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合集下载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物理学、高等数学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各类结构系统的力学分析方法。

3.能够进行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设计计算。

4.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思维。

课程内容:第一章: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1.1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力学基本原理和力学模型1.3结构受力分析和刚度计算1.4结构体系和构造系统第二章:杆系与平面刚架2.1温度变化引起的杆系变形和内力计算2.2杆系的静力学分析和平衡条件2.3刚架的组成和刚度计算2.4应力分析和弹性定理应用第三章:梁系3.1静定梁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3.2非静定梁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3.3简支梁、悬臂梁和连续梁的刚度计算3.4弯矩、剪力和轴力图的绘制方法第四章:桁架与空间刚架4.1平面桁架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4.2空间桁架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4.3平面刚架与空间桁架的刚度计算4.4桁架与刚架的设计与应用第五章:板系5.1平面板的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5.2薄壳结构的稳定性和固有振动频率计算5.3薄壳结构的应力分析和设计计算5.4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与施工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讨论,介绍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数学计算:通过演算题和作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思维。

3.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4.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结构力学测试和实验方法。

教材与参考书籍:主教材:。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是建筑经济管理、村镇建设、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介绍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领会必要的力学概念, 掌握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 了解常见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 能理解建筑工程中的一般结构问题;明确结构施工图的内容, 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能识读结构施工图。

3.教学基本要求(1)平面力系和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是力学部分的重点, 教学中应讲练结合, 并安排适量的课外练习;(2)构造要求是结构部分的重点, 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中应从结构、构件的受力特点入手, 着重讲清内力分布与构造的关系, 以便学生理解, 切忌死记硬背;(3)抗震构造措施分散安排在相应章节讲授, 教学中应注意与非抗震构造的比较, 以利学生掌握;(4)结构施工图部分是本课程的落脚点, 应结合施工图讲解, 并应使学生识读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屋盖施工图各一套;(5)结构标准图是一个重要内容, 各教学班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教学。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包括两大部分: 即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基础知识。

在学习建筑力学时, 以数学、物理等课程为基础。

同时, 建筑力学部分的知识又是学习建筑结构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若前部分力学知识学不好, 将会给后部分的学习带来困难。

另外, 本课程又以《建筑识图与构造》为基础, 并与之相配合, 利用识图和构造知识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

同时又为《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 教学过程应注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建筑力学与结构1第一章

建筑力学与结构1第一章


第一章 建筑力学的基本理论
1.3建筑结构的简化 1.3建筑结构的简化 1.3.2结构体系的分类 1.3.2结构体系的分类 实体结构是指体积大,三个方向的尺寸相当的结构,例如 实体结构是指体积大,三个方向的尺寸相当的结构, 是指体积大 堤坝、基础等。 堤坝、基础等。
第一章 建筑力学的基本理论
1.3建筑结构的简化 1.3建筑结构的简化 1.3.2结构体系的分类 1.3.2结构体系的分类
第一章 建筑力学的基本理论 楼板自重的计算均布面荷载 楼板自重的计算均布面荷载
厚度为100 mm的钢筋混凝土楼板,钢筋混凝土容量为 厚度为 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25kN/m3,则板的自重为 / q=0.1×25=2.5(kN/m2) × /
第一章 建筑力学的基本理论
1.2建筑结构的荷载 1.2建筑结构的荷载 1.2.2建筑荷载的分类 1.2.2建筑荷载的分类 按照荷载作用在结构上的性质分为静力荷载和动荷载。 按照荷载作用在结构上的性质分为静力荷载和动荷载。 静力荷载: 在加载过程中, 静力荷载 在加载过程中,荷载由零缓慢地逐渐增加到它 的最终值后保持不变。 的最终值后保持不变。 静力荷载的作用不会使结构发生显著的振动, 静力荷载的作用不会使结构发生显著的振动,在计算时 可以忽略惯性力影响。恒载和多数活载均属于静力荷载。 可以忽略惯性力影响。恒载和多数活载均属于静力荷载。 动荷载:荷载作用在结构上时会引起显著的振动, 动荷载:荷载作用在结构上时会引起显著的振动,使结构 产生加速度,计算时须考虑惯性力影响的荷载。 产生加速度,计算时须考虑惯性力影响的荷载。例如动力 机械的振动、爆炸时的冲击波荷载、 机械的振动、爆炸时的冲击波荷载、地震荷载等均为动力 荷载。 荷载。
杆 件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材PPT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材PPT
同。 ❖ 力偶矩符号规定:力偶使物体作逆时针转动
时,力偶矩为正号;反之为负。在平面力系 中,力偶矩为代数量。
❖ 力偶的基本性质
(1)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合力,所以不能用 一个力来代替。
(2)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 力偶矩,而与矩心位置无关。
(3)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它们的 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这两个力偶 是等效的。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称为 力的作用线。
二 力矩的概念
一个力作用在具有固定的物体上,若力的
作用线不通过固定轴时,物体就会产生转动效
果。
力臂
d
F
矩心
.
O
M
所以,力F 对物体绕O点转动的效应,由下 列因素决定:
(1)力F与力臂d 。 (2)力F使物体绕O点的转动方向。
❖ 力矩公式: MO(F) = ± F ×d(重点)
六 几点建议
1. 课前预习 2. 上课认真听讲 3. 课后复习、作业
第一篇 建筑力学
第一章 静力平衡 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力 1 力的定义
力看不见,摸不着。
概念由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 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的。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有力的作用,便定有施力物(主动)与
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
一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 态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简称等值、反向、共线)。
❖ 受二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杆件或构件称为二 力杆件(简称为二力杆或二力构件)。
F1
F2
F2
F1
(a)
(b)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图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馆-鸟巢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强渡的大渡河铁索桥-泸定桥(图1.8),是清康熙44年(公元1705年)建造的,该桥由条石砌成的东西桥台和13根横亘的铁索组成,桥长101.67米,宽2.9米,13根铁索由12164个熟铁锻造扣环连结而成,重约21吨。 图1.8 大渡河铁索桥-泸定桥
按受力分 建筑结构按受力和构造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大跨结构等。其中大跨结构多采用网架结构、薄壳结构、膜结构、以及悬索结构。 混合结构,是指由砌体结构构件和其他材料构件组成的结构。如垂直承重构件用砖墙、砖柱,而水平承重构件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图1.12),这种结构就为混合结构,也叫承重墙结构。该种结构形式具有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便宜等特点。
第1章 绪 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建筑结构的组成,会对建筑结构进行分类,理解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知道极限状态的概念,掌握两种极限状态,知道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术语。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
相关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权重
自评分数
掌握建筑结构的组成及分类。
建筑结构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结构按受力和构造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大跨结构等。
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力的作用—结构自重、人及设备重、风、雪、地震等。这些力的作用形式怎样,大小是多少?对建筑物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这些问题都要靠建筑力学和结构来解决。
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如板、梁、柱、墙、基础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荷载和其他间接作用(如温差伸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体系,叫做建筑结构(图1.2)。建筑结构在建筑中起骨架作用,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筑力学与结构(第3版)第一章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

1建筑力学与结构(第3版)第一章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
三、平衡及力系的概念
在一般工程问题中,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显然,平衡是机械 运动的特殊形态,因为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而运 动
才是永恒的、绝对的。
我们将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称为力系。按照力系 中各力作用线分布形式的不同形式,将力系分为以 下内容:
(1)汇交力系:力系中各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第四节 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一、物体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的定义 在工程中,人们常常将若干构件通过某种连接方式 组成机构或结构,用以传递运动或承受荷载,这些机 构或结构统称物体系统。
2.脱离体 在工程实际中,经常有几个物体或几个构件相互联 系,构成一个系统的情况。例如,楼板放在梁上,梁支 承在墙上,墙又支承在基础上。 3.受力图 在脱离体上画出周围物体对它的全部作用力(包括 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这种表示物体所受全部作用力 情况的图形称为脱离体的受力图,简称受力图。
(2)在梁的中点C画主动力F。
(3)在受约束的A处和B处,根据约束类型画出约束反 力。B处为可动铰支座约束,其反力通过铰链中心且 垂直于支承面,其指向假定如图 (b)所示;A处为固定 铰支座约束,其反力可用通过铰链中心A并相互垂直 的分力XA、YA表示。受力图如图 (b)所示。
此外,注意到梁只在A、B、C三点受到互不平行的三 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因此,也可以根据三力平衡汇 交公理进行受力分析。已知F、RB相交于D点,则A处 的约束反力RA也应通过D点,从而确定RA必通过沿A、 D两点的连线,可画出图 (c)所示的受力图。
2.拱
拱的轴线通常为曲线,它的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 下产生水平反力。水平反力的存在将使拱内弯矩远 小于跨度、荷载及支承情况相同的梁的弯矩(下图)。

建筑力学与结构 第一章建筑力学-静力学基本知识

建筑力学与结构  第一章建筑力学-静力学基本知识

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反力
32
链杆可以受拉或者是受 压,但不能限制物体沿 其他方向的运动和转动, 所以,链杆的约束反力 总是沿着链杆的轴线方 向,指向不定,常用符
号F表示。
(a) (b)
(c)
链杆约束
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反力 6.单链杆支座
33
单链杆支座的约束力: 沿连杆中心线,指
向待定。
两端用光滑圆柱铰链(即铰)与物体相连且中间不受力 的直杆,称为链杆。
10
主动力:使物体产生运动或使物体有运动趋势的力。
荷载:作用上结构上的主动力。 一、荷载的分类
1.按作用在结构上的时间长短分类
(1)永久荷载(恒载)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与平均值相
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2)可变荷载(活荷载)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 不可以忽略的荷载。 (3)偶然荷载
B F1
B F1
F
A
F
A
F2
A
F1 F2 F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力的三要素为大小、 方向和作用线。
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定理
8
推理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当刚体受到同平面内不平行的三力作用而平衡时,三力
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F3
C
F1 A
B
F2
证明:
F1
F1
A F12
O
F3
C
F2 B
F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常常用来确定物体在共面不平行 的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其中未知力的方向。
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定理
9
四、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线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1章总结归纳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1章总结归纳
理。
平衡状态与平衡方程
掌握物体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以及平衡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弹性力学基础
理解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原 理和应用,包括应力、应变、 弹性模量等。
结构分析方法
掌握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包 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难点解析
力的矩和力矩平衡
理解力矩的概念,掌握力矩的计算方法和平衡方程的建立,是本章的 难点之一。
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包括:高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 、易于施工和维护。然而,混凝土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如 自重大、抗震性能较差等。
钢结构
钢结构是一种由钢材制成的建筑结构类型。钢结构的构件 通常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钢结构 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 和大跨度结构中。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是一种采用砖块、石材等砌 筑而成的建筑结构类型。砌体结构具 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广泛应 用于各类民用和工业建筑中。
砌体结构的优点包括:抗压性能好、 耐久性强、保温性能好。然而,砌体 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自重大、施 工效率较低等。
03
建筑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原则
安全性
经济性
结构设计应确保建筑在正常使用和偶然超 载情况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防止结构破坏和倒塌。
结构对力学的影响
结构形式决定受力特点
不同的结构形式会对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如梁、柱、板等结构的 受力特点各不相同。
材料性质影响力学性能
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如混凝土和钢材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
结构细节影响力学性能
结构的细节设计如连接方式、节点构造等都会影响结构的力学性能。
力学对结构的影响
力学分析指导结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建筑结构的 结构的功能要求是指结构的安全性 、适用
功能要求
性和耐久性。
掌握极限状态的 极限状态共分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
概念和分类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掌握建筑结构抗 震的基本术语 地震的震级、烈度、抗震设防目标
权重 自评分数 30%
10% 20% 40%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推荐阅读资料
•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5-2003) •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 • 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 9、《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 • 10、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黄世敏讲座:汶川地震建筑物典型震害探
讨 • 11、《建筑力学与结构》,胡兴福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8 • 12、《建筑抗震》,张小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 13、《钢筋混凝土结构》,罗向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第1章 绪 论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教学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建筑结构的组成, 会对建筑结构进行分类,理解建筑结构的 功能要求,知道极限状态的概念,掌握两 种极限状态,知道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术 语。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
相关知识
掌握建筑结构的 组成及分类。
建筑结构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结构按 受力和构造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 、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 结构、筒体结构、大跨结构等。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1.1 建筑力学与结构概述
• 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力的 作用—结构自重、人及设备重、风、雪、 地震等。这些力的作用形式怎样,大小是 多少?对建筑物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这 些问题都要靠建筑力学和结构来解决。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1.1.1建筑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 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如板、梁、柱、墙、基础等)连接而构成的能 承受荷载和其他间接作用(如温差伸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体系, 叫做建筑结构(图1.2)。建筑结构在建筑中起骨架作用,是建筑的 重要组成部分。
图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馆-鸟巢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强渡的大渡河铁索桥-泸定桥(图1.8), 是清康熙44年(公元1705年)建造的,该桥由条石砌成的东西桥台和13 根横亘的铁索组成,桥长101.67米,宽2.9米,13根铁索由12164个熟铁 锻造扣环连结而成,重约21吨。
• 实例一:办公楼(砖混结构)
a.实例一:.实例二: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实例二: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图1.1 实例一和二的建筑效果图 • 引例中的问题就牵涉该结构和构件受多大的内力,要靠结构知识去解决
板、梁的设计和墙体计算,基础的大小等。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图1.2 建筑结构
• 1、按材料分 •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建筑结构可分为
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木结 构。 • 1)混凝土结构 • 混凝土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 应力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其中 应用最广泛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图 1.3),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震 图1.3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 性能好、可塑性强等优点;也有自重大、 抗裂能力差、现浇时耗费模板多、工期 长等缺点。 • 混凝土结构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极 为普遍,如多层与高层住宅、写字楼、 教学楼、医院、商场及公共设施等。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 2)砌体结构 • 砌体结构是指各种块材(包括砖、石材、
砌块等)通过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图 1.4)。砌体结构根据所用块材的不同, 又可分为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 块结构。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能就地取 材、造价低廉、耐火性强、工艺简单、施 工方便,所以在建筑中应用广泛,主要用 作七层以下的住宅楼、旅馆,五层以下的 办公楼、教学楼等民用建筑的承重结构; 在中、小型工业厂房及框架结构中常用砌 体作围护结构。其缺点是自重大、强度较 低、抗震性能差、施工速度缓慢、不能适 应建筑工业化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改进和 完善。
图1.5 万里长城与大雁塔
图1.6 河北赵县安济桥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 3)钢结构
• 用钢材制作的结构叫钢结构。钢 结构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材质 均匀、制作简单、运输方便等优 点;但也存在易锈蚀、耐火性差、 维修费用高等缺点。而且,钢材 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不可缺少的 重要材料,使用量大,价格比较 昂贵,因此,钢结构在基本建设 中主要用于大跨度屋盖(如体育 厂馆)、高层建筑、重型工业厂 房、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及塔桅 结构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 家体育馆-鸟巢(图1.7)即为钢 结构建筑。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学习重点
• 建筑结构的组成、功能要求,极限状态, 抗震设防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引例
• 一两层办公楼如图1.1a示(实例一),一两层教学楼如图1.1b示(实 例二),如何保证该楼在正常使用时是安全的?两栋楼的结构型式有 何不同?楼层的梁和板有何区别?板里有钢筋吗?如何放置?梁又如 何设计?墙体用什么样的材料建造?基础怎样?该楼如何考虑抗震?
图1.4 砌体结构施工现场
特别提示: 传统的砌体结构房屋大多采用粘土砖建造,粘土砖的用量十分
巨大,而生产粘土砖要毁坏农田,且污染环境。砌体结构材料应大 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如: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混凝土砌 块,混凝土多孔砖和实心砖等。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 我国古代就用砌体结构建造城墙、佛塔、宫殿和拱桥。如闻名中外的 “万里长城”、“西安大雁塔”等均为砌体结构建造(图1.5);隋代李 春所造的河北赵县安济桥迄今1400多年,桥净跨37.37米,为世界上最早 的单孔空腹式石拱桥(图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