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思政实践教学结题报告(3篇)

思政实践教学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思政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报告以我校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成果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今后思政实践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1. 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为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首先制定了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

方案包括实践目标、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

在制定方案过程中,我们充分调研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宣传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邀请心理专家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1)学生自评。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2)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成果等,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进行评价。

(3)实践成果展示。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实践教学的成果。

三、实践教学的成果1.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

2.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4. 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学会了自我调节情绪,提高了心理素质。

四、实践教学的不足1.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部分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场地、设备等资源,而学校资源有限,导致部分实践活动难以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课题总结

思想政治工作课题总结

思想政治工作课题总结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项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课题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实地调研,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这次课题研究的总结。

首先,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深化。

思想政治工作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共产主义意识和理念,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这是一项广泛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依靠党的领导、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教育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力量来完成。

其次,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我发现,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速度非常快,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变化。

面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够主动、灵活,受到了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再次,我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我发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工作方法陈旧、思想观念不够先进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

例如,可以加强领导的统筹协调,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可以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觉悟;可以利用媒体等新的传播手段,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最后,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更加注重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面向未来,关注青少年和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

此外,思想政治工作还应该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课题研究,我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课程思政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课程思政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课程思政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思政课题研究工作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变得越
来越重要。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也应该认真对待思政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思想素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思政课题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收获。

首先,思政课题研究工作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现状,拓宽
了我的知识面。

通过对一些热点问题的研究,我对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仅提升了我的学术水平,也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思政课题研究工作锻炼了我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和技巧,这些对我的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思政课题研究工作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思政课题研究工作正是培养我们这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思政课题研究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不仅提升了我们
的学术水平,也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色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红色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附件: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部门(学院):项目编号:篇二: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杨洋赵宏岩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

不仅承载着革命先烈们为了自由与民族而奋斗、献身的精神,也承载着党与人民一起奋斗的艰苦历程。

新时期,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教育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马克思主义背景下中国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活的灵魂,以战争年代和和平时期所建立的博物馆、标志物以及传承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

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原则。

红色文化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来源,秉承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求新求变的思想观念。

红色文化是蕴含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沃土,滋养和推动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厚文化根基所在。

从定义上讲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在革命、建设实践中,通过吸收本民族优秀文化和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中国国情,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承载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所形成的特殊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精神文化。

二、红色文化的特征研究(一)民族性红色文化是反帝反封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体系。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思政课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思政课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封面河海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关于南京“梧桐保卫战”的调查所属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题负责人学号:学院、专业: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类年级、班级:09级联系电话:联系邮箱: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2011年6月8日关于南京“梧桐保卫战”的调查【内容摘要】今年三月,网络上突然掀起了一场名为“拯救南京梧桐树,筑起绿色长城”的活动,身为南京河海大学生的我们对这个热点话题重点关注。

南京的梧桐树,对于人们而言不仅仅是普通的树木,而是老百姓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

法国梧桐是南京的标志,南京人以及喜欢南京的人大多都爱法国梧桐。

因为地铁三号线的修建,大量梧桐树的砍伐与移栽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强烈关注。

究竟是应该当权执政者秉承“活在当下”的思想、为民谋福利,建设更好的道路交通工具,方便市民的出行,还是应该保留六朝古都风貌,减少对自然人文环境的破坏?由此深入思考,当代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历史文化与经济建设的博弈时,该何去何从?我们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关键词】南京法梧地铁三号线砍树城市建设民意【研究成果】一、南京市地铁三号线对周围梧桐树生存现状产生的影响调查结果分析(一)南京市梧桐树生存现状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南京市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

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掀起“种植热潮”,当时南京市内的梧桐树达到了约10万株。

但自1990年代起,由于道路拓宽等工程,南京市内的梧桐树或遭砍伐或被移走,其中种植于民国时期的2万棵梧桐只剩下了3000棵左右。

2010年,在南京地铁3号线建设中,市政府计划在沿线除市政府站和浮桥站之外的11个站点处移走600多棵树木,其中200多棵是1950年代种植的梧桐树,其余还有香樟、臭椿、高杆女贞、栾树等。

2011年3月初,南京地铁3号线开始大规模动工。

大行宫站附近长江路、太平北路一带有49棵梧桐被砍去枝干,移植到江宁区麒麟镇某苗圃。

课题研究论文:新时期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五题

课题研究论文:新时期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五题

政治其它论文新时期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五题中图分类号: G4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9-055X(20xx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认识好、解决好的根本性重大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人才资源。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事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代代相传、长治久安。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教育部和有关部委、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注重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抓好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创新工作途径与方式方法,夯实基层与基础,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例, 20xx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当前大学生整体心态比较平和,认识判断比较理性,能够较为客观、理智地观察与分析问题。

近9成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表示赞同,认为“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能走回头路”; 90. 1%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表示乐观;逾九成的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98. 7%的学生认同“诚信是做人之本”;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有入党愿望,将“追求理想信念”作为入党最主要动机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

近年来大学生身边可亲可敬、可学可鉴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62位道德模范,其中有15位大学生当选,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近些年,经媒体报道的大学生中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先进典型达64名。

可以说从“鸟巢一代”到“海宝一代”,“80后”、“90后”中国大学生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华民族全面崛起的群体担当”,是“大有作为、大有希望的一代”。

横埠中学政治教研组课题结题报告

横埠中学政治教研组课题结题报告

横埠中学政治教研组课题结题报告
本次课题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入探究如何提高中学政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认真的调研和实践探究,我们团队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 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针对深度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的要求,我们加强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整合,鼓励教师更好地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思政课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政治课应该是一门“活生生”的课程,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提高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的目的。

因此,我们鼓励教师更加注重使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创设情景化的教学环境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政治知识。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促进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灵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之举。

我们鼓励教师灵活运用各种课堂互动手法,有效地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4. 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思维训练
政治学科涉及到诸多重要的社会和国家领域知识,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大量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也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

总的来说,经过本次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只有在注重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和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会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不断继续深耕和创新,为中学思政课的教育改革和提高质量提供更多的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教学经验。

思政课实践教学结题报告(3篇)

思政课实践教学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的重要课程,其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本人在本学期参与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现将实践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二、实践教学背景及目标1. 实践教学背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这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使思政课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2. 实践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1. 实践教学内容(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2)开展社会调查:围绕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社会现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精神。

(4)主题班会: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 实践教学方法(1)现场教学:通过参观、实地调查等现场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思政课教学内容。

(2)案例教学: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互动教学: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实践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实践教学成果与评价1. 实践教学成果(1)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增强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审意见
项目概要内容的评审(50分)
(预期目标、实施方法、过程和措施)
项目自我评价内容的评审(50分)
(项目特色、项目创新、项目实效性)
A
(45-50)
B
(35-44)
C
(25-34)
A
(45-50)
B
(35-44)
C
(25-34)
完成预期目标,实施体系完整、系统。实施方法适当,措施保障有力。过程性说明和材料规范、完整,能够反映课题研究的成效。
缺乏重点,没有特色和创新。受益范围小,评价效果一般。
总分:
1、可以结题。(70-100分,包括70)
2、整改后结题,需专家提出整改意见。(70分以下)
专家签字:
终审意见
附件: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部门(学院):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1、理论研究类()2、实践活动类()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主要研究人员
姓名
专业方向
承担主要工作
经费使用情况
支出项目
支出金额
计算及依据
项目最终成果
项目概要(预期目标、实施方法、研究过程和措施)
项目自我评价(项目特色、项目创新、项目实效性)
基本完成预期目标,实施体系仍需完善。实施方法适当,有一定的措施保障。过程性说明和材料反映课题研究的成效有限。
未完成预期目标,研究逻辑性差、混乱。实施方法不适当,无得力措施。过程性说明和材料缺失。
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具有实际意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受益范围明显,评价效果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重点突出,特色不够鲜明,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受益范围较小,评价一般,推广应用价值有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