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6 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习题与答案

1、学习了内存管理以后,GDT实际上就是:()A.进程的段表B.进程的页表C.操作系统的页表D.操作系统的段表正确答案:D2、引入多级页表以后,有什么好处?()A.页表总空间变少B.提高了查找页表的时间效率C.需要载入到内存中页表空间变少D.提高了创建进程的速度正确答案:C3、下面哪项工作不是创建进程时要完成的?()A.给进程创建TLB快表B.给进程创建段表C.给进程分配内存空间D.给进程创建页表正确答案:A4、编译和链接的区别是?()A.编译产生物理地址,链接产生逻辑地址B.编译产生一个文件的逻辑地址,链接产生一个段的逻辑地址C.编译产生一个段的逻辑地址,链接产生一个文件的逻辑地址D.编译产生逻辑地址,链接产生物理地址正确答案:C5、在系统初始化是,mem_init初始化了一个数组,这个数组是什么?()A.是一个段表B.是管理分配给进程的内存位图C.是管理所有物理内存的位图D.是一个页表正确答案:C6、操作系统将一个程序分段的目的是()A.创建进程更容易B.节约内存,提高内存空间的利用率C.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是一种习惯D.方便用户编写程序正确答案:D7、操作系统将物理内存分页的原因是()A.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是一种习惯B.节约内存,提高内存空间的利用率C.方便用户编写程序D.创建进程更容易正确答案:B8、在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中,启动保护模式以后执行jmpi 0, 8指令,要想弄明白这条指令的具体含义,需要理解下面哪部分内容?()A.分段B.分页C.汇编寻址D.内存分区9、用户程序中的地址(如C程序中的指针)被称为是?()A.虚拟地址B.线性地址C.逻辑地址D.物理地址正确答案:C10、在段、页式内存管理中,虚拟地址是什么时候产生的?()A.查完页表以后B.查完段表以后C.查完TLB快表以后D.链接完正确答案:B11、虚拟内存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A.地址空间大小B.磁盘大小和地址空间大小共同决定C.磁盘大小D.物理内存大小正确答案:B12、Clock算法为什么被称为是clock算法()A.算法中存在一个定时器B.这是一个人名C.时钟算法要放在时钟中断处理函数中D.算法的执行过程类似于在一个钟表上扫描13、对LRU算法的描述,下面哪句话不对?()A.LRU算法在实际操作系统中很常见B.LRU算法是对页面置换优化算法的一个近似C.实现LRU算法并不困难D.LRU算法基于了程序局部性原理正确答案:A14、引入虚拟内存的目的是什么?()A.给进程提供一个规整的内存空间B.让物理内存增大了C.降低进程的代价D.提高程序执行的时间效率正确答案:A15、一旦启动请求调页以后,下面哪个表会不断的发生变化?()A.操作系统页表B.进程段表C.操作系统段表D.进程页表正确答案:D16、当系统发生颠簸时,系统管理员应该干什么?()A.杀死进程B.扩大交换分区大小C.缩小交换分区大小D.创建进程17、请求调页过程什么时候发生,哪个论述最精确?()A.缺页中断时B.程序载入时C.进程创建时D.完成地址映射时正确答案:A18、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在大小上的关系是?()A.虚拟内存一定大于物理内存B.虚拟内存一定小于物理内存C.虚拟内存一定等于物理内存D.不一定正确答案:D19、针对系统颠簸曲线,如果增大交换分区的大小,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A.颠簸点位置前移B.颠簸点位置后移C.整个曲线不变D.颠簸点位置不变,但整个曲线会变扁正确答案:C20、引入虚拟内存的请求调页以后,进程创建会发生什么变化?()A.不需要为进程分配物理内存了B.不需要为进程创建页目录表了C.不需要为进程创建段表了D.不需要为进程创建页表了。
进程处理器管理内存管理练习题

进程管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在某个数据集上的一次()。
A)等待活动B)运行活动C)单独操作D)关联操作2.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D)进程是指令的集合3.下列的进程状态变化中,()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
A)运行一就绪B)运行一等待C)等待一运行D)等待一就绪4.一个运行的进程用完了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后,它的状态变为()A)就绪B)等待C)运行D)完成5.在进程管理中,当()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B)等待某一事件C)等待的事件发生D)时间片用完6.建立进程就是()。
A)建立进程的目标程序B)为其建立进程控制块C)建立进程及其子孙的进程控制块D)将进程挂起7.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
A)就绪状态B)执行状态C)阻塞状态D)撤消状态8.在操作系统中,P、V操作是一种()。
A)机器指令B)系统调用命令C)作业控制命令D)低级进程通信原语9.在消息缓冲通信中,消息队列属于()资源。
A)临界B)共享C)永久D)可剥夺10.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使用()。
A)指令B)原语C)信号量D)信箱通信11.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等待进程。
A)0个B)1个C)2个D)3个12.如果有三个进程共享同一互斥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互斥段,则信号量的初值应设置为()。
A)3 B)0 C)2 D)113.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
A)等待B)就绪C)运行D) 完成14.临界区是()。
A)一段共享数据区B)一个缓冲区C)一段互斥执行的程序段D)一个互斥资源15.进程间的同步是指进程间在逻辑上的相互()关系。
A)联接B)制约C)继续D)调用16.信箱通信是一种()通信方式。
A)直接通信B)间接通信C)低级通信D)信号量17.()是一种只能进行P操作和V操作的特殊变量A)调度B)进程C)同步D)信号量18.操作系统通过()对进程进行管理。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习题(共38张PPT)

对于逻辑地址5012
段号 段长( 主存起 状态
后一件事情是由前一件事情决定的。
容量) 用哪种算法能将该作业序列装入内存?(零头,因存储空间与作业均分为等长单元,所以不存在无法分配的单元,但作业长度并不刚好为页面大小的整
数倍,因此在最后一页会有剩余空间,即为内零头。
1、某系统采用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技术,某时刻内存中有三 个空闲区,它们的首地址和大小分别为:
空闲区1 (100KB,10KB) 空闲区2(200KB,30KB) 空闲区3 (300KB,15KB) (1)画出该时刻内存分配图;
(2)用首次适应法和最佳适应法画出此时的空闲分区链; (3)有如下作业序列:
11、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存取一次内存的时间是 8us,查询一次快表的时间是1us,缺页中断的时间是 20us。
假设页表的查询与快表的查询同时进行,当查询页表 时,如果该页在内存但快表中没有页表项,系统将自 动把该页页表项送入快表。
一个作业最多可保留3个页面在内存。
现开始执行一作业,系统连续对作业的2、4、5、2、7、 6、4、2各页面的数据进行1次存取,如分别采用FIFO算法 和最优页面置换算法,求每种算法下存取这些数据需要的总 时间 ?
EAT=1us×80% +2us×(100-80-10)%
+(1us+5000us+1us+1us)×10%
=0.8us+0.2us+500.3us
=501.3us
10、一个使用快表的页式虚存,(1) 快表的命中率为70%,内存的存取周期 为1us;(2)缺页时,若内存有可用空
间或被置换的页面在内存未被修改过, 则处理一个缺页需8ms,否则需20ms, 假定被置换的页面60%是属于后一种情 况。
存储管理习题和答案作业

第5章一.选择题(40题)1.主存用来存放__D_。
A.程序B.数据C.微程序D.程序和数据2.下列存储器中,速度最慢的是_C__。
A.半导体存储器B.光盘存储器C.磁带存储器D.硬盘存储器3.某一SRAM芯片,容量为16KB×1位,则其地址线有__A__。
A.14根B.16K根C.16根D.32根4.下列部件中,存取速度最慢的是_B__。
A.光盘存储器B.CPU存储器C.软盘存储器D.硬盘存储器5.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_C__。
A.扩大主存的容量B.增加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C.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D.代替CPU中的寄存器工作6.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目的是__D_。
A.便于读/写数据B.减小机箱的体积C.便于系统升级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与存取速度间的矛盾7.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KB×8位,加上电源端和接地端后,该芯片的引出线的最少数目应为__A__。
A.23B.25C.50D.208.在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任意一块均可映射到Cache内的任意一块的位置上,则这种方法称为__A__。
A.全相联映射B.直接映射C.组相联映射D.混合映射9.处理机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_B__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__D_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11.以下_B__不是段式存储管理系统的优点。
A.方便编程B.方便内存管理C.方便程序共享D.方便对程序保护12.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最佳适应法是将空闲块按_C__次序排序。
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大小递增D.大小递减13.在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中,如果在按地址生序排列的未分配分区表中顺序登记了下列未分配分区:1-起始地址17KB,分区长度为9KB;2-起始地址54KB,分区长度为13KB;现有一个分区被释放,其起始地址为39KB,分区长度为15KB,则系统要_C__。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存储器管理)

19、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把页面尺寸增加一 倍,在程序顺序执行时,则一般缺页中断次数会 ( B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 也可能减少 20、碎片是指( D )。 A、存储分配完后所剩的空闲区 B、没有被使用的存储区 C、不能被使用的存储区 D、未被使用,而又暂时不能使用的存储区
E、利用交换技术扩充内存时,设计时必须考虑的 问题是:如何减少信息交换量、降低交换所用的时 间; F、在现代操作系统中,不允许用户干预内存的分 配; G、采用动态重定位技术的系统,目标程序可以不 经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 H、页式存储管理中,一个作业可以占用不连续的 内存空间,而段式存储管理,一个作业则是占用连 续的内存空间。
11、 文件的存储器是分成大小相等的 物理块 ,并以它为单位交换信息。 12、 从资源分配的角度看,可以把设备分为独 占设备和共享设备。打印机属于 独占 设备,而磁 盘属于 共享 设备。 13、 虚拟设备是通过 SPOOLing 技术 把 独占 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户 共享 的设备。 14、 通道是一个独立于 cpu 的专管 的处理机,它控制 与内存之间的信息交换。
空闲区表项按( A.地址从大到小 )进行排列。 B.地址从小到大
C.尺寸从大到小
主要受( )的限制。
D.尺寸从小到大
32.在提供虚拟存储的系统中,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 A.内存空闲块的大小 B.外存的大小 C.计算机编址 范围 D.页表大小
33.在页式管理中,页表的始址存放在(D )
A.内存中 B.存储页面表中 C.联想存储器中 D.寄存器中 34.在段页式存储管理中,其虚拟地址空间是( ) A.一维 B.二维 C.三维 D.层次
3. 在存储器管理中,页面是信息的________单 位,分段是信息的________单位。页面大小由 _________确定,分段大小由_________确定。 5、从用户的源程序进入系统到相应程序的机器上 运行,所经历的主要处理阶段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内存习题

1、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在空闲区表中以空闲区长度递增顺序排列适合于()算法。
A)最坏适应算法 B)最先适应算法C)首次循环适应算法 D)最佳适应算法2、从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A)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B)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C)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D)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3-6)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与下列叙述关系最密切的存储管理方法,把编号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
3、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4、能消除碎片,但用于存储紧缩处理的时间长。
()5、虚拟存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储保护机制。
()6、允许动态连链接和装入,能方便提供共享,支持虚拟存储。
()供选择的答案如下:A.段页式B.请求分页式C.可重定位分区D.固定分区E.单一连续分区F.请求分段1、设有一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向用户提供的逻辑地址空间最大为16页,每页2048字节,内存共有8个存储块,试问逻辑地址至少应为多少位,内存空间有多大?(15,16KB)2、在一分页存储管理中,逻辑地址长度为16位,页面大小为4096字节,现有一逻辑地址为2F6AH,且第0,1,2页依次放在物理块5,10,11中,问相应的物理地址为多少?(BF6AH)3、根据段表,分别给出逻辑地址:<0,480>、<1,25>、<2,220>、<3,500>、<4,100>对应的物理地址(或系统应进行的处理)(5分)段号段始址段长0 200 5001 890 302 120 1003 1250 6004 1800 884、在一个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系统中,有一用户作业,它依次要访问的字地址序列是:115,228,120,88,446,102,321,432,260,167,若该作业的第0页已经装入主存,现分配给该作业的主存共300字,页的大小为100字,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以上的存储器引用序列,给出其页面走向。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练习题

解释静态链接、装入时动态链接和执行时动态链接的不同。 解 “链接”(link),本应是编译系统的任务,但是,随着程序执行方 式的改进,当出现了“动态链接”之后,“程序链接”就不仅仅是编 译系统的事情,它还需要OS的支持。 程序的静态链接,指的是在程序装入内存之前,由链接程序将已编译好 的多个目标模块(.obj文件)链成一个统一的可执行文件。其特点是: ①链接好的可执行文件可以重复使用和执行;②被链接的模块一般不 可能再拆开,因而不便修改和更新;③不便于多个程序共享某些模块, 需使用同一模块的多个程序需分别将该模块链入自己的程序空间。 装入时动态链接,指的是在程序加载入内存(准备执行)时,由OS中的 装入程序(如exec())将存放在盘上的诸多目标模块边装入边在内存 链接成一个统一的可执行程序。其特点是:①链接好的可执行程序只 存在于内存,因而每次执行都要重新链接;②被链接的诸目标模块在 盘上是各自独立存放的,因而便于修改;③便于共享,当多个程序需 使用同一模块时,该模块在内存只需一个副本。
装入时动态链接的优点有哪些? (1)便于软件版本的修改和更新 在采用装入时动态链接方式时,要修改或更新各个目标模块, 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对于经静态链接以装配在一起的装 入模块,如果要修改或更新其中的某个目标模块时,则要 求重新打开装入模块,这不仅是低效的,而且对于普通用 户是不可能的。 (2)便于实现目标模块共享 若采用装入时动态链接方式,OS能够将一个目标模块链接 到几个应用程序中去。即实现多个应用程序对该模块的共 享;然而,采用静态链接方式时每个应用模块都必须含有 该目标模块的拷贝,则无法实现共享。
在虚拟页式存储系统为什么要引入缺页中断?缺页中断实现由哪几部分组成,并分别说明 其实现方法。 解 页式虚存管理是在页式存储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虚拟存储器的,作业在执行时并不是所有 的页均放在主存,若欲访问的页面不在主存,则须由操作系统把当前所需页面从辅存 装入主存。这一过程就交由中断系统完成,称为缺页中断。 缺页中断由缺页处理和页淘汰组成,缺页处理过程如下: (1)中断触发:在地址变换过程中,当查询页表时,发现逻辑页面不在内存,即其状态位为 0,则发生缺页中段。 (2)页面调入:OS在页表中找到对应页面的辅存地址,进行页面的淘汰,将所缺页调入内 存; (3)修改页表:将该页面的内存地址填入页表,修改状态位为1; 缺页中断结束,恢复现场,重新执行指令。 页面淘汰处理如下: (1)如果内存有空闲的页面,直接调入外存的页面,修改页表; (2)如果内存没有空间,根据页面淘汰算法,在内存中找到可淘汰的页面; (3)如果被淘汰页面修改位为0,则直接调入外存页面将其覆盖,修改页表; (4)如果被淘汰页面修改位为1,则要申请一块交换空间,将该内存的内容保存到交换区 中,然后将辅存的页面调入其中,修改页表。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6)

第6章 内存管理1)选择题(1)采用 __B__ 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A. 分页存储管理B. 分段存储管理C.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D. 段页式存储管理 (2)首次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 _A__ 。
A. 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B. 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C. 按大小递减顺序连在一起D. 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 (3)在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 _A__ 。
A. 集中空闲区B. 增加内存容量C. 缩短访问周期D. 加速地址转换 (4)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_D__ 。
A. 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B. 相同C. 随作业长度变化D.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5)采用分段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_B__ 。
A. 224B. 216C. 28D. 232(6)设内存分配情况如图6-20所示。
若要申请一块40K 字节的内存空间,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 _C__ 。
图6-20 内存分配情况A. 100KB. 190KC. 330KD. 410K(7)把作业地址空间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的物理地址称为 __D__ 。
A. 加载B. 物理化0 100K 180K 190K 280K 330K 390K 410K512K -1C. 逻辑化D. 重定位(8)在以下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_C_ 。
A. 固定式分区分配B. 页式存储管理C. 单一连续分配D. 可变式分区分配(9)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内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_D__ 。
A.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10)采用两级页表的页式存储管理中,按给定的逻辑地址进行读写时,通常需访问主存的次数是__C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6 内存管理
一、选择题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B A D B A B A B C B
题号11 12 13 14 15
答案B A A C C
二、综合题
4、答:操作系统中的存储管理主要指内存管理。
内存又称主存,它是计算机系统中仅次于CPU 的另一个宝贵资源。
内存的主要职责是存放程序、数据以及操作结果,任何程序只
有装入内存后才能被处理机执行,管理好内存是操作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
2、答:(1)内存分配和回收:记录内存的使用情况,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回收系统或用户程序释放的内存空间。
(2)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内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3)地址变换:将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中与之对应的物理地址。
(4)内存扩充:借助于虚拟存储技术来扩大物理内存的容量,使用户所感觉到的内存容量比实际内存容量大得多。
3、答:
当一个程序的相对地址装入到与其逻辑地址空间不一致的绝对地址空间中时,为了保证程序的正确运行,必须把指令和数据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这项工作称为地址重定位。
①静态地址重定位
在程序装入时由程序装入程序(装配程序)实现地址转换,将程序中的所有逻辑地址都加上目标代码在主存内的起始地址。
这种方式要求地址变换在程序执行前一次性完成。
②动态地址重定位。
程序执行过程中,CPU 在执行指令时实现地址转换。
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内存空间常常被多个进程共享,程序员事先不可能知道程序执行时在内存中的物理位置,且必须允许进程在执行期间因对换或空闲区拼接而移动,这都需程序的动态重定位。
动态重定位通常利用基址寄存器的内容加上变址寄存器中的内容计算出指令的物理地址,它需要借助一定的硬件地址转换机构才能实现。
4、答:
当某一个进程执行完成并释放所占分区时,系统应进行回收,此时会出现以下4 种情况。
①若回收区只与上空闲区相邻接,即其低地址部分邻接一空闲区。
此时将回收区与上
空闲区合并,不必为回收区分配新表项,只需修改上空闲区的大小为二者之和即可。
②若回收区只与下空闲区相邻接,即其高地址部分邻接一空闲区。
此时将回收区与下
空闲区合并,不必为回收区分配新表项,只需修改下空闲区的起始地址为回收区的起始地址、大小为二者之和。
③若回收区与任何空闲区均不相邻接,即其高、低地址部分都不邻接一个空闲区。
此
时则需要为回收区建立一个新的表项,填写回收区的大小和起始地址,并将其插入空闲分区表(链)中相应的位置。
④若回收区与上、下空闲区均邻接,即其高、低地址部分均邻接一个空闲区。
此时三
个邻接的空闲区合并,即将下空闲区表项在空闲区表中删除,修改上空闲区表项中的长度为三者之和即可。
5、答:(1)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在完成了题目所给的系列申请及释放内存操作后,空闲分区如下所示。
(2)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在完成了题目所给的系列申请及释放内存操作后,空闲分区
(3)采用最差适应算法,在完成了题目所给的系列申请及释放内存操作后,空闲分区
如下所示。
(4)如再申请100K,有上述结果可知,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后剩下的空闲分区能满足这
一申请要求,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差适应算法均不能满足申请要求。
6、答:(1)程序空间的大小为32KB,因此逻辑地址的有效位数是15 位。
(2)内存储空间的大小是16KB,因此物理地址至少需要14 位。
(3)当页面为1KB 时,虚地址0A5C 表示页号为00010,页内地址是1001011100。
该页在内存的第4 块,即块号为0100,因此0A5C 的物理地址是01001001011100,即125CH。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053C 的物理地址是293CH,103C 的逻辑地位在第4 页,产生越界
异常。
7、答:(1)1.5*2=3 微秒(2)1.5*2*15%+1.5*85%=1.725 微秒
8、答:(1)5 位页号+11 位页内偏移
(2)进程的页表最多是32 项,每项为9 位(1M/2K=29)。
(3)进程页表项不变,还为32 项目,每项为8 位(0.5M/2K=28)。
9、答:具有两级页表的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空间依然是一维的,两级页的划分对于进程来说都是透明的。
而段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段的划分用户能感觉到。
10、答:逻辑地址(0,137),(1,4000),(2,3600),(5,230)中的0,1,2,5 表示段
号,137,4000,3600,230 表示位移量。
段号0 中的内存地址50K 表示0 号段的起始地址,10K 表示这个段的长度。
对于逻辑地址(0,137),先找到段号0 处,物理地址=起始地址+
位移量,即物理地址=50K+137=50*1024+137=51337.(说明1K=1024)
对于(1,4000),由于位移量4000>3*1024,所以越界,产生中断信号
对于(2,3600),找到段号2 处,物理地址=70K+3600=70*1024+3600=75280
对于(5,230),逻辑地址的段号5>段表长度4,发生越界,产生中断信号。
11、答:在段式存储管理中,段的长度不能大于内存的长度,因为一个独立的段占用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内存分配是以段为单位进行的,如果一个段的长度大于内存的长度,那么该段将无法调入内存。
在段页式存储管理中,段的长度可以大于内存的长度。
因为内存分配的单位是页,一个段内逻辑上连续的页面,可以分配到不连续的内存页面中,不要求一个段的
所有逻辑页都进入内存。
12、答:(1)在页式存储管理中,分页对于用户是透明的,一个进程由若干个页构成,所有页的长度相同;(2)在段式存储管理中,分段对于用户是可见的,一个进程由若干个段构成,各个段的长度可以不同,一个段恰好对应一个程序单位;(3)在段页式存储管理中,段的划分对用户是可见的,段内页的划分对用户是透明的,一个段由若干个页构成,所有页的长度相同。
13、答:页式存储管理优缺点:(1)静态等长存储分配简单,有效地解决了内存碎片问题;(2) 共享和保护不够方便。
段式存储管理优缺点:(1)动态异长存储分配复杂,存在碎片问题;(2) 共享与保护方便;(3)可以实现动态链接和动态扩增。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