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鼻咽癌健康教育

鼻咽癌健康教育

鼻咽癌健康教育
一、概述
是指发生于鼻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之一。

二、治疗原则
1.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基本方法。

2.化学治疗:对于复发或转移鼻咽癌,化学治疗是重要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三、疾病指导
1.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坚持护齿,用含氟牙膏刷牙。

2.皮肤护理: 在照射区皮肤色素沉着未退清前,继续避免理化因素的刺激。

3.饮食护理: 以半流质饮食为宜,适当调整饮食生活习惯以适应治疗后的身体状况。

4.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做好预防后遗症指导,终生坚持功能锻炼及鼻咽冲洗,三年内禁止拔牙。

5.定期复查:观察有无复发、转移和放疗后遗症,复查时间为:放疗后一年内应1至3月复查一次,一年后3至6月复查一次,5年以上者每年复查一次,有情况随诊。

四、出院指导
1.定期来院复查,如有复发或怀疑复发,及时来院检查治疗。

2.放疗后3年内禁止拔牙,放疗后由于放射线对唾液腺的损伤,使唾液分泌减少而粘稠,酸度增加,细菌便于繁殖,易形成放射性龋齿、牙龈红肿,齿槽溢脓。

3.出院后多进行张口锻炼,防止疤痕性张口受限,有条件的患者可用中药巩固疗效。

1
参考文献:《青年护士在职培训实践指引》
拟定:许**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胡超苏 鼻咽癌诊疗规范

胡超苏 鼻咽癌诊疗规范

治 疗 20


10




上 海






治 疗 20
蝶窦底壁


CTV
10




前界:后组筛窦 后界:斜坡后缘 外界:翼腭窝外缘,卵 圆孔外缘
上 海

10




上 海






治 疗 20
0期 TisN0M0 I期 T1N0M0 Ⅱ期A T2aN0M0 Ⅱ期B T1N1M0 T2aN1M0 T2b N0-1M0 Ⅲ期 TlN2M0 T2a-2bN2M0 T3 N 0-2M0 Ⅳ期A T4N0-2M0 Ⅳ期B 任何T N3 M0 Ⅳ期C 任何T,任何N,M1
每 100,000人的年龄调正率
4.7 脑瘤 2.9 鼻咽 5.1 食管 37 肺 51.9 乳腺 31.7 胃 14.8 肝 9.4 胰腺 25.4 大肠 3.5 子宫颈 7.9 宫体 9.9 卵巢 3.9 膀胱 0.4 何杰金氏 2.5 非何 1 白血病


治 疗 病因 规 EB病毒感染 范 VCA-IgA 阳性率90% 及 20 EA-IgA 阳性率95% 放 10 环境与饮食 疗 上 海


治 UICC 第七版分期 疗 规 范 T1:肿瘤局限于鼻咽,或肿瘤侵犯口咽和/ 及 20 或鼻腔但不伴有咽旁间隙侵犯 放 10 T2: 肿瘤侵犯咽旁间隙 疗 进 T3: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鼻窦 展 T4: 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下咽、 上 学 海 习 眼眶或颞下窝/咀嚼肌间隙 班

鼻咽癌诊断金标准

鼻咽癌诊断金标准

鼻咽癌诊断金标准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分为角质型、非角质型和未分化型,其中非角质型最为常见。

虽然鼻咽癌病因尚未明确,然而吸烟、饮酒、EB病毒感染等因素都被认为是诱发该病的高危因素。

鼻咽癌临床表现不典型,通常认为其诊断依赖于病理学和影像学表现。

因此,鼻咽癌诊断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评估方法.
鼻咽癌的诊断基础就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鼻咽癌组织的形态结构与病变基质及细胞学特征等所得的判断结果。

因此,鼻咽部组织活检是鼻咽癌的诊断金标准。

对于临床怀疑为鼻咽癌的患者,应该采取鼻咽镜下活检来获取组织标本。

此外,对于一些表现典型的鼻咽癌病例,可以通过直接肉眼观察,采取切片和细胞学检查等方法来了解癌变情况。

然而,鼻咽镜下检查也可以作为鼻咽癌的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观察鼻咽癌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发现鼻咽癌病变早期的征兆。

检查时应该注重鼻咽黏膜与周围组织的检查,细致观察癌部组织的颜色、形态、光滑度等病变表现,能够获得更为有效的直观信息。

此外,还可以结合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来辅助鼻咽癌的诊断,如MRI、CT、PET/CT等,这些技术可以给出更为精确的病情描述信息,为鼻咽癌的诊断、分期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对于鼻咽癌的诊断,需要病理学、影像学和临床监测三个方面的整合运用,早期发现和治疗依然是预防鼻咽癌并有效治愈的关键。

在医疗实践中,应该严格
遵循标准、规范化的鼻咽癌诊断流程,提高鼻咽癌的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患者。

鼻咽癌病例书写基本规范

鼻咽癌病例书写基本规范

鼻咽癌病例书写基本规范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鼻咽腔),常见于中老年群体。

为了规范鼻咽癌病例的书写,准确地描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给医生和研究人员参考,以下是鼻咽癌病例书写的基本规范。

一、患者信息患者信息是鼻咽癌病例书写的起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和辅助检查等内容。

应当按照以下格式书写:姓名:(使用患者的全名)年龄:(填写患者的实际年龄)性别:(填写男性或女性)主诉:(患者的主诉,如鼻塞、流鼻涕)病史:(患者既往疾病史、家族病史等)辅助检查:(患者进行的与鼻咽癌相关的检查,如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二、临床表现在这个部分,应当准确地描述患者的疾病表现,包括鼻咽部症状、淋巴结肿大等。

可以采用以下格式进行描述:1. 鼻咽部症状:准确地描述患者的鼻咽部症状,如鼻塞、鼻衄、声音嘶哑等。

2. 淋巴结肿大:准确地描述患者的淋巴结肿大情况,包括部位、大小等。

三、病理报告病理报告对于诊断鼻咽癌十分重要,应当详细描述病理示本的结果和诊断。

可以按照以下格式进行书写:病理报告:病理编号:(填写病理报告的编号)病理类型:(填写病理类型,如鼻咽癌)病理结果:(详细描述病理结果,如肿瘤类型、肿瘤分级等)病理诊断:(给出明确的病理诊断)四、辅助检查结果除了病理报告,还应当包括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医学影像学检查等。

可以按照以下格式书写:1. 影像学检查:准确地描述患者进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如鼻咽部CT、核磁共振等。

2. 其他辅助检查:描述其他与鼻咽癌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如血液检验、内窥镜检查等。

五、治疗方案在这一部分,应当详细描述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可以按照以下格式进行描述:1. 手术治疗:描述患者进行的手术治疗方案,如手术类型、手术日期等。

2. 放疗:描述患者进行的放疗方案,包括放疗剂量、照射部位等。

3. 化疗:描述患者进行的化疗方案,包括使用的化疗药物、疗程等。

六、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鼻咽癌病例书写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应当准确地描述患者的预后情况。

鼻咽癌NCCN指南

鼻咽癌NCCN指南
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分子进 行抑制,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和病情选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 括皮疹、高血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
04
随访和监测
定期检查和复查
01 定期进行鼻咽镜和MRI检查
鼻咽癌nccn指南
目录
• 鼻咽癌概述 • NCCN指南推荐方案 • 治疗方案 • 随访和监测 • 预防和健康生活
01
鼻咽癌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 见的头颈部肿瘤之一。
症状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出现鼻塞、涕中带血、耳 鸣、头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 肿大、视力障碍等症状。
01
02
03
均衡饮食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 A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 类和豆类等。
控制盐的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降 低高血压和鼻咽癌的风险。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 鱼、瘦肉、豆类等。
鼻咽癌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鼻咽癌的认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鼻咽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知识,提高公众的认 知度和重视度。
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鼻咽 镜和MRI检查,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02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从而及 早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03 定期进行X光和CT检查
对于某些患者,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X光和CT检 查,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自我管理和监测
复发和转移性鼻咽癌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放疗治疗中,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相关问题。

一、鼻咽癌的放疗剂量放疗剂量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对于鼻咽癌的放疗剂量,通常采用总剂量和每次剂量两个参数来描述。

1. 总剂量:总剂量是指在整个放疗周期内给予患者的放疗总量。

鼻咽癌的总剂量一般在70-80Gy之间,根据鼻咽癌的分期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总剂量的确定既要保证肿瘤的控制,又要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2. 每次剂量:每次剂量是指每次放疗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鼻咽癌的每次剂量一般在1.8-2.2Gy之间,每周给予5次。

每次剂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肿瘤的敏感性、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二、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放疗治疗时间是指完成放疗所需的天数。

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一般较长,治疗周期在6-8周左右。

放疗治疗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

较短的治疗时间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增长,但可能会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

较长的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但容易造成肿瘤的抵抗性增加。

因此,治疗时间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分期和位置等因素。

三、放疗剂量与治疗时间的关系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在合理控制剂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长的治疗时间可能增加肿瘤的抵抗性,减少治疗效果。

因此,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早期鼻咽癌,适当控制总剂量,缩短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而对于晚期鼻咽癌,较高的剂量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总之,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特点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鼻咽癌治疗方案及疗程

鼻咽癌治疗方案及疗程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咽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详细介绍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及疗程。

一、鼻咽癌的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适用于早期鼻咽癌患者。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鼻咽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2)鼻咽-鼻窦联合切除术:适用于肿瘤侵犯鼻窦、眼眶等邻近器官的患者。

(3)颈部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适用于大多数鼻咽癌患者。

放射治疗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外照射:采用直线加速器或钴-60等放射源对肿瘤进行照射。

(2)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性源直接放置在肿瘤部位或邻近部位,以达到高剂量照射。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肿瘤进行精确照射。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或复发、转移的患者。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顺铂: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首选化疗药物。

(2)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3)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近年来被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

目前,针对鼻咽癌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2)肿瘤疫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

二、鼻咽癌的疗程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疗程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患者全身状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手术治疗的疗程为1-2周。

术后还需进行随访和观察,包括复查、放疗等。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疗程一般为6-8周,分为两个阶段:(1)诱导放疗:照射剂量为40-50Gy,治疗时间为4-5周。

(2)巩固放疗:照射剂量为30-40Gy,治疗时间为3-4周。

3. 化学治疗化疗的疗程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患者全身状况等因素。

肿瘤科诊疗规范

肿瘤科诊疗规范

肿瘤科诊疗规范第一部分常见恶性肿瘤诊疗常规第一节鼻咽癌【病史采集】1.有无耳鼻症状如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及听力下降等。

2.有无上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

3.有无头痛。

头痛部位多位于颞顶部、顶枕部、额部或普遍性头痛,常呈持续性钝痛。

4.有无颅神经受累,常以Ⅲ、Ⅳ、Ⅴ、Ⅵ对神经受累多见。

5.询问与鼻咽癌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刺激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平衡(高镍饮食)等。

【体格检查】1.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眼眶、软腭有癌肿向外扩展。

2.眼部检查:是否有视力减退或丧失、突眼、眶内肿块、上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3.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

4.颅神经检查:是否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

5.全身检查:有无远隔部位转移的表现。

远处转移常以骨、肺、肝等部位多见。

【辅助检查】1.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2.鼻咽部活组织检查。

3.鼻咽及颈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4.影像诊断学检查,如鼻咽部CT或MRI检查、鼻咽侧位及颅底片等。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如VCA - IgA和EA - IgA测定。

【诊断要点】1.对有头痛、耳鼻症状和颈淋巴结肿大等三大症状或其中之一者,需作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

2.鼻咽部检查发现鼻咽肿物、溃疡坏死、出血等异常病变。

3.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依据。

鼻咽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可作辅助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4.鼻咽或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对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影像诊断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7.病理学分类:分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其中包括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和其它类型的癌四种类型。

8.临床分型:(1)根据肿瘤生长形态分为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和溃疡型。

(2)根据肿瘤生长特点分为上行型、下行型和混合型。

【临床分期】采用1992年福州会议推荐的“92分期”TNM标准:T1:局限于鼻咽鼻腔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诊疗指南
一、诊断
1. 治疗前常规检查与处理:
(1) 鼻咽间接镜/内镜检查、头颈部检查, 鼻咽活检。

(2) 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

(3) 尿常规。

(4) 生化常规、肝炎十项、USR和HIV抗体。

(5) EB病毒血清学检查:VCA/IgA、EA/IgA、DNA酶抗体和EBV-DNA拷贝数检测等。

(6) 鼻咽+颈部MRI(平扫+增强)扫描,特殊情况才选择CT扫描。

(7) B超检查:包括肝、脾、双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检查。

(8) 胸正侧位片。

(9) 心电图。

(10)全身骨扫描。

(11)放疗前口腔处理。

(12)KPS评分。

2.选择性检查项目:
(1) 颈部淋巴结穿刺或切取(除)活检:适用于鼻咽多次活检未能获病理确诊者。

对多次未获得病理诊断而临床可疑鼻咽癌的病例,应组织有关专家会诊。

(2) 对有可疑远处转移的患者,建议行其它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PET-CT等。

(3) 大便常规。

(4) N3患者做纵隔CT扫描。

二、临床分期
所有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均需在门诊/住院病历的诊断中同时注明92’分期和UICC 分期。

鼻咽癌 ’92分期: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

T2 肿瘤侵犯鼻腔、口咽或侵犯咽旁间隙在SO线1以前。

T3 肿瘤侵犯咽旁间隙至SO线以后或侵犯颅底、翼腭窝或有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

T4 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和(或)肿瘤累及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


N0 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 上颈2 淋巴结直径<4CM
N2 下颈淋巴结或直径4-7CM
N3 锁骨上区淋巴结或直径 >7CM或固定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
ⅠT1N0M0
ⅡT2N0-1M0, T0-2N1M0
ⅢT3N0-2M0, T0-3N2M0
ⅣT4N0-3M0, T0-4N3M0
a
Ⅳ任何T、任何N、M1
b
1 SO线为茎突至枕骨大孔中线后缘的连线
2上下颈部的分界线为环状软骨下缘
附:国际抗癌联盟(UICC)推荐的临床分期(第6版,2002)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
T2 肿瘤侵犯软组织。

T2a 肿瘤仅侵及口腔和(或)鼻腔
T2b 有咽旁侵犯
T3 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
T4 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单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
N2 双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
N3 (a) 淋巴结>6CM
(b) 锁骨上窝淋巴结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
ⅠT1N0M0
ⅡA T2aN0M0
ⅡB T1-2N1M0
T2bN0M0
ⅢT1-2N2M0
T3N0-2M0
ⅣA T4N0-2M0
ⅣB T1-4N3M0
ⅣC M1
三、病理分类
常规鼻咽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必要时行免疫组化检测)。

WHO鼻咽癌组织学分类为:角化性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r Keratiniz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和非角化性癌(Non-keratinizing carcinoma)两大类, 其中后者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又分为分化型非角化癌(Differentiated non-keratinizing carcinoma)和未分化型非角化癌,或鼻咽型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or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of nasopharyngeal type)。

四、治疗
1.无远处转移的初治患者:实施以放射治疗为主的分层综合治疗。

(1)放射治疗靶区:
靶区:包括原发灶区、亚临床病灶区和受累淋巴结区。

原发灶区:指影像学所见的鼻咽肿瘤及其侵犯的区域。

亚临床病灶区:指鼻咽癌可能扩展、侵犯的区域如颅底、鼻腔后1/3、后组筛窦、
蝶窦下部、咽旁间隙和阴性淋巴结引流区等;颈部照射范围应
超出淋巴结转移部位1~2个颈区。

受累淋巴结区:指临床和/或影像学观察到符合诊断标准的肿大淋巴结所在区域。

(2)综合治疗原则:(以我国92’分期为依据)
① T1-2N0-1M0:单纯外放射治疗或外照射加鼻咽腔内后装治疗。

单纯外照射治
疗:鼻咽总剂量66~70Gy/6.5~7周。

颈淋巴结阳性者根治量60~70Gy/6~7
周;颈淋巴结阴性者预防剂量50~56Gy/5~5.5周。

外照射+后装:外照射56~
60Gy后,再给予鼻咽腔内照射2~3次,每周三次,每次5Gy。

其中N1患者
可酌情考虑配合化疗。

② T1-2N2-3/T3-4N0-3M0:以外照射治疗为主,配合以同期放、化疗为主的综合
治疗。

化疗首选含顺铂或卡铂的方案。

2.远处转移患者
(1) 选用以化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2) 骨转移局部病灶可行局部姑息放疗。

(3) 其他器官单个病灶可配合手术、介入、射频消融、X刀、外照射等治疗或其他姑息性治疗方法。

3.未控或复发患者
(1) 根治剂量放疗后的残留病灶,视残留病灶大小和部位选择常规缩野推量、后装、X刀、三维适形放疗、IMRT、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

并视病病情可
考虑配合化疗。

(2) 鼻咽局部复发者,可给予二程放疗。

根据病灶部位及大小选用不同照射技术和方法或手术治疗等。

肿瘤范围较大者可配合诱导化疗和/或同时期放化疗。

(3) 根治性放疗后颈部淋巴结残留, 观察3个月仍不消失者,建议手术治疗。

(4) 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者,首选手术治疗,然后视手术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术后放疗;不能手术者酌情放疗或化疗,视治疗效果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案。

4.治疗中复查项目:
(1)治疗中常规检查:
①鼻咽、头颈部检查。

②EBV-DNA拷贝数检测
③血常规。

④肝肾功能。

⑤胸正侧位片。

⑥B超检查:包括肝、脾、双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检查
(2)治疗中选择性检查:鼻咽、颈或可疑部位影像学检查。

五、随访
1. 时间安排:
临床随访复查根据肿瘤消退情况,要求1~3个月复查一次;肿瘤全消的病例,每3个月复查一次,持续3年。

以后6个月复查一次。

2. 随访内容:
(1) 常规检查:常规鼻咽、头颈部检查;EBV-DNA拷贝数检测、B超、胸片3~6个月复查一次。

(2) 放疗结束后3个月必须复查MRI,以后每年复查一次MRI。

(3) 参考检查:鼻咽内镜检查、EB病毒血清学检测、CT、ECT、听力检查、垂体激素水平检测等。

(4) 随访记录:
①肿瘤消退情况:消退时间,如有残留,记录部位、有关检查结果、处理方法。

②复发情况:复发部位、时间、检查与处理手段、结果。

③远处转移情况:部位、时间、检查与处理手段、结果。

④并发症与后遗症:放射性脑脊髓病、放射性耳损伤、骨坏死、皮肤粘膜损伤、
张口困难、继发癌等。

⑤生存时间:每次随访时间,死亡时间,死因。

⑥其它重要的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