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肿瘤的靶向治疗PPT优秀课件

Med)
EGFR信号通路
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
VEGF信号通路
肿 瘤 免 疫
肿瘤细胞
T细胞活化增殖
抗原提呈
信号传递
信号1: MHC-抗原-TCR
信号2: 协同刺激因子 激活信号 抑制信号
MHC TCR
T细胞耐受无应答
CD80/8 CD28 6
树突状细胞 静息T细胞
APC
PD-1在抑制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调控蛋白功能:改变调控基因表达和其他细胞作用
伏立诺他(Zolinza) 治疗加重、持续和复发或用两种全身性药 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 罗米地辛(Istodax) 治疗全身性药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 淋巴瘤。 贝沙罗汀(Targretin治疗全身性药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 淋巴瘤,是一种新型的合成维甲酸类似物。 阿维A酸(Panretin) 治疗AIDS相关的卡波济肉瘤(KS)病人的皮 肤损伤。
Ipilimumab
Ipilimumab是活化的T细胞和抑制调节 性T细胞表达的抗CTLA-4的全人源单克 隆IgG1κ抗体,属一种新型的T细胞增 强剂和免疫系统激活剂 其靶向作用于CTLA-4,可阻断CTLA4与 B7结合,从而去除免疫抑制效应,并调 动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2011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ipilimumab用 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靶向治疗成功的范例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4年生存为 88%, 75%仍处于慢性期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胃肠道间质瘤, 53.7%的患者部分缓解(PR), 27.9%的患者疾病稳定 (SD),88%的患者已存活1年以上
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
易瑞沙、特罗凯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
EGFR信号通路
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
VEGF信号通路
肿 瘤 免 疫
肿瘤细胞
T细胞活化增殖
抗原提呈
信号传递
信号1: MHC-抗原-TCR
信号2: 协同刺激因子 激活信号 抑制信号
MHC TCR
T细胞耐受无应答
CD80/8 CD28 6
树突状细胞 静息T细胞
APC
PD-1在抑制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调控蛋白功能:改变调控基因表达和其他细胞作用
伏立诺他(Zolinza) 治疗加重、持续和复发或用两种全身性药 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 罗米地辛(Istodax) 治疗全身性药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 淋巴瘤。 贝沙罗汀(Targretin治疗全身性药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 淋巴瘤,是一种新型的合成维甲酸类似物。 阿维A酸(Panretin) 治疗AIDS相关的卡波济肉瘤(KS)病人的皮 肤损伤。
Ipilimumab
Ipilimumab是活化的T细胞和抑制调节 性T细胞表达的抗CTLA-4的全人源单克 隆IgG1κ抗体,属一种新型的T细胞增 强剂和免疫系统激活剂 其靶向作用于CTLA-4,可阻断CTLA4与 B7结合,从而去除免疫抑制效应,并调 动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2011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ipilimumab用 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靶向治疗成功的范例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4年生存为 88%, 75%仍处于慢性期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胃肠道间质瘤, 53.7%的患者部分缓解(PR), 27.9%的患者疾病稳定 (SD),88%的患者已存活1年以上
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
易瑞沙、特罗凯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ppt)

与AC方案合用时,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7%,而单用 AC方案化疗,发生率仅8%。
Trastuzumab术后应用可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DFS 和OS。
2021/11/14
23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单克隆抗 体
2021/11/14
24
贝伐单抗(Bevacizumab)商品名:阿瓦斯汀(Avastin) 生产商:瑞士豪夫迈·罗氏 (F.Hoffmann-La Roche)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2021/11/14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熟悉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以及分子靶 向药物的分类;掌握常见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 疗的基本原则、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副反应; 了解肿瘤的分子分型的发展方向。
2021/11/14
2
肿瘤靶向治疗的基本概念
依据已知肿瘤发生中涉及的异常分子和基因,设计针 对这些特定分子和基因靶点的药物,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称为肿瘤药物的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2021/11/14
11
• 埃罗替尼(Erlotinib, OSI-774) 商 品名:特洛凯(Tarceva)
• 生产商:瑞士豪夫迈·罗氏 F.Hoffmann-La Roche
• 吉非替尼(Gefitinib,ZD 1839)
• 商品名:易瑞沙(Irressa)
• 生产商:英国阿斯利康(AstraZeneca
药物靶向治疗的效果取决于靶向药物的自身特性和肿 瘤内是否存在靶向药物作用的分子靶点及其异常状态。
2021/11/14
3
理想的肿瘤靶点具有以下特 点
①是一种对恶性表型非常重要的大分子 ②在重要的器官和组织中无明显表达 ③具有生物相关性 ④能在临床标本中重复检测 ⑤与临床结果具有明显相关性
Trastuzumab术后应用可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DFS 和OS。
2021/11/14
23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单克隆抗 体
2021/11/14
24
贝伐单抗(Bevacizumab)商品名:阿瓦斯汀(Avastin) 生产商:瑞士豪夫迈·罗氏 (F.Hoffmann-La Roche)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2021/11/14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熟悉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以及分子靶 向药物的分类;掌握常见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 疗的基本原则、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副反应; 了解肿瘤的分子分型的发展方向。
2021/11/14
2
肿瘤靶向治疗的基本概念
依据已知肿瘤发生中涉及的异常分子和基因,设计针 对这些特定分子和基因靶点的药物,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称为肿瘤药物的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2021/11/14
11
• 埃罗替尼(Erlotinib, OSI-774) 商 品名:特洛凯(Tarceva)
• 生产商:瑞士豪夫迈·罗氏 F.Hoffmann-La Roche
• 吉非替尼(Gefitinib,ZD 1839)
• 商品名:易瑞沙(Irressa)
• 生产商:英国阿斯利康(AstraZeneca
药物靶向治疗的效果取决于靶向药物的自身特性和肿 瘤内是否存在靶向药物作用的分子靶点及其异常状态。
2021/11/14
3
理想的肿瘤靶点具有以下特 点
①是一种对恶性表型非常重要的大分子 ②在重要的器官和组织中无明显表达 ③具有生物相关性 ④能在临床标本中重复检测 ⑤与临床结果具有明显相关性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课件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PPT课件
欢迎来到《肿瘤分子靶向治疗》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的概念、意义,以及治疗方案、药物剂量计算等内容。
什么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使用特定药物或疗法以靶向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中特定分子的治疗方法,以达 到治疗或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肿瘤分子的特点与意义
肿瘤分子具有异常的表达、活性突变等特点,靶向这些分子可以更加精准地 干预肿瘤生长和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不良影响。
靶向治疗的发展历程
1
基础科学突破
2
20世纪90年代至今,通过对肿瘤分子
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基础科学
上的突破。
3
早期研究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1 优势
2 缺陷
高效靶向,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 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耐药性的出现;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靶向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靶向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等。然而,对于某些人群,如孕妇和严重肝肾功 能不全者,靶向治疗可能是禁忌的。
靶向药物的药理作用
常见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
常见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包括应用广泛的TKI、单克隆抗体和免疫调节剂等,如阿奇霉素、美罗华、雷 莫芦单抗等。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
靶向药物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皮肤炎症、胃肠道反应和免疫相关反应。因此,患者需要在治疗 期间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靶向治疗与放疗、化疗的联合 应用
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上的特定分子,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同时阻断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信 号通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靶向治疗的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方案根据不同肿瘤类型、分子靶标和患者病情,个体化地制定,包括药物选择、用药剂量和用 药周期等。
欢迎来到《肿瘤分子靶向治疗》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的概念、意义,以及治疗方案、药物剂量计算等内容。
什么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使用特定药物或疗法以靶向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中特定分子的治疗方法,以达 到治疗或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肿瘤分子的特点与意义
肿瘤分子具有异常的表达、活性突变等特点,靶向这些分子可以更加精准地 干预肿瘤生长和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不良影响。
靶向治疗的发展历程
1
基础科学突破
2
20世纪90年代至今,通过对肿瘤分子
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基础科学
上的突破。
3
早期研究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1 优势
2 缺陷
高效靶向,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 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耐药性的出现;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靶向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靶向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等。然而,对于某些人群,如孕妇和严重肝肾功 能不全者,靶向治疗可能是禁忌的。
靶向药物的药理作用
常见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
常见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包括应用广泛的TKI、单克隆抗体和免疫调节剂等,如阿奇霉素、美罗华、雷 莫芦单抗等。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
靶向药物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皮肤炎症、胃肠道反应和免疫相关反应。因此,患者需要在治疗 期间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靶向治疗与放疗、化疗的联合 应用
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上的特定分子,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同时阻断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信 号通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靶向治疗的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方案根据不同肿瘤类型、分子靶标和患者病情,个体化地制定,包括药物选择、用药剂量和用 药周期等。
恶性肿瘤靶向 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综合文件报告:RR 88-95%,并可达到细胞遗传 学转阴,急变期亦可有60%的疗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已公认格列卫可以作为CML治疗
的早期一线治疗药物。
.
8
多国家、多中心随机研究表明(Ⅲ期临床 1106例)
格列卫(%)
遗传学反应
87
IFN﹢LD ﹢Ara-C (%)
35
完全缓解率
76
14
疾病进展率
例数
93 2 (2.2%) 56 (60.2%) 28 (30.1%) 7 (7.5%) 13月 94.0%
.
12
吉非替尼(易瑞沙、Irassa)
吉非替尼是强有力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种糖蛋白跨膜受体,属 于EGFR家族中的一员。
表皮生长因子(EGF)在肿瘤增殖、细胞分化、 细胞生存和新生血管生成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1 随机分组
多西他赛 75 mg/m2 每三周方案
*modified Hochberg procedure applied to control for multiple testing; CT, chemotherapy; PS, performance status
研究终点
主要终点 • 总生存期 协同分析 (1) 所有人群非劣效 (2) EGFR 基因复制高表达
具有多靶点的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范 德他尼等
据报道用于临床的靶向药物已接近80多种, 但属于EGFR和VEGF两类药物占60%以上, 而且均取得一定疗效.
.
5
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及临床 研究结果
.
6
伊马替尼(格列卫、IM)
2001年上市,首先用于肿瘤临床的靶向药物, 它是一个具有选择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作用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课件

调节免疫功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 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药物选择策略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根据肿瘤类型选 择:不同肿瘤类 型的分子靶向治 疗药物不同,需 要根据肿瘤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药物作用机 制选择:不同药 物的作用机制不 同,需要根据药 物的作用机制选 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药物副作用 选择:不同药物 的副作用不同, 需要根据药物的 副作用选择合适 的药物。
根据药物价格选 择:不同药物的 价格不同,需要 根据药物的价格 选择合适的药物。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 临床应用
适应症选择
01
非小细胞肺癌: EGFR、ALK、 ROS1等基因突
变
02
乳腺癌: HER2基因扩
增
03
变
治疗方案制定
01
确定肿瘤类型:根据病理诊断确定肿 瘤类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确定治疗目标:根据患者的病情、身 体状况、治疗意愿等因素确定治疗目 标,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2
评估肿瘤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浸 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评估肿瘤 分期,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4
选择治疗药物:根据肿瘤类型、治疗 目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为 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达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生存率:靶向治疗可以提高患者
04
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 药物
常见靶向药物
0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 替尼、吉非替尼等
02
单克隆抗体:如曲妥珠单抗、 利妥昔单抗等
03
信号通路抑制剂:如BRAF抑 制剂、MEK抑制剂等
药物选择策略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根据肿瘤类型选 择:不同肿瘤类 型的分子靶向治 疗药物不同,需 要根据肿瘤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药物作用机 制选择:不同药 物的作用机制不 同,需要根据药 物的作用机制选 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药物副作用 选择:不同药物 的副作用不同, 需要根据药物的 副作用选择合适 的药物。
根据药物价格选 择:不同药物的 价格不同,需要 根据药物的价格 选择合适的药物。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 临床应用
适应症选择
01
非小细胞肺癌: EGFR、ALK、 ROS1等基因突
变
02
乳腺癌: HER2基因扩
增
03
变
治疗方案制定
01
确定肿瘤类型:根据病理诊断确定肿 瘤类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确定治疗目标:根据患者的病情、身 体状况、治疗意愿等因素确定治疗目 标,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2
评估肿瘤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浸 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评估肿瘤 分期,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4
选择治疗药物:根据肿瘤类型、治疗 目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为 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达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生存率:靶向治疗可以提高患者
04
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 药物
常见靶向药物
0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 替尼、吉非替尼等
02
单克隆抗体:如曲妥珠单抗、 利妥昔单抗等
03
信号通路抑制剂:如BRAF抑 制剂、MEK抑制剂等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演示课件

主要观察指标:OS
ORR
PFS
SUCCESS
THANK YOU
2019/5/4
PFS
OS
OS
EGFR-TKI用于二、三线治疗
IPASS:EGFR突变与PFS
无进展生存概率 无进展生存概率
EGFR突变阳性
EGFR突变阴性
吉非替尼 (n=132)
吉非替尼 (n=91)
1. 0
卡铂紫杉醇 (n=129)
26 (33%)
41 (53%) 36 (47%)
76 (99%) 1 (1%)
0 (0%) 62 (81%) 15 (19%)
40 (52%) 37 (48%)
PFS
PFS
1.0
EB (n=75)
中位PFS=16.0个月
E (n=77)
0.8
中位PFS=9.7个月
0.6
HR=0.54 (95%CI:0.360.79)
ososorrorrpfspfsthankyousuccess201952436可编辑pfspfsososososegfregfrtkitkiipassipassegfregfrpfspfsegfr突变阳性egfr突变阴性卡铂紫杉醇n85hr95ci048036064p00001吉非替尼事件数97735卡铂紫杉醇事件数111860hr95ci285205398p00001吉非替尼事件数88967卡铂紫杉醇事件数708241216202412162024egfregfrtkitki研究egfr突变类型orrhrpfsipass26119dell858rother8712vs47398vs64048firstsignal4219dell858r846vs37584vs67061wjtog340517219dell858r621vs32296vs66049nejgsg00222419dell858rother6737vs307108vs54030optimal15419dell858r83vs36131vs46016eurtac17319dell858r58vs1597vs52037luxlung30819dell858rother1161vs22111vs69058luxlung36419dell858rother669vs230110vs56028正常血管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信号通路的平衡致使生成规则的血管网络大血管规则的逐级分流至小血管异常肿瘤血管过量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主要是vegf导致血管过度生长排列杂乱无章血管直径增大生成许多无功能的微血管血管正常化抑制vegf等促血管生成信号可抑制未成熟血管幵使其余血管的排列大小和功能正常化安慰剂单药中国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非鳞癌ecogps01n276贝伐珠单抗15mgkgd1卡铂auc6d1紫杉醇175mgmd13周方案n1386个周期进展紫杉醇卡铂安慰剂d13周方案n1381
ORR
PFS
SUCCESS
THANK YOU
2019/5/4
PFS
OS
OS
EGFR-TKI用于二、三线治疗
IPASS:EGFR突变与PFS
无进展生存概率 无进展生存概率
EGFR突变阳性
EGFR突变阴性
吉非替尼 (n=132)
吉非替尼 (n=91)
1. 0
卡铂紫杉醇 (n=129)
26 (33%)
41 (53%) 36 (47%)
76 (99%) 1 (1%)
0 (0%) 62 (81%) 15 (19%)
40 (52%) 37 (48%)
PFS
PFS
1.0
EB (n=75)
中位PFS=16.0个月
E (n=77)
0.8
中位PFS=9.7个月
0.6
HR=0.54 (95%CI:0.360.79)
ososorrorrpfspfsthankyousuccess201952436可编辑pfspfsososososegfregfrtkitkiipassipassegfregfrpfspfsegfr突变阳性egfr突变阴性卡铂紫杉醇n85hr95ci048036064p00001吉非替尼事件数97735卡铂紫杉醇事件数111860hr95ci285205398p00001吉非替尼事件数88967卡铂紫杉醇事件数708241216202412162024egfregfrtkitki研究egfr突变类型orrhrpfsipass26119dell858rother8712vs47398vs64048firstsignal4219dell858r846vs37584vs67061wjtog340517219dell858r621vs32296vs66049nejgsg00222419dell858rother6737vs307108vs54030optimal15419dell858r83vs36131vs46016eurtac17319dell858r58vs1597vs52037luxlung30819dell858rother1161vs22111vs69058luxlung36419dell858rother669vs230110vs56028正常血管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信号通路的平衡致使生成规则的血管网络大血管规则的逐级分流至小血管异常肿瘤血管过量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主要是vegf导致血管过度生长排列杂乱无章血管直径增大生成许多无功能的微血管血管正常化抑制vegf等促血管生成信号可抑制未成熟血管幵使其余血管的排列大小和功能正常化安慰剂单药中国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非鳞癌ecogps01n276贝伐珠单抗15mgkgd1卡铂auc6d1紫杉醇175mgmd13周方案n1386个周期进展紫杉醇卡铂安慰剂d13周方案n1381
肿瘤靶向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植物类:干扰微管系统导致细胞分裂增殖受阻
抗代谢药:干扰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抗增殖药物仅作用于肿瘤细胞,部分细胞可产生耐药
肿瘤血管异常,血浆渗漏 组织压↑,药物递送↓
残存的肿瘤细胞继续得到血供,恢复生长
除抗细胞增殖药物治疗外, 肿瘤治疗的另一重要环节是 针对肿瘤微环境,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无血供,仅靠弥散获取营养时,体积不超过2mm3,处于静息期
靶向药物治疗前的评估要点
靶向药物护理常规(2013修订)
Cetuximab是EGFR的lgG1单克隆抗体 应用于结直肠癌,如化疗进展改用爱必妥与CPT11仍然有效,在一线爱必妥+FOIFOX或FOIFRI有较高疗效 联合化疗或放疗对头颈部鳞癌显示出很高的抗癌活性。
(2006年7月22日在上海上市)
差
强
治疗效果
差别很大
效果明显
不良反应
消化道和造血系统
少有,但独特反应
教学目标
什么是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分类
靶向药物护理
4
1
2
3
各种靶向治疗药物在中国的上市时间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美罗华
赫赛汀
格列卫
易瑞沙
多吉美
爱必妥
特罗凯
2008
索坦
靶向药物
单 抗
用药中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应停药。 曲妥珠单抗治疗相关的充血性心衰可能相当严重,特别在与蒽环类药物和环磷酰胺合用时,但大多数治疗后症状好转。治疗药物通常包括利尿药,强心苷类药和或ACEI类。 在10%的患者中可出现急性超敏性反应,包括寒战和/或发热等的症候群,很少需停用,抗组胺药、抗炎药物及皮质激素类药物可预防。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课件

严重副作用: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未来发展
新靶点的发现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为发现新的肿瘤靶点提供了可能
1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揭示了肿瘤细胞与周围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为发现新的靶点提供了线索
2
免疫疗法的发展,为发现新的肿瘤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3
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发现新的肿瘤靶点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靶向治疗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从而降低副作用。
靶向治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如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
靶向治疗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的优势
01
针对性强: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或信号通路进行治疗,提高疗效
02
副作用小: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降低副作用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
01
03
02
04
谢谢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课件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基本概念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分类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未来发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基本概念
肿瘤的分子机制
01
基因突变: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02
信号通路异常:肿瘤细胞中的信号通路异常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04
缺点:容易产生耐药性,需要不断研发新的药物
单克隆抗体药物
4
3
单克隆抗体药物具有高特异性、低毒性、疗效显著等优点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未来发展
新靶点的发现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为发现新的肿瘤靶点提供了可能
1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揭示了肿瘤细胞与周围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为发现新的靶点提供了线索
2
免疫疗法的发展,为发现新的肿瘤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3
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发现新的肿瘤靶点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靶向治疗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从而降低副作用。
靶向治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如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
靶向治疗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的优势
01
针对性强: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或信号通路进行治疗,提高疗效
02
副作用小: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降低副作用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
01
03
02
04
谢谢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课件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基本概念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分类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未来发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基本概念
肿瘤的分子机制
01
基因突变: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02
信号通路异常:肿瘤细胞中的信号通路异常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04
缺点:容易产生耐药性,需要不断研发新的药物
单克隆抗体药物
4
3
单克隆抗体药物具有高特异性、低毒性、疗效显著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1)
按作用机制分类: 1.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 2.新生血管抑制剂; 3.环氧合酶抑制剂; 4.叶酸抑制剂。
按药物特点可分为二类: 小分子化合物(smart drugs) 单克隆抗体(Mab)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6
小分子化合物(Smart drugs )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2.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剂制
13
Text Text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14
肿瘤发展的机制
❖1. 肿瘤细胞分泌促进细胞增生的特异性分 子----生长因子(GF)
❖ 2.肿瘤细胞通过细胞膜表面生长因子选择 结合的特异性蛋白----生长因子受体(GFR) 的异常过度表达而获得自主性及失调性增 生的能力。
❖ 两种过程均触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导
Text
临床应用: 目前Iressa主要用于治疗NSCLC。
主要毒副作用:消化道反应和痤疮样皮疹 。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22
(二)VEGF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VEGF 4 种cDNA克隆: VEGF-A、VEGF-B、VEGF-C 及VEGF-D。
VEGF受体有 VEGFR-1(c-fms样酪氨酸激酶,flt-1)、 VEGFR-2 (胎儿肝激酶,flk-1/KDR)和 VEGFR-3(flt-4)
单抗特异的靶:肿瘤组织表面的蛋白结构。 健康细胞基本不受影响。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9
单克隆抗体已经从鼠源性、人鼠嵌合性转向完全人源化, 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由 于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药物中的鼠蛋白而引发的免疫应答, 在提供有效治疗的同 时减少毒副反应。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10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11
3 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及常见药物举例
Gene transcription
G1n肿gi瘤og分e子n靶e向si治s 疗
MAPK
Survival (anti-apoptosis) Metastasis
17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18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19
目前,两种EGFR拮抗剂已成功经过3期临床验证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 抗EGFR单克隆抗体 如:C-225(爱必妥)
4.多激酶抑制剂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7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 )
1.抗EGFR单抗: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Erbitux爱必妥)
2.抗HER-2单抗: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Herceptin赫赛汀)
3.抗CD20单抗: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美罗华)
通路,最终导致癌细胞增殖,诱导血管形 成及转移。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15
(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肿瘤发 展中的作用
受体、配体结合
受体活化,构象改变
生长刺激信号传至细胞核
激发MAPK、PI3K通路
阻止凋亡 激活侵袭
转移 刺激血管生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 PI3K)
❖ 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如:埃罗替尼及吉非替尼.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20
举例: Gefitinib (Iressa,易瑞沙)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21
吉非替尼(Iressa,Gefitinib,易瑞沙 )
作用机制: 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拮抗
剂,是信号传导干预治疗药物(属小分子化合物)。
LOGO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Contents
1
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
2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
3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4
分子靶向诊疗基本步骤
5
结语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2
1 概念
❖ 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如细胞信号传 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 体、 抗肿瘤血管形成、自杀基因等),从分子 水平来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 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退的一种全新的 生物治疗模式。
❖ 是近年来肿瘤治疗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3
靶向治疗
狭义的定义:
肿瘤靶向治疗 是利用具有一定特异性的载体, 将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物质选择性地运 送到肿瘤部位, 使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尽量限定在特定的靶细胞、 组织或器官内, 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 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4
靶向治疗和传统细胞毒药物对比:
靶向治疗
细胞毒药物
1 靶向性好:高度特异性 高度选择性 高度亲和作用
2 非细胞毒性,副反应轻 3 疗效/毒性比高 4 个体化程度高 5 对肿瘤细胞起调
节和稳定作用
靶向性差
细胞毒性,副反应重 疗效/毒性比低 个体化治疗较难实施 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4.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单抗: 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8
大分子单克隆抗体(Mab)
1974年,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绵羊 红细胞(SRBC)免疫的小鼠脾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外进行两 种细胞融合,结果发现部分形成的杂交细胞既能继续在体外 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又能分泌抗SRBC抗体。他们称这种杂 交细胞系为杂交瘤(Hybridoma)。该项科学成就获得了1984 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12
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⑴基因调控与肿瘤转移 ⑵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 整合素
粘附因子的种类和作用 钙连接素 免疫球蛋白粘附因子 选择素
⑶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VEGF、EGF、和FGF通过促进血管生长增加 肿瘤转移的几率
⑷纤维蛋白溶解酶与肿瘤转移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16
EGFR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umour cells
TK
PTEN
PI3-K pY
pY GRB2
pY
STAT3
AKT
TK
SOS
RAS
RAF
MEK
Proliferation/ maturation
Chemotherapy / radiotherapy res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