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获奖论文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获奖论文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获奖论文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年月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

摘要

在进行载人登月或月面勘测时,需要使飞行器实现月面软着陆以保证人员或设备的安全,但关键问题是着陆轨道与控制策略的设计。本文通过物理中的力学知识以及协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合理的轨道设计及优化。

针对问题一,对嫦娥三号软着陆的轨道以及六个阶段进行分析,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开普勒三定律等力学知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因为嫦娥三号绕月球运行的轨道是偏心率很小的椭圆,所以可以近似看作圆周轨道运动,然后迅速减速进入椭圆轨道,由动能改变量等于重力势能改变量及开普勒第二定律,算出着陆器在近月点与远月点的速度大小分别是s和s,方向沿运行轨道切线方向。然后根据质点运动学知识求出近月点与着陆点水平距离,进而利用坐标正反算软件算出近月点的经纬度为,,进而由空间解析几何知识得出了远月点的坐标(,,),并采用Matlab软件画出近月点和远月点在三维空间中的示意图。

针对问题二,嫦娥三号着陆轨道近月点和远月点的位置以及相应速度的大小与方向确定后,需要描述的是嫦娥三号软着陆过程中在不同阶段的运动状态,进而确定出嫦娥三号着陆轨道。由于轨道的设计要以燃料消耗最优为出发点,所以

可以在Matlab的平台上采用SFLA[]1优化方法,建立优化模型。将软着陆的动力

学方程做归一处理,经过将软着陆轨道离散化,从而将轨道优化问题转变为参数优化问题。通过仿真实验,作出嫦娥三号在软着陆过程中径向速度、推力控制角以及月心距的变化曲线,即设计出了最优软着陆轨道。

针对问题三,在一般的发射任务中,软着陆轨道修正都会选取将着陆器送到满足要求的目标轨道上(例如形成满足条件的环月轨道)的方式,而并非送到目标点上,这是因为后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目标点使得轨道修正的能耗不会太大,且着陆器还需要在目标点进行变轨从而使得实际轨道与标称轨道重合。考虑到轨道参数的误差相对于轨道参数的标称值是小量,因此可以将轨道运动方程进行线性化,从而得到能够反映轨道参数偏差量的传播关系的误差方程。因此该问题采用协方差分析的方法,将着陆器发动机的一些技术指标的误差作为待考察的随机误差源,通过考虑嫦娥三号的运动轨迹进而评估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对飞行轨道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变量F的敏感性分析,当F在1500N到6000N时,位移变化较小,运动轨迹影响较小,因此变量F对运动轨迹不敏感;当F在6000N到7500N时,位移变化较大,对运动轨迹影响较大,因此变量F对运动轨迹比较敏感。

通过仿真计算等验证,说明了建立的模型和计算结果都是可靠的。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轨道优化,混合蛙跳算法,协方差分析法

一、问题重述

嫦娥三号将在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号在月球表面实施软着陆。嫦娥三号如何实现软着陆以及能否成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全球仅有美国、前苏联成功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嫦娥三号的轨道和嫦娥二号一样,它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需要4~5天,到了月球以后,还不能直接登录月球,先得让月球“捕捉”嫦娥三号,使之成为月球的卫星,然后绕行。一开始沿着绕月球的大椭圆轨道运行,接着需要调整轨道,让它离月球越来越近,一直调整到降落轨道,再根据地面指令,在虹湾地区软着陆。

在月球上软着陆时不能用降落伞,因为月球是真空,降落伞毫无用处,探测器系统原来的初速度很大,加上月球的引力作用,下降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这时必须降低它的降落速度。在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下方有一些发动机,可以产生向上的推力,减低它的下降速度。当它距月面100米高时,地球上的测控人员看不到现场的情况,因此要交给嫦娥三号自己去判断,从而选择相对平坦的地方降落。嫦娥三号从100米高的地方慢慢下降,落到距离月面4米高的地方关闭发动机,自由落体到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其着陆轨道的基本要求是:着陆准备轨道为近月点15km,远月点100km的椭圆形轨道,着陆轨道为近月点至着陆点,其软着陆过程分为6个阶段(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粗避障段、精避障段、缓速下降段、自由落体段),尽量减少软着陆过程中的燃料消耗。本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一:确定着陆轨道近月点和远月点的位置,以及嫦娥三号相应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问题二:确定嫦娥三号着陆轨道和在6个阶段的最优控制策略。

问题三:对于设计的着陆轨道和控制策略做出相应的误差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二、问题分析

对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的设计与控制为一个最优控制问题,要求保证准确地在月球预定区域内实现软着陆,根据软着陆过程中给定的6个阶段在关键点所处的状态设计嫦娥三号软着陆过程的运行轨道,并尽量减少燃料消耗。

(一) 问题一

要使嫦娥三号准确地在月球预定区域内实现软着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近月点位置的选择,根据附件2中嫦娥三号软着陆过程示意图及着陆过程中的主减速阶段和快速减速阶段计算出了着陆器着陆过程的水平位移,进而确定了近月点的位置,由空间解析几何知识得出远月点的位置,并采用Matlab软件画出示意图。考虑到嫦娥三号绕月球运行的轨道是偏心率很小的椭圆,所以可以近似看作圆周轨道运动,然后迅速减速进入椭圆轨道,又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开普勒第二定律建立动力学模型算出在近月点与远月点的速度和方向。

(二) 问题二

嫦娥三号着陆轨道近月点和远月点的位置以及相应速度的大小与方向确定后,需要描述是嫦娥三号软着陆过程中在不同阶段的运动状态,进而确定出嫦娥三号着陆轨道。由于在整个着陆过程中力的方向和大小在不断的变化,如何确定

每个阶段的运行时间和位移以及相应阶段在关键点力的方向和大小,使每个阶段燃料消耗最少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我们将软着陆的动力学方程做归一处理,经过将软着陆轨道离散化,从而将轨道优化问题转变为参数优化问题,最后设计了蛙跳法作为优化方法。

(三) 问题三

本问题需要解决的是对于问题一、问题二轨道的设计进行误差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由于前两个问题中的模型比较理想化,未考虑着陆器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与实际情况中嫦娥三号的速度与位移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减小误差,使它与实际轨道较为相符,采用协方差的方法,通过考虑嫦娥三号的运动轨迹继而评估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对飞行轨道的影响。推力为定值时,在不同数值的推力作用下,水平位移受其影响在不断变化,因此判断F对水平位移的敏感性。

三、模型假设

1.月球的偏心率为0;

2.由环月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推力做的功较小,忽略不计;

3.忽略月球自转和倾斜角;

4.无穷远处万有引力势能为零;

5.月球半径取月球平均半径;

6.地球对嫦娥三号的引力忽略不计;

7.月球表面无大气层;

四、符号说明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一)问题一 1问题分析

嫦娥三号在进入椭圆轨道前在距月面100的环月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迅速减速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为100公里的椭圆轨道,由于绕月球运行的轨道是偏心率很小的椭圆,可以近似看作圆周轨道运动,由能量守恒定律及开普勒第二定律,算出着陆器在近月点与远月点的速度,其方向沿运行轨道切线方向。对嫦娥三号软着陆过程进行分析,将嫦娥三号在软着陆过程中受到的推力分解为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大小视为恒定的平均值,通过质点运动学的公式算出主减速阶段的时间,代入到水平方向的运动方程中算出水平位移并利用坐标正反算软件算出近月点的经纬度,进而由空间解析几何知识得出了远月点的位置,并采用Matlab 软件画出近月点和远月点在三维空间中的示意图。 2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模型一

在环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时,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及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飞船在向心力的作用下沿轨道运行时,其掠面速度是恒定的,可列出两个方程:

R g m v m E v p ??-??=+??月近远2

22

1m 21 (1) 近远v r ?=?R v (2)

若取无穷远处为万有引力势能的零点,则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势能

为:

r

GMm

dr r GMm E P -

==?∞r 2 (3) 又因

月月

g m R GM ?=2

m

(4) 故有r R g E P 2

m 月

月??-= (5)

由此解得s km v /692.1=近,s km v /633.1=远,其方向分别与运行轨道相切。 在嫦娥三号卫星软着陆过程中,可以将主减速阶段看作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初速度为近月点速度,即s km v /692.1=近,竖直方向速度为=0竖v 0s m k ,完成主减速阶段后进入快速调整阶段,此时的速度57/m s 可近似看作为竖直方向的速度,故竖直方向的速度为s m v /571=竖,主减速阶段竖直方向距离变化量m h 120001=?,对竖直方向进行分析,因为飞船的推力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在不断变化,竖直方向的分力大小也在改变,为了方便计算,将嫦娥三号在软着陆过程

中受到的推力分解为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大小视为恒定的平均值,于是竖直方向的力大小恒定。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出下式:

)(2

12

021111竖竖竖月v v m h F h mg -=??-? (6)

11-ma F mg =竖月 (7)

g h t 1

12?=

(8) 由式(6)、(7)、(8)得出s t s m a N F 421,/135.0,1.35951211===竖。

查阅相关资料知嫦娥三号着陆过程的快速调整阶段时间s t 202=。在水平阶段,推力的水平分力可以看作一平均值且大小恒定。在主减速阶段和快速调整阶段,水平方向可以近似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s v /m 0=水。由运动学公式,得:

x a v v 22

22=-近水 (10)

求得km x s m a 8.372/84.322==,。

近月点投影在月球表面的点B 的经纬度即为近月点的经纬度。已知着陆点A 的经纬度,将其代入到坐标正反算和经纬度与XY 转化软件,结合余弦定理

2

2

222cos R X R R ?-+=α (11)

得近月点B 点的经纬度为,,故近月点的位置为距月球表面15公里处,经纬度为,。软件部分实现过程见如下图1、图2、图3。

图 1

图 2

图 3

以月球的球心为坐标原点,即球心O 坐标为(0,0,0),以赤道平面为XOY 平面,垂直赤道平面过球心的轴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将着陆点所在的象限为第一象限,并由式(11)写出球面上各点对应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

θ

?θ?

θsin sin cos cos cos R Z R Y R X === (12)则有B ,,,如图4,设远月点C 的坐标为(x ,y ,z)。

图4 近月点与着陆点位置

则由利用空间解析几何知识得方程组

k z y x =-=-=-90.554018.1076034.11670 (13) 2222)90.554()18.1076()34.1167()013.173715100(-+-+-=++z y x (14) 解方程组求出远月点C 点的坐标为(,,)。

(二) 问题二 1 问题分析

假设不考虑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嫦娥三号做类平抛运动;第三阶段做匀减速运动,使速度减小为零;第四阶段做自由落体并通过其四周的发动机选择适宜方位;第五阶段打开主发动机,做匀减速运动;第六阶段自由落体到预定着陆点。

由于以上模型都是在假设条件下的理想化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应对着陆的运行轨道进行优化。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制动发动机点火,以抵消登月器的初始动能和势能,从而使得着陆器在水平速度被基本抵消之后相对月面速度降为0,以垂直姿态降落到月面,实现所谓的软着陆。着陆器的大部分燃料消耗在制动发动上,所以月球软着陆轨道的优化控制应以燃耗最优性为出发点,同时要兼顾降落到月面时的安全性。 2 动态优化模型的建立 模型二

在模型一中已得出主减速阶段和快速调整阶段的水平位移x=,时间

s t t t 44121=+=,快速调整后速度为s m v /7.592=。在粗避障阶段,嫦娥三号做

匀减速运动,初速度为s m v /7.592=,末速度为零,高度m h 23002=?,有

232

22h a v ?=,332t a v =,求解得出结果2330.77/,77.53a m s t s ==。

在精避障阶段,在竖直方向受到推力和重力合力作用下的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m/s ,降落高度m h 703=?,水平方向周围小发动机调整位置,粗步避开大陨石坑。得

23

44544

12h a t v a t ?

?=??

?=? 求解方程组得s m v s t /12.15,26.954==。

缓速下降阶段,推力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末速度为零,高度m h 264=?。

255455

2v a h v t t ?=??

?

=??

求解方程组得算出s t s m a 45.3,/38.4525==

自由落体阶段,高度m h 45=?。有652

1

t g h 月=

?,得出s t 90.46=。 模型三、混合蛙跳模型

假设着陆轨道在纵向平面内,建立图5所示的平面极坐标系

图 5

其中,坐标原点在月心O ,y 轴指向初始轨道近月点,x 轴指向登月器开始运动方向。软着陆的动力学方程描述如式(15):

2

2sin cos 2F v r m r r v F v mr r F m I

????

??βμ?=-+?ω???=?

?

θ=ω?

?βω

?ω=--

?

?=-?

? (15) 月球软着陆轨道是一个服从两点边值约束条件问题,由于起点处于霍曼转移轨道

的近月点,故满足的初始条件为:

00/v m s =,01753r km =,00rad γ=,409.6510/rad s -ω=?,终端约束条件为软

着陆,即需满足:0/f v m s =,f r R =,0/r rad s ω=,其中R=。

待优化变量为制动发动机的推力方向角()t β和终端时刻f t ,优化的性能指标

为在满足上述初始条件和终端约束条件的前提下,着陆过程中消耗的燃料最少,即:因为在发动机推力大小可调变的前提下得出的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最优制动方案,实际上是一个发动机推力大小恒定、推力与速度夹角变化的制动过程[]6,因此式(16)描述的性能指标也相当于令终端时刻f t 最短。

混合蛙跳算法模拟青蛙在寻找食物时,按族群分类进行思想传递的过程,将全局信息交换和局部深度搜索相结合,局部搜索使得思想在局部个体间传递,混合策略使得局部间的思想得到交换。通过这种全局信息交换和局部深度探索,算法能够跳出局部极值点,朝着全局最优的方向进行。

混合蛙跳算法的搜索优化过程如下:对于N 维组合优化问题,可将每只青蛙表示为()n x x x ,...,,flog 21=,其中i x 为第i 维的可能解;在进入迭优化之前,随机产生m 只青蛙组成初始种群,以后在每次进化迭代过程中,首先根据青蛙的适应值大小将所有青蛙按降序排列;然后再将重新排列后的青蛙分到n 个群体中,分配的方法为:第一只青蛙进入第一个蛙群,第二只青蛙进入第二个蛙群,第n 只青蛙进入第n 个群体,第n+1只青蛙进入到第一个蛙群,第n+2只青蛙进入到第二个蛙群,依此类推,只到所有青蛙分配完毕;当蛙群分好之后,针对每个种群中的最差青蛙,分别提高它们的适应值;最后将所有青蛙混合,进入下一次迭代循环。 3模型求解

将青蛙代入轨道动力学方程中解算得到终端时刻着陆器的状态,最后将末端状态代入式(16)

-

--

-

-

---+-+-+=f f f f f f f T r t r r r t v t v J J )())(())((22

2

1α??α (16)

其中,21,αα为惩罚因子。

计算性能指标,由于SFLA 的适应度取大值,而式(16)取小值为优,所以最终需对式(16)的计算值取负号。在得到每个青蛙的适应度后就可以按照上述的SFLA []1优化迭代步骤进行迭代优化了。

本文在Matlab 平台上采用SFLA 优化月球软着陆轨道做了仿真实验,以验证和分析此方法的应用可行性和优化效果。为了更方便地看出优化效果,本文采用文献[2]仿真的着陆器参数为:推力F=1350N ,比冲I=?s,初始质量0m =600kg 。轨道离散化段数取N=15,则待优化量为16个控制方向角i β和一个终端时刻f t 共17维参数。

SFLA 的参数值设置为:青蛙总数m=260,蛙群数n=20,外循环次数0N =100,内循环次数10i =N ,每只青蛙由17维待优化参数组成。惩罚因子

()

02i/11max 1,10N -?=,211.8?=?,惩罚因子设计成时变的目的主要是在迭代后期加强对不满足终端速度和终端位置的惩罚力度。拟合函数的阶数取n=4,求解微分方程采用龙格—库塔4阶法,计算步长取为1s 。表1将本文的平均优化结果和

文献[2]的优化结果做了对比,然后给出了某次仿真的优化结果图:

本文优化结果文献[2]优化结果约束要求终端径向速度(m/s)0

终端月心距(km)1738 终端角速度(rad/s)0

消耗燃料(kg)最少

喷气时间(s)无

表1 优化结果

图6 径向速度变化曲线

图7 推力控制角变化曲线

图8 月心距变化曲线

(三)问题三 1 问题三的分析

相比发射地球卫星而言,着陆器在地月空间飞行距离较大、飞行时间较长,由于力学模型和测控误差等的影响,实际转移轨道相对目标轨道会存在一些偏离,而且随着着陆器在轨运行,这些偏差还会被不同程度的放大。实际上,在一般的发射任务中,轨道修正都会选取将着陆器送到满足要求的目标轨道上(例如形成满足条件的环月轨道)的方式,而并非送到目标点上,这是因为后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目标点使得轨道修正的能耗不会太大,且着陆器还需要在目标点进行变轨从而使得实际轨道在相空间中与标称轨道重合。考虑到轨道参数的误差之相对于轨道参数的标称值是小量,因此可以将轨道运动方程进行线性化,从而得到能够反映轨道参数偏差量的传播关系的误差方程。 2双二体模型建立[]3

误差分析:

反映轨道位置和速度误差的线性化方程如下

T r v g v r

r ?

?

→→→

→→→??=???????=??

??

(17) 其中→

??-=r R

g r g 3)(月, 且

2

22z y x r r r R ++= (18)

写成状态方程形式:

???

?? ?????????

?

?=?????

?

?

????→→→→?

?v r O I G r r 0 (19) 其中→

→??=

T

r

g

G 。

3模型求解 令

???

?

?

????=?

??

? ??=→→v r X I G F ,00 (20) 则式(18)变为

X F X ?=?

(21)

下面推导矩阵F 的表达式:

333333

()()()()()T T

x y z g u G r R r r g g g g r I r r r r r r r →

→→→?

???==-?????

??????---?-??????????

??月月月月 (22) 式中z y x r r r ,,是嫦娥三号在月心惯性坐标系里的轨道位置坐标。则

???

?

? ?

?

??-

-=→→2

333r r r I r g G T

月 (23)

()????

?? ?

?=?????

??=→

→222z y

z x

z z y y x

y z x y x x z y x z y x T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24) 将式(23),(24)代入(19),得:

003-13300033-13000333-11

000

00

0100

00001000

22

3555

22

355

522

3

)()()(月月月月月

月月月月R

r R g R r r g R r r g R r r g R r R g v R r r g R r r g R r r g R r R g F z

z y z x z y y y x y

x y

x x ---=

对式(20)积分,得到:

)0()(X e t X t F ?=?

式中

222

2

()()()()2!3!4!!

()!F t

i N

i i F t F t F t F t e

I F t n t F i ?=????=+?++++

+

?=∑

取前6阶截断,即:

)!(6

i t F e

i

i i

t

F ?=∑=?

得到计算误差方程的迭代方程:

)()(i t F i t X e t t X ?=?+

t F e ?相当于P 阵,由于误差方程是时变方程,因此每一步迭代都需要重新计算P

阵需要利用标称轨道参数数据。进而得到协方差矩阵迭代方程:

T

i i i P C P C i 1=+

求出结果,并画出图像,如表2,图9,图10,然后进行分析。

向月飞行轨道的初始轨道位置和速度误差由嫦娥三号的发射入轨精度决定,若着陆器在飞行中进行轨道修正,则经过轨道修正以后的轨道位置误差将由导航误差决定,速度误差将由姿态误差和制导误差决定。上述误差决定了轨道误差协方差分析的计算初始条件,表2给出了在不进行中途轨道修正情况下,在地心惯性坐标系里,初始轨道位置误差和初始速度误差对轨道终点的位置和速度误差的影响。图9和图10给出了着陆器从近月轨道入轨点开始至进入月球轨道为止的相应轨道位置和速度的总误差的时间历程。

表2 初始轨道位置和速度误差对轨道终点误差的影响

图9 轨道位置总误差时间历程

图10 速度总误差时间历

灵敏度分析:

运动学公式:

t

a v x a a h t m F mg a 水水

水竖

竖2

1

m F 20+===

-=

求出位移,列表画图

由图像可知,推力为定值时,在不同数值的力推力作用下,水平位移在不断变化,F 在1500N 到6000N 时,位移变化较小,运动轨迹影响较小,因此变量F 对运动轨迹不敏感;当F 在6000N 到7500N 时,位移变化较大,对运动轨迹影响较大,因此变量F 对运动轨迹比较敏感。

六、模型评价

模型优缺点

混合蛙跳算法的优点是比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和很高的优化精度,经SFLA 优化的轨道与传统方法优化的结果相差无几,某些指标甚至优于传统方法。同时

另一个优点是实现比较简单,没有其他智能算法的那样具有比较复杂的应用流程,也不需要设置太多的参数,因此它的应用操作上更加简单。双二体模型的具体一个优点是相对于其他智能传统算法,在应用上更加简单和易于操作。

七、参考文献

[1]郭景录,付平,登月软着陆轨道优化算法研究

[2]段佳佳,徐世杰,朱建丰,基于蚁群算法的月球软着陆轨迹优化[J],宇航学报,2008,29(2):476-481.

[3]孙宝,荣思远,向月飞行轨道误差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

[4]王大轶,李铁寿,马兴瑞.月球最优软着陆两点边值问题的数值解法[J].航天控制,2000,(3):44-49.

[5]郗晓宁,等,月球探测器轨道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附录

近月点与着陆点三维坐标系下的位置:

hold on;

a=;b=;

theta=0::2*pi;

phi=theta';

x=a*cos(phi)*cos(theta);

y=b*cos(phi)*sin(theta);

z=b*sin(phi)*ones(size(theta));

mesh(x,y,z);

shading interp

x=a*cos*1/180)*cos180);

y=b*cos*1/180)*sin180);

z=b*sin180);

plot3(x,y,z,'*')

x1=(a+15)*cos*1/180)*cos180);

y1=(b+15)*cos*1/180)*sin180);

z1=(b+15)*sin180);

plot3(x1,y1,z1,'b+')

推力与位移关系图:

x=[1500 3000 4500 6000 7500];

y=[ ];

plot(x,y,'b')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队方案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XXX(机电XXX) 2. XXX国贸XXX) 3. XXX(电商XXX)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 2014 年 06 月 06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目录 一、问题的重述 (1) 1.1 背景资料与条件 (1) 1.2 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二、问题的分析 (2) 2.1 问题的重要性分析 (2) 2.2问题的思路分析 (3) 三、模型的假设 (4) 四、符号及变量说明 (4)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 5.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 5.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5) 5.3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实用算法 (6) 5.4一致性检验 (7) 5.5层次分析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8) 5.5.1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8) 5.5.2计算25优秀大学生的综合得 (9) 六、模型的应用与推广 (11) 七、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12) 7.1模型的优点分析 (12) 7.2模型的缺点分析 (12) 7.3模型的进一步改进 (12) 八、参考文献 (13) 附件一 (14) 附件二 (16)

数学建模比赛论文格式要求

比赛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用白色A4纸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2.5厘米的页边距。 2、论文第一页为泉州师范学院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附件1,参赛队必须在竞赛承诺书上签名。 3、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二页上,从第三页开始是论文正文。 4、论文从第二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 5、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6、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并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4号黑色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图形应绘制在文中相应的位置,比例适当。 7、提醒大家注意:摘要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摘要(最好在300字以内,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8、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 (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1)参考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参考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3)参考网上查到的资料的表达方式: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比赛流程: 参赛队伍利用2013.5.11到2013.5.13三天的时间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老师根据参赛队伍提交的论文,根据评奖标准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评出的优秀队伍将送去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注意:比赛规则与赛场纪律: 1、每个参赛队队员不得超过三名,参赛队队员应是具有泉州师范学院正式学籍的本、专科生,参赛队允许参赛队员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组成,三人之间分工明确、协作完成。比赛期间参赛队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比赛。 2、教师可以从事赛前辅导及有关组织工作,但在比赛期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参赛队员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 3、比赛以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比赛期间,参赛队队员可以利

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论文

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 摘要 由于警务资源有限,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建立数学模型来合理地确定交巡警服务平台数目与位置、分配各平台的管辖范围、调度警务资源。设置平台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平台出警次数均衡,缩短出警时间。用出警次数标准差衡量其均衡性,平台与节点的最短路衡量出警时间。 对问题一,首先以出警时间最短和出警次数尽量均衡为约束条件,利用无向图上任意两点最短路径模型得到平台管辖范围,并运用上下界网络流模型优化解,得到A区平台管辖范围分配方案。发现有6个路口不能在3分钟内被任意平台到达,最长出警时间为5.7分钟。 其次,利用二分图的完美匹配模型得出20个平台封锁13个路口的最佳调度方案,要完全封锁13个路口最快需要8.0分钟。 最后,以平台出警次数均衡和出警时间长短为指标对方案优劣进行评价。建立基于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型,以对出警次数均衡的权重u和对最远出警距离的权重v 为参数,得到最优的增加平台方案。此模型可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定权重参数和平台增数,由此得到增加的平台位置,权重参数可反映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如确定增加4个平台,令u=0.6,v=0.4,则增加的平台位置位于21、27、46、64号节点处。 对问题二,首先利用各区平台出警次数的标准差和各区节点的超距比例分析评价六区现有方案的合理性,利用模糊加权分析模型以城区的面积、人口、总发案次数为因素来确定平台增加或改变数目。得出B、C区各需改变2个平台的位置,新方案与现状比较,表明新方案比现状更合理。D、E、F区分别需新增4、2、2个平台。利用问题一的基于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型确定改变或新增平台的位置。 其次,先利用二分图的完美匹配模型给出80个平台对17个出入口的最优围堵方案,最长出警时间12.7分钟。在保证能够成功围堵的前提下,若考虑节省警力资源,分析全市六区交通网络与平台设置的特点,我们给出了分阶段围堵方案,方案由三阶段构成。最多需调动三组警力,前后总共需要29.2分钟可将全市路口完全封锁。此方案在保证成功围堵嫌疑人的前提下,若在前面阶段堵到罪犯,则可以减少警力资源调度,节省资源。 【关键字】: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糊加权分析最短路二分图匹配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方法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方法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于每年9月上旬(今年是9月7日)举行。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让各个参赛队员在竞赛中做到有备无患呢?在总结过去多年培训指导各种数学建模竞赛的基础上,仅就个人观点,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准备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和体会,仅供参考。在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竞赛的基本情况,包括如何组队、如何选题以及在竞赛中如何合理分配时间。通过本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数学建模竞赛的基本情况,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其他各类数学建模竞赛做好准备。 一、如何组建优秀数学建模队伍 进入大学阶段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可以体会到一种和中学竞赛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来自团队合作。以前的各项赛事都是以个人为单位参加竞赛,它们都是考查个人的能力。但是在大学中,由于难度和任务量的加重以及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关注,因此大部分的赛事都是以团队为单位参加的。竞赛在考查个人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团队合作精神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一队三个人要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竞赛成绩优秀的队员往往并不是每个人在各个方面都特别擅长的队伍,而是团队相处得最融洽的队伍。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竞赛的过程中,切勿自己只管自己的那一部分,一定要记住这是一个集体的竞赛。很多时候,往往一个人的思考是不全面的,只有大家一起讨论才有可能把问题搞清楚。因此无论做任何事情,三个人一定要齐心才行,只靠一个人

的力量,要在3天之内写出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让三人一组参赛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合作精神,其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项工作确实需要多人合作,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知识掌握也往往是不全面的。一个人做题,经常会走向极端,得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而三个人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可以弥补一个人所带来的不足。 在队伍组建的时候,需要强调“队长”这个名词概念。虽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并没有设立队长,作为队长在获得的证书上也没有特别标注。但是在队内设立“队长”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比赛中可能会碰到各种突发状况,队长是很重要的,他的作用就相当于计算机中的CPU,是全队的核心。如果一个队的队长不得力,往往影响一个队的正常发挥。竞赛是非常残酷的,在3天3夜(72h)的比赛中,大家睡眠时间都得不到保障,怎样合理安排团队时间就是队长需要做的事情。在比赛过程中,由于睡眠不足,大家脾气都会很急躁。在这种情况,往往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发生争吵,如果没有适当的处理,有些队伍将会放弃比赛,而队长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担起责任。 在明确“队长”这个概念后,接下去谈谈怎样科学选择队友。在数学建模竞赛中,题目要求完成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因此这项任务是必须分工完成的,各有侧重、相互帮助,这样才能获得好成绩。而科学地选择队友则显得非常重要,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般情况下选择队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着手: 1. 在组队的时候需要考虑队伍成员的多元化,尽量和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同学组队。因为同系同专业甚至同班的话大家的专业知识一样,如果碰上专业知识以外的背景那会比较麻烦的。所以如果是不同专业组队则有利的多。因为数学建模题有可能出现在各个领域,这也是数学建模适合各个专业学生参加的原因所在,也是数学建模竞赛赛事的魅力所在。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模板

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 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 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 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指导教师组 日期:年月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论文标题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使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一般说来,摘要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研究的主要问题; ②建立的什么模型; ③用的什么求解方法; ④主要结果(简单、主要的); ⑤自我评价和推广。

摘要中不要有关键字和数学表达式。 数学建模竞赛章程规定,对竞赛论文的评价应以: ①假设的合理性 ②建模的创造性 ③结果的正确性 ④文字表述的清晰性 为主要标准。 所以论文中应努力反映出这些特点。 注意:整个版式要完全按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的要求书写,否则无法送全国评奖。 一、问题的重述 数学建模竞赛要求解决给定的问题,所以一般应以“问题的重述”开始。 此部分的目的是要吸引读者读下去,所以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要过于分散、琐碎,措辞要精练。 这部分的内容是将原问题进行整理,将已知和问题明确化即可。 注意: 在写这部分的内容时,绝对不可照抄原题!

数学建模论文格式官方要求

二、论文格式规范 (一)“论文首页”编写 竞赛论文首页为“编号页”,只包含队号、队员姓名、学校名信息,第二页起为摘要页和正文页。参赛队有关信息不得出现于首页以外的任何一页,包括摘要页,否则视为违规。 (二)“论文摘要页”编写 竞赛使用“统一摘要面”。为了保证评审质量,提请参赛研究生注意摘要一定要将论文创新点、主要想法、做法、结果、分析结论表达清楚,如果一页纸不够,摘要可以写成两页。

(三)“论文文本”要求————“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格式规范” ●每个参赛队可以从A、B、C、D、E题中任选一题完成论文。(赛题类型以 比赛下载为准) ●论文用白色A4版面;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 ●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封面上,封面页的下一页开始论文正文。 ●论文从编号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 “1 ”开始连续编号。 ●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 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程序执行文件,和源程序一起附在电子版论文中以备检查。 ●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请认真 书写(注意篇幅一般不超过两页,且无需译成英文)。全国评阅时对摘要和论文都会审阅。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甚至在“博客”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评审委员会 2011年9月20日修订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doc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2019年修订稿) 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性,便于竞赛活动的标准化管理,根据评阅工作的实际需要,竞赛要求参赛队分别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论文,特制定本规范。 一、纸质版论文格式规范 第一条,论文用白色A4纸打印(单面、双面均可);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 第二条,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具体内容见本规范第3、4页。 第三条,论文第三页为摘要专用页(含标题和关键词,但不需要翻译成英文),从此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摘要专用页必须单独一页,且篇幅不能超过一页。 第四条,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不要目录,尽量控制在20页以内);正文之后是论文附录(页数不限)。 第五条,论文附录至少应包括参赛论文的所有源程序代码,如实际使用的软件名称、命令和编写的全部可运行的源程序(含EXCEL、SPSS等软件的交互命令);通常还应包括自主查阅使用的数据等资料。赛题中提供的数据不要放在附录。如果缺少必要的源程序或程序不能运行(或者运行结果与正文不符),可能会被取消评奖资格。论文附录必须打印装订在论文纸质版中。如果确实没有源程序,也应在论文附录中明确说明“本论文没有源程序”。 第六条,论文正文和附录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和所在学校及赛区的信息。 第七条,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资料)必须按照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格式列出参考文献,并在正文引用处予以标注。 第八条,本规范中未作规定的,如排版格式(字号、字体、行距、颜色等)不做统一要求,可由赛区自行决定。在不违反本规范的前提下,各赛区可以对论文增加其他要求。 二、电子版论文格式规范 第九条,参赛队应按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和参赛须知》的要求提交以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本科组参赛队从A、B题中任选一题,专科组参赛队从C、D题中任选一题。(全国 评奖时,每个组别一、二等奖的总名额按每道题参赛队数的比例分配;但全国一等奖名额的一半将平均分配给本组别的每道题,另一半按每道题参赛队比例分配。) ●论文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 ●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二页。 ●论文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用于赛区和全国评阅前后对论文进行编号,具体内容和 格式见本规范第三页。 ●论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写在论文第三页上,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不要目录。 ●论文从第三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 始连续编号。 ●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二级、三级标题用小四 号黑体字,左端对齐(不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文字内容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必要的彩色图形、图表除外)。 ●提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 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且无需译成英文)。 全国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论文应该思路清晰,表达简洁(正文尽量控制在20页以内,附录页数不限)。 ●在论文纸质版附录中,应给出参赛者实际使用的软件名称、命令和编写的全部计算 机源程序(若有的话)。同时,所有源程序文件必须放入论文电子版中备查。论文及程序电子版压缩在一个文件中,一般不要超过20MB,且应与纸质版同时提交。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 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在不违反本规范的前提下,各赛区可以对论文增加其他要求(如在本规范要求的第 一页前增加其他页和其他信息,或在论文的最后增加空白页等);从承诺书开始到论文正文结束前,各赛区不得有本规范外的其他要求(否则一律无效)。 ●本规范的解释权属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为什么要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为什么要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极好的、具体的载体。 1.对于学校的领导(校长、教务处长等)来说,全心全意把学校搞好(高质量的教学、高百分比的就业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及提高知名度等)肯定是他们追求的办学目标而且会采取各种措施。但是就选派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来说,不少领导(甚至数学教师)会非常犹豫:我们数学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即使参加了,拿不到奖的话,不但不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甚至会招致一些负面的议论等等。实际上,领导们有三个问题考虑不够,它们是: ⑴对数学的极端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成就是和他们坚实的数学基础密切相关的。但是现在的数学教学确实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革,特别是怎么做到不仅教知识,而且要教知识是怎样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有待加强的。让部分师生参加到数学建模活动,特别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肯定是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的。 ⑵ 办好学校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怎样提高呢?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数学建模活动,既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怎样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更有助于数学教师到其他专业系科了解他们要用什么样的数学以及怎样用这些数学,互相学习,进行切磋,从而对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数学教学怎样更好为其他专业后继课,甚至对专业课题研究服务产生具体的想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从而也就提高了学校的水平。 ⑶ 学生要求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关键是怎样组织好,培训好。实际上,即使是高职高专院校,也一定有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是相当坚实的,他们之间又有一部分对数学,特别是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强烈的兴趣。为什么不组织他们参赛呢?培养一些数学基础好对应用又有能力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今后他们在工作中做出好成绩的可能性肯定会比较大。毕业生事业有成者多也标志了学校办得好、有水平。此外,对于怎样贯彻因材施教也会产生一些很好的想法。 2.对于数学教师来说,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对自己也会有极大的好处。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模板

数码相机定位模型(题目) 摘要 此处为摘要正文 一定要写好。主要写三个方面: 1. 解决什么问题(一句话) 2. 采取什么方法(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 3. 得到什么结果(简明扼要、生动、公式要简单、必要时可采用小图表) 关键词:差分近似,误差补偿算法,Simpson积分公式3-5关键词即可

目录 1.问题重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模型假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3.符号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说明:目录页可以没有,如果内容比较多,可以有目录页

一问题重述 二问题分析 三模型假定 四问题分析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六模型检验 七模型评价 八模型推广结合社会实际问题

九参考文献 [1] 吕显瑞等,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来福,曾文艺,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陈如栋,于延荣,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4]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梁炼,数学建模。华东理工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5.3。 [6] 周义仓,赫孝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8。 [7] 邓俊辉译,计算几何-算法与应用(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8] 刘卫国,MATLAB程序设计教程,北京:中国水电水利出版社,2005。 [9] 熊慧,论人口预测对上海市未来十年人口总数的预测,人口研究,28(1):88-90,2003。 [10]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www.360docs.net/doc/617019599.html,。2008年9月20日。

对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年成绩的分析与预测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数学建模竞赛 题目:对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年成绩的分析与预测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对自数学建模竞赛开展以来各高校建模水平的评价比较和预测问题。我们将针对题目要求,建立适当的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主要解决对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年成绩的评价、排序和预测问题。 首先我们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广东赛区各校2008年至2011年及全国各大高校1994至2011年数学建模成绩,从而给出广东赛区各校及全国各大高校建模成绩的科学、合理的评价及排序;其次运用灰色预测模型解决广东赛区各院校2012年建模成绩的预测。 针对问题一,首先我们对比了2008到2011年参加建模比赛的学校,通过分析我们选择了四年都参加了比赛的学校进行合理的排序(具体分析过程见表13),同时对本科甲组和专科乙组我们分别进行排序比较。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先分析得出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获奖情况和获奖比例,其中获奖情况主要考虑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省二等奖、省三等奖,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并依据判断尺度构造出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对它们逐个做出一致性检验,在一致性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公式与matlab求得各大学的权重,总结得分并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1);在对广东赛区各高校2012建模成绩预测问题中,我们采用灰色预测模型,我们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得到该校2012年建模比赛获奖情况为:省一等奖、省二等奖、省三等奖及成功参赛奖分别为5、9、8、8(其它各高校预测结果见表10)。 针对问题二,我们对全国各院校的自建模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建模成绩排序采用与问题一相同的数学模型,在获奖情况考虑的是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运用matlab求解,结果见表12。 针对问题三,我们通过对一、二问排序的解答及数据的分析,得出在对院校进评价和预测时还应考虑到各院的师资力量、学校受重视程度、学生情况、参赛经验等因素,考虑到这些因素,为以后评价高校建模水平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权向量灰色预测模型模型检验 matlab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参赛队从A、B题中任选一题,在组委会公布的比赛时间内完成一篇论 文。 ●论文(答卷)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 页边距。 ●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三页。 ●论文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用于评阅前后对论文进行编号,具体内容和 格式见本规范第四页。 ●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三页上,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 ●论文(从论文题目和摘要那一页开始,直到附录结束)每一页的顶部都 需要有参赛队的参赛报名号以及页码。我们建议在每页上使用页眉,例如: 参赛报名号 # 321 第 1 页 共 20 页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论文中其他 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 ●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评阅 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不应该包含图表,且无需译成英文)。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 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必须以附录的形式提供论文中所用到的程序的全部源代码。计算结果和 相关的图表如果篇幅过长,也可以放入附录。 ●参赛队按组委会的规定提交的论文电子版,必须与打印版一致。承诺书 和编号专用页为第一个Word文件,以“承诺书”加参赛报名号为文件名,例如: 承诺书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和规则

东北大学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和规则 参赛队从A、B题中任选一题。 1.论文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2.论文的第一页为封面页(本文档最后一页),根据中心安排的参赛编号填写参赛编号和选择题目,保留你选择的题目前的√号即可。 3.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二页上,从第三页开始是论文正文。 4.论文从第三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 5.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6.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 7.提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且无需译成英文)。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8.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解答过程中使用的数据不得引用文献类型(1)(2)(3)(4)中出现的数据,引用数据必须表明出处。 各类文献的表述格式如下(其它类型文献不得引用): (1)专著格式: 序号. 编著者1,编著者2,编著者3等. 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年代:页码. (2)期刊论文格式: 序号. 编著者1,编著者2,编著者3等. 论文名称[J]. 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格式: 序号. 编著者1,编著者2,编著者3等. 论文名称[C]//会议名称,会议举办地,年度,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格式: 序号. 编著者1,编著者2,编著者3等. 学位论文名称[D]. 发表地:学位授予单位,年度:页码. (5)电子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只考虑两种电子文献: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样例: [1]Peitgen H O, Jurgens H, Saupe D. Chaos and fractals[M].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2:202-213. [2]Zhao Shi, Wang Yi-ding, Wang Yun-hong. Extracting hand vein patterns from low-quality images: a new biometric technique using low-cost devices[C]//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d Graphics. Sichuan, 2007:667-671.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模板

论文标题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使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一般说来,摘要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研究的主要问题; ②建立的什么模型; ③用的什么求解方法; ④主要结果(简单、主要的); ⑤自我评价和推广。 摘要中不要有关键字和数学表达式。 数学建模竞赛章程规定,对竞赛论文的评价应以: ①假设的合理性 ②建模的创造性 ③结果的正确性 ④文字表述的清晰性为主要标准。 所以论文中应努力反映出这些特点。

一、 问题的重述 数学建模竞赛要求解决给定的问题,所以一般应以“问题的重述”开始。 此部分的目的是要吸引读者读下去,所以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要过于分散、琐碎,措辞要精练。 这部分的内容是将原问题进行整理,将已知和问题明确化即可。 注意: 在写这部分的内容时,绝对不可照抄原题! 应为:在仔细理解了问题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将问题描述一篇。应尽量简短,没有必要像原题一样面面俱到。 二、 模型假设 作假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为问题有帮助的所有假设都应该在此出现,包括题目中给出的假设! ②重述不能代替假设! 也就是说,虽然你可能在你的问题重述中已经叙述了某个假设,但在这里仍然要再次叙述! ③与题目无关的假设,就不必在此写出了。 三、 变量说明 为了使读者能更充分的理解你所做的工作, 对你的模型中所用到的变量,应一一加以说明,变量的输入必须使用公式编辑器。 注意: ①变量说明要全 即是说,在后面模型建立模型求解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变量,都应该在此加以说明。 ②要与数学中的习惯相符,不要使用程序中变量的写法 比如: 一般表示圆周率;c b a ,, 一般表示常量、已知量;z y x ,, 一般表示变量、未知量 再比如:变量21,a a 等,就不要写成:a[0],a[1]或a(1),a(2)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要特别突出你的创造性的工作。在这部分写作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①一定要有分析,而且分析应在所建立模型的前面; ②一定要有明确的模型,不要让别人在你的文章中去找你的模型; ③关系式一定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易读易懂。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年试题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历年赛题一览! CUMCM历年赛题一览!! CUMCM从1992年到2007年的16年中共出了45个题目,供大家浏览 1992年A)施肥效果分析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叶其孝) (B)实验数据分解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 1993年A)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问题(北京大学:谢衷洁) (B)足球排名次问题(清华大学:蔡大用) 1994年A)逢山开路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何大可) (B)锁具装箱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1995年:(A)飞行管理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B)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问题(浙江大学:刘祥官,李吉鸾) 1996年:(A)最优捕鱼策略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刘来福) (B)节水洗衣机问题(重庆大学:付鹂) 1997年:(A)零件参数设计问题(清华大学:姜启源) (B)截断切割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1998年:(A)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问题(浙江大学:陈淑平) (B)灾情巡视路线问题(上海海运学院:丁颂康) 1999年:(A)自动化车床管理问题(北京大学:孙山泽) (B)钻井布局问题(郑州大学:林诒勋) (C)煤矸石堆积问题(太原理工大学:贾晓峰) (D)钻井布局问题(郑州大学:林诒勋) 2000年:(A)DNA序列分类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孟大志) (B)钢管订购和运输问题(武汉大学:费甫生) (C)飞越北极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 (D)空洞探测问题(东北电力学院:关信) 2001年:(A)血管的三维重建问题(浙江大学:汪国昭) (B)公交车调度问题(清华大学:谭泽光) (C)基金使用计划问题(东南大学:陈恩水) (D)公交车调度问题(清华大学:谭泽光) 2002年:(A)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B)彩票中的数学问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 (C)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第五届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暨CAA 2015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第五届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暨CAA 2015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及提交规范 ●参赛队从A、B、C、D题中任选一题。(A题和B题为传统的数学建模竞赛题,C 题和D题为信息交叉学科的题目;评奖时,一、二、三等奖的总名额按每道题参赛队数的比例分配。) ●参赛队通过竞赛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论文(参见《第五届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 学建模挑战赛暨CAA 2015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和参赛须知》,以下简称“报名和参赛须知”)。参赛队统一提交压缩包,压缩包的名称为“***#.zip”或者“***#.rar”,其中“***”为参赛队号,“#”为题号。比如“0001B.zip”或者“0001B.rar”。 ●压缩包内必须包含承诺书(见《第五届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暨CAA 2015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论文的PDF文件。承诺书的名称为“***承诺书.pdf”,论文名称为“***.pdf”其中“***”为参赛队号。比如0001参赛队提交的压缩包名称为“0001B.zip”或者“0001B.rar”,压缩包内含有两个PDF文件,一个为“0001承诺书.pdf”,另一个为“0001.pdf”。 ●论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写在论文第一页上(无需译成英文),并从此页开始编写 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请认真书写(但篇幅不能超过一页)。 ●论文第二页为目录页,所有参赛队论文必须包含目录(但篇幅不能超过一页)。 ●从第三页开始是论文正文。论文不能有页眉或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和所在学校 等的信息。 ●论文应该思路清晰,表达简洁(正文尽量控制在30页以内,附录页数不限)。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 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在论文纸质版附录中,应提供参赛者实际使用的软件名称、命令和编写的全部计算 机源程序(若有的话)。同时,参赛队的所有源程序文件必须保存至正式获奖名单公布。 ●本规范中未作规定的,如排版格式(字号、字体、行距、颜色等)不做统一要求, 但要保持页面美观。 ●不符合本格式规范的论文将被视为违反竞赛规则,无条件取消评奖资格。 ●本规范的解释权属于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组委会。 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组委会 2015年3月3日修订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b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针对当今社会“打车难”的问题,多家公司建立了打车软件服务平台,并推出了多种补贴方案,这无论是对乘客和司机自身需求还是对出租车行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依靠ISM解释结构、AHP-模糊综合评价、价格需求理论、线性规划等模型依次较好的解决了三个问题。 对于问题一求解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供求匹配”程度的问题,本文先将ISM模型里的层级隶属关系进行改进,将影响出租车供求匹配的12个子因素分为时间、空间、经济、其它共四类组合,然后使用经过改进的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模型,提出了出租车空载率这一指标作为评价因子的方案,来分析冬季某节假日哈尔滨市南岗区出租车资源“供求匹配”程度。通过代入由1-9标度法确定的各因素相互影响的系数,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利用无量纲化处理各影响因素,得出最终评判因子为,根据“供求匹配”标准,得出哈尔滨市南岗区出租车资源“供求匹配”程度处于供需合理状态的结论。同理,也得到了哈尔滨市不同区县、不同时间的供求匹配程度,最后作出哈尔滨市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图。 对于问题二我们运用价格需求理论建立模型,以补贴前后打车人数比值与空驶率变化分别对滴滴和快的两个公司的不同补贴方案进行求解,依次得到补贴后对应的打车人数及空驶率的变化,再和无补贴时的状态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当各公司补贴金额大于5元时,打车容易,即补贴方案能够缓解“打车难”的状况;当补贴小于5元时,不能缓解“打车难”的状况。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模板

关于2011东北大学软件学院第四届“科技节”之数学建模竞赛题目的通知发布者:陈晨 2011-12-08 09:29 打印 注意:请先阅读“2011东北大学科技节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和规则” 2011东北大学“科技节”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A货币基金操作 下表为2011-12-02由中国银行发布的世界主要外汇牌价。 某货币基金管理人的工作是,每天将现有的美元、英镑、马克、日元四种货币按当天的汇率进行兑换,使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按美元计算的价值最高。现有货币和当天需求如下:

建立你的数学模型说明: 问该天基金管理人当天应如何操作。 如果不限定持有的货币种类,以目前中国主权基金的规模量为限如何操作能获得最大效益。 B预测司机是否闯红灯 有报道称最近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预测司机是否闯红灯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车辆的数个参数的算法,包括车辆的减速,车辆离交通信号灯的距离以及何时红灯亮起等,并且研究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某辆车的3D运动,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哪些车辆是由可能违反交通规则的人驾驶的,而哪些车辆是由遵纪守法的人驾驶的。 建立你的数学模型,预测司机是否闯红灯,并说明算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所做题目编号(A、B中选一):___A__ 参赛队员: 序号姓名班级学号 1 陶蔚软信1001 2 杨得天软信1001 3 彭莹自动化1103

货币基金操作 一摘要 本题的货币基金操作问题可以理解为如何在货币之间兑换取得最大效益。根据题目提供的外汇牌价表,计算出货币之间的兑入、兑出汇率。对问题分析之后,问题一采用线性规划求解最小化问题,首先建立目标函数Minz(x),在matlab 里用linprog函数求解得到符合条件的解。按照解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对资金作如下分配: 可以实现获得最大效益,资金总量为20.2118*10^8,也就是说这些解是有效的。对于问题二,经过高度抽象化后,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同样采用线性规划求解最小化的方法,但是由于涉及到的数据很多,用matlab编程比较复杂,相比之下,用lingo较为简单,得到了满足约束条件的解后,按照解的情况,对资金进行如下操作: 用1.355669*10^8兑换欧元; 用0.1293339*10^8兑换日元; 用3757.776*10^8兑换瑞典克朗; 用 4.739247*10^8兑换英镑; 用0.0000000*10^8兑换其他国家货币;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这些解存在着缺陷,货币基金管理者用99.6%以上的中国主权基金兑换瑞典克朗,这就要考虑到瑞典克朗的规模量,其他货币的需求量等问题,所以这些解不符合实际。发现在实际中无法操作,因此这些解只对该模型有效。 关键词:货币兑换线性规划解有效

数学建模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

201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本科组参赛队从A、B题中任选一题,专科组参赛队从C、D题中任选一题。 ?论文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 ?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二页。 ?论文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用于赛区和全国评阅前后对论文进行编号,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三页。 ?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三页上,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 ?论文从第三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 ?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二级、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左端对齐(不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 ?提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且无需译成英文)。全国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论文应该思路清晰,表达简洁(正文尽量控制在20页以内,附录页数不限)。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在不违反本规范的前提下,各赛区可以对论文增加其他要求(如在本规范要求的第一页前增加其他页和其他信息,或在论文的最后增加空白页等);从承诺书开始到论文正文结束前,各赛区不得有本规范外的其他要求(否则一律无效)。 ?本规范的解释权属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