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精选)尔雅通识课《心理、行为与文化》考试答案

天津大学网络考试(90.0分)绿色字体的为正确答案选择题(50分)1、 (1.00分)•A.非连续性•B.排他性•C.平等•D.竞争2、(1.00分)•A.信奉排他性的宗教•B.心理分析或心理治疗•C.有时候会借助于药物产生的幻觉•D.推崇高尚品格3、 (1.00分)•A.种族主义•B.资本主义•C.个人主义•D.集体主义4、(1.00分)•A.非等价性•B.宜增量还报•C.非限定性•D.限制性5、 (1.00分)•A.是“人的系统”,是对人与人互相认知和交流系统的统称•B.基本人际状态可以分为间人和个人两大类•C.间人强调人的互相性为特点•D.个人强调人的相同性为特点正确答案: D 、6、(1.00分)•A.权威性•B.包容性•C.非性爱性•D.连续性7、 (1.00分)•A.家族学•B.谱牒学•C.牒谱学•D.家谱学8、 (1.00分)•A.分析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之间的关系•B.分析人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的动态均衡•C.分析不同文化中生命包类型及其均衡模式•D.分析个体的生命包类型9、 (1.00分)•A.韦伯•B.弗洛伊德•C.马林诺夫斯基•D.卢梭10、 (1.00分)•A.生活习惯•B.传统习俗•C.心理原因•D.生理原因11、 (1.00分)•A.狭义的交换是指:物,在人与人之间除掠夺以外的流动过程•B.广义的交换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的流动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C.交换是构成基本人际状态的一个维度•D.从心理学层面理解,交换是心理、社会均衡的一个重要内容12、 (1.00分)•A.同辈•B.道德,修养•C.同类•D.条理,秩序13、 (1.00分)•A.生物学需要•B.社会性需要•C.独立性需要•D.情感性需要14、 (1.00分)•A.自动性•B.血缘或拟血缘性•C.差序性•D.选择性15、 (1.00分)•A.自愿性•B.排他性•C.竞争性•D.平等性正确答案: D 、16、 (1.00分)•A.亲属原理•B.缘-约原理•C.契约原理•D.阶序原理17、(1.00分)•A.习俗•B.法律•C.道德•D.宗教18、 (1.00分)•A.超大的规模•B.共同的祭祖仪式、场所和共同财产•C.共同的行为规范•D.拥有较小的向心力、凝聚力19、 (1.00分)•A.投射•B.直接•C.部分•D.较不深入正确答案: B 、20、 (1.00分)•A.输出输入系统•B.反馈系统•C.统计系统•D.反馈控制系统21、 (1.00分)•A.双方在开始的时候并不一定有从交换中获得好处的想法,但双方都会有预期•B.对方在接收了自己的好意之后,会做出某种还报,此种模式下交换价值一般不相等•C.交换过程一般是同时完成,没有一个持续的过程•D.交换行为一般不重复出现,只在特定人群中发生22、 (1.00分)•A.中国型•B.日本型•C.现代美欧型•D.印度型23、 (1.00分)•A.由于林冲和柴进是好朋友,柴进和军官是好朋友,军官将正在通缉的林冲放行•B.三顾茅庐•C.由于朱仝认识晁盖,晁盖认识刘唐,朱仝放了被追捕的刘唐•D.宋江写反诗,朱仝在追捕过程中由于认识宋江,将其释放24、 (1.00分)•A.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关系•B.全球变暖•C.国家利益竞争•D.暴力问题25、 (1.00分)•A.最稳定、最长久•B.个人有一种更不稳定、更靠不住的内心世界•C.人们生活的重心必须转到以个体为中心•D.倾向于发展出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26、 (1.00分)•A.作用的社会与文化•B.远离的社会与文化•C.可表意识•D.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27、 (1.00分)•A.生理需要•B.成就需要•C.从属和爱的需要•D.安全需要28、 (1.00分)•A.不分你我•B.没有隐私•C.我中有你,你中有我•D.夫妻关系明显正确答案: D 、29、 (1.00分)•A.从夫居•B.从叔居•C.独立居•D.双方居30、 (1.00分)•A.交换者在交换之处一定有获得好处的企图•B.交换价值未必等价•C.交换不会在任何人之间重复发生•D.交换者之间的关系不因为交换过程的完结而完结31、 (1.00分)•A.人的存在是一个由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互影响的“场”•B.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即人的“生命包”•C.人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的关系大体处于一种动态均衡中,不均衡会带来某种心里紧张并力图恢复均衡•D.PSH模型有个体的差异,分析个体的生命包类型和均衡模式,可以调节和矫正人的行为正确答案: B 、32、 (1.00分)•A.美国社团和公司内部部门均千奇百怪•B.表面上都显得卑微琐碎•C.都在契约原理下自愿缔结的•D.都以赢利为目的33、 (1.00分)•A.交易型交换•B.好意优先型交换•C.雇佣型交换•D.单惠型交换34、 (1.00分)•A.减量的方式还礼•B.适当的增量还礼•C.等价的方式还礼•D.远超量的方式还礼35、 (1.00分)•A.伊拉克•B.印度•C.印尼•D.伊朗36、 (1.00分)•A.好意优先型交换•B.交易型交换•C.雇佣型交换•D.信用借贷型交换37、 (1.00分)•A.近亲、熟人、朋友是“生命包”的永久居民•B.亲属关系至高无上•C.人的系统是“个人”•D.人的系统是一种“关系体38、 (1.00分)•A.文化•B.人•C.物•D.行为39、 (1.00分)•A.人类学倾向•B.社会学倾向•C.文化学倾向•D.统计学倾向正确答案: C 、40、 (1.00分)•A.高级集团和中级集团•B.初级集团和次级集团•C.高级集团和低级集团•D.初级集团和中级集团41、 (1.00分)•A.刺激命题•B.成功命题•C.攻击与欲望命题•D.价值命题42、 (1.00分)•A.在阶序人社会占优势的交换模式是单惠型交换。
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
12
人类交往的最高层次是生理性交往。
正确答案: 错误
13
从文化行为层面看,交换是心理、社会均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构成基本人际状态的一个维度。
正确答案: 错误
14
“场”是由单个同心圆组成的。
正确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5
“自由石匠盟会”是一个已具有400年以上历史的神秘的世界性组织。
正确答案: 正确
6
伊斯兰教的“法”“解脱”“轮回”“祷告”等概念为单惠型交换关系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解释。
正确答案: 错误
7
美国人在育儿方面强调孩子独立,这无疑更加强化了亲代之间的联系。
24
关于传统四合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般家庭成员没有固定的自己的房间
B、
四合院体现了家庭内外的区分,而不是家庭内你我区分
C、
家庭的隐私可以适当向外诉说
D、
一般葬礼、婚礼都在四合院的院子里进行
正确答案: C
25
中国人在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和帮助时,都要考虑下面哪一项:()
放射状
C、
网状
D、
直线状
正确答案: C
41
亲属集团是由下面哪两项或它们共同联系起来的集团:()
A、
婚姻、亲情
B、
婚姻、爱情
C、
血缘、婚姻
D、
血缘、感情
正确答案: C
42
下面哪一项是美国家庭中夫妻之间维持婚姻关系的重要条件:()
A、
社会性保障
D、
文化方面保障
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课后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课后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
•A、•B、•C、•D、我的答案:C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
•A、•B、•C、•D、我的答案:B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
()我的答案:√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我的答案:×《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着作。
()•A、•B、•C、•D、我的答案:B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B、•C、•D、我的答案:C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我的答案:√《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着作。
()我的答案:×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是()。
•A、•B、•C、•D、我的答案:D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提出的。
•A、•B、•C、•D、我的答案:C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我的答案:√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的物质造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C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C、•D、我的答案:D公文俊平与泰勒都认为,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造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D对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我的答案:C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
•B、•C、•D、我的答案:D人类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哪一纲()•A、•B、•C、•D、我的答案:A非洲人与亚洲人一样,都属于自人种。
()我的答案:√心理文化研究中的整体性原则,指的是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族群的进化程度高于另一族群。
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作业标题:集团:次级集团(二)1 主要次级集团的条件不包括: A、必须有一定的代表性,即社会上必须有相当多的人参加这种集团 B、必须在历史上呈现短暂性 C、构成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D、集团缔结的原则能够解释社会上其他集团的缔结以及人际关系的特点正确答案: B2 美国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是: A、自由结社 B、宗族 C、种姓 D、家元正确答案: A3 印度教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缔结原理是: A、亲属原理 B、契约原理 C、“缘-约”原理 D、阶序原理正确答案: D4 关于次级群体与文化的假设、亲属体系与文化的假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两个假设都是阐述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论假设B、这两个假设具有逻辑上的联系:人们的心理能量向什么地方投注,与亲属集团的性质有关 C、这两个假设的关系可归结为人类社会的三种最重要的关系—夫妻、父子、母子关系及其属性对人的纠结上 D、这两个假设不属于心理文化学的重要内容正确答案: D5 美国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缔结原理是连带原理。
正确答案: ×6 中国社会的最主要次级集团是宗族,缔结原理是亲属原理。
正确答案:√7 在多种次级集团中,必有一种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对个人生活十分重要。
正确答案:√8 中国社会的典型次级集团及其发达,他们通过在不同的结社中来巩固生命包的平衡。
正确答案: ×9 日本人的主要次级集团“家元”的缔结原理是下面哪一项:() A、非亲属原理 B、阶序原理 C、契约原理 D、缘-约原理正确答案: D10 下面哪一项属于阐述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理论假设:() A、次级群体与文化的假设 B、亲属体系与次级群体的假设 C、亲属体系与初级群体的假设 D、初级群体与文化的假设正确答案: C11 中国社会的最主要次级集团是下面哪一项:() A、宗族 B、宗教 C、自由结社 D、种姓正确答案: A12 夫妻关系占优势地位,亲子关系受削弱、出现代沟或“俄狄浦斯情结”。
心理、行为与文化课后答案.

1.1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印到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横河: 对1【单选题】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C)。
A吴泽霖B顾颉刚C费孝通D吴文藻2【单选题】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B)。
A柏拉图B卢梭C亚里士多德D孟德斯鸠3【单选题】关于这门课的学习目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D)。
A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文化视角B了解“异文化”C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D具备看穿他人想法的能力4【判断题】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X)2.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的人类学家。
1【单选题】关于文化与人格学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受精神分析学派影响较大B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C认为青年的反抗性是一种文化现象D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先天决定的2【单选题】《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著作。
(B)A中国B日本C韩国D印度3【判断题】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V)4【判断题】《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
(x)2.2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错1【单选题】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C)提出的。
A博厄斯B列维斯特劳斯C埃杜阿德比.泰勒D摩尔根2【单选题】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是(D)。
A儿童的社会化问题B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C人格与文化的关系D以上都是3【判断题】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X)4【判断题】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V)2.3文化与文明文化是无意识的学习和适应的,文明是有意识创造出来的:对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文明的物质造物的是(C)。
A机械B运河C社团D道路2【单选题】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B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C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D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3【判断题】语言和宗教都属于文明的观念造物。
(完整版)西城研学穆课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1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A、孟子B、孔子C、王守仁D、老子2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C)。
A、我们应该了解“异文化”B、我们应该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3《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AB)。
A、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B、比较文化的视野C、采用的是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D、以几个小规模的文明社会为背景4《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5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我们自己对人类多元本质的容忍度。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B)。
A、心理人类学B、文化与人格学派C、哥伦比亚讲座派D、国民性研究2在二战时期,最具有国民性研究的作品是(C)。
A、《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B、《种族:科学与政治》C、《菊花与刀》D、《美国梦的挑战》3从许烺光的作品(D)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A、《文化模式》B、《种族:科学与政治》C、《文化人类学新论》D、《心理人类学》4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ACD)。
A、林顿B、博厄斯C、卡迪那D、克拉克洪5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ABCD)A、儿童社会化B、知觉和认知C、文化与人格D、心理健康6以博厄斯为代表文化学派认为人的文化进化和人的种群有关系。
(X)7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 8《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
(X)9国民性研究过分注重人幼年的肚面起眼,得出的负面结论较多。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1科学和技术属于文化定义的(D)。
A、物质层面B、精神层面C、社会层面D、心智层面2人类学分为(ABC)。
A、民族志B、社会人类学C、形体人类学D、人类心理学3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人类学分支的有(ABCD)。
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 绪论作业满分答案

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作业满分答案本文将提供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作业的满分答案。
请注意,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回答应根据课程材料和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
问题1请简要介绍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的定义和目标。
答案:-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其目标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和动物的思维、感觉、情绪和行为。
- 行为科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如何解释和预测人类和动物的行为。
其目标是探究行为的原因、影响因素和结果。
- 文化研究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系统性研究。
其目标是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俗、和社会行为。
问题2请说明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答案:- 心理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情感,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
- 行为科学为我们提供了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工具,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教育、治疗和社会政策。
- 文化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消除偏见和歧视。
问题3请简要介绍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答案:- 该课程的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
- 课程的内容包括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主要领域和重要理论家的研究成果,以及文化研究的基本原理、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概念。
问题4请分析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答案:- 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方面有很强的关联。
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来自心理学,而心理学又借用行为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 文化研究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关系也密切。
文化研究提供了研究变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心理、行为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现象。
- 同时,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俗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表现和解释。
华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侨大学

华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侨大学华侨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这门课程主要是研究什么()A:社会 B:文化 C:宗教 D:人,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答案:人,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第一章测试1.心理文化学是从文化与心理相结合的角度把握()的学问。
A:人 B:社会 C:一切生物 D:文化答案:人2.下列对心理社会均衡原理的理解错误的是()A:人的心理社会的动态均衡过程主要在“基本人际状态”的范围内进行,基本人际状态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的本质 B:每个人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可称为人的“生命包” C:“基本人际状态”主要由人的“可表意识”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以及部分“限表意识”和部分“作用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构成的 D:人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的关系一旦发生破裂,这种不均衡状态就会永久不能恢复答案:人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的关系一旦发生破裂,这种不均衡状态就会永久不能恢复3.基本人际状态中,()是一种以“强调人的独立性,弱化人的相互性”为特点。
A:相互性 B:稳定性 C:依赖性 D:个体性答案:个体性4.东亚人体味的消失与强调相互性的基本人际状态相一致,对于形成()起了作用。
A:个人 B:文明人 C:间人 D:野蛮人答案:间人5.文化是人行为背后的原理,例如:审美原理、行为原理等。
( )A:对 B:错答案:对6.文化性原则是指文化具有相对性,且不能区分出先进和落后。
()A:错 B:对答案:对7.下列关于文化与文明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A:文化是一种原理,就像是控制人体的基因 B:文明会发育、成长、衰老、死亡,一个族群在心理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共同性状,形成文化意义上的“亚种” C:创造的器物(鞋子)、社会(家庭)、心智(学说)等就是文化基因D:文明又可视作“生物的表现型”答案:创造的器物(鞋子)、社会(家庭)、心智(学说)等就是文化基因8.“穿什么样的鞋、在什么场合以什么身份穿什么鞋子”背后的原理是()A:文化基因 B:文明与冲突 C:人的行为 D:文明答案:文化基因9.下列属于心理文化学源头的学派是()A:其他学派 B:传播学派 C:文化与人格学派 D:功能学派答案:文化与人格学派10.心理文化学是从心理人类学分离出来的,以()倡导的心理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角和方法,主要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研究的学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作业标题:集团:次级集团(二)1 主要次级集团的条件不包括: A、必须有一定的代表性,即社会上必须有相当多的人参加这种集团 B、必须在历史上呈现短暂性 C、构成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D、集团缔结的原则能够解释社会上其他集团的缔结以及人际关系的特点正确答案: B2 美国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是: A、自由结社 B、宗族 C、种姓 D、家元正确答案: A3 印度教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缔结原理是: A、亲属原理 B、契约原理 C、“缘-约”原理 D、阶序原理正确答案: D4 关于次级群体与文化的假设、亲属体系与文化的假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两个假设都是阐述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论假设B、这两个假设具有逻辑上的联系:人们的心理能量向什么地方投注,与亲属集团的性质有关 C、这两个假设的关系可归结为人类社会的三种最重要的关系—夫妻、父子、母子关系及其属性对人的纠结上 D、这两个假设不属于心理文化学的重要内容正确答案: D5 美国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缔结原理是连带原理。
正确答案: ×6 中国社会的最主要次级集团是宗族,缔结原理是亲属原理。
正确答案:√7 在多种次级集团中,必有一种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对个人生活十分重要。
正确答案:√8 中国社会的典型次级集团及其发达,他们通过在不同的结社中来巩固生命包的平衡。
正确答案: ×9 日本人的主要次级集团“家元”的缔结原理是下面哪一项:() A、非亲属原理 B、阶序原理 C、契约原理 D、缘-约原理正确答案: D10 下面哪一项属于阐述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理论假设:() A、次级群体与文化的假设 B、亲属体系与次级群体的假设 C、亲属体系与初级群体的假设 D、初级群体与文化的假设正确答案: C11 中国社会的最主要次级集团是下面哪一项:() A、宗族 B、宗教 C、自由结社 D、种姓正确答案: A12占优势地位,受削弱、出现代沟或“俄狄浦斯情结”。
正确答案:√作业标题:集团:次级集团(三)1 拥有共同财产是中国宗族的特点之一。
正确答案:√2 以下哪项不属于一般族规中的规定:A、正夫妻 B、轻课税 C、别男女 D、尊王章正确答案: B3 宗族集体为个人提供的保障不包括: A、宗教方面的保障 B、经济方面的保障 C、社会性保障 D、情感保障正确答案: D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宗族拥有共同的行为规范 B、族规一般不是共同拥有的 C、领导职能和领导资格 D、墓地和祠堂是中国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正确答案: B5 关于家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家谱共 5 万多种 B、中国的家谱国内藏 3 万多种,海外 2 万多种 C、中国家谱国内的均藏于国家图书馆 D、研究家谱的学问叫“谱牒学” 正确答案: C6 族田、义庄属于中国宗族的共同。
正确答案:√7 最新由孔子第 77 代孙孔德墉主修订的孔氏家谱共有多少册:() A、 B、C、 D、正确答案: C8 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国宗族的特点:() A、规模小 B、拥有共同的行为规范 C、有关于成员的详细记录(族谱) D、拥有共同的祭祖仪式和祭祀祖先的场所正确答案: A9 同宗者必定同族,同族者不一定同宗。
正确答案: ×10 研究家谱的学问,即所谓的下面哪一项:() A、家族学 B、谱牒学 C、牒谱学 D、家谱学正确答案: B11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光宗耀祖是其追求功名的重要动力。
正确答案:√12 美国人在方面强调孩子独立,这无疑更加强化了亲代之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 ×作业标题:集团:次级集团(四)1 中国宗族所缔结的原理以及在这种原理下人们的行为方式轻易地发生了变化。
正确答案: ×2 家族腐败和人情腐败是中国腐败的一大特点。
正确答案:√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宗族作为一种有形的社会制度形式,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并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规范力量 B、中国的宗族在城市里同样广泛存在 C、大门大户是一种较大的宗族力量的表现 D、农村选举过程中,宗族连带非常明显正确答案: B4 关于宗族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族的领导机构作用更加明显 B、彻底的土地革命摧毁了宗族制度的物质基础 C、农业合作化以后建立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冲淡了宗族组织的作用 D、对阶段的强调和对旧制度、旧价值观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宗族意识正确答案: A5 伦人集团层面的特点是: A、按照连带原理连接起来的家庭和宗族,成为人的亲密圈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B、按照亲属原理连接起来的家庭和宗族,成为人的亲密圈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C、按照缔结原理连接起来的家庭和宗族,但不属于人的亲密圈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D、按照亲属原理连接起来的家庭和宗族,但不属于人的亲密圈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答案: B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连带感是个人向上奋斗的重要心理动力 B、连带感是一种连带对荣誉和责任的分担C、一般宗族中的人没有明确的定位 D、宗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离开宗族集团的人,无论走多远,都有一种回归宗族集团的倾向正确答案: C7 中国宗族的特点不包括: A、超大的规模 B、共同的祭祖仪式、场所和共同C、共同的行为规范 D、拥有较小的向心力、正确答案: D8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宗族集团为个人提供的保障:() A、宗教方面的保障B、经济方面保障C、社会性保障D、文化方面保障正确答案: D9 中国的宗族集团发生变化是从下面哪个阶段开始的:() A、1966 年文革B、清朝末年C、1978 年改革开放D、1949 年新中国成立正确答案: D10 中国宗族集团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性。
正确答案:√11 按照亲属原理连接起来的家庭和宗族,成为人的亲密圈子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下面哪一集团层面的特点:() A、极致个人 B、伦人 C、阶序人 D、缘人正确答案: B12 下面哪一项是当前中国宗族力量的表现:() A、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并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规范力量 B、在大都市中广泛存在,起着重要作用C、中国的单位不具备宗族特点D、腐败现象正确答案: A13 中国宗族连带性的表现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对荣誉的共享 B、对责任的分担 C、追求进步的动力 D、对惩罚的分担正确答案: C14 现在的腐败与清代、明代的腐败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其根源在于中国宗族集团的束缚。
正确答案: ×作业标题:集团:次级集团(五)1 根据交往频繁与否来确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和权利、义务大小的特点被称为差异性。
正确答案: ×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次级集团的缔结原理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B、中国历史上非亲属自然性团体缺乏活力 C、中国人脱离宗族集团跟其他次级集团接触时就不再受原宗族集团的缔结原理影响 D、“桃园结义”体现的是拟亲属集团正确答案: C3 差序性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义务和权利大小不同。
正确答案:√4 亲属原则的特点不包括: A、自动性 B、间断性 C、血缘或拟血缘性 D、差序性正确答案: B5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亲属连带原理的差序性决定了“分圈子” B、伦人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扩散分成若干圈子 C、“亲人圈”中人的亲密程度由里向外逐渐递减 D、“亲人圈”中人与人无需相互依赖正确答案: D6 关于中国人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人与人的关系—分圈子B、强调亲情—“拟亲属化:倾向性C、交往上的零距离化倾向D、强调条文化规则而非直接接触正确答案: D7关于圈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转换为亲人B、最里层是自己 C、熟人跟生人可以互相转换 D、最外层是陌生人正确答案:A8 中国人的圈:亲人、自己、熟人、生人四个圆圈依次由外而内逐渐递减。
正确答案: ×9 作为一种看不见的“深层结构” 的宗族制度影响着中国其他社会组织的构成方式以及下面哪一项:() A、中国人的思想 B、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C、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D、中国人的处事态度正确答案: B10 中国的企业、单位仍受中国宗族连带原理的影响。
正确答案:√ 11 根据血缘关系远近来确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和权力、义务大小的特点被称为下面哪一项:() A、血源性 B、拟血缘性 C、差序性 D、选项性正确答案: C12 中国人对熟人遵循的原则是下面哪一项:() A、人情 B、亲情 C、爱情D、友情正确答案: A13 亲属原理的特点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自动性 B、血缘或拟血缘性C、差序性D、选择性正确答案: D作业标题:集团:次级集团(六)1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隐私意识相对不敏感 B、在家族企业扩大到一定规模,靠直接接触不能解决问题 C、直接接触源于亲属连带特点 D、选举靠的是直接接触正确答案: D2 美国社会在契约原理下人际关系特点与中国相同。
正确答案: ×3”关系“和”人情“相互依赖体现的是中国人的模式。
正确答案:√4 关于“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关系无法直接接受他人帮助 B、关系可以推动人际关系 C、关系可以扭曲法律与政策 D、关系可以建立和维护有利网络正确答案: A5 关于交往上的理性状态,说法不正确的是: A、理性的人际状态是没有距离 B、人际关系交往追求的是“不分你我” C、理性状态是一种即使不相互信赖依然能合作的模式 D、交往上有零距离话倾向正确答案: C6 交往上的零距离化倾向,相互信赖,理想的关系是下面哪一项:() A、积极向上 B、和谐共赢 C、不分你我 D、求同存异正确答案: C7 条文化的规则是按照下面哪一项方式来地缔结人际关系的:() A、道德B、距离C、人情D、契约正确答案: D8 中国人在缔结时非常强调条文化的规则。
正确答案: ×9 近些年在关于华人的研究中,“关系”一词在华人圈子里起很大作用,它是推动中国政府运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
正确答案:√10 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国人的模式:() A、人与人的关系是不分圈子的 B、强调亲情,“拟亲属化”倾向 C、交往上的零距离化倾向 D、“关系”和“人情”的重要正确答案: A作业标题:集团:次级集团(七)1 中国人身上有强烈的责任感。
正确答案:√2 《水浒传》中林冲被官府通缉,因柴进而免于被官府捉拿,这体现了什么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A、勇气 B、关系 C、信任 D、机会正确答案: B3 中国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利而无弊,给人极大的安全感。
正确答案: ×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有强烈的义务感 B、中国人身上有沉重的人情负担 C、人在弥留之际,表达的内容是最真实的 D、人情负担只会产生积极的效应正确答案: D5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是处于网状中的一员,人只是网状中的发射源 B、关系网越大就越有安全感 C、在中国有决定性影响的是关系 D、中国人际关系有其特殊的含义正确答案: A6 与欧美人一样,中国人身上有着沉重的人情负担。