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参考资料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1. 引言1.1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好莱坞电影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美国影片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好莱坞地区成为电影业的中心,吸引了大批电影制片人和明星前来发展。
这一时期,好莱坞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制作水平著称,吸引了大量观众并创造了丰厚的票房收入。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与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这一时期,好莱坞积极吸纳国内外优秀的电影人才,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拍摄制作,不断推陈出新,开创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
好莱坞电影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商业模式,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全球电影产业的中流砥柱。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也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美国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
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制片人进入这一行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不仅带动了美国电影工业的繁荣,也为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好莱坞电影的传统特色好莱坞电影的传统特色包括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包括以下几点:好莱坞电影在剧情编排上注重故事性和戏剧性,一般会设置冲突、转折和高潮等元素,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
这一特色在好莱坞电影史上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好莱坞默片时代,如查理·卓别林的经典作品《大独裁者》等。
好莱坞电影在表现手法上偏向于视觉效果和音效的运用,力求营造出宏大、壮美的场景和氛围,从而呈现出一种视听的震撼力。
这一传统特色可以在很多奥斯卡获奖作品中见到,如《阿凡达》、《变形金刚》等。
好莱坞电影在角色塑造上注重明星效应,经常会邀请知名演员来出演主要角色,以增加影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这种传统特色在好莱坞电影界中根深蒂固,涵盖了很多知名明星的经典作品,比如梦工厂系列动画片的主题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
好莱坞电影的传统特色主要体现在剧情编排、视听效果和角色塑造等方面,这些传统特色为好莱坞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好莱坞电影分类特征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
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
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体现为三个方面: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人物形象构成呈类型化的倾向。
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
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
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论新好莱坞电影的艺术特征-文档资料

论新好莱坞电影的艺术特征十九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为美国电影产业拉开了序幕。
时至今日,在美国电影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成功,根本的原因是好莱坞电影已经超出了电影的本质,好莱坞电影是一种文化。
好莱坞电影的拍摄、制作、宣传、推广等等所有的艺术和商业环节都是全球文化的一个缩影。
一、新好莱坞电影产生的历史背景传统好莱坞电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好莱坞出品的西部片、歌舞片、警匪片等等。
传统好莱坞电影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期传统好莱坞电影拍摄了五千部左右的影视作品,其中包括《魂断蓝桥》、《乱世佳人》、《公民凯恩》等一系列优秀的影片,这些优秀的作品给饱受战火摧残的民众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但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传统的好莱坞电影走向了低谷,好莱坞电影业迎来了重要的变革。
(一)风云变幻的美国国内形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肯尼迪、马尔科姆、马丁?路德?金等人纷纷遇刺,以及七十年代水门事件导致美国政府逐渐失去了民众的信任,民众对美国政府表现除了强烈的不满。
另外,这一时期美国国内爆发了第四次金融危机,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民众天生乐观的情绪受到了及其眼中的打击,传统的纸醉金迷的好莱坞电影就不在适合这个时代特色,传统的好莱坞电影逐渐被时代的变革抛弃。
(二)国际电影业的变革二战以后,欧洲电影出现了明显的复苏。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喜剧、法国的浪漫剧、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等等,这些国家在电影理论上进行的深入的变革,他们对电影的创作、语言、制作都带来的巨大的冲击。
在美国本土,习惯了美国式电影的民众,对这些新的影视作品便显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一时期欧洲电影进入美国市场后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好莱坞电影就必须在电影的拍摄理念、制作过程和传播途径中寻求出路,新好莱坞电影随之孕育产生。
(三)好莱坞电影策略的改革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逐渐对电影的依赖性降低。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
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
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
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
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新好莱坞电影

所谓“新好莱坞”指的是:从1967年一1976年,这样一段时间。
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法国新浪潮的冲击之后,在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之后,于酗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开始对近亲繁殖的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了「反思」.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时期电影革命与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一、“新好莱坞电影”的界定1、狭义:“新好莱坞"—-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的美国电影。
2、广义:从经典好莱坞过渡到新好莱坞的过程是很缓慢的,也具有非确定性。
大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都处于这样一个深刻的变化之中.在这个阶段,好莱坞电影在欧洲各种电影流派的影响下,在超越了自身商业性制作的衰退,并走出了来自电视行业的激烈冲击后,对制片厂的规模性质、体质、体制结构以及影片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影片不仅对曾经风靡一时的类型电影的近亲派生进行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反思,而且,把当时的社会动荡与政治危机、电影旧体制旧观念与新体制新观念此消彼长,作为这个时期电影革命的社会背景及主要表现元素。
如果说20世纪30—40年代的好莱坞是造梦工厂,那么这个时期就是变革时代.二、新好莱坞电影产生的背景新好莱坞诞生在一个“社会动乱,民主危机”的时代,其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无法回避.1、政治原因“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在政治上,尤为重要的是二战后,美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名为“麦卡锡主义的政策”,这项政策在美国电影发展史上就像一场噩梦。
所谓的“麦卡锡政策”—-二战后美国上层处于对苏联势力上升的担心,国内发动力量加强了对进步力量的打击,右派势力逐渐强盛。
20世纪50年代,来自维斯康星州的共和党议员—麦卡锡在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惠林市发表演说,虚构“共产主义威胁"和“共产党渗透”论,并且隐晦地指出美国国务院中充斥着共产党人,因此,其他的行业也有必要检测从业人员的纯洁性。
第十章:新好莱坞电影

第三节: “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
• 一、新好莱坞电影完全解构了旧好莱坞戏剧化 电影美学观的表现准则,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 现方式。
• 例如: 《现代启示录》(1979)
• 二、新好莱坞电影一直以当时的社会追求和时 代需要作为自己的拍摄准则,因此具有鲜明的 现实性特征。
• 三、新好莱坞电影的导演们既受到欧洲电影的 深刻影响,又扬弃地继承了传统好莱坞的电影 手法,因此,新好莱坞电影具有综合性特征。
乔治·卢卡斯
• 三、三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影片 • (一)《邦妮与克莱德》
• (二)《毕业生》
• (三)《逍遥骑士》
第二节: “新好莱坞”类型论
• 一、四种在经典类型基础上变化的形态 • (一)超类型 • 1、超西部片 • 例如:齐纳曼的《正午》、约翰·福特《搜索
者》、《双虎屠龙》 • 2.强盗片中的超类型 • 例如:马丁·斯科西斯的《穷街陋巷》、《好家
• 四、弗兰西斯·科波拉 • (一)《斗鱼》(1983) • (二)《现代启示录》(1979) • (三)《教父》(1972)
• 五、马丁·斯科西斯 • (一)《穷街陋巷》(1973) • (二)《出租汽车司机》(1976) • (三)《好家伙》(1990)
作业: 影片笔记
• 《铁皮鼓》(德国, 1979年, 沃尔克·施隆多夫 导演)
第四节: “新好莱坞”代表作者及其作品
• 一、迈克·尼克尔斯 • (一)《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 (二)《猎爱的人》(1971)
• 二、阿瑟·佩恩 • (一)《爱丽丝餐厅》(1969) • (二)《小巨人》(1970)
• 三、萨姆·佩金帕 • (一)《午夜枪声》(1962) • (二)《日落黄沙》(1969)
经典好莱坞电影鉴赏 PPT_OK

3
经典好莱坞电影
一、 关于类型电影
我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邵牧君先生认为,类型电 影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公式化的情节; 二是定型化的人物; 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4
4
经典好莱坞电影
一、 关于类型电影
具体来说,经典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以流畅的时空连续性讲述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是戏 剧电影的典型;
15
15
经典好莱坞电影
一、 关于类型电影 3.强盗片(ganster film)
由于这类影片过多地渲染了犯罪,逐渐引起了政府的 不满,许多强盗片后来被禁映,在这种情况下,强盗 片开始转换策略,影片中出现了正面形象的警察、调 查官等执法人员,这就发展成为警匪片一类,如1935年 的《带枪的人》等。
30、40年代强盗片的代表作品还有:《死胡同》《怒吼 时代》《杀人者》《美国下层社会》《摩天岭》等。
美国西部的喀斯特地貌、陡峭的山谷、沙漠、荒原、原木小镇
2.定型化的人物外形及道具:
带着宽边帽,穿着牛仔服,外形粗旷的西部牛仔; 穿着整齐制服的西部警察; 东部来的漂亮贤淑女子; 来福枪、左轮手枪、套马索、皮鞭是其反复使用的工具。
8
8
经典好莱坞电影
一、 关于类型电影
1.西部片(western film)
14
14
经典好莱坞电影
一、 关于类型电影 3.强盗片(ganster film)
这类影片大多取材于社会新闻,它以现代都市为背景, 以宣扬暴力为主旨,通过不法分子的犯罪活动来展示 美国社会种的种种黑暗面。
30年代是强盗片的黄金时期,仅1931年就拍摄出了50多 部这种类型的影片,其中以《小恺撒》《疤脸大盗》 《人民公敌》《我是一个越狱犯》。
好莱坞电影的特点

好莱坞电影的特点1.商业化成功:好莱坞电影以商业化成功为目标,追求票房和利润的最大化。
制片方通常会采用大规模的推广、营销和宣传策略,以确保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和购票。
2.大片制作:好莱坞电影常常注重制作质量和视觉效果,投入巨大的资金和资源用于特效、美术、服装和场景等方面。
如《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以其超凡的特效和视觉效果而成为热门的商业大片。
3.故事情节的普遍性:好莱坞电影往往选择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能够普遍被观众理解和接受的主题。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兴趣和情感参与,提升票房和观影体验。
4.明星效应:好莱坞电影通常会聘请知名的演员和导演,借助明星的号召力吸引观众。
明星的声誉和名气为电影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和票房保障。
例如,杰克·尼科尔森在《闪灵》中的表演大大提升了电影的吸引力和口碑。
5.多样化题材:好莱坞电影的题材涵盖了各种类型,包括动作、冒险、爱情、喜剧、科幻、惊悚等。
这种多样化的题材选择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和口味,扩大了电影的受众范围。
6.主流价值观和情绪共鸣:好莱坞电影往往传递主流价值观念,并试图与观众建立情绪共鸣。
电影常常以英雄主义、正义、家庭、友谊、爱情等核心价值为主题,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元素引发观众情绪的波动和共鸣。
7.制片方的市场研究:好莱坞电影通常会通过市场研究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从而调整故事情节、表现手法和宣传策略,以提高电影的成功率和市场竞争力。
这种市场导向的制片模式使得好莱坞电影更符合观众的口味,提升了商业化成功的概率。
8.批判与反思:尽管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追求商业成功和娱乐效果,但它并不缺少批判和反思力度的作品。
从《辛德勒的名单》到《疯狂麦克斯4》,许多好莱坞电影在商业化表象的背后探索和关注着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总之,好莱坞电影以商业化成功为目标,注重大片制作、普遍的故事情节、明星效应和多样化的题材选择。
它通过传递主流价值观和建立情绪共鸣,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洛伦斯· 劳伦斯
玛丽·碧克馥
伊丽莎白·泰勒
玛丽莲·梦露
查理· 卓别林
约翰· 韦恩
马龙· 白兰度
西德尼· 波蒂埃
奥黛丽·赫本
3.类型化制作模式
类型电影: 一种电影艺术标准化的规范,即按照不同的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出来的影片。 类型电影基本元素:1.公式化的情节(铁骑救美、英雄解围) 2.定型化的人物(除暴安良的牛仔、至死不屈的硬汉、仇视人类 的科学家) 3.图解式的视觉影像(代表邪恶凶险的森林,预示危险的宫堡或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室里冒泡的液体等)。 类型电影四大类型: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
1936年《摩登时代》
2020/4/11
1939年《关山飞渡》
1931年《小凯撒》
1933年《金刚》
10
类型电影的意义与弊端
2020/4/11
➢ 意义在电影叙事形式和叙事表现上,是一种积累、提高、
精益求精的过程。创作出众多精品;观众熟悉、易于辨认 的类型电影,观赏时容易产生快感。
➢ 弊端 技巧和手段的封闭性与程式化,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2020/4/11
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
1
知识框架
2020/4/11
1.好莱坞历史背景 2.经典好莱坞电影 3.新好莱坞电影
4.当代好莱坞电影
2
2020/4/11
1
好莱坞历史背景
3
好莱坞历史背景
在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郊外,有一个风景如画,阳光充足的地方。在20世纪初期,它就吸引了众多摄影师,渐渐的越来越 多的电影商人和电影公司纷纷涌来此地。形成了一个电影制作中心。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 发展的需要,成为谋取利润的重要工具,资本的雄厚,影片产量的增多,保证了美国电影市场在世界上的倾销。
1
2
控制影片制作的预算和成本
3
4
决策影片的宣传和发行。
2020/4/11
8
2.明星制
明星制是20世纪初在好莱坞逐渐形成的一种以强调演员(明星)为主,电影本 身或其他要素为辅的商业手段,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观众。明星制一方面借助明星的 个人吸引力促进了电影的流行,另一方面却对电影明星的角色定位造成了制约。
2020/4/11
4
2020/4/11
2
经典好莱坞电影 20世纪30-60年代
5
八大电影公司崛起——“五大三小”的制片厂格局
派拉蒙
米高梅
雷电华
2020/4/11
环球
华纳 兄弟
20世纪 福克斯
哥伦 比亚
6
联美
制片厂制度三大特点(奠定了好莱坞电影在世界上统治地位)
——又称“大公司制度”,是指由大公司生产电影的制片模式,其突出特点是采用流水线式的制片模式。
典型商业化的操作模式,制片厂 制度的执行者和统筹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片人
明星制
一种以强调演员(明星)为 主,电影本身或其他要素为辅的 商业手段,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观 众。
2020/4/11
类型电影
一种电影艺术标准化的规范, 即按照不同的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 出来的影片。
7
1.制片人职责
选择剧本、导演和演员。 监督拍摄和后期制作。
2012年《007:天幕杀机》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1975年《大白鲨》
1981年《夺宝奇兵》
1982年《E.T》
1993年《侏罗纪公园》
1993年《辛德勒名单》
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
2020/4/11
4
当代好莱坞电影 20世纪80年代至今
19
当代好莱坞
艺术 特征
主流商业电影 艺术化的面貌
全球化扩张 跨国、跨地区 的电影运作
喜剧片
01
夸张的手法,轻松风 趣的情节和幽默诙谐 的语言,着重刻画喜 剧性人物的独特性格。
西部片
02
动作至上,对白浅显、道 德鲜明、原始西部风光、 英勇机智的牛仔。。。
犯罪片
03
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 影响,强盗片、警匪片、 黑帮片、侦探片等犯罪题 材开始盛行。
幻想片
04
对理想的未来进行乌托邦 方式的生动描写,因此往 往情节曲折复杂,场面惊 险离奇。
1980年《闪灵》
新好莱坞代表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
弗朗西斯·科波拉
1972年《教父Ⅰ》 1979年《现代启示录》
1974年《教父Ⅱ》 1990年《教父Ⅲ》
新好莱坞代表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马丁·斯科塞斯
1977年《出租车司机》
斯科塞斯与德尼罗 1980年《愤怒的公牛》
新好莱坞代表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拓展了电影 创作模式
对传统好莱坞电影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全球电影票房TOP10
2012年《黑暗骑士崛起》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投资:2.5亿美元 全球票房:10.844亿美元
全球电影票房TOP9
2013年《冰雪奇缘》
导演:克利斯巴克 投资:1.5亿美元 全球票房:10.973亿美元
全球电影票房TOP8
采用"热潮更替"的方式,在人们厌烦了西部片之后,便 换上喜剧片,然后再继之以其他类型影片,如此周转不 息,反复轮换,压抑了电影艺术家的创作个性。
11
2020/4/11
3
新好莱坞电影 20世纪60-80年代
12
新好莱坞历史背景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处于一系列严酷的社会现实:谋杀丛起、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等等…… 好莱坞电影的命运也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02
摒弃单一的戏剧性叙事,
电影叙事更加灵活
03
电影表现手法的进步
04
反叛社会常规和主流意 识形态,思想多元化
05
影像的主观色彩增加, 导演的个人风格凸显
06
思索人性、批判现实
2020/4/11
14
新好莱坞代表导演——库布里克
库布里克
1964年《奇爱博士》
1968年《2001· 天空漫游》
1972年《发条橙》
2020/4/11
“反垄断法”出台
针对“八大电影公司”的市场垄断,大制片厂 制度逐渐解体,类型电影趋于衰落。
电视的兴起
电视行业的快速崛起,对美国电影产生了巨大 的竞争力。
动荡与危机
社会的现实让美国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 都发生了变化,好莱坞电影亟待革命与演变。
13
新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
01
淡化艺术与商业的区分, 向艺术性靠拢
由此,洛杉矶郊外的这个小村庄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世界电影帝国,也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好莱坞。
1915年
好莱坞建立影城,确立好莱坞制片厂观念,好 莱坞电影开始起步。
20年代初
美国独立电影公司重组,逐渐形成了制片厂制 度。
30年代
电影巨头的垄断局面形成,逐渐形成“五大三 小”的格局,电影全面纳入工业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