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特点的高中英语以促写教学实践.doc

合集下载

以读促写在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案例

以读促写在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案例

以读促写在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与目的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师们头疼的问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水平有限,导致他们在写作时常常表达不清晰、逻辑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通过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对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进行应用研究,通过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策略教学内容:本教学案例以“环境保护”为话题,选择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英语短文作为阅读材料,向学生展示如何用英语表达环境保护的观点和态度。

教学策略:以读促写。

老师指导学生阅读选定的英语短文,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短文的结构、语言和观点。

然后,老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所读短文为参考,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英语作文。

在写作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克服写作难题,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三、教学流程1. 激发学生兴趣:老师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的话题讨论,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思考。

2. 阅读并讨论:老师让学生阅读选定的英语短文,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短文的主题、观点以及作者的表达方式。

3. 写作引导:老师分析短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运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和句式结构,以提高写作水平。

4. 作文训练:老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所读短文为参考,写一篇英语作文。

在写作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指出学生在表达和逻辑上的不足,帮助他们改进。

5. 作文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文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展示,并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提高。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通过这种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在表达和逻辑上有了更好的表现,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教学反思:本教学案例中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为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技巧。

基于语篇的“以读促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基于语篇的“以读促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2018年第4期双语学习No.42018基于语篇的“以读促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敖娟琴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摘要: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笔者试图将语篇知识引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切实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互动提高,打造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以读促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课标》规定了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要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将写作技能和其他语言技能分割开来,而与写作技能紧密关联的就是阅读技能。

在我国,无论哪个阶段的英语教学,都要求学生做大量的阅读训练。

高中阶段的学生每天更是要接触大量的英语阅读训练,鉴于此,教师若能在讲解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以读促写,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仅限于句子层面,过分强调语法的正确使用和句子结构的合理安排,限制了学生其他写作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忽视了篇章层面。

学生看似写出了合乎语法规则的正确句子,却不知如何有效地表达思想、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如何处理句子与句子、句子与段落、段落与篇章之间的关系等。

鉴于此,笔者试图将语篇知识引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文章字里行间的深层意义,培养学生的语篇整体结构意识,促进他们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读写结合的阅读课堂彰显了《课标》的宗旨,强调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切实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互动提高,打造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高中生的阅读课应不断渗透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摘要:读、写作为语言能力的基本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第一单元 Women of Achievement读写课程为例,尝试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指导下开展以读促写教学实践,探讨如何通过阅读的输入促成,帮助学生实现流畅写作的产出目标。

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在结构、内容、语言上的准确度。

关键词:高中英语;以读促写;引言英语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写作存在许多问题:“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语义表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词汇缺乏广度与深度,造成行文表达古板,单薄,不够鲜活”(金琼瑶2017)。

通过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学生可立足全文,以读为本促进语感和发散思维,使读与写相互依存,树立写作积极心理(李晓霞2021)。

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获取并处理有效的语言信息,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当中,即师生协作将读与写有机地进行结合起来,实现学生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因此,为了达到促学的目的,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加强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互动。

一、以读促写教学意义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将听、说、读、写、看作为必须贯穿教学中的五种基本方式,其中读和写作为语言表达的重要方式,必须进行有效的训练和实践。

而目前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倾向于利用单元话题开展独立课型,对语言能力的各个环节进行单一训练。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单一课型已不能适应考试需求与社会需要,所以以读促写课模式的读写一体化课程随之出现,并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重要影响。

克拉申(1984)的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认为外语学习只有经过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才算完成了语言学习的完整过程。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输出是两个尤为重要的环节。

阅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语言输入活动是语言习得发生的前提和基础,而写作作为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语言输出活动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和激发输入。

论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运用

论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运用

论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运用发布时间:2022-05-09T00:50:57.45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月2期作者:唐红梅[导读] 在进行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时,为提升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教师应尝试建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唐红梅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一中学 412400摘要:在进行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时,为提升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教师应尝试建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文中对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开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方式的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效果,以论证“以读促写”教学策略开展.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运用1、提升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有效策略1.1缩写教学指导为充分发挥出“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应用优势,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时,可指导学生阅读后缩写练习,以锻炼学生的英语读写综合能力。

学生在阅读英语内容后,应当对文章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人物关系、发生地点等进行了解,而后则对英语内容进行缩写,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英语信息进行提炼整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学生进行阅读后缩写练习时,应当从简单的英语内容入手,逐渐积累英语缩写经验。

在“以读促写”教学时,教师为实现阅读后缩写引导的教学目标,应当剖析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区,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诉求,选择合适的英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英语缩写热情,使学生在英语缩写中提升英语语用能力与思考判断力。

在阅读后的缩写教学指导时,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特定的词汇、句型、词组进行缩写练习。

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Unit 4 History and tradi tions"的教学中,为促使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写作练习,并保证学生写作练习质量与效果,教师可基于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阅读后进行缩写练习。

“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1. 引言1.1 前言读促写是指通过阅读优秀的英语作文或文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灵感,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语法、句型等细节,缺乏对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思维的引导。

而读促写则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帮助他们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整体写作水平。

在本文中,将探讨“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希望能够为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通过对读促写的理论基础、应用方法、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质和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供参考。

1.2 研究背景在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遇到诸多问题,如词汇量有限、句式单一、逻辑不清晰等。

而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往往注重学生对规范的掌握,缺乏对实际语境的感知和理解。

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阅读促进写作的方法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

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扩展语法结构,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个新的趋势。

本研究旨在探究以阅读促进写作的方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分析读促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从而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与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

通过分析读促写在理论上的基础、实际应用方法以及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旨在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读促写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其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作用机制;2. 探讨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了解其如何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3. 评估读促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4. 基于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展示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实践;5. 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改进和加强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建议,为未来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参考。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与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与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与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究【摘要】读后续写是我国高考英语写作的一种新题型,它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有效促进英语的学习,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读后续写能力培养中,“以读促写”作为重要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同样体现出其作用和影响。

本文以高中英语人教版(旧教材)为例,结合新课标课程内容,提出根据主题语境引领续写主题、通过语篇类型和语篇知识指导情节构思以及积累语言知识丰富写作表达,从而促进读后续写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以读促写;读后续写;课程内容;1.引言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高考英语设计基于语言学家王初明教授提出的“以续促学”的观点,参考结合国内外语言学习与测试的理论和实践,推出了读后续写题型。

自推行以来,该题型受到一线英语教师和教研员的广泛关注,读后续写的教学也日渐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语言输入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以读促写”是高中英语教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是提高英语写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调查研究发现,90%的教师都能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吴朦婕,2018)。

然而,以读促写教学更多的集中于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读后续写作为高考新题型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更多的实践探究。

本文基于新课标提出的课程内容,结合若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后续写水平,综合提升学生应对高考新题型的实践能力。

1.读后续写题型分析与传统的应用文写作不同,读后续写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题目语言材料之后,根据所给续写段落的开头句(部分地区卷要求应用所给关键词语)进行续写,使之发展成为一个内容完整,意义连贯的篇章。

考生不仅需要具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要能够在这基础上合理地创造新内容,并以恰当准确的书面表达方式展现出来。

王初明教授指出,读后续写将语言的模仿与创造性使用有机结合,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切实结合,是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过程性写作教学法实践——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Reading_for_Writing板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过程性写作教学法实践——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Reading_for_Writing板

也关注学习过程。针对过程的学习设计是一种创
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新的学习活动,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任务。澳
从学生层面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学
大利亚教授 Marjanovic 指出,让学生参与精心计划
生对写作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写作是一项困难且无
的学习活动(即过程),而不是孤立的任务,有助于
聊的任务,对英语写作的训练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
言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
“i+1”代表他们的更高
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
1”可理解的输入,只有接受可理解的输入,才能有
订)》
(本文简称“新《课标》”
)强调普通高中英语课
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
笔者采用了“PWP”过程性写作教学模式,在写
作前(Pre­writing)环节,通过阅读对学生输入语篇
信息、语篇结构和语篇语言特征,为后续的写作打
好基础;在写作中(While­writing)环节,对学生进行
写作过程的指导,让学生将知识和技巧迁移到新的
语境当中,完成写作任务;在写作后(Post­writing)
到足够重视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一册 Unit 1 Reading for Writing 板块的教学
为例,探讨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以读促写过程性写作教学法的实践。
[关键词]写作能力;以读促写;过程性写作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9-0030-05

基于高中英语新教材语篇内容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探究

基于高中英语新教材语篇内容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探究

基于高中英语新教材语篇内容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探究【摘要】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主要是依托于英语教材语篇进行学科核心素养陶染的过程。

随着人教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实施,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上还有很多的困惑。

本文以新教材reading for writing部分课文语篇为案例,对实施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的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教材;英语教学;以读促写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解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

其中语言技能分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viewing)、写等,学生基于语篇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即是基于这些语言技能(教育部 2018)。

语言技能的培养,与其他要素之间休戚相关。

这要求英语教师需要深挖教材及深化语篇的教学,重视对语篇内容的赏析及读写结合。

让学生汲取文章中的精华,从模仿迁移到创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往往更重视语言技能中教材阅读这一环节,与写作教学分开进行。

写作教学更多的是在考试内容之后或单独选取课外文本素材,作为习题考试讲练,输入写作句式词汇及技巧。

英语教师很少对于课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联有系统性的思考。

但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尤其是Reading For Writing这一教学环节的增加。

英语教师们开始更多的探索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结合方式。

从阅读文本内容的输入到写作内容的迁移创新,英语教师需把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的整合,层层铺展开来教学。

为了更高效的运用的新教材,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基于高中英语新教材的语篇内容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探究有着现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理论依据1. 输入与输出假设理论1981年,Krashen提出输入假设。

并认为在外语习得的过程中,该假设处于中心位置。

其中理想的输入需要提供充足的输入量。

只有提供足够的、可理解新的语言输入,语言才会水到渠成(Krashen, 1985,转引自贾冠杰,20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请学生找出门基乐队和其他乐队在成员、音乐创作和表演方式三个方面的不同,然后完成一道选择题:
The
writer
shows
the
Monkees
is
different
by______.(Keys:B)
A.showing
numbers
B.making
a
contrast
C.asking
questions
学生由此总结第三条写作建议:“Tip3.
a
contrast
to
highlight
a
point.”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提炼出对比的写作手法。

(4)让学生根据对全文的理解把标题补充完整:“A
band
wasn’t
_________.”然后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基于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对标题进行深层解读,使他们体会门基乐队转变为真正乐队中努力的重要性,达成情感目标。

Step3.读后操练
笔者请学生谈一谈他们对英国歌手苏珊大妈的了解,接着请学生观看一个介绍她的短视频。

然后笔者呈现出一段介绍她的话:
A singer that wasn’t Many people know
a Scottish singer who
is
fat
and
of fashion. She
is
a housewife who
is
world famous for
her voice. And
she
is
skillful
singer
who
relies
on
her
own
practice.
然后请学生根据第一个写作建议修改该段,使之更加能引起读者兴趣,接着请学生续写这段话,介绍苏珊大妈成名的历程。

【设计意图】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苏珊大妈的了解以及让学生
观看视频都是为写作输入必要的信息,改写任务是为了帮助学生操练第一个写作技巧,续写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第二、三个写作技巧,在逐步操练中使学生巩固输入,实现有效输出。

二、案例反思
为了保证以读促写阅读课的有效性,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特点
教师深刻细致地解读文本是以读促写阅读教学设计的前提。

教师不但要解读文本的表层信息,更要挖掘文本深层的隐性特点。

本节课中,笔者通过研读文本,发现作者在写作手法上的三个特点,并将此设置为目标,帮助学生从写作角度欣赏文本。

2.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赏析文本
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是以读促写教学设计的重要步骤。

教师应通过形式多样的设计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和欣赏文本。

笔者在和学生的互动中,提炼陈述句,并设计选择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使学生欣赏文本特点。

3.搭好脚手架,巩固输入
在训练写作前教师应该搭好脚手架,巩固输入,为有效输出做好铺垫。

由于苏珊大妈不同于科班出身的歌手,因此,笔者设计了介绍她的写作任务,通过该练习,帮助学生模仿文本,完成知识的迁移,巩固阅读中写作手法的输入。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解读文本、提炼文本特点的能力,并通过巧妙地设计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赏析文本,并搭建脚手架,为学生的写作输出做好铺垫,从而保证以读促写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娇玲。

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教学[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08)。

[2]叶琦。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探索:以一节写作公开课为例[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