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基本形态及未来框架

合集下载

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的探讨

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的探讨

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的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经历了多次转变,并且在此过程中,推动了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和发展。

非政府组织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填补政府职能空缺、化解社会矛盾、优化资源配置等目的存在,对于社会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我国处于重大改革的转型时期,非政府组织却逐渐表现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因此,从社会管理角度出发,研究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及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对非政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层的剖析。

并且在此基础上,依据当前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期望对于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本文提出的建议性措施有:政府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完善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立法;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发展策略;管理措施目录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的探讨 (1)一、研究背景800 (3)(一)历史背景 (3)(二)现实背景 (3)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1500 (3)(一)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3)(二)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特点 (4)三、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00 (5)(一)没有彻底脱离政府管理,官办色彩浓重 (5)(二)在发展中缺乏独立能力 (5)(三)内部管理混乱,组织活动能力不强 (5)(四)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 (6)(五)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6)四、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000 (7)(一)对非政府组织的认识不足 (7)(二)相关的制度缺失 (8)(三)非政府组织建立体制的不完善 (8)(四)社会监督力量薄弱 (8)(五)非政府组织建设先天不足 (9)五、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2000 (9)(一)政府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 (9)(二)完善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立法 (10)(三)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 (10)(四)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 (10)参考文献 (12)一、研究背景(一)历史背景自从1978年我国决定落实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始,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并且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覆盖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在内的全部领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的变革,使我国发生了重大而彻底的转变。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留下怎样的启示?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3. 恢复发展期: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 一方面,政府机构的精简与职能的转变和“小政府、大社会”目标模 式的逐步确立打破了由国家垄断资源和严格控制私人活动空间的格局, 重构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面临新的分化 和合理定位,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时期形成了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亟待 非政府组织的介入与参与,而伴随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来的是 新的社会中间层的形成,公民闲暇时间、自由支配时间的富足使得公民参 与和志愿者行为成为可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又成为中国实现经济体制改 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目标的助推器。 现在,我国获准登记的社团有47万个。社团的总体规模或发展程度 可以用总人口与民间组织总数之比来反映。中国大约每3200人一个社 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菲律宾是每1300人 一个社团,新加坡是每600人一个社团,美国则是每178人一个社团。
然而,社会团体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由来已久, 它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以至当代的漫长发展过程。因 此,考察我国社会团体的发展历史,是探析我国非政 府组织历史渊源的最佳途径。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一、古代社团向近代社团的演变:从结盟到运动
• 中国社团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它是一个群体为了共同的目
•古代社 团 • 的特征
首先,具有非政府性的组织渊源。 其次,表现出公益式。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具有非政府性的组织渊源
与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相比,我国社团不是在国家与社会分权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改革方向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改革方向
、 、

00
;簟
蕊j 蛆





i
。 倍 据 民政 部 2 0 0 4 年 统 计 1 9 8 9 年 中 国 非 政府 组 织 只 有 4 4 4 6 个 全 国 性 社 团 已 发 展 到 1 6 0 0 个 地 方性 社 团达 到 2 0 多 万 截 止 到 2 0 0 3 年 年 底 中 国 民政 部 门 共 登 记 各类 非 政 府 组织 2 6 6 6 万 个 年均增 长 3 4 % ;其 中社会 团体 14 2 万 个 基 金 会 1 3 0 0 多 家 ; 民 办 非 企 1 2 4 万 个 年 均 增 长 2 3 % 而 根 据 民政 部 2 0 0 8 年 第 季 度 《 政 事 业 统 计 季报 》 我 国现 有 社会 团 体 2 1 万个 民 民

, , ,





NG0
名称
社 会 团体
14 2

基金会
13 0 0
( 二 ) 中 国 N G O 尚 处 于 发 展 阶段
认 知 程 度还 比较低


社 会 对其地 位 和 作 用 的
2003
数量
200 8
年年 底

万个 万
万个 万
多家
年第
季度
2 1
17 4
13 4 1 个
要 制 定有 利 于 非 政府 组 织 发展 的法 律 法 规 和 政 策 如 : 培 养 非 政 府 组 织 的 自主 性 提 高其 资 金 管 理 和 工 作 运 行 的 透 明 度
封 建 社会 的 中 国 几 乎 没 有 存 留 下 有 影 响 力 的非 政 府 组 织 鸦 片 战 争 后 追 求进 步 的 中 国 仁 人 志 士 开 始 为救 亡 图存 奔 走 呼

XXXX年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可编辑).doc

XXXX年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可编辑).doc

XXXX年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可编辑)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把非政府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其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一、非政府组织的特点和我市非政府组织基本状况(一)非政府组织的特点、统战性。

从非政府组织会员构成上看有众多的党外知识分子、党外干部和专家学者、有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有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

这样一个多种经济成份组合的本身就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和特点。

从阶层上看非政府组织成员中包括了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从团结联系面来看非政府组织除了搞好自身的团结统一外还要团结那些参加到社会经济建设中来的各族各界人士联系和团结的面相当广泛。

在构建和谐社会、参与经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上都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民间性。

非政府组织一词最初是在XX年月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款正式使用的。

当时主要是指国际性的民间组织。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本意指不是政府的组织其实质是民间组织。

非政府组织一般都是具有合法地位、有公开的组织章程以及透明的财务管理的民间组织。

、行业性。

非政府组织一般具有行业特征服务于特定的行业人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某个行业的民意。

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总体说还是行业性的管理有行政挂靠单位业务主管单位等。

(二)我市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状况当前形势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我市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为非政府组织提供了更广的发展空间。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市政府正在转变职能,这时候非政府组织就可以承接一些政府下放的管理职能,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填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空间地带。

二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非政府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市企业正处于改制攻坚阶段将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今后要传递贯彻政府意图,企业向政府反映意见,都需要非政府组织来架起桥梁。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

4 CHINA STATISTICS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民间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非政府组织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普通民众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平台,而且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缓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新的渠道。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一般概念非政府组织,顾名思义就是指政府以外的组织,但目前国际社会对此尚没有公认的定义。

按照多数学者们的观点,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国家和政府力量之外的非营利性组织,包括慈善机构、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学会等,一般限于非商业化的、合法的、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关的群体。

当然,不同国家对非政府组织范围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法律上对非政府组织的界定范围不尽相同。

对非政府组织的特点, 国内外不同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塞拉蒙教授使用综合分析方法,从组织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出发,给出了非政府组织的五大评定标准,即组织性、民间性(或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他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民间自发的产物,而且必须以慈善募捐或会员会费为资金来源,是社会选择而非政府发动。

综合各类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非政府组织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①组织性。

有正式的机构,有成文的章程、制度和固定的工作人员等。

②非营利性。

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红),不得将组织资产以任何方式转为私人财产。

③非政府性。

它是独立自主的、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或受其支配。

④公共性。

它不谋取私利,具有实现共同利益的目标取向。

⑤志愿性。

志愿者和社会的捐赠是它们重要的资金来源,具有较强的公开性、透明度和互助性。

⑥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

它不是党派组织,不参加竞选等政治活动;不是宗教组织,不开展各种形式的宗教活动。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大致可以采用两种标准划分。

一种是根据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分为官方非政府组织和民间非政府组织。

浅论我国NGO组织的发展

浅论我国NGO组织的发展

浅论我国NGO组织的发展摘要:本文首先对NGO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我国NGO 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管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加以分析,主要从政府管理改革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NGO 发展政府管理改革近几年自然灾难的频繁发生,尤其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之后,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体开始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并逐渐被接受与关注。

大量的非政府组织(NGO)以其组织迅速、行动高效、关注人性的特点,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目前,我国NGO在环保、维权、扶贫、教育、助残等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多数还不被社会公众所认知。

随着社会的多元性和流动性增加,许多行政机构在管理和服务方面都显得过分刚性化,两者之间产生了大量隙缝。

NGO组织的灵活性,最有利于填补这些隙缝,将服务、救助、慈善甚至管理措施等等,送达到真正有需要的目标群体当中。

作为当代公共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NGO对提高社会公共治理,弥补政府失败与市场失灵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与公民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合作管理,促成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实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成为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发展趋势。

伴随着我国政府的管理改革,“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进一步落实,会有更好的外部条件,NGO在我国会有更快的发展,会在社会体系中承担更重要的作用。

一、NGO的介绍NGO作为一个外来词汇,是英文词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缩写。

翻译成中文即“非政府组织”。

NGO在现实当中还演绎出很多不同称谓,如“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志愿者部门”、“免税部门”、“草根组织”等等。

我们国家根据习惯代称是“民间组织”。

在我国民政部设有专门的民间组织管理局对其进行管理。

关于NGO的特征,受到大多学界认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莱斯特?萨拉蒙(LesteroSalamon)教授提出的五特征,即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其走向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其走向

政治·哲学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其走向3兰 玲,李 华,张旭东(重庆大学学生工作部,重庆 400030)摘要:现代社会文明应该是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三大社会层面共同发展的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他们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总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面临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D693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831(2005)0320046203The Present Conditi ons and Tendency of Non2Government al Organ i zati ons i n Chi n aLAN L ing,L I Hua,Z HANG Xv2dong(S tudent A ffairs office,Chongqing U niversity,Chongqing400030,China)Abstract:Civilizati on in modern s ociety is the fruit of si m ultaneous devel opment of the three maj or s ocial layers of civil s ociety,free market econo my,and political de mocracy.I n China,al ong with the devel opment of free market econo my and political de mocracy,vari ous NG O s have been underg oing unp recedented devel opment.They p layed an i m portant r ole in the p r ocess of China’s hist orical transf or mati on fr o m the traditi onal s ociety t o the modern s ociety.I n a word,devel opment of China’s NG O s has been faced with unp recedented fav orable opportunity and a l ot of p r oble m s and challenges.Key words:non-g overn mental organizati on;civil s ociety;political de mocracy;market econo my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古老的中国也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政治民主, 塑造民主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有利于增强政府权威。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着经费缺乏, 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不足;非政府组织人员大多来源于原政府机构, 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因此,深入剖析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对非政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为依据,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完善管理法规, 创造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推进改革, 实现政社分开, 拓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空间;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自律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转变观念, 营造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和对策目录引言 (1)一、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1)1、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1)2、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 (1)二、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目标错位、政社不分 (2)2、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差 (2)3、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不足 (3)4、非政府组织人员大多来源于原政府机构, 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 (3)5、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3)三、促进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推进改革, 实现政社分开, 拓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空间 (3)2、完善管理法规, 创造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 (4)3、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自律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 (4)4、对非政府组织要进行科学规划,保证其平衡发展 (5)四、参考文献 (5)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非政府组织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人类社会与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仅靠政府与企业所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而产生的独立于国家与市场之外的、作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第三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