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方哥特式小说特色探究
哥特式小说_恐怖电影的文学渊源

1062007年第1期一哥特式小说是18世纪中后期的一种小说样式,先流行于英国,后蔓延到法国。
19世纪中叶勃朗特姐妹受法国作家霍夫曼恐怖故事影响,《简爱》、《呼啸山庄》等作品充满了哥特式小说味道,但已是英国哥特式小说的余韵了。
哥特式小说以恐怖与神秘为基本特征,环境多为荒郊充满阴森恐的怖城堡,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特别是中世纪,情节充满鬼怪、神秘失踪、暴力、乱伦、幽闭、骇人听闻,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他超自然现象、离奇事件,人物多怪异、畸形、变态、阴冷,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风格上常常有一定的理性色彩。
哥特(Goth)一词最初来自于条顿民族中哥特部落的名称。
原本居住在北欧的条顿民族,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迁徙流浪中,终于在公元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多年后,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1511—1574)在历史的封尘中又找出哥特一词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在12—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主要用于建造教堂和城堡。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建筑。
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
在那些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Dark Ages)的绝妙象征;因此,用那个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来指称这种建筑风格自然就再适合不过了。
这样,在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哥特小说产生于1764年。
这一年,贺拉斯・瓦尔浦尔(Horace Walpole)出版了著名小说《奥特朗托城堡》(The Gastle of Otranto)。
小说出人意料地成功,不到4个月就出了第二版,在这一版上,瓦尔浦尔为书名加上副标题“一个哥特故事”(A GothicStory)。
解读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哥特创作手法

解读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哥特创作手法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美国哥特文学、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与作者福克纳,并进一步解读了《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哥特创作手法,分析了该篇小说中主要的哥特因素:美国南方社会的阴暗、人物形象的怪诞以及整体氛围的神秘。
關键词:福特纳哥特《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一、引言1.福克纳简介美国作家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是20世纪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长篇和中短篇小说极具盛名,同时他也十分擅长写诗和撰写剧本。
由于福克纳大部分的作品的故事设定和背景都在他的家乡美国南部的密西西比河畔,也就是他故乡所在的拉斐特郡,所以他也被归为美国的南部作家流派。
福克纳的主要作品有:《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其中《我弥留之际》还在1949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此外他还获过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
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这十三篇》收录了他大多数最有名气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等作品,《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独特的哥特式创作手法一直被读者们津津乐道。
2.《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主要内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南方小镇杰斐逊镇,故事的主角是南方贵族的后裔爱米丽小姐,由于爱米丽的父亲、也是格里尔森家族的族长,性格刚愎自用、冷酷严苛,为了维护所谓等级制度和贵族尊严,赶走了所有追求过爱米丽的男子,于是爱米丽小姐年近三十仍然形单影只。
父亲去世后,独居在残破的宅第里的爱米丽爱上了来到镇上承办施工项目的工头北方佬霍默,但艾米丽依旧难以完全摆脱陈旧观念与父亲严厉管制的阴影,当她发现自己与霍默不能够在一起时,她选择使用毒药害死了霍默,然后默默地与一具腐烂破败的尸体相伴,深居简出,独自走完了极富悲剧性的后半生。
3.美国哥特文学概述《牛津文学术语词典》指出:“哥特小说或者哥特传奇叙述的是悬疑、恐怖的故事,常常发生在阴暗的修道院或者古老的城堡里(从此“哥特”成为适用于中世纪建筑的术语,也因此在18 世纪,“哥特”一词与迷信相关)。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肖明翰内容提要 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
自18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之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它的创作,许多第一流的作家也对它充满兴趣,他们或者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哥特式作品,或者将哥特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本文首先对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进而概括了哥特小说创作的一般性特征,即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等内容,常有鬼怪神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
这些作品中常常笼罩着神秘、阴森、恐怖的气氛,充满悬念,具有独特的艺术震撼力。
本文进一步指出,哥特小说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传统,被称为“黑色浪漫主义”,其美学基础是审美上的“壮美”,而其心理基础则是人内心中的恐惧感。
哥特小说中的许多优秀之作致力于揭示社会罪恶和人性深处的黑暗面,并进行深刻的道德探索。
哥特小说的产生及其整个发展同英美二百多年来的社会、宗教、文化背景及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哥特小说 黑色浪漫主义 壮美 恐惧感 道德探索 尽管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G othic tradition )。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
据笔者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到2000年9月为止,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其中1970年以后为126部,仅90年代就达59部,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哥特写作手法在福克纳作品中运用

浅议哥特写作手法在福克纳作品中的运用摘要美国南方代表作家福克纳广泛使用“哥特小说”技巧,抒写恐怖离奇的故事,描绘阴森的背景,渲染惊悚氛围,塑造“恶棍—英雄”人物,勾勒出一个“哥特世界”。
这种哥特式的创作手法广泛运用于福克纳的创作中,但我们应该看到矗立在怪诞现象背后的是南方人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
福克纳小说借助哥特式手法揭示人性中的黑暗与罪恶,进行道德探索和社会批判,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福克纳小说哥特手法恶棍英雄美国旧南方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哥特(goth)一词最初来自于条顿民族中哥特部落的名称。
在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哥特小说自18世纪中叶在英国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拥有广泛的读者,而它那特有的震撼力也吸引了各时期、各流派的作家。
20世纪2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的发展中心似乎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
不同文学流派的作家们开始创作哥特小说或在其作品中使用哥特式写作手法。
在美国南方,哥特传统已经成为南方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南方之所以能够孕育哥特小说,是与种植园、清教主义、奴隶制和内战的存在密不可分的。
在福克纳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更多的关于邪恶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
他的写作视角更宽泛,也更深入——父权主义、清教主义、种植园、奴隶制、种族歧视以及传统道德对女性的迫害,旧南方的每个黑暗角落都在他的作品中得以放大。
当我们读他的作品,伴随着震惊我们往往会感到一种刺痛。
有时,邪恶和痛苦在一定条件下是密不可分的。
而最痛苦的事莫过于这些邪恶都是真实存在过的。
在美国南方文学中,哥特手法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但作家们因人而异地运用哥特写作手法来提升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为了强调灵魂救赎,奥康纳在作品中突出暴力和死亡;麦卡勒斯通过哥特手法来描述人类的孤独;马克·吐温使用哥特情节来创作一种痛苦与幽默并存的反讽。
试析英美文学中哥特主义的“黑色光芒”

试析英美文学中哥特主义的“黑色光芒”摘要:哥特主义是英美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因素,其文学创作主要是古堡和废墟,通过“黑色”的主人翁和“黑色”主题为创作手法来批判社会的黑暗现象。
目前英美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了哥特式的艺术手法,并成为英美文学中的一种创作传统,尤其是其中的“黑色光芒”,建构了黑色恐怖与崇高之间的冲突又充满张力的联系,所以英美文学史上哥特主义小说风格非常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
关键词:英美文学;哥特主义;黑色光芒在英美文学的发展中,18世纪出现哥特主义文学,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模式,严重影响了英美文学的发生,随后越来越多的恐怖文学作品问世。
目前英美文学作品中哥特主义有很高的地位,其中的“黑色光芒”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体现,并在深度和广度强进行了新的拓展,促进了英美文学与哥特传统的融合。
一、英美文学中哥特主义的主要风格特点(一)哥特主义的来源“哥特”原指代哥特人,而哥特式是文艺复兴时期被用來对中世纪时期艺术风格的区分,其标志性元素就是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黑夜、诅咒、吸血鬼等,艺术主题通常是黑暗、恐惧、孤独和绝望,描绘了爱与绝望之间的挣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1]。
哥特式小说刚开始出现时人们并不认可,人们更加看重古典主义,对处于古典时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中世纪阶段有很大的否定和反感。
而哥特最早期的风格就是国家,当时哥特人强行进入罗马帝国进行大规模的杀烧抢掠,在人们心目中哥特就是野蛮和粗野的代名词,意大利人记恨哥特人摧毁了罗马帝国,所以中世纪也被人们称为“哥特时期”。
随后,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又将中世纪不喜欢的建筑风格成为“哥特”比,如具有高耸尖顶、染色的玻璃、厚重的石壁、阴森的过道的教堂与古堡等风。
而且文艺复兴思想的发展使得哥特一词内涵不断丰富,开始被赋予了恐怖、野蛮、黑暗、神秘、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霍勒斯在小说《奥特兰托城堡》的前言中描述了哥特式小说的内涵,当时遭受大众的强烈反对,认为哥特式小说中没有体现严肃、讽喻、科学、理性等内涵,所以人们也质疑了霍勒斯。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哥特式风格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哥特式风格《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哥特式风格导言:《献给艾米莉的玫瑰》(The Rose for Emily)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该作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闻名,被广泛赞誉为福克纳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福克纳在这部作品中运用到的哥特式风格元素,从而揭示福克纳对人性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一、《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故事梗概《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以美国南方小镇杰斐逊为背景,通过描写一位富有、高傲、神秘的女主人艾米莉·格里森,展现了一个家族的衰落与传承。
故事以艾米莉的死亡为引子,通过闪回的方式,逐渐剖析了她一生的经历。
在故事开始之初,艾米莉的父亲为她保持着高贵的地位,禁止她与外界有所接触,导致她的孤立和隔离。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米莉的父亲去世,她渐渐衰老,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她的家族地位逐渐下降。
尽管她以过人的魅力吸引了一位北方建筑师霍默,但她将他囚禁在她的家中,并长时间与他过着隐居的生活。
最后,艾米莉死去,而霍默的尸体被发现在她的床上,揭示了她长久以来封闭、孤立的生活。
二、哥特式风格元素的呈现1. 神秘主义和超自然元素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福克纳运用了神秘主义和超自然的元素,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诡异氛围。
比如,在艾米莉的家中有一座密闭的楼梯,禁止任何人进入;艾米莉一直与一个死去的男人生活在一起,以及她突然消失的那一段时间等等。
这些元素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神秘感,使故事充满着令人难以启齿的秘密。
2. 暗黑的氛围和环境描写哥特式小说常常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一种悲惨、神秘和恐怖的氛围。
福克纳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手法。
小说中,艾米莉的住宅被描述为一座阴暗、陈旧的废墟,周围是一片荒废和衰败的景象。
这种描写凸显了艾米莉与社会脱节的状态,同时也加深了故事中不可名状的恐怖感。
3. 社会变迁的阴影哥特式小说往往通过个人悲剧来反映社会变迁的阴影。
国内外哥特小说研究最新动态内容摘要狂欢的西方哥特小说批评在定义

国内外哥特小说研究最新动态内容摘要:狂欢的西方哥特小说批评在定义探索、文本批评,理论拓展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果,目前又出现了地域性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新动态。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的哥特小说研究还没有系统化,呈现零散性和断裂性。
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哥特小说研究做新的系统梳理对比,帮助目前国内哥特小说研究走出断层和重复的局面。
关键词:哥特小说哥特批评新动态The New Tendency of Gothic Novel StudiesAbstract: New tendencies in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studies are coming after the carnivalesque explosion of Western Gothic criticism in defining Gothic novel, analyzing Gothic texts and widening Gothic theories. In view of the domestic shortage of systematic studies on western Gothic novels, the paper attempts a comparing review of relevant research abroad and at home so as to help domestic Gothic criticism out of fragmentation and blind repetitions.Key words: Gothic novel Gothic criticism New Tendency第一部哥特小说于1764年由英国辉格党贵族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1717-1797年)创作之后,随着历史和地域不断更新和变异,多次复兴。
“哥特式声誉从来就未完全消退过……评论家完全可以声称,哥特式几个世纪以来影响过、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所接触过的文化形式和命运”(Cooper 33)。
简论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中的哥特艺术

(下转第112页)作者简介:沈玉婷(1981—),初级职称,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摘要弗兰纳里·奥康纳作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女性南方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受到美国南方文化的影响,她的小说融入了大量的哥特艺术手法。
暴力、怪诞与融入的喜剧元素是奥康纳小说哥特艺术的主要特色。
因此,哥特艺术手法既是奥康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色,也是奥康纳用于传递主题的一个重要工具。
关键词奥康纳哥特艺术宗教色彩暴力与死亡With Concise Remarks on Gothic Art in Flannery O 'Con 原ner 's Stories //Shen YutingAbstract Flannery O'Conner is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fe-male writers in American South in the 20th century,and her works catch more and more attention.Under the influence of American southern culture,O'Conner employed a lot of gothic art in her stories.Violence,grotesque and comic plots are the main features of O'connor's gothic novel art.Therefore,gothic artis not only a major feature of O'connor's stories,but also an important tool for conveying the themes of her stories.Key words O'Connor;gothic art;religious color;violence and death1引言“哥特”一词原本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