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供电系统中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供电安全性比较
三相三线、四线、五线配电线路区别

三相三线制电路:多是指10KV电压及以上高压线路。
三相三线制,不引出中性线的星型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电力系统高压架空线路一般采用三相三线制,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U,V,W)三相。
通常在野外看到的输电线路,一回即有三根线(即三相),三根线可能水平排列,也可能是三角形排列的;对每一相可能是单独的一根线(一般为钢芯铝绞线),也有可能是分裂线(电压等级很高的架空线路中,为了减小电晕损耗和线路电抗,采用分裂导线,多根线组成一相线,一般2-4分裂,在特高压交直流工程中可能用到6-8分裂),没有中性线,故称三相三线制。
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定子绕组的末端联结在一起,从三个绕组的始端引出三根火线向外供电、没有中线的三相制叫三相三线制。
大部分供电局为了解决回路带来的问题很多时候B相无电流和电压,充当回路作用。
三相四线制电路:多是指660/380/220低压线路。
三相四线制,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另一条是中性线N(如果该回路电源侧的中性点接地,则中性线也称为零线,如果不接地,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性线不能称为零线)。
在进入用户的单相输电线路中,有两条线,一条我们称为火线,另一条我们称为零线,零线正常情况下要通过电流以构成单相线路中电流的回路。
而三相系统中,三相平衡时,中性线(零线)是无电流的,故称三相四线制;在380V低压配电网中为了从380V线间电压中获得220V相间电压而设N线,有的场合也可以用来进行零序电流检测,以便进行三相供电平衡的监控。
不论N线(中性线)还是PE线(保护接地线),在用户侧都要采用重复接地,以提高可靠性。
但是,重复接地只是重复接地,它只能在接地点或靠近接地的位置接到一起,但绝不表明可以在任意位置特别是户内可以接到一起。
这一点一定要切记!三相五线制电路:三相五线指的是三根相线和一根零线加一根接地线的配电方式。
从安全上考虑目前施工现场基本上都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的配电方式。
车间供电系统中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供电安全性比较

车间供电系统中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供电安全性比较在车间供电系统中,供电方式的选择对于工作效率和设备安全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供电方式有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这两种制式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关于它们的安全性问题,却是一直存在着争议。
那么,这两种供电方式在安全性方面究竟哪一种更胜一筹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的基本概念。
三相四线制,是指一个三相电源系统中,有三个相线和一个公共的中性线,这种供电方式主要适用于不对称负载及供电距离较远的场所。
三相五线制,比四线制多了一个保护线,该保护线的主要作用为过载保护,短路保护,以及保护设备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
这种供电方式主要适用于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以及重要工业设备。
从电气安全性角度看,三相五线制的安全性更高。
其配置了专门的保护线,可以防止因设备漏电导致的触电事故,及时切断供电,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同时,五线制可以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使插座电压降低,获得较大的电源能力和容量,提升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从实际操作角度看,三相四线制的操作更为安全。
因为在五线制中,由于专门的保护线可能会使操作频繁,而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操作,给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而四线制由于只有一个公共中性线,使得操作程序简化,也就降低了误操作的几率。
从工程安装角度来看,三相五线制的安全性更强。
五线制采用单独的保护线,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过载或短路导致的火灾风险。
同时,单独的保护线也可以减少零线电流,减轻对电线的磨损,延长了电线的使用寿命。
而四线制由于缺乏保护线,故障时的保护能力较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总体来说,三相五线制在电气安全性,工程安装等方面的安全性更好,而三相四线制在操作方面的安全性更优。
然而,选择何种供电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个系统的特性和需求来进行。
即使是在同样的供电系统中,也应根据设备的大小和用途,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什么是三相电?三相四线制与三相五线制有什么区别?你分清楚了吗

什么是三相电?三相四线制与三相五线制有什么区别?你分清楚了吗什么是三相电:我们知道线圈在磁场中旋转时,导线切割磁场线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它的变化规律可用正弦曲线表示。
如果我们取三个线圈将它们在空间位置上相差点120度角,三个线圈仍旧在磁场中以相同速度旋转,一定会感应出三个频率相同的感应电动势。
由于三个线圈在空间位置相差点120度角,故产生的电流亦是三相正弦变化,称为三相正弦交流电。
工业用电采用三相电,如三相交流电动机等。
相与相之间的电压是线电压,电压为380V。
相与中心线之间称为相电压,电压是220V。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师在线教学网络课程!三相四线制:相线A、B、C,保护零线PEN,PEN线上有工作电流通过,PEN在进入用电建筑物处要做重复接地;属于TN-C接地系统.1)TN-C供电方式TN-C方式供电系统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 PEN 表示TN-C供电方式属于三相四线制,这种供电方式中,中性线直接于大地连接。
接地线和中性线合二为一。
TN-C供电方式一般用再低压公用电网和农村集体电网等等。
TN-C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相线A、B、C,零线N,保护接地线PE,N线有工作电流通过,PE线平时无电流(仅在出现对地漏电或短路时有故障电流);我国民用建筑的配电方式采用TN-S接地系统。
2)TN-S供电方式TN-S供电方式属于三相五线制,五根导线颜色分别为黄L1、绿L2、红L3、淡蓝N、黄绿线PE。
供电系统是工作零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TN-S系统为电源侧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时,负荷侧电器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零线接地的接零保护系统。
TN-S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接地线)是分开的,N线为工作零线,PE线为专用保护零线(接地线),即设备外壳连接到PE线上。
TN-S供电方式请看下面更详细的图文讲解!留言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的区分

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的区分
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两种供电方式。
它们在电线数量和电流分配方面有所不同。
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三相四线制
三相四线制是指电源系统中使用三相电流和四根电线传输电能
的供电方式。
这四根电线包括三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
每根相线之
间相差120度,中性线则与这三根相线连接,用于提供返回电流的
路径。
三相四线制通常用于低压和中压电力系统,如住宅和小型商
业场所。
三相四线制的主要特点是:
- 三相平衡:三个相线上的电流均匀分布,可以提供较为稳定
的电源供应。
- 中性线:中性线可用于传送不平衡负载的电流,确保电流在
电路中的完整循环。
三相五线制
三相五线制也是使用三相电流,但在电线数量上与三相四线制有所不同。
三相五线制除了三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外,还有一根地线。
地线用于将电路与地面连接,以提供安全的接地保护。
三相五线制通常用于工业和商业领域的高压电力系统。
三相五线制的主要特点是:
- 安全接地:通过地线与地面连接,提供了电路的安全接地保护。
- 更高的电流容量:由于额外的地线,三相五线制能够提供更高的电流容量,适用于大型工业设备和负载。
总结
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是两种常见的供电方式,它们在电线数量和电流分配方面有所不同。
三相四线制适用于低压和中压电力系统,使用三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
三相五线制适用于高压电力系统,使用三根相线、一根中性线和一根地线。
根据实际需求和安全要求,选择适合的供电方式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单相三线,三相四线,三相五线区别在哪里?

单相三线,三相四线,三相五线区别在哪⾥?单相就是220V 电压三相就是380V 电压单相双线----------1根⽕线1根零线单相三线----------1根⽕线1根零线+1根地线三相四线----------3根相线1根零线三相五线----------3根相线1根零线+1根地线再通俗点:三相就是三跟线每⼀根都是220V电压单相就是只有⼀根220V电压。
单相三线三相就是⼯⼚电路也可称⼯程电路,它根据场合需要有3线,4线和5线⼏种⽅式:三相就是⼯⼚电路也可称⼯程电路,它根据场合需要有3线,4线和5线⼏种⽅式:三线----------3根⽕线(没有零线N和接地线PE)四线----------3根⽕线+1根零线N (TN-C系统)五线----------3根⽕线+1根零线N+1根接地线PE (TN-S系统)TN⽅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设备的⾦属外壳与⼯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TN表⽰。
它的特点如下。
(1)⼀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是TT系统的5.3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即动作⽽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较安全。
(2)TN系统节省材料、⼯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泛得到应⽤,可见⽐TT系统优点多。
TN⽅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作零线分开⽽划分为TN-C和TN-S等两种。
(3)TN-C⽅式供电系统它是⽤⼯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NPE表⽰(4)TN-S⽅式供电系统它是把⼯作零线N和专⽤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TN-S供电系统,TN-S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系统正常运⾏时,专⽤保护线上不有电流,只是⼯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
PE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设备⾦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的保护线PE上,安全可靠。
2)⼯作零线只⽤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
三相四线和三相五线的区别

三相四线和三相五线的区别ABC三相和中性线(N),三相五线制指变压器出来ABC三相,中性线加变压器的PE线(接地线)。
这对于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适用。
现在企业都使用三相五线制。
三相五线制中五线指的是:3根相线加一根地线一根零线。
一般用途最广的低压输电方式是三相四线制,采用三根相线加零线供电,零线由变压器中性点引出并接地,电压为380/220V,取任意一根相线加零线构成220V供电线路供一般家庭用,三根相线间电压为380V,一般供电机使用。
三相五线制比三相四线制多一根地线,用于安全要求较高,设备要求统一接地的场所。
三相五线制的学问就在于这两跟零线上,在比较精密电子仪器的电网中使用时,如果零线和接地线共用一根线的话,对于电路中的工作零点会有影响的,虽然理论上它们都是0电位点,如果偶尔有一个电涌脉冲冲击到工作零线,而零线和地线却没有分开,比如这种脉冲却是因为相线漏电引起的,再如有些电子电路中如果零点飘移现象严重的话那么电器外壳就可能会带电,可能会损坏电气元件的,甚至损坏电器,造成人身安全的危险.零线和地线的根本差别在于一个构成工作回路,一个起保护作用叫做保护接地,一个回电网,一个回大地,在电子电路中这两个概念是要区别开来的,在正规公司里,这两根线规定要分开接.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为什么不能同时使用保护接地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情况中,保护接零用于中性点接地的情况中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下应做到:①所有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都必须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②在三相四线制的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不能混用,即一部分采用保护接零,而另一部分采用保护接地,但若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采用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则是允许的,因为其安全效果更好;③要求中性线必须重复接地,因为在中性线断开的情况下,接零设备外壳上都带有220V的对地电压,这是绝不允许的。
U V W 三相颜色区分标准名称:绝缘导体和裸导体的颜色标志GB 7947-87标准编号:GB 7947-87标准正文:国家标准局1987-06-09批准1988-03-01实施本标准规定了用颜色来标记绝缘导体或裸导体的一般规则,适用于安全目的以避免混淆和确保安全操作。
低压供电系统中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有何区别

三相四线制就是动力负载和照明负载共用-根零线。
三相五线是动力照明分开。
三相四线制:相线A、B、C,保护零线PEN,PEN线上有工作电流通过,PEN在进入用电建筑物处要做重复接地;三相五线制:相线A、B、C,零线N,保护接地线PE,N线有工作电流通过,PE线平时无电流(仅在出现对地漏电或短路时有故障电流);前者属于TN-C接地系统,后者属于TN-S接地系统。
如今我国民用建筑的配电方式采用后者。
三相四线制分两种情况:TN-S:L1L2L3+PE(保护线)+N(中性线)TN-C:L1L2L3+PEN(二者合一)三相五线制有一种情况:TN-C-S:L1L2L3+前半部PEN,后半部PE+N具体如下:低压系统接地制式按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的不同组合分类,可分为TN、TT、IT三种形式,其文字代号的意义如下:1、第一个字母表示配电系统的对地关系:T: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I: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有一点经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做电气连接,与配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外露导电部分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直接做电气连接(在交流配电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在TN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到保护线上,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相连接。
这个接地点通常是配电系统的中性点。
如果没有中性点(如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为三角形接线)或未引出中性点,可将变压器二次侧的一相接地,但该接地线不能用作PEN线。
保护线应在每个变电所附近接地。
配电系统引入建筑物时,保护线在其入口处接地。
为了在故障时,保护线的电位尽量接近地电位,应尽可能将保护线与附近的有效接地极相连,如有必要,可增加接地点,并使其均匀分布。
根据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否合并的情况,TN系统又分为TN-C、TN-S及TN-C-S。
1、在TN-C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合并为PEN线,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
三相四线制与三相五线制

三相四线制与三相五线制三相四线制的漏电保护器严格地讲,在输入端必须是按照规定四根线都接入,而输出端可以是只接一相线一零线(单相)或两相(比如电焊机的380V两相)或三相(比如电动机)或三相四线都接(比如电机加照明)。
(1)如果零线不经漏电保护器而直接和用电设备连接,那从相线出来的电流(指单相)在“回路”到电源时就不经过漏电保护器了,此时漏电保护器就检测到这个电流(相当于漏电流),所以就引起漏电保护器跳闸。
(2)还有当三相电路中由于负载不平衡而引起中性点不是零电位,导致零线有电流,所以零线经过保护器的话也会引起跳闸。
(3)但是不管接什么设备,输出端的零线都不得接地,否则将无法正常供电,如需对设备接保护接地线必须从设备外壳直接接线至大地。
(4)三相四线制用漏电保护器一定用四极的.如果用三极的,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由于没有零线电流的返回,漏电保护器就判断线路是在漏电,所以一合闸就会跳闸。
不过这次没有像上次那样直接对焊,而是用更为可靠的接线端子,还因此专门买了液压钳;不过此次重点的发现不在于如何接线,而在于用户的地沟中的两根电源线,粗的一根是三相五线,细的一根是独立地线。
而我们的控制柜的三相电一直是采用三相四线制,且除火线外的零线与外壳相连;地沟中的地线与零线也是相通的。
由于控制柜中使用的三相电其实是用于为三个220V的整流滤波电源供电(因为220V线路的电流不够大),因此须保证零线与任一根火线的线电压为220V。
最后接法是将火线直接对接,而控制柜的零线与地沟中的零线对接。
回到宾馆上网才发现关于三相四线制与三相五线制还有很多的知识点的,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名词让我想到了Paker驱动器手册中的名词。
现将关于此方面的知识点整理如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基本供电系统的名称做了统一规定,即TT系统,TN系统,IT系统。
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间供电系统中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供电安全性比较
1、什么是三相五线制?
目前车间在三相四线制(TN-C)如下图1供电系统中,三相四线制就是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不分开敷设,就是没有单独的零线和地线。
图1三相四线制接线示意图
三相四线制特点:
1)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压。
2)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
3)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位升高,使中性线上的危险电位蔓延。
4)TN-C系统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时,工作零线后面的所有重复接地必须拆除,否则漏电开关合不上;而且,工作零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断线。
所以,实用中工作零线只能让漏电保护器的上侧有重复接地。
5)TN-C方式供电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情况。
而把零线的两个作用分开,即一根线做工作零线(N),另外用一根线专做保护零线(PE),这样的供电结线方式称为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三相五线制包括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
三相五线制的接线方式如下图2所示。
图2三相五线制接线示意图
该接线的特点是: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 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
由于该种接线能用于单相负载、没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和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三相负载不完全平
衡的运行情况下,工作零线N是有电流通过且是带电的,而保护零线PE 不带电,因而该供电方式的接地系统完全具
备安全和可靠的基准电位。
2、三相五线制与三相四线制的比较
(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供电系统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N-C、TN-S 系统。
TN-C 方式供电系统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
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 表示,即常用的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车间现在使用供电系统。
TN-S 式供电系统是把工作零线N 和专用保护线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TN-S 供电系统,即常用的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2) 三相四线制(TN-C)与三相五线制(TN-S)系统的比较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中,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和低压电网的零线过长且阻抗过大时,零线将有零序电流通过,过长的低压电网,由于环境恶化、导线老化、受潮等因素,导线的漏电电流通过零线形成闭合回路,致使零线也带一定的电位,这对安全运行十分不利。
在零线断线的特殊情况下,断线以后的单相设备和所有保护接零的设备产生危险的电压,这是不允许的。
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用电设备上所连接的工作零线N 和保护零线PE 是分别敷设的,一根为零线(N线),另一根PE线,这两根线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处接在一起外,在之后一直到负荷末端,必须绝缘良好,不准再有电气连接,因此PE线上对地电压始终为零,始终无电流流过,它的作用是使人员免受电击,保护人的安全。
这样就能有效隔离了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所造成的危险电压,使用电设备外壳上电位始终处在"地"电位,从而消除了设备产生危险电压的隐患。
一般情况下,中线是以大地作为导体,故其对地电压应为零,称为零线。
因此相线对地必然形成一定的电压差,可以形成电流回路,称其为火线。
正常供电回路由相线(火线)和中线(零线)形成。
地线是仪器设备的外壳或屏蔽系统就近与大地连接的导线,其对地电阻小于4 欧姆;它不参与供电回路,主要是保护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或抗干扰用的。
很多情况下,中线和大地的连接问题会导致用电端中线对地电压大于零,因此三相五线制种将中线和地线分开对消除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中,主要采用TN-C 系统供电系统,对于单相回路存在较大的安全缺陷。
单相二线供电方式,最大缺陷是在发生电器外壳碰相线时,直接将220V 相电压施加给此时正巧触摸到的人,从而发生触电事故。
但如果把接外壳的保护线PE 和中性线N 并联合用一根,实际上这也是极不安全的。
建筑物的配电线路由于接头松脱、导线断线等故障,很可能造成如下图3所示A点处开路,此时当其中一台设备开关接通后,在A点后面所有中性线上,将出现相电压,这个高电压又被设备接地引至所有插入插座的用电设备外壳上,而且其后的设备即使并未开启,外壳上也有220V 电压,这是十分危险的。
图3 TN-C系统单相回路断零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