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的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的注意事项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杀菌、氧化、消毒等作用。
二氧化氯发生器是一种用于生产高效二氧化氯气体的设备,其操作需要高度的安全性,下面将介绍操作二氧化氯发生器时的注意事项。
一、设备操作前准备1.了解设备和设备的操作原理,并确保有充分的安全保障措施。
2.检查设备,确认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部位是否紧固,各连接处是否处于合适位置。
如显现任何问题,应立刻对设备进行检修。
二、个人防护1.佩戴适合的防护服、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操作人员不会暴露在有害化学物质中,并在操作后适时更换。
2.在操作室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三、设备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1.彻底清理设备及相关管道。
在操作前,应依照要求将二氧化氯发生器及相应管道进行清洗,并将气体排放到安全处。
2.量取原材料。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精准量取原材料,注意量的精准性,避开误差。
3.配置物料。
依据需要,将相应物料依照比例加入到设备内,并确保混合均匀。
4.设置操作参数。
在单元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依据生产需求或图纸所示配置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等,确保操作参数的精准性。
5.对设备进行维护。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污垢和残留物,需要对设备内部进行定期清洗维护,以保证设备长期的稳定运行。
6.停机操作。
在设备停机之前,应将操作参数设置为初始状态,并渐渐减小物料投入量,以避开设备内部过度压力。
四、设备操作的风险与应对1.窒息不安全。
二氧化氯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有害气体,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
假如操作时设备未通风良好,则存在窒息不安全。
碰到此种情况,应立刻停止操作,将操作人员从现场撤离。
同时,应对现场进行充分通风,直到空气中的二氧化氯浓度降至安全水平。
2.气体泄漏。
二氧化氯在压力作用下也可能会产生泄漏现象,假如泄漏到室内,可能会对人员造成危害。
发生气体泄漏时,应立刻停止设备,并依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操作饱和不安全。
在操作中加入过多的化学药剂或过多的反应次数,可能会导致设备饱和,进而使反应不再发生。
二氧化氯的配制

漂 白 粉 用 量 1g 4g 4g
1g
①喷洒 75%酒精 ① 4h/次 ②用二氧化氯 擦 ②更换品种 ①喷洒 75%酒精 ① 4h/次 ②在二氧化氯溶液 ②更换品种
中浸泡5-10min
二、漂白粉的使 用方法
用途 洗手消毒 脚踏池 洗衣消毒
工器具消毒
浓度 50PPm 200PP m 200PP m
100PP m
加水量 10k g 10k g 10k g
1. 二氧化氯的 配制
将 1 小包(30 克)倒入 1 公斤水中,搅拌至完全 溶解后,加盖 静置 5 -10 分钟。再按下表进 行稀释:
使用对象
稀释比例 母液:水
工器具、设备、手部
1:40脚踏池来自1:12配制过程中 注意事项:
1、配母液时应将粉剂倒入水中,严禁将水倒 入粉剂中;
2、打开包装配制使用二氧化氯溶液时 应于24小时以内用
完 ;
3、配制、稀释过程中需准确称量
4、配制时不得在阳光下或易燃易爆的环境中操作 生产过程中设备、工器具清洗和消毒的具 体要求
类别
清洁方法
频率
消毒方法
频率
设备、台板 工器具
使用清洁剂 刷 洗后用 82 ℃漂洗
使用清洁剂 刷 洗后用 82 ℃漂洗
①生产前后 ②更换品种 ①生产前后 ②更换品种
二氧化氯发生器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发生器注意事项
1、盐酸和氯酸钠应贮藏在通风避光处,且分开放置避免因泄露或其它原因发生混合而产生剧烈反应。
2、盐酸和亚氯酸钠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用力撞击,如有泄漏应用及时用水冲洗处理。
3、在加药过程中应佩带橡胶防护用品和套防护眼睛等防护用具避免盐酸或亚氯酸钠与身体接触,以免烧伤皮肤或漂白衣物。
如有接触,应及时用水清洗,必要时上医院。
4、设备在操作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
5、操作间应保持干燥,防止电气部分短路。
6、设备在检修前,应通自来水将设备清洗10分钟后才可进行修理。
7、电气部分在检修过程中,应断开电源,严禁带电操作。
8、设备应有专人管理及操作。
9、二氧化氯设备在打入自动时,必需先在手动状态下把消毒池内水全部消毒,并将流通槽内水循环才能打在自动上。
二氧化氯土壤消毒方法

二氧化氯土壤消毒方法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医疗卫生等领域。
除此之外,二氧化氯也可以用于土壤消毒。
下面将介绍二氧化氯土壤消毒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二氧化氯土壤消毒方法的原理二氧化氯具有强烈的氧化还原性,可以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DNA和RNA等,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在土壤消毒中,二氧化氯以气态形式释放到土壤中,快速杀死土传病原体和根际病原体,同时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微生物等也有一定的氧化分解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
二、二氧化氯土壤消毒的操作流程1. 土壤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割除作物残余物,将土壤表层翻松,减少土壤密实度,提高二氧化氯渗透性。
2. 制备二氧化氯药液:将二氧化氯粉末或液体与水混合,制备成溶液或气体形式。
3. 施药:将制备好的二氧化氯药液倒入土壤中,或使用喷雾器将气态的二氧化氯喷洒到土壤表面,控制药液的浓度和喷洒量,让二氧化氯能够均匀分布到整个作物根系所在区域。
4. 封口处理:施药后,应立即封口并密封,避免药液挥发。
封口材料应选用能够防水防气的材料,如保鲜膜等。
5. 等待处理时间:将施药后的土壤密封,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等待若干时间,让二氧化氯充分发挥作用,杀死土传病原体和根际病原体。
6. 清洗和消毒:处理时间过后,清除封口材料和处理剩余药液,进行清洗消毒,避免残留药物对下一轮种植造成影响。
三、二氧化氯土壤消毒注意事项1. 应该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中的用量和方法,施药时不应过量,避免对作物和土壤造成伤害。
2. 封口应该及时并严密,避免药液挥发,影响消毒效果。
3. 二氧化氯药液施药后应尽快清洗,清洗过程中应戴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免接触药液造成皮肤损伤。
4. 二氧化氯属于危险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和其他物质混合使用,引发危险。
处理过程中应戴防护用品和呼吸防护装置,避免吸入气体,造成危害。
总之,二氧化氯土壤消毒方法可以有效杀菌、改善土壤环境,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土壤治理方法,但施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保护好自己的安全,确保处理效果。
含二氧化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含二氧化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引言
含二氧化氯消毒剂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食
品加工、环境卫生等领域。
正确的浓度和配制方法对于消毒效果的
发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含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和配制方法。
常用浓度
- 二氧化氯液浓度为0.1%~0.2%,适用于一般表面消毒。
- 二氧化氯泡腾片制剂含量一般为250mg/片,适用于水质消毒。
- 二氧化氯气体浓度为0.01%~0.04%,适用于空气消毒。
配制方法
二氧化氯液
1. 取一定量的二氧化氯原液(浓度为10%~30%)。
2. 根据所需的浓度要求和消毒目标,按比例将原液稀释到相应
的浓度。
3. 搅拌均匀,保持液体稳定无悬浮物。
二氧化氯泡腾片制剂
1. 准备适量的水。
2. 将所需数量的泡腾片放入水中。
3. 等待泡腾片充分溶解。
二氧化氯气体
1. 使用专用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2. 调整设备,控制气体的流量和浓度。
3. 将气体释放到需要消毒的空间中,保持一定时间。
注意事项
- 在配制含二氧化氯消毒剂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设备。
- 消毒剂的浓度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不可随意改变。
- 在使用气体消毒剂时,要确保空气流通,以减少气体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以上是含二氧化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的简要介绍。
正确的浓度和配制方法能够确保消毒效果达到预期。
在使用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稳定态二氧化氯)ChlorineDioxide(ChlorinePeroxide;SfabilizedChlorineDioxide)别名过氧化氯编码GB17.028;INS926性状常温、常压下为具有刺激性、爆炸性、腐蚀性的黄绿色至黄红色气体,冷却压缩后可成为液体,沸点11℃,熔点-59℃。
对光不稳定,易溶于水,在20℃、40kPa压力下每升水可溶2.9g,约比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5倍。
二氧化氯溶于水不起任何化学反应。
其溶液曝气,即可由水中逸出。
二氧化氯可被紫外光照射而分解。
稳定态二氧化氯是将二氧化氯稳定在水溶液或浆状物中,在常温下可保持数年而不失效。
使用时加酸活化,可立即释放出ClO2。
活化后的二氧化氯溶液可在暗处或棕色瓶中保持2个星期左右。
制法(1)通过亚氯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备。
(2)通过氯酸盐还原制备。
(3)工业生产可有硫酸法、盐酸法、二氧化硫法和直接电解法4种。
毒理学依据1.LD50大鼠口服大于2.5g/kg体重(2g/100mL稳定态二氧化氯)小鼠口服8.4mL/kg体重(雄性)(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小鼠口服6.8mL/kg体重(雌性)。
二氧化氯对高等动物细胞结构基本无影响,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2.ADI0~30mg/kg体重(雌性)。
使用防腐剂、漂白剂、面粉处理剂。
1.使用注意事项(1)本品可被日光照射分解,故宜保存于低温暗处。
(2)稳定态二氧化氯经活化后应贮于棕色瓶中,并尽快用完。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920-1996)规定:用于果蔬保鲜。
最大用量为0.01g/kg;鱼类加工时用它配成水溶液,最大使用量为0.05g/kg。
(2)实际使用参考①用于小麦粉、淀粉的漂白,是将二氧化氯与其直接接触,一般用量为20mg/kg。
处理后面粉的白度明显提高。
如果用量过大,则会使面粉变色。
②蘑菇运输、贮存中均可用二氧化氯处理,可改善蘑菇的颜色,防止褐变,一般用量为50mg/kg。
二氧化氯消毒液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消毒液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ClO2)消毒液的配制
1. 第一步配制母液
母液的配制比例
1.3kg水+ 100g 消毒剂粉剂
注:溶解后混匀加盖密封25分钟以上后使用,并标识“二氧化氯母液”;
具体用量可根据母液用量按以上比例使用消毒剂粉剂。
1. 第二步配制不同浓度消毒液
(1)50mg/L ClO2消毒液配制
(2)7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3)10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4)20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5)100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注意事项:
1. 消毒剂粉剂100g = A剂1包(36克)+ B剂1包(64克);
2.母液一次用不完可密封后避光保存,一周内用完;
3.消毒液配制量根据实际使用量进行配制,当天用完。
4.洗手消毒用消毒液,用大口容器加盖使用,并标识“二氧化氯
消毒液”;
5.鞋靴消毒池消毒液,正常生产两小时更换一次(使用量仅没过
鞋底);
6.“ppm”单位更改为“mg/L”(根据国标单位要求)。
二氧化氯的工业制备

二氧化氯的工业制备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漂白剂生产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二氧化氯的工业制备过程。
一、工业制备二氧化氯的原理二氧化氯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得到:2NaClO3 + 4HCl → 2ClO2 + Cl2 + 2H2O + 2NaCl二、工业制备二氧化氯的步骤1. 选用合适的原料和设备。
通常使用氯酸钠(NaClO3)和盐酸(HCl)作为原料,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设备,保证反应的安全进行。
2. 混合原料。
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氯酸钠和盐酸混合,形成反应物溶液。
通常采用连续进料的方式,即将氯酸钠和盐酸分别加入反应槽中,控制好进料速度和比例。
3. 反应生成二氧化氯。
混合原料后,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得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氯。
4. 分离纯化二氧化氯。
由于反应产物中可能还包含其他气体或杂质,需要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通常采用冷凝、吸附等方法,将二氧化氯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二氧化氯。
三、工业制备二氧化氯的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
由于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毒性,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控制反应条件。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的控制对于反应效果和产物纯度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合理调控。
3. 设备维护保养。
反应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保养,防止设备老化或损坏对反应过程产生影响。
4. 废气处理。
二氧化氯反应产生的废气需要经过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工业制备二氧化氯的应用领域1. 水处理。
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游泳池、污水处理等领域,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藻类。
2. 漂白剂生产。
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用于漂白剂的生产,如纸浆漂白、织物漂白等。
3. 化工原料。
二氧化氯还可以用作一些化工反应的氧化剂,参与有机合成反应等。
总结:工业制备二氧化氯是通过混合氯酸钠和盐酸,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分离纯化产物等步骤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一、原理:氯酸钠+盐酸法(全盐酸法或开斯汀法)。
反应方程式: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副反应为:2NaClO3+6HCl= 3Cl2+2NaCl+3 H2O通过理论计算可知: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106.5/1.56 +74/1.1= 67.5/1+ 35.5/.53+ 58.5/.87+ 18/.27产生1吨二氧化氯需用1.56吨氯酸钠、1.1吨氯化氢同时产生0.53吨氯气、0.87吨NaCl和0.27吨水。
换算成氯酸钠溶液(1吨氯酸钠固体配2吨水),比重为1260kg/m3 (20℃)体积为3.67m3。
氯化氢换算成盐酸(31%),比重为1160 kg/m3 (20℃)体积为3.45m3。
二、运行中的注意事项:1、反应温度:因为现场发生二氧化氯为化学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对反应釜内温度要求较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反应釜内反应温度在50℃时原料转化率为50%。
在71℃时,原料转换率86%。
当80℃时反应速度过快以副反应为主,氯气量大于二氧化氯量。
在现操作面板显示的温度为88℃—85℃为水浴温度不能真实代表反应釜内温度,特别在秋、春季当未点炉时,夜间氯库温度在-4—-5℃,点炉后氯库白天温度9℃,夜晚5℃。
而反应釜与水浴加热间隔着厚厚的PVC塑料板和聚四氟涂层(传热性不好),这一时期的加热如不及时,出液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反应效率特别低)。
建议对原料和进气加热,以弥补发生器加热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副产物的产生量。
2、进气量的控制:进气的作用主要四个方面:(一)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原料转换效率。
(二)进气可降低二氧化氯的浓度,防止二氧化氯在发生器上部聚集发生爆炸。
(三)进气量的大小决定反应釜的液位,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反应时间不应低于30min,但反应30min后,原料转换没有明显提高。
在实际运行中应根据生产条件,适当延长反应时间以提高转换效率。
(四)二氧化氯具有遇曝气即从溶液中逸出的特性,可降低反应液中的二氧化氯含量,防止因反应液内二氧化氯含量超30%发生的爆炸。
3、原料的进料量:通过理论计算可知: 3.67 :3.45 (溶液体积比)。
但厂家规定1:1。
酸过量,主要提高氯酸钠转换率,防止未反应的氯酸钠进入出厂水污染水质。
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掌握原料进料比例,防止因进料比例不当,而导致的原料转换率低,并产生大量副产物污染水质和生产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三、关于二氧化氯在水厂使用的建议随着水质标准的提高及水源微污染日益严重,二氧化氯必将替代氯气在水厂大量使用。
二氧化氯在水厂应用后将出现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应用二氧化氯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⒈加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由于二氧化氯须现场发生,所以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运行效率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应组织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性质、原理、反应条件、操作要点等。
(厂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尤其用户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应编写相应的教材及操作规程。
)⒉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由于二氧化氯现场发生是化学变化,不象氯气是简单的物理变化。
应建立一套相应管理体系如原料质量的检测、复配、进料数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设备清洗、维护等管理标准和管理手段。
⒊针对二氧化氯的特点进行工艺改造。
由于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较氯气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应用时针对其特性相应的进行改造。
例如低浓度杀菌效果突出、遇光分解、遇瀑气溢出、自身分解等。
相应的调整投加点、避光、缩短工艺流程时间等。
⒋针对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情况及现场条件进行适应性改造。
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效率是厂家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在生产实际工作中应达不到相应条件。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发生器的特点及本身实际工作条件,抓住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应的进行调整、改造,使发生器在高效率状态下运行。
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从而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质。
四、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⑴、设备运行中的检查:1、操作面板数据是否正常。
(温度,频率等)2、检查进气量是否正常,反应釜液位及反应液颜色是否正常。
(保证有充足的反应时间)3、检查计量泵声音及机温是否正常有无泄露。
4、检查水浴液位是否正常。
5、检查氯酸钠及盐酸罐液位是否正常。
(不要低于计量泵中心线)6、观察出液管单流阀是否有异物及动作是否灵活。
7、防爆塞是否正常。
8、出液管温度是否正常。
(不低于35℃)(2)、开机:1、检查水浴及反应釜内液位应在1/3处。
(液位管)2、开启温控器使水浴温度升至设定温度。
(85~88℃)3、排除计量泵内空气并校定计量泵(校定应以背压阀后出液量为准,同时应保持同一机器的两台泵计量泵背压一致)背压应高于进口最大压力1bar。
4、调整动力水压力至稳定状态,使水射器稳定工作。
5、运行计量泵,并逐步调整至所需流量。
6、待运行稳定后调整反应釜处于最佳液位。
(保证最少反应时间30分钟以上)7、观察反应釜液位管颜色,单流阀工作状态及出液管温度是否正常。
(3)、关机及发生器清冲:1、停止计量泵工作。
2、打开进水阀,稀释反应釜内反应液浓度将反应釜内浓度降至安全浓度(反应釜内颜色基本无色),关闭进水阀。
3、停止水射器工作。
4、停止水浴加热。
5、将进气孔用堵死,从安全塞进水,将反应釜内注满水浸泡十分钟,后将水从排污阀排出。
6、重新进水至反应釜1/3处。
(液位管)负压复合型发生器适用4)、原料的配制与添加:氯化钠:1、氯酸钠配制工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具。
(防酸碱工作服、护目镜、口罩、防酸碱手套、长统胶鞋)2、配制过程中有严禁吸烟及明火。
(不许使用摔砸等方法)3、配制过程必须按照氯酸钠与水按1:2的比例混合。
(例如:1公斤氯酸钠加2公斤水)4、必须保证氯酸钠完全溶解。
5、配制后的液体经比重检测合格后方可抽入原料罐中。
(例如:1260kg/m3 20℃)盐酸:(1)、盐酸进厂后应检测①氯化氢含量是否达到标准31%。
②检测其密度是否合格。
例如:1160kg/m3 20℃③目测盐酸的颜色是否正常有无杂质。
(工业品盐酸因含有铁、氯等杂质略带微黄色、清澈、透明)(2)、盐酸绝对不可含有无机物,否则因此而产生的问题将十分严重。
(3)、盐酸储存不宜过长时间,否则易发生因储存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氯化氢含量降低。
(氯化氢极易挥发)(4)、操作盐酸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
(耐酸碱工作服,护目镜、口罩、橡胶手套,长统胶鞋)五、型号的意义:—20000型→指额定产量为20000g/h,有效氯的化学二氧化氯复合消毒发生器。
1克二氧化氯等效于2.63克氯(厂家以1克二氧化氯等效于2.5克有效氯计算)按此计算:1台20000 g/h满负荷发生器实际产量ClO2≈6.73kg/h Cl2≈3.3kg/h1台10000 g/h满负荷发生器实际产量ClO2≈3.35kg/h Cl2≈1.65kg/h1台5000 g/h满负荷发生器实际产量ClO2≈1.675kg/h Cl2≈0.825kg/h20000g/h发生器的实际进料NaClO3=10.5 kg(固体)NaClO3≈25L (溶液)HCl=7.37kgHCl=23.7L10000g/h发生器的实际进料NaClO3=5.25 kg (固体)NaClO3≈12.5L (溶液)HCl=3.665kgHCl=11.65L5000g/h发生器的实际进料NaClO3=2.625 kg (固体)NaClO3≈6.25L (溶液)HCl=1.8325kgHCl=5.825L六、二氧化氯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原料质量、温度等)定期进行清洗。
(一)、清洗发生器:发生器的清洗将进气口用胶皮堵死,将发生器注满水,浸泡二十分钟,在排污阀将水排净。
如果原料杂质较多,可用氢氧化钠5%溶液浸泡,确保发器内部清洗干净管路畅通无阻。
(二)、计量泵的维护:将进出口的单向阀拆下,清洗干净如小球损坏或底座破损(用放大镜观察),以免因单向阀不严造成的计量不准。
膜片每8000小时更换一次。
(三)、清洗原料过滤器滤网及管线。
(四)、清洗原料罐可每一年进行一次。
故障表现防暴塞暴开故障原因及排除①进气量过小,造成反应釜液位过高,部分位置二氧化氯浓度过高发生暴塞,增加水射气吸力。
②原料、进气温度过低,反应不充分,提高进料、进气温度。
③因发生器内杂质过多造成管路堵塞,彻底清洗发生器。
④压力水突然中断,停止进料加水稀释反应釜内反应液。
反应效率过低①进料比例不对,校计量泵及调整背压阀,清洗原料管线过滤器。
②原料、进气温度过低,反应不充分。
③反应釜液位过低,反应时间不足,降低水吸器吸力,提高反应釜液位。
七、氯酸钠:1、无色或白色立方晶系结晶,相对密度2.490G/m3,熔点255℃,易溶于水,加热到300℃以上易分解放出氧气,有极强的氧化能力,与硫、磷及有机物混合或受撞击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有潮解性,在湿度很高的空气中能吸水气而成溶液有毒。
2、粉尘能刺激皮肤、粘膜和眼睛,如不慎将氯酸钠溶液溅入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
吸入氯酸钠粉尘,因积累在体内而引起中毒,会出现恶心、大量呕吐、下泻、呼吸困难、,肾损害等症状;误食时,要立即饮服食盐水或温肥皂水使其吐出,然后速送医院治疗,致死量10克。
生产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和乳胶手套、穿塑料或橡皮围裙、穿长统胶靴等劳保用品,以保护呼吸器官和皮肤,车间应通风良好,下班后要洗淋浴。
3、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注意防潮,如有散落,必须立即用湿黄砂拌和后扫干净,不得与糖类、油类、木炭等有机物、硫黄、赤磷等还原剂、酸类(尤其是硫酸)和一切易燃物品共贮,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磨擦,严禁撞击。
失火时,先用砂土,再用雾状水和各种灭火器扑救,但不可用高压水。
八、盐酸:高浓度盐酸对鼻粘膜和结膜有刺激作用,会出现角膜浑浊,嘶哑,窒息感,胸痛,鼻炎,咳嗽,有时痰中带血,盐酸雾可导致眼脸部皮肤剧烈疼痛,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将受伤者移到新鲜空气处输氧,清洗眼睛和鼻,并用2%的苏打水漱口,浓盐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5-10分钟,在烧伤表面涂上苏打浆,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操作人员工作时要穿耐酸工作服、穿长统胶靴、戴防护眼镜、口罩、橡胶手套、袖套、围裙以保护呼吸器官和皮肤,工作人员应每半年体检一次,纯盐酸无色,工业品因含有铁、氯等杂质略带微黄色,相对密度1.160,氯化氢熔点-114.8℃,沸点-84.9℃,失火时,可用水砂土和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二氧化氯附属设备工作原理一、计量泵基本工作原理:计量泵主要由动力驱动,流体输送和调节控制三部分组成,动力驱动装置经由机械联杆系统带动流体输送隔膜实现往复运动,隔膜于冲程的前半周将被输送流体吸入并于后半周将流体排出泵头,所以改变冲程的往复运动频率或每一次往复运动的冲程长度即可达到调节流体输送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