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记忆模型

合集下载

第六章-认知心理学-长时记忆

第六章-认知心理学-长时记忆

词干补笔
• 词干补笔是指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 测验时提供单字的头三个字母,让被试 补写其余二或三个字母构成一个有意义 的单字。
• 例如 jui__填成 juice;
补笔
• 补笔的另一种形式是残词补全,是让 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缺一些字 母的缺笔字填上适当的字母成为有意 义的单字
• 如a__a__in填成assassin,__ys__ry 填成mystery
无线索 — 0.49
0.30
提取线索 微弱的 如火车 0.43
0.82
强有力的 如白的 0.68
0.23
二、长时记忆的类型
• 1、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 3、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 4、回溯性记忆和前瞻性记忆
1、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个体接收和贮存关于个人特定时 间内所经历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空 联系的信息;
• 外显记忆测验(explicit memory tests) :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忆他在实验早期阶 段学习过的材料的测验,比如自由回忆、 线索回忆和再认。
内隐记忆测验(implicit memory tests) :不要求被试有意识的去提取信息,只要 求他们专注于眼前的作业。如知觉辨认、 补笔。
b.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 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
c.对概念的特征相应地实行分级贮存。
动物 鱼
网络模型基本假设
• “记忆搜索”的活动是类似于在网络结点间 的搜索。
• 系列搜索:一个结点接着一个结点搜索。 • 在结点处读取知识,如果知识使得我们回
答一个特定的问题,那么搜索就停止;否 则将继续到发现答案为止。 • 联结约束了搜索的程度或范围。

6第六章 感觉记忆与 短时记忆

6第六章 感觉记忆与 短时记忆

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中还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 Posner,1969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材料 Posner,1969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材料 是两个字母: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同形 (同音)关系,即两个字母的音和形都 一样,如AA,aa;一种是同音(不同形) 一样,如AA,aa;一种是同音(不同形) 关系,即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但形不 一样,如Aa,aA。 一样,如Aa,aA。
结果发现,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同形 关系的字母反应得更快;当两个字母先 后间隔一定时间呈现时,同形关系和同 音关系的字母反应得一样快,反应时没 有差异。 结果见下图:
二、语义编码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 (Wickens,1972) 实验采用连续四次组进行。在前三次实验中,实 验组和控制组的处理都是一样的。即向被试呈 现三个字母(每次实验所呈现的三个字母不一 样),然后让被试用20s的时间完成一个计算 样),然后让被试用20s的时间完成一个计算 作业,以防止被试重复所看到的三个字母。在 第四次实验中,控制组学生看到的依然是字母, 而实验组看到的则是三个数字,在完成一个计 算作业之后,两组被试的回忆成绩发生显著的 变化。实验组的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组的被试。 表明,语义记忆在短时记忆存在的心理真实性。
知识经验与组块
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
加工速度 (ms) 记忆容量 (项目) 项目) 数 字 33.4 7.70 颜 色 38.0 7.10 字 母 40.2 6.35 字 词 47.0 5.50 几何图形 50.0 5.30 随机图形 68.0 3.80 无意义音节 73.0 3.40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二、感觉记忆的编码
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 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 图像记忆是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 特征,能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是 感觉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形式。 斯柏林(Sperling,1960)利用实验证实了视 斯柏林(Sperling,1960)利用实验证实了视 觉器官的这种编码能力。

第六章-长时记忆案例

第六章-长时记忆案例


记忆区分的证据 -不同的发展时间进程


情景记忆、语义记忆以及程序性记忆可能有着不同的发 展时间进程。 Tulving(1993)指出,程序性记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 接着是语义记忆,最后才是情景记忆。 与语义记忆相比,情景记忆损伤是阿尔兹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中最早的、也是最普遍的 认知缺陷。 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的退变性神经病。 病人意识清楚,但智力功能和获得知识的技能普遍降低, 特别是记忆明显受到损伤。
记忆区分的证据 -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来自有关遗忘症病人的研究。 研究发现,甚至是严重的遗忘症病人也能学习新的运动 技能。如,著名的内侧颞叶切除病人HM,尽管不能有 意识地回忆在他生活中新事件以及关于世界的新事实, 但是他能够学习新的视觉运动技能,如在镜子中阅读。 此外,Knowlton等(1996)的双分离(double dissociation)实验结果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他们发现, 遗忘症病人记忆缺陷的模式和HM相似,而帕金森病人 则相反,程序性记忆损失,但陈述性记忆正常。记来自区分的证据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神经成像证据。 使用PET技术,Tulving(1989)发现,语义提取任务 (回想非个人的一般知识)激活了大脑皮层后部,情景 提取任务(回想特定的个人经历)激活了大脑额皮层。 情景和语义记忆提取在神经基础上的差别,可以通过两 种提取在认知过程上的差别来理解。 提取情景记忆时,作为提取事件的一部分,与过去情景 相联系的独特的背景信息,也得到通达。然而,提取语 义记忆时,人们不需要通达那些背景信息。

三、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

语义代码是一种抽象的意义表征,具有命题的形式。 命题可用句子来表述,但不是句子,而是事物意义 的抽象表征或反映事物情况的思想。因此,语义代 码又称为命题代码或命题表征。 表象代码是记忆中的事物的形象,视觉表象被看作 一种主要的表象代码。表象代码有着与实际知觉相 似的性质,并且与外部客体类似,所以被看作类比 表征。

记忆模型

 记忆模型

一、记忆模型1、多重存储模型的特点、内容多重存储模型,记忆由三种记忆存储构成,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由于特别强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分开存储,所以,该模型有时也称作双重记忆模型。

外部环境中的刺激,首先进入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是一个大容量存储系统,它记录个体所感觉到的所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视觉感觉记忆和听觉感觉记忆研究较多。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很快被传递到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只包含一小部分信息。

短时记忆中的记忆很脆弱。

除非得到重复否则大约30秒之内便会从记忆中丢失。

长时记忆有一个非常大的容量。

除了几分钟以上的记忆之外,长时记忆好包含几十年以前的记忆。

长时记忆中的记忆相对永久,丢失的可能性相对要小。

按照Atkinson和Shiffrin的假设,短时记忆中的材料按听觉或声音特性编码,而长时记忆中的材料按语义和意义特性编码。

2、工作记忆是我们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存储和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

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动的存储器。

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工作记忆更象是一个工作台。

在这个工作台上,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3、产生效应是指被试在产生条件下的回忆成绩更好。

许多实验都观察到这种效应。

实验以英文单词为材料,并且使用了两组被试。

一组被试完成产生任务,另一组被试完成大声朗读任务。

结果发现,产生任务条件下,被试后来的回忆成绩更好,即出现了产生效应。

4、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当人们尽力将信息和自己相联系时,回忆出的信息更多。

实验要求被试从词的物理特性、听觉特性、语义特性或自我参照等四个角度,对词表进行加工。

当人们联系自身加工或考虑一个词时,该词的记忆效果最好。

在自我参照研究中,同不能用到自己身上的词相比,人们更可能回忆出能用到自己身上的词。

5、Tulving的记忆模型则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中所存储的材料的性质上。

Tulving(1972)认为,情节记忆中存储着关于事件发生时间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信息。

情节记忆不仅储存着过去发生的事件,还储存着将来发生的事件以及记忆测验上的项目表。

普通心理学-第6章-记忆(新)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第6章-记忆(新)ppt课件

“重复启动”心理测验
•这种测验通常先向被试展示一系列单词,随后让他们做完 形拼写填空的任务。 •通常被试填空的结果,会受到事先所见的单词的影响:譬 如面对“pic____”,如果被试事先看到的单词中有“picture” 这个词,出于心理暗示,他们更倾向于用picture来完成填空 而不是picnic,或者pick。 •这再次说明,虽然亨利不可能说出先前自己看到了什么单 词,但他的大脑中却确实留下了关于这个单词的一些长期的 “记忆”。 •有趣的是,如果事先展示的单词里包括五十年代之后才出 现的新词汇,这种重复启动的暗示效应就消失了。
苏珊设计的实验
• 在一个实验里,苏珊给亨利出示几幅杂志画片,让 他盯着看上一阵。过上十分钟、一天、或者三天之 后,苏珊给他出示同一张画片,外加一张他没看过 的画片,询问他哪一张看起来更加眼熟。
• 在这个测验中,亨利表现得不错。虽然亨利完全不 记得自己看过什么杂志和画片,但他缺失了一部分 重要组织的大脑,却能奇妙地在潜意识里记录下关 于画片的粗略印象,让他对看过的画片产生说不清 道不明的熟悉感觉。
•由于镜像左右颠倒,亨利最开始画得歪歪斜斜,完全无法笔 走直线,但是经过好几天的重复,亨利的表现大为提高,到 最后,他完全可以对着镜子,流畅地画出五角星来。 •他学习的速度虽然比正常人稍慢,可是毕竟能够学会,而且 学会后却并不比别人忘得快——在一年之后,他依然可以较 为流畅地完成这一项任务。
程序性记忆的存在
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很少收外界 因素干扰,比较稳定。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是否有意识参与
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 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 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 前作业产生的影响。

第六章 短时记忆

第六章 短时记忆

2.Baddeley等(1975)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
取决于人在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信息的数量。
3.Klatzky(1975)木匠工作台原理。
木匠工作台既要放料又要工作,二者必然存
在一个权衡关系,短时记也是如此,它既要
贮存,又要加工,实际上是一个工作记忆。
第二节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编码就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 记忆系统形式的加工过程(Encoding)。 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叫做代码 (Code)。 本节探讨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以什么形式贮 存和被进行加工。
一、听觉代码
一、听觉编码实验
该实验是Conrad设计的。实验分为两个阶 段,第一阶段为视觉呈现刺激,第二个阶段 为在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 实验所用的刺激为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 其中有些字母的发音相似。如C和V,S和F等。 刺激字母呈现后,要求被试按原来的顺序回 忆字母。 通过比较原序列与被试回忆序列,统计出被 试的回忆错误,得出两个统计表。
三、双重模型
Atkinson和Joula认为,短时记忆过程中信 息的提取既包含扫描方式,也存在直通方式, 简言之就是两头直通,中间扫描。
由于搜索模型和直通模型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 又都有不足,因此有人企图将两者结合起来。 Atkinson和Juola(1973)提出的短时记忆信息提 取双重模型就是一个尝试。他们设想,输入的每个 字词可按其知觉维量来编码,称为知觉代码;字词 还有意义,即有概念代码。知觉代码和概念代码共 同构成一个概念结。每个概念结有不同的激活水平 (activity level)或熟悉值(famillarity value)。
Chase和Simon(1973)做的象棋复盘实验,自 变量仍然为三种水平,被试被允许用5秒钟 的时间看一个下25手的棋局,然后要求被试 复盘。 图中所列出的是三种类型棋手正确复盘的棋 子数。你能说明其中的缘由吗?

第六章 学习与记忆

第六章  学习与记忆

第六章学习与记忆本章内容第一节学习概述例如:5岁的波波是一只神奇的狗。

它能帮助主人——一位脑瘫患者做很多事。

门铃响了,它会去应门,主人掉了东西,它会帮他捡起来,甚至主人从轮椅上摔倒在地,动弹不得时,它会找了邻居帮忙。

波波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艰苦训练的结果。

我们读书、打牌、开车等日常生活技能其实都是训练的结果。

一、学习概述二、学习过程二、学习过程[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释文]:广博地学习,详尽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切实地实行。

可以不学习,一旦学习,则学不会不放弃;可以不询问,一旦询问则问不明白不放弃;可以不思考,一旦思考则思无所得不放弃;可以不放析,一旦辨析则辨不清杨不放弃;可以不行动,一旦行动则行不笃实不放弃。

别人用一分力能成功,自己用百分之力;别人用十分力能成功,自己用千分之力。

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钝人也会明察,即使懦弱人也会坚强。

孔子的学习过程7阶段说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

用现代的话来说:立志——激发学习动机;博学——多见多闻;审问——多问多疑(不是怀疑一切);慎思——学思结合;明辨——形成明确的概念;时习——及时复习;笃行——学以致用。

二、学习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E.Mayer)在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见图。

模型显示,学习始于学习者的注意(A),通过注意,学习者选择了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并将有限的心理能量集中在相应的信息上,同时激活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与新信息有关的原有知识(B);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WM,又称短时记忆S9M),在此,学习者找出新信息各部分的内部联系(C),然后,学习者使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相联系,找出新旧知识间的异同(D),最后,新习得的知识进入长时记忆(E)。

第六章_记忆模型分析

第六章_记忆模型分析

记忆过程中图形的变化
记忆研究的材料包括语文材料 (字、词、文章等)与非语文材 料(如图形、实物、无意义音节 等)。研究方式采用系列学习或 配对学习,或视觉信息或听觉信 息。
二、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海马在记忆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确认。 它巩固新学得的联系,然后将这种联系 的产物——对事物、事件和规则的记忆, 收集存在大脑的另一些区域。实验证明, 海马是把感觉体验进行加工、转化为记 忆的关键部位之一。 陈述性记忆主要依靠边缘系统和间脑, 而非陈述性记忆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额前叶内的神经通路。





赫尔曼· 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1850 -1909],德国实 验心理学家,实验 学习心理学的创始 人,也是最早采用 实验方法研究人类 高级心理过程的心 理学家。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 快,以后逐步缓慢。
识 记 保 持 再认 回忆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就 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 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信息编码
信息存储
信息提取
信息输入 外界刺激
注意
检索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一)记忆的双存储器模型
Wough和Norman引用James的概念, 建立了双存储器模型。
三个子系统存在的显著区别:
刺激信息的加工处理与保持时间
信息存储的容量限制
刺激信息的输入与信息转移
对刺激信息的认知编码
遗忘机制
将Shiffrin和Atkinson的模型加以
简化,就可得到一个典型的记忆信 息三级加工模型 。也可把它看作 一个一般的个体信息加工流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信息经过感觉通道先进入短时 记忆。它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中可短暂 地保持,利用默默地重复即复述可避免 迅速遗忘。在没有复述的条件下,信息 在短时记忆中可短暂保持(约15— 30S),但只要复述在进行,信息即可 随着复述而一直保持,并且还可通过复 述而进入长时记忆。
信息输入(编码)——信息储存——信息提取
外显记忆(Leabharlann xplicit memory)外显记忆是对过去记忆有意识的 直接测试,是与特定时间和地点有 关的事实、情景与资料的记忆,是 在意识水平上进行的,包括情景记 忆和语义记忆。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回忆的情况
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的任务 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Bartlett 所说的错误记忆,就是指 错误的声明一个以前未呈现过的词或从 未发生过的事情曾经呈现或发生。 Bartlett 通过让被试来学习一些有意 义的材料(如一个故事),然后让被试 在不同的延时条件下做出多次回忆。利 用这种方法,将回忆的内容与原始材料 进行比较,来测量被试记忆不断衰减及 变化的情形。
情景记忆指的是对发生于特定时间、 特点地点的特定事件或情节的存储(或 提取),而语义记忆则指的是关于客观 世界的事实和概念的一般性知识。
比如你去某地旅游(如重庆),你 可能记得在这个山城走路的艰难情况以 及那里的浓雾,这就是情景记忆;而由 此你知道了重庆是中国的一个直辖市以 及重庆所拥有的人口数量,这则属于语 义记忆。
Craik & Tulving (1975)
Question Reaction time (msec) Memory performance (%)
Capital letter?
Rhyme?
550
630
15
47
Fill-in-blank
730
81
自我关联效应(SRE)
Rogers、Kuiper和Kirker(1977) 结构任务:是否为大字体(形容词与问题 中其他单词字号相同或者大一倍)? 音韵任务:是否押韵(附以与所呈现形 容押韵或不押韵的单词)? 语义任务:是否同义(附以与所呈现单 词同义或不同义的单词)? 自我关联任务:与你自己的情况相符吗?
识 记 保 持 再认 回忆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就 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 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信息编码
信息存储
信息提取
信息输入 外界刺激
注意
检索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一)记忆的双存储器模型
Wough和Norman引用James的概念, 建立了双存储器模型。
内隐记忆是与实际操作、亲身实践 有关的记忆,多不能在意识水平上进行 描述,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 过去的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 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 无意识提取,包括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技能和习惯、简单的经典条 件反射和非联想性学习。
它无法在正常意识中表现出来,
(二) 记忆的多存储器模型
1、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 Atkinson-Shiffrin认为记忆有 3种贮存:感觉登记、短时贮存和长 时贮存,将记忆和记忆贮存两个概念 区分开来。
短时贮存的功能
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 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加工器

长时贮存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 信息有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以 及视觉的编码形式等。进入长时贮 存的信息相对来说是永久性的,但 它们可因消退、干扰或强度减少而 不能被提取出来。长时贮存中的信 息提取出来就转入短时贮存了。
(三)加工水平模型
Craik&Lockhart(1972) 作用于个体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 水平的分析; 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 的函数

加工水平理论

加工水平理论的提出 Craik & Tulving (1975) – 词汇学习:物理水平(最差),语 音水平,语义水平(最好) – 面部认知:“诚实”(较好), “男女”(较差) – 加工复杂性
情景记忆接收和贮存关于个人的特 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 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 语义记忆是运用语言所必需的记忆, 它是一个心理词库,是一个人所掌握 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意义 和指代物、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 关规则、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概念 和关系的算法的有组织知识。
临床病例
某些遗忘症患者 某些智力落后症患者
第六章 记忆模型
第一节 记忆研究回顾
一、记忆的早期研究
艾宾浩斯:《论记忆》,1885 记忆材料:无意义音节 记忆的测量:节省分数 节省分数=(初学次数-重学次数)/初 学次数*100%

免费分享超多记忆法视频(优酷视频网址) /考试记忆之王 争取打造 互联网最大的,最全的记忆法视频教学基地!普及记忆技术, 提高学习效率! QQ 1356831440 (记忆力培训讲师) 记是银,忆是金。 要养成随时随地回忆的习惯,见缝插针的利用零碎的时间去主动回忆学 过的知识。 记忆方法+回忆习惯=记忆达人
Atkinson和Shiffrin的一个核 心思想是对进入记忆贮存的信息 流程施加某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 控制。
2、扩展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Shiffrin和Atkinson后来又对他
们提出的记忆系统的模型加以扩 充,特别是对控制过程作了较多 的扩展 。
三个贮存都与控制过程相连(用虚 线表示),其活动均受到控制 ; 三个贮存都与反应发生器相连,这 意味着每一个贮存都可引起反应 ; 把长时记忆看成一种“自寻址记忆” (Self-Addressing Memory),认为信 息是通过“自寻址”而被提取的。

例如: – Is the word printed in capital letters? – Does the word rhyme with train? – Does the word fit into the sentence “He saw a ________ on the street”?
三、两种记忆存储
Wough和Norman引用James的概念, 建立了两种记忆说的模型。
相关支持证据
生理学研究证据 病例研究
行为学证据
Copyright © Allyn & Bacon 2005
第二节 记忆模型
一、记忆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 系统构成:感觉存储(登记)-短时记 忆-长时记忆。
但通过一些手段可以测量。 这种记忆也被称作无意识记忆 (unconscious memory)或无察 觉记忆(unaware memory)。
他首先让大学生阅读印第安民间 故事“幽灵之战”(the war of ghost),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 根据自己的记忆复述个故事。他发现: 随着时间的增加故事中的内容往往被 略去一些,一些玄妙的内容被舍弃了, 故事也会变得越来越短,更有趣的是, 被试还增加一些新的材料,使故事变 得更自然合理,有时甚至加入一些伦 理内容。

三、Tulving的 多重记忆系统
多重记忆系统说 (multiple memory system)认为记忆是 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 所组成,而每个子系 统又都由若干特定的 加工过程组成。
根据Tulving的多重记忆系统理 论,长期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 记忆。外显记忆又可以分为程序性 记忆和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包 括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三个子系统存在的显著区别:
刺激信息的加工处理与保持时间
信息存储的容量限制
刺激信息的输入与信息转移
对刺激信息的认知编码
遗忘机制
将Shiffrin和Atkinson的模型加以
简化,就可得到一个典型的记忆信 息三级加工模型 。也可把它看作 一个一般的个体信息加工流程图。
Level of Processing model (LOP)
他反对 H.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 实验脱离实际的做法,采用了比较接 近日常生活的图画和故事,用重复回 忆的手段来考查记忆的全过程。他认 为记忆不只是再现,而是反复推敲的 构造。在理论上,他强调记忆过程的 主动作用,突出了心理作用的整体性。
记忆的早期研究
1932
年,Bartlet的巨著《记忆: 实验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问世, 这本书对以后的错误记忆研究具有 深远的影响。





赫尔曼· 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1850 -1909],德国实 验心理学家,实验 学习心理学的创始 人,也是最早采用 实验方法研究人类 高级心理过程的心 理学家。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 快,以后逐步缓慢。
一种直接记忆,它涉及直接的意识
经验,提供感知到的事物的忠实图 像,一点也离不开当前意识,具有 暂时性质。
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

是间接记忆,是当前意识以外的过去经 验的贮存,具有长期性质。
弗雷德里克· 巴特
莱特 [Frederic Charles Bartlett 1886- 1969],英国心理 学家。在推动英 国实验心理学研 究方面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
两种记忆说
James:《心理学原 理》,(1890)首次区分 了初级记忆与次级记忆。
威廉· 詹姆斯 [William James 1842-1910],美国本土第一位哲 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 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 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 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
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
情景记忆是受老化影响较大的记 忆系统,在病理性老化如Alzheimer 病(AD)中,情景记忆功能障碍是早 期主要的认知功能损害之一,目前 已倾向将情景记忆的损害作为AD早 期的敏感性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