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讲堂】第四讲 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

合集下载

白疕(银屑病),中草药慢调能好转

白疕(银屑病),中草药慢调能好转

白疕(银屑病),中草药慢调能好转案例:刘女士,46岁,办公室文员。

周身皮肤损伤反复10多年。

患者在10年前并无明显诱因下,头皮出现鳞屑性红斑,皮肤损伤范围逐渐扩大至全身。

秋冬天加重,春夏减轻。

曾在当地多家医院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反反复复。

半年前再次发作,服用西药控制后,皮肤损伤改善,但是周身瘙痒不能缓解下来,时不时地头皮成块脱落。

经常性口干咽喉干燥,在医院开方后服用3剂好转,随后按照医生开方来到药店抓药,方组为:川芎,当归,赤芍,防风,苍术,荆芥各10g;熟地,知母,苦参,牛蒡子,各12g;胡麻仁,玉竹,黄精,白鲜皮,地肤子,三棱,莪术,各15g;蝉蜕6g,全蝎3g,土茯苓30g。

当看到方组后我发现这就是一个四物汤合并了其他几个方组的加减方。

病案例分析:银屑病是中医皮肤科常见病之一啦,在中医称之为“白疕”,主要是他的病程缠绵长久,病情反复难愈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中医学对该病多有记载,古代中医将它称为“干廯”“松皮廯”,白壳疮,等等。

早在隋代时期的《诸病源候论-干廯候》里面就有记载说明。

干廯但有框廓,皮楛索痒。

搔之白屑出是也。

还有其他地方也是有很多记载,所以,历代文献中对本病的描述与现代所说的银屑病银白色的鳞屑,发亮粘膜,点状出血的三种症像一致的。

在《诸病源候论-干廯候》里面详细说了本病原理,认为这个病因属于风邪为主,夹带以寒,湿,比如说“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要是风毒气多,湿气少,则可能出现风疹入里,所以无汁,为干廯也。

再说本病主要是从“热,燥,瘀,单个方面为病理基础。

初起时内有蕴热,外感风热,阻止于肌肤,蕴结不散而发;或者说性情急躁,心火内生,加之外邪入里化热,伤及脾胃,内外结合,蕴于血分,血热生风而发作。

再者就是机体虚弱,气血不足,久病耗伤营血,阴血亏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而发生。

热蕴日久,气血运化不畅,以致于经脉阻滞,气血淤结,肌肤失养导致反复发作不愈合。

2024年银屑病诊疗指南(修订版)解读课件PPT

2024年银屑病诊疗指南(修订版)解读课件PPT
(三)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表现为全身弥漫性红斑、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皮损面积大于90% 体表面积。多由银屑病在急性期受某些因素刺激或治疗不当诱发,多数伴有全身症状。
(四)PsA:根据是否存在关节病变,结合皮损进行诊断。目前PsA的分类标准(CASPAR)较为通用,具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银屑病共病(comorbidity)
(一)概念:除皮肤症状外,银屑病患者常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肝肾 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理疾病等。目前把这些与银屑病显著相关的疾病称为银屑病共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虽然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遗传、免疫与环境因素 在银屑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遗传是银屑病发病的主要风Th17)细胞相关的免疫通路是银屑病发病的核心机制。
02
诊断与分型
诊断
根据银屑病不同类型的皮疹特点、好发部位、是否合并全身症状、发病与季节的关系、组织病理检查等可 以诊断。
流行病学特征
1984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银屑病患病率为0.123%,2008 年中国6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0.47%,欧美国家的患病率 为2%~4%。关节病型银屑病(PsA)在我国银屑病患者中的发生率 为0.69%~5.8%,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1%~9%),但低于欧美国 家(10%~48%)。
(五)其他类型银屑病:甲银屑病、反向银屑病。
银屑病严重程度分级
(一)疾病严重度分级的适用指标:PASI、BSA、PGA、DLQI。
(二)银屑病严重程度分级 1. 三分法:一般根据BSA、PASI及DLQI分为3级。 2. 二分法:国际银屑病理事会(IPC)2020年Delphi共识建议对银屑病严重程度重新分类, 即在银屑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级的基础上,继续采用二分法分类,以方便临床医师治疗决策 。二分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两类,系统治疗患者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之一: ①BSA > 10%;②累及特殊部位;③局部治疗失败。

王琦教授治疗疑难病证的临证模式与思路

王琦教授治疗疑难病证的临证模式与思路
最后 按 照 组 病证 时常 用主病 主 方 的 临证 思路 。 书 以病 名篇 , 以病统 证 , 病 施 方 , 据 治法 选择 专效 药 物 , 据 对 针 初 步确 立 了辨 病 论 治 体 系 。辨 病 方原 则 合 理 制 方 。如 王 琦 教 授 对 例 如 : 于 阴 茎 勃 起 功 能 障 碍 , 肝 宗 的主 就是 辨疾 病 的 主要病 机 , 疑难 病 证 顽 固性 失眠 , 多年揣 摩 , 为 “ 经 认 肝 对 “ 脉气 血失 和 , 筋失 充 ”
无论多“ 疑难 ” 总能摸 索 出主要 病 魂不 藏 , 阳失 和” , 阴 为其 主要 病机 , 要病机 , 四逆散 加 丁 香 、 蚣 、 用 蜈 白 对 机, 抓住 主要 病机 组 方 用药 才 能 治 以“ 调肝 安魂 , 通 阴 阳” 治法 自 交 为 蒺藜 等 为 主 方 治 疗 ; 于 男 性 不
体 一辨 病 一辨 证 的 临 证 模 式 相 互 温病 , 当治 疗反 复不 愈 的低 热 和热 西 医虽然理 论 中 主 病 主 方 的 临证 思路 与 辨 人 营血证 时 , 温病 医家 的方 子 多 对象 都 是人 体 疾 病 , 用
丁散合 沙参 麦 冬 汤加 减 治疗 ; 属 它生殖 系 统炎症 ; 是 指 各种 生 殖 不 效 , 其 脉 知 为 阴 阳违 和 , 气 证 瘀 诊 二 脾 胃湿 热者 , 半夏 泻 心 汤 加减 治 系统 的慢性 病变 形 成 的血 瘀 、 瘀 不 交 , 用 痰 以半 夏 三 钱 、 枯 草 三 钱 浓 夏
品改 善气 郁体 质 ; 血瘀 体 质 者 酌 加 害 ; 虫是 指性 传播 疾 病及 各 种 微 生 与之相 配 , 更相得 益 彰 。盖 苏 叶辛
理 气 活血 化瘀 之 品改 善 血 瘀体 质 ; 物感 染 , 包括 梅毒 螺 旋体 、 淋球 菌 、 温气 薄 , 理气 和 营 , 阳人 阴 ; 引 百合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治疗过敏体质相关疾病的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治疗过敏体质相关疾病的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治疗过敏体质相关疾病的经验总结作者:董思颖秦静波孟翔鹤江泽强李竹青王济来源:《世界中医药》2021年第22期摘要中医体质学学科的创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经过50多年的临床实践与临床经验,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该模式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医师在临床诊疗中以人为本、突出个体差异的诊疗思想。

本文以过敏体质为主题,从辨体-辨病-辨证,过敏体质治疗原则与要点及方药应用3个方面,归纳总结王琦教授治疗过敏体质相关疾病经验和过敏体质研究现状,重点对过敏体质的干预调体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过敏体质;辨体论治;名老中医经验; @ 王琦;临床思路;辨体-辨病-辨证;经验总结;调体AbstractAs a found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and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Master WANG Qi has accumulated a great number of valuable experie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more than 50 years,and formed 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of constitution differentiation-disease differentia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odel.It fully embodied the ideas that docto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atient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Based on the theme of allergic constitu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Professor WANG Qi′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llergic constitution-related diseases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allergic constitution from 3 aspects:constitution differentiation-disease differentia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The principles and main points of allergic constitution treatment,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escriptions,with emphasis on allergic constitution intervention and adjustment measures of the body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in order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for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work.KeywordsAllergic constitution; Treating by constitutions differentiation; Experience of famous seasoned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WANG QI; Clinical thinking; Constitution differentiation-disease differentia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ummary of experience; Constitution adjustment中图分类号:R211;R249.2/.7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22.019中医体质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疾病的反应状况、病变性质和病变趋势,阐述体质与健康、疾病的相关性,从而用以指导疾病的防治[1]。

国医大师王琦:中医学

国医大师王琦:中医学

国医大师王琦:中医学作者:来源:《商周刊》2018年第06期几千年没有断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医学,它有科学的属性、文化的属性、哲学的属性。

所谓真善美的境界,科学是真.而当科学与文化、哲学相结合,才是真善美。

2018年2月24日,即墨古城大讲堂在即墨古城学宫明伦堂开讲,本期邀请到了国医大师王琦。

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四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构建并完善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四大学术体系,开拓了中医原创思维、中医未病学等新的学科领域。

在本期大讲堂上,王琦以“中医学——人类文化的瑰宝”为题,谈及中医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医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医文化的转型三个问题,从哲学、文化、科学的层面,融会贯通,鞭辟入里,直指中医学的重大价值在于它是从人类生命的现在、过去和未来,来解读生命的全过程、全周期。

深入解读了中医对于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医学发展的重要性。

令世界尊崇并受益的文化奇葩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九,我国民间认为: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玉皇诞”、“天公生”。

亦称“天日”。

在中国的文化里,“九”是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字。

第一,九字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数字,有最高、极限之意,所以“九”也代表九重天,天有九霄。

常言道:扶摇直上九重霄;第二,正月和初九都是阳数,两个阳数加起来吉祥,恰是“一阳初始”,是大自然开始“万象回春”的时刻;第三,始于九终于九。

九的谐音是永久的“久”。

是友谊的长久,也是健康的长久。

大家想不想为健康的长久鼓个掌?今天我要讲一个文化问题,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但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里面都有涉及,那就是中医药文化。

从有人类生命活动开始,就有了医药活动,而中国人民的医药活动,就是中国人自己原创的“中医药活动”。

大家听完以后就会感到很振奋,因为我们世界上还有这样一朵文化的奇葩。

王幸福经验——银屑病治疗效方

王幸福经验——银屑病治疗效方

王幸福经验——银屑病治疗效方处方当归25g,川芎15g,红花15g,羌活25g,独活15g,鸡血藤50g,猪牙皂3g,木通10g,荆芥15g,防风30g,麻黄10g,苍术25g,胡麻仁5g,蝉蜕25g,苦参40g,白鲜皮50g,甘草25g。

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温服,同时外涂一扫光皮癣净。

要求服药期间及愈后百日内,忌食鱼、蛋、肥脂、辛辣、生冷。

主治银屑病。

验案我曾治一老妇,65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严重的银屑病。

患者已在其他中医机构和某专门治疗银屑病的老中医看过,无效,经人介绍找到我,不要求治高血压和糖尿病,专治银屑病,说此病已把人折磨得痛不欲生,几次寻短见,这次找到你是最后一次治疗,不效就再也不治了。

我听后,感觉压力巨大。

刻诊:人中等个,略显富态身胖,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有力,饮食、二便正常。

查全身银屑病除面部无疾,无一处好地方。

尤其是双下肢、臀部、背部大面积皮癣,厚度有一个硬币之多,上面覆有白屑,基底粉红,个别地方抓挠出水,而且满头皆是,奇痒无比,影响美观。

曾在某中医处吃过大量蜈蚣、全蝎、小白花蛇等药,初期有效,后无效。

现诊为重症银屑病,风热郁表,湿毒浸淫。

处方消风散合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2g,防风12g,羌活15g,独活12g,前胡12g,柴胡12g,麻黄6g,苍术10g,当归15g,川芎10g,生地30g,鸡血藤50g,胡麻仁15g,苦参40g,白鲜皮50g,蝉蜕12g,金银花30g,连翘30g,猪牙皂3g,土茯苓60g,乌梢蛇30g,生甘草12g。

7剂,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外涂一扫光皮癣净药膏。

1周后,复诊,癣处已无流水,痒轻,无伤胃呕吐不良反应。

效不更方,又服20剂,癣处迭加厚屑已退,接近正常皮肤,基本不痒,患者甚为高兴,信心大增,再续30剂痊愈收功。

这期间一直涂用特制药膏一扫光皮癣净。

(《古道瘦马医案》)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牛皮癣)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牛皮癣)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牛皮癣)一、朱仁康论治银屑病朱仁康认为“禀素血热”是银屑病的主要病因。

禀素血热,或感外六淫,侵袭肌肤,或心绪烦扰,七情内伤,或过食辛辣,饮食不节,使血热内蕴,外壅肌肤而成。

初发者常因热盛生风,风盛化燥,为血热风盛;久者阴血已伤,毒热未尽,肌肤失养,为血虚风燥;银屑病多郁热,易形成湿热,为风热兼湿或湿热化毒;或肾阳不足易夹寒,为风湿瘅滞等。

临床分为六型论治。

(一)内治法1.血热风盛证多见于银屑病进行期。

初起多发于外感之后,新皮损不断出现,皮损鲜红、心烦口渴、大便干,脉弦滑,舌质红紫,苔黄。

证属:由于血热内盛,外受风邪,内外合邪,血热风盛或伤营化燥,是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病。

治宜清热凉血,祛风解毒。

方用土茯苓汤或土茯苓丸或克银一方。

土茯苓汤:土茯苓30g,生地黄30g,草河车15g,生槐花30g,紫草15g,山豆根9g,白鲜皮15g,大青叶15g,忍冬藤15g,甘草6g。

土茯苓丸:土茯苓310g,草河车250g,山豆根250g,夏枯草250g,白鲜皮125g、黄药子125g。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次3丸,每日2次。

克银一方:土茯苓30g,草河车15g,北豆根10g,白鲜皮15g,板蓝根15g,忍冬藤15g,威灵仙各10g,甘草6g。

2.血虚风燥型多见于银屑病静止期。

病久不退,皮肤干燥,皮损小如钱币,大如地图,色淡白或黯褐或黯紫,鳞屑干燥不易剥离,瘙痒剧烈,舌淡苔白或舌红少苔或舌黯有瘀斑,脉弦细。

证属:风燥日久,伤阴耗血或为平素血虚之人。

治宜滋阴养血润燥、清热解毒,用养血润燥或山白草丸或克银二方。

养血润燥:生熟地黄各15g,当归12g,桃仁9g,红花9g,丹参12g,玄参9g,天冬9g,麦冬9g,麻仁9g,甘草6g。

山白草丸:山豆根90g,白鲜皮90g,草河车90g,大青叶45g,鱼腥草90g,夏枯草45g,炒三棱45g,炒莪术45g,王不留行45g。

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次3丸,每日2次。

马骏教授运用毫火针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

马骏教授运用毫火针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

马骏教授运用毫火针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作者:郭淑琴马骏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2年第04期【摘要】银屑病是一种由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白疕”范畴。

近代医家多从血热、血燥论治,马骏教授认为银屑病的辨证不应拘泥于血热、血燥,更应该注重辨证论治和治病求本,阳虚体质患者亦可发为此病。

对于阳虚型银屑病患者,毫火针疗法能温经通络、温阳扶正、驱邪外出,使患者经络畅通、阳气得复、邪气得驱,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关键词】银屑病;白疕;阳虚;毫火针【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7-0087-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73788);2020年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北研究院咨询研究项目:湖北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世界针联孙国杰中医传承基地项目(世界针联[2019]26号);校级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中医校[2020]48号)。

作者简介:郭淑琴(1994-),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针刺防治脑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E-mail:*****************通信作者:马骏(1964-),女,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针刺防治脑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E-mail:***************Summary of Professor Ma Jun'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Psoriasis with Milli-Fire NeedleGUO Shuqin1 MA Jun2*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Orthopedics-Traumatology,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430061,ChinaAbstract:Psoriasis is a chronic, recurrent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 caused by heredity,immunity,e 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 It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BaiBi” of Chinese Medicine. Most modern doctors treat psoriasis from the viewpoint of blood heat and dryness. Professor Ma Jun believes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soriasis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blood heat and dryness, bu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treatment of root cause of disease. Patients with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can also suffer from this disease. For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of Yang deficiency type, the treatment of milli-fire needle acupuncture can warm meridians anddredge collaterals, warm Yang and strengthen body resistance,drive away exogenous pathogen,so as to smooth th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of patients, recover Yang and drive drive away exogenous pathogen, so as to achieve clinical cure effect.Key words:Psoriasis Vulgaris; BaiBi; Yang Deficiency; Milli-fire Needle馬骏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湖北中医大师、湖北中医楷模孙国杰教授,是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孙国杰中医针灸传承基地主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讲堂】第四讲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王琦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1943年生,江苏高邮人,2014年被评为第二届国医大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摘要本次王琦讲堂围绕王老师临床中治疗银屑病医案展开讨论。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顽固且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大家在王琦老师的指引下,从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主病主方思想、辨体用方用药特色、伏邪理论等多方面、多层次对银屑病的临证诊疗展开了探讨。

认为王老师治疗银屑病在主病主方基础上结合分期论治,始终抓住“血分湿热”的病机观以及“素禀伏热”的伏邪观,治疗上以凉血止血,散瘀消斑,清热利湿为法,且认为银屑病与特禀体质有关,另辟蹊径从调理体质入手,用乌梅、蝉衣、无柄灵芝、制首乌等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弟子根据王琦老师主病主方思想以及临证病案总结出王老师治疗银屑病的主方牛角银屑汤,认为牛角银屑汤不仅可以有效缓解银屑病的症状,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防止疾病复发。

下面我们就看看,王琦教授和学生们怎么说的吧!1王琦教授开讲大家好!我们很高兴如期来到《名医讲堂》,我们已经经过了3期的课堂讨论,效果很好!大家通过医案讨论,开拓了临证诊疗的思路,领悟了用药的心法,对临床疑难病证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接近了临床:其中,我想这首先得益于《中医药通报》杂志给咱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一方面促使咱们定期地进行学习和交流,一方面把咱们的思想传播出去,使中医学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当然,这也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大家或以讲堂形式,或门诊交流,或以QQ群聊等对病案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已经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

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坚持做好每一期的医案探讨。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银屑病临床诊疗的医案。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以皮肤浸润性红斑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为皮损特点:本病容易反复发作,病程长,不易治愈,累及人群较广,对患者造成的生活影响很大,是公认的疑难病。

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影响、神经精神因素及免疫紊乱等有关。

在治疗上,西医常用激素控制类药物治疗,药效明显迅速,但是易复发,且复发后加重病情,长期使用可导致皮质功能亢进等不良后果:作为临证疑难病之我认为银肩病的治疗急需解决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就是如何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中医药在防治银屑病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下面请郑燕飞同学(王琦老师2011级博士研究生)介绍一下我在临床中的一则治疗银屑病的医案,大家通过医案展开,发表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银屑病的诊疗思路。

2病案介绍郑燕飞:下面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王老师门诊中治疗的一则银屑病医案。

这位患者从初诊到末次来诊我都一直密切关注。

她的皮肤从初次来时满背鲜红脱屑直至现在皮肤近乎光滑,我们都一点一滴看在眼里,这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神奇和伟大,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王老师高超的临床技术。

2.1验案举例患者吴某,女,60岁。

20]1年7月6日初诊:素罹甲亢、过敏之疾,周身红疹水泡,瘙痒不适,禀赋血热湿毒内伏明诏。

六年前予西药疗过敏之疾,诱血中风热湿毒,透出肌肤,致遍身癣痒难忍,皮损焮红,局部增厚粗糙,诊为银屑病。

火升不寐,舌淡红暗苔薄黄,脉弦数。

此素体血热内伏,营血暗耗生风,湿毒蕴结,逼于肌肤,治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祛风调体,予自拟牛角银屑汤,方含《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青黛、草河车、土茯苓、生石膏、制首乌等品,清解透达而不伤阴,专为此病而设,加减与之,以观进退:处方:紫草10g,乌梅20g,蝉衣l0g,黄连I0g,连翘30g,丹皮l0g,土茯苓20g,制首乌30g,金银花20g,生石膏30以先煎),白茅根30g,草河车20g,青黛l0g(布包)。

30剂,水煎服。

2011年8月10曰二诊:上肢、后背、下肢皮损脱屑增厚较前减轻,皮损色红赤、瘙痒略减,舌脉同上血热内伏,营卫尚不能流通,增清解和营通络之剂。

处方:上方加徐长卿20g,银花藤20g,首乌藤30g,全蝎3g(布包)。

30剂,水煎服2011年9月]4日三诊:皮色红赤、瘙痒渐少,皮损明显减轻,舌脉同上。

蕴毒湿热留恋,营卫郁滞,循序失常,一时未易清澈。

再拟清热化湿,活血祛风通络:处方:紫草10g,乌梅20g,蝉衣10g,皂角刺30g,忍冬滕30g,白茅根30g,青黛10g(布包),草河车20g,徐长卿20g,炮山甲6g,制首乌30g,马齿苋30g,白鲜皮20g。

30剂,水煎服。

2011年10月12日四诊:皮肤瘙痒减轻,皮损渐略减。

舌淡苔黄,脉弦。

湿热毒邪有疏通之机,仍虑阴液有受伤之象,有一份阴液便有一份生机,病情夹杂,难许速效,姑拟养阴清温,以制其焰。

处方:制首乌30s,野生灵芝10g,乌梅20g,蝉衣10g,青黛l0g(布包),草河车15g,白茅根30g,徐长卿20g,马齿苋30g,白鲜皮20g,龙胆草l0g,干地黄20g,土茯苳20g,炮山甲6g(分冲)。

30剂,水煎服。

2011年11月23日五诊:皮肤瘙痒减,红疹渐消,皮损进一步减轻连投清热凉血,活血利湿解毒之品,已见效机,仍有血中余焰未清,宗《千金方》犀角地黄汤之意,予水牛角易犀角,清热凉血,直折其火。

处方:制首乌30g,野生灵芝10g,乌梅20g,蝉衣10g,青黛lOg(布包),草河车15g,白茅根30g,徐长卿20g,马齿苋30g,白鲜皮20g,龙胆草l0g,干地黄20g,土茯苓20g,炮山甲6g(分冲),苦参15g,鱼腥草20g,丹皮l0g,水牛角30g(先煎)。

30剂,水煎服。

2012年1月11日六诊:罹患银屑病六年,素禀血热内伏,湿毒浸淫,郁遏肌肤,前投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活血通络,佐以养阴之剂,自服药半年以来①皮损面积缩小50%,部分面积已转正常30%;②皮损“红艳”如火灼,现红色已褪;③瘙痒疼痛,瘙痒已减其七。

治已得当,渐入坦途,投清解之剂,尚觉合度。

仍守原意出入。

处方:紫草10g,乌梅15g,蝉衣l0g,忍冬藤30g,青黛10g(布包),白茅根30g,草河车10g,徐长卿15g,苦参15g,龙胆草6g,炮山甲扣,水牛角30g(先煎),干地黄20g,土茯苓20g,丹皮10g。

30剂,水煎服.2012年3月7日七诊:皮损已去七八,根脚渐平,肤色掀红亦少。

恐有余毒蕴湿未楚,继守前法缓图。

处方:上方去忍冬藤,改青黛12g(布包),加白蒺藜20g,白鲜皮30g。

30剂,水煎服,2012年5月2日八诊:近一月来全身皮损部位几近平复,皮肤红疹、瘙痒未见,惟虑该恙易从七情中来,务须恬淡虚无,心旷神怡,胜乞灵于药石。

处方:制首乌30g,野生赤芝10g,乌梅20g,蝉衣10g,青黛3g(分冲)草河车15g,白茅根30g,龙胆草6g,水牛角20g(先煎),徐长卿30g,干地黄15g,豨莶草20g。

30剂,水煎服。

2012年7月4日患者告知其全身皮损完全修复,皮肤光滑完好。

2.2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的鉴别郑燕飞:为什么要对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进行比较呢?我前几天在整理这个病例的时候,突然接到张惠敏师姐(讲师,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王琦老师2001级硕士研究生)的电话,她跟我说:“燕飞啊,我看大家经常把银屑病、炎和牛皮癣混淆起来,其实他们之间并不一样,是有区别的。

中医、西医均有‘牛皮癣’称谓,但二者名同实异,不能混为一谈。

中医的牛皮癣,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西医所称的牛皮癣,又称为银屑病,相当于中医的‘松皮癣’。

二者在治疗上是不同的,应予鉴别······”确实,我们经常把银屑病与神经性皮炎都称为“牛皮癣”其实,—者是不同的: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其特点为皮肤出现红斑,搔刮后有银白色鳞屑,层层脱落,露出半透明薄膜,刮下薄膜有点状出血本病病程漫长,具有复发倾向,以青壮年多见,可发于全身皮肤和黏膜,有的泛发全身,有的局限于某一特殊部位,可对称分布自觉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少数全身泛发的急性期患者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西医临床将银屑病分为寻常型、红皮型、脓疱型和关节炎型四种,以寻常型多见。

而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

其特点是颈、肘、膝及骶尾等部出现红斑、丘疹,融合成片,表面粗糙,纹理加深,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成年人多见。

具体的区别:①神经性皮炎的鳞屑细薄,银屑病的鳞屑厚大。

②神经性皮炎的皮损表面带有光泽,皮脊高、皮纹深,相互交错呈菱形或多角形;银屑病的皮损没有这特点,而是当将鳞屑剥离后以出现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点为特点:③神经性皮炎的好发部位是颈项部,其次是肘、腰、骶、眼睑、阴部、小腿、前臂等:银肩病的好发部位是头皮、四肢、躯干。

④神经性皮炎很少有单纯局限于头皮者,银肩病很少有单纯局限于眼睑者。

⑤神经性皮炎的皮损呈淡褐色或淡红色,银屑病的皮损只有进入静止期以后才可转为淡红色、淡褐色,皮损初起时多为鲜红色。

⑥神经性皮炎的皮损大多数是夏季严重冬季轻;银屑病的皮损大多数是冬季严重夏季轻。

2.3银屑病与过敏体质银屑病病因复杂,病程迁延,极易复发,其发病以及复发、加重具有遗传、性别、年龄、地域、季节、外感诱因等明显的体质学特点,这些易感因素提示银屑病患者具有易感体质有学者对5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年发病次数与体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每年发病次数为2次及以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频数的百分比特禀质最高,为86.2%,说明银屑病的发病与特禀质相关性最大。

体质决定发病与否,将调理过敏体质作为切入点防治银屑病,能有效降低银屑病的复发率。

此前,银屑病的中医研究多以辨证论治为主,辨证有血热型、血虚型、血燥型、血瘀型、湿热型等,其证候的研究众说纷纭,但此病一旦形成,多只能从症状上缓解、控制,很难治愈。

王琦老师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中医体质学研究,提出“体质可分’、“体质可调’、“体病相关”等科学论点,创建以辨体论治为中心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拓展了临床思维,丰富了诊疗体系。

中医体质学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和内容,干预偏颇体质是中医“治未病”的体现。

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在证候消失或疾病痊愈之后,只有使患者的偏颇体质得到纠正,消除病证发生的基础,增强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才能做到防止疾病的复发。

银屑病的发病与特禀质具有相关性,因此,调理和改变患者的特禀体质状态,使机体对外界因素刺激的适应性逐渐增强,才能从根本上治愈银屑病,防止复发.本案患者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且有确定的过敏原,可以判定该患者为特禀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