多层次发散思维:
【练一练】 尽可能多地写出磁铁的用途。
• 其他还有:盒子扣、手提袋的扣、多功能 安全锤、黑板吸、带磁铁的分类畚箕、玩 具吸铁石、磁性黑板、磁悬浮笔、带磁铁 温度计、磁铁手链等等。
• 【练一练】以课后练习2、5、6为例,结合 实际情况进行发散思维。
• 【练一练】 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用“摩擦” 的方法可以做哪些事情或解决哪些问题?
• 参考答案: • 生火、发生、站立、固定、起电、抓痒、搓 污垢、磨刀、使物体光滑或粗糙、取暖、产 生音乐、捆绑包扎、闭合、抓动物等
8、因果发散 因果发散是以某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 推测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以某种事物 发展的起因为发散点,推测可能发生的各种 结果。 • 【练一练】 请尽可能多地列出语文学习成 绩好的各种可能的原因。 • 参考答案:
创新思维的灵魂——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应用
• 1、训练发散思维的一般方法 从材料、功能、结构、形态、组合、
方法、因果和关系等八个方面寻找“发 散点”,进行具有灵活和新颖的发散思 维训练。
思维训练
• 1、列举出包含“三角形”结构的各种物 品(结构发散)
• 2、请在“十”字上加上最多三笔构成新 的字(变通性) • 3、有家外企招聘管理人员,面试 时,给每位应聘者发了一根一米 长的皮尺,要求他们测出一座20 层高楼的高度,请问你会如何做?
创新思维的灵魂 ——发散思维
回 行 针
动手做一做
• 将回行针做成特殊样子的, 夹在作业本上交上来。
什么是发散思维
•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 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 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 模式。
发散思维的特征
• 1、流畅性 • 2、变通性 • 3、独特性
发散思维的应用
• 2、训练发散思维的思维导图法
功能
材料
关系
结构
发散思维
因果
形态
组合
方法
作业
• 完成31页的练习 • 作业本: • 1、怎么达到照明的目的? • 2、什么东西是方型的? • 3、将回行针做成特殊样子的,夹在作业
本上交上来。
什么是发散思维

什么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Divergent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
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对同一问题,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发散思维的特点流畅性流畅性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
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
机智与流畅性密切相关。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变通性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独特性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响的能力。
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多感官性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
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
如果思维者能够想方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感性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发散思维的作用(1)核心性作用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集合,而发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
发散思维教案范文

发散思维教案范文创新思维的灵魂——发散思维课题:发散思维(浙江大学出版社《创新教程》第二章第二节)课时:1课时(40 分钟)教材分析: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学科。
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着重提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上一章节关于“认识创新”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什么是创新,我们中职学生为什么要创新等问题。
本章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节从发散思维训练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为下一章节“创新技法”,即我们学生如何创新的内容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较差,对理论学习普遍缺乏兴趣,但他们具有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当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时他们比较有兴趣。
基于以上原因,我将会在课堂上多采用典型案例、竞赛游戏、分组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体验创新学习的乐趣,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什么是创新思维的灵魂-发散思维,掌握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能力目标: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习惯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兴趣,创新的理念,并将本课学习的发散思维应用到生活学习中重点和难点:重点:打破学生固有的认知方式和思考习惯,使思维得以发散难点:使学生掌握训练思维思维导图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理念和观念教学平台与资源:多媒体课件A4 纸若干张磁铁8个记号笔4 支空杯子6只课前准备:分组:将学生分成6 组,每组桌子右上角同学为队长(如图所示),并在黑板上列出各组得分情况(课桌摆成U型,改变了传统教师面向黑板四组的情况,使学生老师均参与课堂,分成6 组每组成员六七个,较有利于讨论及课堂教学)发散思维创作教学目标: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作力,想象力及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关系发散 关系发散是以某种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 地设想这种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 • 【练一练】 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出自然界的 哪些事物与太阳有关系? • 参考答案: • 人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一切生物,水火土 石等一切大自然物质,风云雨雪春夏秋冬 等一切大自然现象
六、课堂总结
•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通过这两节的发散思维训练,同学们应该能 够理解如何进行发散思维,能感受到发散思 维给解决问题带来的好处,希望同学们往后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 思考问题,在发散思维中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七、课外作业
• 运用发散思维方法,对报纸的用途进行发 散思维,并能动手用报纸做五样有用的东 西。 • 将回行针做成特殊样子的,夹在作业本上 交上来。
回 行 针
如何让生鸡蛋立在桌子上(不借助外物)?
参考答案: 1、集中注意力、手法准; 2、小心剥掉一端的壳,别弄破里面那层膜,把那 端朝下可以立住; 3、轻轻地敲破鸡蛋的尖角,注意不把膜敲破,可 以立起来; 4、用力摇,把蛋黄摇破下沉,再立住; 生鸡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在水平的玻璃上立起来,但 是五月初五(也有人说春分左右),也就是农历的 端午节这天是最容易的,跟地心引力有关系;
• 勤奋、感兴趣、爱阅读、和老师关系好、老师重 视、学校重视、自己重视、同学帮助、语文易学、 爱写作、感兴趣、爱祖国语言、语文好可以帮助 其他学科学习、考虑到工作生活需要、有助于就 业、便于写信写文章、对谈恋爱有帮助、可以让 口才变好、可阅读更多其他书籍
• 小结:发散思维会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许 多答案,但一定要注意,在解决面临的实 际问题时,真正高水平的发散思维是在短 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而不是许多答案。
2、变通性:就是克服个体已有的思维框架和 定势,按照某种新视角、新观念、新途径来 思索问题的思维特征。
小结: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触类旁通 等方法,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 扩散,从而表现出思维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变通性是发散思维的关键。
3.独特性: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做出不同寻常的新奇 反应的能力。 看书上例子:“惩罚”也可以美丽动人
• 【练一练】 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出音乐可以 同哪些东西组合在一起? • 参考答案: • 战争、医疗、节日、流浪、卖艺、赚钱、骗 人、号角、信号、铃声、维修、摩托、汽车、 笔、礼物、音乐盒、布娃娃、玩具等
7、方法发散 方法发散是以人们解决问题或制造物品的某 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 种可能性。
“龟兔赛跑、兔子为什么落后”的发散思维图
一、什么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思维,是 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 维模式。
(1)不看书,在P23页横线上写出铅笔除 书写、画画以外的用途; (2)看书上例举的铅笔的用途。
小结:这就是典型的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方 法,这种方法可以做到一题多解、一事多写、 一物多用。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 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 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创造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所以学会这种思维方法对任何一个人都非常 重要。
立蛋小窍门参考: 一是挑选没有冷藏的必须是买回来放了2至3 天的蛋; 二是要选择恰当的接触底面,硬体比软体的好, 比如水泥地或柏油地面等摩擦力较大的接触面, 或者先在桌面上撒下一些盐粒,加大鸡蛋与桌 面的接触面积; 三是鸡蛋的放置要得当,要用双手的拇指、食 指扶起鸡蛋,轻轻地进行调整,感觉重心的铅 垂线落在鸡蛋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内,鸡蛋就可 以立起来了。)
请说出毛巾的独特用途。 参考答案:搓背(搓污垢)、捆绑、做成睡 衣、包扎、当头饰、遮阳、围巾、小孩的围脖、 餐巾、魔术(表演)道具、礼物、围裙、枕巾、 当塞子 小结:独特性用以表现发散思维的新奇成分,是发 散思维的最高目标,也是创新思维的标志。缺少独 特性的思维活动不是创新思维。
四、发散思维的应用 通过八个发散点训练发散思维,每一种发散思维的 方法,都先说明特点,要求学生在书上画出再结合 问题进行训练。
5、形态发散 形态发散是以某种事物的形态(如形状、颜 色、音响、味道、气味、明暗等)为发散点, 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 【练一练】 请尽可能多地设想利用铃声可 以用来做什么? • 参考答案: • 表示一段时间、警告提示、回收废旧、马 队驼队经过等
6、组合发散 组合发散是以事物之间的组合为发散点,尽 可能多地设想不同事物之间的不同组合可能 会产生的新的功能或价值(或附加价值)。
写出带有“马”字的成语。
参考答案: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脱缰之马 ,铁马金戈, 天马行空 , 万马奔腾, 五马分尸 ,万马齐喑, 香车宝马, 下马威, 信 马由缰, 心猿意马 ,指鹿为马 ,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 一马 平川 ,意马心猿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招兵买马, 走马上 任, 走马观花, 蛛丝马迹 ,驽马十驾 ,牛头不对马面, 牛头 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匹马单枪 ,匹马当先, 拍马溜须 ,千 兵万马, 千军万马 ,犬马恋主, 裘马轻肥, 青梅竹马 ,人荒 马乱, 人困马乏 ,戎马倥偬 ,人强马壮 ,人仰马翻 ,死马当 活马医 ,路人皆知射人先射马, 老马识途, 君子一言,驷马 难追,快马一鞭 ,厉兵秣马 ,露马脚, 龙马精神, 溜须拍马, 临崖勒马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马不解鞍 ,马不停蹄, 马到成功, 马翻人仰, 马革裹尸 ,车水马龙, 买马招兵 ,马 前卒, 盲人瞎马, 马首是瞻 ,伯乐相马, 兵马未动,粮草先 行, 吹牛拍马 ,非驴非马, 放马后炮, 高头大马 ,横刀跃 马 ,汗马功劳, 猴年马月, 害群之马, 金戈铁马
二、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 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1、流畅性: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尽可能多 的思维火花,产生心可能多的方式和方法,表达 出尽可能多的思想和观念。 小结: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2、变通性:就是克服个体已有的思维框架和 定势,按照某种新视角、新观念、新途径来 思索问题的思维特征。 案例: 面粉有什么用处? 儿童A说出了“可以做面包、饺子、蛋糕,喂猪” 等10种答案——所有的回答都与“食物”的属 性有关; 儿童B说出了“做馒头、调糨糊,还可以用来呛 人”3种答案——流畅性相对差些,但变通性要 比儿童A好,因为儿童B不仅利用了面粉的可食 性,而且还利用了面粉的黏稠性和飘散性。
• 【练一练】 在寒冷的冬天如何御寒? • 参考答案: • 多穿衣服、包裹棉被、穿高分子发热材料 衣服、抱团取暖、摩擦、运动、武打、追 赶、喝酒、喝热水、吃热的食物、吃辣、 烤火、开暖气、开空调、壁炉、用火箱等
3、结构发散 结构发散是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 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 【练一练】 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立方体” 结构的物体(已发明或自己设想出来的)。
• 【练一练】 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用“摩擦” 的方法可以做哪些事情或解决哪些问题?
• 参考答案: • 生火、发生、站立、固定、起电、抓痒、搓 污垢、磨刀、使物体光滑或粗糙、取暖、产 生音乐、捆绑包扎、闭合、抓动物等
8、因果发散 因果发散是以某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 推测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以某种事物 发展的起因为发散点,推测可能发生的各种 结果。 • 【练一练】 请尽可能多地列出语文学习成 绩好的各种可能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材料发散 材料发散是以某种物品作为“材料”,以 “材料”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 【练一练】 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粉笔的各 种用途。 • 参考答案: • 写字、剪裁衣服用的画粉、当打鸟子弹、当 武器掷人、教具、颜料、飞行棋棋子、表演 道具(香烟)、磨成粉防御等
2、功能发散 功能发散是以某种事物的功能为发散点设想 出实现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二、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 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1、流畅性: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尽可能多的 思维火花,产生尽可能多的方式和方法,表达出尽可 能多的思想和观念。 案例: 如果你有了钱可以干什么? 儿童A答:买可乐、买玩具车; 儿童B答:买巧克力、买书、买游戏机、买电影票、 存银行和给妈妈买生日蛋糕。 结论:儿童B要比儿童A具有更好的思维流畅性。
五、思维导图
• 借助发散思维导图,以“石头”为例,说 明对物品进行多层次发散思维:
【练一练】 尽可能多地写出磁铁的用途。
• 其他还有:盒子扣、手提袋的扣、多功能 安全锤、黑板吸、带磁铁的分类畚箕、玩 具吸铁石、磁性黑板、磁悬浮笔、带磁铁 温度计、磁铁手链等等。
• 【练一练】以课后练习2、5、6为例,结合 实际情况进行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