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与轴封装置操作要领维修及故障排除

合集下载

离心泵的使用方法与维护ppt课件

离心泵的使用方法与维护ppt课件

这种情况下,机封不必更换,可采用缓慢盘车的方法,找到机封动、
静环的最佳贴合位置,从而达到不漏或漏量大大降低。如果漏量仍
很严重,那就需要更换机封。

有的高速泵输送高温、高压介质,共有3套机封,物料侧封物料一
套、齿轮箱封油的一套、还有一套封冷却水(防止高温介质把热量
转给齿轮箱)。巡检要注意该冷却水进水管水温,如果温度高,封料侧
.
• 10)、备用设备要定期期盘车。 • 备用泵盘车的目的: • 检查备用泵是否能作为备用在紧急情况下启动,尤其在冬季里和对粘
度较高的介质可防止事故的发生。 • 防止泵轴由于自重影响产生的挠曲。 • 备用泵盘车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在确认备用机泵处于停机(自启动泵要切手动)的情况下,
按相关规定进行盘车。 • 在定期盘车作业中,备用机泵的转动必须轻松顺利,无异常声音,如
• 4)螺杆泵的停车螺杆泵停车时,不能先关闭出口阀,应待泵完全停 转后关闭出入口阀。螺杆泵因工作螺杆长度较大,刚性较差,容易引 起弯曲,造成工作失常。对轴系的连接必须很好对中;对中工作最好 是在安装定位后进行,以免管路牵连造成变形;连接管路时应独立固 定,尽可能减少对泵的牵连等。此外,备用螺杆,在保存时最好采用 悬吊固定的方法,避免因放置不平而造成的变形。
如泄漏量较小,多为动环或静环密封圈存在问题;泄漏量 较大时,则表明动、静环摩擦副间存在问题。在初步观察 泄漏量、判断泄漏部位的基础上,
.
• 再手动盘车观察,若泄漏量无明显变化则静、动环密封圈有问题;如 盘车时泄漏量有明显变化则可断定是动、静环摩擦副存在问题;如泄 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圈存在问题居多,泄漏介质向四周喷 射或从水冷却孔中漏出,则多为静环密封圈失效。此外,泄漏通道也 可同时存在,但一般有主次区别,只要观察细致,熟悉结构,一定能 正确判断。

离心泵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离心泵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离心式卫生泵的安装、使用与维护1、开箱验收货物:检查泵体有无明显的运输损坏,如有损坏务必及时与我公司联络。

2、安装:〔1〕安装搬运泵体时不要损坏泵体及进、出口;如带冷却水腔注意切勿损坏此接口;〔2〕按照定货时的工况将卫生泵连接在适宜的位置;同时需注意以下情况:a、安装位置最好底于吸入液面,如安装位置高于吸入液面时需要灌泵,同时吸入管路应安装底阀;b、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液体的罐或其它前置设备;出口管路应安装闸阀,以免长期在超负荷的工况使用,损坏泵或烧毁电机;c、确保流向正确连接严密;进、出口管路应采用托架支撑,防止管道过载使泵体受压。

3、使用:〔1〕使用前应检查泵的旋转方向,〔详见产品使用说明书〕严禁反向造成叶轮与泵轴卡死, 损坏机械密封的动环。

〔2〕带冷却水腔的卫生泵,启动泵前必需要先接通冷却水,待水从冷却腔上口溢出前方可开动泵工作。

并且,冷却水必须用水管单独供应。

〔3〕切勿在泵的进、出口同时堵塞时运转泵;切勿在泵的进口节流。

〔4〕离心泵在运转正常后,在缓慢翻开闸阀;〔5〕在运转过程中应注意噪声和振动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6〕停车前应先关闭出口管路闸阀,使泵卸载并防止液体倒灌,然后停泵;带冷却水腔的卫生泵应先停泵而后关闭冷却水;〔7〕停车后应立即CIP清洗,以防物料粘接腐败变质;〔8〕每次使用泵之前应对所有与物料接触的部位进展消毒;长期停用时应将泵体内清洗干净妥善保管。

4、维护:〔1〕经长期使用密封件老化、磨损等原因会引起泄漏,或出现扬程、流量、吸程的变化,应及时保养和维修〔参见离心泵的故障、原因分析与排除方法〕;〔2〕务必在维修时先切断电源〔如电源线已从电机上撤除,务必正确连接电源线〕;〔3〕在卫生泵非物料侧或冷却水腔的出水嘴有物料排出,要立即停车进展检查;视情况进展重新安装、研磨、或更换机械密封;〔4〕遵照电机的使用说明书对其进展维护,同时注意电机轴承的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差应小于35ºC,但最高不应大于75ºC。

离心泵常见故障与维修处理技术

离心泵常见故障与维修处理技术

离心泵常见故障与维修处理技术摘要:在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着较快的提高,但同时由于发展科学技术的趋向,中国的工业结构也因此出现巨大的变化,工业化发展趋势正向着现代化发展和高新科技化的趋向蓬勃发展。

离心机泵成为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装置,其容积小,速度高、产量效能大的优点,为人们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极大的方便。

但由于国内科技的日趋成熟,在实际进行工业生产中,离心机泵也被更多地运用于其中,因此本文重点探讨离心机泵常发故障情况及其维护管理技术。

关键词:离心泵常见故障;维修处理;技术在目前我国机械化制造的发展阶段中,离心式泵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多,为我国的机械化制造提供了很多方便。

但是与此同时,离心式泵在工业生产中很可能会出现故障,又或者是机械在保养的时候,因为离心式泵的复杂性,会给保养工作带来相当的困难。

所以面对这些状况,要想实现离心泵的科学合理维护,不干扰产业化发展,则要针对其维护难点和维护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进一步提高离心泵的维护有效性和保养科学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离心泵维护,可以更好的对多级离心泵实施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有关制造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一、离心泵容易发生的故障与处理方法(一)泵不能启动或启动负荷大故障与方法主要包括:(1)原动机或供电不良。

方法是检查一下供电和原动机状况。

(2)泵卡住,方法是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一下,必要时解体检查一下,除去动静部分故障。

(3)将填充物压得太紧。

方法是释放填充物。

(4)排除阀未关,是关掉排除阀,再次开启。

(5)均衡管不畅通。

方法是疏通均衡管。

(二)泵不排液故障和解决方法包括:(1)灌泵不够(或泵内废气未排完),方法是再次灌泵。

(2)水泵的转动方位不对,办法是再次检测转动方位。

(3)泵速度太低。

解决办法是检测速度,增加速度。

(4)滤网阻塞,底阀不灵。

解决办法是检修滤网,去除杂质。

(三)泵排液后中断故障和解决办法主要包括:(1)抽吸管路漏气。

解决办法是查看吸气侧管件连接及填料函封口状况[1]。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1.泵泄漏严重2、泵输不出液体或出力不足3、泵发生振动或燥声4、泵或轴承过热离心泵的检修离心泵的主要易损件有:泵轴、叶轮、轴承、密封装置等。

对拆卸开的易损零部件,首先进行检测,根据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

图1-53 轴承的拆装1.泵轴的检修泵轴上装有各级叶轮和轴承,这些部位在使用中容易磨损,检修时应检查其圆度和配合公差,并根据其磨损量进行修复或更换。

泵轴在使用中,也容易发后弯曲变形,泵轴的最大弯曲值不得超过0.04mm ,否则应进行校正。

泵轴校正的常用方法有捻打法、机械校正法、内应力松弛法、局部加热法等。

2.轴颈的检修轴颈是轴与轴承摩擦的部位,如果轴不光滑,运行中轴承会发热;如果轴颈圆度不精确,运行中泵的振动将加剧。

因此,轴颈的检修是离心泵检修的重要内容。

当轴颈只有轻微的腐蚀痕迹或麻点,椭圆度、锥度也较小时,可用砂布加油包住轴颈,再用毛毡包住砂布,然后用麻绳在毛毡上绕几道,由两个人拉绳子来回转动研磨,研磨过程中逐次更换砂布细度,直到轴颈光滑为止。

在轴颈有一定的磨损量,但不超过0.2 mm 时,可用镀铬法修复。

镀铬厚度一般为0.1~0.2mm ,镀好后进行磨削与公差配合。

当轴颈有较深的沟槽,或椭圆度和锥度均大于0.03mm 时,可以在车床上找正后车削加工,车削量一般为0.2~0.3 mm ,车削后在车床上用细砂布加油打磨。

轴颈如磨损量较大,可将轮孔镗大,压装衬套,用骑缝螺钉固定,再加工新键槽。

3.叶轮的检修如果叶轮入口处磨损沟痕或偏磨现象不严重,可用砂布打磨,在厚度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车光;如属叶轮磨损引起的叶轮与轴颈间隙过大,可在叶轮轴孔内局部点焊后再车削,或镀铬后再磨光;当叶轮腐蚀不很严重时,可进行补焊修理,对于输送温度低于80℃的输水泵,也可用环氧树脂粘结剂进行修补。

当叶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更换: (1)叶轮表面出现裂纹。

(2)叶轮表面出现较多的孔隙。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1.泵的启动失败:这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电机损坏、轴承问题或泵体堵塞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电源连接、更换损坏的电机、更换磨损的轴承或清理泵体堵塞。

2.泵的流量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泵叶轮磨损、进口管道堵塞或流体黏稠度增加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更换磨损的泵叶轮、清理进口管道或更换黏稠度较低的流体。

3.泵的振动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泵和电机的不平衡、轴承损坏或轴承座磨损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平衡泵和电机、更换磨损的轴承或修复轴承座。

4.泵的噪音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泵与基座接触不良、轴承受损或泵体产生共振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泵与基座之间的接触、更换受损的轴承或加阻尼材料以减少共振。

5.泵的温升过高:这可能是由于泵的转速过高、泵轴承损坏或流体温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降低泵的转速、更换损坏的泵轴承或降低流体温度。

离心泵的检修方法:1.检查泵的外观:检查泵体是否有裂纹、变形或腐蚀迹象。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清洗泵体和叶轮:使用适当的溶剂清洗泵体和叶轮,以去除污垢和沉积物。

3.检查轴承和轴承座:检查轴承是否磨损或松动,轴承座是否有裂纹或变形。

如有需要,应更换磨损的轴承或修复轴承座。

4.检查密封件:检查密封件是否磨损或老化,如有需要,应更换密封件。

5.检查电机:检查电机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振动。

如有需要,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电机。

6.调整泵的配气:根据工作条件,调整泵的进出口阀门的开闭程度,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转。

7.进行试运转:在进行检修后,应进行试运转,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转和密封性能。

以上就是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方法。

正确的检修和维护可以延长离心泵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在进行检修时应注意安全,必要时请专业人士进行维修。

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维护与检修故障规程(三篇)

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维护与检修故障规程(三篇)

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维护与检修故障规程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供水、排水、工业循环水等领域。

为了确保泵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检修。

本文将针对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的维护与检修进行详细介绍。

一、维护操作规程1. 泵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定期检查泵的运行情况,如泵的噪音、振动是否正常;检查泵的轴封是否泄漏,润滑油是否充足;检查泵的进出口管道是否漏水、堵塞等。

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或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2. 泵的润滑维护:定期检查泵的润滑油情况,包括油位、油质、油温等。

油位过低时应及时补充润滑油,油质不合格时应更换油品,油温过高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3. 泵的定期检修:泵运行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定期检修,包括泵体、叶轮、轴承、轴封等部件的拆卸和清洗。

清洗后应仔细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磨损、腐蚀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4. 泵的防腐涂漆:定期对泵进行防腐涂漆,以保护泵体免受腐蚀。

在进行涂漆前,应先将泵体表面清洗干净,去除污垢和锈蚀,然后涂刷适当的防腐漆。

5. 泵的备件储存: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和维修需要,应妥善储存一些常用的泵备件,如轴承、轴封、密封圈等,以便及时更换。

二、检修操作规程1. 检修前的准备:在进行泵的检修前,应先停止泵的运行,并切断电源。

然后排空泵内的液体,清洗泵体并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泵停止运行后处于安全状态。

2. 拆卸泵体:首先拆下泵体的各种连接件,如法兰、螺栓等,然后使用专用工具拆卸泵体。

注意在拆卸过程中,要小心轻拿轻放,避免造成损坏。

3. 清洗泵体:拆卸下来的泵体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清洗。

可以使用清水或者溶剂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和涂层。

4. 检查叶轮和轴承:清洗干净的叶轮和轴承需要仔细检查是否有磨损、腐蚀等情况。

如果发现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5. 更换密封件:泵的密封件包括轴封、密封圈等,如果出现泄漏现象,需要及时更换。

更换前应先进行清洗并涂抹润滑油。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维修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维修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一、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及处理1.1泵不能启动或启动负荷大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1)原动机或电源不正常。

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源和原动机情况。

(2)泵卡住。

处理方法是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必要时解体检查,消除动静部分故障。

(3)填料压得太紧。

处理方法是放松填料。

(4)排出阀未关。

处理方法是关闭排出阀,重新启动。

(5)平衡管不通畅。

处理方法是疏通平衡管。

1.1泵不能启动或启动负荷大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1)灌泵不足(或泵内气体未排完)。

处理方法是重新灌泵。

(2)泵转向不对。

处理方法是检查旋转方向。

(3)泵转速太低。

处理方法是检查转速,提高转速。

(4)滤网堵塞,底阀不灵。

处理方法是检查滤网,消除杂物。

(5)吸上高度太高,或吸液槽出现真空。

处理方法是减低吸上高度;检查吸液槽压力。

1.3泵排液后中断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1)吸入管路漏气。

处理方法是检查吸入侧管道连接处及填料函密封情况。

(2)灌泵时吸入侧气体未排完。

处理方法是要求重新灌泵。

(3)吸入侧突然被异物堵住。

处理方法是停泵处理异物。

(4)吸入大量气体。

处理方法是检查吸入口有否旋涡,淹没深度是否太浅。

1.4?.流量不足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1)同b,c。

处理方法是采取相应措施。

(2)系统静扬程增加。

处理方法是检查液体高度和系统压力。

(3)阻力损失增加。

处理方法是检查管路及止逆阀等障碍。

(4)壳体和叶轮耐磨环磨损过大。

处理方法是更换或修理耐磨环及叶轮。

(5)其他部位漏液。

处理方法是检查轴封等部位。

(6)泵叶轮堵塞、磨损、腐蚀。

处理方法是清洗、检查、调换。

1.5.扬程不够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1)同b的(1),(2),(3),(4),c的(1),d的(6)。

处理方法是采取相应措施。

(2)叶轮装反(双吸轮)。

处理方法是检查叶轮。

(3)液体密度、粘度与设计条件不符。

处理方法是检查液体的物理性质。

(4)操作时流量太大。

处理方法是减少流量。

1.6.运行中功耗大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1)叶轮与耐磨环、叶轮与壳有磨檫。

离心泵检修与质量、维护与故障处理、试车与验收标准规范

离心泵检修与质量、维护与故障处理、试车与验收标准规范

离心泵检修与质量、维护与故障处理、试车与验收标准规范1、试车与验收:1.1试车前准备:1.1.1检查检修记录,确认检修数据正确。

1.1.2单试电机合格,确认转向正确。

1.1.3热油泵启动前要暖泵,预热速度不得超过50℃/h,每半小时盘车180°。

1.1.4润滑油,封油、冷却水等系统正常,零附件齐全好用。

1.1.5盘车无卡涩现象和异常声响,轴封渗漏符合要求。

1.2试车:1.2.1离心泵严禁空负荷试车,应按操作规程进行负荷试车。

1.2.2对于强制润滑系统,轴承油的温升不应超过28℃,轴承金属的温度应小于93℃;对于油环润滑或飞溅润滑系统,油池的温升不应超过39℃,油池温度应低于82℃。

1.2.3轴承振动标准见SHS01003-2004《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1.2.4保持运转平稳,无杂音,封油、冷却水和润滑系统工作正常,泵及附属管路无泄漏。

1.2.5密封介质泄漏不得超过下列要求:⑴、机械密封:轻质油10滴/min,重质油5滴/min;⑵、填料密封:轻质油20滴/min,重质油10滴/min;3、检修与质量标准:3.1拆卸前准备:3.1.1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3.1.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3.1.3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3.2拆卸与检查:3.2.1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清扫。

3.2.2拆卸联轴器安全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3.2.3测量转子的轴向窜动量,拆卸检查轴承。

3.3.1.6联轴器对中检查时,调整垫片每组不得超过4块。

3.3.1.7热油泵预热升温正常后,应校核联轴器对中。

3.3.1.8叠片联轴器做宏观检查。

⑸、轴承侧间隙在水平中分面上的数值为顶部间隙的一半。

3.3.2.2滚动轴承:⑴、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is6。

⑵、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k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泵殼的一部分,是防止液體洩漏與氣體進入之處,亦是安 裝機械軸封的地方。要注意喉頸軸套 (throat bushing)與機械軸封軸 套的尺寸間隙。
22
轉子裝入軸承箱
23
泵殼casing
24
填料函
25
4. 軸承: 軸承:
離心泵的軸承分為:
1.徑向軸承:一般為深溝滾珠軸承,
以6為字頭的軸承。如6311、6214等。
11
單吸口式葉輪
12
葉輪有平衡孔
13
雙吸口式葉輪
14
泵軸 (shaft)與葉輪組合後稱為 與葉輪組合後稱為 轉子(rotor)準備作動平衡校正 轉子 準備作動平衡校正
15
泵軸與葉輪(轉子 泵軸與葉輪 轉子) 轉子
16
雙吸口式泵浦-1 雙吸口式泵浦
17
雙吸口式泵浦-2 雙吸口式泵浦
18
封閉式葉輪: 封閉式葉輪:
離心泵與軸封操作維修及故障排除
高廠修護組轉動機械課 田開華
1
一.
前言: 前言
泵浦在煉油石化工廠,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設備,是輸送各樣原料、 油料的原動力,如果泵浦有故障情況出現,可能會造成工廠停爐, 損失將很慘重,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除了維修人員須將故障原 因徹底排除外,操作人員亦須依標準操作程序來開、停俥,平時的 巡檢也要確實 ,大家一起合作,發揮團隊精神,才能共創雙贏局面。
2
臥式單段離心泵
3
二 . 基本原理
離心泵, 顧名思義, 就是利用離心力作用 的泵浦,以圓形途徑的運動力量產生離心力,使 液體遠離它所運動的圓形物體中心。利用馬達或 汽輪機的旋轉運動,帶動在離心泵泵殼內的葉輪 產生旋轉,使通過葉輪中心進口的水,得到快速 旋轉運動而產生離心力,離心力會迫使水通過 葉輪的出水口,從泵殼流出,水流出之後,泵殼 內成了真空,大氣壓力會迫使水 從泵殼的進口 端,繼續進入泵殼中,再經過葉輪的旋轉,一直 重複這樣的動作,水就可以繼續不斷的從出水口 流出,這就是離心泵的基本原理。
50
4.出口壓力不足:(約佔 ﹪) 出口壓力不足:(約佔5﹪ 出口壓力不足:(約佔
4-1 泵內空氣未排盡。 4-2 4 -3 4-4 4-5 4-6 4-7 4-8 轉向錯誤。 進口量不足 進口濾網堵塞。 葉輪鬆脫或有堵塞。 葉輪耐磨環磨損過多。 泵液有汽化現象。 轉速不足。
51
5. 軸承故障:(約佔 ﹪) 軸承故障:(約佔5﹪ :(約佔
8
泵軸(shaft) 泵軸
9
2 .葉輪 : 葉輪
葉輪是泵浦的心臟,泵浦就是靠葉輪旋轉, 將液體以其圓周速度旋轉產生速度能,經渦殼 轉換為壓力能。離心泵浦的流量與壓力大小, 是由葉輪的形狀、大小及轉速來決定。葉輪安 裝前,要做動平衡校正, 標準值依ISO規定G6.3 級以內為合格。
10
葉輪 (impeller)
48
2. 振動:(約佔 ﹪) 振動:(約佔5﹪ :(約佔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基礎不堅實或管線變形或螺絲未鎖緊。 聯軸器故障。 兩軸不對準。 泵軸直度超出標準值。 葉輪破損或有雜物,產生不平衡。 軸承鬆動或損壞。 有旋渦真空現象 ( cavitation )。 進口濾網堵塞或進口量不足。
40
41
油位圖
42
油位太低或失油 慘狀一
43
失油慘狀 二
44
失油慘狀三
45
泵浦的操作: 五. 泵浦的操作:
1.先將軸承箱加入適質、適量的潤滑油,一般使用R68循環機油, 油杯、油量需清晰可見,油量保持八分滿為宜。 2. 檢查各項冷卻水、沖洗油、密封蒸汽 是否已打開。 3. 確認馬達轉向在正確方向。 4. 先慢慢打開進口閥,讓泵液進入泵殼內,再打開排氣閥,排氣 閥在出口管線上任何點,將泵殼內空氣完全排出,看到泵液流 出後,關閉排氣閥,再將進口閥完全打開。並打開出口閥1至2轉。 5.啟動馬達 或汽輪機。 6.迅速打開出口閥,不可讓泵浦在出口閥關閉下,長時間運轉,並 立即察看流量、壓力是否正常穩定,若有不正常,立即停車檢查。
47
故障原因及排除: 六.故障原因及排除: 故障原因及排除 1.機械軸封洩漏 :(約佔 ﹪) 約佔70﹪ 機械軸封洩漏 :(約佔
1-1 檢查軸封法蘭。
1-2 1-3 1-4 1-5 1- 6 檢查軸套。 更換全套機械軸封或部份配件。 檢查或更換軸封法蘭墊圈。 檢查沖洗油管是否堵塞。 檢查密封蒸汽管是否打開。
35
聯軸器 (coupling)
36
聯軸器
37
馬達與泵浦及聯軸器組合 聯軸器組合
38
聯軸器釸鋼片
3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 . 油杯的作用: 油杯的作用:
油杯的目的為能適時自動補充潤滑油。 軸承安裝軸承箱內,必須添加適質、適量的 潤滑油來潤滑軸承,本廠一般使用R-68潤滑 油,軸承常因潤滑油有減少或不夠時,會因 油量不足而燒毀,除會損壞泵浦外,更有可 能造成工安事件,不能輕忽之,因此安裝油 杯,使用油杯內的油量,來適時自動補充潤 滑油,若油杯的油位調整不適當,或油管有 堵塞時,則無法發揮油杯的功能,如何調整 油杯的油位,如下:
26
2 . 止推軸承:為斜角滾珠軸承, 止推軸承:
以7為字頭的軸承。如7311、7312、7313等。
27
軸承安裝前須先檢查軸承是否完好,軸承的安裝,不可以敲打 方式安裝,以電力加熱方式安裝為宜,溫度勿超過110℃,安裝前, 要注意軸承內徑與泵軸,外徑與軸承箱的公差尺寸,及各種組配 方式。組配方式依泵浦說明書建議方式為準 一般止推軸承以背對背方式組配
49
3.量不足或無量:(約佔 ﹪) 量不足或無量:(約佔5﹪ 量不足或無量:(約佔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3-10 泵內空氣未排盡。 轉向錯誤。 進口量不足。 進口濾網堵塞。 葉輪鬆脫或有堵塞。 葉輪耐磨環磨損過多。 旁路(by pass)被打開。 泵液有汽化現象。 轉速不足。 相同進口,被另一台吸走。
7 .馬達易跳車:(約佔 ﹪) 馬達易跳車:(約佔5﹪ 馬達易跳車:(約佔
7-1 7-2 7-3 7-4 馬達或M.C.C.故障。 泵浦軸承損壞。 泵殼內有機件鬆脫或損壞。 泵殼內有雜物卡住葉輪。
53
七.檢修時應注意事項 檢修時應注意事項: 檢修時應注意事項
1. 檢修前應知所有故障情形,一併檢修。 2. 拆卸泵浦時,應檢視滑油狀況,以判斷 軸承是否正常。 3. 通知操作人員清潔進口濾網。 4. 檢視故障配件,研判故障原因。 5. 若有更換軸承,必須清洗軸承箱。 6. 組裝及安裝後,要用手慢慢轉動,以檢視 是否有鬆緊或卡住。 7. 螺絲鎖緊應注意扭力值。
56
檢修工作看似粗魯的黑手工作,其實是 粗中帶細的精密工作,不但尺寸要精準,注 重清潔,而且安裝還要有技巧,除要依作業 標除準程序(SOP)施工外,還要有一次就 要完全修好的觀念,提昇檢修品質,修的好 比修的快還重要。
30
機械軸封 (mechanical seal)
31
軸封法蘭
32
機械軸封組件
33
機械軸封Bellow Type 機械軸封
34
6. 聯軸器: 聯軸器:
聯軸器是將泵浦軸與馬達軸,接合在一起,傳送馬達的動力,帶動 泵浦運轉的一個元件,聯軸器的選擇,必須考慮到額定的扭力能量, 調節兩軸的不對準誤差(misalignment),即要求兩軸必須完全對準 (alignment),且幾乎完全同心才可以,平行度與角度偏差應在0.05㎜ TIR以內。由於有不對準的存在以前使用的齒輪式聯軸器(gear coupling) 不對準誤差大已漸漸淘汰,可橈性聯軸器(flexible disc coupling)是最佳 選擇 ,可橈性聯軸器的釸鋼片 (disc) 來吸收不對準的誤差,減少振動 源。若釸鋼片有損壞,就是警訊,必須檢查不對準的誤差是否過大, 或是泵浦、馬達過緊造成。
19
封閉式葉輪: 封閉式葉輪:
20
21
3 .軸承箱(bearing housing)
軸承箱(bearing housing)是安裝徑向軸承及止推軸承的地方, 注意公差尺寸及同心度。防止打滑及振動產生。在止推軸承端蓋, 要保持 0.05至0.20mm預留膨脹間隙。
3-1.填料函 填料函(stuffing box) 填料函
6
臥式單段離心泵圖形
7
1. 泵軸 :
泵軸是泵浦帶動旋轉的主要元件,由於機械軸封 及聯軸器等均安裝在泵軸上,靠聯軸器與馬達或汽輪 機的聯軸器連接,產生同步旋轉,因此泵軸的製作非 常重要,必須要考慮到:材質的選擇、調質處理與表 面硬化、尺寸的精準度、加工後的直度。 (標準值為0.05mmTIR以內)。Total Indicator Reading
封閉式葉輪在進口端再加裝耐磨環(wearing ring),則其流量之漏 損可降至最低,對於泵浦效率可以提高很多,因此封閉式葉輪適用 於泵送一般液體,使用亦最廣泛。通常於葉輪與泵殼間,各裝有一 個耐磨環(wearing ring)兩者之間要有適度的間隙,間隙的多少,除依製 造廠家規定外,亦可參考美國石油協會(API)的規定。若間隙過大, 漏損量會增加,泵出的流量就會減少,但若間隙過小,則兩耐磨環 易產生磨擦,甚至卡死,因此如何選擇確定間隙的多少 ,非常重要。 另外材質、硬度的選擇及溫度因素亦要仔細考慮。
46
7. 軸承溫度,以不超過82C為宜,並測振動值以8mmsec以下為宜。 8. 運轉後及平時巡檢,都要查看泵浦的機械軸封是否有洩漏,軸承 的溫度及振動值是否合格,出口壓力表指針是否穩定,以及是否 有異聲及潤滑油是否足夠或變質,若有不正常,應立即停車檢查 ,並作應變處理,不要勉強繼續使用,易造成更大故障情況。 9.若泵浦是由汽輪機帶動,可以升降轉速來調整流量;若是由馬達帶 動,可以關小出口閥來調整流量,或配一旁路以導出泵液,以避免 泵浦過熱或泵液產生汽化現象。 10.泵浦停車後,須先關出口閥,再立刻關進口閥,最好加裝止迴閥, 以避免泵液倒灌,造成泵浦反轉,反轉易造成泵浦損壞。 11.欲泵浦操作順利有四要1.要有充足泵液2.起動前泵殼內的空氣要完 全排出3.軸承箱要有適質、適量的潤滑油4.要勤清進口濾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