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的重要作用
三相四线制的零线的截面积一般 相线截面积

三相四线制是一种电力系统的供电方式,它包括三个相线和一个零线。
在这种电力系统中,三相交流电源通过三根相线分别供电给负载,同时还需要一根零线用来连接各个负载的返回电流。
在三相四线制中,零线的截面积一般相对较小,而相线的截面积则较大。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三相四线制的电路结构。
在三相四线制中,电源由三个相位构成,分别是A相、B相和C相,它们之间相位相差120度,通过三相电流的周期性变化,负载可以得到稳定的电源。
而零线则起到连接各个负载的返回电流的作用,它是为了保证整个电路的平衡而存在的。
在设计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时,要合理确定零线和相线的截面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三相四线制中零线的截面积一般相对较小。
零线所承受的电流要小于相线,因为它只是用来连接负载的返回电流,并不承担像相线那样的直接供电功能。
零线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承受额外的负荷,因为它主要是为了平衡三相负载而存在的,所以在设计时可以适当减小零线的截面积,以节约材料和成本。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零线的截面积一般相对较小,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短路或故障时,零线可能会承受额外的电流负荷,因此在实际设计电力系统时,也需要考虑这些特殊情况,并在必要时适当增加零线的截面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相四线制中零线的截面积一般相对较小,这是因为零线所承受的电流较小,而且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承受额外的负荷。
然而,在设计电力系统时,也要注意考虑零线可能承受的特殊情况,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零线和相线的截面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在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时,我认为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是一种非常成熟和稳定的供电方式,它能够为各种大型工业和民用设施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在设计和建设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时,合理确定零线和相线的截面积,既能够满足负载的需要,又能够兼顾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合理确定零线和相线的截面积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电力领域工程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问题。
三相电中零线作用

在三相电中零线有啥作用,与火线是什么关系:
1.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如果能够保证三相负载完全的对称,那么零线就可有
可无;但是对于大多数场合基本不可能做到三相完全平衡,那么零线就出现了;
2.三相电中的零线的作用是给负荷侧的中性点也就是星点提供一个零电位,开
避免出现三项的不平衡问题;
3.如果没有零线或者是零线断了,那么三相负荷的中性点点位就会位移,中性
点点位位移造成的后果就是三相电压不平衡,有可能烧毁电器甚至引起火灾,另一方面是很多电器都不能使用;
4.所以,在三相电中,零线的作用就是防止三相不平衡造成危害。
三相四线制中零线带电原因分析及预防

三相四线制中零线带电原因分析及预防【摘要】零线在电气系统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零线带电将会严重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文就零线带电原因进行了仔细分析,并简要指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零线中点位移不对称电路三相四线制在生活区箱变及配电室中,变压器均采用直接接地,零线与大地同电位,一般情况下,零线不带电,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由于有了零线(中性线),所以不论三相负荷是否平衡,负载各相电压始终是相等的,均在220V左右,因此家用电器在正常电压下工作是安全可靠的。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零线上会出现危险的电压,在过去的几年中,生活区曾发生过多起家用电器烧坏事故,给用户造成上千元的经济损失。
那么,零线上为什么会出现电压呢?究竟该怎样预防呢?下面就这个问题做一具体分析。
1. 零线带电原因1.1 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在生活区中,由于单相负荷较多,所以电源侧的三相负荷就不可能平衡,此时,零线(中性线)便有较大的电流流过,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处虽然电压为零,但离中性点越远的的零线上,零线越长,其阻抗越大,电压也就越高,此时,如果有人靠近负荷侧的零线上,就有可能导致触电,发生触电事故。
1.2 零线断路或接触不良在通常情况下,在负载为三相负荷时,三相电路基本是平衡的,这种电路称为对称电路。
但是在生活区中,由于大部分民用负荷均为单相负荷,所以由变压器送出的ABC 三相线路上的负荷是不平衡的,有的相负载轻,有的相负载重,这种电路称为不对称三相电路。
例如,对称三相电路的某一条端线断开,或某一相负载发生短跑或开路,它就失去了对称性,成为不对称电路。
图1所示的Y-Y 连接电路中三相电源是对称的,但负载不对称。
当开关S 打开(即不接中线)时,由于负载不对称,一般情况下,U NN `≠0,即N 和N`点电位不同。
从图中可看出,N 和N`重合,这一现象称为中点位移,也称之为零点漂移。
当位移较大时,会造成负载端的电压严重不对称,从而使负载的工作不正常。
零线、地线、中性线

零线、地线、中性线
,中性线,地线的区别
零线即此线上电压为零;中线即此线电势处于其它线的中间或中心,如三相交流电的一根中线;地线就是接大地的线, 也就是用电线连接一块400平方厘米以上,埋入地下一米以上的金属板.
零线和中性线在三相四线中实际上是同一根线,但对于三相线中的其中一根相线来说也就是单相电路来说,它是提供这根相线的电流的回路线,如果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它的对地电压不为零的。
中性线是指在星形接法的三相交流电路中,三根相线的连接时的一根公共线,在严格的绝对平衡的三相交流负载中,这根中性线是零电位,也就是电压为零。
但是为了防止负载不平衡而使中性线带电,则要将中性线接地。
而接地线则不是指电流回路中的线,它是一根保护线,零线接地,中性线接地,设备外壳保护接地等都是指这根线,它不参与设备的运行,正常时不提供电流回路。
简单说,中性线和零线都是从电源的中性点引出来的导线。
中性点接地后引出来的导线叫零线,中性点没有接地因出来的导线叫中性线。
和大地接通的导线叫地线。
中性点与零点、中性线与零线的区别
当电源侧(变压器或发电机)或者负载侧为星形接线时,三相线圈的首端(或尾端)连接在一起的共同接点称为中性点,简称中点。
中性点分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性点。
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简称中线。
如果中性点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而取得大地的参考零电位,则该中性。
三相四线

三相三线制内容预览:three-phase three-wire system 不引出中线的三相输电方式。
只适用于三相对称负载,如三相电力变压器、三相电动机等。
通常用于高压输电系统。
——摘自《安全工程大辞典》(1995年1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三相四线制内容预览:three-phase four-wire system 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中线的三相输电方式。
中线是由电气设备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又称为中性线。
三相四线制输电方式能获得线、相两种电压,能消除负载不对称产生的中性点位移。
常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
三相四线制中线不允许断开。
若中线断开,则由于三相负载不……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的重要作用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大多数采用三相四线制方式供电,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两种不同的电压——线电压(380V)和相电压(220V),可以适应用户不同的需要。
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如果三相负载是完全对称的(阻抗的性质和大小完全相同,即阻抗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则零线可有可无,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完全对称,连接成星形后,即使没有零线,三相绕组也能得到三相对称的电压,电动机能照常工作。
但是对于宅楼、学校、机关和商场等以单相负荷为主的用户来说,零线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尽管这些地方在设计、安装供电线路时都尽可能使二相负荷接近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零线中断了,三相负荷中性点电位就要发生位移了。
中性点电位位移的直接后果就是三相电压不平衡了,有的相电压可能大大超过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380V),轻则烧毁电器,重则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而有的相电压大大低于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0V),轻则使电器无法工作,重则也会烧毁电器(因为电压过低,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设备中的电动机无法起动,时间长了也会烧毁)。
由于三相负荷是随机变化的,所以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也是随机变化的。
火线、零线、地线

目录
• 火线 • 零线 • 地线 • 三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 • 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火线
定义
火线通常指输电线路 中的相线,是电力系 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 部分。
火线是电力系统的输 出线路,负责将电能 传输到各个用电设备。
在家庭电路中,火线 是带电的电线,通常 标记为L或A。
03
零线的接地方式
在电力系统中,零线有两种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接地方式中,零线直接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零线不接地,
而是通过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
用途
提供电源
零线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与火线一起构成回路,为 用电设备提供电源。
平衡电压
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的作 用是平衡三相电压,使得三相电 压保持对称,从而保证用电设备 的正常运行。
火线与地线的关系与作用
火线与地线之间没有直接的电压差, 地线主要用于保护电器设备和人身安 全。
地线在电器安装中是强制性的安全措 施,对于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至关 重要。
地线的一端接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 另一端接地,当电器发生漏电或故障 时,电流可以通过地线流到地面,从 而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零线与地线的关系与作用
零线与地线都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的作用和功能不同。
零线的主要作用是与火线一起构成回路,使电流能够循环流动。而地线主 要用于保护电器设备和人身安全。
在某些情况下,零线和地线可能会发生混淆或错误连接,这可能会导致安 全事故或电器故障。因此,正确区分和连接零线和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非常重要。
05
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 决方案
保护接地
浅谈零线的重要性

浅谈零线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我国的三相交流发电机及三相电力变压器副边,基本上都是星形连接(也称Y形连接)。
所谓星形连接,就是将发电机(或电力变压器副边)三相绕组的三个末端X、Y、Z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点“0”,再由三个起始端分别列出三根连接线,叫火线。
这种连接方式叫三相电源的星形(Y形)连接,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发电机及变压器的三相绕组总是对称的,所以这个公共点的电位为0,故称为中性点,由中性点引出的线叫中性线。
通常情况下,发电机及变压器的中性点是通过接地极直接接地的(称工作接点),这时的中性点就叫做零点,由零点引出的线便是我们所说的零线与中性线是有区别的,零线就是接地的中性线。
这样,供电线路除了A、B、C三根火线外,又添了一根零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
一、零线的作用在三相对称的星形接地电路中,零点电位为零,零线中无电流通过,取消零线也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例如,三相交流电动机的供电线就只需三根火线即可。
这就是容易给人们一个“零线无关紧要”的假象,殊不知零线在安全保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有了中性点接地的零线,可以对整个供电系统中的用电设备进行保护接零,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所谓保护接零,就是将与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绝缘的金属外壳或金属构架与中性点直接接地供电系统中的零线紧密相联接,如图2所示。
这样,当用电设备(如图2中的电机D)某相发生碰壳短路事故时,短路相便通过事故设备的外壳与零线相通,形成很大的火线对零线的短路电流,使通过事故设备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或空气开关)迅速动作,切断事故电源,消除可能发生的设备和人身事故。
2.生产或生活众多单相用电设备的电源(相电压)的取得离不开零线例如,220V单相电压,就是从一根火线和一根零线中取得的。
当然,从理论上说,相电压也可以通过火线和地线取得,但那样做很危险,安全规程不允许这种接线方式。
也可以将线电压通过一个变压器换成相电压值,如加入一个变比为380/220V的变压器,就可以得到220V的电压,这样将大大增加投资,而且也增加了保护系统的复杂性。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电位升高的原因及安全管理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电位升高的原因及安全管理摘要: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必须认真对待零线的设计、运行、维护工作,从某种意义上看零线较相线更为重要,因为一旦发生相线断线只会致使该相线停电,对用电设备和人不会造成大的危害,而一旦发生零线断线则会造成严重的用电设备损坏事故并危急人身安全,可见零线的设计、运行、维护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对上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零线我检修段低压用电一般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其中的零线是接地的,在通常情况下零线与大地电位相等,因而人体接触零线是安全的。
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人体因接触零线而触电的事故。
这说明零线电位并不为零。
造成零线电位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流在零线阻抗上引起的电压降在通常情况下,零线截面较相线截面小。
零线阻抗较大,当零线上有电流流过时,零线两端的电位显然不等,由于零线通常在电源端接地,这样如果人体接触了靠近负荷的某点,那么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1)式中:I0—流过零线的电流;ZO'—人体接触点至电源接地点一段零线的电阻。
流过零线的电流大小与供电方式、负载及电源不平衡程度有关。
1.单相供电。
如图1,流过零线的电流等于负电荷电流IH则零线上负载端O'的电位为UO'=IHZo。
1.两相供电。
如图2,零线上的电流为 (2)如果电源对称,负载对称电流的向量如图2(b),则IO =IA+IB,即零线上的电流等于相线电流。
在某些情况下,IO可能很大,甚至远远超过相线上的电流。
例如,在下列极端情况下:ZA 为感性负载阻抗,ZB容性负载阻抗,、达到如图2(c)的相位关系时,= + 1.三相四线供电。
当电源对称,负载平衡时,零线上是没有电流的,但实际情况并非能实现这一点,零线上往往有较大的电流。
如图3所示,流过零线的电流为:(3)其中, (4)分别电源相电压;YA YBYC分别为三相负载导纳,YO为零线导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的重要作用
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大多数采用三相四线制方式供电,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两种不同的电压——线电压(380V)和相电压(220V),可以适应用户不同的需要。
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如果三相负载是完全对称的(阻抗的性质和大小完全相同,即阻抗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则零线可有可无,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完全对称,连接成星形后,即使没有零线,三相绕组也能得到三相对称的电压,电动机能照常工作。
但是对于宅楼、学校、机关和商场等以单相负荷为主的用户来说,零线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尽管这些地方在设计、安装供电线路时都尽可能使三相负荷接近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零线中断了,三相负荷中性点电位就要发生位移了。
中性点电位位移的直接后果就是三相电压不平衡了,有的相电压可能大大超过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380V),轻则烧毁电器,重则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而有的相电压大大低于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0V),轻则使电器无法工作,重则也会烧毁电器(因为电压过低,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设备中的电动机无法起动,时间长了也会烧毁)。
由于三相负荷是随机变化的,所以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也是随机变化的。
对于没有零线时中性点电位发生位移这个问题,很多同学甚至一些电工无法理解,而理论计算又涉及到较深的电工基础知识(如电动势和阻抗的复数表示法以及复数的四则运算等),特别是当负载不是纯电阻时,计算相当繁琐,学生也难以弄懂,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去计算。
下面仅举个特例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没有零线时各相负载两端电压的变化。
现在我们假定某住宅楼为三层,三相电源分别送入一楼、二楼和三楼住户。
而零线正常时,各层楼的住户用电互不相干。
而零线中断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定一楼住户都不用电,二楼住户只开了一只灯,三楼住户开了三只同样的灯(如图所示),不难看出,三楼的三只灯并联后再与一只灯串联,接到了380V的电压上,由于二楼负载的电阻就是三楼负载电阻的三倍,所以380V,电压的四分之三(285V)都降落在二楼灯泡上了,灯泡必烧无疑,而三楼灯泡两端电压则只有95V,自然不能正常发光。
而二楼的灯泡烧毁(开路)后,三楼的灯泡也就不能构成回路了,都不工作了。
等到某一时刻,一楼住户的电饭锅投入使用(假定电饭锅的额定功率大大高于三楼的三个灯泡的功率),三楼的灯泡自然也要烧毁了。
另外如果某些电器采用接零保护(外壳接在零线上),零线中断后,就失去了接零保护,还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综上所述,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来自: 电工之家() 详细出处参考:
/article/dgjc/2010/0913/9706.html
零线的作用
我国普遍采用TN低压配电系统,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的线叫中性线,又叫零线,主要作用有,用来接单相220V的负载,传载单相电流和三相不平衡电流。
减小负载的中性点电位漂移。
在TN-C TN-C-S中还有接地和接零保护的功能。
总零线一旦断线,会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发生单相短路时,后果最严重。
经常有报道因零线断开造成烧毁数台家电的事故,特别是农村。
大家可以说一下遇到
的问题,和防范的措施。
大家相互学习讨论
最简单的区别在于: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是380。
0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是220。
在低压控制线路中,可以用接地线代替0线。
地线最基本的功能是保护,防止漏电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引起其它的事故。
现在的电机电路图中画有双重保护,就是电机外壳接地,0线也接地。
最容易理解的解释是:1按照国标规定,二者相互绝缘;2零线是从变压器中型点直接引出的,地线是按照标准在大地中作的。
这种系统为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
3零线可以进开关,地线不能4地线可以进行重复接地;4二者绝对不可以互换,否则,有触电危险
1、结构的区别:
零线(N):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
地线(PE):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根据标准,每间隔20-30米重复接地。
2、原理的区别:
零线(N):主要应用于工作回路,零线所产生的电压等于线阻乘以工作回路的电流。
由于长距离的传输,零线产生的电压就不可忽视,作为保护人身安全的措施就变得不可靠。
地线(PE):不用于工作回路,只作为保护线。
利用大地的绝对“0”电压,当设备外壳发生漏电,电流会迅速流入大地,即使发生PE线有开路的情况,也会从附近的接地体流入大地
只有重复接地的零线才可以用来做保护用
一般是不许可的,如果三相移位的话,零线就会有电位,而且偏移越大电位也越高。
三相五线制的做法一般有二种:一是将变压器的中性线接地引出地面,分成二根,一根为工作零线并保持绝缘,一根为保护接零与外壳相接。
这就是所说的TN-S系统。
另一种做法是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引出地面,采用三相四线制的方式,送到用电点将零线重新接地,后分成二根:一根为工作零线,并保持绝缘。
另一根则为保护零线,与外壳相接。
这就是所说的TN-C-S系统。
这二根线实际上是更好的接零保护方式,它结合了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的优点。
即它能够免除由于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的接零设备的带电现象,又能限制漏电电压于安全范围。
它的关键是从一开始分线后就不能相连。
一相连就又变为接零保护方式。
接地和接零本来就很复杂。
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一位设计院的老专家,他说来说去最后自己都糊涂了。
谈论这个问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最后肯定迷糊,并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明白的。
零线并不是单纯的用来‘工作’,在TN系统中,就有保护接零,即设备外壳接零线,用于保护。
TN-S系统有专用的保护零线,即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分开,而TN-C则是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在一起(PEN),TN-C-S 时前端公用,后边分开;TT系统中的零线才是工作零线,在TT系统中,设备外壳接地,属于保护接地;总之,保护接地用于不接地系统中,而保护接零则一般用于接地系统中,这是我的理解,不对之处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