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远程教学交互理论的微视频设计开发与实践研究毕业论文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7f9cb2aa58da0116d1749c3.png)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研究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701学号:200703010122 学生姓名:杜雯导师姓名:李珍辉完成日期:2011年6月5日诚信声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研究姓名杜雯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701学号200703010122 指导老师李珍辉职称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刘洞波一、基本任务及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基于Web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开发依托计算机、宽带网络等硬件基础条件,建设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探索适合本课程教与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设计与实现基于Web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综合平台。
本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简介、课程通知、浏览和发布课程相关通知、课程讲义、课程答疑、课程作业、课程笔记、课程问卷、在线交流、维护设置。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第2周老师讲解课题,明确课题任务与要求,学习资料收集检索方法,并搜索收集所需中英文资料。
第3周阅读资料、书籍,学习所需知识,撰写文献综述。
第4~5周毕业实习。
第6周完成毕业实习报告撰写;建立毕业设计实验环境;初步拟订设计方案;准备开题报告。
第7周撰写开题报告。
第8~13周具体设计、调试、修改、实现。
第14~15周撰写毕业论文(说明书),完成毕业答辩资格审查。
移动终端交互动画设计研究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移动终端交互动画设计研究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移动终端交互动画设计研究论文前言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动画将是未来动画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综合了多个学习,将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融合,让动画艺术有了互动性和科技型。
我国在移动终端交互动画上还没有研究,但是在交互设计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交互设计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交叉将带来更多的创意与灵感爆发。
一、移动终端与交互设计的概述(一)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指的是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可以在移动网络中使用的小型计算机终端。
移动终端打破了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人们对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关注减少了,大部分人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信息。
移动终端有着便携性、互动性、私密性、跨界性的特点。
(二)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指的是以用户体验为基础,支持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交互式产品。
交互设计能够规划事物行为的方式,然后描述传达行为最有效的方式。
人与人之间、人与产品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式交互设计主要关系的内容。
二、移动终端用户界面交互设计准则移动终端用户界面的交互设计要遵守八个准则。
第一,风格力求一致。
第二,设计方便操作的快捷键。
第三,为用户提供明确的反馈。
第四,为用户设计对话提示。
第五,提供错误预防和纠错功能。
第六,方便用户取消操作。
第七,用户应当掌握控制权。
第八,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
三、移动终端的交互动画的特点(一)叙事方式交互式动画与传统的动画叙事方式不同,导演要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可能,拜托线性叙事,让受众能够体验到随机、多直线的发展形势。
交互式动画中,导演的叙事要同时考虑到多种可能,并且把每一个可能提供给受众以供选择。
(二)互动性交互式动画应当有比较强的互动性,吸引受众进入到交互式动画的体验当中,为参与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情感体验。
互动性强的交互式动画应当让参与者乐于参与到互动当中,不同的人参与进来产生的效果也应当是不同,让每一个人都有差异化的体验。
(三)科技性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动画融合了许多的技术,包括了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合硬件赢输等,让文字、图像、影像、声音集成在一起。
中小学课题申报:初中信息技术交互式微课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初中信息技术交互式微课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课题名称:初中信息技术交互式微课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关键词:微课,交互式微课、信息技术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信息技术研究类型:信息技术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初中信息技术交互式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相关研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相关述评关于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比较丰富。
从有关文献来看,微课在课堂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类,一是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此类研究大多从课堂教学应用、教学效果等视角探讨微视频的应用,如王戈、陶双双在《网页式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中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利用网页式微课;二类是微课的应用与开发的研究,此类研究主要从课堂教学、人机交互教学、学习效果等视角探讨微视频的设计与开发。
如张屹教授、黄欣、谢浩泉、白清玉在《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例》中探讨了交互型微视频课堂教学效果和设计、开发方法,以及交互式微视频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张屹、范福兰、张屹、白清玉、林利在《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中探讨了交互式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
张攀峰、高艳艳等在《交互式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以“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为例》中,以\"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设计为例,对交互式微视频的教学设计应用进行探讨。
王宏艳等在《技能类微视频教学内容的设计研究》中从微视频教学内容的知识性、交互性和艺术性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探讨技能类微视频教学内容的设计。
国际远程教育教学交互理论研究脉络及新进展

随着以MOOCs为代表的在线教育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如何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在线学习是所有研究者和实践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教学交互是设计在线学习最重要的要素(Woo&Reeves,2008),因为在线学习的质量取决于教学交互(Trentin,2000)。
在线教育作为网络时代远程教育的实践形式,既有特定技术支撑下的教与学规律的特殊性,又有其作为远程教育实践形式的共同性,其中远程教育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本质,决定了远程教育实践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Keegan,1993),而“以媒体为中介的教学交互是远程教育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陈丽,2003)。
教学交互问题是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中最重要、最突出的。
早在1916年,杜威就指出交互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Dewey,1916)。
加里森在《21世纪的网络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框架》(第二版)中指出:“远程教育领域正在酝酿着一股完美的风暴,而风暴的核心关注点是:教师和学习者是如何交互的”(Garrison,2011)。
增加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机会是远程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Moore,1989;Woo&Reeves,2007)。
赵勇等通过对影响远程教育研究因素的元分析发现:交互是影响远程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Zhao,et.al.,2005)。
泽瓦凯-里希特(Zawacki-Richter,2009)采用特尔斐法调查了19位国际远程教育专家对远程教育的研究主题发现,“交互与学习社区中的交流”是所调研的15个研究主题中最重要的。
为系统了解国际远程教育教学交互的研究脉络,本研究在收集国内外远程教育领域教学交互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远程教育教学交互理论研究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summary)(summary)。
笔者发现,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国际远程教育教学交互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起始期、蓬勃发展与理论创新期、社会教育和多元化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存在教育学和技术学两个研究视角,形成三个影响力较大的系统性理论,并体现出一种理论模型建构的思想。
教学交互理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交互理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吕 晶 晶 . 王 义
( 成都 电子机械 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 成都 6 03 ) 10 1
[ 内容提要] 我校引进 的国外现代远程教育系 统,基 于 L an t 台开发乐学 网现代远程 教育 系统 ,在校 erma e平 园内组织开展 了教师和学生共 同参加 的试运行活动 。通过集 中教师 、学生进行 网络学 习、体验乐学 网现代 远程 教 育 系统,并将教学交互原理应用于此系统 ,根据教学交互理论从学生 与教师 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习资 源 的交互三个方面对我校所开发 的远程教育系统进行 了调查研 究,尤其是对学习资源 即我校重 点开发 的远 程课件 资源 进行 了交互性的分析,从学 习资源 、学习者以及教师三方面得 出了结论 , 提供 了下一步 改善课件 的理论依据 。 [ 关键词] 教学交互 ;现代远程教育 ;交互 资源 [ 中图分类号] G 3 4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4 7( 0 9 80 0 .3 0 87 2 2 0 )0 .0 50
第2 9卷 第 8期 20 0 9年 8月
湖 j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匕
J u a fHu i o r l Be Un v r i n o TV i e s y t
Vo .9 No 8 1 , . 2
Au u t 2 0 , 0  ̄ 0 7 g s. 0 9 0 5 0
前言 我校 引进 国外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 基于 L an t平 台 erma e 开发 乐学 网现代远程 教育系统, 在校 园内组织 开展 了教师 和 学生共同参加的试 运行活动。通过集 中教师 、学生进 行网络 学习、 体验 乐学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 采用调查 问卷 和座 谈 会等方式 ,收集 反馈 意见,运用交互理论进行分析、探讨 , 进一步完 善所 开发的现 代远 程教育系统 。 二 、远程教 育中交互概 念 在 国内外有关 教学 交互 的研 究中, 众多学者对交互给 出 了各种解释和描述 ,其中较 典型的定义有 : ①美 国学 者梅瑞 尔 ( rl)从交互过程 的特 性角度认为 “ 习中的交互 是 Mer1 i 学 教学系统与学 习者之 间, 包括相关 信息交换在 内的、 实时的、 动态 的 、相互 的给 予一提 取过 程 ” 。② 加拿 大 学者伽 里森 ( ri n 从强调交互 的行 为 目的出发认为 “ Gar o ) s 交互是两个或 多个个体为解释和挑 战观点而进行 的持续 的双 向通信 ” 。⑨ 美 国学者穆尔 ( oe Mor )从强调交互行为 的社会性意义 出发 认为“ 交互 是两个或 多个 个体在学习环境中为完成学 习任务 或建立社会关系而进行 的双 向通信 ” (R s 从学习者与情 。 ̄ oe ) 景 的关系 出发 ,认为 “ 交互应当是一个信息丰 富的情景 ,并 且这个情景能够给 予学习者较高水平 的操作权和控制 权 ” 。 ⑤我 国学者陈青 从交互对 象的角度 出发将远 程教育 中的交 互界 定为远程学 习者与所 有远程 教育资源 之间 的相 互交流 与相互作用, 主要包括远程学 习者 与学习材料 、 与学 习支助 组织 ( 包括辅导教师、顾 问、行政管理人 员、机构 设施 等 ) 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 。 ⑥我 国学者陈丽根据术语在远 程教育教与学 中的实际意义 , 利用 内部准 则法 定义 “ 教学交 互 ” 教学交互是一种发生在学生和学习环境之 间的事件 , 为“ 它包括学生和教师 ,以及学生和 学生之 间的交流,也包括学 生和各种物化 的资源之 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 ” 。 三、我校远程教育系统 的教学交互调 查研 究 本文讨论的是远程教学 中的交互 , 则不能脱离远程教学 体系 的大 环境 中来谈及 。 远程教学环境 中的能动要 素,主要 包括 学习者、教师 ( 包括学 习支 持人员 ) 、学习 内容,技术 媒体 。那么 ,基于上述对各种 交互 定义的分析 ,认为远程教 学 中的交互 是指远程 学习环境 中所有 这些能动 要素之 间的 相互作用和相互影 响,即学 习者 、教师 、学 习内容 以及 技术 媒体各要素 内部或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 , 相互影 响,最终 旨 在学生学 习 目标 的实现 。 下面我们就根据教 学交互原理, 通过这几要 素之 间的交 互关系来探讨我校 开发 的现代远 程教育系统 的情况 。 我校开展 了三次试运行 活动 ,组织 10名 学生和 l 5 7名 老师对机 电工程专业 , 包括机 械学、 材料测试 、 数控铣加工 、 机械测量与质量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 C D、传感器技术 、 A
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系别: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专业年级:20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教师:2012年6 月25 日摘要ASP是当今流行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之一,作为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
它将HTML语言、脚本代码和服务器组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用来创建交互式的动态网页和具有数据库访问工具功能的Web应用程序。
构建网络学习环境是实现网络视频资源量大、实时传输、连续播放和多用户并发的学习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学习、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建设的需要。
面向广大师生提供以流媒体应用为主的视频点播服务,对于有效利用宽带网络,开展网络远程教学意义重大。
随着这种要求的提出,各种适应这种要求的应用技术应运而生。
此视频点播系统的网站构建需要几种主要的技术,如网络技术、ASP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他们的具体应用方法,对他们的优劣也做了一些探讨:选用了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ASP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并将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应用于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
结合现有的设备套件和具体的实际情况,实现了基于ASP技术的教学视频点播系统设计方案。
关键字:视频点播;ASP;ACCESS数据库ABSTRACTASP is today's popular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s a server script writing environment. It will HTML, script code and server components combined together, can be used to create interactive dynamic Web pages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the database access tool Web applications.Construct network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to realize the web video resource of big, real-time transmission and continuous play and multiple user concurr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digital learning, network teaching and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mote education. Faci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vide application of video streaming media as demand services for effective use of broadband network, and develop the network distance teac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posed, various adapt the reques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This video on demand system of construction site to the several major technology, such as network technology, ASP technology, such as network database technology is studied and the details of their application methods, for their quality also do some research: choose the ACCESS as a backend database, ASP as a receptionist development tools, and will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related theory is appli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system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equipment suite and specific actual situation, realized based on ASP technology the teaching video on demand system design scheme.Keywords:Video On Demand;ASP;ACCESS Database目录第一章概述 (1)1. 课题背景 (1)2. 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3. 相关技术介绍 (2)3.1 ASP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2)3.2 ASP的特点与功能 (3)3.3 综合信息服务 (4)3.5 课题来源及关键技术 (5)第二章需求分析 (6)1. 系统设计的目标 (6)1.1 视频点播系统系统分析 (6)1.2 用户身份级别要求 (6)1.3 系统功能需求与划分 (6)1.4 系统设计目标 (7)2. 开发环境 (8)第三章系统设计 (9)1. 总体设计 (9)1.1 设计要求 (9)1.2 视频点播系统的构成 (9)1.3 后台数据库的设计 (11)2. 留言板设计 (12)2.1 设计留言板系统 (12)2.2 数据库设计 (12)第四章系统的实现 (14)1.系统主界面 (14)2.会员注册 (14)3.系统登录 (15)4. 用户服务 (15)5. 影片播放 (16)6. 视频搜索功能 (16)7. 视频的上传与下载 (18)第五章实验测试与分析 (24)1. 测试的目的 (24)2. 测试原则 (24)3. 测试内容 (24)4. 测试步骤 (24)5. 评价准则 (24)6. 更新与维护 (26)6.1 网站的更新 (26)6.2 超链接的处理 (26)6.3 浏览器兼容性的测试 (26)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Java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论文

基于Java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论文一、内容描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现代通讯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基于Java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论文,主要探讨了一种利用Java编程语言开发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论文首先介绍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强调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对基于Java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内容描述。
该论文首先分析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以及网络传输等关键组成部分。
重点阐述了系统的核心功能,如音视频捕捉与编码、网络传输、解码与播放、实时交互等。
论文还介绍了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如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同步控制技术等。
在系统设计部分,论文详细描述了基于Java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详细设计过程。
包括系统环境搭建、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功能模块划分等。
对系统优化策略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提高音视频质量、保证系统稳定性、优化网络传输等。
论文还介绍了系统的实验验证部分,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本论文通过对基于Java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为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该论文不仅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料,也为企业和开发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背景及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交流的日益紧密,远程视频会议作为一种新型的通讯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工作方式和娱乐形式。
其不仅为企业、政府部门的商务交流提供了便利,也在远程教育、医疗健康、社交媒体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的通信工具,尤其在疫情期间,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提高工作效率: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会议,远程视频会议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会议沟通,避免大量差旅费用的产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了企业成本。
java毕业论文范文5篇

java毕业论文范文5篇Java语言是编程语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Java Applet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新技术,近年来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java的毕业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java毕业论文范文篇一:学生姓名_______ _学号___________专业____ 班级____ 指导教师200 年月1.Java语言的出现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集中计算模式、分散计算模式和网络计算模式。
Internet的出现,为在网络计算模式下的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提供了良好平台。
然而,要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模式的功能与效益,平台的运行环境是个制约因素,而Java语言和Java技术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1991年,SUN公司的Jame Gosling,Bill Joe等人试图为电视、烤箱等家用电器开发一种交互式的软件系统,这种应用需要的是那种小而可靠的系统,它能够移植,并且实时性好,适用于网络分布环境。
流行的C++是自然的选择。
不过,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使他们意识到必须彻底解决问题了,最终,开发成功了一个名为Oak的软件,此中蕴藏着Java的原型,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1994年下半年,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环球信息网WWW的快速增长,促进了Java语言研制的进展,使得它逐渐成为Internet上倍受欢迎的开发与编程语言。
1995年5月Java正式问世,一些著名的计算机公司纷纷购买了Java语言的使用权,如Microsoft、IBM、Netscape、Novell、Apple、DEC、SGI等。
因此,Java语言被美国著名杂志PC Magazine评为1995年十大优秀科技产品(计算机类仅此一项入选)之一,随之大量出现了用Java编写的软件产品,受到工业界的重视与好评,认为;Java是八十年代以来计算机界的一件大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远程教学交互理论的微视频设计开发与实践研究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基于远程教学交互理论的微视频设计开发与实践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摘要视频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发展,视频资源形式多样日渐丰富。
类似可汗学院、翻转课堂、视频公开课和MOOC等利用微视频资源开展网络教学的方式在远程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学习的移动化、微型化、碎片化发展,如何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网络学习管理系统等基础学习环境中开展基于微视频的远程教育,引导现代远程教育朝着交互性和便利性发展,发挥微视频资源优势,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新问题。
笔者从教学设计、教学交互的相关理论出发,以《远程教育》课程学习为例,将章节知识划分为每一个小的教学知识单元,编写成故事化、情境化和案例化的知识文字稿本。
根据文字稿本内容,并辅以画图工具和PowerPoint2010的图片编辑工具,运用Flash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图、文、声、像结合的动画微视频,呈现时间为3—5分钟。
最后将swf格式的动画转换成流媒体格式视频FLV。
流媒体视频CPU占有率低、视频质量良好、体积小,适合网络播放同时也适合在手机、PDA等视频移动终端中播放,满足远程学习者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习需求。
为了探究微视频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论坛、测试、作业等各类教学交互活动的开展情况,以《远程教育》课程的单元教学开展了微视频的教学实践,并设计了以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三个层面的教学交互效果的调查问卷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记录、学生访谈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使用平台时遇到阻碍会影响学习过程”、“微视频在理解和深化知识方面的效果不佳"等问题,并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开展远程学习的技术培训,提高学生与媒体界面的操作交互效果;微视频的使用做到“少而精",提高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效果;应用多种交互手段和其他资源材料用,提高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互效果:重视教学交互设计,保证学生新旧概念交互的发生。
本论文的创新点是依据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进行基于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三个层面的教学交互设计,并应用于远程教学实践。
同时,在微视频教学资源制作方法和表达形式方面,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远程教育中微视频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帮助。
目录一、绪论……………………………………………………………………………………1(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1(二)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21.微视频………………………………………………………………………..22.流媒体………………………………………………………………………..33.教学交互层次塔的解析……………………………………………………….3(三)国内外研究现状………………………………………………………...………41.国外研究现状…………………………………………………………………52.国内视频应用和教学交互研究现状……………………………………………6(四)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81.研究目的………………………………………………………………………82.研究方法………………………………………………………………………83.研究过程及技术路线…………………………………………………………9二、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教学系统设计…………………………………………………….10(一)《远程教育》课程简介…………………………………………………………10(二)学习者特征分析………………………………………………………………10(三)教学目标分析…………………………………………………………………11(四)教学策略的使用………………………………………………………………12(五)教学内容的组织………………………………………………………………13(六)媒体的选择……………………………………………………………………141.微视频的使用………………………………………………………………..142.微视频的开发工具选择………………………………………………………14(七)平台的选择……………………………………………………………………15三、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教学交互设计…………………………………………………….16(一)学生与媒体界面的交互……………………………………………………….161.页面结构组织的设计…………………………………………………………162.微视频学习界面设计…………………………………………………………17(二)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设计………………………………………………….18(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设计………………………………………………….21(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设计………………………………………………….21(五)概念交互的实现………………………………………………………………22四、微视频的开发………………………………………………………………………..24(一)微视频开发工具………………………………………………………………24(二)微视频开发方法与过程……………………………………………………….25(三)微视频开发案例………………………………………………………………251.微视频的片头和片尾制作……………………………………………………252.动画人物和动画主界面的制作………………………………………………263.Flash动画制作过程………………………………………………………….274.视频格式转换………………………………………………………………..285.微视频的发布………………………………………………………………..28五、微视频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与分析………………………………………………….29(一)微视频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优势…………………………………………….:29(二)实践实施的条件………………………………………………………………29(三)实践实施过程…………………………………………………………………30(四)实践实施结果的统计和分析………………………………………………….301.后测和论坛分析……………………………………………………………一302.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333.微视频的应用效果分析………………………………………………………344.学生与媒体界面的交互效果分析……………………………………………355.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效果分析……………………………………………366.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效果分析…………………………………………………387.学生与教师的交互效果分析…………………………………………………388.学生新旧概念的交互效果分析………………………………………………399.调查问卷的学习感想和意见收集分析……………………………………….40(六)与学生的访谈…………………………………………………………………41六、微视频设计与应用的问题及对策…………………………………………………….44(一)微视频设计与应用的问题…………………………………………………….44(二)微视频设计与应用的对策…………………………………………………….45(三)微视频在远程学习过程中的局限性……………………………………………46七、结语………………………………………………………………………………….47(一)研究结论………………………………………………………………………47(二)研究的创新点…………………………………………………………………47(三)研究的局限性…………………………………………………………………48(四)研究展望………………………………………………………………………48参考文献………………………………………………………………………………….49一、绪论(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远程教育自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后,发展为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主的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第三代远程教育,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