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义学评析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认知语义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及其使用者的意义。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等。
近年来,认知语义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对认知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定义和发展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认知语义学对语言教学的意义三个方面来阐述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一、定义和发展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及其使用者的意义。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等。
认知语义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语义分析和语用学,当时学者们开始关注语言的意义,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符号,还能反映出使用者的思维和感知。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它们的态度和看法的工具。
80年代,认知语义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当时,学者们着重研究语言是如何反映人类认知活动的,并将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
他们认为,语言不仅仅是表达信息的工具,而且还反映了使用者的认知活动,包括思维、认知和情感。
尽管认知语义学的发展并不完整,但它已经成为认知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认知语义学是一门关注语言的意义和使用者的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的理论框架由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组成。
语义是认知语义学的核心,它指的是语言的基本意义,也就是语言表达的内容和意思。
语义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关注的是语言的层次性和结构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语义关系。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如何用来表达特定的意义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如何利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以及如何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
语篇学是研究语言如何联系在一起,以及语言如何组成不同的语篇结构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的组织形式,比如话语结构、句法结构、语法结构和语篇结构等。
浅析认知语义学在预科段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认 知 语 义 学 在 预 科 段 英 语 词 汇 教 学 具 体 时 间 方 面 的 应用 。具 体 以 英语 中 的 词 汇 教 学 为 例 . 提 出 认 知 语 义 学 的 相 关 理 论 可 以与预科段 英语词 汇教学相 结合 , 比如 , 结 合 语 境 进 行 词 汇
的进 一 次 或 同 一 词 的 辨 析 教 学 , 以 及 运 用 语 境 确 定 一 词 多 义 义 项 的 具 体 选 择 与 使 用 ;通 过 语 义 学 中 不 同 义 场 与 相 同 义 场 , 进行联 想与归纳 ; 最后从语义的关联性 . 搭 配 式 词 语 的 常 用现象 。 1 . 语 境
过语境 , 把a lo n e  ̄ 1 1 l o n e l y 的词义 、 词 性 和 用 法 的差 别 展 现 出来 。 老师 在 创 造 语 言 语 境 的 同 时 , 还 可 以利 用 表 情 、 手 势 等 非 语 言 语 境 强 化 单 词 区别 . 帮 助 学 生加 深 印象 。 ( 2 ) 确定多义词义项 : 一 词 多 义 现 象极 大 地 丰 富 了英 语词
( 1 ) 辨析近义词使 用 : 英 语 中有 许 多 同 义 词 或 近 义 词 , 给 词 汇 教 学 带 来 不 小 的 难 度 。 如 果 老 师 列举 一组 同 义 词 或 近 义 词, 孤立 地 讲 解 它 们 在 语 义 或 用 法 上 的 区别 , 则 可 能 会使 学 生 理解偏差 、 运 用 混淆 、 记 忆 困难 , 因此 , 创造语 境 , 在 生 动 的语 句 中讲 词 解 义 、 辨别用法。 例如 : “ 一 个 年迈 的老 人 独 自一 人 生 活, 感 到很 孤 单 。” 在这个句子中 . 前后分别用到“ 独 自” 和“ 孤 单” . 那 么 到底 是 用 a l o n e 还是用l o n e l y 呢 ?近 义 词 a l o n e 和l o n e l y 均含 “ 单独 ” 的意义 , 但 二 者 的感 情 色彩 不 同 : a l o n e 意 为“ 独 自 的( 地) 、 单独 的( 地) ” , 侧 重 说 明独 自一 人 , 没 有 同伴 或 助 手 , 是 指 客 观 情 况 。l o n e l y 表示 “ 孤独的 . 寂寞的” 意思 。 该 词 带 有 浓 厚 的感 情 色 彩 , 具有“ 渴望得到同伴” 的含 义 。 因此 , “ 独 自一 人 生活 ” 就要 用 a l o n e 修饰 , “ 感 到很 孤 单 ” 可 以用 l o n e l y 描述 。 就 可 这 样 翻译 为 : “ A v e r y o l d ma n l i v e d a l o n e a n d f e l t v e y r l o n e l y . ” 通
Talmy的认知语义学——《面向认知语言学》评介

此 在 研究 方 法 上他 采 用 内省法 .而概 念 结构 的语 言表征 是本 书 的关注 中心
前 言讨 论 了认 知语 义 学 的方 法 论 问题 .在 概
述全 书 内容及 结 构 的基 础 上 .梳 理 了各 部 分 内容
之 间 的联 系 . 勾 勒 了各个 主 题及 其 发 展过 程 . 提出 卷 一 包括 四个 部分 首 先 提 出语 法 子 系统 是
出认 知 组 织 的叠 合 系 统模 式 f o v e r l a p p i n g s y s t e ms 位、 注意 力 分 布 、 力 量一 动 态 、 认 知状 态 等 五个 系 mo d e 1 ) : 也对 其 他 认 知系 统作 了考 察 . 提 出 了统 觉 统 。这里 作 者 详尽 考 察 了组 成 了语 言 的基 础概 念
J 0 URNA L 0F LI NY I UN I VER S I TY
2 0 1 3年 1 0月
0c t . 2 0 1 3
T a l my的认 知 语 义 学
— —
《 面向认知语 言学》 评介
马 云 霞
( 上 海 外 国语 大 学
国 际 文化 交 流 学 院 , 上海 2 0 0 0 8 3 )
关键词 : 认知语 义学: T a l my : 整 合 中图分类号 : H 0 3 0
收 稿 日期 : 2 01 3 - 0 8 . 0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1 0 0 9 . 6 0 5 1 ( 2 0 1 3 ) 0 5 . 0 1 1 5 . 0 4
基金项 目: 上 海外 国语 大学 校 级 规 划 基金 项 目( 2 0 1 0 1 1 4 0 2 0 ) 资助 作者简介 : 马云霞( 1 9 7 2 一) , 女, 山 东潍坊 人 , 上 海外 国语 大 学 副教 授 , 博 士 。研 究 方 向 : 词 汇 史、 词 汇 语 义 学。
逻辑语义学认知语义学

逻辑语义学认知语义学逻辑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探索自然语言的深层结构随着现代逻辑和语言学的不断发展,逻辑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逐渐成为研究自然语言的重要领域。
逻辑语义学主要运用逻辑工具研究自然语言的句法生成和语义组合规律,而认知语义学则关注人类在理解和使用语言过程中的认知机制。
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揭示了自然语言的深层结构。
一、逻辑语义学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逻辑语义学通过对语言表达式的形式化分析,揭示了句法与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逻辑语义学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机器翻译、信息抽取、问答系统等任务中,逻辑语义学为构建准确且高效的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1.范畴类型逻辑:这是一种形式化工具,用于描述自然语言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
范畴类型逻辑在处理汉语等语言的独特特征方面具有优势,如反身代词、照应省略结构等。
2.组合范畴语法:这是一种基于组合范畴理论的语法体系,能够有效地描述复杂句子的结构及其语义关系。
组合范畴语法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自然语言的句法-语义结构,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二、认知语义学与自然语言处理认知语义学关注人类在语言理解和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如概念结构、注意力、语境等因素。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认知语义学的方法为构建更加人性化的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1.语义角色标注:认知语义学认为,句子中的词汇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关系,如施事、受事、工具等。
通过标注语义角色,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提高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2.注意力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注意力机制可以模拟人类在理解语言时的关注焦点,有助于提取关键信息,提高文本分析的准确性。
3.语境分析:认知语义学强调语境在理解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结合上下文信息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句子意义,提高信息处理的效果。
总结逻辑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作为研究自然语言的深层结构的重要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推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发展。
英语习语解析——认知语义学视角

Vol.28No .3Ma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rnal o 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 n )第28卷第3期(下)2012年3月英语习语凝聚了英语民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英语语言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体现了英语国家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学习英语习语可以成为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和了解英语语言文化的一扇窗.可是,英语习语却因其结构与语义之间的差异,涉及面广泛繁杂,大多与民族历史发展、地理环境、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有关,而使学生深感习语语义难以理解,难以记忆,用法难以掌握.认知语义学研究表明,语言的意义与人的认知经验密切相关,习语的意义也是在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认知机制发展起来的,本文拟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来揭示英语习语的本质,并运用概念隐喻、转喻与常规知识等主要认知机制分析英语习语的语义.1传统语义学对习语语义的阐释传统语义学认为,习语是具有固定的结构,在语义和语法上能独立运用的词组.它的意义一般不能由各组成部分推断出来(王宗炎,1988).习语是独立于大脑理性思维和人类认知经验之外的抽象符号,它的本质是词汇,是语言系统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概念性的.习语语义具有完整性,我们必须把习语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构成习语的各个词汇失去了它们独立的语义,正如构成单词的每一个字母一般,分开以后毫无意义可言.习语的意义不是构成它的各个单词的意义的相加;如果将其拆分开,尽管可以理解每个单词的意义,但是仍然无法理解这个习语的意义.比如,“I am under the weather ”一句中,un-der the weather 意指“unhappy ”,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毫无无法解释,一个人怎么能“在天气之下”呢?这也正是传统语言学家从习语的语义整体性来研究习语的原因.习语具有结构的固定性,一般不能用别的词来代替,即使是同义词也不可以,比如,have an axe to grind (另有打算),不能换成“have a hatchet to grind ”.还有,习语中冠词的用法,名词单复数的用法,动词的主动或被动形式等都是固定的,大部分都不能随便进行句法转换.传统语义学认为,习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是一种死喻,对于习语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模仿和记忆.2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习语意义阐释2.1习语是概念化的产物针对传统的客观主义语义学观点,Lakoff &Johnson (1999)提出了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义观.他们认为人类的知识结构并非符号结构,也不能与客观世界直接对应,人类的知识结构,是概念结构,是人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意义是基于体验的心智现象,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意义需依靠原型范畴,概念化、意象图示来限定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对客观外界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认知加工而形成的.完全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是从认识空间和自身开始认识世界的.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了范畴和概念,与此同时也就形成了意义(王寅,2007).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习语也是人类认知和体验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语言和现实之间存在思维和认知这一中间层次,如果不依赖范畴知识、概念结构和认知方式,就无法接近现实.习语是人类概念体系的产物,不仅仅属于语言本身的问题.习语确实有它的特殊意义,我们应看到这些特殊意义正是来源于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我们的概念体系正体现了这种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以head 一词为例,the head of deparment,head of state,head of government,head of page,head of queue,head of a flower,head of stairs,head of a bed,head of a tape recorder,head of syntactic construction …在head 的所有例子中,所表达的概念都与“头”这一概念紧密联系,表达“the front part of …”或“the vitally important part ”.比如,在英语中有大量这样以身体词汇概念,产生的习语,play it by ear(随机应变,见机行事),rack your brains (绞尽脑汁想),turn a blind eye (熟视无睹),a stiff upper lip (泰然自若,坚定不移),keep your mouth shut and your eyes open (多看少说),从这些习语的语义,可以看出人类的认知英语习语解析———认知语义学视角李红珍(孝感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孝感432000)摘要:认知语义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习语语义的新视角。
Talmy认知语义学(沈家煊)

Talmy认知语义学(沈家煊)简介Talmy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被誉为认知语义学的创始人。
他提出的认知语义学理论成为现代语言学及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沈家煊是国内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他对Talmy认知语义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语言能力的认知基础。
Talmy认为,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是构建和运用场景和事件的认知映射。
他通过研究语义场景的结构、语义结构的概念、语义类别、事件类别、角色和参与者、语言意义的依存结构、动态空间及图像性表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
Talmy的核心理论语义场景结构Talmy认为,语义场景是一种限定事件的上下文,包括地点、实体、时间、动作和状态等要素。
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构建出不同的语义场景结构。
比如,我们可以将事件的要素按照时间的线性关系进行排列,构成线性场景结构;也可以将要素按照主体和宾体的关系进行排列,构成层级场景结构等等。
语义类别Talmy认为,语义类别是基于经验世界所建立的概念系统,它是对语言意义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语义类别包括空间、时间、物质、关系、动作、状态、感知、语言等。
Talmy还提出了语义类别的组合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类属关系网络,进一步解释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变异现象。
事件类别除了语义类别,Talmy还提出了事件类别的概念。
事件类别是基于场景结构、语义类别等方面的抽象化,它与语言的谓词、语态、时态等方面息息相关。
Talmy将事件类别划分为动词类、名词类和形容词类三类,其中动词类最为重要。
他认为,在事件类别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构建出语义上的的复合事件。
角色和参与者Talmy认为,语言意义中的角色和参与者是语义场景的基本因素之一。
角色包括动作的执行者、影响者、客体等,参与者则是指与事件发生相关的另一个实体。
他还提出了“表达式角色”的概念,即语言结构中的主语、宾语等角色。
认知语义学研究的新成果--《认知语义学》汉译本评介

摘要:美国著名语言学家Leonard Talmy 所著的《认知语义学》语言理论高屋建瓴、精奥深厚、创见迭出,研究视角新颖独特,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鸿篇巨著。
该书汉译本的出版对我国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福印教授团队的汉译本译笔流畅,用语规范自然,对认知语义学在国内的传播意义重大,对于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认知系统;评介中图分类号:G25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1)03-0159-02(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5)王文峰赵晓瑞收稿日期:2020-09-23作者简介:王文峰(1984-),男,河北邯郸人,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度科研计划一般专项项目“事件融合视角下英汉致使事件的语义编码研究”(20JK0291)。
当今语言学发展迅速,主要呈现出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功能语言学等流派。
这些流派在国内均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可谓如火如荼,异彩纷呈。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研究领域,即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两部分。
当前,国内的认知语法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而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在国内还不够充分。
认知语义学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概念内容的研究,主张语言表达和现实世界中间存在一个认知构建层次将二者联系起来。
认知语义学的重要哲学假设认为概念结构具有人的身体、认知和社会的认知体验性,语言表达层面的语义结构等同于抽象层面的概念结构,还假定语义结构在本质上具有百科观,并且语义的构建等同于概念化,概念化既是结果又是过程。
著名的认知科学家伦纳德·泰尔米(Leonard Talmy )教授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理论建树,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享有盛誉,是认知语言学流派的主要创始人,专注于认知语义学的研究。
Talmy 倾注毕生心血创作了两卷本的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1-2],近年又出版了The Targeting System of Language (2018)[3],均为认知语义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奠定了认知语义学的基础。
对英语词“to”的认知语义分析

对英语词“to”的认知语义分析李集团(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原型范畴理论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特征具有二分性,二者界限分明,范畴内的成员地位平等。
随着维特根斯坦等人的深入研究,该理论不断得到质疑,并最终形成了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成员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典型成员具有更多的范畴属性,非典型成员处于范畴的边缘;二者间没有清晰的界限,非典型成员通过一定的概念化机制与典型成员达到语义上的一致性。
在此理论框架下,文章旨在对to的语义构造理论加以分析。
二、to的原型意义1.空间原型意义通过对to介词十八个义项的分析,发现其空间原型意义是射体从A到B的空间移动。
射体的移动可以是完成的,也可即将开始;A的位置可以显性,也可隐性;B的位置可以是确定的,也可只是一种方向;从A到B,to发挥了一种指向性的功能。
正是射体和位置A、B的不同组合,才使to具有不同语义功能。
然而组合不是任意的,分析发现A、B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二者必须同质,比如同为空间概念或时间概念;当A显性时,A不能是方向性的位置,而B可以;B不可隐性。
例证如下:A.I walked to the office.移动完成:‘I’从隐性的位置朝着办公室的方向移动y the pen to the left of the word.移动即将开始:笔从隐性的位置到确定位置:单词的左边2.原型意义的变体文章对to原型意义的变体分析将从射体、位置A和B这三个变量入手,结合语料加以说明。
C.The street leads down to the river.射体不是街道本身,而是观察者的视角,街道本身无法执行移动这一动作;位置A隐性,位置B也非具体地点,而是河流的方向。
该变体因射体变化而变化。
射体的变体还体现在其与位置A、B的线性关系上,如,He shows to you where he goes.句中的射体———他去的地方比较灵活,可在B前,也可在其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 台学 院学 报
J OIRNAL NGT 0F XI AI UNI VERS T I Y
Vo . 7 NO 3 12 . . S p. 0 2 e t2 1
认 知 语 义 学 评 析
胡月月
( 徽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安徽合肥 安 20 0 ) 3 6 1
一
地将概念与意义等同起来,把语义形成的过程等同 于概 念 化 ( o c pu 1z to cn e ta ia in)形 成 的过 程 。与 将语 义 视 为 “ oc p ( 念 ) C ne t概 ”相 比,把概 念 与 意 义等同起来 旨在突 出概念化主体的主观识解 以及意 义 的 动 态 化 , 强调 意 义 的 动 态 观 。L na k r ag ce ( 00 2 0 )专门论述 了动态性概念化,反复强调概念 化过程的动态性质。语言词语 的意义被看作是语言 使用者大脑中的概念化方式。所谓的概念路子, 就 是从概念形成 的过程和特点即认知的特点出发来定 义词 的意义。譬如, 要想理解 “ 斜边”这一概念 的 意义, 就必须 了解什么是直角三角形, 而且知道两者 之间的关系。人们在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过 程中难 免会碰到 自己不熟悉的概念和事物 ,在这种 情况下,人们总是 习惯将不熟的概念放在 已知的概
摘 要 :认知语 义学批判传统语 义理论 ,强调基 于身体 的经验和想像 ,将 注意力转向人类 的推 理。通过对认知语 义 学六个主要观 点即经验观 、概念化 、百科观 、原型观 、意 象图式观和 隐喻观进行 简要 的介绍并加以评析 ,分析 结果表 明 认知语 义学虽能解释一些传统语义学无法解释 的语 言现 象但研 究覆盖面较小 ,认知语义学理论 亟待发展和 完善 。
关键 词:认知 ;语 义;认知语 义学 中 图分 类号 :H3 3 1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 17 .6 82 1)3o 1 .3 6 24 5 (020 一 14o
认知语言学主要研 究人类的概念系统 ,概念又 与语义密切相关,这样认知语言学就必然把语义学 作为研 究中心。认知语义研究主要把语义研 究同认 知 学科相结合,试 图从认知 的角度来解释语义 Ⅲ 。 Lkf a o f& J h sn a g c e 和T l y o n o ,L n a k r a m 等是 认 知语 义学的主要代表人物。J ced f和Lk f是在认 a kn of a of 知研 究 的框 架 下 建 立 了认 知语 义 学 。 Lk f ao f& Jh sn on o 认为:认知语 义学 主要研 究人 类的概念系 统 、 意 义和 推 理 (n ee c) 即研 究 人 类 的推 理 ifrn e , ( m n ra o) 。T ly h a e n u s am 认为概 念 内容包 括 意念 内容和情感、感知等体验 内容。意义结构是概念化 的,意义既不完全客观也不完全主观。意义不直接 是词语和世界 的关系而被视作词语和大脑 间的一种 关系。虽然认知语义学的不同流派的研究重点不同, 但大多运用 了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否定客观主义 的研 究方法 ,以认知为出发 点 。下面我们就简要 地对认知语义学 中的六个主要观 点即经验观、概念 化、百科观、原型观、意象图式观和隐喻观进行分析。
念 里去理解 。
( ) 百科观 三
、
பைடு நூலகம்
认知语 义 学的 主要 观 点
( ) 经验 观 一
认知 语义 学 的观 点之 一是 意义基 于感 知 。认知 语义学的观点与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相吻合,认为 思想 、知识、意义来源于感知体验。第二代认知科 学也反复强调心智 的体验性 。心智的体验性是体验 哲学的三条基本原则之一。认知结构和感知机制是 密切相联 的, 这与传 统的真值对应论针 锋相对。意 义基于感知, 感知基于生理构造, 人类在认识客观世 界时首先通过 自己身体 的体验去感知和认 识自己以 及 他 所 生活 的空 间。 ( ) 概念 化 二 ( ) 原 型观 四 语言研 究重 点应 围绕 人类 的心智 、认知 和概 念 上个 世 纪 7 年代 以来 ,R s h a o 、L k f O o c 、L b v a o f 来进行,因为人类只有通过头脑 中的概念范畴才能 等 人 对 一 些诸 如c p id fu t u n tr 、 u 、b r 、 r i 、f r iu e e e a l等最基本概念进行 了定量研究, 发现 “ 原 接触现实,反 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运 v g tbe 作 的产物 ,这是认知语 义学中另 一个基本观 点。 型 (rt tp) P ooy e ”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 从而建立 J h s n(9 7 , L k f 1 8 ) L k f & J h — on o 1 8) a o f(9 7 , a o f o n 了现代 范 畴理论 。原 型理 论 的基 本 观 点主 要有 以下 1 完 sn (90 9 9等学者强调 “ o 18 ,1 9) 若离开人类的概念 几条: ( )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建 立起来的 “ oc 的实验结果表 明在 “ 乌” 结构 ,我们便没法接近现实”。认知语义学家明确 形”概念,例如在R sh
[ 收稿 日期 ]02 0— 8 2 1— 22 [ 作者简 介 ] 月 月 (97 ), , 徽滁 州人 , 士研 究 生, 胡 18一 女 安 硕 主要 研究外 国语 言学 及 应用语 言学
认知语义学的百科观认为语义存在于交际者的 百科知识体系 中,与人们的主观认识、背景知识、 社会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对语义的理解不能只在 人的语言体 系中进行而是要把它置于人类知识系统 中来理解。正 ̄W ez ik指 出 “ 自然语言 中, o ir bca 在 意义存在于人们 对世界的解释 之中” 。如说 到 wmn o a,人们 一般不会想 到通过成分分析法获得的 语义特征如 [ u a ,M l,A u t 而更多地 会想 + mn- a e+ d l] H 到:有长头发 ,穿裙子 ,擅长厨 艺甚 至还会包括社 会地位等。这 些都是人们基于 自己的经验而获得 的 对事物的印象, 是有关该事物的百科性的知 识,它 们就 形 成 了该 事 物 的意义 。认知 语 义学 十分 重视 人 类语言的语义丰富性和百科知识对意义阐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