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导游词_导游词

浙江嘉兴导游词

嘉兴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今天橙子为大家带来浙江嘉兴导游词。

浙江嘉兴导游词篇1 嘉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北邻上海,西南连杭州,东南临杭州湾,西北接苏州,背倚太湖,遥连天目,处上海经济区黄金地带,是马家洪文化(距今7020xx年)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被誉之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嘉兴还有众多的文化名胜,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旅游资源丰富,潮、湖、河、海自然风光极为优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因地处中纬度,夏令湿热多雨的天气比冬干天气短得多,嘉兴年平均气温15.9℃,浙江嘉兴导游词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景观:举世闻名的海宁钱江潮,丝绸古镇,市区南湖及烟雨楼,南湖革命纪念馆。

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勤劳智慧的嘉兴人民坚定信心,与难而进,奋发有为,实现新的跨越。我们坚信,嘉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一座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湾北央求迅速崛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嘉兴1 / 7

因南湖而出名。这里风景旖旎、民风淳厚、物产丰富、名人荟萃,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衍延2600多年的古朴与舒缓成为历史赋予嘉兴的独特个性。

浙江嘉兴导游词篇2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市境陆域东西长92公里,南北宽76公里,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市境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吴淞高程),其中秀洲区和嘉善北部最为低洼,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间,部分低地2.8米~3.0米。全市有山丘200余个,零散分布在钱塘江杭州湾北岸一线,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点是位于海盐与海宁交界处的2 / 7

高阳山。市境为太湖边的浅碟形洼地,地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数千年来人类的垦殖开发,平原被纵横交错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错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种粮、湖荡养鱼的立体地形结构,人工地貌明显,水乡特色浓郁。

1990年新建巍峨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后,更增添了肃穆雄壮的氛围,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市区范蠡湖、落帆亭、子城、瓶山、清真寺、小蓬莱等都是有名的景区,知名远近。海宁盐官的钱江潮,素称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观潮节高潮汹涌时,各地前来的观众常以十万计;盐官附近的海塘,工程宏大,堪称海上钢铁长城;盐官海神庙建筑峻伟,占鳌塔耸立海塘,均为游览壮观;盐官陈阁老故宅尚存部分明清古迹。

海盐的南北湖人称小西湖,兼有山海湖之胜,是浙江省级游览区,区内景点众多,尤以高阳山上的鹰窠顶为著,冬初观日出,可见日月并升奇景;海盐城内的绮园,园林绮丽,有“浙北名园属第一”之誉。

平湖乍浦的九龙山,濒海屏立,似九龙婉蜒,黄山下的海滨浴场浪平沙坚,夏日各地来游泳者车水马龙;平湖城内的莫氏庄园,屋舍严整,展现旧时封建大户的场景。市境许多胜迹和名人生平密切联系,文化内涵丰富。市区曝书亭是清初学者朱彝尊的故居,园宅清雅;城中有当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沈钧儒的祖居和近代杰出学者沈曾植的旧居。

桐乡乌镇茅盾的故居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茅盾幼时就读游3 / 7

钓之地立志书院、昭明太子读书等,均保存完好,修葺一新;桐乡石门重建的缘缘堂,是著名艺术家、文学家丰子恺的故居;梧桐镇有新建的君陶艺术院,庋藏今人钱君陶捐献的文物艺术品。嘉善魏塘的梅花庵是历史名迹,内有我国元代杰出画家吴镇的墓园;西塘镇重建的西园,20xx年代革命文艺团体南社领导人柳亚子等曾在此雅集。

海宁盐官新整修了近代杰出学者王国维的故宅,硖石西山公园风景区内修复了现代著名文学家徐志摩的墓。市境景观水乡特色浓郁,大运河曼延穿境,王江泾长虹桥等古桥如垂虹卧波,景色雄伟,平原水网萦回,处处小桥流水,富于野趣。乌镇、西塘等古镇保存较多古昔房屋、街道、市河和桥梁,是江南水乡的珍贵明珠。嘉兴秀美的水乡田园风光及其独特的民俗风情,为人们注视,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浙江嘉兴导游词篇3 嘉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东接上海,南濒杭州湾,西连杭州,北邻苏州,是马家洪文化(距今7020xx年)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被誉之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如今的嘉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浙江省重要的工贸城市,下辖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和秀城、秀洲等7个县(市、区)。全市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人口332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68平方公里,人口88万人。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20xx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4 / 7

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

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

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

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其时,在农业和手5 / 7

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

清朝初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不断好转,市镇更加繁荣。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和城市面貌日渐衰落和凋敝。1920xx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1920xx 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对明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9亿元,财政总收入53.5亿元,外贸出口总值达22.2亿美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所辖五个县(市)已连续三次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所有县(市、区)均被命名为“浙江省小康县”。

嘉兴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时地跨吴越,史称“吴头越尾”,因此兼有吴“泰伯辞让之遗风”与越“夏禹勤俭之余习”。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响。自秦(前222)实行郡县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兴一直归属会稽吴郡,语言亦属吴方言区,故民间习俗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特色鲜6 / 7

明,有别于省内山区、半山区。西晋末与北宋末,国家二次动乱,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带来了中原文化,优势互补,使嘉兴民风融合了中原风俗的成份,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

嘉兴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铁路、公路、水路、港口齐全,成为浙北的交通枢纽。农业资源丰富,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完备,市场网络格局已经形成。电力充沛,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全市拥有1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达2104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71亿同时,还有众多的文化名胜,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旅游资源丰富,潮、湖、河、海自然风光极为优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勤劳智慧的嘉兴人民坚定信心,与难而进,奋发有为,实现新的跨越。我们坚信,嘉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一座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湾北央求迅速崛起。

7 / 7

关于浙江嘉兴市的导游词范文

关于浙江嘉兴市的导游词范文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市境陆域东西长92公里,南北宽76公里,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市境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吴淞高程),其中秀洲区和嘉善北部最为低洼,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间,部分低地2.8米~3.0米。全市有山丘200余个,零散分布在钱塘江杭州湾北岸一线,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点是位于海盐与海宁交界处的高阳山。市境为太湖边的浅碟形洼地,地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数千年来人类的垦殖开发,平原被纵横交错的塘浦河渠所分

割,田、地、水交错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种粮、湖荡养鱼的立体地形结构,人工地貌明显,水乡特色浓郁。 1990年新建巍峨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后,更增添了肃穆雄壮的氛围,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市区范蠡湖、落帆亭、子城、瓶山、清真寺、小蓬莱等都是有名的景区,知名远近。海宁盐官的钱江潮,素称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观潮节高潮汹涌时,各地前来的观众常以十万计;盐官附近的海塘,工程宏大,堪称海上钢铁长城;盐官海神庙建筑峻伟,占鳌塔耸立海塘,均为游览壮观;盐官陈阁老故宅尚存部分明清古迹。 海盐的南北湖人称小西湖,兼有山海湖之胜,是浙江省级游览区,区内景点众多,尤以高阳山上的鹰窠顶为著,冬初观日出,可见日月并升奇景;海盐城内的绮园,园林绮丽,有“浙北名园属第一”之誉。 平湖乍浦的九龙山,濒海屏立,似九龙婉蜒,黄山下的海滨浴场浪平沙坚,夏日各地来游泳者车水马龙;平湖城内的莫氏庄园,屋舍严整,展现旧时封建大户的场景。市境许多胜迹和名人生平密切联系,文化内涵丰富。市区曝书亭是清初学者朱彝尊的故居,园宅清雅;城中有当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沈钧儒的祖居和近代杰出学者沈曾植 的旧居。 桐乡乌镇茅盾的故居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茅盾幼时就读游钓之地立志书院、昭明太子读书等,均保存完好,修葺一新;桐乡石门重建的缘缘堂,是著名艺术家、文学家丰子恺的故居;梧桐镇有

嘉兴概况导游词大全

嘉兴概况导游词大全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下面是收集推荐的嘉兴概况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嘉兴概况导游词篇一 各位团友,嘉兴是浙江省省辖市,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西连杭州及湖州,北临苏州,南濒杭州湾,与宁波、绍兴隔江相望。 嘉兴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嘉兴下辖南湖区、秀洲区和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桐乡市等二区五县(市),总人口336.81万,全市面积3,915平方公里。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三塔公园,这条就是京杭大运河。请大家向你的右手看,这屹立着的三座塔就是嘉兴著名的景点三塔。三塔是京杭运河的标志,立于古运河杭州塘白龙潭畔,以前这里河面宽阔,水流在此折弯,河水湍急,波涡浪漩,经常翻船,为此人们就在这里建造三尊宝塔,以镇风浪。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塔是实心的,不能攀登。但古时候的水手远远的看到这三塔时,

就会高警惕,小心行驶。所以说我们的三塔实际上就是航标。细心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塔前那三根石柱上的深深的勒痕,这又是为何呢?因为在以前行船时均要拉纤,为防止纤绳损坏三塔,人们就在塔旁竖起这三根纤石,至今这根纤石还保存着。 古运河上原来的三塔在1971年已毁,现在大家看到的三塔是1999年重建。规模、式样均依原貌。同时嘉兴市市政府在周边重建了三塔公园,它占地1.7公顷,投资340多万元,园门石坊为“茶禅夕照”,是当时的“嘉禾八景”之一,清同治十九年嘉兴知府许瑶光手迹。为什么叫“茶禅夕照呢?因为在三塔边古有茶禅寺,俗称三塔寺。始建年代略晚于三塔。相传苏东坡曾到此汲水煮茶,古寺中建有煮茶亭,乾隆南巡时赐名“茶禅寺”,留下一段美好佳话,可惜茶禅寺早已不在了。 嘉兴概况导游词篇二 嘉兴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平原,当钱塘江与东海之会,揽江、海、湖之形胜,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其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下辖秀城、秀洲两个区,平湖、海宁、桐乡三个市和嘉善、海盐两个县。 据嘉兴市志记载:东周纷争,吴越争雄,随之载入史册。自此一千余年来,嘉兴既有“鱼米之乡”、“衣被天下”的富足,又有“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的繁华,经济发展始终处在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又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先行规划,先行发

嘉兴南湖的现状与发展

革命圣地嘉兴南湖的现状与发展 ——营销0913 包屹 1号 一、调查地点:嘉兴南湖及其周边环境 二、调查方式:实地观察、查阅资料等 三、调查时间:2011.01.21--2011.02.17 四、调查内容: (一)革命圣地南湖现状 目前,南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华东旅游线上著名的旅游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同时,南湖风景区也是浙江省党员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基地和诚信景区。 据悉相关负责人介绍到,10年平均每天来南湖的游客有上千人,甚至数千人,特别是七一前红色旅游的高峰日,日均游客超万人,今年尤为突出。10年七一南湖旅游呈现了“两多”现象:本地市民自发去的多了,外地游客留下来的也多;南湖革命纪念馆免费开放后,许多的当地市民都前来参观,特意来接受革命历史教育。 (二)政府对南湖的发展 嘉兴市政府对南湖景区进行实施湖水清淤、会景园、水上游等节点工程,将南湖革命纪念馆陈列内容进行重大改版,实施开设“南湖课堂”、扩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把桐乡茅盾纪念馆、海盐新四军澉北支队旧址红色旅游景点穿珠成链等大动作。同时率先连续举办三届声势浩大的“中国红色旅游交易会”,逐波把红色旅游活动引向一个新的层次,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眼球的聚焦点。 (三)群众的声音 南湖风景秀丽又是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最后的议程的地方,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是嘉兴红色旅游的昂龙头,是嘉兴人民的骄傲。所以政府对南湖的改善往往受到全嘉兴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 1、对南湖发展的看法 政府对南湖景区进行实施湖水清淤、会景园、水上游等节点工程。我也特别关注人民百姓的看法,上网查了相关统计资料,了解到大部分网民们对南湖水质、

嘉兴南湖游记_优秀作文

嘉兴南湖游记 七月一日,是暑假的第一天,妈妈对我说:“今天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5岁的生日,我带你去参观一下党的诞生地——浙江嘉兴的南湖!”我高兴地拍手高呼“妈妈最好了!” 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嘉兴南湖。七月的南湖鲜花遍地、绿树成阴,湖中那一池荷莲最引人注目,不禁让我想到了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那句名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代表廉洁、清正,孔繁森、焦裕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他们身上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上所具备的高贵品格。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地方就是攀登壕股塔。这座塔共有九层,我们拾级而上,爬上塔顶,放眼望去,一览众山小,整个南湖尽收眼底,所有事物都是那么渺小,我隐隐约约感受到:当年的革命先辈们也曾站在这座塔上,放眼远眺,他们胸怀大志,不忘初心,为国家,为民族的独立、富强,不懈努力,敢于拼搏,不怕牺牲! 我们在前往小瀛洲的路上,遇见了一群身着绿色汗衫的大哥哥、大姐姐,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原来他们是来自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大二学生,他们是在举行主题为“七一建党节·重温党的足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走当年“一大”代表们走过的路,希望能够牢记历史,展望未来,当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大哥哥们拿起旗

子让我郑重地签名留念,鲜红的旗子在七月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闪亮。从他们朝气蓬勃的身上,我真心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将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用自己的学识报效祖国。 后来,我们和这群大学生一起来到了历史悠久的烟雨楼,在造型独特的烟雨楼上,我遥望南湖上的那艘红船,这正是当年“一大”代表们开会的地方。多年后,他们带领人们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如今正逢建党95周年,我们也要描绘胸中的美丽中国梦。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从手机中翻出一张五年前在烟雨楼前的合影,当时我刚上一年级,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毛孩,如今即将踏入毕业班,这五年中,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间能见证她曾经走过的辉煌,再过五年,当党100岁生日时,我们还来嘉兴南湖!

红色旅游景点导游词讲解

红色旅游景点导游词讲解 13级会展一班冯美娜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导游小冯,这是我们的司机师傅王师傅,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进南湖,在走进那小小的画舫,看看这星星之火燃起的地方。南湖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国家5A级景区嘉兴南湖风景区,南湖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分为东西两湖,形似鸳鸯交颈,合称为鸳鸯湖。好的,南湖风景区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从前 后门有序下车。 首先呢,我们先从汇景园进入,在这里有一假山瀑布,上刻“南湖”二字,为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手迹。 接着,我们看到的就是醉仙楼,是根据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射雕 英雄传》中的场景而建,“醉仙楼”三字为金庸先生醉后大笔所书, 现在的醉仙楼为南湖风景区特色餐厅。 走过醉仙楼,我们前方的这座石碑就是“中国红色之旅”纪念碑,石碑旁栽种的石榴树和杜鹃,寓意革命事业千秋万代,红色之旅红红火火。 现在我们到了渡船码头,请各位游客带好门票,和我一起走上渡船。随着摆渡船,我们一起荡漾在南湖之上,南湖周边地势平坦,河 港纵横,地形犹如八卦,故又有“秀水福地”的雅称。自唐代起,南 湖以其“轻烟浮渚,微风拂来”的迷人景色,成为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嘉兴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其名,为浙江三大明湖。 然而,今天的南湖之所以能如此闻名遐迩,举世瞩目,更重要的

原因是因为在南湖上发生的一件令全中国为之振奋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续会,完成了全部议程,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湖也因此雄炳史册,成 为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南湖中著名的湖心岛了,湖心岛上有一亭,“名曰湖心亭”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每逢清明、荷诞、 中秋,吸引无数游人,画船歌舞,日夜不绝。宋朝诗人苏东坡曾三游 南湖赋诗四首于湖心亭上。“闻道南湖曲,芙蓉似锦张。如何一夜雨,空间水茫茫”便是其中佳句。 走上湖心岛,我们看到的是清晖堂,走过清晖堂我们就看到了江南名楼烟雨楼,相传此楼得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楼上可追溯到五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多次重建,亲眼目睹了中共一大南湖续会的全过程,是一大 的历史见证,匾额“烟雨楼”三字苍劲有力,庄重雄浑,是中共一大 代表董必武先生在1965年亲笔题写的。 现在我们到的地方为南湖革命纪念馆,是1959年在新中国建立十年后为纪念中共一大而建,纪念馆精心仿制了“一大”开会的游船,即红船(因当年南湖红船在抗日战争中被毁)停泊在这里供人瞻仰。 在当年的南湖红船上,中共一大得以续会,在破败不堪,内忧外患的 旧中国燃起了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今的南湖红船生动的向到访者展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是红色之旅的起始, 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见证。

浙江概况导游词

浙江概况导游词 【篇一:杭州概况导游词】 杭州概况导游词 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浙江省省会, 早就被民间誉为“人间天堂”。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钱塘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 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 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 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 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杭州市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高新(滨江)、萧山、 余杭8个区,建德、富阳、临安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全市 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千米。杭州市总人口大概在660万左右,也是我国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之一,更何 况每天还有成千上万来这里旅游观光的游客。 由于杭州历史悠久,文化和物质遗产丰富。 杭州名称最早的由来,是由大禹治水时曾经在这里舍杭登陆,杭就 是方舟,船的意思,后人于是就把杭州称之为禹杭,不知道从何时,为何事,老百姓把禹杭称为余杭,至今在杭州仍有余杭这个地名, 清朝最大的一个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就发生在余杭。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宋代诗词大家苏轼,曾先后任职杭州,写下 大量吟咏西湖山水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留传至今。 杭州能够发展到如今这样繁荣,最大的功臣就是吴越国的建立者——钱王镏,他的保境安民政策,使的中国大地有了一块在战火中休 养生息的土地。吴越国时,杭州文化建设上以造像艺术的成就最为 突出,飞来峰造像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北宋时间,杭州已成为东南第一州,南宋就更不用说了,中央政权 在此建都,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球第一大都会。宋 室南渡,全国的艺人云集杭州,大大促进了这里的繁荣。到了元代,

嘉兴南湖作文5篇_0

嘉兴南湖作文5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嘉兴南湖作文一:游嘉兴市南湖(642字)今天妈妈单位组织去嘉兴市南湖,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南湖,位于嘉兴市东南,那里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一来到南湖,就被眼前的风景迷住了,南湖周围有许多五彩缤纷的鲜花,水池里有魅力四射的喷泉,南湖几乎被“薄雾”笼罩着,雾霭里,隐隐约约可见红红的“南湖”二字,像含羞的少女。走进南湖,导游为我们讲解了各种疑问和注意事项。之后,导游给了我们各一张票说:“这张票是坐船的票,只有一张,丢了就没有了。”“坐船?”我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紧跟在导游身后,没过多久,就来到了一艘古老的船边,精心制作的船,让我目瞪口呆、大饱眼福,不禁鼓起掌来。听了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这艘船

还有故事: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这艘游船里举行,这艘游船被大家称作革命红船,原来,革命红船不是红色的,只不过因为它是红色革命的发源地,是一种象征。船里面其实很小,摆设也十分简单,几乎每个上船的游客都要在那俩个金黄色的椅子留张影,感受一下当年代表们的心情。我们坐在另一条船上悠闲地滑过,使人神清气爽。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座小鸟上,我跟着导游来到岛中心,看到些古老的文字,立刻用相机拍了下来,导游告诉我这里是烟雨楼。烟雨楼周围有郁郁葱葱的树木。烟雨楼的形状,更是雄伟了,朱红的瓦片,黄澄澄的牌匾,牌匾两边盘缠着两条栩栩如生的大龙,气势非凡、十分威武。之后,我才知道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得楼名。南湖的很多景点我还没一一讲,我把它留在了相机里,希望你有时间也身临其境、细细游赏。嘉兴南湖作文二:嘉兴南湖(648

嘉兴南湖风景区导游词

嘉兴南湖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南湖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希望大家在南湖景区游得尽兴,玩得开心。南湖,位于嘉兴城东南,古称陆渭池,马场湖,滮湖等。南湖又分东西两湖,而东西两湖形似鸳鸯交颈,因此又名鸳鸯湖。南湖总面积12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53.4公顷,水深2-5米。据史籍记载,五代时吴越王钱廖第四子广陵王钱元璙任中吴节度使时,在南湖之滨筑“登眺之所”,后才逐渐形成烟雨楼名胜。从唐代起,南湖以其“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成为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宋代以后南湖与绍兴东湖、杭州西湖合称为浙江三大名湖。 它是新中国的摇篮,因它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然而,它并不仅仅是红色旅游的革命圣地,它同样也是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而著称于世的人间胜景。它—浙江省嘉兴市南湖。 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一起并称为浙江三大名湖,坐落于嘉兴以南,有东西两湖,相连似鸳鸯交颈,故有“鸳鸯湖”之雅称。整个南湖风景区总面积200.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0.83公顷,水深2-5米。是个生态环境良好,景观特色鲜明,游憩景点丰富,服务设施完备的旅游风景名胜区。于2011年被正式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有国家、省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七处。其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烟雨楼和沈钧儒纪念馆

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揽秀园、文星桥、仓胜祠及舞跤石为嘉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湖原来是个被海水淹没的地方,随着长江和钱塘江携带而来的大量泥沙的不断沉积,导致陆地不断延伸,海水逐渐退出,变成洼地,后来由于运河各渠流水不断注入而形成湖泊。自古就以风景秀美而闻名遐迩,它虽不及杭州西湖的浓艳纤丽,也没有太湖“包孕吴越”的壮阔气势,却也天然本色、秀资天成,自有一番得天独厚的动人气韵。风光旖旎的南湖,四季宜人。春有湖畔柔柳如烟,夏有映日荷花满塘,秋有绿菱四海飘香,冬有飞雪素裹楼廊。四时不同的美景,为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所称赞。清代学者、一代词人朱彝尊就曾先后写下一百首南湖棹歌。乾隆皇帝更是在六次南巡之际,八次驻跸于南湖,沉醉于南湖的无限风光。 南湖不仅以秀丽的风光享有盛誉,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临近结束时,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8月1日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在这条红船上,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并选举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观后感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汪运亚 2016年9月9日,我作为县医院第一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很荣幸的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去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党的发源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同时这一天也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0周年。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给我们入党积极分子一次很有意义的机会去更加的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从而让我更加坚定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一大在1921年7月到嘉兴南湖一艘船舫中续会,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踏入南湖革命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影像照片实及物资料,睹物思人品史,在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华民族最紧迫需要的时候,致力于国家的自由民主、民族进步和繁荣富强,做出了重大努力、牺牲和贡献的历史物证,它们激励着第一批共产党员,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在参观过程中,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使我再次重温了中国近代史,勾起关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前进的历史的思索和回忆,激励着我不仅要关心当下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更要回顾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通过这些资料,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前进变化中的担当和责任,也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一系列战略思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参观学习,

只是工作和学习中的一个“加油站”和“充电器”。为期一天的组织生活,给我补充了更多的营养和力量,时间不长,但会成为我记忆中的一抹亮色,我将永远珍惜和怀念这次难得的相聚时光,对于每一位参观学习的入党积极分子来说,今后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具体工作等待我们去做,我们更要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新知识和感悟去指导工作实践,认真参政议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 结合当前党组织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对党章党规,一系列讲话的学习,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这一活动,非常有必要!“两学一做”关键是要端正思想作风,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成果。我觉得自己应该牢牢抓住这次学习和教育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党性意识,在单位里,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把“两学一做”融入到日常生活,认真学习,丰富头脑,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在平时的财务工作中,廉洁自律、公平公正、艰苦朴素,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尊重、热爱、服务群众,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紧密联系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和期望,争取努力早日成为一名出色的合格中国共产党员。

游嘉兴南湖,扬红船精神

游嘉兴南湖,扬红船精神 ——游嘉兴南湖之观后感5月19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公司27名党员在公司党支部张书记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位于浙江的革命圣地--嘉兴南湖。早就听说过嘉兴南湖和杭州西湖、绍兴爱湖合称为浙江三大名湖,其中嘉兴南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着称于世。 我们从早上6点半出发,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打破了往常的寂静,共同谱写了一首欢快的乐曲。终于,颠簸了2个小时后,我们抵达嘉兴南湖。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南湖优美的风景,常青的树木,清澈的湖泊,柔和的阳光交相辉映。我们这次来主要是为了重温历史,增强我公司的凝聚力,所以我们主要是观赏南湖红色旅游为主线的三个景点:会景园、湖心岛、南湖革命纪念馆,湖心岛位于南湖中间,其他三处散落于南湖四周,因此游船是南湖游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湖心岛和会景园相距不远,从会景园的游船码头登上游船七八分钟就到了。湖心岛位于南湖中心,全岛面积17亩。岛上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但我认为最具价值的还是停泊在湖心岛烟雨楼前的南湖红船。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分别代表全国7个早期共产主义组织,50多名党员。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夫人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这是一条单夹弄丝网的游船,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会议在中舱举行。会议结束后,代表们先后悄悄离船,当夜分散离开了嘉兴,他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中国的历史从此谱写出全新的篇章。为纪念这段历史,1959年嘉兴市按照当年“一大”开会时的样子仿制了一条游船(当年的游船在抗战时期绝迹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作为“一大”会议纪念船,停泊在烟雨楼前水面上,向人们生动展现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

嘉兴南北湖导游词3篇_导游词

嘉兴南北湖导游词3篇 海盐南北湖即南北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杭州湾北岸海盐县境内,是中国唯一集山、海、湖为一体的风景区。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嘉兴南北湖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嘉兴南北湖导游词范文1 南北湖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面积约35平方公里,地处杭沪苏甬等大中城市的中心地段,位于县城武原镇西南,距上海120公里,杭州80公里,苏州110公里,地域位置十分理想,交通便捷。整个风景区以南北湖为中心,东起长山,西至海宁界,北邻六里堰集镇,南濒杭州湾,由湖塘、三湾、鹰窠顶、谈仙岭、滨海五大景区组成。一堤横卧,分湖南北,不深却曲折,其间有岛;湖的南端是海,闻名中外的钱江潮就 在此形成,既能欣赏钱江潮源、石帆蜃气等奇景,也能海边拾趣;湖的四周山体连绵,松、竹、茶、橘……近翠远黛,簇拥一池碧水,可谓湖光山色,一片诗情画意。登山至鹰窠顶,将山海湖尽收眼底,农历十月初一,更可观东南奇景“日月并升”。南北湖春日桃红柳绿,百花争艳,茶树吐新;夏天万木垂荫,荷花竞放,湖海浪游;秋季遍野金黄,丹桂飘香,橘压枝头;冬时鹰窠睛雪,苍山皑皑,山海湖浑然一体。游山玩水看海,品茗品橘品笋,参与新鲜刺激的野外拓展训练,享受休闲度假之乐,一切近在南北湖!南北湖古名永安湖,历来是旅游胜地。宋绍定三年(1230)《海盐澉水志》卷三“水门”中记载:“永1/ 6

安湖……四周皆山,中间小堤,春时游人竞渡行乐,号为小西湖。” 历代文人雅士文徵明、黄宗羲、查慎行、许相卿、董沄、朱彝尊等曾专程往游,并留下不少唱和之作。明代董沄有《中秋泛永安湖》诗:青山影里弄扁舟,海色湖光并作秋。 午夜云山悲玉笛,九天雨露湿琼楼。 直凌牛豆同清泛,应有鱼龙识醉游。 万里长空传浩啸,冷然鸾凤在沧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北湖这一大自然恩赐的瑰宝,集山水之精华,聚人文之荟萃,成为钱塘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观光旅游。 南北湖三面环山,南临大海,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土特产颇多,当地农民有“春茶秋橘冬鸟腊,夏至杨梅满山红,桃熟笋肥枇杷黄,松花寒露两藫鲜”之说。 南北湖山不高,但层峦叠翠,水不深,但曲折蜿蜒,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享誉江南,成为名符其实的上海“后花园”,杭州“姊妹湖”,倍受世人关注。近几年来,风景区加大开发建设力度,景区面貌日新月异,游客人数逐年上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了发展南北湖风景区旅游事业,近年来,县人民政府逐年拨款修建,部分景点已修容一新。1984年成立南北湖风景区规划领导小组(后改为南北湖风景区管理处),同时组织力量对风景区进行勘察和规划,根据景区现有资源基础,划定三级保护范围。将原有“澉湖秋月”、 “云岫合璧”、“鹰窠晴雪”、“孟泉瀑布”、“茶磨松风”、“巫2/ 6

浙江省概况导游词.doc

浙江省概况导游词 浙江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导游在带领游客游玩时,要做好景点的介绍。下面是带来的浙江省概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浙江省概况导游词篇一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又称浙江)江流曲折而得名。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全省现辖2个副省级城市,9个地级市,36个县、22县级市和32个市属城区。全省常住人口4613多万。山海并利,物产丰富。浙江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省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1.06%,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内有耕地面积161.38万公顷,人均0.55亩,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居全国第4位。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桔、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盖率达54.6%,居全国前列。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全国第5位。岸长水深,为港口建设提供了得天

独厚的条件。全省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深水岸线105.8公里。目前全省有万吨级以上泊位55座,已初步建成宁波、舟山、温州、海门、乍浦五大港口为主体的港口群,其中宁波北仑港是中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可停靠30万吨级货轮,年吞吐量居全国第2位。 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代考古发掘表明,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全省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分别属于距今7020xx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20xx年的马家浜文化和5020xx年的良渚文化。春秋时期,浙江分属吴、越两国。秦朝在浙江设会稽郡。五代十国时期,临安人钱鏐建立吴越国。南宋建都杭州。元代浙江属江浙行中书省。明朝初年,改元制"行省"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11府、1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又改为省,浙江省建置至此大体确定。在历史的长河中,浙江人文荟萃。 有哲学家王充、陈亮、刘基、宋濂、王阳明、黄宗羲,诗人骆宾王、孟郊、贺知章、朱淑真、陆游,书法家王羲之、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画家马远、黄公望、徐渭、陈洪绶、任伯年、吴昌硕,科学家沈括,教育家蔡元培,以及章太炎、王国维等著名学者。自东汉到现代,载入史册的浙江籍文学家逾千人,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出现了鲁迅、茅盾、郁达夫、冯雪峰、徐志摩、丰子恺、吴晗、夏衍、艾青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建国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五分一。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浙江旅游资源

南湖公园精选作文500字5篇

南湖公园精选作文500字5篇 导语:绿草如茵,丛丛簇簇;林荫蔽天,郁郁葱葱。在这草木茂盛的大好时光里,我来到了清水秀丽的南湖公园。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南湖公园精选作文500字5篇,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南湖公园精选作文一我去过水平如镜的西子湖畔,欣赏过碧如蓝天的长白天池。但是,都比不上我家乡的南湖公园。 一块天在这里,仿佛更蓝了;一株草在这里,仿佛更绿了;一湖水在这里,似乎更清了;一个小女孩站在这里,看上去更心爱了…… 这里的天空,蔚蓝蔚蓝的,朵朵白云像一大片一大片美味的棉花糖。阳光和云朵在玩耍,阳光刚刚从云缝中钻出来,云又急忙把它们挡住,弄得地上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这里的草地,碧绿碧绿的,像一块大翡翠。树根边也许会有一两朵野花,淡紫的,粉红的;五瓣的,四瓣的,真漂亮!假如下过雨,草丛中还会出现几朵蘑菇,像一把把小伞。躲在草丛中的小蚂蚁,兴奋地看着草地上嬉戏玩耍的孩子们,开心地想:“大家都喜欢来这个公园玩,我住在这里实在太棒了!” 这里最美的要数宁静的湖水了。阳光照上去,波光粼粼。微风吹过,湖面泛起的一道道水纹静静地划向岸边。水中偶尔会飘过一两片青青的水草和粉中带白的荷花瓣。远处,有一座洁白如雪的玉石桥和一座五孔铁桥,把湖水分成了三块。站在玉石桥上向远眺望,茂密的树林,平静的湖水,偶尔飞过的水鸟……真令人心旷神怡!

每逢周末,繁忙了一周的人们相约来到南湖的草地上,支起了的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帐篷,两棵树之间还有孩子们的小吊床;湖里,飘荡着各种各样的小船……到处都是人们的欢声笑语,有了人们的参与,使得南湖公园这幅风景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条长椅,浓荫下;一片树林,幽静处;一尊雕像,心儿飞。不忍离去,不愿前行,这就是我家乡的公园,美丽的南湖! 南湖公园精选作文二小草换上了金黄的餐巾,连树阴也描绘着巧妙的画。送给大地一件盛装吗?是的,因为我们迎来了秋天,这个满带收获情的节日! 到处树叶都飘落了,唯一没有落叶的南湖还是风和日丽,四季常青,银杏树的叶子仍是春生秋落,但是两颗异性靠在一起也有一定的作用,银杏又有一些叶,虽然带有一点黄色的条纹,但从远处看更像一片大火,走近认真看像一把精致的小伞,美丽极了。茶花也不差,茶花大群的花苞挂在身旁,真让人不由奇异的问:是圆形?椭圆形?都不是,虽然美丽却说不出什么形状,只有喜欢。 湖水清如碧玉,明如玻璃,一群天鹅飞了过来,每一只都是黑色的,还有一个红冠,它们在吃着叶子,可是它们只吃小口,高贵得像王后一样。突然,扑哧一声,鱼游了过来,我心里一惊,若是被天鹅吃了咋办?不过,情形比较乐观,这是一条大鱼,十分灵敏,眼睛大大的张开嘴巴,仿佛在对我说:小朋友,你的担忧是多余的,它就头也不回的一摆而去。看到大鱼有惊无险,我才松了一口气,是啊!大自然就是这样上演着这一场场弱肉强食的比拼。

嘉兴概况的导游词

嘉兴概况的导游词 嘉兴概况导游词1 嘉兴地处长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北邻上海,西南连杭州,东南临杭州湾,西北接苏州,背倚太湖,遥连天目,处上海经济区黄金地带,是马家洪文化(距今7020__年)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被誉之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嘉兴还有众多的文化名胜,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旅游资源丰富,潮、湖、河、海自然风光极为优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因地处中纬度,夏令湿热多雨的天气比冬干天气短得多,嘉兴年平均气温15.9℃,浙嘉兴导游词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景观:举世闻名的海宁钱潮,丝绸古镇,市区南湖及烟雨楼,南湖革命纪念馆。 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勤劳智慧的嘉兴人民坚定信心,与难而进,奋发有为,实现新的跨越。我们坚信,嘉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一座长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南水乡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湾北央求迅速崛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地之一,嘉兴因南湖而出名。这里风景旖旎、民风淳厚、物产丰富、名人荟萃,是一座具有典型南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衍延2600多年的古朴与舒缓成为历史赋予嘉兴的独特个性。 嘉兴概况导游词2 嘉兴市位于浙省东北部、长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东临大海,南倚钱塘,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嘉兴市位于浙省东北部、长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市境陆域东西长92公里,南北宽76公里,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市境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吴淞高程),其中秀洲区和嘉善北部最为低洼,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间,部

浙江嘉兴导游词

浙江嘉兴导游词 嘉兴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今天学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浙江嘉兴导游词。 浙江嘉兴导游词篇1 嘉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北邻上海,西南连杭州,东南临杭州湾,西北接苏州,背倚太湖,遥连天目,处上海经济区黄金地带,是马家洪文化(距今7000年)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被誉之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嘉兴还有众多的文化名胜,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旅游资源丰富,潮、湖、河、海自然风光极为优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因地处中纬度,夏令湿热多雨的天气比冬干天气短得多,嘉兴年平均气温℃,浙江嘉兴导游词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景观:举世闻名的海宁钱江潮,丝绸古镇,市区南湖及烟雨楼,南湖革命纪念馆。 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勤劳智慧的嘉兴人民坚定信心,与难而进,奋发有为,实现新的跨越。我们坚信,嘉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一座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湾北央求迅速崛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嘉兴因南湖而出名。这里风景旖旎、民风淳厚、物产丰富、名人荟萃,是

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衍延2600多年的古朴与舒缓成为历史赋予嘉兴的独特个性。 浙江嘉兴导游词篇2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市境陆域东西长92公里,南北宽76公里,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市境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米(吴淞高程),其中秀洲区和嘉善北部最为低洼,其地面高程一般在米~米之间,部分低地米~米。全市有山丘200余个,零散分布在钱塘江杭州湾北岸一线,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点是位于海盐与海宁交界处的高阳山。市境为太湖边的浅碟形洼地,地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数千年来人类的

南湖作文

南湖作文 南湖作文一:南湖 (679字) 我舅舅家在岳陽,每次去拜访,总会去离那儿较近的地方——南湖。一直以来,去南湖是去玩,不是去赏,而当我真的有所领悟时,我第一次,用我的心去看,去赏,赏那风平浪静的南湖。 跨入初二,初一已成了过去,但我仍是放不下,放不下那低下的成绩。考试过后,又去了岳陽,来了舅舅家,那天天气不错,便提议,又去南湖。很快,到了,我机械般的从车上走了下来,看到拥挤的人群,便生出了打道回府的念头,可大家都不赞同,结果我被勉强的拉了进去,大家还是像往常一样往人群聚集地走去,那边有很多娱乐设施,我有点厌倦了,我说:“我去南湖边,你们等一下来找我就是的了。”说完,往返方向走开。来到南湖边,专注地看着被晚风吹拂着的湖面,皎洁的月光与灯光交错的映在微波粼粼的湖面,我站在石栏后,休息了一会儿,不经意间,我那双明亮的眼睛看到了漫漫浮现出的自己的倒影,我仔细地看着,用心的看着,平静的看着,仿佛感觉到湖中的影子在对我说:“过去了,就不能重新来过,为何不把握好现在?”刹那间,人流中的我如梦初醒,我现在是一个失败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我也是一个失败者,时间不会停止,只会无情的流逝,我为何不振作起来与它抗衡,未来的好坏只把握在我的手中。广场上形形

色色的人,都还有未来,都还有时间,只不过有的人是奋斗拼搏后的休息,有的人是几经波折后的重新来过,我,应该也是一种人吧,是一种颓唐的人,还是一种坚强的人呢? 南湖,一面清镜。 人,还是那么多;湖面,还是那么平静;我,还是停留在那儿,在瞬息万物中,变化了的,只有我的决定,当我决心重新来过时,舅舅来了,他说:“该走了,明天还要读书呢。”是的,我还有明天。 南湖作文二:南湖 (273字) 南湖在南湖区的一条小路对面。南湖风景优美,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春天,小树长出了嫩绿的叶。人们看那小树嫩绿的叶子,笑了。夏天,小树的叶子绿的象要烧黑的样子。小鸟飞到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象在说:“小树真热,但样子很好看。”秋天,橘子在树枝上“微笑”;苹果深红的,像笑红了脸;梨雪白雪白的,像白雪公主那样白,第一个叫人们来摘呢。水果树上还有许多种类的水果,都在叫人们来摘呢。冬天,南湖的雪飘飘扬扬,有的落在房顶上,有的落在草地上……最美的要算小树了。雪落在小树上,小树像披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在雪里“跳舞”。 南湖一年四季风景优美,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嘉兴梅花洲导游词_导游词

嘉兴梅花洲导游词 梅花洲,位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源地——浙江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嘉兴梅花洲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嘉兴梅花洲导游词范文1 梅花洲景区坐落于南湖区最大的镇——凤桥镇。凤桥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盛产水蜜桃,并有民间艺术黑陶、竹刻、陶笛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大嘉兴经济文化相益得彰。 凤桥梅花洲,因地块“五方错峙,川流幽抱,状若梅萼”,故而称之梅花洲。梅花洲五瓣皆环水陆地,相互通行往来,但藉桥梁,故历代所建古桥甚多,逐渐形成了桥梁尤为集中的特色。梅花洲景区规划面积达120xx亩,原有的金刚桧、菩提树、鉴泉、四佛石、梅花洲、青莲池、香花桥、白云丘等“梅花洲八景”,将原貌重现。马家浜文化遗址、南朝石佛寺、千载树龄古银杏、三步两爿桥和明清老宅等灿烂文明印记,给凤桥镇留下了独特的江南人文景观,和无限的地域人文旅游开发前景。地块首创大区域景区禅修中心,以千年醇厚的养身、养神、养生的修养魅力,形成地域新禅养文化中心。 嘉兴梅花洲导游词范文2 梅花洲,位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源地——浙江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南朝定宋永初三年时间石佛寺建于此,因形成五瓣状,其间草木葱郁、曲径通幽、大小河流穿梭潆洄犹如梅花,故名梅花洲。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1/ 3

经历了15个世纪的风雨沧桑,梅花洲地块河道肌理依旧保存完好, 堪称奇迹。 梅花洲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只有百里距离,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在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闲适已成为奢侈品,隐居也成为很多都市人的梦想。景区以“灵动水乡,写意江南”为核心思想,通过观光、休闲、禅修、会议、住宿和生态等项目植入,真正成为集合禅意体验、心灵度假与隐逸栖居的区块,构筑一副精致的江南风情画卷,打造一个江南文化的一站式体验区。使得这里真正成为有地方可去,有东西可玩,有活动可参与的精品旅游区。 梅花洲,位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源地——浙江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南朝定宋永初三年时间石佛寺建于此,因形成五瓣状,其间草木葱郁、曲径通幽、大小河流穿梭潆洄犹如梅花,故名梅花洲。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经历了15个世纪的风雨沧桑,梅花洲地块河道肌理依旧保存完好,堪称奇迹。 重建后的梅花洲景区规划面积达120xx亩,原有的金刚桧、菩提树、一鉴泉、四佛石、梅花洲、青莲池、香花桥、白云邱这“梅花洲八景”将原貌重现。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遗址将集中展示,和1520xx年历史的石佛寺,1300多年树龄的千年古银杏,1250多年历史的三步两爿桥还有记录300多年历史的明清老宅等灿烂文明印记的辉煌再现,给凤桥镇留下了独特的江南人文景观。地块首创大区域景区禅修中心。以四季农业观光、长廊临河闻茶、书院知晓春 秋等悠然情趣,更多体会了梅花洲最江南的一面。 2/ 3

最新嘉兴烟雨楼导游词

最新嘉兴烟雨楼导游词 嘉兴烟雨楼导游词范文1 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建筑面积640余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 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楼名。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公元936-947年),初位于南湖之滨,吴越王第四子中吴节度史、广陵郡王钱元镣"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后毁。遗址现无存。 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岛。第二年仿"烟雨楼"旧貌,建楼于岛上,后经过扩建、重建,逐渐成为具有显著园林特色的江南名楼。 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烟雨楼,先后赋诗二十余首,盛赞烟雨楼图。烟雨楼在湖心小岛,建起后,几经兴废,历史沧桑,直到民国7

年(1918)嘉兴知事张昌庆会绅募捐款重建烟雨楼。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园林焕发新貌。才形成现在的格局。烟雨楼--- "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登烟雨楼望南湖景色,别有情趣。夏日倚栏远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天细雨霏霏,湖面上下烟雨朦胧,景色全在烟雾之中。 五代后晋时(940年前后),吴越国广陵王钱元镣在南湖畔建楼舍为"登眺之所",其时并无"烟雨楼"之名。据《至元嘉禾志》载,烟雨楼三字始见于南宋吴潜《水调歌头·题烟雨楼》词。湖畔的烟雨楼虽几易其主,选经兴废,但一直是观赏湖光的佳处。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嘉兴知府赵瀛在湖心岛上建烟雨楼,从此楼在湖中。后几度修葺,至明末楼毁,清初再建。主楼坐南朝北,面对城垣。到乾隆帝南巡时,烟雨楼改建为南向而北负城郭。 乾隆六下江南,多次登烟雨楼,一再赋诗,备致赞赏,曾亲画烟雨楼图。刻石置于楼中,并照此楼的样式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青莲岛上仿建一所楼阁,亦名烟雨楼。清同治初年,烟雨楼又毁于战火,直到民国7年(1918)才重建主楼,形成现在的格局。抗日战争期间,烟雨楼被日寇强占作"华中铁道公司"食堂,抗战胜利后才恢复开放。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园林焕发新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