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第七章动物中毒病的防治
浅谈家畜中毒性疾病的防治

从而诱发中毒疾病,常见的有杂色曲霉毒素中毒、黄曲霉 毒素中毒等。在饲喂家畜的过程中,常常会将一些自身带 有一定毒素的农副产品当做饲料,例如,菜籽饼等。菜籽 饼是一种高蛋白质、氨基酸组平衡且含钙量高的有毒饲 料,因此在使用菜籽饼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除毒工作且
要严格控制饲喂量,否则就出现家畜中毒的情况。
并要以此为基础来确定泻剂的使用剂量,避免泻剂对家 畜造成二次伤害。第三,灌肠与放血。如果家畜的摄取毒 物的时间过长,我们可以采用灌肠或放血的措施来为家 畜进行排毒。在使用灌肠排毒时。我们要用掺入了一定量 盐水与肥皂水的温水来对其进行灌肠,为了能够进一步
致使饲料发生受潮等情况.就会使发生饲料霉变等情况
一同使用。在有毒物
质进入家畜血液内后,我们可以采用放血的方法来减少
有毒物质在家畜血液内的存在量,此外,放血不仅能有效
的减轻家畜的中毒程度、帮助家畜排除有毒物质.还能降 低家畜的血压。 2.3使用化学物质为家畜解读 如果排毒措施不能有效的减轻家畜的中毒症状.我 (下转第140页)
也会诱发中毒疾病。例如。在使用专业的药品防治家畜寄
生虫病害的过程中,如果用药的剂量过大或者家畜药浴 的时间过长、浓度过高,就会引发中毒情况。 其次,饲料变质。家畜所使用的饲料如果发生变质且 饲养员未能够及时的更换饲料,同样会引起中毒疾病。在 保存饲料的过程中,如果未能够按照相关的规定来保存
有毒物质的速度,减少其在家畜体内存留的时间。在使用 泻剂的时候,我们要必须要全面掌握诱发家畜出现中毒 疾病的物质的性质以及家畜的种类和个体素质等情况,
畜禽中毒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甜菜 、 白菜本来 是无毒 的 , 但在调 制不当时 , 可引起 中毒。 食盐 、 蓖麻籽饼 、 发芽 马铃薯 、 酱渣 、 高粱幼苗 、 亚麻
子叶及其饼等 , 与其他饲料搭配无害 , 但大量饲喂时则会 造成 中毒。
2 . 误食农 药 4
中毒可引起 大批 畜禽发病 , 病程 迅速 , 死亡率很 高 ,
误食用农药处理过的种子 、喷洒过农 药的蔬 菜和农
作物时 , 或者用盛放过农药 、 化肥和化学药品的容器装 饲
料和饮水时 , 均可引起中毒 。
25 误 饮 污 水 .
损害健康。 4 造成环境污染 , () 破坏生态 系统平衡 。 5 影 () 响畜禽产 品的 口味和质量 , 降低 市场购买力 和产品 出 口
饲喂发霉 的玉米 、 小麦 、 饲草 和蔬 菜 , 败的青贮饲 腐 料、 酒糟 以及变质发芽 的马铃薯等 , 由于真菌毒素 和分解
产物导致中毒。
23 饲 料 调 制 不 当和过 多地 饲 喂 含 毒 饲料 .
使畜禽催肥 。因此 , 我们在诊断动物中毒疾病时 , 必须掌
握毒物 的来源 、 物质 、 数量 及动物 的发病 规律等 , 进行综 合分析判断 。
2 中 毒 的原 因 21 误 食 毒 草 .
家畜
家畜过度饥饿饥时 ;早春放牧和夏季干旱而贪食青绿植
物时 ; 牧地毒草丛 生 , 田园喷洒农 药污染牧地 、 或 牧草难 于选择时 ; 收割牧草时混进毒草 , 都会造成 中毒。
22 饲 料 变质 .
同, 但绝对不 能连柄带土一次拔出。 鲜菇若粘上泥土就很 难 除净 , 会影响或失去商品价值。 采收后清理 、 平整料面 , 适 当喷水 , 并在 四周浇水 , 还可继续 出菇。
兽医内科学第七章动物中毒病

最小致死量〔MLD〕或最小致死浓度〔MLC〕
mg/kg体重。
最大耐受量〔LD。〕或最大耐受浓度〔LC。〕 禽类:
mg/kg饲料;
〔三〕 1、毒物的性质〔毒物的构造、性状〕 影响 2、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量、速度 因素 3、动物的个体特性和机能状态
鱼类:毒物 的水浓度, 即ppm表示。
四、中毒 途径
亚急性 --慢性
消化不良—前胃缓和:数日间腹泻,粪便灰黄稀软 或水样,混黏液,带酸臭味。伴发瘤胃炎、肠炎。 结膜潮红,呼吸加快,脉搏增数。
六、临床病理学变化
1、血液浓稠,PCV升高。RBC和Hb增多,WBC下降 。
血 液 学
2、血液碱贮下降,血液pH下降〔7.0左右 〕 3、血液乳酸含量明显升高〔40~80mg/100ml〕。
慢性中毒
新生幼畜甲状腺肿
二、Atiology
1、采食富含氰甙的植物或饲料 2、误食氰化物 3、投毒
植物含HCN>200ppm可中毒,HCN致死量1~2mg/kg。牛羊敏感
三、pathogeny
氰
氰糖酶
甙
HCN
细胞色素氧 多量 化酶Fe3+
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
细胞色素失去传递电子功能
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阻
瘤胃食滞〔积食〕: 瘤胃内容物; 血、尿、瘤胃液检验
六、Treatment
脱水体征;
治疗 原那么
1、 彻底去除有害〔毒〕的瘤胃内容物; 2 、及时纠正酸中毒和脱水——补碱补液; 3、 逐步恢复胃肠能。
补碱 补液
R:5% NaHCO3 750~1500ml 0.9% NaCl 1000ml 20% 安钠咖 10~20ml 地米 30mg 林格氏液 2000~3000ml
动物中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动物中毒病的诊断与防控有的中毒病可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常常作为鉴别诊断时的重要指标。
如动物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时,表现可是黏膜发绀,呕吐,瞳孔高度扩大,血液颜色暗、黑;氢氰酸中毒时,极度不安,张口伸颈,四肢强直痉挛,呼吸有杏仁味,血液颜色呈鲜红色;酒精中毒时,表现腹痛,腹泻,呼吸急促,血尿,流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表现呕吐,腹痛,腹泻,兴奋,肌肉震颤,痉挛,流延;黑斑病甘薯中毒时,患畜表现喘气,发吭;敌鼠钠中毒时,表现精神不振,凝血时间延长,贫血,咯血,便血,血尿;光敏因子中毒时,患畜的无色素皮肤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过敏性疹块和瘙痒;有毒植物中毒时,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重金属盐类中毒时,出现消化系统的临床症状等。
病理学诊断大多数情况下需进行病理剖检,肉眼和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对中毒可凝病例的诊断常有重要价值。
如皮肤、天然孔和可视黏膜,可能是发生一种特殊颜色变化,例如小动物磷中毒时的黄疸是肝损害的常见症状;一氧化碳和氟化物中毒以呈现樱桃红色和淡粉红色为特征;硝酸盐、亚硝酸盐或氯酸盐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症则可能呈现蓝紫色。
剖开腹腔时应注意特殊气味,如氰化物中毒的苦杏仁气味,当胃被打开的时候,这种情况可能更明显。
对因治疗法1 催吐催吐剂一般用硫酸铜0.05—5.0g,或用吐根末0.25—3.0g,或者用吐酒石0.05—2g。
2 洗胃在不能催吐或催吐后仍未达到预期目的时,可进行洗胃,但是反刍动物不能用洗胃法。
但在腐蚀性毒物中毒时不可洗胃,否则容易导致胃穿孔。
对于抽搐痉挛的动物也不宜洗胃,或者待抽搐停止后洗胃。
一般情况可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反复洗至洗出液为淡紫色或淡红色为度,或1% 碳酸氢钠溶液及0.2—0.5%活性炭悬浮液等。
但1605中毒时禁用,因高锰酸等氧化剂可增强其毒性。
有机磷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但敌百虫中毒时禁用,因其遇碱可变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
无机磷中毒时,可用0.5%—1%的硫酸铜溶液洗胃,以使磷变成磷化铜。
动物中毒性疾病

有机磷农药中毒
必须注意“早”治, “快”治,稍有延误,虽非 常有效的治疗,也无法挽救,应立即用特效解毒 剂
• 解磷定、氯磷定:为胆碱酯酶复活剂
– 两者为胆碱酯酶复活剂,能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中的有机 磷结合,释放出胆碱酯酶,并恢复水解胆碱酯酶的能力, 使中毒症状减轻。
– 也能直接与有机磷结合成为无毒化合物而排出体外。两 者可与磷酰化胆碱酯酶A结合,生成磷酰化解磷定和胆 碱酯酶
• 一般在毒物进入消化道4-6h以内者效果较好 • 首先抽出胃内容物,留做毒物鉴定,继而反复
冲洗,最后经胃管灌入解毒剂、泻剂或保护剂 。
中毒病的治疗
1.预防毒物吸收 . 吸附法
吸附法是把毒物分子,自然地粘合到一种不能吸收 的载体上,通过消化道向外排除,所有吸附剂以万 能解毒药和活性炭等效果最好 • 万能解毒药:活性炭10g、轻质氧化镁5g、高岭土 (白陶土)5g、鞣酸5g
• 胆囊充盈;胃肠炎症,肠道黏膜充血、出血,特别是十二指肠出 血最为严重,腺胃黏膜易剥离;
• 肾脏淤血,有的尿酸盐沉积。
防治对策
• 目前,对于离子载体抗生素的中毒无特效解毒药。 • 治疗的首要原则还是排毒、保肝、补液和调节机体钾、钠离子平衡。 • 立即停止饲喂含马杜霉素的饲料,更换新饲料。 • 注射抗氧化剂维生素E或亚硒酸钠溶液,降低马杜霉素的毒性作用。 • 24小时供饮水溶性电解多维或口服补液盐水(每1000毫升水中加2.5
• 与其它聚醚类药物同时使用。目前市场销售的聚醚类药物还有 莫能菌素、盐霉素和拉沙洛菌素等,作用机理与马杜霉素大致 一样。养鸡户因价格或治疗效果等原因,缺乏科学用药知识, 贸然添加同类药物,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
• 家禽马杜霉素中毒一般为急性。最急性死亡的动物几乎不出现任 何症状即很快死亡。
牲畜常见中毒病的防治及治疗

症发 生 ,可以肌 肉注射青霉 素 ,链霉素
或 庆 大 霉 素 。
作者单位 :新 疆库车县伊西哈拉镇畜牧
要控 制好饲料饲喂量 ,菜籽饼要经
兽 医 站
圃 佃 1日
预 防主要加强 管理 ,严格做好农药
致 牲 畜 出现 死亡 现 象。 由于 牲 畜 中毒 畜腹泻 和便秘 交替 出现 。随着病情 的发 保管 T作 ,要按照操作 要求 合理使用农
疾 病 病 因多 样 ,症状 区别不 明显 ,诊 展 ,患病 家畜极度痛苦 ,呻吟 ,最后 卧 药 ,禁止让牲 畜接 触农 药。牲畜 m现有
现血红蛋 白尿 ,并 且在很短时间 内身体 即灌服小 剂量的土霉素或青霉素 ,抑 制 述硫酸 阿托 品 1/3混合 与 5% 的葡 萄糖
机能 }fJ现 衰弱 ,精 神萎靡不振 ,可视粘 瘤 胃中细 菌产 生。发病后应该及 时采 取 生 理 盐 水 混 合 静 脉 注射 ,另外 2/3作 膜 苍 白无 光泽 ,并 出 现 重 度 黄 疸 症 状 。 措 施 进 行 治疗 ,先 用 开 口器 将 患 病 家 畜 皮 下 或肌 肉注射 。对 于 中度 和 重度 中
毒 物 。在 毒物 作 用下 或 者某 种 物质 进 产气所致 。该 种疾病发病 比较快 ,发病 全身肌 肉痉挛 。患病牲 畜排 便和排尿失
入 牲 畜体 内 后产 生 代谢 毒 物 ,严 重 破 初期患病 家畜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直 尽 ,反 刍 能 力 消失 ,瘤 胃迟 缓 ,如 果 不
患病 家畜出现瘤 胃酸 中毒 主要 是因 动 ;最后 ,重 度中毒。患病牲畜全身肌
和 机 能代 谢 障碍 ,严 重 的导 致牲 畜 死 为在短 时间内采食 了大量玉米等 谷物类 肉震颤 ,Hj现短期 的神经兴奋症状后倒
畜禽中毒病防制

通过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促进毒物 症治疗
针对不同毒物,选用相应的特效解毒剂, 如有机磷中毒可使用阿托品和解磷定等。
针对中毒引起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心脏 疾病等,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紧急处理与救治措施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一旦发现畜禽中毒,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如停喂可疑饲料、通知兽医等。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提高养殖业管理水平
加强中毒病防制工作,有助于提高养 殖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升产 业的整体竞争力。
防止中毒病的发生和传播,有助于保 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02 畜禽中毒病的病因与分类
有毒物质来源与传播途径
有毒物质来源
有毒物质可能来自饲料、水源、空气、土壤等环境因素,也可能来自药物、农 药、添加剂等人为因素。
畜禽中毒病防制
目 录
• 引言 • 畜禽中毒病的病因与分类 • 畜禽中毒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 • 畜禽中毒病防制措施 • 畜禽中毒病防制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畜禽中毒病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畜禽中毒病是指动物因摄入某种 有毒物质而引发的疾病。
特点
中毒病通常具有突发性和群体性 ,且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及时诊 断和治疗。
总结词
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畜禽中毒病,主要由于饲料中硝酸盐含量过高或饲料 存放时间过长导致。
详细描述
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全身痉挛等,严重时会导致动物 死亡。防制措施包括控制饲料中硝酸盐的含量,避免饲料长时间存放,以及及时 治疗中毒病畜。
案例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防制
总结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农药中毒,主要由于动物接触或食用了含有有机磷农药的植物或昆虫。
家禽常用药物中毒病及其防治

在养禽生产中,为预防或治疗各种疾病,需要对禽群进行投药,但若剂量过大、拌料不均、用药时间过长等投药不当,则会引起药物中毒,导致饲料报酬降低,生长缓慢或产蛋下降,严重引起死亡。
这些都应引起养殖者的重视,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药物中毒病及其防治。
一、喹乙醇中毒及其防治喹乙醇又名倍育诺、快育灵、喹酰胺醇,本品为浅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具有生长作用和良好的抗菌作用。
但其安全范围小,若使用不当会引起中毒。
1、中毒症状临诊表现:精神沉郁,冠和肉髯紫黑色,排稀粪,食欲不振或废食,消瘦,母禽产蛋量急剧下降,病禽逐渐衰竭死亡,在应激时死亡更多。
对喹乙醇中毒,雏禽比成禽敏感,雄性比雌性敏感。
剖检变化:血液凝固不良,肝瘀血、暗褐色、有灰白色坏死点,心冠沟脂肪、心肌出血,口腔和腭裂有较多的粘液,腺胃和肌胃角膜下出血和溃疡,小肠粘膜出血,肾肿大,泄殖腔严重出血等。
2、防治①严格掌握添加量,家禽拌料量为25-35ppm。
鸡病专业网②发现中毒时,立即停药,并以5%葡萄糖溶液和电解多维饮水;或用5%硫酸钠溶液给患鸡连饮3天,并补充适量葡萄糖水和维生素C。
二、呋喃唑酮中毒及防治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系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几乎不溶于水及乙醇。
本品内服吸收不良,在肠内浓度高,适用于肠道感染。
若拌料不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则易引起中毒。
1、中毒症状临诊表现:兴奋不安、不断鸣叫、运动失调、盲目奔走,继而转为极度沉郁、倒地不起、两脚抽搐、角弓反张而死,严重时可引起整个雏禽群的大部或全部死亡。
剖检变化:心肌变性,心腔扩张,体躯水肿,胆囊常肿大。
口腔、食道、嗉囊、胃肠道的粘膜或内容物黄染,肌胃角质膜易被剥落,胃肠粘膜充血、出血,脑膜显着充血,肾肿胀苍白,尿酸盐沉积。
2、防治①正确掌握剂量及用药时间。
预防量100-200ppm,治疗量为200-400ppm,连续用药不得超过7天,呋喃唑酮不溶于水,不能通过饮水投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动物中毒病的防治第一节概论•一、毒物与中毒●毒物:某种物质进入动物机体后,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机能性或器质性的病理过程,这种物质被称为毒物。
●中毒:由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为中毒。
二、毒物分类•1·毒物的分类根据毒物的来源,可将毒物分为两类:●外源性毒物●内源性毒物2.外源性毒物主要有:●(1)饲料中的毒物●(2)有毒植物●(3)农药●(4)药物●(5)霉败饲料中的某些真菌毒素●(6)环境污染●(7)动物毒素如蛇毒、蜂毒●(8)有毒气体、辐射物质以及军用毒素等三、中毒病的特点•发病迅速,突然大批发病,同时或相继发生相同疾病。
•与饲料有关,如停喂有毒饲料,则病势不再发展或停息。
•无传染性。
•一般体温不高或呈低体温。
•某些中毒病有一定的地区性、季节性。
四、中毒病的治疗•(1)预防毒物被吸收●除去毒源●排除毒物●清除消化道毒物●呕吐法●洗胃法●洗胃四、中毒病的治疗●吸附法●轻泻法●已吸收毒物的排除四、中毒病的治疗•(2)进行支持和对症疗法●①预防惊厥●②维持呼吸机能●③维持体温●④治疗休克●⑤调整电解质和体液⑥增强心脏机能,减轻疼痛。
•(3)特效的解毒疗法第二节饲料中毒一、亚硝酸盐中毒(N i t r a t e a n d n i t r i t e p o i s o n i n g)•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过量食入或饮入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植物和水,引起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呈蓝紫色及其它缺氧症状。
•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家畜,以猪多见,依次为牛、羊、马,鸡也可发病。
•亚硝酸盐往往被用于食品添加剂,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颗粒粉末状,味微咸涩,与食用盐相似。
外包装上标有警示标志,如果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食用,即会引起急性中毒。
•根据河北省卫生厅统计:去年1~8月,全省共发生食物中毒32起,中毒681人,死亡3人。
其中亚硝酸盐中毒10起,中毒274人,死亡2人,分别占总中毒人数的%、总死亡人数的%,亚硝酸盐已经成为引发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
•亚硝酸盐中毒主要发生在农村家庭、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和饮食摊点。
1、病因•富含有硝酸盐的饲料:●各种鲜嫩青草、作物秧苗,以及叶菜类等。
•硝化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40℃之间。
●如将幼嫩青饲料成堆放置过久,特别是经过雨水淋湿或烈日曝晒者,极易发酵腐热。
●猪饲料采用文火烟煮,待其缓缓熬熟。
2、发病机制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其毒性随之增剧。
亚硝酸盐的毒性作用则主要是:●(1)使血中正常的氧合血红蛋白(二价铁血红蛋白)迅速地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丧失了携氧功能。
●(2)具有血管扩张剂的作用,可使病有末梢血管扩张,而导致外周循环衰竭。
●(3)亚硝酸盐与某些胺作用,可形成致癌物亚硝胺,故长期接触可能发生肝癌。
3、病理变化•中毒病猪的尸体腹部多较膨满,口鼻呈乌紫色,并流出淡红色泡沫状液。
•眼结膜带棕褐色。
•血液暗红如酱油状,凝固不良,暴露在空气中经久仍不转成鲜红。
3、病理变化•各脏器的血管瘀血。
•胃肠道各部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粘膜易脱落,肠系膜淋巴结轻度出血。
4、症状•中毒病猪常在采食后的15分钟至数小时以内发病。
•最急性站立不稳,即倒地而死。
•急性型病例呈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脉搏疾速细弱,全身发绀。
4、症状•体温正常或偏低,躯体末梢部位厥冷。
•耳尖、尾巴的血管中血液量少而凝滞,在刺破或截断时仅有少量黑褐红色血滴。
•肌肉战栗或衰竭倒地。
末期则出现强直性痉挛。
5、诊断•根据患畜病史,结合饲料状况和血液缺氧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可作为诊断的一重要依据。
•确诊可在现场作变性血红蛋白检查和亚硝酸盐简易检验。
6、治疗•特效解毒剂:美蓝(亚甲蓝)。
●猪标准剂量是1—2m g/k g,作成1%溶液静脉注射;但用于反刍兽则为每公斤体重8m g。
•甲苯胺蓝●较美蓝好,按每公斤体重5m g作成5%的溶液,静脉注射,或肌肉、腹腔注射。
7、预防•1.确实改善青绿饲料的堆放和蒸煮过程。
•2.接近收割的青饲料不能再施用硝酸盐或2,4-D 等化肥农药,以避免增高其中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含量。
•3.对可疑饲料、饮水,实行临用前的简易化验。
二、氢氰酸中毒(H y d r o c y a n i c a c i d p o i s o n i n g)•氢氰酸中毒是由于动物采食富含氰苷配糖体的青饲料而发生中毒。
•中毒特征:呼吸困难,震颤、惊厥综合征的组织中毒性缺氧症。
1、病因主要由于采食含氰苷或可产生氰苷的饲料所致。
●木薯,高粱及玉米的新鲜幼苗,亚麻籽,豆类(海南刀豆、狗爪豆等),蔷薇科植物(桃、李、梅、杏、樱桃)的叶和种子。
2、发病机制•氰苷配糖体本身无毒,动物采食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产生C N-,C N-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 e3+)结合,并阻碍其被细胞色素还原为还原型细胞色素酶(F e2+),失去了传递氧的作用,导致机体缺氧症。
•动脉血液和静脉血液的颜色都呈鲜红色。
3、症状•氢氰酸中毒发病很快,当动物采食后约15~20m i n发病。
•表现腹痛不安,呼吸困难,可视粘膜鲜红,流出白色泡沫状唾液。
•先兴奋,很快转为抑制,呼出气有苦杏仁味。
•全身极度衰弱无力,行走时不稳,很快倒地,体温下降,后肢麻痹,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反射减少或消失,最后昏迷而死亡。
4、诊断•饲料中毒时吃得越多死得越快,了解其病史及发病原因,可初步判断为本病。
•根据其血液颜色为鲜红色可与亚硝酸盐中毒的血液为酱油色相区别。
•确诊可进行毒物分析。
5、治疗•1.特效疗法发病后立即用亚硝酸钠,猪、羊~,牛、马2g配成5%的溶液,静脉注射。
随后再注射5%~10%硫代硫酸钠溶液,猪、羊20~60m l,牛、马100~200m l。
三、黄曲霉毒素中毒(A f l a t o x i c o s i s)•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的一种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黄曲霉毒素衍生物有20种,并以毒素B1、B2、G1和G2的毒性最强。
它们都具有致癌作用,导致畜禽和人类肝损害和肝癌,其中又以B1的致癌性最强。
•牛吃黄曲霉毒素后,由奶中分泌黄曲霉毒素M1和M2。
对人类亦有害。
•对黄曲霉毒素的易感性由最大至最小,其顺序是:小鸭>小猪>犊牛>肥育猪>成年牛>绵羊。
1、症状•猪:●常在吃食发霉饲料后5一15天出现症状。
●急性病例:可在运动中发生死亡,或发病后两天内死亡。
病猪表现精神委顿。
不吃食,后躯衰弱,粘膜苍白,体温正常,粪便干燥。
●慢性病例:表现精神委顿,走路僵硬,异嗜,拱背,卷腹,粪便干燥。
体温正常,粘膜黄染。
1、症状•乳牛:●多呈慢性经过、表现厌食,消瘦,精神淡漠,角膜浑浊。
●乳牛产乳量减少或停止,或发生流产。
1、症状•幼鸡●一般为急性中毒。
有食欲不振,生长不良,衰弱,贫血;•幼鸭●食欲消失,脱毛,步态不稳,严重破行,死亡时头颈角弓反张,死亡率极高。
●成年鸭的耐受性比雏鸭强,急性中毒时症状与雏鸭相似;慢性中毒时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食欲减少,消瘦,衰弱,贫血,恶病质。
中毒病程长久者,可发生肝癌。
2、诊断•初步诊断:发现可疑症状,了解病史。
•确诊:对现场饲料样品进行检查,参考病理组织学特征变化,黄曲霉菌毒素测定,真菌分离培养等。
3、防治•尚无解毒剂,主要在于预防。
玉米、花生等收获时必须充分晒干,种子或油饼切勿放置阴暗潮湿处而致使发霉。
•已被污染的处所可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水溶液熏蒸。
•如已发现中毒,所有动物都不应再饲喂发霉饲料。
•去毒。
四、黑斑病甘薯中毒(M o u l d y s w e e t p o t a t o p o i s o n i n g)•家畜吃入一定量的黑斑病、软腐病的甘薯可引起中毒。
•主要特征: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及间质性肺气肿,并于后期引起皮下气肿。
•本病多发生于黄牛、水牛、乳牛,羊次之。
1、病因•甘薯黑斑病的病原是一种霉菌,即甘薯黑斑病菌,此菌侵害于甘薯的虫害部分和表皮裂口上;•有毒成分:翁家酮、甘薯酮和翁家醇。
这些毒素能引起病牛肺水肿、呼吸困难及损害肾脏等。
2、症状•牛发生中毒时,一般多突然发生,发病后精神沉郁,肌肉震颤,食欲及反刍减退,或完全停止,体温正常。
2、症状•特殊症状:是呼吸困难,俗称“牛喘病”。
呼吸次数增至80—100次/m i n以上,以后次数逐渐减少,但呼吸运动加深。
这阶段的呼吸音在较远的距离都能听到,如同拉风箱样。
•有大量鼻液及唾液并呈泡沫状,不断流出,病畜张口呼吸,长期站立,不愿卧下。
2、症状•眼球突出,瞳孔散大,呈现窒息状态。
•急性者在发病1—3天内死亡。
3.诊断•根据病史、发病季节,并查明有甘薯的现场及自动吃过或喂过的事实,结合临床症状,不难确诊。
•本病常以群发为特征,体温不高。
•临床上与出血性败血症及牛肺疫注意鉴别。
4、防制•治疗●治疗原则:●迅速排出毒物●解毒●缓解呼吸困难●对症疗法4、防制•排出毒物及解毒:如果早期发现,毒物尚未完全被吸收,可用下列方法:●洗胃。
用生理盐水大量灌入瘤胃内,再用胶管吸出,反复进行,直至瘤胃内容物的酸味消失。
●洗瘤胃后,用碳酸氢钠500g、硫酸镁500g,克辽林20g,溶于水中投服。
●内服氧化剂:1%高锰酸钾溶液,牛1000一2000m l,或过氧化氢溶液500-1,000m l,一次灌服。
4、防制•缓解呼吸困难:●5—20%硫代硫酸钠注射液,牛100—200m l,猪、羊20—50m l,静脉注射。
4、防制•预防●首先防止甘薯黑斑病的传染,可用温水浸种及温床育苗。
●在收获甘薯时,尽量匆擦伤表皮。
●贮藏时地窖应干燥密封,温度应控制在11-15℃以内。
●对有病甘薯苗不能做种用,严防被牛误食。
禁止用霉烂甘薯及其副产品喂家畜。
第三节有毒植物中毒一、夹竹桃中毒1、中毒机制•强心苷抑制N a+-K+-A T P酶,使钠、钾泵得不到充分的能量供应,导致细胞内N a+的蓄积,细胞内N a+与细胞膜外的C a++相交换,C a ++的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增加。
•这种能量供应障碍,导致心肌明显缺K+。
可使心肌的自律性提高,引起心律失常。
•夹竹桃所含的配糖体对胃肠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因而引起胃肠炎。
2、病理变化•各组织器官以出血为主要特征:●心包膜增厚,心外膜和心内膜有出血,尤其左心室更为明显,严重者呈血肿。
●肠管有出血,由点状至出血斑。
其中小肠最轻,结肠中等,直肠最为严重。
●肝脏瘀血,胆囊增大,胆汁颜色较深。
●肺脏有出血点。
3、症状•症状●心脏节律不整。
●消化系统出血性下痢。
3、症状•患畜突然食欲不振或废绝,在牛则反刍停止,下痢,体温正常。
•鼻镜湿润但不成珠,瘤胃蠕动减弱到停止。
•粪便:初稀薄后腹泻,带有粘液和血液;到后期则完全是粘液及血液,呈凝胶状,具有腥臭味。
后肢踢腹,拱背,起卧不宁。
3、症状•心脏听诊:初期心搏动缓慢,每m i n40次左右,经过一天后出现间歇,有时每搏动2—3次就出现间歇,间歇的时间最长达7—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