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英语论文

合集下载

品牌战略研究外文翻译文献

品牌战略研究外文翻译文献

品牌战略研究外文翻译文献品牌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品牌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篇关于品牌战略研究的外文翻译文献,该文献探讨了品牌战略的关键要素和实施策略,以及如何利用品牌战略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该文献的标题是“Building a Strong Bran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Integ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文章首先介绍了品牌战略的定义和重要性。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建立和维护品牌形象而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活动。

通过建立强大的品牌,企业可以获得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信任,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接下来,文献综述了品牌战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类和整合。

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品牌战略的关键要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

内部要素包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定位和品牌资产。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特定领域内具有的独特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品牌定位是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所占据的位置,包括品牌的形象、声誉和关联价值。

品牌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品牌价值和品牌资产,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和品牌关联度。

外部要素包括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和消费者需求。

市场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分布。

竞争对手是指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和竞争态势,包括竞争对手的品牌实力、市场份额和市场策略。

消费者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偏好,包括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购买动机和购买决策。

在品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这些关键要素,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来增强品牌的竞争力,通过精确定位来塑造品牌形象,通过品牌推广和宣传来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创新和研发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近五年创建强势品牌的参考文献

近五年创建强势品牌的参考文献

近五年创建强势品牌的参考文献以下是近五年创建强势品牌的参考文献:1. Aaker, D. A., & Joachimsthaler, E. (2012). Building strong brands. Simon and Schuster.2. Keller, K. L., & Lehmann, D. R. (2006). Brands and branding: Research findings and future priorities. Marketing science, 25(6), 740-759.3. Srivastava, R. K., Shervani, T. A., & Fahey, L. (1998). Market-based assets and shareholder value: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62(1), 2-18.4. Kapferer, J. N. (2012). The new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advanced insights and strategic thinking. Kogan Page Publishers.5. Keller, K. L. (2013).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6. Yoo, B., Donthu, N., & Lee, S. (2000). An examination of selected marketing mix elements an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8(2), 195-211.7. Ailawadi, K. L., Lehmann, D. R., & Neslin, S. A. (2003). Revenue premium as an outcome measure of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67(4),1-17.8. Christodoulides, G. (2009). Branding in the post-internet era. Marketing theory, 9(1), 141-144.9. Gensler, S., Völckner, F., Liu-Thompkins, Y., & Wiertz, C. (2013). Managing brands in the social media environment.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7(4), 242-256.10. de Chernatony, L., & McDonald, M. (2013). Creating powerful brands. Routledge.这些参考文献涵盖了品牌管理、品牌价值、品牌资产、市场营销组合和社交媒体等方面的重要理论和研究。

品牌营销策略参考文献

品牌营销策略参考文献

品牌营销策略参考文献《品牌营销策略参考文献》品牌营销是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而制定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参考的文献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

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文献:1. Keller, Kevin Lane.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2015. 该书是品牌管理领域的经典之作,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

它详细讲解了如何构建、衡量和管理品牌资产,是制定品牌营销策略的重要参考文献。

2. Aaker, David A. "Building strong brands." Simon and Schuster, 2010. 该书探讨了如何建立和维护强大的品牌,通过研究成功品牌案例和理论框架,为企业提供了建立品牌营销策略的重要参考。

3. Fournier, Susan, and David Glen Mick. "Rediscovering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63, no. 4 (1999): 5-23. 该文献对品牌满意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品牌满意度的策略,对企业制定品牌营销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 Kapferer, Jean-No ël. "The new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brand equity long term." Kogan Page Publishers, 2012. 该书与品牌管理的新趋势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企业制定长期品牌营销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品牌管理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品牌管理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品牌管理在当今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品牌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品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如何建立、发展和维护一个成功的品牌,以及如何利用品牌管理策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品牌管理,包括品牌管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品牌管理策略。

一、品牌管理的定义品牌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策略来管理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品牌。

它涉及到品牌的定位、传播、维护以及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一个成功的品牌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并使消费者对其品牌产生忠诚度。

二、品牌管理的重要性品牌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一个成功的品牌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

消费者对于品质好、信誉高的品牌更加倾向于选择,从而带来更多的销售和利润。

其次,品牌管理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拥有忠诚的消费者意味着更多的重复购买和口碑传播,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品牌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三、品牌管理策略1. 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指在市场上确定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

通过明确品牌的目标受众、独特卖点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品牌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从而取得市场份额。

2. 品牌传播:品牌传播是指将品牌的理念和形象传达给消费者的过程。

这包括使用适当的广告、宣传和推广手段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理解。

品牌传播的目的是建立品牌认知度并促使消费者与品牌产生情感共鸣。

3. 品牌维护:品牌维护是指保持和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的活动。

这包括监控市场和消费者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管理品牌关系,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防范和应对品牌危机,保护品牌声誉。

4. 品牌扩展:品牌扩展是指将一个成功的品牌延伸到新的产品或服务领域。

通过品牌扩展,企业可以利用现有品牌的声誉和知名度,降低新产品的市场准入成本,并增加销售和利润。

品牌营销策略外文翻译参考文献

品牌营销策略外文翻译参考文献

品牌营销策略外文翻译参考文献(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翻译:个性、顾客品牌偏好和品牌社群:关于顾客、品牌和品牌社群的实证研究1 引言目前,学术界有关品牌社群的研究非常多,如苹果电脑Mac、哈雷摩托车和大众汽车的高性能两箱小车Golf GTI品牌社群的研究,还有乐于购买科幻小说的社群。

这些研究都证实了学术界对品牌社群有着巨大兴趣,应用到营销类的文献并论证了它们之间实际的相关性。

品牌社群是指“一种专门的、不受地理区域限制的社群,它建立在使用某品牌的消费者之间一整套社会关系的基础上”。

研究表明,品牌社群可以影响社员的感知和行为,并且它作为谈论品牌的场所,是想法和创新的来源。

品牌社群内的顾客会相互影响彼此,同时通过人际交流的过程,他们进而可以影响其他顾客。

最重要的是,顾客与中心品牌的关系的塑造和深化根本上受品牌社群成员之间的社交的影响。

品牌社群与市场营销经理有密切关系至少有三个原因。

第一,它们是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

通常,社群成员拥有大量的产品知识,他们不仅讨论新产品的介绍、产品的功能和市场营销活动,而且他们甚至会对新产品的发展有好点子;第二,品牌社群通常被认为可以实施特定的营销策略的截然不同的细分市场;第三,品牌社群在培养品牌关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品牌社群成员有着很强的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

尽管品牌社群的形成机理和作用的研究已经很有一定深度,但是对于个人层面的品牌参与动机的理解还不够充足。

品牌社群之中有三种主要的关系影响着顾客的行为:顾客与品牌、顾客与顾客和顾客与社群之间的关系。

在最新的研究中,我们关注其中的两种关系:顾客与品牌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顾客的产品依恋)和顾客与社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社员对品牌社群的认同)。

在接下来的文献回顾中,我们大概地讨论了顾客与品牌的关系,特别是在品牌社群的环境下。

之后,我们回顾了第二种关系(在顾客与社群自身之间)方面的文献。

接着,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数据分析。

品牌形象设计的国外研究文献

品牌形象设计的国外研究文献

品牌形象设计的国外研究文献品牌形象设计是指通过视觉、语言、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元素,来创建一个独特、清晰、易于识别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设计在商业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品牌在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以下是一些关于品牌形象设计的国外研究文献:1. 'The Brand Building Process' by David S. Rose. 这是一本经典的品牌形象设计书籍,介绍了品牌形象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涵盖了品牌建立的基础、品牌形象的定位、品牌形象的构建、品牌形象的传播等方面的内容。

2. 'Cultural品牌的设计与传播' by Richard A. Porter. 这篇论文探讨了文化是如何影响品牌形象设计的,提出了文化因素在设计品牌形象时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一些设计方法来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品牌形象设计中。

3. 'The Visual Component of brand identity: Designing a Defined Brand Experience' by Lillian G. Smith. 这篇论文探讨了品牌形象设计中视觉元素的重要性,介绍了一些设计方法来优化品牌形象的视觉体验。

4. 'Creating a Great Brand Image: A Global Survey of Brand Image Management' by the World Brand Foundation. 这篇论文汇总了全球品牌 Image Management 协会所做的一项调查,探讨了品牌image 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情况,以及品牌 image 管理中的关键因素。

5. 'Designing a Strong and Sustainable Brand Image: Case Studies of Nike and Apple' by Sarah A. Smith and Michael J. McPhail. 这篇论文介绍了两家企业如何通过品牌形象设计来建立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品牌形象,探讨了品牌形象设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关于品牌管理的中文文献

关于品牌管理的中文文献

关于品牌管理的中文文献
以下是几篇关于品牌管理的中文文献:
1. 《品牌管理与品牌创新》(路琛著):该书系统介绍了品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品牌建立、品牌传播、品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 《品牌管理》(刘晓军著):本书重点探讨了品牌的内涵、品牌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以及品牌管理的策略与实践,提供了品牌管理相关实例和案例分析。

3. 《现代品牌管理》(朱可夫著):此书详细介绍了品牌管理的基本概念、品牌核心价值的构建以及品牌位置、品牌传播、品牌保护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4. 《品牌管理理论与实践》(徐林红、杨志斌著):本书全面阐述了品牌管理的核心概念、品牌战略规划与执行、品牌创新与品牌定位等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调研数据,展示了品牌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

这些文献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品牌管理的理论基础、核心要素和实践方法,对于从事品牌管理研究或实践的人士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食品企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食品企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食品企业管理的经典论文参考文献引言食品企业管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食品企业的管理效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本文将通过引用一些经典的研究论文,探讨食品企业管理的关键要素和策略。

1. 食品企业质量控制食品质量控制是食品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不断增加,食品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一项研究《Quality Issues in Food Supply Chains: The Importance of Trust》指出,建立信任关系是食品供应链中实现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

此外,还有其他研究指出了在食品企业中应用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好处。

•参考文献:–Smith, G. (2007). Quality Issues in Food Supply Chains: The Importance of Trust. Procedia food science, 1(1), 1409-1416.–Zaim, S., Cerit, E., & Topaloğlu, E. (2016). The benefits of implementing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in food industry. Food Scienceand Technology, 39(4), 696-703.2. 食品营销策略市场营销是食品企业提高销售和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食品营销策略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进行灵活调整。

一项研究《Innovation in Small-Scale Food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High Quality Products in Italy》分析了意大利小规模食品生产和营销中的创新策略,例如建立品牌形象、优化供应链以及推广高品质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牌管理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英语论文品牌管理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参考文献[1] (美国)迈克尔.R.所罗门. 消费者行为学[M] .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 陈艳. 名牌战略及实施[J] . 商业研究,2005(1).[3] 雷平. 我国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思考[J] . 商业研究,2004(5).[4] 蔡凯龙. 创名牌更要保名牌[J] . 经营管理者,2003(5). [5] 安进. 塑造品牌[M] . 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6] Michael Armstrong : Makeing The Brand[M] . English EconomicalPublishing House, 2005.[7] 朱方明. 品牌促销[M] .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8] Paul Temporal : How Does The Brand Develop[M] . Journal ofAppliedEconomics , 2003[9] 西荛. 品牌的动态策划[J] . 品牌策划新主张,2002(1). [10] 张续焦,帅建淮. 成功的品牌管理[M] .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11] 李芳. 名牌战略与创新[J] . 中国名牌,2005(9).本文源自六维论文网 [12] 孙立平. 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的制胜之道[J] . 决策探索,2004(2). [13] 叶明海. 品牌创新与品牌营销[M] .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5-18,31. [14] 王二院,如何演绎品牌[J] .中国名牌,2003(1).[15] DEL.J.Hawkins : Consumer Behavior[M] . MCGraw-Hill , 2002.[16] Phillip Kotler : Marketing Management[M] . Printice-hall , 2004.绪论新经济时代的大型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建立和管理企业的品牌。

谁拥有强有力的品牌,谁就拥有了竞争的资本,未来企业间的竞争是品牌的战争。

企业的品牌从默默无闻发展成为一个著名的成功品牌,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是和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的。

企业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面临的经营环境、经营管理重点各不相同,相应的品牌管理的重点和特色也有所不同。

1 品牌促进企业成长的机理认识作为企业声誉与信息的组合体,品牌是企业及其产品所包含的技术、质量、功能、文化、市场地位等引发形成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及其产品识别的符号系统。

品牌通过其内涵的信息系统及市场对它的反应评价,影响市场的行为,产生有利于该企业的行为偏好,并进一步区别于有形要素的存在,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发挥功能,实现其经济价值,推动企业的成长。

大量中外企业的实践证明,品牌是促进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而且品牌对企业的贡献随着企业的成长日益扩大。

1.1 通过影响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购买选择偏好,扩大产品的销售品牌在顾客心目中是企业和产品的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品质、特色,代表着企业的经营特色、质量管理要求等。

顾客通过品牌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取和辨别有关的信息,获取信息成本的下降意味着顾客购买成本的下降。

而顾客熟悉的品牌或者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又使顾客的购买风险感觉系数下降。

这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使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形成了对某种品牌产品的选择偏好,从而扩大了产品的销售。

1.2 通过提高品牌的认知,创造产品的附加价值品牌知名度可以通过广告迅际利润,在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反应缺乏弹性,价格下降时则富有弹性,这也是名牌产品之所以能够获得比一般产品更高利润空间的原因所在。

1.3 通过强化顾客对品牌的联想和忠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当顾客对品牌有了整体认知了以后,企业可以通过强化顾客对品牌的联想和忠诚进一步推动品牌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企业可以借助已经成名的品牌,利用顾客的品牌联想,成功地进行品牌延伸,扩大企业的产品组合或延伸产品线,推出新产品,提高竞争力。

顾客的品牌忠诚一旦形成就会很难受到竞争产品的影响。

当市场趋向成熟,市场份额相对稳定时,品牌忠诚是抵御同行竞争者攻击的最有力的武器,品牌忠诚为其他企业进入构筑壁垒。

品牌忠诚形成了一批忠诚的顾客和稳定的市场,直接结果便是市场份额的扩大,从而使企业的销售额增长、交易成本降低,从而使企业获得额外的利润,所以,品牌可以看成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强有力工具2 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品牌管理企业在其不同成长阶段有各自的成长特点,那么企业在实施其品牌管理时也应针对这些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品牌管理方法,以适应企业成长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达到企业品牌战略的目标。

2.1创业期的品牌管理创业期建立品牌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企业自身实力较强,有发展前途,产品的可替代性很高,即竞争产品之间的差异性非常小,理性的利益驱动不足以改变顾客的购买行为。

如果企业选择建立自己的品牌,那就要在创业一开始就树立极强的品牌意识,对品牌进行全面的规划,在企业的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维护等多方面都以创立品牌为目标,不仅仅是依赖传统的战术性的方法,如标志设计和传播、媒体广告、促销等,而是侧重于品牌的长远发展。

许多国内企业总想一蹴而就,把品牌战略简化成如何尽快打响品牌知名度的问题,利用知名的商业媒体在短时间内造就一个又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品牌,但大多数却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在建立品牌过程中没有对品牌进行全面的规划,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因此,企业在创业期创立品牌,除了要尽快打响品牌的知名度以外,关键的问题是要确立品牌的核心价值,给顾客提供一个独特的购买理由,并力争通过有效的传播与沟通让顾客知晓。

尽管品牌化是商品市场发展的大趋向,但对于单个企业而言,是否要使用品牌还必须考虑产品的情况和顾客的实际需要,尤其对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受企业规模、人员、资金、时间的制约,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形成一定特色的产品,或由于产品同质性很高,顾客在购买时不会过多地注意品牌的产品,无品牌化策略不失为一个可选的方法,这样可以节省费用,扩大销售。

企业在创业期,如果既想使其产品具有品牌效应的优势,又不想花很多的精力创立品牌的话,那借用零售商品牌的策略是一条捷径。

企业采用中间商品牌,可以降低成本,赢得价格优势,利用中间商的优势,省去寻找分销渠道和促销等大量工作。

但对一个目标远大,力创自己名牌的企业,使用中间商品牌只能是权宜之计。

2.2 成长期的品牌管理当企业步入成长期时,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强化顾客对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的理解是企业营销努力的重点。

品牌认知度不等同于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只是反应了顾客对品牌的知晓程度,但并不代表顾客对品牌的理解。

顾客通过看、听,并通过对产品感觉和思维来认识品牌。

建立品牌认知,不仅仅是让顾客熟悉其品牌名称、品牌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更进一步地是要使顾客理解品牌的特性。

目前中国的众多产品是有知名度,但品牌认知度整体上十分低,即顾客对国产品牌的整体印象远不如对国外品牌的认知度高,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传递给顾客一个清晰的,能满足顾客需求的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

要提高品牌认知度,最重要的途径是加强与顾客的沟通。

顾客是通过各种接触方式获得信息的,既有通过各种媒体的广告、产品的包装、商店内的推销活动,也有产品接触、售后服务和邻居朋友的口碑,因此,企业要综合协调的运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手段,来建立品牌认知,为今后步入成熟期打下良好基础。

建立、提高和维护品牌认知是企业争取潜在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步骤。

成长期的企业由于资源相对于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去满足市场上的所有需求,因此企业必须针对某些自己拥有竞争优势的目标市场进行营销。

品牌定位是企业为满足特定目标顾客群的,并与产品有关联的独特心理需求为目的,并在同类品牌中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品牌管理。

通过锁定目标顾客,并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确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位置,连接品牌自身的优势特征与目标顾客的心理需求。

在当今这个信息过度膨胀的社会里,只有有效地运用定位这种传播方式和营销策略,才能使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样,一旦顾客有了相关需求,就会开启大脑的记忆和联想之门,自然而然地想到该品牌,并实施相应的购买行为。

2.3 成熟期的品牌管理企业进入成熟期,在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但由于竞争者的大量加入和产品的普及,竞争变得尤为激烈。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成熟期的市场、产品、竞争特点,提高企业品牌的忠诚度,进行适当的品牌延伸。

品牌忠诚度是顾客对品牌感情的量度,反映出一个顾客转向另一个品牌的可能程度,是企业重要的竞争优势。

它为品牌产品提供了稳定的不易转移的顾客,从而保证了该品牌的基本市场占有率。

因此,培育品牌忠诚度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最本文源自六维论文网好的广告就是满意的顾客”,如果企业能在创业期和成长期注意宣传该品牌,并提供给顾客的一个完整的从选择原材料,到为顾客提供的售后服务的一系列责任的价值体系,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那么,在成熟期企业可运用顾客对该品牌的忠诚来影响顾客的行为。

顾客的品牌忠诚一旦形成就会很难受到竞争产品的影响。

品牌忠诚是品牌资产中的最重要部分,品牌资产最终是体现在品牌忠诚上,这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根本目标。

然而,消费者的品牌忠诚绝不是无条件的,它根源于企业对该品牌严格的技术要求,即该品牌有卓越的品质保证。

品牌延伸是将现有成功的品牌用于新产品或经改进的产品上的一种策略。

品牌延伸并非只借用表面上的品牌名称,而是对整个品牌资产的策略性使用,是企业实现品牌无形资产转移、发展的有效途径。

采用品牌延伸,企业不仅可以保证新产品投资决策的快捷准确,而且有助于减少新产品的市场风险,节省新产品推广的巨额开支,有效地降低新产品的成本费用。

通过品牌延伸,企业可以强化品牌效应,增加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和核心品牌的形象,提高整体品牌组合的投资效益。

尤其在新技术环境条件下新延伸的品牌,不仅在时间上可以根据市场涌入,因此,通过建立品牌组合,实施多品牌战略,能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避免风险。

实行多品牌,可以使每个品牌在顾客心里占据独特的、适当的位置,迎合不同顾客的口味,吸引更多的顾客,能使企业有机会最大限度地覆盖市场,使得竞争者感到在每一个细分市场的现有品牌都是进入的障碍,从而限制竞争者的扩展机会,有效地保证企业维持较高的市场占有。

但是企业实施多品牌,有可能会面临跟自己竞争的危险,抢自己原有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

因此最有成效的多品牌策略是使新品牌打入市场细分后的各个细分市场中。

这种策略的前提是市场是可以细分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会利用市场细分,去为重要的新品牌创造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