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癌性疼痛

疼痛缓解
神经阻滞、毁损±强阿片类±辅助药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
强阿片类±非阿片类±辅助药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
弱阿片类±非阿片类±辅助药
Ⅰ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
非阿片类±辅助药
癌痛
药物治疗
一、三阶梯药物治疗原则:
①按阶梯给药;
②口服给药;
③按时给药; ④个体化用药; ⑤辅助用药。
药物治疗
1、第一阶梯 轻度癌痛,第一线镇痛药为非阿 片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NSAIDs、必要时加用 镇痛辅助药。NSAIDs有封顶效应,因此当使用一 种NSAID药物,疼痛得不到缓解时,不宜再换用其 他NSAID类药物(除非因副作用而换药),而应直 接升到第二阶梯用药。
药物治疗
2、第二阶梯
中度癌痛及第一阶梯治疗效果
右季肋下持续性钝痛,另一主诉为右上腹部突发
性刺痛,持续数分钟缓解,每天发作数次。疼痛
原因是肝被膜牵张,如果瘤体出血或坏死,疼痛
可突然加剧。
临床表现
四、癌性肠痛
腹部及盆腔肿瘤压迫、粘连,或
侵蚀平滑肌、静脉、淋巴管或自主神经,或引起 肠梗阻时均可产生癌性肠痛。癌性肠痛的部位通 常在脐周或上腹部。当局部肠管有绞窄或坏死时,
临床表现
一、癌性骨痛
肿瘤侵蚀骨骼或转移至骨部产生
的疼痛称为癌性骨痛。骨浸润的癌痛多为中度至
重度疼痛,疼痛性质为胀痛、刺痛、撕裂痛,持
续存在或阵发性加重。骨髓腔内压增高或骨膜受 刺激产生的疼痛,其疼痛性质为钝痛,定位不明 确,伴有深部压痛。
临床表现
临床上癌转移产生顽固性的疼痛,常以神 经痛的形式出现,并向体表神经分布范围 放散。如癌转移到颅骨、椎体可产生相应 的头痛、腰腿痛和根性神经痛。当癌瘤浸 润到腹腔神经丛、肠系膜神经丛、骶神经 丛时,疼痛部位不明确,呈持续性疼痛。
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疗法

曲马多
• 曲马多是一种独特的非阿片类镇痛药, 作用途径有两条:其一作用于阿片受体, 其二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 再摄取起镇痛作用。 • 因其无明显的依赖性潜能而不列入麻醉 药品管理。 • 可用于中度癌症疼痛的治疗。
羟考酮
• 羟考酮是纯阿片受体激动剂,适用于中重度疼 痛的治疗。 • 口服生物利用度良好,为60%-87%。对PH值的 依赖小,在水、胃液和肠液中的溶解度相似。 • 相同剂量羟考酮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5-2倍,如 羟考酮30mg相当于吗啡60mg。 • 副反应与吗啡相似,但羟考酮无致幻作用。 • 国外,羟考酮也用于非癌痛的治疗,如慢性骨 关节痛,国内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临床试验。
阿片类药物的副反应及处理
镇静作用
镇静作用一般很快耐受 镇静作用持续超过一周,应检查是否存在引起镇静的 其他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合用其他镇静药物、 高钙血症等 持续性镇静: • 合用其他镇痛药物,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 减少每次阿片类药物的给药剂量增加给药频率 • 改用半衰期较短的其他阿片类药物 • 应用咖啡因(100-200mg po q6h)等药物对抗镇静 作用
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
• 阿片类药物给药剂量个体差异大,无标准剂量,应根 据病人的需要进行剂量滴定。 • 从未使用过吗啡的病人应从小剂量开始剂量滴定,即 释吗啡5-15mg口服,每4小时1次,如疼痛控制不理想, 可在必要时每2小时口服2.5-7.5mg吗啡。 • 将24小时内服用的吗啡总量相加,平均分成6份,于第 2 天 每4 小时 1 次给 药。必 要时仍可每 2 小时 加服 2.57.5mg吗啡。并对疼痛强度进行再评估。 • 通过几天的剂量滴定,确定该病人一天所需的吗啡剂 量。
阿片类药物分类
• 完全激动剂:
WHO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应提高道德观念和精神文明
认为疼痛不能完全缓解 癌症疼痛是不可避免 满足于部分缓解
疼痛可缓解,95%以上可完
全缓解 疼痛应控制满意,并尽早使用
视觉模拟法(VAS、划线法)
划一条横线(一般长为10cm),一端代表无痛,另一端代表 最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在线上的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之处 划一交叉线。
无痛
最剧烈疼痛
使用划线评估疼痛程度,常见有两种方式:一是将横线定
为10cm长,自无痛端至患者划线的交叉点间的距离(mm)作
为疼痛指数。另一种方式是将横线与数字分级法的0-10数字
1997年 欧洲肿瘤学会“癌症疼痛手册” 1997年 英国出版“Looking Forward to Cancer Pain
Relief for All” 1998年 澳大利亚出版“Palliative Care, A Guide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中国癌症疼痛和姑息治疗(1)
按时给药
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一次,无论给 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
而不是按需给药 保证疼痛持续缓解
镇痛药的按时给药原则
PRN给药方案
持续预防疼痛疗法
疼疼痛痛发病作人,需需要要新服的止药痛药量
过量 镇痛 疼痛
时间
时间
Tonessen TI: Control of Pain and Other Symptoms in Cancer Patients. New York, Hemisphere Publishing, 1990, p 51, adapted from Twycross, 1982.
WHO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回顾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进行改良,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如下:1.口服给药:口服方便,也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其他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皮下、直肠和经皮给药等。
2.按阶梯给药:指应当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性质、作用强度的镇痛药物。
(1)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
(2)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或低剂量的强阿片类药物,并可联合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辅助镇痛药物(镇静剂、抗惊厥类药物和抗抑郁类药物等)。
(3)重度疼痛:首选强阿片类药,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辅助镇痛药物(镇静剂、抗惊厥类药物和抗抑郁类药物等)。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同时,适当地联合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增强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如果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度和中度疼痛也可考虑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如果患者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应首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或抗惊厥类药物等。
如果是癌症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应该联合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溶骨活动。
3.按时用药。
指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
按时给药有助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
目前,控缓释药物临床使用日益广泛,建议以速释阿片类药物进行剂量滴定,以缓释阿片药物作为基础用药的止痛方法;出现爆发痛时,可给予速释阿片类药物对症处理。
4.个体化给药。
指按照患者病情和癌痛缓解药物剂量,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使用阿片类药物时,由于患者个体差异明显,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并无标准的用药剂量,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足够剂量药物,尽可能使疼痛得到缓解。
同时,还应鉴别是否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性质,考虑联合用药可能。
5.注意具体细节。
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和机体反应情况,注意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性疼痛的三阶梯止痛原则

癌痛的原因
由癌症本身引起
78.2%
肿瘤直接压迫、刺激N;骨转移;肿瘤对痛 觉敏感组织(血管、淋巴管等)刺激;肿瘤 分泌因子致痛、伴随炎症因素致痛
躯体因素
癌 痛 的 原 因
与癌症治疗有关
8.2%
与癌症相关
6%
与癌症无关
7.2%
手术治疗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 患肢痛
评估疼痛程度的分级法(3)
数字分级法(NRS)
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 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 的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无
最
痛
痛
0为无痛,1-3为轻度痛,4-6为中度痛,7-10为重度痛
7岁以下儿童或认知障碍成年人的 疼痛评估
让癌痛患者生命与生活质量并存!
癌痛三级止痛阶梯治疗
是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 的评估根据病人疼痛的程度和原因 适当的选择相应的镇痛药物
– 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主要选用解热镇 痛类的止痛药
– 若为中度疼痛应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 若为重度疼痛则选用强阿片类药物
WHO三阶梯镇痛治疗
吗啡 (缓释) 水合吗啡 (缓释) 羟考酮 (缓释) 芬太尼 (经皮)
误区二: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痛病人, 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 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发展为难 治性疼痛
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 需要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误区三: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 即可
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病人 的生活质量
病因:主要是吗啡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和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所致 预防: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疼痛的评估
• 疼痛强度的评估方法
– 数字分级法(NRS) – 根据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 – 视觉模拟法(VAS) – 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 脸(脸谱法)
数字分级法(NRS)
1—3轻度疼痛,4~6级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
VRS法(患者主诉简易分级法)
无痛
剧痛
• 由评估者根据患者划×的位置测算其疼痛程度
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 脸
• 脸谱评分法:用于7岁以下儿童和弱智的成年人
无痛
轻微疼痛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剧痛
快速判断疼痛强度
• 如果疼痛使患者睡眠受到影响即为中度疼痛 • 如果疼痛使患者无法睡眠则为重度疼痛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WHO三阶梯镇痛
轻度
中度
重度
NO Pain
强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弱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疼痛
非甾体消炎药±辅助药物
基本原则:
1、按阶梯给药;2、口服;3、按时给药;4、个体化;5、注意具体细节
3 “by”: by the ladder, by the mouth, by the clock
正常生活; • 轻度缓解(MP):治疗后疼痛较前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睡眠仍
受干扰: • 无效(NR):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无减轻。
止痛药物的选择与用药步骤
• 第一步:止痛药物(非阿片类、阿片类) • 第二步:加用辅助药物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和规范化管理培训
止痛药物分类
• 非阿片类即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疼痛评估的原则
• 相信患者的主诉 • 询集全面、详细的疼痛病史 • 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及分析有关心理社会因素 • 仔细的体格检查 • 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并要定期、全面、动态评估疼痛程度
癌痛三阶梯疗法名词解释

癌痛三阶梯疗法名词解释癌痛三阶梯疗法是一种用来治疗癌痛的联合治疗策略,它按照癌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分解,有效应对癌痛的抗癌治疗策略。
其中,第一阶梯是药物治疗,包括非顺式多联给药技术、症状及其关联的控制方法等;第二阶梯是外科手术术语治疗;第三阶梯是放射治疗,以及其他辅助疗法。
二、药物治疗非顺式多联给药技术是癌痛三阶梯疗法的关键,它旨在通过给予综合性的止痛药物组合,有效的缓解癌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常用的给药形式有片剂、注射剂、贴片剂和口服液等,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整,给予患者最佳的控制疼痛效果。
在非顺式多联给药治疗之外,可以采用适当的改变药物给药频率、剂量或药物组合,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三、外科治疗癌痛的外科治疗包括神经内分泌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硬膜外阻滞治疗、椎管内脊柱穿刺治疗和部分组织切除术等,旨在缓解癌痛,达到症状控制的目的。
其中,硬膜外阻滞治疗可以通过靶向症状发生的部位,磁共振成像指导下注射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在一定时间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癌痛三阶梯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在腹膜后、骨导管、气管等癌痛和相关部位注射放射性物质,达到减轻癌痛的目的。
传统放射治疗主要应用于控制晚期癌症的痛苦,如细胞放射治疗、碘放射治疗等,其有效的抑制痛苦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癌痛症状。
五、其他辅助疗法癌痛三阶梯疗法中还包括其他辅助疗法,如心理辅导、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治疗,以检测病情变化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心理辅导可以让患者更好的理解、控制和处理癌痛的心理危机,在缓解痛苦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孤独感,使患者有助于接受癌痛的治疗方案,并增强对病情的自我把握能力。
总结癌痛三阶梯疗法是一种用来治疗癌痛的联合治疗策略,它基于癌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来构建,以有效应对癌痛。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其他辅助疗法,可以有效的缓解癌痛,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阶梯止痛原则

疼痛的病因治疗
手术
对于某些疼痛,如肿瘤压 迫神经或关节疾病,手术 可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对于某些慢性疼痛,如关 节炎或神经痛,药物治疗 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物理治疗
如热疗、冷敷、按摩等, 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04
特殊情况处理
儿童和老年人的疼痛治疗
儿童和老年人是疼痛治疗的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儿童,应选择适合其生长发育的 药物和剂量,避免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对于老年人,应考虑其身体机能衰退的特点,选择 副作用小的药物,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三阶梯止痛原则
目录
• 阶梯一:轻度疼痛 • 阶梯二:中度疼痛 • 阶梯三:重度疼痛 • 特殊情况处理 • 三阶梯止痛原则的注意事项
01
阶梯一:轻度疼痛
非处方止痛药
总结词
非处方止痛药是轻度疼痛的首选治疗 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详细描述
轻度疼痛时,患者可自行在药店购买 非处方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 等,这些药物能够快速缓解轻度疼痛 ,如头痛、关节痛等。
辅助药物
总结词
辅助药物可以增强非处方止痛药的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
详细描述
在轻度疼痛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配合使用辅助药物,如抗 焦虑药、抗抑郁药等,以缓解疼痛带来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
自我调节与认知行为疗法
总结词
自我调节和认知行为疗法是轻度疼痛治疗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患者自我管理和 控制疼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弱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 过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 缓解疼痛的目的。
使用弱阿片类药物时,需要注 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机,避 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突破性疼痛(manage,M) 此时应用速效吗啡来处理,剂量为前次 用量的25%-32%。 提高单次用量(elevate,E) 若病人镇痛效果不理想,则24小时后应 提高每日用量,一般情况下应通过增加每日 给药剂量而非给药频率来实现。但由于代谢 差异,约10%病人需要每8小时给药一次才能 达到完全无痛。
反复使用哌替啶导致去甲哌替啶体内蓄
积产生神经毒性反应,中枢神经受毒害后会
引起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肌阵挛,震颤或
癫痫大发作等;有明显的心理依赖性;还可
产生肾毒性,一旦肾功能受损害,更使药物
清除速度减慢,加重毒性作用。该药口服效
率低,注射时肌注部位可引起刺激和疼痛、 长久肌注造成肌肉组织重度纤维化。
35
对处于早期、正接受积极治疗的患者,充
分缓解癌痛使其能耐受抗癌治疗所必需的
诊疗措施,从而提高抗癌治疗效果;
对于晚期患者,充分缓解癌痛改善其生活
质量,并达到相对无痛苦地死亡。
6
最初解决疼痛不影响睡眠(即增加无痛 睡眠时间)为目标; 其次以在白天安静时无疼痛(即解除休
息时疼痛)为目标;
最后以站立、活动时无疼痛(解除站立
22
无封顶效应 当病人的疼痛因肿瘤进展而加重 时,或用阿片类药止痛未达到理想效果时,可通 过增加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提高止痛治疗效果,其 用药量无最高限制性剂量。让病人了解了阿片类 药具有无封顶效应的特性,可以解除病人对使用 阿片类止痛药的恐惧和担忧,如担心“过早”使 用阿片类止痛药,会导致今后当肿瘤病情恶化疼 痛加重时阿片类药治疗无效,或无强镇痛药可选 择等顾虑。
11
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原则12源自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对疼痛的定义为:疼
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
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掌握癌症疼痛产生的机理、分类、程度
以及能正确地对癌痛治疗进行评估是应用三 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基础和前提。
13
14
指导原则
正确地选择药物、剂量,适宜的给药 方式和间隔,可以解除晚期癌症在内的绝 大多数疼痛患者的痛苦。WHO癌症疼痛治 疗专家委员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癌痛治疗计 划,提出了简便易行,且具有广泛指导意 义的止痛药临床应用五项基本原则:按阶 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用药个体 化;注意具体细节。
23
人体内阿片受体的容量是非常大的,并且 可以上调,即受体被结合后又收到刺激,更多 的阿片受体会产生,从临床角度来讲,100% 占有阿片受体是不可能的,因为临床上的阿片 类药物不可能用到几千、几万毫克,所以说在 副反应耐受的情况下,阿片类药物可以无极限 加量直至患者的疼痛得到充分的控制。
24
阿片类药物的剂型多样化
消炎痛控释片、 奈普生、高乌甲素、去痛片
39
非甾体类抗炎药
机理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因前列腺素可致敏外 周性疼痛受体并引起发热,故其对轻度疼痛伴癌热 者有效。这类药物还可能直接作用于脊髓,水平降 低机体对脊髓P物质受体激活所致疼痛的过度敏感性。 常以单药用于轻度疼痛治疗,与阿片类药物联合 用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 量。 对于某些类型的疼痛,如骨转移疼痛等伴有前 列腺素等炎性因子释放显著增加的疼痛,NSAID还具 有特殊的抗炎性因子作用。 40
所有止痛治疗方法中,阿片类止痛药是癌症
疼痛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药物。对于中度及重
度的癌症疼痛病人,阿片类止痛药具有无可
取代的地位。
21
阿片类止痛药的特殊优势
止痛作用强 阿片类药物的止痛作用明显超过其 他非阿片类止痛药。与非阿片类止痛药相比较,阿 片类止痛药几乎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 脊髓,能在很大范围和程度上阻断和限制疼痛信号 的传递,从而获得强镇痛效果。 长期用药无器官毒性作用 阿片类药的中枢性镇 痛作用的机制提示,其强镇痛作用并非意味着同时 会出现更多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本身对胃、肠、 肝、肾器官无毒性作用。
的剂量。因此,进行剂量滴定是成功控制癌
痛的关键。
29
剂量滴定的两个步骤
确定初始剂量:大多数患者普通吗啡每次 5mg-10mg,每4小时一次;为持续控制痛疼 及避免夜间服药引起的不便,最后一次用药 应增加50%或者100%的剂量。吗啡控释片每次 10mg-30mg,每12小时一次。若即往口服普 通吗啡片的患者改用吗啡控释片时,应在给 予控释片初始剂量同时给予最后一次剂量的 吗啡普通片。
8
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 有效的止痛治疗,尤其对于晚期癌症病人 是WHO癌症综合规划中的四项重点之一 (即: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根治性治疗 和缓解疼痛)。1982年提出到2000年达 到全世界范围内“使癌症病人不痛”的目 标。
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制定和进程
1986年WHO发布《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建 议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 1990年我国卫生部与WHO专家合作,正式开始推行 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 1991年卫生部以卫药发(91)第12号文下达了《关 于在我国开展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治疗工作的通 知》;
18
第一、二阶梯药物在使用时,其镇痛作用有 “天花板效应”; 第三阶梯代表药物为吗啡,此阶梯药物没有 “天花板效应”; 如果病人就诊时疼痛已在中度疼痛,则应该 从第二阶梯开始治疗; 三阶梯用药绝对不能从下阶梯开始,只能上 阶梯。
19
WHO三阶梯镇痛治疗
(Who:CancerPainRelief, Genf 1986) 吗 啡 (缓释) 羟考酮 (缓释) 芬太尼 (经皮)
或活动时疼痛)为目标。
7
疼痛治疗的实施
疼痛治疗是支持治疗的一部分,在癌症诊断 初期即应对疼痛进行治疗并且贯穿于整个病程,
而不应认为是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疼痛治疗专家委员会
经过科学论证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合理使用现
有的药物和知识,可以控制大多数癌症(90%
以上)患者的疼痛。
3. 强阿片类 +非阿片类 +辅助药
疼痛持续或加重
可待因 双氢可待因 曲马多
2.弱阿片类 +非阿片类 +辅助药
疼痛持续或加重
1.非阿片类 +辅助药
乙酰水杨酸 安乃近 扑热息痛
20
WHO在2000年颁布的《国家麻醉药品管制 政策平衡原则》中强调:尽管癌症疼痛的药 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在
16
一、按阶梯给药
是指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 由弱到强按顺序提高,除非是重度疼痛。 这类药物分别为非阿片类、弱阿片类、强 阿片类,另外根据疼痛的病理生理选择联 合应用辅助药物。
17
第一阶梯使用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或其他非 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轻度疼痛; 辅助药物主要用于增强止痛效果,治疗使疼 痛加剧的并发症,在治疗特殊的疼痛时,辅助 药物可产生独立止痛作用,因此可用于任何阶 梯中;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则应选用第二阶梯药 物,第二阶梯代表药物为可待因、奇曼丁。
10
1993年又以文件形式发布了《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 治疗指导原则》;
1999年我国出版《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
则》修订版,并在2002年再版;
1999年出版《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癌症疼
痛控制与姑息治疗分册》; 2005年出版孙燕、罗爱伦教授主编的《麻醉药品临
床使用与管理规范化培训》教材。
按药物有效时间间隔给药,即下一次剂
量在前次剂量效果消失前给予,维持有效血
药浓度,如每4小时给药一次,而不是按需给
药(出现疼痛时给药),使病人的疼痛得到
持续的缓解,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及机
体的耐受性。
28
四、用药个体化
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剂量个体差异很大, 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节,初次给药时需剂 量滴定,而无标准剂量。理论上讲,能使疼 痛得到控制而无大的副反应的剂量就是合适
口服制剂
溶液 糖衣片 缓释片剂 缓释混悬液 经直肠给药 缓释肛塞制剂 i.v./s.c. 注射液 经粘膜 舌下含片 经皮 经皮给药系统
25
目前推荐使用的阿片类药物和剂型:吗啡控 释片及缓释片、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
贴剂、吗啡直肠栓剂、羟考酮直肠栓剂、芬
太尼粘膜含剂等 。
不推荐使用的阿片类药包括:哌替啶、阿片
激动/拮抗混合剂(如喷他佐辛、布托啡诺、
纳布芬)、部分激动剂(如丁丙诺啡)。
26
二、口服给药
在可能的情况下,力争口服给药。这种 方法方便、经济。即可免除创伤性给药的不 适,又能增加患者的独立性,有利于长期用 药。
而阿片类药物口服给药时吸收慢,血药
浓度峰值出现晚,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27
三、按时给药
4
疼痛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影响患者的活
动、情绪和日常生活;剧烈的或持久性疼痛, 常使患者遭受种种痛苦,严重者还可以导致 生理功能紊乱,引发疼痛性休克;随着癌肿 扩散,疼痛进行性加重,不仅本人遭受疼痛
的折磨,家人也不得安宁。
5
癌症患者的理想疼痛治疗
从无创伤和低危险性方法开始,然后再考
虑有创伤和高危险性方法;
30
调整及增加剂量-TIME原则 滴定起始剂量(titrate,T) 起始剂量确定根据需要每24小时调整一次剂量, 由于个体差异及不同用药史,部分患者需要2-3天的 剂量滴定,才能完全控制疼痛。 增加每日剂量(increase,I) 临床试验表明,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需通过剂量 调整才能获得满意疼痛控制。剂量增加幅度开始可为 前次剂量的50%-100%,以后应改为33%-50%,如吗啡 控释片具有增量情况为:30mg/日或60mg/日-90mg/日 -120mg/日-180mg/日-240mg/日-300mg/日-400mg/日500mg/日。速效吗啡具体增量与此一样。
临床上用哌替啶只能暂缓解疼痛,而做不到长 期坚持用药以达到无痛及改善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 目的。故其适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对需要长期连 续应用止痛剂的慢性疼痛或癌症疼痛应属禁忌。 而吗啡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无极量,可随 时加量;有多种给药途径:口服、直肠、阴道、静 脉、皮下、肌肉、硬膜外、蛛网膜腔;对吗啡的研 究比较全面,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可有效解除吗 啡中毒;价格便宜,购买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