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生猪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对生猪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一、生猪产业发展现状1.产能恢复:随着国内生猪产能的恢复增加,2022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效益严重亏损;下半年猪价回升,养殖效益开始进入盈利期。
2.产业竞争加剧:养殖行情波动明显,市场进入降本增效阶段,企业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以抵御行业周期性风险。
3.种猪进口:2022年上半年中国种猪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几乎无进口;下半年随着养殖效益好转,企业开始少量进口种猪。
二、生猪产业的重点领域1.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技术,优化养殖设施,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2.产业链延伸:发展生猪屠宰、加工等相关产业,提高生猪产业附加值。
3.绿色养殖: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生猪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市场波动: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养殖效益不稳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风险。
2.疫病防控:生猪疫病防控任务艰巨,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3.环保压力:养殖业面临严格的环保要求,部分养殖户难以满足政策法规要求。
四、生猪产业发展对策1.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稳定生猪市场价格。
2.疫病防控: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和能力。
3.绿色养殖: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4.产业链延伸:发展生猪屠宰、加工等相关产业,提高生猪产业附加值。
总之,生猪产业发展状况关系到国计民生。
通过政策支持、疫病防控、绿色养殖和产业链延伸等措施,有望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大理州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掌握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州农业局[2007]128号文件的要求,按照《大理州重点畜牧产业调研方案》,分别赴弥渡、祥云、宾川、鹤庆等生猪重点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听取畜牧部门的情况汇报,深入6家加工企业,4个县良种猪场,18户规模养殖户,26户农户进行调研,基本掌握了生猪发展状况。
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产业发展现状1、生猪存栏和出栏。
全州2006年末生猪存栏237.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6.1万头,肥猪出栏293.2万头,猪肉产量25.6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1.34%、8.7%、6.23%、和6.23%。
2007年一季度全州生猪存栏233.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4.64万头,出栏肉猪86.94万头;同比基本持平,减3.75%,增18.6%。
据鹤庆县分析2007年第一季度末生猪存栏17.14万元,其中能繁母猪2.06万元,出栏肉猪8.75万头,同比分别减0.13%、增10.12%和增14.62%,生猪产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20户农户调查生猪存栏590头,同比减少18.2%(06年同期722头),出栏240头,同比减少65.2%(06年同期690头),其中6户还未出栏,1户不养猪。
2规模化养殖:全州饲养肉猪10—50头的有16026户,同比减少10.38%,主要是20头以下的减少;100—500头的340户,1000头以上的9户;饲养母猪5头以上的3750户,同比减12.9%,20头以上357户,同比减1.9%,50头以上107户,200头以5户,500头以上1户。
据18户(30—50头)规模养殖户调查,存栏1114头,同比增10.6%(06年同期1233头),出栏602头,同比减少2.5%(06年同期617头),其中1户未出栏。
鹤庆新登村委会规模养殖户(出栏30—100)273户,年出栏肥猪12655头,户均出栏46头;规模户饲养的种公猪以约克和杜洛克为主,母猪以二元杂为主,商品猪以三元杂为主;改造圈舍,安装饮水器,98%以上的养殖户圈舍均是卫生圈。
某某村养猪情况的调研报告

某某村养猪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某某村养猪业的发展背景和调查情况某某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地貌,交通相对不发达,没有大型的公路穿境而过,加之处于深山区,未产生环境污染,疫病发生很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养猪的环境,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生猪的需求量很大,国家对养殖业的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刺激某某村农户生猪业的发展,某某村养猪初具规模,养殖大户最大规模在150余头,据调查某某村有养猪大户7余户,规模在700头以上,养殖户共有生猪存栏300余头,能繁母猪200余头,子猪150余头,种猪40头左右,实现经济价值150余万元。
二、村养猪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某某村位于涧池镇的北边,海拔在300-400米,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适合于养猪业的发展。
某某村养猪主要采用圈养集中式,饲料与传统的熟食喂养。
但因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相对较为薄弱,大多数使用传统的饲养模式,80%的农户主要是跟别人的步子走,效益相对不佳,但劳动力丰富,加之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又占一定的优势。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自去年以来价格持续稳定。
猪肉一直以来作为中国人的主食品,而且现在市场供不应求,所以养猪的市场前景是来可观的。
三、存在的问题(一)80%农户还受传统经验的影响,传统的养猪技术严重阻碍了养猪的扩大再生产。
(二)科学水平还比较薄弱,饲料的配比技术落后,盲目地走别人的老路子,严重制约我镇畜牧业的发展。
(三)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猪舍的建设设计较不合理,大多数凭传统的经验,猪舍的通风,光照等条件不符合科学标准。
(四)污染问题,粪便大多任意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又可能会给牲畜带去病源。
四、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一)学习养殖技术的科学知识,多与其他养殖户进行思想交流和经验交流,取长补短,结合自身实际总结经验教训。
(二)学会自己配料,引进优质猪种,使投入尽可能少,回报尽可能多。
(三)科学的圈舍修建,选址要有一定的坡度,并且要使通风,通光程度达到最佳模式。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关于**县生猪产业转方式促升级的思考从发展的阶段性角度看,当前我县生猪产业发展已经跨越了探索起步阶段,开始步入优化升级阶段。
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更是我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任务。
如何推进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地优化升级,是全县上下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深刻理解转方式促升级的内涵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的生猪产业发展,基础在现代农业,目标在一县一业。
推进生猪产业优化升级,就是以转变方式为手段,用工业化的理念,使生猪产业逐步向一县一业转型。
所谓现代农业,从核心内涵来看,可概括为“四三一”,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方法、现代经营理念“四个支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三率”,形成产供销一体化、贸工农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功能的“一个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的发展核心在基地,更加强调实现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三统一,发展理念仍然是农业占主导层面。
所谓一县一业,是指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以工业化为目标的支柱产业,其生产经营方式更加强调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一县一业的发展核心在龙头企业,在工业化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上,更加强调农产品对工业的供给,发展理念是工业化占主导层面。
因此,一县一业与现代农业有相同点,但一县一业是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一县一业的基础,一县一业是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从大力实施一县一业战略着手,率先突破发展生猪产业,实现了生产方式、经营形式和推进机制的“三大转变”,基地规模、加工能力、质量、效益的“四大提升”,初步呈现出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势头,现代农业的基本形态已经呈现。
但科学审视**生猪产业的现状,还存在“基地规模不强、龙头带动不力、产业链条不全、市场化程度不高、服务网络体系不优”等突出问题,生猪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提升缓慢,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一、生猪产业概述生猪产业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涉及到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等多个环节,为农民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肉制品的消费需求。
二、生猪产业现状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区域分布也日趋合理。
目前,我国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
与此同时,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养殖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疫病防控不力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生猪产业的效益,也威胁到了食品安全。
因此,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对高品质、绿色健康的猪肉需求不断增加。
这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问题,成为生猪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企业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智能化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等,为提升生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农户经营模式改良建议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养殖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二是加大资金信贷支持力度,为养殖户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发展。
六、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品牌是产品品质和形象的集中体现,对于提升生猪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议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通过打造知名品牌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要注重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工作,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生猪业是**市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 52%,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生猪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平抑市场物价,促进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市生猪生产正处于重要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抓好生猪产业,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当前生猪生产的主要特点1.1 母猪存栏量增长,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性发展态势。
20xx年七月以来由于生猪养殖效益较好,同时我市认真落实国家能繁母猪补贴、人工授精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奖励、政策性生猪养殖保险等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推动了全市生猪生产的恢复性发展。
20xx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达到 7812头,比 20xx年上半年增加 386头(增长 5.2%),生猪生产能力逐步得到恢复,预计 20xx年底仔猪生产可望达到供求平衡,仔猪价格趋于合理。
1.2 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势头较好。
近年来我市生猪规模养殖有一定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生猪规模养殖效益较好 ,带动了一定社会资本发展规模养猪,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得到了一定提高。
20xx年我市年出栏 2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猪户达到 16781户(其中年出栏 50头以上1197户、年出栏 100头以上 164户、年出栏 500头以上 35户、年出栏 3000头以上3户), 20xx年末适度规模户存栏生猪16.74万头,同比增长 132.1%;适度规模户出栏生猪 18.12头,同比增长 136.5%。
1.3 生猪品种改良逐渐推进,优质肉猪比重增加。
优质肉猪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近两年来我市抓住时机指导农户和规模养殖场(户)淘汰老弱劣质母猪,选留优质二杂母猪,推广以外三元“洋三杂”为主的生猪品改,提高优质肉猪比例。
西安市生猪产业调研报告

( 1 . 西 安市 畜牧技 术推 广 中心 ,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1 ; 2 . 西安 市奶 牛育 种 中心 ) 摘 要: 生猪 产业是 西安 市传 统 养 殖产 业 , 也 是 畜牧 经 济 支柱 产 业 。本 文根 据 西安 市 生猪 产 业 现
1 . 2 生 猪 标 准 化 养 殖 不 断 推 进
从 2 0 1 0年起 , 西安 市组织 实施 畜禽 养殖标 准化
示 范场 创建 。现有 8个 规模养 猪场 获得 省部级 生猪 养 殖标 准化示 范 场 , 1 2个规 模 养猪 场 获 得市 级 生 猪
养殖 标准化 示范 场 。这 些生 猪养 殖标准 化示 范场 达 到 了“ 品种 良种化 、 养殖 设施 化 、 生 产规 范化 、 防疫 制 度化 、 粪污 无害化 ” 的标 准 化 养殖 示 范 场 要求 , 将 为 全市 生猪产 业 向规模 化标 准化养 殖方 向转变 起到 示
LI U Xi a o— h on g , LU O We i ,DU Fa n g
( 1 .An i m a l Hu s b a n d r y Te c h n o l o g y P r o mo t i o n C e n t e r o f Xi ’ a n C i t y, Xi ’ a n S h a a n x i, C h i n a 2 .D a i r y C a t t l e B r e e d i n g C e n t e r o f Xi ’ a n C i t y )
Ke y wo r d s: a ni ma l hus b a nd r y; l i v e pi g; d e ve l o pm e n t
2023年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行业概述生猪养殖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猪肉作为最主要的肉类供应品逐渐成为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
因此,生猪养殖行业市场也日益壮大,并成为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二、市场趋势1. 供求情况目前,整个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供需两旺的行情,其中,需求端保持强劲增长,而供给端表现出了疲软。
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旺盛,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生猪养殖企业的规模化扩张受限制,导致了供给端的疲软。
2. 质量与安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生猪养殖行业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也屡屡被曝光。
因此,行业内对于生猪养殖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通过技术升级、标准严格把控等方式来确保生猪养殖的质量和安全。
3. 生产力的提升生猪养殖行业随着技术的升级和企业的壮大,生产力方面也有了相当大的提升,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助于保证生猪养殖的规模和供给稳定,同时也有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三、市场分析目前,在我国生猪养殖市场,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行业的一个明显趋势。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不断升级和提升。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规模化养殖对于猪粪等废弃物的处理,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四、发展前景1. 市场空间持续扩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升级仍在持续,猪肉的需求仍将继续增长,因此,生猪养殖市场的空间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 产业规模化升级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生猪养殖行业将会逐步进行产业规模化升级,以保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技术和管理的提升随着我国技术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将会继续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保障猪肉的质量和安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生猪养殖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随着消费升级和行业的规模化升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认真执行环保政策,以便更好地保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生猪养殖是某县畜牧水产行业中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其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生猪养殖是工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供您参阅。
生猪业是**市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52%,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生猪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平抑市场物价,促进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市生猪生产正处于重要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抓好生猪产业,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当前生猪生产的主要特点
2、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2投资融资体系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
生猪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长期以来政府、社会和金融对生猪业的投入偏少,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市生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猪肉的市场供应。
一是政府投入不足。
2007年以前国家对畜牧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对畜牧经济特别是生猪生产投入很少,20xx年由于猪肉市场供应偏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投入,但我市属于生猪生产小县市,达不到享受国家优
惠政策的规模,能得到国家投入的资金很少,市财政财力有限,对生猪生产投入不够。
二是金融支持力度不大。
小额农贷额度偏低,贷款程序或手续复杂,同时因信贷担保与反担保机制未建立等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难以对发展生猪生产特别是发展规模养猪提供信贷支持。
三是养殖户自身投入不足。
由于前几年生猪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目前价格又走向低潮,养殖效益低甚至亏本,养殖户自身积累不足,再生产性投入不多。
2.3生猪规模养殖发展不快,规模化程度不高。
随着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比较效益较低,加上养殖风险大等原因,散养户不断下降已呈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给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我市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但规模养殖发展仍然不足,2007年规模化程度仅为26.8%,2008年虽然有所增加,生猪养殖特别是纯农业乡镇仍然以散养为主,但散养户下降幅度较大,近郊及工业乡镇无猪户已达75%,远郊乡镇也达到了40%左右,我市生猪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生猪市场调查的分析报告_调查报告
接XXX保密局的通知后,我单位立即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项会议,和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自查自评工作任务。
在自查自评过程中,认真对照《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工作规则》,对2015年度保密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自评。
按照《自查自评标准》确定实有项目37分,总得分36分,自查考评结果为符合要求。
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实有项目14分,得14分)
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各口工作负责人都能严格按照保密工作要求开展保密工作。
对照评分方法中的扣分项,没有发现扣分内容。
二、保密制度建设情况(实有项目6分,得6分)
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了保密工作责任制、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管理、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管理、涉密会议和活动管理、涉密实际报告和查处等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落实到位,没有违法违规违纪现象。
三、保密宣传教育培训情况(实有项目4分,得3分)
我单位定期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及时传达上级保密工作指示、文件和法规,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保密法纪意识,提高保密工作能力,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避免泄密事件的发生。
在保密培训工作方面,还没有组织过具有一定规模和深
度的培训活动。
四、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情况(实有项目5分,得5分)
有严格的对外宣传报道审查审批程序,实行分管领导审验,一把手把关的措施,严防泄密事件发生。
坚持“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的原则,确保保密程序制度有效落实。
五、保密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经费保障情况(实有项目5分,得5分)
单位设置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健全,责任明确,有具体分管保密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形成了有效的保密工作管理体系,能及时较好地完成了保密工作任务。
六、保密工作记录和材料(实有项目3分,得3分)
设有保密工作记录,各项保密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准确记录。
七、自查自评结果在全员会议上向全员征询了意见和建议
11月12号召开全员保密工作会议,会上学习了XXX 保密局下发的有关材料,报告了自查自评工作情况和结果,征询了全员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