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5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提纲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人文精神,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现世的欢乐,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人文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个时期。
一、起源: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感性人文主义)1、概念: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城邦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辩论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
被反对者称为“诡辩学派”。
2、兴起背景:(1)经济基础:希腊工商业得到发展,海外贸易繁荣,奴隶制经济繁荣。
(2)政治基础: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称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伯里克里时期)(3)社会基础: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平民地位提高,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质和能言善辩;个人主义情绪不断高涨,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4)思想基础:自然哲学。
公元前7-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一批自然哲学家。
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的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冲破了宗教神灵的束缚,标志着西方人文精神的觉醒。
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先哲们由物质世界转向关注人类自身,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3、智者学派的特点: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用人的眼光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道德等问题,把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4、性质: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形成了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1)思想观点:①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万物的存在与否及事物的形态,全在人的感觉。
②否定“神意决定一切”的传统观念,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③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个人的感觉为转移。
(2)意义:“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是万物的尺度”(神本-人本),率先吹响了人类精神觉醒的号角,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而普罗塔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高中历史必修3第5课

王夫之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王夫之,湖南衡阳人。 1643年, 农民起义军势力非常壮大 , 张献 忠曾邀他参加农民军,他拒绝了。 1644年 ,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 王夫之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 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 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 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 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 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 人称船山先生。代表作有《张子正 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 大全说》、《思问录》、《黄书》、 《噩梦》和《读通鉴论》等。
狂傲不羁、 离经叛道 正直清廉
正以勇敢
坚持真理
不畏强权
2、悟叛逆李贽 资料 1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 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 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耳”。 ------《焚书 》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反对孔孟绝对权威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明清进步思 想的主要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如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 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提出男女平等等思想。 (2)反封建专制。如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如顾炎武提倡“众 治”反对“独治”等。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紧跟时代, 要求变革。如工商皆本思想,经世致用等
1、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材料反映王夫之 材料1:王夫之:“尽天地之间,无不 什么思想主张?
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 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 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 质本身的;又说:“气者,理之依也”, 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赖 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 精神就不存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

西方资主义发展缓慢
(3)印度、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贸易;奥斯曼 土耳其控制商路——商业危机(直接原因)
阿拉伯商人(东段有 中国商人)的主要商路
意大利商人 主要商路
这是反映14世纪前 后欧亚商路的地图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 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根源(根本原因) (2)对黄金的狂热崇拜——社会根源
贸易范围----扩大 贸易中心----转移
货币贬值
价格革命
社会分化
船队性质 中国 皇朝特遣船 队 私人航海探 险队
经费来源 国库支付
航海目的 宣扬国威
船队成员
扮演角 色
官吏、士兵、 外交使 水手、工匠 者
西洋
股份公司和 探险、寻 冒险家、投 殖民者、 私人集资为 找新土地、 机商、水手、 通商者、 工匠 海盗 主、王室赞 黄金 助
开辟新航路
什么是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 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 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 航路。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 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根源(根本原因) (2)对黄金的狂热崇拜——社会根源
(3)印度、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贸易;奥斯曼 土耳其控制商路——商业危机(直接原因) (4)传播基督教——宗教根源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多桅帆船
星
盘
指向标
地圆说
二、新航路的开辟经过
时间 1487年 1492 1497 ~1498 支持国家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探险家 迪亚士 哥伦布 达· 伽马 麦哲伦 航线 西欧—好望角 西欧—美洲 西欧—印度 环球旅行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萌芽:西方奴隶制时代(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 人文精神的萌芽——古希腊思想家们(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等)的思想; 2、发展:14-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文 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思想;
3、成熟:17-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启 蒙运动。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3、影响:
(1)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
(2)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3)促进文化的发展;
(4 )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 人们认识的共性,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 和极端个人主义。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二、“知识即是美德”
1、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Σωκράτης,英译: Socrates; 前469年—前399年) 苏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3、苏格拉底主张的影响
(1)它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 (2)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 问。 (3)其教育思想对于后世人们重视教育的作用, 以及重视教育对于美德的培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苏格拉底之死的启示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地理环境 (根源)
主要经济形态 (根本原因)
主要政治形式 (主要原因)
文化传统精神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1、 下列观点不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 D)
A、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是由人制定的
B、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C、否定神或命运等自然力量的作用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新人教版必修3)

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
进作用
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探索范围:宇宙自然 探索范围:宇宙自然——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 主要内容:人 性、人与社会 、人与人 主要内容:
消极作用: 消极作用:
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 性,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困境 ——容易陷入
2011-11-12
8.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 8.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 实现社会和谐 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 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 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下列哲学思想 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 的是( 的是(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A.“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 B.“know yourself ”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D.“最初偏离真理毫厘, D.“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缪 之千里” 之千里”
2011-11-12
2..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 2..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 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 C A.古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A.古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 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
)
C.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C.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 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
2011-11-12
4.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 4.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 放运动, 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 题是( 题是( D )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课课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线索)
起源: 古希腊先哲的思想 BC5世纪 复兴:文艺复兴公元14—16世纪 发展:宗教改革公元16世纪 成熟:启蒙运动公元17、18世纪
第五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 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 人文主义思想首先起源在古希腊的原因?
民主政治发展,公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民地位提高。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
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奴后隶参制加经公济的民繁大荣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我想参
“人”的学问。
► 柏拉图的主张及其影响。
三、柏拉图
(1)观点: •根据智慧品德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2)影响: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前427—前 347)
► 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及其影响。
四、亚多士多德
(1)观点: 1.关注 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2.强调 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
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
的问题想好了吗?
公民参政的实际需要
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原因
(1)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 (2)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 内容,人在社会的地位日益突出
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希腊神话代,宙斯 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 安排事情。
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影响:强调人的作用、否定神的意志,体现 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教案

德即知识”其所包含的人文主义内涵。
资料: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普罗泰戈拉评价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有什么积极意义,有什么局限)?积极: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至高无上。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起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消极: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否定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三、三大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强调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1)主张:①道德上:针对时弊,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时弊: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②善是人内在的灵魂,教育对德性同样重要,可以使人认识已有的美德。
③政治上:反对过激民主政治,支持寡头政治。
(2)苏格拉底心中优秀个人应具有的必要素质: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
(3)思想主张的意义:资料: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2、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他的《理想国》分成三等级:贤哲统治、武士保卫、农民手工业者生产评价: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亚里士多德(人称散步的哲学家,最博学的人):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②创立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充分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资料: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思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不同点: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否定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强调自由;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历史必修三第5课PPT课件

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5
一、智者运动
(一)智者学派的概念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中出 现了一批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 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这些 职业教师自称为“智者”,形成了智 者学派。
6
有一次,古希腊智者学派诉讼师普罗 泰格拉招收了一个叫欧提勒士的学生,教 他学习法庭辩论之术。师徒事先签订有合 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格拉一半 学费,剩下一半,等欧提勒士以后打赢了 第一场官司再付,如果第一场官司打输了, 则证明普罗泰格拉教学效果不佳,那么欧 提勒士剩下的另一半学费就可以免去不交。 欧提勒士毕业后并不出庭打官司,也不去 交剩下的另一半学费。普罗泰格拉等得不 耐烦了,就向法院提出了诉讼。
7
在法庭上,普罗泰格拉的理由是: “如果你欧提勒士这次官司打赢了,那么
按照合同,你应付我另一半的费用;如果你输 了,那么按照法庭的裁决,你也应该付给我另 一半学费。这次官司或者打赢,或者打输,你 都得付我另一半学费。”
欧提勒士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
裁决,我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
9
(三)智者学派的概况
1.探索的主题: 人和人类社会
2.关注的焦点: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 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特别强调: 人的价值
4.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10
材料一:智者运动的时代怀疑神的观念相当普 遍。当时的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认为“神 的存在只是一种推断而已,我们谁也没有见 过。”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说:“谁说天上有 神?不,没有!如果人有说有,就告诉他不要 傻乎乎地相信那些古老的故事了。” 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 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 柏拉图和《理想国》 2. 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 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研究方
法、人文精神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
句名言?
普罗泰戈拉命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 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1. 含义: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5课
人文精神的概念
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 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核心: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立足 于尘世生活
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 统(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尤其是尊重人 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 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 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 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 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 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 “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 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 衷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 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 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
2. 评价
① 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加以怀疑,为当时的民主制 提供了理论根据。
② 人是具体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戈拉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诡辩家。 一天,一位叫欧提勒士的青年要拜他为师学习诉讼和辩护。 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戈拉一半 学费,剩下一半,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后, 欧提勒士却迟迟不替人打官司。
普罗泰戈拉十分生气,向法院提出起诉。他对学生说: “如果你在我们的案子中胜诉,按契约你应向我交付学费; 如果你败诉,那么也应按法院的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你 非得付学费不可。”
欧提勒士振振有词地回击说:“如果我胜诉了,那么根 据法院判决我当然不用付钱;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我也不 应付钱,总之,我决不会付钱。”
1、普罗泰戈拉最后能否拿到学费? 2、如果你是法官,如何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