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栽培》大纲

合集下载

《经济林栽培》大纲

《经济林栽培》大纲

《经济林栽培》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经济林学课程代码:103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经济林栽培是园林专业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课。

它是研究我国经济林树种的分类与分布、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全面介绍了经济林园的建立、日常管理、灾害预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学习为考生今后提高技术水平打下较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考生应了解经济树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掌握经济树种的培育管理、设施栽培的理论与技术。

(二)基本要求1、了解经济林树种的分类及分布规律。

2、熟悉经济林建园的一般要求及主要经济林树种的生长习性。

3、理解主要经济林树种的生长发育规律。

4、掌握主要经济林树种的栽培管理(包括设施栽培)的基本技术。

三、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经济林栽培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树木学、苗圃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等课程为基础,与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园林景观设计等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篇总论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我国经济林生产现状和发展战略,掌握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经济林栽培的任务和学习目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经济林的概念(重点)识记: 经济林。

(二)森林的分类(重点)识记:森林的分类。

(三)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点)理解: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次重点)理解: 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我国经济林生产现状和发展战略(一般)理解:我国经济林生产现状和发展战略。

(六)经济林栽培的任务和要求(一般)理解: 经济林栽培的任务和要求。

第一章经济林树种的分类与分布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经济林树种的分类与分布,熟悉经济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经济林树种的分类(重点)识记:干果类、鲜果类、食用油类、工业用油类、芳香油类、调味品类、饮料类、医药类、农药类、树液树脂类、鞣料染料类、纤维类、编织类、软木类、寄主树类、蔬菜类、淀粉类、饲料肥料类的含义。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经济林栽培学(英文):Nonewood Forest Culture课程编号:144059课程学分:2.5课程总学时:40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前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林木育种学、土壤学或生态学二、课程内容简介经济林是是当今林业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林种,《经济林栽培学》属于实践应用性学科,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种类、分布规律与经济用途;阐述经济林生长发育过程的规律、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阐述主要种类经济林木的繁殖、造林的原理和相应技术、以及土壤与树体的管理技术。

本课程与《森林培育学》有一定的交叉,但苗木繁殖与树体整形修剪是本课程的特色,也是讲授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地域进行系统的经济林造林规划设计,发现和实际解决代表性经济林木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掌握以开花、结实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一般性规律、造园设计的一般性流程,以及以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为特色的树体管理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经济林木的早期丰产、稳产、优质。

基本要求:原理性知识讲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一、认识经济林及其栽培意义二、经济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四、经济林栽培的发展趋势五、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复习思考题1. 经济林的《森林法》定义。

2. 我国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中国经济林木资源分类与分布(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采用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经济林的种类有初步的感受和认知;2.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林分布的气候决定论。

第一节经济林的分类按植物种的不同、原料类别和经济用途的范围进行分类第二节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第三节中国经济林分布一、四大影响因素二、我国经济林的分布区域第四节经济林栽培区划一、目的、意义二、经济林栽培区划的原则三、我国经济林栽培区划的依据四、我国主要的经济林建设开发区复习思考题1. 我国经济林分类依据和方法是什么?2. 阐述我国经济林木的自然分布特点。

第7章_经济林栽培.

第7章_经济林栽培.

• 矮化栽培应十分注重选择适宜的枕穗组合。不同
枕穗之间,有时会因不亲和等原因,导致接口部
肿大,形成大脚或小脚现象,妨碍地上部、地下
部的物质交流,从而导致树势早衰甚至死亡。
砧、穗不亲和或亲和力低现象的表现形式
• 矮密树的枝叶量少,成花容易,光合产物较多地 用于花果的生长发育,如结实太多,会导致树势
第三节
栽培良种化
经济林良种化的意义
在经济林生产中实现良种化是 丰产的根本保证
经济林良种的概念和标准
• 优良品种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 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要求的、 遗传上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它具有生产 力高、受栽培者、销售者欢迎的特点。
良种的标准:
• 优质 • 丰产性 • 抗逆性 • 还应考虑经济树种的经济性状好,耐 贮藏、株型等指标。
第7章 经 济 林 栽 培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宜林地的选择 林地整地 栽培良种化 栽培技术 抚育管理
第一节 宜林地的选择
宜林地的选择是从整体生境中,选择 局部小生境的差异,如小气候、土壤是否 洁净及土壤类型(肥力、pH值、水分等), 小地貌,如坡向、坡位、坡度等。
产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 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地 区。
• 经营条件与技术水平。经营条件好,肥水管理方 便的,可适当密些,反之则应稀些;技术水平高 要在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前提下,保证林内透光通风良好。 的,可适当密些,反之则应稀些。除此之外,栽 植方式,整形修剪方法,间作及机械化管理等, 对决定栽植密度都有关系。 • 气候条件不同。栽植密度适当密些,可充分发挥 群体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气候:降雨(时间、强度)
土壤:质地、土壤利用情况、土壤透水 性——质地松散,抗蚀性低;质地黏重, 抗蚀形强。林地最强,草地次之,农地最 弱。土壤透水性影响径流量大小。 植被:抗冲性——林地﹥草地﹥农地 • 2、人为因素-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积极 的、起决定影响的因素。

经济林栽培学(9235)自学考试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9235)自学考试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9235)自学考试大纲一, 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经济林是我国的五大林种之一。

经济林栽培学是探讨经济林培育的理论及技术的科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既及造林学和果树学有些相同或相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又不同于这两门课程,具有肯定的独特性;涉及种类多,产品千差万别,栽培技术多样。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丰富的经济林资源,了解经济林在我国林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经济林生产的发展趋势,驾驭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和栽培技术。

(三)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课,植物学, 树木学, 植物生理学, 农业气象学, 土壤肥料学, 生态学等是其专业基础课程,只有学好这些专业基础课,才能学好本课程。

林木种苗学和造林学这两门专业课也及本课程联系亲密。

其中林木种苗学为本课程供应种苗培育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应作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经济林栽培学及造林学的区分是对象不同,造林学的主要对象是用材林,经济林栽培学的主要对象是经济林,二者在栽培及经营管理的方法上也不太一样。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植物学基础, 植物(尤其是树木)分类, 植物生理, 农业气象, 土壤肥料, 生态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重点是:经济林木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及环境的关系;栽培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主要经济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本课程的难点是:整形修剪的理论及技术。

本课程的疑点是:品种分类。

二, 课程内容及考核目标绪论(一)自学目的及要求1, 重点:经济林的定义;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

2, 一般了解:经济林生产的意义, 特点, 成就;经济林发展前景。

3, 一般驾驭:经济林栽培学的知识体系。

1 / 244, 娴熟驾驭:我国森林法对经济林的定义;经济林栽培学的概念及任务。

(二)本章课程内容1, 经济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 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3, 建国以来经济林事业的成就4, 经济林发展前景5, 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三)考核知识点1, 经济林的定义及经济林生产的重要意义2, 经济林栽培学的概念及任务(四)考核要求1, 经济林的定义及经济林生产的重要意义(1)识记:森林法中对经济林的定义。

经济林栽培

经济林栽培

经济林栽培第一章经济林的种类和分布一、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二、经济林栽培特点:1.种类多、类型复杂,乔灌木2.多年生、多次生产、生产周期长3.经济器官多样化4.栽培品种化5.集约化经营、高投入高产出三、经济林栽培的任务1研究经济林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解决经济林栽培的系统理论,为研究开发栽培技术奠定基础。

2研究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为经济林栽培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现有资源的产量和质量。

3新建园要科学化,实现早果,优质,丰产,低耕高效。

4开发和发展现有资源,引种驯化。

四、经济林生产的意义1发展经济林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2经济林是新兴支柱产业。

3经济林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4经济林产品可以创造大量的出口创汇5经济林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五、经济林栽培的发展趋势:以质量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第二章年生长周期和生命周期一、年生长周期:经济林木每年都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即为年生长周期。

二、物候期:这种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经济林树木器官的动态时期称为物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

物候期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三、年龄时期的意义:经济林木的生长、衰老、更新、死亡的过程四、物候期特点:1.相对顺序行(根系活动—萌芽开花—新梢、叶片生长—花芽分化—落叶—休眠)2.物候期的重演性3.物候期的重叠性:表现为同一时间、同一树上可同时表现多个物候期。

五、休眠期包括两个休眠:1.自然休眠2.被迫休眠六、休眠期的调控措施:1.提早和推迟进入休眠(促进:秋季控制肥水供应,多次摘心,开张枝条的角度,应用植物生长延缓剂或生长抑制剂;推迟:降低温度)2.提早和推迟解除休眠(延长:树干涂白、早春灌水或树体喷水::提早:葡萄用石灰氨、苯六甲酸氰,苹果用二硝基邻甲酚)七、经济林木的年龄时期:A实生树的年龄时期1.胚胎阶段2.幼年阶段3.成熟阶段4.繁殖阶段5.衰老阶段B营养繁殖树的营养时期1.幼树期2.结果初期3.盛果期4.结果后期5.衰老期第三章经济林木的生长发育一、根的类型1.实生根系:主根发达,根系生长深,生理活动性强,个体间生理差异大,生理年龄小,嫁接时易受品种影响2.茎源根系:主根不发达,根系生长浅,生理活动性弱,个体间生理差异小,生理年龄大3.根蘖根系:主根不发达,根系生长浅,栽培时应深翻土,让根系向深处发展二、根的功能:1.固地作用2.吸收作用3.合成作用4.贮藏作用5.支持作用三、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1.地上部分有机养分的供应(根系生长量取决于地上部分所供给的关和产物的量,贮藏和当年回流的营养多,根系生长旺,发根多,延续时间长。

经济林栽培第二章

经济林栽培第二章
施肥都是围绕根系生长发育进行。
• 根系来源:实生、茎源、根蘖根系。
根系在年生长周期中没有自然休眠现 象,但高峰期多出在枝梢缓慢生长、叶片 大量形成之后。另外根系与果实发育的高 峰期是交错发生的,结果量会明显地影响 根系生长。
萌芽展叶
• 萌芽:芽体开始膨大到花蕾伸出或幼叶分离 为止。
• 展叶:幼叶分离到新梢开始生长为展叶期。 • 芽的性质:叶芽、花芽
E2
F1
3.核桃雌花芽形态学与组织学的关系
图3 核桃雌花芽分化过程形态学与组织学的相关性
不同的花芽类型
1. 两性混合芽:山楂
2. 两性纯花芽:桃、李、樱桃
3. 单性花:核桃、银杏(多数没有萼片或花瓣 的分化)
核桃雌花与雄花
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及其调控
1. 自身遗传控制(造成大小年:柿子,板栗花芽 分化困难;杏,扁桃花芽分化容易)
二是有方向性,纵向生长。 增粗 发育:是指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 的积累,细胞组织开始分化、专门化,进入 性成熟。
徒长枝与小老树
二、树木个体发育的概念与特点
1.个体:独立生长的单株树木 有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 无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年龄 2.个体发育:单株树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 中所进行的发育史。
结果盛期
1.形态特征:开始大量开花结实→开花结实连续下 降的初期。 树冠分枝越多,叶片、花芽、结果处于一种 定型状态,花多、结果部位多,生理成熟部位以上都能开 花结果。有大小年现象。
2.栽培措施: 充分供应水、肥,但注意肥料配比,合理搭配; 注意更新修剪,合理配备营养枝、结果枝、结果预备 枝;适当疏花疏果。
衰老期
1.形态特征:骨干枝、根逐步衰亡→植 株死亡。 骨干枝、根大量死亡,结果枝少、 细、短,整个树体失去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更新复壮能力弱,木质腐朽,树皮破落。

《经济林栽培学》章节教案

《经济林栽培学》章节教案

任课教师
王华田
课时
3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讲授 多媒体、板书
教学课型
理论 √ 实验□ 习题□ 实践□ 复习□ 其它□
教学目的
24、 25、 26、
了解板栗栽培的意义,了解核桃的分布、生产和资源概况; 掌握板栗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掌握板栗栽培和管理的主要技术;
重点难点
18、 19、 20、 21、 22、
教学后记
任课教师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目的
第六章 核桃栽培
杨克强
课时
3
讲授 多媒体、板书
教学课型
理论 √ 实验□ 习题□ 实践□ 复习□ 其它□
21、 22、 23、
了解核桃栽培的意义,了解核桃的分布、生产和科研概况、资源概况; 掌握核桃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掌握核桃栽培和管理的主要技术;
二、树体管理:树体管理概述、修剪的作用、整形修剪的季节、整形修剪 容,要求精讲细讲,重
的方法。
点突出,难点讲透。结
合教学实践环节掌握
几种主要树形和整形
方法和主要修剪技术
要点。
思考题 与作业
1、经济林土壤管理的主要环节和技术要点有哪些?土壤水分管理的环节和技术要 点? 2、经济树木整形修剪的作用?主要树形的整形方法?主要修剪措施有哪些?
本章是课程的重点内 容,结合教学实践环节 掌握板栗整形方法和 主要修剪技术要点。
思考题 与作业
1、我国板栗产业化体系的主要瓶颈是什么? 2、如何促进板栗丰产稳产?
教学后记
任课教师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姜远茂 讲授
多媒体、板书
第八章 柿树栽培
课时
3
教学课型

《经济林栽培》课件

《经济林栽培》课件
意义
经济林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收入、缓解贫困等问题。
经济林的分类
果树经济林
包括了各类果树,如苹果、梨 子等,其果实可供人们食用。 可分为低、中、高档果树。
竹经济林
主要指人工种植的竹子,如毛 竹、箬竹等。对于工艺品的制 造以及建筑材料有着广泛的应 用。
木材经济林
主要生产木材,如松、柏、槐 等。在使用方面能满足家居、 建筑、交通等领域的需求。
政策支持
国家对于经济林的发展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如相应的扶持基金、科技支持等,使经济林的 发展前景更好。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林发展的关键,如新育种技术、树种植物保护等,可以开辟更大的经济 林产业前景。
《经济林栽培》PPT课件
欢迎来到《经济林栽培》PPT课件,本课程旨在介绍经济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 进行经济林的栽培与管理。
什么是经济林
定义
经济林是指人工种植的木本及竹本植物,主要用于经济目的而不是作造林、修复林等目的。
范围
包括果树、林木、竹材等不同类型,亦包括了草本木材、花卉等非木本植物的经济植物。
花卉经济林
主要针对观赏花卉,如玫瑰、 康乃馨、各种仙人掌等。具有 遮荫、观赏等效果。
经济林的优点和意义
1 经济价值
种植经济林往往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收益,对于农民、贫困户很有帮,保护农村自然资源,提升当地的生活水平。
3 生态价值
种植经济林可以达到绿化环保、防沙治沙等劳动效果,保持土地的良性循环。
经济林的栽培管理技术
光照管理
因应不同经济林的要求,进 行科学合理的光照管理,保 证植株得到充足的光照。
土壤管理
肥力充足、水土保持、滋养 植物等方面要注重土壤管理, 合理使用化肥、有机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经济林学课程代码:103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经济林栽培是园林专业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课。

它是研究我国经济林树种的分类与分布、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全面介绍了经济林园的建立、日常管理、灾害预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学习为考生今后提高技术水平打下较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考生应了解经济树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掌握经济树种的培育管理、设施栽培的理论与技术。

(二)基本要求1、了解经济林树种的分类及分布规律。

2、熟悉经济林建园的一般要求及主要经济林树种的生长习性。

3、理解主要经济林树种的生长发育规律。

4、掌握主要经济林树种的栽培管理(包括设施栽培)的基本技术。

三、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经济林栽培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树木学、苗圃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等课程为基础,与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园林景观设计等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篇总论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我国经济林生产现状和发展战略,掌握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经济林栽培的任务和学习目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经济林的概念(重点)识记: 经济林。

(二)森林的分类(重点)识记:森林的分类。

(三)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点)理解: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次重点)理解: 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我国经济林生产现状和发展战略(一般)理解:我国经济林生产现状和发展战略。

(六)经济林栽培的任务和要求(一般)理解: 经济林栽培的任务和要求。

第一章经济林树种的分类与分布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经济林树种的分类与分布,熟悉经济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经济林树种的分类(重点)识记:干果类、鲜果类、食用油类、工业用油类、芳香油类、调味品类、饮料类、医药类、农药类、树液树脂类、鞣料染料类、纤维类、编织类、软木类、寄主树类、蔬菜类、淀粉类、饲料肥料类的含义。

理解: 经济林树种的分类。

(二)经济林树种的分布(次重点)理解:经济林树种的分布(包括地区、气候条件、主要树种)。

(三)经济林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重点)应用:经济林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四)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特点(一般)理解: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特点。

第二章经济林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经济林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林木在生命周期和年周期中的生长发育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经济林木生命周期的生长发育规律(重点)识记:经济林木的生命周期;幼树期;始收期;盛收期;收获减退期。

理解:幼树期特点及栽培要点;结果初期、盛期、后期特点及栽培要点。

(二)经济林木年周期的生长发育规律(重点)识记:经济林木的年周期;物候期;萌芽期;展叶期;叶幕;果实生长发育;休眠;花芽分化;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单性结实;果实;座果;落花;落果。

理解:经济林木年周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根系生长特点;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落花落果的原因和防御措施;促进果实生长、提高品质的措施。

(三)新梢生长(一般)理解:新梢的加长生长与加粗生长;枝梢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一般)理解: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五)影响果实增长的因素(次重点)理解:影响果实增长的因素(六)落叶与休眠(一般)识记:落叶;休眠;自然休眠;被迫休眠。

(七)影响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次重点)识记:生态因子。

理解:影响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

(八)环境因子与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关系(一般)理解:气温与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关系;光与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关系;经济林木对水分的生态反应;土壤条件与经济林的关系。

第三章经济林建园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掌握经济林树种和园地的选择方法以及经济林栽培方式和栽培密度,熟悉经济林园林规划与建设、种植技术措施及立体经营的类型与模式,了解野生经济林资源开发利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经济林树种和园地的选择(重点)理解:经济林树种的选择依据;园地选择条件与选择方法。

(二)经济林栽培方式和栽培密度(重点)识记:网状式栽培;普通圆片式栽培;乔化稀植栽培;矮密栽培。

理解:经济林栽培方式和特点。

(三)网状式栽培与矮密栽培(次重点)理解:林网的配置和注意事项;树种矮化的途径和矮密栽培类型。

(四)经济林园林规划与建设(次重点)理解:园地规划;园地整理方式。

(五)防护林营造(一般)理解:防护林类型与防护林树种选择。

(六)经济林种植技术(重点)理解:经济林种植技术;经济林种植方法和植苗法的技术要点。

(七)立体经营(次重点)识记:立体经营。

理解:立体经营的形式与模式;立体经营技术要点;庭院经济林的栽培原则。

(八)野生经济林资源开发利用(一般)识记:野生经济林资源。

理解:野生资源的特点;野生经济林资源栽培管理措施。

第四章经济林园的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掌握经济林园的树下、树体管理特点和措施,了解幼树早期丰产与成年树优质高效栽培综合技术,熟悉低产园改造技术和高接换头树的管理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经济林园的树下管理(重点)识记:经济林园的树下管理;树盘;理解:幼年经济林园土壤管理;成年经济林园土壤管理;经济林园施肥时间、施肥量与施肥方法;经济林园灌溉原则与方法。

(二)地下病虫害防治(次重点)理解:地下病虫害防治措施。

(三)经济林园的树体管理(重点)识记:经济林园的树体管理;整形修剪;短截、缩剪、疏剪、缓放、抹芽、疏梢、除萌、摘心、剪梢、曲枝、撑枝与拉枝等含义。

理解:整形修剪的时期、主要树形及结构特点;修剪方法及作用;不同年龄树的修剪目的与方法。

(四)整形修剪的意义、原则和依据(次重点)理解:整形修剪的意义和目的;整形修剪的原则和依据。

(五)根外追肥(次重点)识记:根外追肥;理解:根外追肥的优点。

(六)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次重点)理解: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效应与应用技术。

(七)树体保护内容(次重点)识记:树体保护内容。

(八)树体保护(一般)识记:冻害;霜害;冷害;旱害和冻旱;涝害;风害;日灼。

理解:地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顶枝吊枝、伤口处理及补树洞;自然灾害的预防与灾后管理。

(九)幼树早期丰产与成年树优质高效栽培综合技术(一般)理解:幼树早期丰产配套技术;成年树优质高效栽培综合技术。

(十)低产园改造和高接换头树的管理(一般)理解:低产园始收期、收获减退期丰产改造技术。

第五章设施栽培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了解经济林设施栽培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栽培设施的类型及常用设施栽培的建造,熟悉设施栽培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技术要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设施栽培的概念(重点)识记:设施栽培及作用。

(二)栽培设施的主要类型(重点)识记:温室;日光温室;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单栋大棚与连栋大棚;落地拱与柱支拱塑料薄膜大棚。

理解:栽培设施的主要类型;温室的不同分类类型;塑料薄膜大棚的不同分类类型。

(三)常用设施栽培的建造(次重点)理解:栽培设施场地选择和规划;塑料大棚的结构和建造;温室的结构与特点;日光温室的建造。

(四)设施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次重点)理解:设施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五)设施栽培管理主要技术要点(重点)理解:设施栽培品种选择原则;设施栽培的栽植密度、树体控制、整形修剪、扣棚时间、花果管理、地面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主要技术要点。

(六)农用塑料薄膜的特性(一般)理解:薄膜特性;不同塑料薄膜的性能。

(七)环境因子的调节(一般)理解:光照条件及调节;温度条件及调节;湿度条件及调节;气体条件及调节;土壤条件及调节。

第二篇各论第六章鲜果类树种栽培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了解枣、柿、山楂、石榴的主要砧木和优良品种,熟悉各树种生长结果习性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掌握各树种的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及果实采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枣、柿、山楂的栽培管理技术(重点)理解:枣、柿、山楂等树种的育苗建园技术;各树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特点与树形、主要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技术、果实采收时期与方法等栽培管理技术。

(二)石榴的栽培管理技术(次重点)理解:石榴树种的育苗建园技术;各树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特点与树形、主要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技术、果实采收时期与方法等栽培管理技术。

(三)枣、柿、山楂、石榴的生物学特性(次重点)理解:枣、柿、山楂、石榴的生长结果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四)枣、柿、山楂、石榴的主要砧木和优良品种(一般)识记:枣、柿、山楂、石榴的主要砧木和优良品种。

第七章干果类树种栽培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了解核桃、板栗、榛子、仁用杏的优良品种与生物学特性,掌握各树种的苗木培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治、低产园改造、果实采收等栽培管理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核桃、板栗、榛子、仁用杏的栽培管理技术(重点)理解:核桃、板栗、榛子、仁用杏等的苗木培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与处理等栽培管理技术。

(二)核桃高接换优与疏雄疏雌技术(次重点)理解:核桃高接换优与疏雄疏雌技术。

(三)改造低产栗树技术(次重点)理解:改造低产栗树技术。

(四)核桃、板栗、榛子、仁用杏等的生物学特性(次重点)理解:核桃、板栗、榛子、仁用杏等生长结果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五)主要砧木和优良品种(一般)识记:核桃、板栗、仁用杏等的主要砧木和优良品种;榛子主要种类和优良品种。

第八章饮料类树种栽培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了解沙棘饮料类树种的优良品种,熟悉沙棘的生物学特性,掌握沙棘的育苗建园、土壤施肥、整形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治与采收方法,熟悉天然沙棘林的改造利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沙棘栽培管理技术(重点)理解:沙棘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技术。

(二)沙棘生物学特性(次重点)理解:沙棘生长结果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三)沙棘种类和优良品种(一般)识记:沙棘的主要种类;沙棘的优良品种。

(四)野生沙棘的改造利用(重点)理解:野生沙棘的改造利用。

第九章调料芳香原料类树种栽培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了解花椒、八角、肉桂等调料芳香原料类树种的优良品种及肉桂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熟悉花椒、八角的生物学特性,掌握花椒、八角的育苗建园、栽培管理和采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