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员工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问题分析
【推荐】企业为员工承担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为员工承担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目前企业为员工承担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屡见不鲜,但在实务操作中企业的会计处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某企业王某2008年3月工资、薪金收入为5500元,企业为其全额负担个人所得税。
第一种错误做法如下:计算应扣缴个人所得税=(5500-2000)×15%-125=4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5900贷:库存现金5500应交税费——代缴个人所得税400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5900贷:应付职工薪酬5900借:应交税费——代缴个人所得税400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400另一种错误做法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5500-2000-125)/(1-15%)=3970.59(元),应扣缴个人所得税=3970.59×15%-125=70.59(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5970.59贷:库存现金5500应交税费——代缴个人所得税470.59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5970.59贷:应付职工薪酬5970.59借:应交税费——代缴个人所得税470.59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470.59第一种做法错误有两处:(1)根据《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含税收入,不能以纳税人实际取得的收入计算应纳税额,应先将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即含税收入,然后再计算应扣缴个人所得税。
上例正确计算应为: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5500-2000-125)/(1-15%)=3970.59(元),应扣缴个人所得税=3970.59×15%-125==470.59(元)。
错误作法造成少纳个人所得税70.59元(470.59-400)。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5]715号)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个人支付的个人所得税款,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应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财务管理:公司承担个税的税额计算及账务处理

公司承担个税的税额计算及账务处理一、个人取得的税后工资薪金收入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征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99号)的规定,个人取得的税后工资薪金收入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应区别雇主为个人负担税款的情形来处理: (一)雇主全额为其雇员个人负担税款的处理:对于雇主全额为其雇员负担税款的,直接按下列公式,将雇员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企业代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①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公式,①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二)雇主为其雇员个人定额负担税款的处理: 1、雇主为其雇员定额负担税款的,应将其雇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收入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一定比例税款的计算。
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一定比例的工资应纳的税款或者负担一定比例的实际应纳的税款的,按下列公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工薪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公司为个人承担个税如何做账? 企业代交的应由个人负担的个人所得税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比如某员工税后工资5000元,公司承担个税,假如不考虑个人承担社保部分,可以扣除费用限额为2000元,税前工资应该是5382元。
一、核算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5000 营业外支出 382 贷:应付工资薪酬 5000 应缴税金-个人所得税 382 二、发放工资和代缴个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 5000 应缴税金-个人所得税 382 贷:银行存款 5382元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企业代扣代缴个税的账务处理

企业代扣代缴个税的账务处理企业代扣代缴个税的账务处理个人所得税是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在实际工作中,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纳税人自己负担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只负有扣缴义务;〔2〕扣缴义务人既为纳税人负担税款,又负有扣缴义务。
许多企业在履行扣缴义务时没有严格区分上述两种情况导致税款计算错误,此外对扣缴义务人代付税款的会计处理没有明确。
那么,企业应如何正确计算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及进行账务处理呢?下面笔者依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以企业经常发生的支付工资薪金、劳务酬劳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业务为例进行分析。
一、支付工资薪金代扣代缴个税〔一〕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税款1、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法?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进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1:某企业职工王力2021年3月份取得工资、薪金所得5500元,由职工自己负担个人所得税款。
王力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过程如下〔假设本文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仅减除费用标准2000元,下同〕:依据含税级距对应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求得:王力应缴纳个税=〔5500-2000〕×15%-125=525-125=400〔元〕2、账务处理为了正确记录、反映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情况,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单位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核算。
在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同时代扣个人所得税,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科目。
实际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为员工负担个人所得税的处理的几个问题

企业为员工负担个人所得税的处理的几个问题(1)企业为员工负担个人所得税有几种形式?答:目前有3种形式:①企业为员工全额负担税款;②企业为员工定额负担税款;③企业为员工负担一定比例的税款。
企业为员工负担个人所得税在个人所得税的处理上需要将不含税收人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然后计算应纳税额。
(2)企业为员工全额负担税款如何处理?答:企业为员工全额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人额—费用扣除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企业当月支付某员工不含税收入5000元,则应纳税所得额=(5000—2 000—125)/(1—15%)=3382.35(元)应纳税额=3 382.35x15%-125=382.35(元)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5000贷:库存现金5000借:营业外支出382.35贷:应交税费—代交个人所得税382.35(3)企业为员工定额负担税款如何处理?答:企业为员工定额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人额+企业为员工定额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例】企业当月支付某员工工资4200元,负担个人所得税200元,则应纳税所得额=4 200+200-125=4 275(元)应纳税额=4 275x15%-125=516.25元)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4200贷:库存现金3883.75应交税费—代交个人所得税316.25借:营业外支出200贷:应交税费—代交个人所得税200(4)企业为员工负担一定比例的税款如何处理?答:企业为员工负担一定比例的税款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人额一费用扣除标准一速算扣除数x负担比例)*(1一税率x负担比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例】某员工当月取得收入10000元,企业为其负担50%的税款,则应纳税所得额=(10 000-2 000-375x50%)、(1-20%x50%)=8 680.56(元)应纳税额=8 680.56x20%-375=1 361.11(元)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 10000贷:库存现金9319.44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680.56(注:680.56=1 361.11x50%)借:营业外支出 680.56贷:应交税费—代缴个人所得税 680.56(5)企业为员工负担的个人所得税能否税前扣除?答:企业为员工负担的个人所得税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人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715号)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个人支付的个人所得税款,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国税发[2011]28号企业为雇员承担税款纳税政策解析
![国税发[2011]28号企业为雇员承担税款纳税政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949ab7c77da26925c5b059.png)
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 干问题 的规定的通知》 国税发 [9 4 ( 19 ]
09 ) 8 号 中关 于 纳 税 人 一 次取 得 属 于数 月 的 奖 金 或年 终 奖 应 将 全 部
同当月份 的工资薪金合并计 征个人所得税 ,以此为基数 确定适用
税率。 国税发 [0 5 9 20 ]号的最大变化 , 在于就年终加 薪 、 年薪 、 绩效 工资等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 为一个月 , 然后除 1个月来找税率 , 2 计算个人所得税 。 从而适应 了企业绩效 考核下税负问题。 随着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 , 特别是聘用高层管理人员 , 税后工 资 的计算提 到议事议程 , 国税发 [0 ]8 2 1 2 号税务公告 , 1 明确 了企业 发放一次性奖金为雇员负担 的税款 , 是雇员取得收入 的一部分应并 入所得额纳税 , 应将企业负担的这部分税款并入雇员的全年一次性 奖金收入中 , 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后 , 按照规定方法计征个人所得 税。 企业负担的这部分税 款可 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 除 , 但这部 分仅 限于计 人 工 资 、 薪金 的企业 为 雇 员 负担 的 个人 所 得 税 税 款 。 则 , 否 根
公 平企业职工税负有着 可以税前扣除 的金额 。
注意 :该方 法只适 用一次 以及超 1 万 申事项 。根据 国税发 2
[0 5 9 2 0 ]号以及国税发 [0 12 号公告的规定 , 2 1 ]8 该计税 办法 只允许 采用一次 。 因此 , 企业的股东大会等相关管理机构应制定好工资薪 金制度 , 以减 少 个 人 及 企 业 的 纳 税 风 险 。 时 , 业 高 层 管 理 人 员 同 企 对超 过1万元要 自行纳税 申报 , 2 根据《 个人所得税 自行纳税 申报办 法( 试行 )的规定 , 》 对年所得1 万元 以上 的均应于纳税 年度终 了后 2
公司是否要承担的个人所得税可税前扣除

公司是否要承担的个⼈所得税可税前扣除对于公司为个⼈承担个⼈所得税的税务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取得不含税全年⼀次性奖⾦收⼊计征个⼈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715号)第三条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和个⼈所得税的现⾏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个⼈独资和合伙企业、个体⼯商户为个⼈⽀付的个⼈所得税款,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之后,国家税务总局⽹站纳税咨询栏⽬分别在2007年12⽉27⽇、2009年11⽉3⽇对“企业为个⼈代付的个⼈所得税”这⼀问题进⾏答复,结果为“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或“企业为员⼯承担的个⼈所得税⽀出因不具备相关性和合理性⽽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因此,在实务操作中,中介机构或税务机关基本上是按此答复执⾏的。
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次性奖⾦部分税款有关个⼈所得税计算⽅法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8号)第四条明确,雇主为雇员负担的个⼈所得税款,应属于个⼈⼯资、薪⾦的⼀部分。
凡单独作为企业管理费列⽀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税前扣除,即企业为员⼯承担的个⼈所得税,属于个⼈⼯资、薪⾦的⼀部分。
那么⼯资、薪⾦在符合⼀定条件的前提下,店铺⼩编认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事实上,企业承担收款⼈应缴的税款,不仅体现在个⼈所得税上。
企业在⾮贸易付汇的过程中,也会有替收款⽅(⾮居民企业)承担税款的⾏为。
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在2010年专门针对沃*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所遇到的问题给予了答复,即《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沃*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有关涉税诉求问题的函》(国税办函〔2010〕615号)规定,如果合同约定⾮居民企业取得所得应纳中国税⾦由中国企业承担,且⾮居民企业出具收款发票注明⾦额为包含代扣代缴税⾦的总⾦额,原则上应允许计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但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有关规定审核该项⽀付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从上述分析来看,企业承担员⼯或收款⽅的税款是企业的⼀项⽀出,是企业在⽣产经营活动中经常遇到的。
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处理

根据现⾏税收政策,企业为税务部门代扣代缴职⼯的个⼈所得税有两种情况:⼀种是企业职⼯⾃⼰承担的个⼈所得税,企业只负有扣缴义务;另⼀种是企业既承担职⼯的个⼈所得税,⼜负有扣缴义务。
后⼀种情况⼜可分为定额负担税款、全额负担税款和按⼀定⽐例负担税款。
现谈谈企业代扣代缴个⼈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企业职⼯⾃⼰承担个⼈所得税款的账务处理 例1,某企业职⼯⼯资、薪⾦⽉收⼈2400元,按规定,该职⼯⾃⼰承担个⼈所得税。
应纳个⼈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费⽤扣除标准)×适⽤税率⼀速算扣除数=(2400⼀800)×15%-125=115(元) 账务处理为: ①⽀付职⼯⼯资时, 借:应付⼯资 2400 贷:现⾦ 2285 应交税⾦-代扣代缴个⼈所得税 115 ②上交税款时, 借:应交税⾦⼀代扣代缴个⼈所得税 115 贷:银⾏存款 115 ⼆、企业为职⼯负担个⼈所得税款的账务处理 (⼀)企业为职⼯全额负担个⼈所得税款例2,某企业职⼯⼯资、薪⾦⽉收⼈1500元,企业为职⼯全额负担个⼈所得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额-费⽤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l⼀税率)=(1500-800-25)÷(1-10%)=750元。
应纳个⼈所得税=750×10%-25=50(元)。
账务处理为: ①企业计提代付职⼯个⼈所得税款时 借:利润分配⼀代付个⼈所得税 50 贷:应交税⾦⼀代扣代缴个⼈所得税 50 ②⽀付职⼯⼯资时 借:应付⼯资 1500 贷:现⾦ 1500 ③上交税款时 借:应交税⾦⼀代扣代缴个⼈所得税 50 贷:银⾏存款 50 (⼆)企业为职⼯定额负担个⼈所得税款例3,某企业职⼯⽉⼯资、薪⾦收⼈3000元,按规定,企业为职⼯负担个⼈所得税⽉50元。
应纳税所得额=职⼯取得的⼯资、薪⾦+企业代职⼯负担的税款⼀费⽤扣除标准⼀3000+50-800=2250(元)。
应缴个⼈所得税=2250×10%-25=200(元)。
公告2011-28号雇主为员工负担个税涉及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税款有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8号全文有效成文日期:2011-04-28为公平税负,规范管理,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征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99号)和《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等规定,现对雇员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并由雇主负担部分税款有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问题公告如下:一、雇主为雇员负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个人所得税款,属于雇员又额外增加了收入,应将雇主负担的这部分税款并入雇员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后,按照规定方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一)雇主为雇员定额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主替雇员定额负担的税款-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二)雇主为雇员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1.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根据其商数找出不含税级距对应的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2.计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不含税级距的速算扣除数A×雇主负担比例)÷(1-不含税级距的适用税率A×雇主负担比例)三、对上述应纳税所得额,扣缴义务人应按照国税发〔2005〕9号文件规定的方法计算应扣缴税款。
即:将应纳税所得额÷12,根据其商数找出对应的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据以计算税款。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 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雇主为雇员负担的税额四、雇主为雇员负担的个人所得税款,应属于个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为员工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问题分析
甲公司雇用技术人才张某,约定月薪3万元(公司承担个人所得税),自2019年元月份开始发放工资,持续任职。
假设张某每月的专项扣除0.3万元、专项附加扣除0.2万元,无其他个税涉税事项。
甲公司如何代扣代缴张某的个人所得税?如何合规作账面处理对公司更有利?
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第六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1、借鉴国税发[1994]089号,推导出以下公式: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不含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速算扣除数)÷(1—税率)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2、按累计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查找居民个人不含税工资、薪金所得对应的预扣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