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法提金的基本原理1121212
贵金属选冶理论与技术第三章氰化法提金工艺.

6、贵液中的杂质
溶液中所含杂质如铜、汞、镍及可溶性硫化物等都是置换金的 有害杂质。
(1)铜的络合物与锌反应时,铜被置换而消耗锌,同时铜在锌的 表面形成薄膜防碍金的置换,其反应式:
2Na2Cu(CN)3 + Zn = 2Cu + Na2Zn(CN)4 + 2NaCN (2)汞与锌发生反应生成的汞与锌合金使锌变脆,影响金的置换
一、堆浸法提金生产的主要经验
(1)破碎。根据矿石性质及工艺要求,实行不同的破 碎工艺流程。经过对堆浸矿山的调查,主要分三种 情况:废矿石堆浸一般不破碎(占30%),二段破 碎后矿石粒度为30~50mm(占53%),三段破碎后 矿石粒度为9~19mm(占17%)。
实践证明:破碎是保证矿石具有良好渗透性,提高 金的浸出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
锌粉置换:氰浓度为0.03~0.06%,碱浓度为0.01~0.03%。
2、氧的浓度
金在氰化物中溶解必须有氧参加,而置换是金溶解 的逆相过程,置换过程中的溶解氧对置换是有害的。 氧的存在会加快锌的溶解速度,增加锌耗,大量产 生氢氧化锌和氰化锌沉淀而影响置换。
溶氧量:生产中,一般控制溶液中的溶解氧时在 0.5mg/L以下。
(2)若溶液中CN-低浓度时,氰锌络合物分解并生成不溶解的氰 化锌(白色沉淀):
Zn(CN)2-4 + Zn(OH)2 = 2Zn(CN)2 +2OH总之: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氢氧化锌和氰化锌沉淀会沉积在锌的
表面妨碍金的置换,所以在金的置换过程中,要保持溶液中 有一定的氰化物和碱的浓度,避免Zn(OH)2 和 Zn(CN)2的生 成,使金的置换过程顺利进行。
第三章 氰化法提金工艺
氰化法提金工艺

氰化法提金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氰化法提金工艺,这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玩意儿呢!你想想看,金子啊,那可是闪闪发光让人眼馋的宝贝呀!而氰化法就是能把金子从各种矿石里给弄出来的厉害手段。
就好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能把隐藏起来的金子给变出来。
氰化法提金呢,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氰化物的特性来和金子发生反应。
这就好比是两个好朋友,一见面就紧紧拥抱在一起啦。
氰化物就像是个热情的小伙伴,紧紧抱住金子不撒手。
不过呢,这个过程可不能马虎。
就像做饭一样,得掌握好火候和调料的用量。
氰化物的浓度呀,反应的时间呀,温度呀等等,都得恰到好处。
不然,要么金子提不出来,要么可能会出啥岔子呢。
咱再打个比方,这氰化法提金就像是一场精密的手术。
医生得小心翼翼地操作,不能有一点差错。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得精心照料,稍有不慎可能就前功尽弃啦。
而且呀,这氰化法提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的。
得有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得认真对待才行呢!你说要是设备不行,那不就像是战士上战场没带好武器一样嘛,怎么能打胜仗呢?还有啊,安全问题可不能忽视。
氰化物可不是好惹的,要是不小心弄不好,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就像家里的电老虎,你不注意它就会咬你一口。
所以呀,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万分小心,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但是呢,一旦掌握好了这个工艺,那可就厉害啦!能把那些藏在矿石里的金子都给弄出来,那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个大宝藏!总的来说,氰化法提金工艺是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它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小心操作,就一定能从里面掏出大把大把的金子来!不是吗?。
氰化浸出技术(精品课件)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课件
工艺指标 原矿品位:12.05g/t 尾渣品位:0.44 g/t 载金炭品位:7800 g/t 解吸炭品位: 266 g/t 总回收率:94.02% 浸出率96.35% 吸附率98.57% 解吸率96.61%, 电积率98.65%, 冶炼回收率99.0%
5.4.3 细菌浸金
用细菌的新陈代谢产物直接浸金, 称为 细菌浸金. 代谢产物中有大量氨基酸, 如天门冬氨酸, 丝氨酸, 组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能对金起 络合作用. 细菌从矿石中溶金可分为以下阶段: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课件
(1)潜伏阶段. 3~5个星期. (2)溶解阶段. (3)溶解度阶段. (4)最终阶段. 5.5 金的熔炼 熔炼设备: 中频感应炉 熔剂:
碳质金矿
已经溶解的金被碳吸附,提取不出来
黏土质金矿
氰化浸出的矿浆过滤性差,已经溶解的金及氰化物明显地被泥质矿物吸附
含铁金矿
金粒表面生成氢氧化铁膜,使金溶解难以进行
金矿难处理程度分类
浸出率/%
难处理程度
95~100
易浸
80~95
轻度难浸
50~80
中度难浸
0~50
高度难浸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课件
5.4.2 细菌氧化-氰化浸出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课件
(3)实例 高砷精金矿:Au48.3%, Fe28.8%, As12.31%, S24.09%, SiO213.13%. 菌种为铁硫杆菌。矿净化液固比为9:1, 反应时间6天,pH值降至1.3~1.4, 砷质量 分数降至1%,脱砷率为94%.金氰化浸出 率为95%.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课件
(1) 搅拌浸出法: 搅拌氰化是将矿石或精矿经细磨浓缩后在搅 拌浸出槽中进行氰化浸出。 工艺流程见图。 搅拌浸出优点:反应速度快、提取率高。 搅拌浸出工序:磨矿、浓缩、浸出。 通常粒度范围是-0.074mm,液固比(1.5~1): 1, 氰化物的质量分数为0.01~0.1%或0.02~0.05%, CaO质量分数0.01~0.03%,充气下搅拌24小 时以上, 金溶解率大于95%.
氰化法提金的基本原理21212

氰化法提金的基本原理21212
1.破碎和磨矿:首先,原料黄金矿石会经过破碎和磨矿的过程,将矿石变为细小的颗粒,以增加表面积,使金与化学试剂更容易接触。
2.溶解黄金:破碎和磨矿后的矿石会被加入到含有氢氧化钠和氰化物的溶液中。
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将金矿石中的杂质分离出来,而氰化物则会将黄金溶解。
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u+2CN-+O2+H2O→[Au(CN)2]-+OH-
3.吸附黄金:溶液中的黄金离子[Au(CN)2]-会与活性炭或其他吸附剂反应,形成火山状吸附剂。
Au(CN)2-+C→Au(CN)2-+C
这一步是为了将黄金固定在吸附剂上,以便后续步骤进一步提取。
4.脱附黄金:吸附剂上的黄金会被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中的氧气氧化。
反应方程式为:
Au(CN)2-+2OH-→Au(OH)2-+2CN-
Au(CN)2-+4CN-→[Au(CN)4]2-
5.脱水和回收黄金:在脱附过程中得到的金化合物会被过滤和干燥,然后经过水解反应生成金粉:
[Au(CN)4]2-+2H2O→2Au+4CN-+4OH-
这样得到的是主要含有黄金的固体金粉。
总结:氰化法提金的基本原理是先将黄金矿石破碎和磨矿,使黄金更易溶解。
然后将矿石放入氢氧化钠和氰化物的溶液中进行溶解反应,形成黄金离子。
接下来,通过吸附剂将黄金离子固定在活性炭等吸附剂上。
脱附步骤将黄金离子转化为黄金化合物,然后脱水和回收黄金,得到最终的金粉。
该方法具有高效、高回收率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并被广泛应用于金矿加工。
几种氰化法提金介绍备课讲稿

几种氰化法提金介绍2016-12-06 廖德华紫金矿业HOT全球矿业资讯1.氰化法提金概述氰化法提金是以氰化物的水溶液作溶剂,浸出含金矿石中的金,然后再从含金浸出液中提取金的方法。
氰化法提金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步骤:(1)氰化浸出:在稀薄的氰化溶液中,并有氧(或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含金矿石中的金与氰化物反应生成一价金的络合物而溶解进入溶液中,得到浸出液以氰化钾为例,反应式为:4Au+8KCN+2H2O→4KAu(CN)2+4KOH氰化浸出金的工艺方法有槽浸氰化法和堆浸氰化法两类。
槽浸氰化法是传统的浸金方法,又分渗滤氰化法和搅拌氰化法两种;堆浸法是近20年来才出现的新技术,主要用于处理低品位氧化矿。
自1887发现氰化液可以溶金以来,氰化法浸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实践,工艺比较成熟,回收率高,对矿石适应性强,能就地产金,所以至今仍是黄金浸出生产的主要方法。
(2)沉积提金:从氰化浸出液中提取金。
工艺方法有加锌置换法(锌丝置换法和锌粉置换法)、活性炭吸附法(炭浆法CIP和炭浸法CIL)、离子交换树脂法(树脂矿浆法RIP和RIL)、电解沉积法、磁炭法等。
锌粉(丝)置换法是较为传统的提金方法,在黄金矿山应用较多;炭浆法是目前新建金矿的首选方法,其产金量占世界产金量的50%以上;其余方法在黄金矿山也正日渐得到应用。
2.渗滤氰化法渗滤氰化法是氰化浸出的工艺方法之一,是基于氰化溶液渗透通过矿石层而使含金矿石中的金浸出的方法,适用于砂矿和疏松多孔物料。
渗滤氰化法的主要设备是渗滤浸出槽。
渗滤浸出槽通常为木槽、铁槽或水泥槽。
槽底水平或稍倾斜,呈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槽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为5~12米,高度一般为2~2.5米,容积一般为50~150吨。
渗滤氰化法的工艺过程:(1)装入矿砂及碱:要求布料均匀,粒度一致,疏松一致。
有干法和湿法两种装法。
干法适于水分在20%以下的矿砂,可用人工或机械装矿。
湿法是将矿浆用水稀释后,用砂泵扬送或沿槽自流入槽内。
氰化法提金树脂的工作原理与选用

氰化法提金树脂的工作原理与选用氰化法提金树脂的工作原理与选用他的特点有:1.他的吸附量较大,树脂的饱和吸附量达10~16,2.他的吸附速度快,是一般椰壳碳吸附速度的五倍以上,使用吸附柱串联起来进行吸附的方法有很高的吸附速度3.选择性较好,对其他金属离子(如铜,镍,铁,铅等)的干扰程度小4.抗污染性能较好,可以用纯洁水或氯化钠溶液对他进行清洗5.适用范围较广,重要应用于氰化溶液中金的吸附,也可以适用于对酸性溶液甚至王水中溶解的金的吸附6.适应条件宽,他对吸附条件PH值的要求不是太苛刻7.提炼金的后处置方法多样,可以进行液体解吸再火法提炼,也可以直接炭化后烧掉,直接提炼成单质金颗粒,回收率较高8.可以对超低浓度的金贫液进行吸附,*小的金溶液浓度可以实现1PPM,这样可以对含量超低的金贫液和废液进行合理的回收及利用,削减不必须的挥霍和损失氰化法提金树脂的工作原理与选用一、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原理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聚合物,带有相应的功能基团。
一般情况下,常规的钠离子交换树脂带有大量的钠离子。
当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高时,离子交换树脂可以释放出钠离子,功能基团与钙镁离子结合,这样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降低,水的硬度下降。
硬水就变为软水,这是软化水设备的工作过程。
离子交换树脂当树脂上的大量功能基团与钙镁离子结合后,树脂的软化本领下降,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流过树脂,此时溶液中的钠离子含量高,功能基团会释放出钙镁离子而与钠离子结合,这样树脂就恢复了交换本领,这个过程叫作“再生”。
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软化水设备的标准工作流程重要包含:工作(有时叫做产水,下同)、反洗、吸盐(再生)、慢冲洗(置换)、快冲洗五个过程。
不同软化水设备的全部工序特别接近,只是由于实际工艺的不同或掌控的需要,可能会有一些附加的流程。
任何以钠离子交换为基础的软化水设备都是在这五个流程的基础上进展来的(其中,全自动软化水设备会加添盐水重注过程)。
离子交换树脂二、离子交换树脂的选用在离子交换水处置的设计中,应依据原水的水质。
氰化物炼金原理

氰化物炼金原理炼金术作为古代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深受人们的兴趣。
其中,氰化物炼金原理作为炼金术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探索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氰化物炼金原理的概念、历史、实验方法以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念氰化物炼金是一种通过利用氰化物化合物进行金属提取和转化的炼金方法。
氰化物是一种由氰基(CN-)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组成的化合物。
氰化物炼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氰化物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使金属离子易于被提取或转化。
二、历史氰化物炼金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在埃及,人们发现了氰化物矿石中的金属含量较高,并通过将矿石与氰化物反应,将金属提取出来。
而在希腊,人们则通过将黄金与氰化物混合,制造出一种可以涂在物体表面的金属涂层。
三、实验方法1. 氰化物浸取法:将含金矿石与氰化物溶液混合,使金属与氰化物形成络合物,然后通过过滤、沉淀等步骤将金属离子与络合物分离,最终得到金属。
2. 氰化物还原法:将金属氧化物与氰化物混合,通过还原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并与氰化物形成络合物,然后通过一系列步骤将金属离子与络合物分离,最终得到金属。
3. 氰化物合成法:通过将金属离子与氰化物反应,生成金属氰化物。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制备金属氰化物化合物,而不是提取金属。
四、应用1. 金矿提取:氰化物浸取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金矿提取方法之一。
通过将含金矿石与氰化物溶液反应,形成金氰化物络合物,再将络合物分离出来,进一步处理得到金属金。
2. 金属加工:氰化物电镀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
通过将金属与氰化物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金属涂层,从而起到保护和美化的作用。
3. 化学合成:氰化物在有机合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氰化物可以作为一种碳源,与其他化合物反应生成有机化合物。
此外,氰化物还可用于制备药物、染料等化学品。
氰化物炼金原理作为炼金术的重要一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氰化物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可以实现金属的提取、转化和合成。
氰化法提金工艺

氰化法提金工艺1、氰化物溶金机理氰化法是用氰化物从矿石中浸取金并把溶液中的金分离出来的方法,其基本化学反应式为:4AU+8NaCN+O2+2H2O→4Na AU(CN)2+4NaOH它包括氧的吸收溶解,其组分扩散到金表面,吸附,电化学反应等步骤。
其中O2和CN –的扩散对金的浸出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浸出药剂可用于溶金的氰化物有:KCN、NaCN、NH4CN、Ca(CN)2选择氰化物时,应综合考虑氰化物对金的溶解能力、化学稳定性、耗量及价格等。
我国黄金矿山大多采用NaCN。
3、保护碱氰化物损耗除了机械原因外,还有化学原因:一是氰化物的水解生成HCN气体挥发造成损失和危害;二是溶液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及硫化物氧化生成的酸(H2SO3,H2SO4)也与氰化物作用生成HCN气体;三是黄铁矿氧化时,除生成H2 SO4外,还生成一些硫酸亚铁(Fe SO4),与氰化物作用生成Fe (CN)6 ,而当溶液中有碱和氧时,Fe SO4可氧化为Fe2(SO4)3,再与碱作用生成Fe(OH)3沉淀,Fe(OH)3不与氰化物反应,因而,加入碱起到保护氰化物的作用,加入的碱叫做保护碱。
生产中通常用石灰作保护碱。
4、影响金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4.1、氰化物和氧的浓度氰化物的浓度和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是决定金溶解速度两个主要因素。
金在稀氰化物溶液中溶解速度大,这是因为氧在稀氰化物溶液中溶解度较大,扩散速度也较快,因而保证了溶金需要的最低氧浓度。
不同矿石的氰化物耗量不同是因为矿石中含有不同量消耗氰化物的杂质。
常规的氰化物浓度一般在0.03%~0.10%之间。
4.2、温度金在氰化液中的溶解速度与温度有关,通常温度高溶解速度快,在无特殊工艺要求的条件下,使矿浆温度维持在150C~250C即可满足浸出的要求。
4.3、金粒的大小和形状金的溶解速度与金粒暴露的表面积成正比,因此氰化作业的磨矿粒度要比浮选更细一些。
4.4、矿浆浓度和矿泥矿浆浓度和矿泥含量直接影响溶剂的扩散速度和溶剂与金粒的接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氰化法提金的基本原理?888
(2006-1-10)
氰化法提金的基本原理?氰化法提金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
氰化法提金是从金矿石中提取金的主要方法之一。
氰化物对金溶解作用机理的解释目前尚不一致,多数认为金在氰化溶中有氧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生成一种金的络合而溶解其基本反应式为:4Au+8KCN+O2+2H2O—
4KAu(CN)2+4KOH
一般认为金被氰化物溶解发生两步反应:
2Au+4KCN+O2+2H2O—
2(CN2+H2O+2KOH 2Au+4KCN+O2+H2O2—2KAu(CN)2+2KOH
金的表面在氰化物溶液中逐渐地由表及里地溶解。
溶液中氧的浓度与金的溶解速度有关. 浸出时氰化物浓度一般为,金的溶解速度随氰化物浓度的提高而呈直线上升到最大值。
然后缓慢上升,当氰化物浓度达时,金的溶解速度和氰化物浓度无关,甚至下降(因氰化物水解)。
金的溶解速度随氧浓度上升而增大,采用富氧溶被或高压充气氰化可以强化金的溶解。
氰化试剂溶解金银的能力为:氰化铵>氰化钙氰化钠>氰化钾。
氰化钾的价格最贵,目前多数使用氰化钠,氰化物的耗量取决于物料性质和操作因素,常为理论量的20-200倍.
物料性质影晌金的浸出率。
氰化法虽是目前提金的主要方法,但某些含金矿物原料不宜直接采用氰化法处理,若矿石中铜、砷、锑、铋、硫、磷、磁铁矿、白铁矿等组分含量高时将大大增加氰化物耗量成消耗矿桨中的氧。
降低金的浸出率,矿石中含碳高时,碳会吸附已溶金而随尾矿损失。
预先氧化焙烧或浮选方法可除去有害杂质的影晌。
氰化物水解反应为:KCN+H2OyKOH+HCN因此会挥发出有毒的HCN;加入石灰是氰化物水解减弱,上式反应向左方向进行,减少氰化物的损失。
石灰还有中和酸类物质作用并可沉淀矿浆中得有害离子,使金的溶解处于最佳条件,常用石灰作保护碱。
石灰加入量使矿浆值达到11~12为宜,矿浆lang=EN-值过高时对溶金不利。
金粒大小主要影晌氰化时间,粗拉金(>74微米)的溶解速度慢。
所以氰化前采用混汞、重选或浮选预先回收粗粒金是合理的。
在磨矿过程中使细金粒充分单体解离仍是提高金的浸出率重要因素。
氰化时矿泥含量和矿浆浓度直接影晌组分扩散速度。
矿浆浓度应小于30~33%。
矿泥多时矿浆浓度应小于22-25%,但浓度不宜过低,否则增加氰化物的消耗。
氰化时间取决于物料性质、氰化方式及氰化条件而异。
一般搅拌氰化浸出时间常大于24小时,有时长达40小时以上,氰化碲时需72小时,渗滤氰化浸出需五天以上。
从氰化浸出液中提金的方法有哪些方法?
从氰化浸出液中提金的方法比较多,如果用炭浆法(CIP).炭浸法(CIC),磁碳法(MCIP)或树脂交换法可以去固液分离作业。
一般氰化矿浆经固液分离得到贵液(含金溶液).从贵液中提金的方法有锌置换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或电解沉积法。
用金属锌丝或锌粉从贵液中把金置换沉淀是常用的方法。
贵液在进入置换沉淀作业之前经澄清以除去其中的矿泥和悬浮物,因这些杂质对下一步的置换沉淀作业有害.
锌置换沉淀金的基本原理是:在贵液中的锌会溶解于溶液中而使金沉淀出来,贵液中的离子Au(CN)2-与Zn作用的反应式通常写成:
2KAu(CN) 2+3Zn+4KCN+2H2O
2Au↓+2K2Zn(CN)4+K2ZnO2+H2
锌置换时溶液中必须有足够的氰化物和碱,否则含金溶液中的溶解氧会是已沉淀的金粉再溶解而使锌氧化成Zn(OH)2沉淀
还有溶液中的K2Zn(CN)4会分解成不溶的氰化锌沉淀
这些氢氧化锌和氰化锌为白色沉淀会罩在金属锌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而妨碍了锌从贵液中对金的置换作用。
所以往沉淀箱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铅和硝酸铅有助于锌的溶解而更好置换沉淀金。
贵液中含有可溶性硫化物.汞.铜等渣置均有碍于金的置换沉淀。
氰化碳浆法提金的基本原理?其工艺过程的主要作业有哪些?
炭浆法提金工艺是氰化提金的方法之一。
是含金物料氰化出完成之后,一价金氰化物〔KAu(CN)2〕进行炭吸附的工艺过程。
人们早已发现活性炭可以从溶液中吸附贵金属的特性,开始只从清液中吸附金,将载金炭熔炼以回收金。
由于氰化矿浆须经固液分离得到清液和活性炭不能返回使用,此法在工业上无法与广泛使用的锌换法竞争。
后来用活性炭直接从氰化矿浆中吸附金,这样就省去了固液分离作业;载金活性炭用氢氧化钠和氰化钠混合液解吸金银,活性炭经过活化处理可以返回使用。
因此近年来炭浆法提金发展成为提金新工艺,我国在河南省灵湖金矿和吉林省赤卫沟金矿等建成了应用炭浆法提金工艺的生产工厂。
炭浆法提金工艺过程包括原料制备及活性炭再生等主要作业组成。
其工艺流程见图6-l 2。
一、原料制备
把含金物料碎磨至适于氰化粒度,一般要求小于目,并除去木屑等杂质,经浓缩脱水使浸出矿浆浓度达到-Roman">45~50%为宜
二搅拌浸出
与常规氰化法相同,一般为5~8个搅拌槽。
三. 炭吸附
氰化矿浆进入搅拌吸附槽(炭浆槽),河南省灵湖金矿在吸浆槽中装有格式筛和矿浆提升器,用它实现活性炭和矿浆逆向流动,吸附矿浆中已溶的金,目前格式筛的筛孔易被活性炭堵塞,要用压缩空气清扫。
四、载金炭解吸
目前可用四种方法解吸:(1)热苛性氰化钠溶液解吸;(2)低浓度苛性氰化钠溶液加酒精解吸;
(8)在加温加压条件下用苛性氰化钠溶液解吸;(4)高浓度苛性氰化钠溶液解吸。
五、电积法或常规锌粉置换沉淀金
载金炭解吸可得到含金达600克/米3的高品位贵液,经电积或锌置换法得到金粉,并送熔炼得到金锭。
六、活性炭的再生利用
解吸后的活性炭先用稀硫酸(硝酸)酸洗,以除去碳酸盐等聚
积物,经几次返回使用后需进行热力活化以恢复炭的吸附活性。
炭浆法提金主要适用于矿泥含量高的含金氧化矿石,由于矿石含泥高,固液分离困难,现有的过滤机不能使贵液和矿渣有效分离,因此常规的氰化法不能得到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实践表明:炭浆法提金在工业生产上取得了好成果,灵湖金矿含金8克/吨左右,金的总回收率达到93~94%。
硫脲法提金的基本原理?影响硫脲溶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硫脲又名硫化尿素,分子式为SCN2H4,结构式为
NH2.
S=C<,白色具光泽菱形六面体,味苦,密度为1.405
NH 2
克/厘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硫脲毒性小。
无腐蚀性对人体无损害。
硫脲能溶金为试脸所证实,在氧化剂存在下,金呈Au(SCN2H4)2+络阳离子形态转人硫脲酸性液中。
硫脲溶金是电化学腐蚀过程,其他化学方程式可以用下式表示:
Au+2SCN2H4Au(SCN2H4)+2+e
选择适宜的氧化剂是硫脲酸性溶金的关键问题,较适宜的氧化剂为Fe3+和溶解氧,因此硫脲溶金的化学反应式可表为:
硫脲溶金所得贵液,根据其所合金量的高低,可采用铁、铝置换或电积方法沉金,金泥熔炼得到合质金。
金泥熔炼工艺与氰化金泥相同。
硫脲溶金时的氰出率主要取决于介质PH值、氧化剂类型与用量、硫脲用量.矿物组成及金粒大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及浸金工艺等因素。
硫脲在碱性液中不稳定,易分解为硫化物和氨基氰。
但硫脲在酸性介质中较稳定。
因此从硫脲的稳定性考虑,硫脲提金时一般采用硫脲的稀硫酸溶液作浸出剂,而且应该注意先加酸后加硫脲,以免矿浆局部温度过高而使硫脲水解失效。
介质酸度与硫脲浓度有关,酸度在随硫脲浓度提高而降低,在常用硫脲用量条件下介质PH 值小于1.5为宜,但酸度不宜太大,否则会增加杂质的酸溶量。
硫脲溶金时需增加一定量的氧化剂,较为理想的氧化剂为二氧化锰、二硫甲脒、高价铁盐和溶解氧。
硫脲酸性液溶金时只要维持矿浆中溶解氧的浓度,高价铁盐可得到再生。
硫脲为有机络合物,在酸性液中可以和许多金属阳离子形成络阳离子,除汞外,其他金属的硫脲络阳离子的稳定性小,因此硫脲酸性液溶金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但原料中的铜、铋氧化物会酸溶,并与硫脲络合而降低硫脲浸金效果和增加硫脲用量,原料中含较多量的酸溶物(如二价铁、碳酸盐、有色金属氧化物等)和还原性组分时会增加氧化剂及硫酸的消耗,并降低金的浸出率。
但铜、砷、锑、铅等硫化矿物对硫脲溶金的有害影响较小,因此硫脲酸性液溶金可以从复杂的难选金矿物原料选择性提取金银。
金粒大小是影响金浸出率的因素之一。
硫脲溶金速度随浸出温度上升而提高,但硫脲的热稳定小,温度过高易发生水解而失效,矿浆温度不宜超过55℃,一般在室温下进行硫脲提金。
金的浸出率一般随硫脲用量的增大而提高,由于硫脲提金主要靠高价铁离子作氧化剂,溶液中高价铁离子浓度远较溶解氧浓度高而且可以调节,所以硫脲溶金的硫脲浓度较高,硫脲用量随原料含金量而异,其单耗(千克/吨)为几千克至几十千克。
金的浸出率一般随浸出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金的浸出率与浸金工艺有关,采用一步法(如炭浆法、炭浸
法)提金工艺可以显著缩短浸金时间
硫脲法提金是一项无毒提金新工艺,我国已采用此法来处理重选金精矿和浮选金精矿。
但此工艺目前仍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